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000000039

第39章 陷入泥潭(4)

可是,“四人帮”分裂出去后,命运并不佳。他们当初决定成立社会民主党,一方面是由于不堪忍受左派的领导和政策,觉得左派领导的工党在政治上没有前途,而右派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夺回领导权;另一方面是他们还认为,在工党和保守党分别向左、右两极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大量中间选民无所适从,而社会民主党的出现正好可以填补这个政治空白。社会民主党成立后,便立即同政治观点与之接近的自由党接触,酝酿组成政治联盟,以图发展成为英国政治舞台上的第三势力,打破英国两党轮流执政的格局,或者是取某一大党而代之,就象本世纪初工党取代自由党那样。同时,他们也认为,广大选民对以两党政治为特征的议会民主制度越来越失去兴趣这种现实也对新兴起的政治力量有利。然而,英国现行的两党制体制和选举制度对第三党的兴起十分不利。1983年6月的大选,社民党—自由党联盟虽然在争取选民方面成绩不错,获得778万张选票,为总数的25.4%,几乎赶上工党(846万张,为总数的27.5%),可是却只得了区区23个席位,占全部议席的3.5%;而工党则得了209席,占32%。更令人沮丧的是,社会民主党原有的27名议员只有6人保住了议席,也就是说联盟所得的23席中有17席属自由党。就连“四人帮”中的罗杰斯和威廉斯夫人这样很有名望的人物也没有当选。这对刚成立的社会民主党是个沉重的打击。大选过后,詹金斯将社会民主党的领导权交给了欧文,从此退出政坛。

这次大选过后,社会民主党并不甘心,因为当时英国社会形势看起来的确对自由党—社民党联盟有利。工党内争不停,继续向左滑动,使它原来的许多支持者都感到失望和不安。保守党在1983年的大选中虽然大获全胜,议席数净增58个,但获得的选票却比1979年减少了680万张,这表明有相当多的人对撒切尔主义的政策是不满意的。联盟为下次大选做了充分准备,提出了有别于保、工两党而又对选民较有吸引力的纲领、政策。可是1987年的大选结果更令社会民主党人失望。联盟总共获得22个席位,其中17个属于自由党,社会民主党只剩下5席。联盟不但没有取得新的突破,反而票数和席位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对社会民主党来说,不要说取某一大党而代之或成为英国政坛的第三势力,就是生存都成了问题。“四人帮”中除欧文外,其他三人都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1987年8月底到9月初,社会民主党举行年会,就是否与自由党合并进行投票,结果57.4的人主张合并,提案获得通过。1988年,自由党与社会民主党在伦敦宣布合并,新党名称为社会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总部设在原自由党总部所在地。新党在1992年的大选中只得了20席,与保守党和工党难以相提并论,要成为第三势力的愿望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四节 在“铁娘子”的打击下

工党几乎在整个80年代都处于在泥潭中挣扎状态。这不仅是因为自身处在左派的统治下,以及遭受分裂之苦,还在于保守主义的铁腕人物撒切尔夫人对工党进行了有意的打击,欲置工党于死地,就此退出英国政坛主角之一的位置,让位于自由党,或由保守党一统天下。

撒切尔夫人打击工党主要是通过打击工会力量来实现的,因为工会是工党的基础。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特别是在第二任期内,在政治上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打击工会势力,她把与工会的斗争看作是拯救英国的生死决斗。

在60年代以前,英国的工会同政府的矛盾不太突出,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工会能够与政府相配合。虽然工会与工党有着亲缘关系,工会更支持工党政府,但对保守党政府也能采取合作的态度。到了60年代,随着英国经济问题日益严重,工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剧。

