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1500000003

第3章 皇城无间道(1)

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洗劫并焚烧了世界瑰宝——圆明园。进入皇宫的宫殿后,金银珠宝、古董玉器令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事实上他(咸丰)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好皇帝。当然,这说的是他在人格分裂之前,这种人格分裂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以及投入整个身心让自己成为一个京剧票友的时候开始发生的。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这样评价:“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很大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李鸿章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001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紧逼北京,咸丰皇帝慌忙逃往承德。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洗劫并焚烧了世界瑰宝——圆明园。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时这样写道:“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价值可能超过六百万英镑。英法联军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掠夺了很多。进入皇宫的宫殿后,金银珠宝、古董玉器令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002

1860年,美国的斯特林·西格雷夫在他的《龙夫人——慈禧故事》里这样写道:“关于咸丰皇帝,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君主,是聪明还是糊涂,是坚定果敢还是优柔寡断,是拼死抵抗还是胆怯退却,是软弱还是无能?中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嘲讽咸丰皇帝,‘大梦如常,徒自悲叹……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为一己之安危而提心吊胆’。另一些人则更公正地辩称:‘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贤德的好皇帝’。当然,这说的是他在人格分裂之前,这种人格分裂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以及投入整个身心让自己成为一个京剧票友的时候开始发生的。”

003

斯特林·西格雷夫在他的《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叙述道:“1861年3月25日,外国使节将首次正式进驻北京,他们将有幸得到清国皇帝的召见。然而一个更大的问题来了,那就是:在西方外交使节不肯下跪磕头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这次召见呢?然而,这并不是咸丰皇帝没能回銮的直接原因。29岁的咸丰皇帝,身体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许多年之后,叶赫那拉这样解释:‘在皇上执政的最后一年,他突然就卧病不起了。’他在到达热河之后不久就已病危,而八大臣却秘而不宣,他们在皇上的烟波致爽殿布置了守卫以封锁消息。于是,回銮就只能一拖再拖,直到1861年4月,干脆取消了。后又降谕旨说:‘暂缓回銮,俟秋间再降谕旨’,回銮的日期一下子推迟到了秋天。”

004

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记载:“1861年9月5日,恭亲王匆匆启程离京,为了避免引起猜疑,只带了几个随从。他一路马不停蹄,直奔灵堂,咸丰的遗体就停在那里,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在那儿守丧。慈禧、慈安两位皇太后也在。披麻戴孝的恭亲王一走进灵堂,看见和自己一起长大的玩伴的尸体停放在那儿,眼里的泪水不停地涌出来。清宫档案这样描述:他‘伏地大恸,声彻殿陛,旁人无不下泪,盖自十七以后,未闻有如此伤心者’。”

005

1861年,朝廷真正的争斗发生在八大臣和以恭亲王为代表的皇亲贵戚和朝廷重臣的政治联盟之间。肃顺之所以失败,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他在策略上比恭亲王稍逊一筹,而不是大家以为的投毒事件或者由满洲麦克白夫人所引发的性疯狂。事实上,恭亲王所做的,不过是前代帝王们昭示过的,也是一个健康的统治所必需的:清除所有觊觎权力的逆党。短时间内,他需要两宫的皇太后把肃顺牢牢钳住;长期来看,他需要她们在权力的转移过程中作为一个合法符号,为他和他的同伙们在北京所控制的权力中心提供相应的支持。

006

1864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刊载了题名为《清军攻破天王府,忠王李秀成束手就擒》的报道,报道里这样说:“天王府布置得非常华美,尽管它在南京城陷落的第二天就被烧毁了,但仍留下充分的证据证明它是何等富丽堂皇。天王的玉玺——总共三枚,也都被找到,现落到曾国藩手中。其中一枚用纯金打制,约重30磅。忠王李秀成在离城几英里外被当地的一伙村民抓获,并被洋洋得意的村民带回南京。据说,当忠王判定这队人马无法全部逃脱时,坚持把自己的坐骑让给天王的儿子……”

007

1868年3月29日的《纽约时报》报道:“政变以来,大清朝廷的最高当局已经授权两宫皇太后担当摄政。其中,政变的主要参与者恭亲王,被任命为首席大臣和军机处的首领,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所有公共事务方面给最高统治者提出建议和忠告。大清国权势最大的部门或官职就是御前大臣、军机处以及内阁大学士。御前大臣完全是皇帝陛下家族的人员,而不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他们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命脉,担任着最高的头衔,而且,他们也一直是皇家的耳目,他们位高权重,尤其是在君主软弱无能或毫无经验的时候。他们对君主的个人影响常常凌驾并压制了军机处。据说,眼下的形式也正是这样。御前大臣中有恭亲王的弟弟七王爷,也就是惇亲王,据说大家都得听命于他。”

