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9600000021

第21章 冷战结束后反共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体现(6)

1997年1月15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一篇题为《美国加紧同越南的军事联系》的报道,指出:“克林顿政府在未作任何公开宣布的情况下已采取了一些虽小但非常重要的步骤来同越南建立军事联系。”文章还预言美国海军将在近期内可能对越南港口进行访问。这位记者的预言很快得到了证实。1997年6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访问了越南,美越在军事层面上有了接触。这对两个打了14年仗,又长期处于对立状态下的国家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深层次的含义。《洛杉矶时报》的报道还指出:“华盛顿同河内不仅正在建立这种新的军事关系,它们还在其他政策领域建立联系。”这篇报道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美国政府“发展同越南的关系的举动”不仅是要“同越南建立美国同其他国家保持的那种正常的、日常的关系进程的一部分”,而且“受到了更大的地理政治力量的推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对中国的力量和意图的提防。”如果联想到美国在南沙群岛问题上由中立到偏袒越南,那位记者的结论就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那位美国记者的观点并不是孤立的。一位日本记者也看出了同样的问题。他认为“美越关系日趋紧密对于对东盟影响力增强的中国而言,将是一种牵制”。

美国与越南接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同越南的经济联系。1999年7月,美越经过3年的谈判,终于达成了一项贸易协定。该协定将对诸如双边贸易、投资、减免关税和知识产权等领域起指导作用,并且为越南加入世贸组织铺平道路。美国副贸易代表理查德·费希尔事后说,执行该协定将成为两国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将是我们从敌对关系向贸易伙伴关系转化的最后篇章。这一协定将有助于越南经济的改革和现代化。”不过,美越贸易关系发展得并不顺利,美国认为主要障碍是越南共产党还没有放弃原有的意识形态。美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在越南掌权,指望“一些老共产党员退休,更年轻而开明的领导人取而代之”。

尽管美国决策对发展美越贸易关系还存有许多疑虑,但从美国自身经济利益和“演变”越南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及全球战略的需要,美国还是加快了发展对越贸易关系的步伐。2000年7月13日,美越正式签署了早已达成的贸易协议。此举为实现两国正常贸易关系,以及推动越南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促进越南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扫清了道路。

从对越政策与对华政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当年美国对苏政策的某种身影,即对社会主义国家分而治之,联合一部分反对另一部分。同时还有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华政策的身影,即促使其更快地融入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社会中来。

三、对古政策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后,美国曾策划古巴流亡分子推翻卡斯特罗政府,但遭失败。美国声称它“反对的不是古巴革命,而是卡斯特罗使它倒向了共产党这一事实”。1961年古巴宣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美国更是把卡斯特罗政府视为心腹之患,采取了在拉美全面孤立和遏制古巴影响的政策。从艾森豪威尔直到克林顿,历任总统都对古巴采取施压、封锁、孤立的政策。美国之所以对这个仅有1000多万人口的加勒比岛国如此大动干戈,并不在于古巴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什么直接威胁,而是在于某种象征意义,就像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共产主义50年代末在古巴的胜利”,“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共产党终于在西半球站住了脚,扎下了根。这个地区的举足轻重的帝国主义国家在挑战面前无能为力,这一点无可否认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它表明,苏联支持的政权可以在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鼻子底下建立,并以此为出发点,把共产主义革命火焰燃遍整个拉丁美洲。”美国冷战期间的对古政策,完全被纳入了美苏冷战的框架内,反共主义意识形态成了美国对古政策的主要动因。

