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00000048

第48章 两种命运的激烈搏斗(4)

在我刘邓大军提前南下的当天,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在给刘邓的电报中,精辟地分析了我军挺进大别山时敌可能采取的对策,即第一,“迅速组织进攻,使你们不能立足”;第二,“宁可给我以立足机会,不急于尾我进攻”,而待一至二月部署完毕,再向我进攻;第三,“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办法”。因而,毛泽东要刘邓,必须同时准备对付这几种方法,而主要准备对付第一种办法。即“用全副精神于运动中大批歼灭敌人,一切依靠打仗”,来实现挺进大别山的任务。

毛泽东和党中央、中央军委收到刘邓军提前行动的电报后,于8月9日、10日连续复电刘邓,认为此举“完全正确”,为了充分抓住战机,给其以行动的自由权,电中还指示刘邓,“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机断处理。”

刘邓野战军在给中央去电同日(即8月7日)黄昏,率领主力四个纵队经巨野、定陶之间跳出敌人的合围圈南进。8月11日,刘邓军从民权至商丘间和虞城地区跃过陇海路后,分左、中、右三路向大别山疾进。敌人在鲁西南扑空后,又错误地判断我军只是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北渡不成而南窜”。所以,除调少量部队,在沙河沿岸扼守渡口,控制船只,防我南渡外,急令其鲁西南的主力兵团尾我追击。并企图借黄泛区这一天然障碍阻滞我军,然后一举歼之。

蒋介石用黄河进行水战,这已不是第一次了。1938年6月,为了阻止日本侵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在河南炸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这次决堤,并未阻挡住日军侵华的步伐,却使黄河北移动道,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44个县,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了89万余人丧生,1250万人口受灾,大批难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状况。在中原大地上,人为地制造了一片连年灾荒的黄泛区。这次,蒋介石又阴谋挖掘黄河大堤,要用这条万古江流来淹没刘邓大军。一旦黄河再次决堤,这十几万大军,这河边数百万人民群众怎么办?在野战军指挥部的作战室里,刘伯承说出一句话:“忧心如焚!”邓小平与刘伯承的心情一样。40多年后,他曾说过:“我这一生,这一个时候最紧张。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面对宽20公里,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没有道路,没有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的黄泛区,刘邓野战军广大指战员不顾连日行军的疲劳和烈日当空的酷暑,以惊人的毅力,经过两天拼搏,于8月17日胜利地通过了黄泛区。18日,全军渡过沙河。为了和敌人争时间,先敌进人大别山,部队忍痛炸毁和埋掉了一些笨重的武器和车辆。20日,部队速向汝河急进。此后,我军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在“到达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口号鼓舞下,至24日夜全部强行渡过汝河。27日刘邓野战军已全部渡过淮河,胜利地进入大别山北麓的潢川、固始等地区,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千里跃进大别山,我们的队伍在弹药、粮食、被服都得不到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背着几十万敌人打转,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邓小平后来曾说:“要讲困难,我们有,蒋介石也有。我们的困难是局部的,暂时的,是前进中、胜利中的困难。而敌人呢,他们面临的是解放区、蒋管区人民的重重包围,他们的困难是全局性的,是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不可克服的困难。眼下,我们虽然困难一点,我们身上还要掉几斤肉,我们还要付出一些代价,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了全国革命的胜利,这是值得的,是很光荣的。”刘邓大军正是以这种压倒一切困难的气势才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壮举。

在刘邓大军向大别山疾进的同时,陈谢兵团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于8月22日至23日,分别以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手段,突破黄河,乘胜向陇海路发展。至31日各部相继攻克会兴、新安、洛宁等城镇多处。陈谢兵团的这一行动,完全出乎敌之所料。敌统帅部急令胡宗南部主力从米脂、绥德地区南撤,拱卫西安,同时以尾追刘邓军的一部和洛阳地区的部队共八个旅组成第五兵团,阻止我军发展。这样就达到了当初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的配合刘邓挺进大别山,调动陕北敌军的目的。

