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2300000032

第32章 用人——海纳百川聚人才(2)

不过,李嘉诚雇用洋人完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长江工业的工厂分布在北角、柴湾、元朗等处,员工2000余人,管理人员约200位。李嘉诚为了从塑胶业彻底脱身投入地产业,聘请美国人ErwinLeissner任总经理,李嘉诚只参与重大事情决策。其后,长江工业再聘请美国人PanlLyons为副总经理。这两位美国人是掌握最现代化塑胶生产技术的专家,李嘉诚付给他们的薪金,远高于他们的华人前任,并赋予他们实权。到1980年代中期,李嘉诚已控有几间老牌英资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当部分外籍员工。李嘉诚并不是没有能力直接领导他们,而是集团超常拓展,他的主要职责在为旗舰领航。最有效的办法,是用洋人管洋人,这样更有利于相互间的沟通。还有重要的一点,这些老牌英资企业,与欧美澳有广泛的业务关系。长江集团日后必然要走跨国化道路,启用洋人做“大使”,更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与进行海外投资——他们具有血统、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比如,长实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CeorgeMagnus)是英国人,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经济系。麦理思曾任新加坡虎豹公司总裁,因业务关系与李嘉诚认识。1979年,麦理思正式加盟长实。与香港洋行和境外财团打交道,多由麦理思出面。李嘉诚器重他,不仅看重他的英国血统、名校文凭,更看重他是个优秀的经济管理专家。

1977年,李嘉诚购得美资永高公司后,迅速把矛头指向称雄香港的英资。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怡和系的九龙仓,以退为进的李嘉诚放弃九龙仓收购,把经营不善的和黄洋行作为收购对象。李嘉诚完成收购和黄洋行先后达3年,1981年伊始,他正式出任和黄集团董事局主席。

港刊称,“以鬼治鬼”是李嘉诚完成收购英资企业后的治理大计。青洲水泥的行政总裁选留布鲁嘉,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是李察信。但是,就在迁册问题上,李嘉诚跟李察信的意见不合,导致了李察信的辞职。接替行政总裁一职的是另一位英籍人士——马世民。马世民上任不久就参与收购英资港灯集团,并出任港灯主席。

马世民等于是李嘉诚连公司一道买下的人才。1984年,马世民即坐上和黄集团第二把交椅,任董事行政总裁。除和黄,马世民还先后出任港灯、嘉宏等公司董事主席。马世民是长实系除老板李嘉诚外,第一个有权有势、炙手可热的人物。

马世民1940年生于英国,原名叫西蒙?默里,马世民是他来香港后取的中文名。马世民未读大学,他说他的大学就是人生。他有不凡的经历,19岁跑去参加法国雇佣兵团,派驻阿尔及利亚作战。他后来把他的经历写成一部名为《Legionaire》的小说,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1966年,马世民来到香港,进入最负盛名的怡和洋行工作。马世民在怡和服务了14年,深得怡和重视,他是多间公司的执行董事,如怡和工程、金门建筑等。1970年代后期,他还被派往伦敦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修经济管理专业课程。

1970年代末的一天,马世民代表怡和贸易来长实推销冷气机,希望长实在未来的大厦建筑中,采用怡和经销的冷气系统。与李嘉诚的见面,彼此都留下深刻印象。

1982年后,和黄的行政总裁李察信去意已定,李嘉诚积极物色接任人选,竭力拉马世民加盟。1984年,李嘉诚通过和黄收购了马世民在1980年独自创立的Davenham公司,委任他任和黄第二把手——董事行政总裁。

马世民一上任,便为和黄赚大钱,并辅佐李嘉诚成功地收购港灯集团。是为当时华资进军英资四大战役中的一役。1986年,马世民提出立足香港、跨国投资的策略,得到李嘉诚的支持。于是,就有了和黄、长实及李嘉诚私人大笔投资海外的惊人之举,引起世界经济界的瞩目。谁知,种子撒出去,却不见摘回丰硕的果实——投资回报不理想。

李嘉诚无疑是海外投资金额最大的一位香港华人富豪。与此同期,香港不少财团已在中国内地轰轰烈烈干起来,取得骄人业绩。李嘉诚先输一轮,不甘再落后,从1992年起,把港外投资轴心放到内地市场。