不过,在冷战期间,由于苏联的存在,美国对古巴也真是无可奈何。古巴革命胜利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就力图在外交上孤立古巴,宣布美国与古巴断交,策动其他拉美国家对古巴进行“集体干涉”。同时对古巴实行禁运,停止一切援助,还唆使古巴反革命分子进行破坏、颠覆活动,甚至直接派遣美国飞机轰炸古巴城乡。肯尼迪政府上台伊始,就对古巴进行武装侵略,失败后又对古巴实行除药品和某些食品之外的全面贸易禁运。美国的对古政策促使古巴进一步向苏联靠拢。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使美国公开表示不再入侵古巴,古巴的存在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美国的眼中,古巴是个重要“威胁”,反古政策并未改变。约翰逊政府在经济上加强了对古巴地封锁,禁止向古巴销售药品和食物,还派飞机轰炸古巴的工厂,破坏古巴的工业生产,此外还强迫其他拉美国家“集体制裁”古巴,中断与古巴的一切外交和贸易往来。到了卡特政府时期,美国对古政策一度有所缓和。里根政府上台后,对古政策又转为强硬,不仅实行严厉的贸易禁运,还派飞机入侵古巴领空。1985年5月,美国新闻署特设了“马蒂电台”,进行反对古巴革命、反对卡斯特罗的宣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古巴的心理战。美国学者琼·艾丽斯顿认为:作为曾进行过的最大国际劝服运动之一,对古巴革命政府的心理战在过去的岁月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美国用来努力影响古巴内外公众舆论的方法包括:攻击卡斯特罗集团为一伙恐怖分子,造谣运动,贴标语,编报纸、书籍、喜剧,制新闻短片,撒传单,利用广播、电视,从飞机、飞艇、轮船、潜水艇、隐蔽的海岛和美国大陆上进行播音。艾丽斯顿还将美国的对古宣传分成三种色调:“白色”宣传就是对特定目标听众进行公开的呼吁,美国新闻署的播音就是一例;“灰色”宣传则是散布那些宣传者所偏爱的信息,不过是以某种其他载体的名义发出,中央情报局的古巴流亡者前线集团就撒播这种类型的心理战材料;“黑色”宣传是最具欺骗性的一种,它以宣传者的敌人的名义发出信息。可见,冷战期间美国在古巴身上还真是花了不少功夫。

直到苏联解体前,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古巴都被说成是“苏联扩张主义政策的威胁”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共产党集团的滩头堡”。不过,到了80年代末,美国对古巴的威胁感已大为减弱。因为“卡斯特罗照搬斯大林的中央计划经济”导致了“古巴的经济灾难”,使古巴成为“拉丁美洲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这“加重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失望情绪”。

冷战结束初期,由于苏联东欧的剧变使美国产生了古巴也会很快完蛋的错觉,所以美国仍坚持对古巴的强硬政策,试图达到“以压促变”的目的。布什政府公开宣称,美国政府的目标就是结束卡斯特罗政权。为了加强意识形态宣传攻势,美国设立了“马蒂电视台”。此外还加强了对古巴的经济封锁,1992年10月,布什总统批准了《1992年古巴民主法案》(又称《托里切利法案》)。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继续奉行“以压促变”的方针,同时支持、鼓励古巴国内的“持不同政见者”从事非法活动,破坏社会秩序,企图使古巴“民主化”。

不过,毕竟冷战结束使古巴使去了苏联这个强大靠山,“古巴发现它自己已成为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的社会主义孤岛”。与此同时,美国的战略家们也开始改变对古巴的看法。尼克松认为:古巴已“不对国际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即使“古巴的经济得到改善……也不大可能再在西半球构成严重的颠覆威胁”。虽然“与越南不同,卡斯特罗现在还在说共产主义世界革命的空话”,但是“他奉行的斯大林主义的经济政策已经摧毁了古巴的经济,现在他又失去了前苏联的靠山,已经不再有能力构成对外威胁。”因此,美国对古巴应该像对越南那样,对之“敞开大门”,而不是“关闭大门”。尼克松主张,应该放弃对古巴的经济禁运政策,代之以“开通贸易、投资和经济往来的渠道”的政策。禁运政策的出发点是加剧古巴的经济困难,使卡斯特罗蒙受巨大压力,“这是尽早结束残暴的、毁灭性的卡斯特罗政权的最好办法”,但是,“现实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面前:在卡斯特罗统治35年之后,强硬路线不能把他赶下台”。所以美国应该正视现实,“将政策的重点从破坏古巴政府转移到帮助古巴人民”。他还认为:“在中国有效的作法,在古巴最有可能起作用。”

在现实的美国对古政策中,与对越政策相比,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比较重视古巴问题。尽管美国认为古巴已不再是“威胁”,但是由于古巴毕竟是在美国的后院,所以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大棋盘中,其地位比较重要。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都专门提到古巴。如1994年的报告中提出:“古巴民主法案仍然是我们对古巴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和平途径为古巴人民建立民主统治。”在1997年公布的《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克林顿提到:“西半球在安全、政治和经济方面均已取得重大进步。除古巴外所有国家都已实现民主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着将一个稳定而繁荣的西半球带进21世纪的巨大机遇。”在1998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再次用了“西半球除古巴外所有国家都是民主国家”这一说法。

