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1300000007

第7章 河北梆子的艺术(1)

河北梆子形成后,曾出现过三大艺术流派:一支为直隶老派,一支为山陕派,一支为直隶新派。前两派统称京梆子;直隶新派因产于天津,又称卫派,天津旧称天津卫。这三种流派都对河北梆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直隶老派成长于农村,细分起来还有南北之别:以上海为中心的河北梆子称南派;以京、津为中心,流行于河北、山东以及东北三省的河北梆子称北派。两派比较起来,南派略弱,北派较强。南派形成于清光绪朝中期,是由北派派生出来的。直隶老派的特点是文武兼备,唱做并重,唱文戏的也会演武戏,文武不分,只是不同演员各有侧重而已。北派在剧目方面重视革新,河北梆子时装戏就是直隶老派率先搞起来的。北派的唱念基本上以直隶语言为基础,但还留有一些山陕味;演唱上讲究平稳、舒展、刚劲、质朴、简练,不尚花哨。而南派的唱念特点,虽然也以直隶语言为基础,但在唱腔上较多地保留了山陕梆子的花腔,婉转柔美,为南方群众所喜爱;在念白中比北派更加直隶化,很少有山陕味。

山陕派主要是由来自山西和陕西两省的艺人形成的。光绪年间,有较多的山陕梆子艺人拥入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这些艺人为了与直隶老派梆子演员合作演出,同时也为了博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登台献艺之前,必先经过短期的改造。但是,无论怎样改造,却总是与地道的直隶老派梆子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念白方面仍不免带有浓重的山陕味。尽管有些山陕派演员在念白中糅进了直隶语音,但仍是不地道。也有少数山陕演员仍念蒲白,即以山西蒲州语音为基础的念白,坚持不改,并以此为正宗。这些都是山陕派在念白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唱腔方面,与直隶老派比较起来,板式结构与使用规范全都相同,只是情趣、韵味有差别,山陕派具有悲壮、凄凉、哀怨、酸楚的特点。此外,在表演方面,山陕派崇尚特技,如翎子功、发缕功、翅子功、髯口功、椅子功、跻功等,都是山陕派演员所擅长的。山陕派与直隶老派的合作,酿成了光绪年间河北梆子与京剧竞争的局面,扩大了河北梆子的影响,推动了剧种的发展。

直隶新派是在直隶老派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河北梆子新军,使气势正盛的京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一举成为河北梆子的主流。梆簧争衡的形势自此转为新派梆子与京剧之争。

直隶新派以女演员为中心,以唱功著称。唱腔上较老派繁难,具有高亢、曲折、跳跃的特点,极富震撼力,听了使人感到痛快淋漓,回肠荡气。在唱念上一扫老派梆子所保留的某些山陕味,彻底地河北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流行的河北梆子就是直隶新派的延续。新派演员一般以文戏为主,不尚武功,绝少有山陕派那样的特技表演,上演的剧目多是唱功戏。新派继承了直隶老派编演时装戏的传统,在艺术上善于革新,不为旧习所拘束,打破了以山陕为正宗的传统观念。新派不仅彻底改造了老派直隶梆子中的山陕余音,完全由直隶语音取代,而且还创出了许多新的唱腔板式,如大慢板、反调二六、单导板、长搭调等。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慢板有大、小慢板之分。大慢板是河北梆子唱腔中曲调性最强、演唱速度最慢的一板三眼,即四分之四板式,多用于青衣、须生行当,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抑郁、愁闷、沉思、缅怀等情绪。大慢板不能自行结束,唱完后必须转入小慢板。小慢板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板式,生、旦、净、丑各行均可运用。这种板式既可用来抒情,也可用来叙事,是介于大慢板与二六板之间的板式,也是大慢板通向二六板的桥梁,但也常常独自起板,自成唱段。

二六板基本分为两大类,即正调二六和反调二六,均为一板一眼,即四分之二板式。

正调二六又有不同速度的板名:紧接在小慢板之后的称“慢二六”,曲调性较强,唱腔伸展而从容,偏于抒情。用在流水板之前的称“快二六”,工于叙事。介于以上二者之间是中速二六,是二六板的主体,唱腔平易流畅,兼有快、慢二六板的功能,运用最为广泛。二六板极为灵活,可塑性很大,既可用来抒发人物的多种感情,也可以用它沟通除大慢板以外的任何板式,是河北梆子唱腔的核心。