进入50年代后,已明显表现出,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英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比如从1950—1964年,英国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2.6%,而其他西方国家都在3.5%以上;人均年产值,从1950—1960年,英国只增加1.9%,而法、德、意等国的增长率都是4%到5%。人们普遍认为,英国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设备陈旧、投资不足、竞争能力不强。而政界右翼人士和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工会权力过大、工资增长过快则是资方宁愿把资金投在国外而不愿投在国内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这是英国经济发展落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60—70年代,工会的权力问题是英国国内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这期间,无认是保守党政府,还是工党政府,都试图削弱工会的权力,然而都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工会搞下了台。尤其是1978年底到1979年初,为了对抗卡拉汉工党政府的限制收入的政策,工会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浪潮,其规模和激烈程度超过战后任何时期。罢工不但涉及工业部门,而且遍及铁路运输、政府机构、学校、医院、道路清洁部门。这次工潮不仅导致工党在大选中失败,从而换来了保守党的强硬人物撒切尔夫人的执政,而且也使工会在英国公众中的威信扫地,从而给撒切尔夫人整治工会提供了充分理由。此时,工会在英国公众的心目中已经成了一股邪恶的势力,是一个魔鬼。

工会中势力最大,也是最强硬的是全国矿工工会。撒切尔夫人认为它是保守党最大、最顽固、最难对付的敌人。说实话,矿工工会在撒切尔夫人通往权力的道路帮了她的大忙,若不是它当初搞垮希思政府,她就不会成为保守党领袖,若不是它把工党政府推翻,她就当不了首相。现在她要恩将仇报了。因为她以亲身经历感受到工会对她的威胁,她随时可能重蹈她的前任们的复辙。然而在她的第一任期内,由于她的地位还不十分稳固,因此不敢急于摸这个老虎屁股。当1981年初矿工发起罢工时,她很快就以屈服退让而换取事态的平息。但这件事却使她一直耿耿于怀。第二个任期刚一到,她就觉得教训矿工领袖们的时机已经到了,并且预感到与矿工工会的一场较量不可避免。

1983年大选结束后的第一天早晨,撒切尔夫人就重新任命了一位能源大臣,并告诉他矿工工会的领袖可能要向政府提出挑战。不出她之所料,大选之后4个星期,被撒切尔夫人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全国矿工工会总书记阿瑟·斯卡吉尔就声称大选结果是“百年来英国所遇到的最大的灾难。”他还坚持认为,在这次大选中保守党得144席多数是不公正的,这次大选是不民主的。因此,撒切尔夫人早就做好了要同矿工工会进行一番较量的准备。1984年,撒切尔夫人命令关闭一批亏损的矿井,裁减工人。此举引发了矿工的大罢工。这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的一次罢工。然而,由于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没有向工会做丝毫的让步。政府一方面动员新闻机构,大造舆论,孤立工会,另一方面又调集了全国12万名警察对罢工进行镇压。而罢工领导人又不讲策略,急躁冒进,从而使罢工在撒切尔夫人的高压下失败了。矿工的这次失败比1926年的大罢工的失败还要惨重。这次罢工持续时间长达一年,从1984年3月开始,到1985年3月矿工在政府没有作任何让步的情况下自动复工结束。期间死亡14人,有9808人被捕,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英镑。

这次罢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准备不充分。工人对于失业的担心削弱了工人的斗争性和各工会之间的团结;各矿区没有采取一致的行动;有两个矿区,4万名矿工始终没有参加罢工;此外,罢工的矿工也没有争取到其他行业工人的有力支持,与煤炭业关系密切的电力、煤气、运输、钢铁等行业的工会不但没有支持煤矿工人,反而在英国工会的联合组织——职工大会的年会上发表声明,谴责罢工。

在处理这次罢工的过程中,撒切尔夫人充分显示了她的政治领导艺术。在罢工期间,英国钢铁公司的工人和铁路工人提出了增加工资的要求,撒切尔夫人为了避免他们同矿工联合起来,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同时,对那些不服从矿工工会的命令坚持上班的矿工给以坚决的支持。

在罢工期间,1984年10月11日,当时保守党正在布莱顿开年会,在撒切尔夫人和其他保守党领导人下榻的大饭店里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爱尔兰共和军肯定是以英国首相为目标的,因为爆炸地点与她的住处仅差几英尺。撒切尔夫人虽幸免于难,但还是有5人被炸死,重伤多人。事后,撒切尔夫人将罢工事件与布莱顿炸弹事件相提并论,攻击罢工对社会造成了与恐怖事件同样的威胁。11月份,她在卡尔顿保守党俱乐部发表讲话时说:“一边是国内恐怖组织和支持这些恐怖组织的国家,另一边是在我们制度内部活动的顽固的左派分子,他们密谋利用工会和地方政府的力量,践踏法律。”