二是由于古巴领导人仍然在说“世界革命的空话”,所以在90年代的大多数时间里,美国对古还是以孤立、打击、遏制为主,将之列为“无赖国家”之列。美国“在1992-1996年两度加强了对古巴的封锁,一直想推翻卡斯特罗政权,迫使古巴实行民主化改革”。法新社一位记者于1996年指出:“美国政府是惟一30年来对古巴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政权实行禁运的政府”。特别是1996年古巴空军击落迈阿密古巴流亡分子的两架飞机后,美国国会于3月16日通过了《赫尔姆斯—伯顿法》,加强了自古巴革命胜利后对古实行的经济封锁,给古巴经济造成高达600多亿美元的损失,并使两国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不过,对美国的对古政策,美国国内一直存在争论。曾在美国驻哈瓦纳大使馆任过职的拉美问题专家威尼·史密斯(WayneS.Smith)在1996年3-4月号《外交》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古巴的长期改革》的文章,提出美国不应对古巴实行打压、封锁政策,而应实行接触政策。他认为:“在古巴,外国的刺刀是绝对不需要的;共产主义只是一个民众性的民族主义运动头顶上装饰物。”虽然卡斯特罗曾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将来的潮流”,“但他现在除了使古巴重新与他从未参与的国际社会结合起来外,别无其他选择。”史密斯还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与二战后的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做了对比,认为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重塑古巴经济方面。古巴正大规模扩展旅游业,以发挥古巴美丽而价廉的海滩的优势。到1995年,古巴已吸引了大约80万旅游者,而1985年时仅有几千人到古巴来旅游。这是古巴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象征。史密斯进一步认为,经济改革会导致这样一个后果:“越多的古巴公民卷入了私有因素,对代议制政府的需求也就越大。”面对这种趋势,卡斯特罗肯定要吸取苏联东欧的教训,同时学习中国改革的经验,走渐进的改革路线。这样一来,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和打压就不会起作用,因为古巴可能发展同欧洲、美洲其他国家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美国继续实行封锁古巴的政策只会使美国自己遭受损失。史密斯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古巴已经开始进行经济改革,而这种改革会促使古巴走向民主,美国应采取接触政策,以促进这个进程;第二,不与古巴接触,会使美国遭受损失,因为古巴的市场会被其他发达国家占领。

与史密斯的主张相呼应,美国众议院西半球分委员会主席帕米拉·法尔克(PamelaS.Falk)也在同一期《外交》上发表文章,主张美国应该停止对古巴的禁运,认为“古巴在过去的两年中已逐渐地开放经济,允许出售一些国有企业,取消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对古巴继续实行禁运,只能是使美国纳税人损失美元和时间。这是完全从美国经济利益角度来提出美国的对古政策主张。

当然,在美国也有不同的主张。美洲协会副主席、拉美问题专家苏姗·波西尔(SusanKaufmanPurcell)也在《外交》上发表文章,反对史密斯的接触政策主张。波西尔认为:“卡斯特罗只是进行了有限的经济改革,并且他的政权,而不是古巴人民,将从美国放松限制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同类推荐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本书深入探讨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西方文明东进战略与中国应对(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西方文明东进战略与中国应对(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结合西方文明向东方国家扩散的历史与现实,深刻揭示与剖析西方文明东进战略,全书从阶段、任务、手段、实质、影响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力求帮助读者对西方文明及其东进战略有一个清楚、深入、透彻的认识。同时,作者对于新形势下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西方文明的东进战略给予了创新性的中肯建议。
  •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201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热门推荐
  • 装备满配玩种田

    装备满配玩种田

    自带储物空间这个buff加成的姜枝蔓穿越以后,最会做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掏出一个现代的大宝贝来享受这些人没见识的目光啊。不就是丢了妹妹吗,没关系,对暗号寻亲搞起来。什么?她的日子穷的要过不下去了?快看看这储物空间里有什么东西能拿出来卖的?靠着自己的机(sha)智(diao)逐渐富裕起来的姜枝蔓表示,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寻找亲人的富婆,不想参与这世间的纷争啊。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姜枝蔓这个人的话,可能就只有“上帝给她关上门,封了窗,却给了个外挂”吧。
  • 拱宸渡

    拱宸渡

    由北到杭州有一条古老的大运河,人工开凿死伤无数,上百年来也还算风平浪静,从老一辈那边传下来的传说,说只要到了子夜,有一只小船出会出现,你能有缘点上信物人皮灯笼,就可以在船上交换到你想的任何宝物,有名有利,有情有仇,历经百年,人心积怨,或扭曲或贪婪或心执念想深深不熄,这些故事就开始在杭州这段神秘的运河上,千年来的传承和守护,人与内心的欲望在博斗撕杀,在现实与传说中切换,在历史和现在穿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婚宠百分百,总裁爱上我