反调二六俗称“反梆子”或“反调”,既无起板,也无收板,不能自起自落,它的上承或下转均须经由正调二六带入和接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板式,但善于表现人物的凄楚、怨恨之情。

流水板是河北梆子中有板无眼的唱腔,有整板流水与散板流水之分。整板流水节奏急促,字多腔少,一字一板甚至一板二字,称为“紧打紧唱”。散板流水比较自由,行腔长短随需要而定,可长可短,但在唱腔的进行中要匀称地快击梆子,称为“紧打慢唱”。两种流水板主要用来表现人物的愤怒、焦急等情绪。

尖板是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哭板也是一种无板无眼的散板唱腔,除开头有过门,末尾用乐器伴奏外,在唱腔进行中不用任何乐器。

男性和女性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起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主要特点是四至五度的大跳进,为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咂夯”等特殊技法,听起来慷慨激越,痛快淋漓。

河北梆子唱词以“三三四”十字句和“二二三”七字句占多数,偶尔也有五字句、六字句及多字句。唱词上下句的尾字通常同辙不同声,多是上仄下平。在一大段唱词里,中间变换辙韵的情形偶然也有,但并不多见。

河北梆子的传统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为主,笛子为辅,其他乐器有笙、唢呐、三弦等。20世纪50年代后,乐队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场乐器有板胡、梆子、笛子、三弦、扬琴、二胡、筝、阮等;武场乐器有板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小钹、碰钟、牛皮鼓、花盆鼓、唢呐等。

河北梆子常用词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词牌五十余首,管乐词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多词牌(尤其是弦乐词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为人物的舞蹈动作伴奏。

河北梆子的表演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自剧种诞生以来就比较齐全。早期的行当分类与山陕梆子基本相同,到清光绪中叶,特别是梆簧“两下锅”后,它的基本行当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生行分须生、小生、武生。

须生又分重唱功的文须生、重做功的脆须生、重工架的武须生三种。

小生又分文小生、武小生、穷生、娃娃生。

武生又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梆子、皮黄合演以前,河北梆子的武生行还没有独立。梆子、皮黄合演之后,在京剧影响下,武生逐渐从各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当。

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须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

须生戏有《金沙滩》,是河北梆子传统剧目,又名《闯幽州》《双龙会》,其剧情介绍如下:奸臣潘仁美私通辽主,诓宋太宗赵光义至幽州五台山进香。辽军乘机围困宋太宗,继而辽主又设双龙会邀宋太宗赴会,企图擒获他。杨继业为破辽主阴谋,命大郎杨延平假扮宋太宗,其余诸子随行保护。席间,杨延平先用袖箭射死辽主,辽兵四起,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安战死,四郎杨延辉、八郎杨延顺被擒,仅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突围而出。

《李陵碑》又名《两狼山》,是文武须生、二花脸唱做并重戏。其剧情介绍如下:北宋时,太师潘洪之子潘豹无恶不作,被杨继业之子杨七郎打死。潘洪怀恨在心,暗使辽犯境,又自讨为帅,欲借北征之机陷害杨家父子。辽军兵至雁门关,杨继业率兵奋力抗敌,厮杀数日,潘洪却关闭城门,不许杨继业进城,致使杨家父子被困两狼山。杨继业令杨七郎回朝搬兵,七郎行经雁门时被潘洪害死。杨继业又差杨六郎回朝,杨继业孤军死守,久等救兵不至,含恨头撞李陵碑而死。

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五类。

青衣又称正旦,在剧中多穿黑色服装,但在少数传统剧目中也有穿白衫的青衣,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等。

花旦由于表现人物性格类型比较多样,又有闺门旦、耍笑旦、摔打旦、泼辣旦、小旦之分。

武旦又分两种,具有靠架武生特点的称刀马旦,具有短打武生特点的称为夜叉旦。

彩旦当初均由丑行兼演,属丑行。有了女演员后,改由女性扮演。

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均用青衣唱腔,但很少唱大慢板。

《大破天门阵》系以武旦为主的唱做武打并重戏,其剧情介绍如下:北宋时,辽主萧银宗侵犯中原,杨延昭奉旨挂帅出征,遇萧天佐摆天门阵,久不能破,乃命杨八姐乔扮番使刺探军情。八姐与流落北番之宋将焦光普相遇,探知天门阵势和破阵要诀,杨延昭遂命焦、孟二将前往穆柯寨盗取破寨必用之降龙木。二将到了穆柯寨,败给了穆桂英,遂诱杨宗保前去穆柯寨。穆桂英擒获杨宗保,与之缔结婚约。杨延昭责怪杨宗保临阵招亲,破坏军纪,拟处斩刑。穆桂英持降龙木下山相救,杨延昭遂释放杨宗保,让他与穆桂英一同去破天门阵。

