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1500000023

第23章 近代教育

那些生活在清国社会最底层的,被人们蔑称为“猪仔”的苦力也是识字的。

清国政府拨出100万美元用于学生的留学费用,并计划以后每年都送出30名优秀的学生到美国学习深造。这批学生被严格传授孔子思想,要求他们信仰儒教,背诵《四书》、《五经》和康熙皇帝制定的律令。

科举考场,由很长很长的一排排小房间组成,这看上去有点像个巨大的养猪场。倘若获得了功名,他的名字就会被迅速地张贴到他家宅院的院墙上,而且还要放鞭炮以示祝贺,整个村庄或乡镇都会为此感到极大的光荣和骄傲。

001

英国作家巴克斯曾经这样描述慈禧:“慈禧喜欢看书,也受过很好的教育,她酷爱艺术,学过绘画,而且技法娴熟;她还擅长吟诗作赋,16岁的时候她就熟读了满汉文《五经》,并用心良苦地研究了二十四史,她深深地体会到,对知识的热爱,是智慧增长的源泉,是获取力量的秘诀。”

002

1864年,从美国来到登州的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与夫人,一起在登州(现蓬莱市,属山东省烟台市的县级市)设立蒙养学堂。这被认为是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教会学校之一。1876年,学堂扩至中学,并正式定名为文会馆。在《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一书中,这样描述了登州蒙养学堂的教学生活:“登州创立的蒙养学堂,氛围很好,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狄考文夫妇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然而,与中国传统家庭的家长不同,他们不仅威严,而且很亲切。特别是和蔼的狄考文夫人,她在负责学生生活之余,还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起玩各种好玩的游戏。”

003

1867年8月4日,香港记者报道:“清国向来比较重视教育,普及程度与英国不相上下。即使是那些生活在清国社会最底层的,被人们蔑称为‘猪仔’的苦力也是识字的。大清国设立了一些由政府资助的公学,这种学堂对穷人是免费的。数不清的私立学堂遍及大清国的每个角落,虽然读私塾须额外缴费,但经济条件可以的家庭都热衷于送孩子去私塾读书。”

004

国外驻华记者如此报道清代皇室教育:“皇室学生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向太师‘大请’,太师则从椅子上起身,回礼再坐下。第一堂课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这门课通常每天要上两个小时;第二堂课是满语和汉语的作文课,由比太师级别低些的‘师傅’授课,‘师傅’要在教室门口恭迎皇室学生,皇子到来后要先鞠躬,然后才能开始讲课;第三堂课主要是体能的训练,包括马、步、箭等竞技运动课程,由‘谙达’(满语,即教皇子弓马的人)教授。”

005

1867年8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清国政府在每个省都设有学政,或称学台,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主管行政,其职责就像公共教育总监。学政的职责除了要将在公立学堂注册的学生记录在案之外,还必须亲自主持最高年级的毕业考试。按大清国的惯例,女孩除了简单的读写,不允许接受高级学堂的教育,偶有富绅雇请私人教师到家中教育女儿。”

006

1871年12月28日,《纽约时报》报道:“据上海发出的消息宣称,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出优秀的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

007

1872年9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昨天抵达美国的30名清国留学生都很年轻,由三名身为清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很优秀,也很勤奋,而且容貌俊秀,比之前到美国访问的清国使臣都好看得多。清国政府拨出100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留学费用,并计划以后每年都送出30名优秀的学生到美国学习深造。因为先前的一批清国留学生在美国时,受到基督教熏染,所以,此次清廷在这批学生中严格传授孔子思想,要求他们信仰儒教,背诵《四书》、《五经》和康熙皇帝制定的律令。”

008

1875年7月初,《伦敦日报》北京通讯员报道:“在大清国,孩子们很小就开始接受教育了。那些稚嫩的小男孩在家吃过早饭后,便抱着满满一包书去上学了,他们的书包通常是个蓝色的布袋。所有的孩子在同一时刻扯着他们最大的嗓门叫喊,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正在朗诵的课文背诵下来。他们诵读的都是大清国的经典著作,孔子和孟子的作品是最先要学习和掌握的。”

009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科举制度在清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这种制度的宗旨无疑是好的,但却有着非常严重的缺陷。一种沿用了上千年之久的制度,无论起初是多么完美,多么符合时代要求,但上千年之后决不可能再适用于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新时代。孔孟的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能够背诵固然很好,但如果仅仅把词句塞进人的大脑,绝对算不上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人的大脑除了记忆,还有更重要的功能。今天,学校仍把知识来源限定在古代经典大师身上,这是清国教育制度最大的弊端,更是大清国落后的最主要的根源。”

