登陆注册
2462600000002

第2章 京剧概述

(一)京剧简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京剧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的“国粹”。京剧亦称“皮黄”,“西皮”和“二黄”两种腔调组成其音乐素材,还兼唱柳子腔、吹腔等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有“国剧”之称,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颇为盛行。如今京剧仍是中国最大剧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的行当(指京剧中的不同类别)丰富全面、气势弘美、表演成熟,成为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作为北京的文化品牌的代表,又称为“京戏”。清朝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彼此影响,吸取了昆曲、秦腔等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还采取了一些民间小调,遂融合发展,演变成京剧。外国人称之为Peking opera。京剧约有一千个传统剧目,经常表演的也有三四百个剧目,其中除徽戏、汉戏、昆曲和秦腔之外,还有众多剧目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自己编写而成的。京剧故事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除有正本的大戏和大量的折子戏外,还有许多连台本戏。京剧的表演擅长表现历史素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京剧源于徽剧,脱胎于汉剧,成长于清代的北京,其发展经历了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发生最大变革的时代。正因如此,京剧才有了对中国文化多方位、多视角的批判与继承,才有了高品位、高水平的风格与特点。随着京剧的发展,人们在创作中愈加精益求精,尤其是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充实京剧的形式和内容,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日臻完善。

(二)京剧角色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可谓细致严格,早期可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后又归成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并在每一行当中再进一步进行细致分工。“生”为除花脸和丑角之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其中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则为女性角色的统称,其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多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独特的男性人物,其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化妆采用脸谱。“净”还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前者以唱功为主,如包拯;后者以做工为主,如曹操。“丑”俗称小花脸,鼻梁上抹有一小块白粉,扮演喜剧人物。

(三)京剧艺术特色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包括唱、念、做、打的京剧表演将这四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既是其表演方式,亦是表演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伴有乐曲的念白,两者表演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两者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的另一要素“舞”。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被称为“四功五法”的“四功”。顾名思义,“唱”即是唱功;“念”指的是含有音乐性的念白;“做”即指表演,称做功;“打”则是指武功。戏曲演员自幼就在这四项基本功上苦心训练,虽然演员各自主攻的行当不同,有擅长唱功的(老生),又有擅长做功的(花旦),还有擅长武打的(武净),角色各异,但每一个演员都必须做好唱、念、做、打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技艺,才能在舞台上更好地刻画戏中不同人物,进而展现作为一名京剧艺术表演者的超凡能力与才华。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譬如: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心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京剧韵味醇厚、耐人寻味。经过无数艺人长久的舞台实践,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诸多方面构成了一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其艺术手段丰富,用法严格。若要完成京剧舞台的艺术创造,就必须很好地驾驭这些程式。京剧形成之早期便进入宫廷,这就要求它表现更宽广的社会生活领域,塑造更多类型的人物,在技艺方面也必须更为完整全面,舞台形象的审美也要求甚高,因而京剧的发展则使其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变得淡薄,其成长与发展相对于其他地方剧种有所差异。京剧表演细腻精致,唱腔声情并茂而委婉悠扬,武戏也用文唱来表演。它超脱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的最大限度,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极高境界。

(四)京剧形成

京剧形成之时是以唱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为主的徽班,于清朝初年流行于江南广大地区。在唱腔上与其他剧种相互借鉴渗透,因而京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昆曲、罗罗腔等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年间,高朗亭带领的第一个徽班进京,为乾隆帝八十寿辰庆贺表演,博得宫廷贵族之赞赏,后又陆续有诸多徽班进京演出,其中著名的便是被后世称为“四大徽班”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乾隆、嘉庆年间,京城政治、经济、文化一片繁荣,各剧种艺人汇集于此,三足鼎立的昆腔、京腔、秦腔相互竞争,徽班与京秦二腔同台演出,故有“京秦不分”之说法,徽班表演博采众长,吸收了秦腔、京腔和昆腔之表演优势和舞台艺术体制,曾排演了著名昆腔大戏《桃花扇》。徽班结合自身的艺术特色,在戏剧领域独占鳌头,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唱腔方面以二黄调先声夺人,并将五方之音合为一体,剧目形式多样、选材广泛,表演纯朴真实、文武兼重。在演出编排上,四大徽班各有千秋:三庆以轴子突出,即连日上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擅长昆曲;和春则以“把子”出众,也就是擅长武戏;春台以童伶唱戏吸引观众。此外,四大徽班在艺术经营上各有侧重和独到之处,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京城占据重要地位,如著名的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都以徽班唱戏吸引观众。徽班的发展也正是其向京戏演变的经过,这一嬗变的标志是徽汉合流和黄皮交融,形成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的唱腔音乐体系,其唱、念、做、打的技艺展现也逐步成熟。