正是这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经济特区,掀起改革开放的巨浪。中国内地,被世界经济界看成全球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据传,亲英亦亲华的马世民,固执地要李嘉诚三思而行。李嘉诚往往行动迟人一步,但决策一定,就不易随便更改。

李嘉诚为了增强下属对集团的归属感,往往会给他们以低价购入长实系股票的机会。

就在马世民离职的9月中,马氏就用8.19港元/股的价格购入160多万股长实股票,当日就按每股23.84港元的市价出手,净赚2500多万港元。

商人在商言商,皆为利来。李嘉诚体恤下属,让下属分享利益,可使集团拥有更强的凝聚力。其实,如果要计算的话,李嘉诚给予下属额外的利益,比他们因勤奋工作而创造的效益,相差不知凡几。就以马世民来说,低进高出长实股票,净赚2500多万。但是,马世民为和黄与李氏家族创造的盈利则以十亿百亿计。以小换大,最大的赚家还是李嘉诚。

李嘉诚过去对收购来的英资公司,不但保留英人,还继续招聘英人,实行“以夷制夷”,港人惯称之“鬼打鬼”。马世民把李嘉诚左右手称为“内阁”。评论家说:“这个内阁,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的色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1993年9月,马世民辞去和黄行政总裁的职务,由长实董事副总经理与和黄执行董事霍建宁接替。马世民成为和黄最后一位洋大班。也就是说,从霍建宁开始,以后不太可能启用洋大班。李嘉诚向高层表示,和黄以后请人,要多用本地人,并且通晓普通话是必要条件——这很清楚地表明,他的投资大计是放眼内地。李嘉诚“以夷制夷”的策略方针,对于稳定军心、控制局势起到了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收购英资公司之后,如果实行排外,势必会使公司出现混乱,陷于停滞和瘫痪。这样,经济上势必遭受惨重的损失。相反,保持稳定,以夷制夷,可使公司正常运转。以马世民为例,他任和黄总裁达9年之久,为和黄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一些投资的失利,只是白璧微瑕。马世民的政见,曾招来不少非议。但他的人品,却几近完美——他的口碑,甚至可与李嘉诚相提并论。马世民辞职后,其下属无不对“波士”(老板)交口称赞,有的还掉下眼泪。由此可见李嘉诚“以夷制夷”战略的成功。

然而,李嘉诚的投资重心转向内地时,就顺应现实需要,以当地人为重,并且要通晓普通话,这是李嘉诚适时应变的体现。李嘉诚用人不拘一格,能够巧用洋人,他抱着“以夷制夷”的思想,认为重用洋人不仅可以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们语言等方面的优势打入欧美市场。而且经过事实证明,“以夷制夷”的策略大获成功,硕果累累。李嘉诚的“内阁”可说是最科学的组合,无可挑剔,堪为楷模。

创业感悟:用人不拘一格,这应该是每个商人都会明白的用人道理,只是如何才能不拘一格的用好人才就是一门大学问。李嘉诚在用人时候从年老的到年轻的,从中国的外国的,只要是对企业有用的人才就是好的人才。

4.家有梧桐引得凤凰

李嘉诚如是说: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很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中国古代有一个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是深明大义,得很多客卿相助的典型,他几乎是古代中国崇尚贤能的典范和化身。孟尝君身边有门客三千,其志士能人比比皆是。正因为客卿的相助,孟尝君才能成大事。孟尝君的成功在于他深明大义,尚德尚贤,使不少身怀绝技的名人高士,纷纷投奔于他的门下,这些高人又感念孟尝君的知遇之恩,于是便倾力相报,终使孟尝君功成名就,流芳千古。

这说的是人的道德方面,在经商方面也同样适用。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齐心协力,还需要得到企业外部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李嘉诚在事业逐步发展,缔造商业帝国的过程中,其用人之法也颇有些孟尝君的风范,他以自己的信誉和重用人才的作风吸引了许多“客卿”来为他出谋划策,鼎力相助,甚至不图报酬者也比比皆是。李嘉诚能有后来的辉煌,“客卿”之功也不能不提。

李嘉诚的客卿中最有名的就是杜辉廉。杜辉廉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纪行,是一位证券专家。20世纪70年代,唯高达证券公司来港发展,杜辉廉任驻港代表,与李嘉诚结下不解之缘。

