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200000010

第10章 春寒中的法国人(2)

巴黎新区充斥着工业文明特有的冰冷、概念化和形式主义、乏味的技术性与超人的能力。连一座当代设计师构思的小礼拜堂,也都是这种味道。墙上开几个洞,表示与大自然交流;十字架后边射出一束金光,说明主的存在。但这苦心营造出来的东西还是与人有距离,它只是装模作样地站在远处等你看,与你毫无关系,远不如礼拜堂后边一块小小的墓地。2005年新区开辟时,不远处一座穷人的集居的楼房失火,烧死四个小孩和三个大人。邻近一所小学的孩子们同情那几个被烧死的穷孩子,建议在这个“离上帝最近地方”的教堂边儿上,建一座纪念性的小墓地,安葬那几个在世上活得艰难无助和不幸的孩子,并亲手绘制了一些图画,有蝴蝶、花朵、马、鹿、小鸟、小孩、心和手印,表达他们心灵的忧伤与爱。一位设计师便把这些稚气又真切的图像,用雕刻与彩色镶嵌的手法,制成三根不大的柱形的艺术石碑,充满温情地立在花园般的小墓地里。在周围一大片水泥构架、玻璃幕墙的写字楼中间,这是唯一让我记住的地方。

想要震动人心的,一定声色俱厉;那种自然而然深入人心的,总是悄然无声。

旅行者须知

什么东西对于旅行者最重要?

有人说地图,有人说睡药或通便的药,忘了会一路不顺快。我的一位老朋友很奇怪,说他必不可少的是挠背的小挠子。他每次出门必带,一次忘带,分外的痒,而且奇痒难忍,又不好去找人抓,最后只能找个有棱有角的门框,待到奇痒发作时将后背使劲往门框上蹭。

看来每个人首先都要对付好自己。

3月22日·巴黎

从巴黎圣母院的忏悔室想到“文革”

我上次住的拉丁区那条小街,一出街口就能看到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塞纳河的对岸。这次我的住处只是换了一条小街,站在街口见她依然隔岸而立。我与她莫非有缘?

一座建筑像一个人一样,往往不同角度感觉不同。依我看,圣母院正面庄严厚重,背影清峻空灵,好像两个设计师之所为,然而钟声一响,颇为洪亮浑厚,声动塞纳,波卷钟鸣,与正面的气息相一致。

已经多次进入巴黎圣母院,由于对雨果那部同名的长篇的迷恋,前几次总想发现与小说的联系。这次教堂内真正令我驻足的却是立在教堂侧面一间间木制的忏悔室。记得我的第一部“伤痕文学”《铺花的歧路》所写并非那时代的诉苦与鸣冤,不是“文革”的苦难,而是向当时千千万万陷入政治骗局中痛苦又茫然的“红卫兵”呼吁忏悔。促使我动笔的是一位悲愤满怀的诗人,当时他的政治诗锐不可当。一次他与我喝酒太多,忽向我哭诉“文革”初期“红卫兵”运动时他痛打自己老师的事。他悔恨难当,却洗不清自己心灵的污点。那一刻我感到他想自杀,担心他自杀。他自我的悔恨不已深深触动了我。尽管我是“红卫兵”运动的受害者,并险些被逼疯了,但此时我反而希望给这些被引入歧途的天真的年轻人以理解,呼吁他们用忏悔清洗心灵。可是这之后“伤痕文学”运动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对“文革”并没有做更深入的理性的反思,没有自我的拷问,没有人性上的觉醒,便一头扎进市场里。等到我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刻意设置了几间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忏悔室,呼喊了半天,却没一个人走进去。上上下下都想从“文革”绕过去,或把“文革”盖起来,都想装得干干净净。如果我们每个人包括“文革”能从这忏悔室走出来,社会就干净多了。所以我在《灵性》中写过:真正纯洁的灵魂从忏悔开始。

但可惜我们没这么做。于是,没有肃清的“文革”制造的“人性恶”在今天充斥利益博弈的市场化的社会里双倍地发酵了。所以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文革已进入我们的血液中》。

忏悔是人性的复苏,也是“文革”后社会进步的历史良机,但被我们错过了。历史的机遇一旦错过,十倍的力量无从挽回。

在巴黎的演讲

在巴黎的法国人文基金会的演讲,是我此行的重中之重。我1999年在柏林伯尔基金会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困境》,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困境与文化界的应对》。这次多了两个字“应对”,是因为近十年我们已有了初步的文化自觉,并把这自觉付诸行动。此次演讲想对西方学者阐述当代中国文化界的遗产观、文化的自觉与使命感,以及十年来付出的努力及其方法,还有当前面临的问题。

我相信,这是首次向西方学者作有关中国文化界既是学术的又是现实的介绍。

我所演讲的重点是:

1.中国社会“急转弯式”的转型与文化遗产遭遇的特殊性和紧迫性。

2.十年来中国文化界的应对、方法与成果。

3.初步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4.文化遗产面临的新问题。

5.为什么传统村落保护是今后十年的关键。

在演讲后的交流阶段,来自法国科学院、文化部门,一些大学的相关的专家对我国文化遗产不仅十分关切,其切入的问题也相当关键。比如我们正在启动的传统村落名录的评定是否会带来旅游开发性的破坏?

