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900000008

第8章 走通大渡河(5)

她做了几个表情,挺像!我笑了。

在回泸定处的路上,她没头没脑地问:

——他们是烈士?

——不是。因公死亡。

——我说是的!

和山水作对……

自从有山有水以来,这里从没人的足迹……

毛毛路也偏西。猴子岩上,其实并没猴子。它们躲得远远的,坐在树桠上,悠悠然地远眺群山,俯视大渡河……大渡河在等待时机,零敲碎打或一口吞入,吞入竟敢爬到它头上的人。

我们在河边,被水和岩壁夹紧……

放炮了,山里一阵,水里一阵,飞禽走兽都躲得远远的。水边的石头都用红漆编号定方,逐个清除,麻烦的是河中间的石头,搭不上够不着……

架桥。

我找到一个老藏人,低三下四地求他(他懂点汉语),好不容易将他说服。他总算动身了,扛上牛皮筏子(那个底儿尖尖圆桶似的玩意儿,能收能张)。我紧跟着他,一路给他递烟,真怕他反悔。

他不反悔,即使水比他想的要凶些,他也说过河。看到河,他就想过去了。他们不喜欢反悔(要是对你拔出刀来,也一定会劈过来,空回刀鞘的话从此便名誉扫地)。他们说话算话。

他找准渡口,一块坡度不大于60°的斜坡,近水长着粗壮的柏树。他指指对岸的下流,说在那儿上岸,要我记住那棵马尾松。

他随身带着酒壶和藏刀。船要是反扣在头上,得用刀划穿船底的牛皮。当然,在水里完成这个动作不像说说那么容易。

船离岸,晃得恼人,他要我别动。就是翻船也别动,死了也别动。我准备好了,喂鱼就喂鱼吧,我是主任,按理,我该带头喂鱼。

他蹲在我前面,膝盖支着船壁。他两手一左一右地划着……桡片很小……他时划时停……水漫进船底,我用帽子戽水……

水比岸上看到的急多了。

我们掉进谷底,又升上浪尖,这破船!我扔掉帽子,双手抓紧支撑船体的“黄金条”(一种树枝)。

他不紧不慢地划着,左一下右一下,像跳锅庄……

筏子朝下游飞快冲去,流速不少于每秒七米(按这速度,当天能到乐山)……看不出船的横移……只要他多划一下,只要河中多块石头,只要我一个踉跄,只要有条大鱼抬一抬身子……

说实话,我还不想完蛋……我苦了半年,一根单漂都没看到。我不想完蛋。

船还是翻了……

已到岸边,我起身跳过去,把船跳翻了,我们和船一齐落水。幸好,有回水,水在很慢地倒流……

他破口大骂,用他藏话中的脏话……

(我听不懂,他白骂了。)

幸好留着火。我们在河滩烧起两堆篝火……他脱掉衣袍,精赤条条地夹在两火之间烤着……他边搓边跳着……他叫我上前,我不理,他冲上来三下两下把我制服了,扒光我的衣服,把我塞到火中,叫我也跳,跳……

湿衣挂在树棍支起的架子上。

穿上衣服后,我要他别走,他不听我的。他在这条河上渡了几十年(看看那艘牛皮船吧),今天第一次落水……他不信我们能拉起索子……即使拉了起来,他也还是走河。他走惯了河。巴在吊索上一拱一拱的,他不会也不想学……

他做了个手势,表示佛会保佑他的。

我只能由他。真不该由他……

要不,他不至于全身尽力地一扑,掉入水中……不至于又是一扑,又是一扑……又是一扑……他始终没抓住石头。我看见他碰着了,但石头太大也太滑。我以为会有一缕暗红从水底升起,化开,消散……始终没有……藏袍的一角突然浮起,又像鱼一样下潜,不见了……

