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1200000006

第6章 位列三公的山涛和王戎

玄学人格关怀的基点是主张个性自由,把人从名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生活方式、展示个性。这种价值取向,无疑反衬出了名教道德生活的虚伪与乏味。竹林七贤之间趣味相投,但不是一般的“同”,而是在“和”这一前提下的“不同”。这种“不同”,是竹林七贤对“自然”的不同认知,是其每个人个性的充分体现。个性的展露其实就是竹林七贤对个体人格独立的一种追求,是其魏晋风度的具体体现。

著名的“竹林之游”,既是七贤共奉玄学思想的宣示,也是主张自由人格的结盟。在此大前提下,他们每个人又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山涛(205—283年),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省武陟)人。史书记载,他年少的时候就很有气量,为人宽宏,性好老庄。

同阮籍一样,山涛在竹林之游以前也曾涉足官场,做过河南从事。一天,山涛偶然听到司马懿托病不上朝的消息,政治嗅觉灵敏的他马上意识到,一场政治事变即将到来。不久,山涛和他的同事石鉴外出办事,在驿站中的夜晚,山涛辗转难眠,他推醒熟睡的石鉴,对他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睡得着,你知道太傅托病不上朝意味着什么吗?”石鉴揉了揉眼睛不以为然地说:“太傅不上朝,就让皇帝下一道诏令让他退休回家不就行了,你跟着急个什么劲儿啊!”山涛生气地对石鉴大声叫喊道:“石兄啊,石兄,你处在飞奔的马群铁蹄之中,还自认为平安无事呢!”说完山涛不顾自己尚在任上,连夜逃回了老家。

能够结识嵇康、阮籍,山涛感到非常荣幸。《竹林七贤传》记载:“山涛与阮籍、嵇康皆一面,而契若金兰。”山涛回家后曾经对妻子韩氏感叹道:“此生只有他二人可以做朋友!”嵇康、阮籍在当时早已闻名遐迩,妇孺皆知。加上山涛的评价,韩氏便产生了好奇心,很想见他们一面,想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于是山涛找了个机会,准备好酒菜,把嵇康和阮籍邀请到家中喝酒聊天,还把他们留宿在家里。山涛的妻子在墙上凿了个洞偷看,看得入了神,直到天亮都忘了离开。《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事后山涛的妻子对他说:“你的才智和他们相比,是远远不如的,你只能以度量和他们交朋友。”山涛也自认为是这样。他回答妻子说:“他们也认为我是以度量见长。”

虽然山涛是因为崇尚老庄居于竹林七贤之列,可是他本质上却不是一个浪漫的文学家或忘情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拘泥世俗礼法的谦谦君子。山涛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能忘情逍遥的人,他还身在红尘之中,有想立身扬名的野心,只不过因在政治上的远识,使他在政治斗争最厉害的时候避世远遁。一旦有飞黄腾达的机会,他还是会出仕的。

《晋书》本传记载,在山涛还没有做官的时候,家境很贫寒。每当妻子埋怨他无能时,山涛便说:“你暂且忍耐这一时的贫苦,日后我必定贵为三公,不知你是否有能力做得高官夫人?”可见他对入世为官是早有打算的。然而,当司马氏集团和曹魏集团争夺政权,谁胜谁负尚不明朗之际,他却逃离官场,走进了竹林。显然,竹林只是山涛暂时的精神栖居地。他虽身在竹林中与朋友们谈玄饮酒,眼睛和耳朵却密切注意着来自京城洛阳的消息。

与竹林中的其他人不同,山涛与司马氏有着亲戚关系,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是山涛的堂姑奶奶。所以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山涛的表兄弟。传说,在山涛十七八岁的时候,族里人就在司马懿面前称赞过他。司马懿当时根本未加理会,并不以为然地说:“山是个小姓,能有什么杰出人才?”高平陵事变后,局势日趋明朗,40岁的山涛主动走出竹林来到洛阳找司马氏求官。司马师热情接待了自己的这位表亲,并用玩笑的口吻说:“吕望欲仕乎?”司马师所说的吕望就是商朝末年的姜太公,相传他垂钓于渭水之滨,80岁以后才遇到周文王,从而步入仕途,终于找到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机会。走进官场的山涛谨慎勤勉,深得司马氏信任。