嘉庆年间,最早的汉调演员米应先随春台徽班进京唱戏,扮演正生角色,一经演出,声望显赫,被称为汉调表演的先驱。道光年间,更多的汉调演员加入徽班进京唱戏,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开拓下,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交融,编演众多新品剧目,起初分唱西皮和二黄,后来一些演员兼唱此两种腔调,亦有同出戏剧中先唱二黄,再转西皮,彼此协调,浑然天成。

道光末年涌现大量西皮戏,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史料记载,道光二十五年,四大徽班的表演与之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表演大体相似,可以说徽班向京剧的嬗变基本成功。但又有说法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谭鑫培成名后,京剧才算真正形成,因为那时黄皮戏在音乐和表演上才有了严格的区分;在此之前,仍属于徽调领域。

(五)京剧发展

同治六年,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戏班表演京戏,受到观众喜爱,从此京戏开始传入上海,之后上海丹桂茶园又从北京三庆班约来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到沪演出,此后更多的京剧名角陆续南下,如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等人,从此上海便成为继北京之后的另一个京剧表演中心。而这之前的咸丰初年,上海就已经有徽班和昆班演出,出现了各剧目同台演出的场面,南方京戏也形成其独有的特点,也将徽戏的唱腔和表演方式带入京戏表演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京剧戏目表演的舞台艺术。光绪五年起,谭鑫培六下上海,随后梅兰芳等著名表演艺术家也经常赴沪演出,促进了南北京剧的艺术交流和京剧艺术的发展。

由于京剧随戏班的流动演出较多,其在传入上海之前,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天津、河北一带就是其最早的传播地之一。此外,作为徽班进京的必经之地山东也很早就有京剧表演,早在乾隆年间曲阜孔府就曾安排徽班演员入府演出。京剧早期还传入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20世纪初,传至闽粤、江浙和云南,可谓遍布东南西北。抗战时期,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均有重大发展。

20世纪初,京剧大师梅兰芳三次赴日演出,并将京剧艺术首次传播到海外;30年代,梅兰芳又率剧团至美国访问演出,获得海外观众的极大好评。此后又赴欧洲,到前苏联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国际戏剧界的重视,由此世界各国将京剧视为中国的演剧学派,也将其列入世界戏剧艺术的范畴。从古至今,京剧始终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以其美不胜收的舞台风格和精湛演艺而堪称中国戏剧艺术的精品。

京剧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流派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京剧作为一种新的剧种,它融合了徽戏、汉剧、昆曲、梆子等许多剧种。最初京剧的流派带有地方文化特质,因其由来自大江南北、不同地域的不同腔调形成。随着京剧艺术的日趋成熟,艺术共识度也逐渐提高,京剧也就朝着表演技艺的专业化及个性化方面深入演进。京剧流派的发展推动了京剧艺术整体格局的建设。一直到谭鑫培时代,京剧的表演都是以老生为主的戏目。王瑶卿集众多前辈名家的旦角艺术之大成,对旦行进行了革新和再创造,他突破其严格的分工界限,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四大艺术手段进行融合、提炼,开拓了新的演艺路径,这使得旦角的发展逐渐达到成熟与鼎盛时期,与之前的生角表演并驾齐驱,自此王瑶卿也成了梨园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京剧发展的早中期,流派的创立除其个人表演风格特色之外,往往是对于艺术行当有规范性、宏观性的建设,除了谭鑫培和王瑶卿之外,还有武生中的杨小楼形成其武戏表演的文武兼行之唱法,这种具有哲学艺术观念和艺术准则的武戏文唱法影响到其他京剧行当,传承数代,直至今日,因而杨小楼享有“国剧宗师”的美名。在京剧艺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各个流派的分工也开始趋于精细化、专门化,达到更高程度,以往在表演中大而化之的小地方也变得更加细致丰富。“四大名旦”可谓是基于不同角度完成了王瑶卿大师未竟的事业,将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推向了巅峰。随着京剧不断向演艺顶端发展,演员的分工更加细微明确,许多艺术家都潜心致力于京剧唱工艺术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大家风貌:潘耀明说文化名人