还在煤矿工人罢工期间,撒切尔夫人就对整个工会发动了进攻。1984年,保守党占多数的议会通过了新的《工会法》,对罢工实行限制。该法案规定:未经工会全体会员投票赞成,工会不得发动罢工,否则,罢工则为非法。罢工者不得在自己罢工地点以外的地方去设置第二纠察线;法院对罢工中发生的纠纷有裁决权,对于不服从裁决的工会,法院有权惩罚,如没收工会的资产等。这样,不仅剥夺了工会领袖可以决定是否举行罢工的权力,而且还大大限制了罢工的威力,同时还使政府增加了对付工会的司法武器。新工会法的严厉程度远远超过了1968年12月威尔逊工党政府所提出而被工会否定了的《代替冲突》白皮书。在削弱工会的权力上,前几任首相想做而没有能做到的事情,撒切尔夫人做到了。

对工会恨之入骨的撒切尔夫人要置工会于死地而后快。1987年,撒切尔政府又提出了改革工会的新办法,规定如果未经工会会员投票,工会领导人就号召罢工,会员有权阻止或向法院提出控告;各工会全国执委会每5年改选一次,选举必须在中间人监督下以秘密投票方式进行;工会如在纠纷中拒绝执行法院的裁决,工会财务托管人应停止向工会拨付资金;法律不再保护一些工会规定的某个企业只能雇佣该工会会员的制度;罢工之后,工会不得驱逐未参加罢工的工人,或者处分工人。撒切尔夫人此举的目的主要在于进一步削弱各级工会领导人的权力,使他们在没有获得多数工会会员同意的情况下不能随便宣布罢工。有些政府官员说,这是一个“把工会还给会员”的计划。工会和工党的部分领导人反对这个计划,但是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过去罢工频繁,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有些罢工,如公交、水电、煤气等行业的罢工,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人们对罢工已感到厌烦。撒切尔夫人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和工人运动的低潮对工会的权力进行不断的剥夺。

撒切尔夫人打击工会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图,这就是削弱工党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她上台伊始就宣称要在英国消灭社会主义。举着民主社会主义旗帜的英国工党,其主要力量来自于工会,它不仅依靠工会提供财政资助,而且在组织上也依赖工会。英国大多数工会都是工党的集体党员。撒切尔夫人想使工党彻底衰落下去,让自由党取而代之,从而使英国的政党政治朝美国的模式发展。在1984年通过的工会法中规定:凡设置政治基金的工会,均需在1986年3月底以前举行会员秘密投票,决定本工会是否继续设置政治基金。工会政治基金是工会对工党提供财政资助的主要方式。撒切尔夫人此举是企图从根本上阻止工会设置政治基金,进而从法律上割断工会与工党的联系,从而达到既限制工会发挥其政治作用,又从组织和财政上扼杀工党,使工党再也不能复兴的目的。按照这个法案,一个工会,一旦投票决定取消政治基金,那么它的政治基金就立即终止,继续资助工党和参加工党就算非法,如果工会与工党还保持原来的组织关系,则工会与工党都属违法。由于工会和工党都识破了撒切尔夫人的用意,双方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对敌,各工会最后投票的结果都赞成保留工会政治基金。撒切尔夫人的此举未达到目的。

撒切尔夫人的打击确实给工党造成很坏的后果。工党的党员人数从1979年的700万人降到1990年的300多万人,这不能说与撒切尔夫人对工会和工党打击没有关系。

同类推荐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出使西域第一人张骞

    出使西域第一人张骞

    本书介绍了中国汉代很好的探险家、旅行家张骞的生平,内容包括:西汉与西域、年少成名、请命出塞、使节出行、与大宛国结盟等。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万劫重生