公元264年,司马昭亲率大军,西征平息叛乱。当时,曹操的后人魏氏诸王都居住在邺城。司马昭担心他们会趁机闹事,就让山涛担任邺城的行军司马,并派出五百名士兵镇守。出征之前司马昭嘱咐山涛:“西边的叛乱我会平息,邺城的事就全靠你了。”待到司马昭西征归来,邺城果然平安无事。从此,司马昭对山涛更加信任倚重。山涛还担任过一个重要的官职是尚书吏部郎,职责是为朝廷选拔官吏。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十来年,每当遇到官缺,山涛总是提出好几个人选呈送上去,同时附上对所推荐人的品评。当时的人把这称为《山公启事》。山涛身居要职,有不少人想通过贿赂来与他建立关系,达到当官或升迁的目的。但山涛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对于别人送来的东西他一律坚辞不受。不过,山涛也理解求官者的苦衷。因此,他对送礼的人不是怒目斥责,而是婉言拒绝。

景元二年(261年),山涛由吏部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他打算举荐嵇康来代替自己。嵇康得知此事后,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示拒绝。虽然嵇康只是想以此向统治者表明自己绝不出仕的决心,并非真正切断与山涛的友谊,但这对山涛来说,这仍然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然而,山涛不以为意,对于朋友,他向来宽怀大度。后来嵇康在刑场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并对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嵇康死后,山涛悉心照料并抚养着他的儿女。在嵇康被杀的二十年后,山涛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终于演绎出一段“君子和而不同”的佳话。

山涛虽然曾在百家岩的竹林中和朋友们谈玄论道,但和嵇康、阮籍不同,他仍是礼法之士。孝,在他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据说,得到母亲生病的消息时,山涛立即告假回家。看见面容憔悴,消瘦卧床的母亲,山涛失声痛哭,责怪自己没有尽到儿子的责任。山涛整天守护在母亲身边,端水喂药,给母亲做的饭他都要先尝尝,看看香不香。母亲去世后,山涛虽然已经年逾六十,但仍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山涛还准备在母亲坟旁结庐守孝,借此机会告老还乡,没想到竟被朝廷驳回了。

公元265年8月,司马昭病死。四个月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退位,自己在洛阳南郊受禅称帝,史称西晋。随着司马炎的登基,山涛的官也越做越大。后来,他终于当上了司徒,成了早年梦寐以求的三公。公元283年秋天,79岁的山涛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

据说山涛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曾经著有《山涛集》十卷,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如今,人们能看到的只是他的书法作品。

与山涛刚好相反,王戎(234—305年)字濬冲,是竹林七贤中最小的一位。王氏一族在林沂是有名望的大族,他的亲族辈中,便出了王衍、王澄、王导、王敦等人物,掌握着西东两晋政府的政坛,有“八王”之称。王戎的祖父担任过幽州刺使。王戎的父亲在曹魏时期担任过尚书郎、幽州刺史,后来被封为贞陵亭侯。

史书记载,王戎从小就很聪慧,据说他7岁时与小孩们一起游玩,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摘,只有他全不动心,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对人说:“树在路边,上面还能保留这么多果子,这必定是味苦的李子。”等其他孩子摘下来一品尝,果然是苦李子。从此以后王戎便被称为“神童”。《晋书》本传还记载了王戎另外一个故事。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曾经弄来一只大老虎,关在京都洛阳宣武场的栅栏里,他发出告示说要请勇士拔去老虎的爪牙,允许全城的百姓前去观看,王戎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中。当勇士断掉老虎的爪牙后,老虎疼得发狂,不断地冲击着栅栏,并发出可怕的吼声。好像要从栅栏里冲出来似的。围观的人们都被惊呆了,有的四散奔逃,有的吓得瘫坐在地,场面一片混乱。只有王戎一点都不害怕,还看得津津有味。坐在城门楼上的魏明帝曹叡见此情景很是惊奇,派人去打听他的姓名。从此以后,王戎的大胆镇定便广为人知。