净行又分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零碎花脸四类。

同类推荐
  •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本书是对全球有代表性的邪典电影的一次集中探讨。包括如何界定邪典电影,是谁在运用什么样的文化规则来界定,作为一种具有对抗性的电影类型其洞察力如何,又与主流电影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张力,以及邪典电影的分类和体系化进程。作者试图在邪典电影和电视节目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之一时,推动对邪典电影的研究。
  • 老北京民歌

    老北京民歌

    本书讲述的“民歌”是指流传在北京民间的歌曲小调,又被称为时调、小曲,或者清音。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详尽地向读者介绍北京民歌的曲牌、内容、艺术特色、演唱形式、演出场所;介绍那个时代的“北飘”—民歌歌手的来源、歌手的组织、歌手的技艺和他们的身世;介绍近代以来,北京民歌是如何向曲艺、戏剧演变的。由此探索民歌文化大宝库的成就。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画家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个影子,向森林、河流、山川以及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投射一束能照见的光。这束光,面对那些画家的跌宕经历与坎坷人生,面对生与死、爱情与孤独。这束光,一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他的敏感之心捕捉到了。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农门皇后:卦定乾坤

    农门皇后:卦定乾坤

    现代风水师叶琼丹一朝穿越,成为了备受压迫的农家女。家庭关系复杂?想办法分家!饥寒交迫?想办法致富!小人当道?那就虐渣!会医术、会做菜、还会算婚姻、爱情、事业前程,人生一路开挂,农女也能逆天,携手落魄皇子,步步生辉,俯瞰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月生欢

    夜月生欢

    都说慕月国皇后能打架会跳舞,谈吐风趣,性子活泼,慕月帝甚喜。叶烬欢用血和泪告诉众人:“这皇后的位置是真的不好坐。”
  • 浮生三剑

    浮生三剑

    新书《从复制开始称霸天下》发布了,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哦~两方武者乱江山,三柄神剑定乾坤。剑血浮生难扭转,蜀王春恨终定局。怒风扫河道,暴雪卷狂刀。影人剑缥缈,胜者仰天笑!
  • 宝行王正论

    宝行王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船山思问录

    船山思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90这一代

    我是90这一代

    《都挺好》中苏明玉可以在没有两个哥哥帮忙的情况下,轻松赡养、治疗患病的父亲。而在上一代的传统家庭中,即使子女的收入情况有限,兄弟姐妹们依然可以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而摆在90后面前的现实是:我们可能没有苏明玉有钱,更没有可以分担的兄弟姐妹。这世上年薪百万的苏明玉是少数,更多的是月薪几千块的芸芸众生。
  • 傲剑主宰

    傲剑主宰

    天地变,风云动;黄金盛世,谁主沉浮;九九轮回,踏破苍穹;擎天傲剑,斩灭星辰;星空万宇,帝路针锋!紧握手中之傲剑,当为一世之主宰,吾为傲剑主宰!
  • 论凤青的各种穿

    论凤青的各种穿

    一手银针从古到今,能千年屹立不倒的就是凤家家族。重要的事情作者要上说三遍!———————————
  • 神曲(天堂篇)

    神曲(天堂篇)

    《神曲》就是人的精神结构的剖面图。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角度,地狱就是一个本我放纵的世界,骄、妒、怒、惰、贪财、贪色、贪吃这些人类的本能和欲望不能节制;炼狱就是自我逐步涤除自己的罪恶,脱离本我走向新生的过程,里面住着的七种罪恶的灵魂,虽有罪过但是程度较轻且已经悔悟,是能够节制的自我,经过忏悔之后就能升天;天堂是上帝、天使和善者的乐园,真善美的化身,是超越节制的超我。从人的精神结构的三个剖面,对应《神曲》三界,也可以看出但丁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 子时司机

    子时司机

    零点场司机,迎来送往,准时准点,不绕路,不宰客,使命必达。亲,这边记得给五星好评哟。注:类明日方舟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