008

1875年,同治皇帝夭折,吸引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1875年1月12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英国与中国》(England and China)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同治皇帝统治着3亿多的庞大人口,远远超过英国以及所有殖民地在内的28亿人口,两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人类世界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英两国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009

《纽约时报》1875年1月31日报道:“据相关消息,北京已经发生了骚乱,起因就是皇位继承之争。”2月12日,《纽约时报》又报道说:“发自中国的电报称:人们认为大清帝国,一场内战一触即发。” 2月13日,《纽约时报》再次报道:“各界人士普遍认为,皇位的继承将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已经选定了醇亲王的儿子……但人们还是认为这种安排有可能会引起骚乱。”

010

1875年5月,阿鲁特皇后,也就是同治皇帝的皇后死后两个月,《纽约时报》透露:“阿鲁特的死很是蹊跷,诸多细节不得不让人们对阿鲁特的死因产生猜疑。不难看出:一旦她生下的孩子是个男孩的话,将会使皇位的继承变得复杂,正是人们对这种复杂因素的担心导致了她生命的终结。这件事情暗示了她的死是一种政治安排,或者说她是宫廷政治下的牺牲者。到底是谁安排的呢?据李鸿章讲述,她用吞金叶的方式结束了她的生命,可是,这并不符合常理,因为这是中国一种很普遍的谋杀方法,很少用来自杀,因为金的作用很慢,而且死得很痛苦。阿鲁特其实是双重受害者:先是她怀孕的消息被封锁,而后是两个月后她的死亡。”

011

1881年三月初十,《纽约时报》描写道:“慈安太后吃了一些她平时最爱吃的美味佳肴,那是叶赫那拉的亲戚特意为她准备的。进食不久,她就被剧烈的疼痛攫住了,宫人还没来得及传御医,她就断了气。”

012

1886年8月29日,《纽约时报》报道:“清帝就寝时,床边有8名宫女、16名侍女侍候,她们的职责是服侍清帝,她们不能打喷嚏、咳嗽、唾吐和发出任何声音。清帝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个动作就是击掌召唤执勤宦官。”“每年春节,皇帝陛下和皇后都要共同主持宫内大宴,宴会上,皇后坐在皇帝陛下的左边,全体妃嫔分坐两旁。这是一年中唯一一次所有嫔妃都能见到皇帝的聚会,皇帝会对所有爱人进行比较。宴会中,皇后将食物递给宦官们,他们接到食物后会将食物恭敬地放在膝上,皇帝陛下也用同样的礼节赐予他的妃嫔们食物。”

013

一位外国记者这样描述清代皇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清制规定,皇子一出生,就要有40个人为其服务,其中有保姆、乳母、针线上人、浆洗上人、灯火上人、锅灶上人等。皇子断奶后,不再需要乳母,随之添加若干个太监,负责教习皇子起居饮食、言谈举止、坐姿仪态及皇家礼节。皇子6岁时,就要‘上书房’学习。皇子的作息时间非常严格,他们和王公大臣一样,黎明即起,衣冠整齐进入乾清门,与诸王同列,立于御前。由于小皇子年幼个矮,难以跨越乾清宫的门槛,往往由内侍抱进门内。小皇子们个个气宇轩昂,仪态万方,与同龄的孩童迥然不同。清代皇子15岁必须娶亲,如确定为皇储,则要选立太子妃。选立太子妃的前一年,宗人府会先为皇储选一位比其长一岁的宫女试用,教会他怎样做丈夫。”

014

1886年8月29日,《纽约时报》报道:“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还没懂事的时候,就必须接受严格的教育及训练。他们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由宫内的太师教授知识。每位皇子由八个‘哈哈珠子’(满语,即随侍皇子皇孙的幼丁)陪读,他们和皇子们一同学习,读相同的课本。如果皇子们不能熟背书本内容,倒霉的就是陪读的幼丁,他们要代皇子们挨鞭子,有些桀骜不驯的皇子自己也会挨鞭子。如果太师无法令皇子们收敛恶行,可以把皇子直接带到皇上面前,交皇上教诲。皇上通常会叫太监拧皇子的脸,据说同治皇帝小时候就常常被这样惩罚。如果皇子们背得好,陪读的幼丁也会得到奖赏。大清在教育上‘赏罚分明’。”

015

1892年2月4日,《纽约时报》对大清皇帝学习英语进行了报道:“大清国皇帝由两位受过英美教育的北京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这件事是由光绪皇帝本人颁布诏书告知全国的。皇帝陛下学习外语这一消息让百姓们颇感意外。光绪皇帝屈尊学习外语,是因为他和他的政治顾问们都认为,3000年前形成的‘老规矩’已经过时了,要应付当今列强,必须改变制度。一些大臣甚至希望,大清国未来应该在文明国家的行列中占据一个适当的位置。”