王戎能够加入竹林之游的行列得益于阮籍。他与阮籍相识时只有15岁。当时王戎的父亲王浑官任尚书郎,与阮籍是同事,常有往来。阮籍早就听说王浑有个儿子很是出众。一次阮籍去拜访王浑,看到王浑正与王戎弈棋。阮籍没有上前打扰,而是在一旁静静观看。当时王浑布错了一个棋子,想要悔棋。王戎并没有阻止,而是断言他举棋不定,必定是心中有事。正巧王浑那几天有事不决,要与阮籍商量。见到王戎一语点破王浑的心理,阮籍暗暗称奇。从此以后,阮籍每一次来拜访王浑,谈不到几句话,就转到王戎的房间,这对忘年之交,一谈就是大半天。阮籍这样对王浑说:“濬冲清俊绝伦,不是你比得上的。与阿戎说话,比与你说话来的有趣多了。”阮籍比王戎大二十多岁,王戎能与他相谈甚欢,说明他有着很深的才学和高超的言谈本领。但是,加入竹林之游不久,阮籍就发现王戎有世俗之气,便找机会对他进行挖苦调侃。有一次,七贤中的几人在竹林中饮酒谈天,等了很久才见到王戎的身影。望着姗姗来迟的王戎,阮籍调侃地说:“俗物又来败人的兴!”王戎也不示弱,笑嘻嘻地说:“谁又能扫了像你们这样人的兴呢!”

公元257年,24岁的王戎被司马昭征为相国掾,此后,王戎又担任了散骑常侍、荆州刺史、豫州刺史、吏部尚书、太子太傅,最后官至司徒,位及三公之列。置身险恶的宦海,王戎如履薄冰。为了保全自己,减少政治冲突带来的危害,他不大过问政事。王戎的这种为官态度,是他处在危难之世,旨在避祸的一种策略。据史书记载,王戎把日常事务都放权给下属,他自己却身着便装,骑着小马,到处游山玩水。见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一位权贵。王戎奉行的是儒道合一的原则,他的人格也呈现出亦儒亦道混迹于世的圆滑特点。

另有传说王戎悭吝贪财。他的一位从侄结婚的时候,他“大方”地送了一件单衣,婚礼完毕之后又觉得心疼,火烧火燎地跑去要了回来。甚至对儿女他也并不大方。传说他女儿成家后,有次问他借了几万钱。几万钱虽不算少,但对于王戎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后来女儿回家探望父亲,没有提到还钱的事情,王戎的脸色就很难看。女儿赶紧掏出钱来还给父亲,王戎马上“然后乃欢”。

王戎也碰到过危险。西晋晚期,几个王爷带着兵互相征伐,打得不亦乐乎。齐王一度控制洛阳,另一个王爷河间王要组织联军讨伐齐王。齐王召集会议,讨论对敌策略。王戎当时担任尚书令的官员,级别很高。他在会上侃侃而谈,建议齐王安享天年,急流勇退,放弃权力。齐王的谋士勃然大怒,要把王戎处死示众。王戎当即要求退场去出恭。没过多久,就听外面传来呼救的喊声:“了不得了了不得了,王大人掉茅坑里头了!”这位浑身恶臭的王大人就这样被平安送回了府第。王大人自称是因为“药发”才会失足跌入茅坑,但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一通混乱下来,王戎逃得一命,倒是千真万确的。

又据史书记载,王戎在担任豫州刺史的时候,他的母亲病故了。在居丧问题上,他的表现与阮籍惊人的相似。他因悲痛至极而大量吐血,容貌毁损。以至于身体虚弱得需要扶着拐杖才能站立。但是,同阮籍一样,王戎在居丧期间,不拘礼制,依然喝酒吃肉。他还走出灵堂观看别人下棋。可见,在他们心中,更注重的是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显然认为,只要内心充满敬意,就不需要外在形式上的谦逊和客套;如果内心充满哀思,为什么还要遵照礼教的条条框框呢?在他们崇尚自然、不拘礼节的背后隐含的是合乎礼制的人性精神。

公元305年,王戎病逝,享年72岁。《晋书·本传》记载,王戎生前到过竹林聚会的地方重游。并对陪同他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我过去曾与嵇康、阮籍在此畅饮,共为竹林之游,自从他们两个去世后,我便被事务羁绊了。今日故地就在眼前,当年的事情却邈若山河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音乐之邦的最后绝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热门推荐
  • 世界通史(珍藏版)(套装四册)

    世界通史(珍藏版)(套装四册)

    世界通史(珍藏版)(套装四册)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弧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东西方世界的崛起、东西方人统治的世界、东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部分。
  • 宠妃不可为