这样,刘邓、陈谢和陈粟三路大军便以“品”字形阵势展开于中原地区,把我军的战线由黄河南北推移到了长江北岸,使中原地区由敌人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我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对于我军在中原地区完成战略展开的重大意义,就连国民党军也不得不承认,“大部华中地区,全为匪军糜烂,我全盘战略形势,乃从此陷于被动。”事实上也是如此,惊慌失措的敌统帅部,既怕我军在中原立足生根,更怕我军渡江或越过大巴山人川,于是,在11月下旬成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主任,亲自掌管豫、皖、赣、湘、鄂五省军政大权,企图以所谓“总力战”,首先集中兵力肃清大别山刘邓野战军,以巩固平汉路,确保长江动脉。

我军挺进中原的战略企图之所以能顺利达成,是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指导的结果。

首先,正确选择了反攻的时机。解放战争进行了一年之后,虽然我军的总兵力少于敌人,但兵力对比的差距已大为缩小,特别是战略上的机动部队已超过了敌人,而且敌之重点进攻已成为强弩之末,兵力分散,战略上处于不利的态势。我军在陕北和山东战场上虽然还处于防御地位,但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上已举行了战略性的反攻,敌已处于守势,难以抽出更多的兵力实施战略机动和进行新的进攻。而且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政治、经济上也陷入了更加严重的危机之中。这些都为我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其次,正确地选择了战略突击方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分析了敌之重点进攻所形成的“哑铃式”态势,把反攻的突击方向确定在敌人防御兵力空虚的战略纵深和关系敌统治安危的腹心地区——以大别山为前哨的中原地区。这样,既可便于我创建根据地,又便于直接威胁敌之统治要地和调敌回援,在战略上策应山东和陕北我军作战。

再次,确立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正确战略布局。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针对敌“哑铃式”防御的特点,为使哑铃的柄更细、更脆弱,部署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和西北野战军分向山东和陕北战场的敌人向两翼拉开,这样哑铃柄便更易打断了。同时,我陈粟、陈谢二军又在敌之两臂各插上一刀,这样刘邓再从中间对敌当胸一刀,便置敌于死地了。

最后,采取出入预料的跃进式的进攻样式。这次大反攻,我刘邓野战军采取了出敌意料的以主力远离解放区,“无后方”地向敌纵深实行千里跃进的样式,以最快的速度分路先后进入大别山区和豫陕鄂、豫皖苏边区,争取了主动,先敌展开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这一壮举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就是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与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的同时,在西北战场由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华北战场由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野战军、在东北战场由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野战军,也分别转入战略进攻,彻底破坏了蒋介石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的方针,打破了蒋介石的全面防御和分区防御计划。

仅仅经过一年的战略进攻作战,人民解放军共歼敌人1个兵团部、2个整编军部、20个整编师(军)部、66个整旅、12个旅部、205个整团,另争取1个师起义,总计歼敌152万余人,毙俘敌将级军官174名,其中俘虏150名;解放人口3700万;收复和解放土地面积15.56万平方公里;收复和攻克石家庄、四平、吉林、洛阳、开封、襄樊、潍县、泰安、临汾、延安、绥德、宝鸡等城市164座,其中许多是有军事、政治、经济重要意义的城市。这就大大地改善了解放战争的经济条件,扩大了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影响,使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并创造了新的中原解放区。

毛泽东提出并实行外线进攻的战略方针,使解放战争的形势急转直下,并很快发展到战略决战阶段,从而加速了蒋介石政权的灭亡,奠定了中国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1947年底,毛泽东高兴地宣布:“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取得的这些重大胜利,都是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那种极端艰苦而险恶的环境中指挥的。那时,周恩来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许多重大战略决策由他们两人商议后就付诸实施了。后来,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毛泽东总结“十大军事原则”

同类推荐
  •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收录了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媒体等对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成果、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角度,为读者客观、全面地介绍了刘诗白教授的学术成就,展现了刘诗白教授的治学成就、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貌。他成功地构建起了一套对中国改革实践富有解释力的严谨理论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起到了有益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本书分为荀攸、吕蒙、诸葛亮等部分。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本书是油画家杨飞云第一部有关自己艺术生涯的谈艺录。本书以与美籍华人作家范学德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杨飞云艺术生涯的点滴:从童年的生活;少年时期的学画过程;青年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就油画学习、创作、风格的思考;担任中国油画院院长之后,组织的一系列促进油画发展的展览活动,对青年油画家的提携和推荐,对中国油画的期待和展望等等。在这部对话录中,杨飞云对自己六十多年生涯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次历史地、系统地、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这既是一部艺术对话录,也是人生对话录;既能给年轻的艺术家以艺术上的指导,更能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启发。
  • 名人传记丛书:李世民