    婚宠百分百,总裁爱上我

    他是帝王般的男人。她不过是不起眼的女人。本应该是两个这辈子都应该牵扯不到一块的人。但偏偏事情没那么简单。“女人,医药费的事考虑好了吗?”“总裁大人,能不能别缠我?”“你想清楚了,这个世界上,想要跟我的女人,从国外排到了国内。”“总裁大人,你想跟我在一起嘛?”遇到她,除宠之外别无他法。“命中注定,你是我的人!”“可我们,只是误会。”“我会把误会变成现实!”倘若你有喜欢的男人,本总裁把他腿打断!
  • 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

    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

    收录王小波的所有小说,包括早期作品、唐人故 事、似水柔情;黄金时代;白银时代、2010、黑铁时代;青铜时代。小说 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 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芦笙舞的传承

    芦笙舞的传承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在商业浪潮、全民经济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正在艰难地进行着------祈年节上,芦笙舞比赛的胜利,在十里八乡,是一个寨子的集体荣誉和自豪;‘锦鸡王’的称谓,是任何一个芦笙人一生中至高无上的荣耀。仰亚、亚金(杨啸)、金禾(杨小艺)三代人对于芦笙舞的痴迷、执着、迷茫和振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和他们的命运一起,走过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坎坷坷——欢迎阅读:《乡野》第一部《建设大时代》(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乡野》第二部《高路情歌》
  • 科技之书

    科技之书

    凭借着意外获得的未知文明科技,仿生机器人,人工智能,量子力学传送,超级计算机,等离子推进器,核聚变,这些黑科技在王潇的手中不断地被制造出来。知识就是力量,在未知文明科技的帮助下,获得了这些知识和黑科技的王潇,便拥有了通向美好未来和星辰大海的门票。
  • 都市之超级仙帝重生

    都市之超级仙帝重生

    九千年前,张玄获上古三大奇经之一“圣道经”,踏上修仙大道。五千年前,张玄凭大罗金仙境斩仙界嗜魔-无幽王,震撼仙界,无人不知,无仙不晓。三千年前,张玄破王入帝,成功跻身仙界十大仙帝之一。一千年前,张玄破帝入尊之时,被他视如己出的女弟子洛如凝暗算而亡。被倾尽一生培养的弟子灭杀,夺走一切,何等愤怒!然天不灭他,仙魂飘荡宇宙虚空千年之后,重生至地球富二代张玄身上,从此,他踏上了回归仙界,讨回一切的道路......
  • 我的妈咪不简单

    我的妈咪不简单

    倒霉变成少奶奶:===原名:《偷生一个宝》【另】:女主腹黑冷漠,清眸冷观世间,男主风流多情,笑看人生百态。宝宝啊:(自述,笑咪咪的说):宝宝当然是最最聪明的,最最漂亮的,最最可爱,最最讨人喜欢啊,难道,你没看出来?——睁大了漂亮的黑漆的双眼,可爱的眨啊眨,笑得跟个小天使一样。(其实性格像恶魔……顶锅盖爬走。)终上所述:宝宝多舌,臭美自恋!……【简介】:她是冷情秘书,他是风流老板。她贪财,却不贪他的财,他多情,却不与她留情,相处三年,除了上司与下属这层关系,他们本不相干。一夜缠绵,他认定了贪财的她会讹他,她却意外的留下一句:昨夜的事就当没有发生过,是意外。然后,她落荒而逃。这倒引起了他对她的兴趣……她、他—他们——!每人都插上一手,如平行线的老板与秘书,缘分就这样硬生生的被众人捧出来了……结婚,是他的恶作剧。离婚,是她给的答案。当宝宝来临时,他们还会再相聚吗?……【小宝宝篇】:家里。“妈咪,这男人是谁?”好奇宝宝。“不认识。”干脆利落。“妈咪,他一直在盯着你看噢…”好奇宝宝。“…”抬头。“妈咪,你认出来了没?”“…不认识。”摇头。“妈咪,他好像在瞪你…”“妈咪,他好像朝你这里来了…”“妈咪,他长得跟我好像…”——妈咪,他头上在冒烟噢…*******************************************<律政俏妈咪>:<爱妃我们圆房吧>:<王子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