1984年,万国宝通银行收购唯高达,杜辉廉参与万国宝国际的证券业务。杜辉廉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他是长江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经营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杜辉廉多次谢绝李嘉诚邀其任董事的好意,是众“客卿”中唯一不支薪者。但他绝不因为未支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令重情的李嘉诚总觉得欠他一份厚情。

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杜梁二人占35%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这些商界巨头,不入局,不参政,旨在助其实力,壮其声威。有18路商界巨头为后盾,百富勤发展神速,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百富勤也分拆了一间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这两家公司的主席。到1992年,该集团年盈利已达6.68亿港元。

在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好让杜梁两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安全”线。李嘉诚对百富勤的投资,完全出于非盈利,以报杜辉廉效力之恩。20世纪90年代,李嘉诚与中资公司的多次合作(借壳上市、售股集资),多是由百富勤为财务顾问。身兼两间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辉廉,仍忠诚不渝充当李嘉诚的智囊。李嘉诚得到证券专家杜辉廉的帮助,在股市更是如虎添翼,风生水起,甚至对股市具有强大的左右力。

除了杜辉廉,李嘉诚还有一个重要的客卿大牌律师李业广。李业广这个客卿就跟他公司里所有的员工一样,为长实做过很大的贡献。

李嘉诚曾郑重地对记者说:“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我现在的成功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我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300员虎将,除李嘉诚的左膀右臂外,便是总部与分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在长江系挂职或未挂职的“客卿”。李业广就是这其中之一。

李业广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之一,还持有英联邦的会计师执照,属于“两栖”专业人士,在业界有着很高的声誉。李业广身兼香港2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而这些公司的市值总和已超过了全港上市公司总额的1/4。另外,李业广还是许多商界富豪的高参。

人们都说李业广是李嘉诚的“御用律师”。李嘉诚说:“不好这么讲,李业广先生可是行内的顶尖人物,我可没有这个本事独包下他。”李嘉诚很敬重李业广,因为李业广不仅本事大,而且人品好。李业广并不是那种见钱眼开、谁给的钱多就帮谁的人。虽然一般的大亨很难请得动他,但只要是他敬重的人,没钱他也会鼎力相助。李嘉诚正是李业广所敬重的人物。因此,长江上市之初,李业广便是首届董事会董事;长江扩张之后,李业广又是长江全系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实的不少扩张计划,就是两李“合谋”的杰作。

李业广做事一贯甘处幕后,保持低调。直到1991年,李业广出任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后,才突然一鸣惊人。因为香港证交所董事局主席的位子可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在他之前任联所主席的个个都是名满商界、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

香港报章,在介绍联交所新任主席李业广的资格履历时,称他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长实集团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江在李业广及公众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创业感悟:一个企业主不仅要重视对内部人才的培养引进,还要重视拉拢外部人才相助。使用外部人才充当客卿,会得到比内部人才更重要的信息和帮助。但是,前提是这个企业主必须要有足够的魅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客卿的帮助。“家有梧桐,引得凤凰”,只有自身的品格高尚,才会引得有才能的客卿相助。

5.以“仁”为本利益共享

李嘉诚如是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只有反过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才对。

同类推荐
  • 大公司用薪酬激励 小公司用奖金鼓励

    大公司用薪酬激励 小公司用奖金鼓励

    老板必须酬之有据,奖之有道,罚之有理,治之有序,此为企业管理上上策。要做到这几点,薪酬制度与激励制度就必须发挥作用。可以说,薪酬制度可以给予员工生活上的保障与期望,激励制度则能够给予员工工作上的鼓励与激情。二者必须合理搭配使用,才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潜在价值,使企业的整体效能得到持续递进式提高。
  • 销售知识全知道

    销售知识全知道

    本书给广大的一线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知识,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工作。书中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提高表达能力,使客户感受到被关注,使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令其销售额直线提升。
  •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对于管理学公理体系的研究,似乎还是从未有人涉猎过的处女地。可能也正是这一课题无人涉猎,不能不说是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100年之后,其科学性仍然被质疑的一个原因。管理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提出来讨论一番。这实在是管理学的悲哀,也是管理学者的悲哀。管理的实施,是从权力的运用开始的,对于手握大权的人,他可能丝毫不在乎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他运用权力能达成他想达成的目的就足矣。但相对于管理学的研究人员而言,不解答这一问题,其所涉足的立足点就无法确定,管理学的研究也就不免范畴不清,界限不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商学院管理大师最经典最有价值的领导经验,通过决策、战略、思维、团队管理、激励、创新与变革、领导魅力的修炼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组建出一个清晰简明的领导力框架,帮助管理者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高管理水平,开拓管理思维和思路,积累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升团队执行力和高效率。领导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成功领导你的团队,迈向成功,走向卓越,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杰出管理才能的实力精英。
  • 驾驭力:高效团队的行动方案