我也始终没看见牛皮船。我记不清自己喊了没喊……我觉得冷,很冷很冷……

对岸似乎有人影一闪……

事后我才知道,那是苏富贵,那个娶了藏族女子的苏富贵……他跳下河去,因他看见了随波漂荡的藏袍……

我陪她上了次康定。她想看看跑马山,歌中的山。

康定城被折多河分成两半,水急急的,从折多山流下。路面平整,比丹巴、泸定都像回事。新建了不少楼房。老街的像牌坊架式的房子,虽然旧了,还挺结实的。这儿是地震带,能震得房子嘎嘎作响,震得掉瓦,但它不倒。

当年,这里有山西人开的药材铺,经营麝香、虫草、天麻、黄连、羌活。有供应糌粑和米饭的小食店。街上能买到羊皮、土布、胶鞋、毛巾之类的,还有从印度驮来的卡其、毛哔叽。西药也是印度过来,阿斯匹林用两层金纸压紧,一百片一大张。到了十月底,牦牛肉上市了,便宜得很。最便宜的是手表,五十元钱摸一次(做这种生意的多是藏民),摸到什么是什么。有心计的摸着表壳的厚薄,厚的是“空中霸王”,薄的是“奥米伽”,到二郎山,“奥米伽”能卖一百八……

在丹巴之上的革什渣河,我曾见到红军时代残存的红色口号……

我沿街闲逛。她买了几对月饼。今日中秋,她说,她也想家。

她和我说着上海。说到宗福先、王安忆、王小鹰。我只听说过《于无声处》。我不是文艺爱好者,更不是“文学青年”,我请她原谅。

我朝上察看了好一会儿,好将走的路。篝火熄了。我抓着树枝和草棵往上爬,我得往下游走几百米。

我走到他们对河。

接连扔了三次,拴着石片的绳头都掉进河里。换上检尺员吴木桑,他扔得有劲,把绳子扔上了树梢……就学学猴子吧。我上树,惊走了一只喜鹊。

我非常小心地拉着……鱼线拉完,抓到指头粗的麻绳……元丝……最后拖过一根多股元丝,很沉。他们给我一个手势,表示完了……我奇怪的是又一个手势,吴木桑的手在脸上抹着,自上而下地抹(是说死了人)……我用手势问,是不是老藏民,他说不是。他以下的手势我就看不懂了,从没有过约定。

元丝固定在树干上,检查了又检查,行了。

我向对岸爬去,手脚并用地爬。爬累了,挂在元丝下歇一下,像在杂耍。既然爬了,只能爬到底,手脚松不得。人从树上下来,已有几百万年没这样爬了,非常费劲。退化也不容易。

我仰面朝天,天上是明晃晃的太阳……眯起眼睛吧……什么都不用想。照顾好自己的手脚,照顾好每次移动和僵持……再过去是个向上的弧,忍着点,就到了……

吴木桑扶我下索道。他告诉我,苏富贵……在水里翻个滚就不见了,前后不到两秒……

去下游寻找的人第三天才回来,空着手回来。

我集合全队(就在这大渡河边),我指着河发狠。

“我现在说了,你们,谁也不准下水!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情况都不准下水!谁下水,我开除谁,没面子可讲……不准钓鱼,不准洗澡,不准浮水,脚也不准下河洗。用水,到沟里去打。”

没有人反对。

“有人落水,岸上的敢看就看着他,冲到岸边了赶紧拉一把,不敢看的转过头去。谁落水都一样,王海来了也这样。会水的人,把那两下子忘了吧,忘得干干净净……这不是救人的地方,只能听天由命……我们再也死不起了。你们都有父母,你们将有家小,我要你们千万别下水,我要你们听我的,我是你们的家长……”

在洪水线之上,我们给苏富贵立了个衣冠冢。没给老藏民修,因为他们有水葬的习惯。

苏富贵的儿子是五月里生下来的。

她要我去二道桥洗着温泉等她。我还是上了山,我想上去。

其实,我从没上过跑马山,就像我没上过峨嵋。爬山爬够了,不在乎那些名堂。

她喘得很轻。在路边随手摘着浆果,她边叫酸边吃。我从她手上拿了一颗,含着,不嚼。她对路边刻着经文的石板极有兴趣。她说,真想搬一块回去。我让她捡张纸,纸上也有经文。她指着纸上的九个方块,说像魔方的排列。我看后说不像,魔方的方块没划成两个全等三角形,魔方上也没字。她要我别挑剔,她说譬喻总是蹩脚的。她说这话是哪个大人物说的。我管他!