    大家风貌:潘耀明说文化名人

    本书作者潘耀明受著名国学大家曹聚仁先生的影响,从事当代中国作家的研究。他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对沈从文、巴金、叶圣陶、艾青、王蒙等几十位当代著名作家进行访问和评介,记叙他们在“文革”中的经历,以及 “文革”结束后的生活及创作情况。本书的相关文章,极具史料价值。此外本书还涉及白先勇、陈映真、聂华苓等港台及海外作家,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坛的大家风貌。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天空多么希腊:徐志摩与邵洵美

    徐志摩与邵洵美,两位浪漫风流的海上才子,同样来自浙江,同样留学海外,同样都是诗人,同样在上海呼风唤雨一掷千金。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长得也非常相像,近乎完美的俊美面孔,常常被人当成一个人。由他们领头的“新月派”是近代文坛主要文学流派,在后世影响深远、广泛。
热门推荐
  • 战族传说(1)

    战族传说(1)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校园高手

    我的校园高手

    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到一个强大的修真者,需要通过什么方法?神秘的妹妹,没落的家族,上古的剑灵,魂族的少女,传承的秘法……看韩子豪如何一步步复兴家族,成为真正的强者……
  • 熵热寂

    熵热寂

    巨龙在嘶鸣,魔法在闪光,科学不过是小孩子的玩具,亚历山大郁郁终生,爱因斯坦失魂落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或许另一个宇宙,就是我们幻想的样子,但也一定有些东西,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佳佳视界

    佳佳视界

    世界充满了起伏的变化,执著的赶路人能真真切切聆听到自由的呼吸。大自然孕育了自由的孩子。飞瀑奔流,跌宕间与山川为伍;鹏程万里,游远方,直插云霄。即使青石板上款款走过的清泉,也同样舞蹈着自由的华尔兹。大自然给了万物自由的权利,它平等,简直,更不经雕琢。人也同样的,人是大自然最得意的作品,追求自由是种本能。自由不羁的翅膀,当我们在襁褓中时,就蠢蠢欲动,我们用力挥动拳头以求“自由之身”。曾在日记中最宝贵的一页夹上了根头发,以便隐私被偷窥时及时发现,让这片自由的天空不染一丝杂质。
  • 女子本不弱

    女子本不弱

    你说女子本弱,她偏说女子本不弱。你说一介女流,她偏说一介女强流。没有那公主命,哪来那么多公主病。
  • 借脸

    借脸

    上海小白领艾豆接到一个电话,邀请她去北京最大的娱乐传媒美虎公司面试。艾豆想借此摆脱平淡的生活。到了北京后才知道美虎认为她很像公司旗下红透中国的天后秦薇。而秦薇因吸毒,演出状态越来越差,美虎秘密送她出国戒毒,并暂时寻找一个替身来代替她出席一些活动。艾豆被选中,但必须整容成现在秦薇的模样。在丧失自己和名利诱惑之间,艾豆最终选择了后者。一年后,北京郊区惊现一具裸体女尸,死者的脸部及指纹都被人为破坏。法医鉴定其为瘾君子。这个吸毒女人是谁?是谋杀还是自杀后被人抛尸?警方组织专案组进行侦破,最终真相大白,结果令人惊讶……
  • 回忆张大千

    回忆张大千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一生从事绘画事业。本书是张大千的生前好友、故旧,门生及其子女、亲属撰写的回忆录,也收集了张大千先生的部分画作及诗文。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大千先生的情况,还征集、转载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海外有关怀念或介绍大千先生的文章和资料。
  • 唐吉与小七

    唐吉与小七

    在一座人情日见凉薄的百年老城,中年单身屌丝男唐吉,是一名艺术院校的教师。他性格懦弱,但心中仍然还有不死的倔强。恰恰是这矛盾的性格让他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最后被发配到图书馆做了图书管理员。在唐吉人生最落寞的时候遇到了一条神奇的金鱼,小七。图书馆馆长李浪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文化。阿谀奉承,既狡猾但又愚蠢。学院没落,办公室主任查宇人生混乱,生活堕落,忘恩负义······学院混乱不堪。唐吉在这等无聊而混乱的环境中厌倦了现实世界,他在神奇金鱼小七的帮助下游走穿梭在幻境与现实之间寻找艺术的灵感,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但不知最终他的努力能否找到自己的爱情?在艺术世界能否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吗?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