同类推荐
  • 异世之三国召唤系统

    异世之三国召唤系统

    主角带着无敌兑换系统来到冷兵器时代的异世,然后是风起云涌,风声鹤唳,风生水起,风花雪月……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唐世李家

    唐世李家

    超级技术宅男李玉良穿越到唐朝盛世,将现代知识带到唐朝,使国外之人前来瞻仰唐朝技术,引领世界潮流。
  • 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明末乱世,群雄并起的年代,一位青楼出身的侠女张玉乔,作为明末特务组织青衿会的成员,与各方势力周旋,最终说服著名军阀李成栋反清归明,也令自己史书留名。张玉乔幼时青梅竹马的张焜言揭竿起义,在明末乱世成为一方诸侯,张玉乔受命说服其归顺南明政府,在山河动荡,江湖奔波之际演绎了一出跌宕起伏、儿女情长的人间悲喜剧。
  • 西明王朝

    西明王朝

    一个喜爱明史普通宅男在一次与朋友们出游时因为搭救落水的伙伴不幸溺死,他的灵魂穿越回到南明时期的隆武皇帝身上,从此他担负起拯救天下华夏苍生的重任,带领一众忠臣良将与强大的大清朝进行殊死抵抗,为恢复大明天下而奋斗不息。本书Q群:162617995
热门推荐
  • 雁过藻溪

    雁过藻溪

    女儿灵灵考人多伦多大学商学院不久,越明就正式向末雁提出了离婚的要求——那天离他们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只相差了一个半月。其实在那之前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越明早已不上末雁的床了。末雁知道越明在掐着指头计算着两个日期,一个是两人在同一屋檐下分居两年的日期,一个是女儿灵灵离家上大学的日期。随着这两个日期越来越近地朝他们涌流过来,她感觉到他的兴奋如同二月的土层,表面虽然还覆盖着稀薄的冰碴儿,底下却早蕴藏着万点春意了。她从他闪烁不定欲盖弥彰的目光里猜测到了他越狱般的期待。在他等待的那些日子里,她的眼神时常像狩猎者一样猝不及防地向他扑过来。
  • 神棍江湖

    神棍江湖

    “在下沈三水”“是一个神棍”剑招刀法,金迷色诱,皆抵不住天命一言。是言出法随还是坑蒙拐骗?还是,命中注定?大临王朝的秘辛,天地宝印的传说。“在下沈三水”“是一个神棍”
  • 刘墉人生三部曲(全集)

    刘墉人生三部曲(全集)

    《人生不过一场爱》这是一本刘墉献给迷茫中独自面对成长与爱的年轻人的温情告白书。本书收集了刘墉先生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经典之作,讲述关于爱的人生与意义,以及为什么要有爱,该如何去学会爱。《成功只能靠自己》这是一本刘墉写给所有希望获得成功却又对成功感到迷茫困惑的人的勉励书,让你不惧前行、不怕跌撞,拼命做个人上人。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一种青春都五色斑斓,正因为年轻,所以我们要把握这冲力、把握这浪漫,多看多学,以不辜负上天赐给我们的青春。《此生何必从头来》这是一本刘墉献给所有受尽呵护但不得不独自奋斗与成长的年轻人的人生箴言书,让你心态安然、不骄不躁,丰富地过一生。
  • 聘你

    聘你

    本书对个大著名企业的面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面试者参考。
  • 洪荒问道行

    洪荒问道行

    这是一个洪荒世界,同时也是一个问道的传说。
  • 怪雾进化论

    怪雾进化论

    为了救回被抓到某公司实验基地的女孩们,饲养异兽的基地被炸毁。饲养异兽的雾开始一点一点扩散并进化着,很快,好多地方被笼罩其中!
  •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撩一下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撩一下

    乔舒蔓觉得上辈子一定是瞎了眼,才会没有看出来乔舒雅二人的真面目,重生一世,乔舒蔓只想把上辈子心心念念的人撩到手,保护自己的家人,顺便将自己的仇人给挖个坑给埋了,爬都爬不出来的那种。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 氤氲岁月

    氤氲岁月

    打打骂骂,轰轰烈烈,终究归于平静。争争吵吵,糊糊涂涂,终究一生如烟似梦。如若必须慨叹这一生,那不过是“痴心来生是重生”。
  • 致爱终年,褚先生请赐教

    致爱终年,褚先生请赐教

    一夕之间,8岁的薄言之沦为孤儿,被他带回家,从此寄人篱下。成人礼的那天,褚晏珩的告白,令薄言之惊慌失措,却在之后的日子里慢慢沉沦其中,无法自拔。当埋藏在褚晏珩心中的秘密一点又一点的被撕开后,她对他,避而远之。只是为了让他厌恶。“言之,听话。”两人片刻的幸福,却随着许南观的出现,变得支离破碎……一年后。褚晏珩看着面目全非的薄言之,凉薄的脸上尽是柔情,滚烫的泪水滴在早已结痂的刀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