脚上的新鞋硌脚,我忍着。

她发现了远方的雪山……

在山顶,她只发现一些羊粪,她以为还没到顶(“这么快?”),她不信我说的,去问盖房的工人。从工人那儿回来,她一连声说着“想不到”。我让她别这样,这山虽不能跑马,还是可以看看的。跑马山是情人的山,应当四月初八来。转山会……

远远近近的藏人如期而至,百货公司也搬上山来,一座山的热闹……三块石头支起了锅,架上柴,先倒酥油,再倒青稞酒……然后,唱起来吧,跳起来吧……一人一根麦秆,插入锅里吸着,乘着酒兴跳起锅庄……跳出九十九种花样……

露宿……跳成双跳成对的藏族男女,各到各的地方,草丛里树丛里,谈天说地……席地而卧,力竭而眠……

她说明年再来。

工人说,山上要建公园,甘孜州的第一个公园。

饭后真的去了温泉。她只在浴池门口站了一分钟就说受不了,她用手捞了点水试试。她说她等我们。

池水四十度,不怎么热。这池能供六个人洗。我没待久,我也闻不惯这浓浓的硫黄味。小张却自得其乐,每次走过康定,他都说洗一遍,虽然他的皮肤根本没病。

她在车上,记着她那无穷无尽的“印象”。

我看着周围的山头,再也找不出当年走过的小路。那次溃不成军的旅程……

只有火雷管。

河道并不好炸。当然,炸岸边的乱石并不很难(即使它是特坚石),打上朝天眼或斜插眼,就等着点火放炮。石头大了就用“烂心爆破法”,先用黑药将炮眼炸大,再用黄药炸大炮。钢钎加热后把钎头在石上顿粗,这样打出的炮眼装药多……炸了再炸,一直炸到石头没入水中。

坏事的是河心石。

金兴隆放过一炮,把自己放进了大渡河。

从吊索上爬过去,爬到石头上方,用绳子把自己绑上,拴住元丝往下吊……和炸驿道一样,要开脚步,石上很滑……

那块石头有上千立方。

上去四个。这石不是一炮就能打烂的。他们吃饭也没上来,不停地打着炮眼……那是次坚石,比普坚石硬些……一直打到黄昏。他们都从朝鲜回来,他们都不超过二十三岁。

装填的是黄药(即TNT),工序不多。用木棍捣紧,装上雷管,封口,留出七八十公分的导火索,留一个人点火。点完火,他顺吊索爬回岸上……就怕不炸。哑炮不是好东西,没人知道这是否会响。我去排过几次,每次手心都要出汗。

他们在装药,装得很急。天快黑了。我站在岸边……

金兴隆在找着什么……坏了,他举起钢钎捣药。这不合规程,钢钎可能撞出火星……我又招手又叫,他们不朝我看,没用……

眼前一闪……河水高高涌起……声浪……碎石……

我呆立岸边……

(每次事故的到来总是出其不意,它连预感都不给。它说到就到。强迫你咽下去,就是个雷管你也得咽下去。人们可以习惯任何事情,但永远不会习惯事故的来临。第十次听到事故和第一次听到是一样的。在泸定,我天天担惊受怕。这个主任不是人当的!)