    宠妃不可为

    秦可为与慕容修的相遇,只是因为一个帮忙。秦可为答应帮自己闺蜜去楼下买午饭,被车撞死,穿越了。慕容修答应帮自己皇兄护住心爱的女人,将秦可为,娶了。婚后,他日日称她为‘爱妃’,私下却让她干着保姆加管家的活儿。“慕容修,你不要太过分!”慕容修眉头轻轻挑动,进了谁家门便是谁的人,这身份他可不承认。
  • 庄昊三国

    庄昊三国

    二十多年前,天下呈三分之势,靖、舒、榆各占领土约三分之一,舒国国主因爱慕靖国未来皇后,拱手将江山让与靖国。大榆勾结靖国重臣,签订和平协议,靖国叛臣使计杀害主战方,贿赂其他朝臣,两国逐渐趋于和平。可二十年后...
  • 杀手狂妃十三岁

    杀手狂妃十三岁

    她,现代第一杀手代号“火狐”,一朝穿越附身在叶丞相家不受宠的三小姐身上,受尽嫡姐的凌辱和旁人的冷眼,一睁眼,原本懦弱的眼神已不在,而取代的是一双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眼神。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被她身上的杀气震慑住了,不知怎么的他的心好疼,心疼她这么小就有这么强的杀气,这是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练就出来的人,而且他发现她的杀气都是面对她的爹叶丞相还有大夫人所散发出来的,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些什么。她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被他身上邪魅的气息所吸引了,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里不得不承认眼前的男子是邪魅的,她前世是杀手,很少有人能激起她心中的波澜,他,到底是谁?当强者对上强者,且看他们如何颠覆天下!
  • 穿越异世后我靠成为团宠躺赢

    穿越异世后我靠成为团宠躺赢

    苏苏一跤摔进连只蚊子都能有脸盆大的异世,多年铲屎官熬成巅峰,成为了一只花豹幼崽。被亲人遗弃,丛林危机四伏,一把烂牌的她不由得感慨这场野外生存游戏的规格有点超纲;为了能够成功的活下去,她开始冥思苦想怎么样才能抱条大腿至少先苟到长大!结果她还什么都没做,各方大佬便主动将腿送到了她面前:“苏苏,只要你愿意,命都能给你!”群号:218979508
  • 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畅销书作者王伟全新力作!一部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观驭人之术,思成事之道”为宗旨、以解开权力运行的法则和密码为目标,从经济学角度解析历史事件的全新历史作品。从大禹治水到刘邦建汉,权力的演变、制度的变革,做事之道、用人之法,一切尽在“权利密码”中。且看古代高人如何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成就千古令名。身为读者的我们,也将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破解政治智慧、分析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看懂复杂的社会变革、经济演变,从而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 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场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农场”,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 萧萧北风寒

    萧萧北风寒

    鬼子来了。其实鬼子早就来了,说是来帮东北的老百姓维持治安,打胡子,打乱匪,只打坏人不打好人,让愚昧不化的中国人过上像日本那样的文明日子。虽说前几年也曾在皇姑屯弄了颗炸弹打发了张作霖,张大帅总不是坏人吧,大大的好人呐,东北民众的父母啊,但炸了就炸了,终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东北军依旧在北大营好好地驻着,鬼子依旧替东北军维持着治安。但这回鬼子真的来了,不管好人坏人,只要是中国人,都杀。鬼子好端端的,怎么了这是?大概是维持腻了吧,就不维持了。民国二十年上秋,鬼子很不文明地来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新高阳公主

    穿越之新高阳公主

    呜呜,都怪自己手贱啦,给老爸送饭就送饭吧,还乱按机器,这不,按出祸来的吧,“恭喜你搭上时光机,目的地,唐朝,”机器指令响起,梦涵就这么在梦博士面前消失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十七女涵冰雪聪慧,深得朕心,自即日起,赐号高阳,封为高阳公主,钦此,谢恩。”天啊,她居然是高阳公主?梦涵吃惊地抬起头,顿时感觉天旋地转,前途一片黑暗。呜呜,如来佛主,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诸天神佛,谁来救救她呀,她不要当那个凄惨的女人啦!不行!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谓人定胜天,各位且看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如何玩转大唐皇宫,演绎一个全新的高阳公主,拐个老公回现代。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其他作品《情回北宋》、《妖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