这也正是我深感忧虑之处。我们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被他们看到了。

我在结束演讲时说:前天在北京将上飞机的时候,上海译文出版社来电要我为即将出版的美国人迈克尔·麦尔的《再会,老北京》写几句话。我当即写道:“面对无比强势、金钱至上的时代潮流冲击得七零八落的老北京,我们常常会无奈地说,‘再会,老北京!’可是如果一个外国人也这样说。除去因为他对老北京爱之太深太切,还含着一种谴责。谴责我们对文化的粗暴、功利和无知。但他有权利这么说,因为老北京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因此感谢你们的意见与支持。”

演讲中间我还说道:“我与巴黎有种神秘的缘分。巴黎是给我文化启示最多的城市之一。也许我本身是作家,我所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就是直接受到法国的三位作家巴尔扎克、梅里美和马尔罗的影响。特别是马尔罗,他在做法国文化部长时开展的‘文化普查’直接给我以启示:我努力推动的中国的‘文化遗产日’的设立也来自法国。十年前我从巴黎回国,那年六十岁,我们启动了为期十年的非遗普查。十年过去,这次从巴黎回去,我七十岁,又要开始全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保护……怎么?你们不信我七十岁了?我也不信。

我常常忘记自己的年龄。”

“忘记年龄的人才会永远年轻。”

3月23日·巴黎

吉美博物馆的西域神女

吉美博物馆对我有一种特殊吸引力,那是因为在中国尚没有自我的文化保护的年代,这个博物馆就开始动手大规模收藏中国的古文物了。最令我关注的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新疆丝路遗址与甘肃莫高窟一带的考古发掘之所获,尤其是伯希和由敦煌搬到法国的佛教艺术品,大部分放在这里,我想看明白究竟都有什么。

我知道1900年8月——这位年轻、博学又干练的法国汉学家钻进敦煌藏经洞,将堆满在这神秘的洞窟里的唐宋遗书彻底翻阅一遍,从中挑选出经卷遗书六千余卷和唐宋绘画二百多轴,拿回到法国后分别放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里。为了抢救这批无比珍贵的历史文献,我国那一代的学者跑到法国用极其艰苦的手抄方式,将这些遗书“备份”回来,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抢救”。然而那一批学者全是文字学者,对伯希和与斯坦因从丝路到敦煌搞到手的艺术品所知寥寥。

等到1941年后通晓艺术的张大千、常书鸿等参与了敦煌的抢救,重点放在国内,主要是放在敦煌石窟里边,对于已经搬到海外的中古遗存,从未有人做过全面又科学的了解、统计与研究。法国和英国的学者们倒是出版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前两次来巴黎时,不巧都赶上吉美博物馆内部维修。当我得知这次博物馆正常开门,便迎门进去。使我震惊的是吉美关于中国古物的收藏不亚于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单说石造像,从北魏北齐到宋元非但代不空缺,而且中国所有名山名窟的造像都应有尽有,如天龙山、巩县、云冈、龙门、麦积山、大足,等等。一尊近两米高青石雕造的盛唐的《天王立像》在国内绝见不到。而伯希和从丝路与敦煌搬来的绢画与雕塑更是超一流的历史杰作。特别是那些由新疆龟兹石窟揭取的壁画,以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丝路发掘的雕塑,应是我们古代雕塑收藏与研究的空白。

从雕塑史上说,佛教造像是首要的题材与内容。由印度经丝路进入我国中土的佛教造像,经历了外来文化一步步中国化的过程,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同化力。印度佛教本无偶像,佛教造像源自亚历山大东征时滞留在印度的擅长雕塑的希腊人。最早的佛像具有鲜明的希腊特征。随后是希腊艺术的印度化。一种外来文化如能在本地立足和生根,一定要被本地的文化同化。

在佛教东渐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它由新疆通过丝路进入中原,不断被当地文化融化,文化只有被融化才被吸收。这过程出现三种样式。先是被新疆本土文化融化形成的西域模式,进而是在进入阳关后被西北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来自中原的文化“夹击”下形成的敦煌样式,再者便是进入中原后被彻底汉化的中原样式。龟兹石窟是西域样式的代表,莫高窟是敦煌样式的代表,龙门石窟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我们对敦煌样式和中原样式的造像雕塑研究较为充分,但对西域模式基本没有研究,因为大批经典性实物都被搬到海外。比如吉美博物馆所藏一尊神女的头像,造型之美不亚于维纳斯。宁静清雅的面孔中带着新疆一些民族特有的气质与神韵,佛天的纯净使其超凡绝俗,美到极致。但这些雕塑在我国不仅从无人研究,国人也从未见过。我为她惊叹!称她为——西城神女。