烟散了……

炸成了“开花馒头”,炸得不合要求,半边石头倾斜了,大半没入水中……可是,元丝吊索炸断了。

石上只剩两个人,金兴隆和王长生不见了……剩下的两个活着,朝我们伸着手……不用望远镜就能看见石上的血,暮色中,它似乎是灰色的……

我通过大大简化的手势知道,高武光的腿断了,告诉我的是余善堂,他的两条胳膊还能抬举,但直不起身子……我们没法上去。吊索断了……再也找不到牛皮船了,即使找到,黑夜也渡不了河。

医生周惟汉站在岸上,一遍遍地做着手势,告诉他俩该怎么包扎……生起了篝火,周惟汉站到红红的火光里……天黑,他看不清他俩做了没有,于是一遍又一遍地做着手势……

火旺旺的,在风中晃动的火头,舔着夜晚阴冷的空气……它整夜不息,照着周惟汉的身影……

我们守着火堆,不断加柴。没有这堆火,他们会坚持不到天亮……石上的朦朦胧胧的影子,偶然会稍稍动弹一下……它在说,他们活着。

我们沿瓦斯沟回泸定。四川多山多水,两山之间必有河沟,水势必不平缓,利用起来,能发许多电。

瓦斯沟的水白白嫩嫩……

叫它“沟”是委屈了它。一些地方叫“溪”,叫“涧”,那要动听得多。杭州有“九溪十八涧”,名胜,比起这里的水差得老远!我爱野景。

我把这意思对她说了。她点着头。她对车窗外显然比对我更有兴趣。她连皮啃着苹果,边啃边张望。这样吃糟蹋了。小金的五星苹果,切开后中间真有个五星(有人说,这是红军来后才有的)。

——这条公路能通西藏?

拐上康藏路后,她把头靠上车座后背。柏油路面,小张立刻加快车速。她称之为“亲爱的柏油”。

——康藏公路,现在叫川藏。西康省撤销了。

——干吗撤销?

——不清楚。你得问国务院。

——你看,高岸材!没人拉盗么?

——有。现在好些了。

她已经懂了不少。她能毫不困难地使用我们的术语。她把“材积”、“漂木强度”、“收漂”等词挂在嘴边,就像老是唱着的《康定情歌》。她对森林与河流怀有善意,对大山与鸟兽怀有善意,对沿河的工人怀有善意。她也是人,她干的不是无动于衷的工作。

前面一队军车,小张想超而超不上去……

出来一个多月了,我有点想家……

家在大佛背后的乌尤坝上……每天,许多游人在那儿下船,去乌尤寺,出乌尤寺走小路到凌云寺,瞻仰那尊天下第一的坐佛。刘晓庆到过这里,拍了个有人说好有人说坏的电影。眼下,人们在看她的《火烧圆明园》,看《垂帘听政》。

也许大佛也会衰老……小草爬上它的身躯,爬上它的头颅。那七层十三重檐的大像阁毁了(毁于元末)……大佛慢慢地衰老着,唯慈容不减……

河,渐渐亮了……我想游过去,把交通绳拴到巨石上。只带一壶酒,在腰上拴着绳头。我脱着衣服,他们不让,说我不等游到石头上准会冻住,冻得连拉都拉不回来。岂有此理。

“你说过,任何人不准下水,见死也不救……”

“什么话!我没说过。”

“是说了。”

“我是主任,我例外。”我嘱咐吴木桑,“我要是回不来,这主任白送给你,你向王海汇报。”

我穿着裤头下水,原本什么都不必穿(这儿没有女人),但我想到飘飘然地浮起来,万一在二十四小时后浮出水面,怪臊人的。

水冷得叫人感不到它的冷,趁着还能动,我拼命地腿蹬手划,手脚像四支桨,木木的。

天刚放亮,太阳躲在山后……

虽是枯水期,但剩下的水依然不驯……我被冲向开了花的巨石,我伸出手,但没抓住什么……石头后的水是最要命的……我无可奈何地吞着冰凉的河水,吞着,把河吞干才好……

腰后的绳子挂住了石头,人猛地下沉……解开绳头,解开才能透气……解开也就完了,他们和我全都完蛋。

就是死了也要镇定……

我倒抓住绳索,把自己一把把地从水中拔起……好鲜的空气呵!