    名人传记丛书:李世民

    名人传记丛书——李世民——最十项全能的皇帝:“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华夏武魂

    网游之华夏武魂

    别人修仙大成进仙界,他却虚空飞升闯网游。白虎星,身世坎坷,却身含奇脉,无意进入新款网游后,幸运习得华夏传统点穴术,另加恩师蓝秒的悉心指导,最终领悟华夏五行真气,扫平世界顶尖高手,广交世界劲霸好友……
  • 异世狂妃全能驭兽师

    异世狂妃全能驭兽师

    一觉醒来,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仿佛就是在梦境里,俊美的男神却也是对她纠缠不休。如果是梦,她想说,这个梦就不要醒了吧!
  • 我家妖孽又上线了

    我家妖孽又上线了

    山海之中,容纳万物,她终于从无尽的梦魇之中脱离,总以为自己不过是沧海中的一粟,没想到最终却浴火成神——【小剧场版】“有件大事要和大家宣布一下……”某幺枕着手,翘着腿,嘴里还叼着一根狗尾巴草,躺在人家的屋顶上听墙角。“妗家小魔头终于要离开扶苏城了!”众人欢呼。某幺提着四十米大刀,从天而降,“你们听谁说的?”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众人:是作者!是她!【预告版】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里,有千奇百怪的人或事,“光影或黑暗,她从不做选择,只随心去走自己的路。”【简介无能,作者已埋好坑,现在就等你们了~】
  • 仇涨缘消

    仇涨缘消

    缘分四种,爱恨情仇。以缘相识,以仇而终。
  • 阿毗昙甘露味论

    阿毗昙甘露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独宠:修罗小狂妃

    邪王独宠:修罗小狂妃

    她是25世纪的异能特工,带着异能穿越而来,一纸天书引发惊天内幕。人前,她是聪慧、狡黠的商家嫡女,过目不忘,算无遗漏;人后,她是狠辣、无情的“修罗鬼手”,手掌天书,无所不能。他是不受待见的妖孽王爷,邪魅无情,却手握重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纸诏书,姐妹易嫁,新婚之夜,她的新郎却成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令人惊叹的奇迹(奇妙的大千世界)

    令人惊叹的奇迹(奇妙的大千世界)

    《奇妙的大千世界:令人惊叹的奇迹》讲述了自然、建筑、艺术、遗址、宗教、发明、发现和生物9个方面中各式各样的奇迹,有序地将自然人文、古今中外最激动人心的奇迹展现出来,以最有宽度的视角,展示最有深度的奇迹知识,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现代与古老更替有序,孕育出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 无法继续的故事

    无法继续的故事

    “生活在牢笼里是什么感觉?”一位躺在急救室里的女孩问着自己。如果当初她不认识他该多好啊!父母不会身亡,家族不会败落。而他还指认她是凶手,甚至把她的心狠狠踩碎。为了躲避他,她偷偷的在水里下了迷药,连夜逃走了。逃到国外生活整整五年,在这五年里她强大自己,为的就是报仇。
  • 没人比我更懂你

    没人比我更懂你

    《没人比我更懂你》是情感咨询师某顺关于两性情感问题的文集,包含作者近年来在情感咨询方面的所思所想,文字简洁而温暖,观点犀利而睿智,是迷惑于情缘姻缘而不知所措的读者的知音,也是广大读者的心理依赖。
  • 藏獒法则:强者的生存之道

    藏獒法则:强者的生存之道

    本书为读者展示了藏獒的独特品格和强者有的特性,与许多自然界中的强者相比,藏獒的性格中还有几分信义,忠诚的元素。本书这些独特的视角是其他挖掘藏獒的同类书籍中所没有的,使之区别于宣扬赤裸裸的丛林法则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