    万劫重生

    身负异宝,死而重生,这是他第二次重生!到底命运给他做了怎样的安排?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超凡的天赋,重生依旧凡人一个!不甘前世的平庸,不忿后世的恩仇,让他必须愤而崛起,与这世间英才一争高低!
  • 古城探幽

    古城探幽

    一个偶然的故事掀开隐藏千年的惊天谜团,古城再一次在人们心中重新浮现它神秘惊悚的形象。这一次去的人能回来几个?
  • 长发男儿

    长发男儿

    《长发男儿》有纪实性,小说中采用了“国宝”级的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先生的真实姓名。这是因为我若杜撰一个像她这样的女武生,没有人会相信,小说将失去应有的感染力。有时生活的真实性和离奇性要比作家所能够虚构的有意思十倍,天才人物的本身就是历史和社会的天才创造,任何杜撰在这样的创造面前都会显得虚假和拙劣。因此许多表现名人生活的艺术作品,都采用真名实姓的传记方式。我实实在在地端出裴艳玲先生的大名,首先是让人们相信现实生活中确有这么一个人物,然后才能对她发生兴趣。何况她本身就是一个完全称得上足主人公的人,有非常独特的吸引力,我的想象无非是让她由舞台的中心成为小说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中心。
  •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不过就是武侠穿越连续剧罢了,练武求超脱的故事
  • 王八蛋不服来战

    王八蛋不服来战

    “你家财万贯又如何!”“你英俊潇洒又如何!”“你红粉遍天下又如何!”还不是倒在了我的石榴裙下!蓝宝怡左手挖着鼻孔,右手甩着皮鞭,抬头傲慢的说:“跪下!唱征服!”希望大家喜欢....
  • 临时工

    临时工

    电视台临时记者孟想,接下了“卧底”拍摄超市制售变质肉食品的任务,但他不知道这间超市是女友夏晓炎父亲的心血之作。命运多舛、心地善良的中年寡妇刘小菊,迫于生计进城打工,却收获了一份难得又不健康的爱情,与同是养老院护工的老马越走越近。孟想费尽周折拍摄的揭黑节目即将播出,却又被无限期搁置,这里到底有什么隐情?老马媳妇找上门来,对刘小菊百般羞辱,刘小菊儿子护母心切将老马打伤昏迷,将被诉上法庭,事情还能否转圜?孟想最终能否担起记者的社会责任?他不惧怕“临时工”的身份,但他无法面对自己揭露的人是心爱女友的父亲。面对男友承担的道义和父亲的所作所为,夏晓炎又该何去何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更是21世纪至高无上的做事准则。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过:“不必等待他人的安排,自觉而出色地把工作做对做到位,世界将会给他巨大的回报,无论是金钱还是荣誉。”可见,能否把事情做到位关乎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对于现代组织来说,也许最应该提的两个字就是“到位”。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组织里从来不缺聪明人,也从来不缺能够做大事的人,但是缺乏那种能够将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完并做到位的人。不管你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磨炼的职场老手,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把工作“做完”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做到位”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 朋友命中注定了解一下

    朋友命中注定了解一下

    一开始,她想的是,一命还一命,后来,她想的是,一命怕是不够还毕竟一条命是不够在这些世界浪的(求放过
  • 后来情深:符少别傲娇

    后来情深:符少别傲娇

    十七岁的兮夕住进符家,符优介得知冷嗤一声攀富贵的穷亲戚。十八岁的兮夕将三万块甩在符优介面前,“穷亲戚来还债了,房租费,电费,水费,伙食费以后接着还。”符优介心想,小丫头还挺有骨气。很有骨气的小丫头大学毕业后又往他卡里打了一百五十万,随之而来还有秘书的汇报,“符爷,兮小姐说这是给您的瑞士名表,是利息。”符优介心想,小丫头太有出息了。太有出息的小丫头三年后与当红偶像传出绯闻,秘书颤巍汇报,“符爷,兮小姐说欠您的债务已经还清,现在她要去追求美好的爱情了。”他脸色一变,她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