010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在一则通讯中报道:“目前中国还是按照几千年的传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清国的学堂非常嘈杂,孩子们都在同一时刻扯着嗓门叫喊。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把他们正朗读着的课文背诵下来。当他们觉得自己能背下那些内容后就去找校长,然后背对着校长,这表示他们不能看到课本上的内容,接着开始摇头晃脑地复述他所学到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是机械的、填鸭式的,但这样的教学似乎贯穿大清国整个教育过程。”

011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提及中国的考试制度:“科举考场,由很长很长的一排排小房间组成,这看上去有点像个巨大的养猪场。然而,考试带给成功者的荣誉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封闭考试的另一个侧面。倘若一个人经过寒窗苦读获得了这些功名中的任何一个,他的名字就会被迅速地张贴到他家宅院的院墙上,而且还要放鞭炮以示祝贺,整个村庄或乡镇都会为此感到极大的光荣和骄傲。最重要的是,今后将获得政府的职位和升迁机会。在清国,考试获得的最高荣誉叫做状元,公差报喜之后,状元将胸戴大红花骑着骏马高调游街,家乡那些欢腾的人紧随其后,会在孔庙里为状元树碑庆贺,名字流芳百世。”

012

1881年7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有迹象表明,大有前途的中国留美教育计划项目很快就要终止。倘若草草将这个项目放弃的话,将非常遗憾。这些从中国优秀家庭挑选出来的孩子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在很多项领域中均被得到认可。”

013

1881年7月16日,《纽约时报》评论:“中国留美教育计划被终止的原因其实并不隐秘,因为中国的领导层担心,这些没有受到中国严格传统教育的中国青年有着活跃的思想,将来可能无法真正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

014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称:“不可思议的是,清政府认为这些出国留学的人,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按照政府的需求,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而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无动于衷,清政府的这种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这些孩子都很聪明,期间已经学会了电报技术,而当下中国政府还不允许在天朝圣国的土地上建设哪怕是一英里的电线。他们也已经学会了铁路建设知识,而大清国在不久前刚拆掉了国内唯一的一条铁路线。他们今后将要报效的对象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独裁政府,这个政权如此复杂神秘,以至于大多数高贵的臣民根本不知道这个政权的准确位置在什么地方。”

015

1879年9月1日,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的大学派出教师戈鲲化,他被哈佛正式聘为教授,为期三年,传授汉语。然而,1882年2月,他不幸染上了肺炎,虽经当地名医全力抢救,但他的病情仍不断恶化,2月14日下午,他在异国去世,年仅44岁。《纽约时报》对戈鲲化做了长篇报道,称哈佛很欣赏也很器重戈鲲化,给他的薪酬是每月200美元,这相当于20多个华工的工资,而且报销往返差旅费,并呼吁从事商业交往、外事交往的美国人都学习汉语。戈鲲化去世当天,波士顿还向中国发去电文,对其给予高度赞誉:“他那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谦虚的举止和与人为善的品格,都给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纽约时报》将此电文全文照发。

016

1881年,17岁的金雅妹到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学院留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188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05年,金雅妹回到中国,之后开始在天津主持北洋女医学堂和女医局。《纽约时报》就此报道:“金雅妹比较瘦小,身高不到5英尺,体重不足100磅,她有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从不穿西式服装,总是身着鲜艳的中国式丝绸长袍,发鬓上插一朵鲜花。不要看她长得小巧,她可是会讲中、英、日、法四种语言。金雅妹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创造了奇迹,是本民族进步运动的一位领袖。在其筹办医学堂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作为金雅妹的朋友,曾写信给直隶总督袁世凯,为金雅妹提供过帮助。”

017

1892年2月4日,《纽约时报》登载了一篇题为《光绪皇帝学英语》的述评。文中说:“今年20岁的大清国皇帝,目前正在由两名受过英美教育的北京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这件皇家之事是由皇帝陛下颁布诏书告知全国的。皇帝屈尊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是因为他和他的政治顾问们都认为,中国几千年前就形成的老规矩已经过时了,如今要应付列强,就必须相应地改变国家制度。光绪皇帝和支持他的一些大臣们甚至希望,革新后的大清国应该在文明国家的行列中占据一个适当的位置。”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公孙大帝

    三国之公孙大帝

    烽火四起是三国,群雄争霸论英雄!三国一个道不尽的乱世,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公孙度,一个威名远扬海外的霸主级人物,一个历史上记载寥寥的“悲剧人物”!今朝易命而生,将谱写另一个历史华章!(独孤不是萌妹子,也不是帅锅,但也卖萌求票,求推!)
  • 捕快摸鱼指南