我往石头上爬。放炮后的裂口非常尖利……血淋淋的……中间摔倒过一次……趁还有气力,我得把绳子拴住钢钎。没有钢钎……我退到石后,抱住石头,做了个手势,可以了……吴木桑从绳上过来……

他俩早已昏了过去。我是第三个。

她撇下吉普,爬上了卡车。我们去鸳鸯坝,去那儿扌造漂。

她在上橡皮船前换上了草鞋,头上顶着藤帽。她没穿过救生衣,就胸前一块背后一块地搭着,请小张帮忙。小张稍稍用力,她就说憋气。救生衣不分男女。

她在丹巴就想坐橡皮船,吵得很凶。我寸步不让。作为补偿,让她在这儿坐一回。确实有落水的可能,我很怕出错。她是客人。考核橡皮船驾长时的项目之一,就是翻船落水后把船扳正,人再跳上去。事实上,在大渡河上游的急水里翻了船,没人还能跳上船去,即使“浪里白条”张顺也不行。

橡皮船两艘一组,绑在一起。六个桨手将她和我围在中间……手抓紧,脚插进船沿,膝盖顶住……开船了,驾长是位七级师傅。下游有两艘单艇在等着接应,单艇灵活。

水开始凶了,波浪起伏,打湿了裤子。驾长见过大阵势,他叫着口令,桨手一齐动作……很像《黄河船夫曲》的气势……她在东张西望。我们被急流带着,驾长叫停……快进旋涡时,他的口令一声接着一声,声嘶力竭。看不出进退,船胶住了……它顶住漩水,挪动,再挪动……双艇驶入平静的长达两百米的回水区……

河滩极细的白沙……

两百多件单漂在这儿画圈,它进了回水区就再也出不去了,在这两百公尺里悠悠地打转。上面的那个嘴上该挂个漂子或立一排杩槎,挡住单漂,不让它流入回水。

今天干不完。

同类推荐
  • 三点钟

    三点钟

    康奈尔·伍尔里奇(ComellWoolrich):1903年生于纽约市。19世纪20年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时开始创作小说。并于30年代至40年代与雷蒙德·钱德勒以及詹姆士·M·凯恩一起成为“黑色体裁”小说的创始人之一。写出了如《后窗》、《我嫁给了一个死人》之类被称为“黑色系列”的经典悬念小说。他的作品被后人大量改编成电影,其中最有名的是希区柯克的《后窗》和楚孚的《黑衣新娘》。康奈尔·伍尔里奇于1968年酗酒过度而去世。她为自己签署了死亡执行令。他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这事不能怪他,她是咎由自取。他从没见过那个男人。
  • 老树与老树

    老树与老树

    俗话说,懵懵懂懂,清明下种。李羊崽把稻谷抛入秧田后,转身就急急忙忙往家里赶,人还没进屋,就听到六岁的小孙子宝宝一声接一声地喊,我屙完了,我屙完了。李羊崽远远看见这小家伙撅着个屁股,屁股下一堆大便,蹲在房前的几棵老树下,头也不抬地一边喊叫一边玩弄着地上一只小虫子。李羊崽还看见七十多岁的父亲,坐在大门口玩弄着一对钢滚珠操练手力,眼睛却望着房屋侧旁一树桃花,像个学富五车的老学究,很有表情拿腔拿调地吟唱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李羊崽对于父亲这种不食人间烟火,万事与己无关的超然情怀不屑一顾,径直走进屋去。
  • 天无绝人之路(中国好小说)

    天无绝人之路(中国好小说)

    宋村在妇女主任赵秋玲的带领下准备办一个造纸厂,千辛万苦集资了近7万元启动资金,但是却面临着各级机关的层层盘剥和利用。当这一笔资金在拉关系办审批等等繁琐手续过程中消耗殆尽时,造纸厂还没有建成一砖一瓦。为了还清集资款,绝望的赵秋玲最终走向了不归路。小说以沉重的笔调揭示了村办企业的恶劣环境,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 与我无关的案子