    驾驭力:高效团队的行动方案

    层管理者第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便是能够带团队,而且要带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带团队考验的是一名管理者的团队驾驭能力。本书主要阐述了管理者是如何驾驭团队的,具体从团队的构成与搭建,如何最大化激发团队的效率,如何带领出一支协同、高效、执行力出色的团队等方面展开陈述,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
热门推荐
  • 骄横本娇

    骄横本娇

    女主陈娇娇,上一世陈家大小姐,骄横无理。离奇穿越,变成了异大陆的一病秧子,唔,还附赠一位小相公无微不至的照顾?男主陆诜,前期纯情小绵羊,后期腹黑大灰狼。啊。。文案无力。。实在不懂怎么写。。总之不是你想象中的女强穿越文。。?随缘写书。是个坑,慎入。
  • 造像量度经

    造像量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为短篇小说集。作者于建新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写了行医二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泪笑掺杂,悲喜交织——有冒险违规用偏方从死亡线上拉回病人却受到院方处分的人情味医生,有公费医疗考虑到单位效益不好硬挺半年不入院而加重病情的倔老头,有偷换医疗器材从中牟利而致严重后果的黑心医生,也有不被利益诱惑坚持揭发中药供应商假药的“储疯子”,有太平间工作人员不为人知的辛酸过往,有违规帮病人完成遗愿的良心大夫……写尽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真者联盟

    修真者联盟

    科学、魔法、仙界三界联盟,共同迎来了地球人类与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触。
  • 测字秘牒

    测字秘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间命运交易所

    人间命运交易所

    传说当你在最无助、绝望之时,在你面前会出现一家店铺,没人知道它是如何出现,也没人知道它究竟为何存在。店铺内摆放着玲琅满目的水晶球,这水晶球便是每人所拥有的命运。店铺内的改命师会帮你更改你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所想要拥有的生活。那个带着恐怖头套的男人说道:“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在这里便能够买到你所需要的命运!”—————师傅抚摸着孩子的头说道:“孩子,你记住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魂,而是人心。”
  • 我在三千世界送快递

    我在三千世界送快递

    【1v1快穿甜宠】“叮!战神将军,您的刺激战场八倍镜到货,请签收!”“叮!皇后娘娘,您的最强宫斗系统到货,请签收!”“叮!废材少年,您的药圣修炼手册到货,请签收!”……穿梭于三千世界,池天天表示自己真的只是个普普通通送快递的。然……别拦着朕,朕就宠你就宠你就宠你#求官宣求公开求领证#我中毒已深,世间只有一种药能解,那就是你#一不小心撩到某位便宜男神,天天表示……这都不是事儿~没有什么是吃一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 ̄︶ ̄)↗
  • 美人如画终成将

    美人如画终成将

    好不容易挨过三个月的魔鬼训练的穿越女苏山有出关了,可是谁知道一出门就遇到个妖孽美男被小混混欺负,美救英雄的戏码自己不来演谁演。“天子脚下居然还有尔等宵小之徒当众行凶,今天我便代官府好好教训一下你们这些恶人。”待她解决完这群小喽啰后红衣男子发话了:“这位姑娘独身一人,不妨我俩做个伴?”啥,美男相约,去,必须去。“阁主,外面有一位女子找你。”“哪来的闲杂人等,让她该干嘛干嘛去。”红衣男子不耐烦的说。“那位小姐说她叫苏山有,她还说如果你不见的话她就打进来。”“山有啊,我亲自去给她打!”某妖孽摇着扇子大摇大摆的去迎接他的小娇妻了。苏山有:“皇上,我想上战场!”皇上:“不行。”苏山有:“那你怎样才能让我去嘛。”皇上;“把我带上。”
  • 隋遗录

    隋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