这批伯希和搬到吉美博物馆的西域雕塑,与另一批斯坦因搬到大英博物馆的西域雕塑,是我们敦煌学界研究视野之外的空白。一百年来,为什么没有一位学者跑到西方进行研究?是缺少经费还是学术眼光抑或文化情怀?当年刘半农、姜亮夫千里迢迢跑到西方博物馆以面包充饥来抄写流失的敦煌遗书,但今天我们的学界连一册藏于海外的西域雕塑的目录都没有。我们的学术精神与文化精神难道不是在退化吗?

站在吉美博物馆里,隔着玻璃面对着这些搬不回去的中华瑰宝,我真是惭愧万分。我们真是愧对历史,有负我们的文化。

3月24日·巴黎

如今多少王道士

一百年来的敦煌史上,一个小丑式的人物是王道士。

他传奇般地发现了敦煌藏经洞,但他对洞内的惊天宝藏的价值并不懂得,只知道能卖钱。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弄走的那些无价无估的海量的华夏宝藏,只是花了不多的几个“小钱”。为此一个世纪里,王道士挨尽臭骂。

骂他拿文化卖钱。当然也有人为他辩解,说他是为了修理荒废已久的敦煌洞窟,也为了建造道观而筹资,他的问题是一个乡野的穷道士文化的无知。但人们仍然不能原谅他,能说因无知而卖掉国宝就可以饶恕吗?

历史从来都是在种种悔之莫及中过去的,今人能做的只有记住前人的教训,不再做拿文化换钱的王道士。

可是,历史往往没有记性,有时甚至会变本加厉。近些年在海外的博物馆和古董店常常可以看到大批的古陶、石佛、汉砖、唐俑、宋瓷、典籍文玩以及数不清的民间珍奇,都是走私出去的。前二十年在山西随处可见的华美而大气的朱漆描金的衣柜,如今在国内已近绝迹。现在充斥香港市场的是各式各样经历数百年的时光磨砺出的沉雄凝重的藏柜。前两年我应邀去香港书展上演讲,抓些空闲跑到香港的老街——荷里活街上逛逛,那里是香港出名的古玩街。各种高档的古董店鳞次栉比。不去则已,一去惊得失色。我说“失色”,是因为一位同行者忽问我:“你怎么脸色都变了?”

摆在这些古董店里的古物水平之高、数量之巨,真是匪夷所思,而且以出土文物为主,一看便知这是缘自近年大规模房地产开发,还有疯狂盗墓之所获。比如汉唐彩陶,特别是各种陶俑,如女俑、文官俑、胡人俑,以及陶马、镇墓兽等,不单品相好、体量大、器物完整。有的称得上绝品,在陕西省和西安市博物馆里也没见过。一尊巨大的宋代木雕菩萨和一件一米多长的彩陶舞马,精美绝伦,令人惊叹,但如此大型又易碎的对象怎么能顺利通关又确保运输中完好无损?

于是我在香港书展的演讲中讲了我这次在荷里活街的感受。我说:“看来从盗墓到走私出关有一条畅通的、与政府部门的腐败相关的管道。我要设法与有关部门联系,尽快切断这种通道。我听古董店的伙计说,购买者基本是欧洲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很少。我希望香港的有识之士能够出资把这些稀世之珍留下来,我们的好东西已经不多了。昨天我就买了三件彩绘唐俑,非常精美,准备拿回去放在我学院的博物馆里。但我个人力量有限,抵抗不了盗墓和走私的人多势大。”说到这里我心里一动,禁不住说,“如今的王道士怎么这么多?”

大家笑了。是啊,过去是人家老外钻进藏经洞掏东西,现在是我们钻进墓穴把东西挖出来送到人家老外手里。今天的王道士比昨天的王道士还王道士。

过去的王道士弄钱修洞窟,今天的王道士们呢?

而且,今天的王道士并不全都出于无知。记得前几年一位在西北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女学者来,说西藏阿里那边有一种民俗画相当古老,意蕴极深,文化价值很高,她把一些画的照片给我看。我看是明代以前所画,确实极为珍罕。但她说叫一位长期在那一带活动的外国人买走了。给老外通风报信和做中介的是一位大学教授,这位教授当然捞到不小的好处。

如今的王道士已是“专家级”了。这使我想起当年帮助不通中文的斯坦因与王道士讨价还价,甚至为斯坦因在藏经洞中精选遗书的那个瘦高又精明的中国文人蒋孝畹——有了这类人我们的文化更无望了。可是,这些年究竟谁把文化推到钱眼里了?