    与我无关的案子

    李楼这里的人,没有一个相信我,我想,这可能是我说的都是真话的原因。甚至,他们动用了测谎仪。连机器都相信了我,可他们还是不信,说测谎仪的准确率只有98%,而我可能是那剩下的令人绝望的2%。我记得书上对真话的定义是,说话的人自己相信的话,就是真话。我不赞同,比如“上帝与你同在”,对于虔诚的教徒这是不折不扣的真话,而对于我,这就是扯淡。我从来没有见过上帝出现在我视野中。“我真的不知道那些钱在哪里。”
  • 夜车陷阱

    夜车陷阱

    不一样的列车,不一样的机遇,不一样的人生,再看世间会有怎样的不同……
热门推荐
  • 精灵之最强道馆

    精灵之最强道馆

    【现实降临流】挑战者训练师看着面前铺满隐形岩毒菱的场地,还有自己中了麻痹剧毒的精灵,眼角留下一滴泪水。大家好我是训练时常两年半的道馆训练家,喜欢撒钉子,睡人,剧毒。至于道馆馆主是干啥的,咱也不敢问啊。就是这样,喵~
  • 红尘第一皇妃

    红尘第一皇妃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果然不错,一次游泳竟然淹死灵魂到了异时空,好吧,看在这身体是公主的份上就勉强接受了,可是为啥是个落难公主,落难公主也就算了,咱不计较,可为啥在青楼呢?算啦,好死不如赖活。
  • 无双武帝

    无双武帝

    身中寒毒的少年,于隐忍中崛起,誓要复仇。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踏十万兽山。男儿一诺,流血漂橹,伏尸百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儿女情长,纵使三千荣耀加身,我只恋你一人。踏日月,碎星辰,破苍穹。登天路上,镇压万千神体,斩尽天下英豪。我,只为等你归来!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快穿之近反派者黑

    快穿之近反派者黑

    一只十七万三千五百年的幼虫,犯了大错,被踢去补书,然而,书中反派总找死……谁知传承断裂,直至谜底揭开:身份是假的,反派是假的,任务是假的,全都是假的!气运子,天地宠儿?还是窃运者?幼虫:“开门,放反派!天地气运,统统到碗里来!没错过,没放过!”反派:“谨遵媳妇儿令。”气运子:“嘤嘤嘤,有异性没人性,我要跟你们绝交!”
  • 魔法师神探

    魔法师神探

    穿越到哈利波特的世界?可惜早了十一年。那在故事开始之前,就先看看我们的主人公,作为一名魔法世界的探员,与恶势力作斗争的日常吧。
  • 魔鬼突击

    魔鬼突击

    十一名经过魔鬼式训练的特种兵而组成的突击队,出境执行任务,目的要捣毁一个危害我国数年之久的特大毒品生产基地。而他们要面对的是拥有数千武装力量,无恶不作、狡猾无比的国际大毒枭。特种兵们凭借着自身长期刻苦训练的超级技能与团队的智慧,在这片时时刻刻充满着生命危险的神秘金三角丛林中,实施狙击、潜伏、爆破、伪装、猎杀、偷袭、他们个施其计、个展其招、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宗旨是:对付恶魔一定要用魔鬼的手段……
  • 光照亮的地方会有人等你

    光照亮的地方会有人等你

    你在摸着黑寻找着光,却不知道在光照亮的地方有人等你。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简·奥斯丁最富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英国乡绅家庭中的艾利洛和梅莉爱两姐妹曲折复杂的恋爱结婚的故事。姐姐艾利洛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妹妹梅莉爱对爱情充满幻想,也因此两人面对爱情的时候,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小说通过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引人深思。《理智与情感》与作者的另一名作《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
  • 斗罗大陆之不灭魔神

    斗罗大陆之不灭魔神

    在这个强者为王的世界,普通人无疑最为可悲,无能无力,最后无端的死亡。要从绝境走出来,走出死亡,最后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