    捕快摸鱼指南

    “八大剑派由于生源分配不均大打出手,六扇门警告八大派,和谐江湖,和谐招生。”“据礼部文宣司主事悉,昨日朝会,神威大将军就明年预算拨款与户部尚书无法达成共识,以神鹰九击硬撼神农尺,现场一片狼藉……”“吾皇表示,开拓西域的步子要再大一点……”“据悉,某墨家激进组织表示,西域开发过快,会导致地区矛盾激化,需墨家前去调和……”六扇门皂衣王川奋力地把前面挤着看展板的老头老太太们往后推,胳膊酸痛气喘吁吁。不过是新闻联播而已,怎么这些个老人家和地球上一样,都爱凑热闹呢?
  • 梦回三国做皇帝

    梦回三国做皇帝

    一代特种兵曹子桓穿越回到三国;文不如四弟,武不如大哥,智不如五弟,谋不如其父。乱世已起,帝王无情,曹子桓该何去何从?历史还会一如既往的发展吗?一卷诗书满腹才华,试问天下谁为王者?万丈豪情千秋伟业,敢对苍穹我是英雄!领会穿越奥义之后,曹子桓只想说:三国——我的战争,我自天生不凡,必成千古一帝,且看我平天下,收蛮夷,征四海,战八荒!
  • 三国将魂传

    三国将魂传

    梦想征服天下的玉正平,误入古墓得到了将魂能力,身体各部分可以自由化做火、风、山、林,在不断的成长和奇遇中,力斗“天英五帅”、勇战“烽火九燎原”,寻找伙伴,追逐梦想。
  • 史海钩沉:看历史精选集(套装共3册)

    史海钩沉:看历史精选集(套装共3册)

    《看历史》创刊8年精选集共三辑:《战争拾遗》《人文春秋》《异闻秘录》,百里挑一,都是干货!
热门推荐
  • TF家族之起风了

    TF家族之起风了

    (本文无关娱乐圈,不切与实际勿想于真人,开头自借鉴;提示,本文比较主打马嘉祺与苏源希。)人生几种最好的状态:不期而遇,来日可期,不言而喻,如约而至.最后一次的风起,它格外的柔,你说这会不会是最好的结局。
  • Work and Wealth

    Work and Weal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荒记

    血荒记

    一棺一世界,一海一星辰;一广袤无垠的修行界,大到无法想象!这是一座古老的庞大世界,一直以来,众多修士踏上修行之路,甚至修仙之路……修行界,一共有九万九千九十九颗庞大的星辰,待到归来之日,形成九九连星,一把剑,穿过了九九连星,一句古老的话语传出:黑暗源头,虽我犹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弃妃殃国

    弃妃殃国

    穿越成为一个大胖子,大胖子还到处受人欺负,受气。好吧好吧!减肥,忍着不吃不喝的,终于减成一美少女,却一不小心陷进了一场斗争当中,为了自己爱的人,打算退出斗争,却没想到还没有退出来,已经陷进了另一长阴谋当中,自己在异世的爱恋,不过是自己的一场奢求,一场奢望罢了么?还是另有隐情?
  • 365夜故事:夏

    365夜故事:夏

    1.《365夜故事》是由鲁兵先生专为孩子编选的“国宝级”童书。以孩子的视角为选择眼光,以儿童的口语来裁剪语言,便于年轻父母的口述。一经出版,好评如潮,风靡全国,总销超700万册,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读物一等奖”,堪称中国童书出版史上的奇迹。书中的故事饱含智慧,纯真童趣,具有永恒的美与韵味,是享誉全球的华语儿童经典。2.本书获得鲁兵先生的作品授权,在选编故事篇目时,因循鲁兵先生的指引,询访诸位儿童文学名家,叶圣陶、赵冰波、野军、顾城……
  • 沐坤传

    沐坤传

    现实的失败让他堕落沉沦。原想着来到另一片大陆能够出人头地,事实证明他真的做到了。不过既然已经走到了现在,他为何不翻云覆雨痛快的活上一回?
  • 网游之栖凰生花

    网游之栖凰生花

    【简介无能,但内容绝对爆笑甜宠】晚生花正趴在草丛里啃草,一个小怪泪汪汪的跑过来,道:“嘤嘤嘤,大嫂,我被玩家欺负了!”晚生花点点头,叼着嘴里的草,含糊不清道:“好,我明白了!”然后,欺负小怪的玩家把整个《花魂》都跑遍了,都没有接到一个高级任务。后来,晚生花趴在河道里看看哪只鱼会送货上门,栖凰大佬不屑的坐在岸上,手里拎着一尾鲜活的鱼,另一只手把正趴在水里的晚生花给拎了起来,大佬高冷的说道:“出息!”晚生花乐呵呵的抱着栖凰,道:“栖栖最棒了!”栖凰很没出息的脸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