鸡蛋

今天在巴黎以收藏中国和亚洲文物著称的赛努奇私人博物馆中,面对着令人惊愕的布满一间间展厅的走私文物,正在气愤之中,忽然有人发一条手机短信给我,曰:“鸡蛋,从外部打破的是食物,从内部打破的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部打破的是压力,从内部打破的是重生。”我立即给他回了条短信:

“鸡蛋,把它从外部打破,是人想吃煎蛋,叫它从内部打破,是人想吃烧鸡,没法逃出人的欲望。”

3月25日·巴黎

同类推荐
  •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鲁迅诗文精选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鲁迅诗文精选

    本书是鲁迅的诗文精选集,收录了鲁迅散文、诗歌、小说和杂文、家书。散文收录了《朝花夕拾》《野草》等名篇,并精选了鲁迅的新体诗和旧体诗。鲁迅之于诗,属业余偶作,但他的诗歌恰当而精彩地表达了自我意识,他的价值观和思想趣味。其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佳句现在依然被人传诵称道。
  • 幕后的私语

    幕后的私语

    《幕后的私语》是“自说自画丛书”中的一本。这是一套关于作家的成长故事与生活感悟的原创散文随笔,并配有作家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追求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和励志精神。《幕后的私语》主要叙述作家葛水平年幼时学戏的经历及村庄古朴民风的厚道。
  • 沉默的经典:高窗

    沉默的经典:高窗

    《高窗》收录拉金生前发表的所有作品,包括他最著名的四本诗集《北方船》《较少受骗者》《降灵节婚礼》《高窗》,以及部分散轶作品,可一睹拉金诗歌创作的全貌。
  •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 陌生人是尚未认识的朋友

    陌生人是尚未认识的朋友

    陈晓辉主编的散文集《陌生人是尚未认识的朋友》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极品炼丹师沐瑶转

    极品炼丹师沐瑶转

    一场蓄谋已久的暗杀。古武天才变身炼丹师。武者变医者。上演着一场严师,慈父的戏码。连续被杀两次,两个大陆展开了她的逆袭之路。本想报仇雪恨,奈何直接失忆。痴情王爷,恶毒女配,神秘杀手。从一个小小的医者变为天才炼丹师。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跌跌撞撞还是回去了。这一次,天若碍我,我便逆天这一次,谁若挡我,我必杀谁九道然,那个她深爱的人。是她亲手杀害了他,他到最后恐怕连个全尸都没有留下,他一定很恨她吧!青滦,那个曾陪她走过漫漫长路的人。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吧!可到头来,她却因救自己一命而被林落婉害死。林落婉夺去了林沐瑶的一切,她的爱人,她的亲人,她所在乎的一切都被林落婉夺走了。想来也真是讽刺。她的身体和那双血手被炸得粉碎,可到死她才知道九道然是被林落婉下蛊了,可是一切都已经太晚太晚了……
  • 找寻魅果

    找寻魅果

    女大学生梦语馨意外穿越修仙世界,摇身一变成为天狐少年白风,小狐狸呆萌可爱,狐少年英俊帅气,背负狐族的家族使命,背负父母的血海深仇,找寻狐仙魅果,开启了漫长的修仙成长之路。
  • 假面骑士555之杂兵

    假面骑士555之杂兵

    任楂穿越到了《迷失的世界》,并成为了杂鱼部队的一员---莱欧。他还获得了一个系统,一个名为‘人渣’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只提供了唯一的一个外挂……---一种名为‘永无止境’的智力提升药片。你想走上人生巅峰吗?你想迎娶白富美吗?那还等什么?氪,那就对了!……任楂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他想大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 邪佛狂魔

    邪佛狂魔

    现代高中生赵天,被“安排”穿越?他称霸东汉末年!搅乱九天仙界!独闯幽冥鬼界!颠覆极乐神界!放浪不羁的他,怎会为一女子怒吼“天要阻我,我捅破这天!地要挡我,我踏碎这地!”。想知道主人公赵天如何成为一代帝尊,他又经历了哪些坎坎坷坷,敬请阅读《邪佛狂魔》!
  • 异世鸿蒙武神

    异世鸿蒙武神

    当代普通大学生苏陌,因机缘巧合重生异世;且看苏陌如何一步一步披荆斩棘,碾压诸多强者,成为别人口中的传说!
  •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倾城

    嫡女倾城

    皇上,臣女不想入宫。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我让你入宫,你不能不入宫。皇上,说,你看上了哪个?臣女帮你说亲去!……倾城,朕罚你陪着朕一辈子!成女要是不从呢?后果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