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0500000006

第6章 入则孝(4)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苦于口”,又“利于病”。

古代谏言君王之非的公文向来不在少数。但效果差别很大,有的被君王采纳,导致兴利除弊;有的却适得其反,激使统治者恼羞成怒一意孤行,进谏者也往往落得入狱或贬官远谪,甚至丢了性命。

所以作为人臣,进谏君王说服人主是一种高明的修辞活动,优秀的进谏类公文大都运用了切合君臣交际语境的说服修辞。

【相关链接】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是战国时代齐国人,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庭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由此看来,您受蒙蔽非常厉害。”

齐威王说:“是这样!”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

李世民劝父

在隋唐之际,当时因为天下很乱,唐太宗的父亲李渊带着军队南征北讨,当时唐太宗年纪很轻的时候。

有一次,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唐太宗考虑到这样做很危险,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这是非常不利的。李世民就一直劝他的父亲不可以这样做,但是他的父亲都不听。接连劝了三次,李渊都不采纳。

第二天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李渊突然听到帐外有人放声大哭,他很是奇怪,李渊出帐一看,原来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就在这个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李渊就问李世民出了什么事,唐太宗这个时候就对他父亲做最后一次的劝解,说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

李渊一看如此情景,看到儿子坚持要劝诫他,便听了儿子的劝告,改变了行军计划,这才使军队不至于造成危难。

[李世民]

黄泉相见

在周朝时候有个君主叫郑庄公,他跟他的弟弟发生了冲突,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的弟弟比较宠爱,甚至于支持他弟弟,并帮着他弟弟跟他作对。所以郑庄公对他母亲非常地生气,在气头之下就讲了一句话,“我跟我母亲不到黄泉不相见”。意思就是,这辈子死都不愿意再见他的母亲了。郑庄公这句话讲完,很后悔,因为收不回来了。因为他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说话要算话,结果后来真的都不再跟他母亲相见了。

郑庄公这样的情况,被他的一个大臣孝子叫颖考叔看在眼里。颖考叔考虑到如果一国的国君都不孝母亲,那全国的风气很有可能就瞬间在变坏,所以他觉得有必要进行劝谏。

这一天,颖考叔就拿着礼物送给郑庄公。按照当时的礼仪,臣子只要给送国君东西,国君一定要回礼,一定要请他吃饭。

在吃饭的过程,颖考叔就坐在那里把很多很好的食物都放到另外一边去。郑庄公愈看愈觉得好奇,就问他:“我赐给你的食物,你为什么不吃?”颖考叔就说:“我从小到大,所有好的食物一定是我母亲先吃,我才吃;而我的母亲从没有吃过君王您赏赐的食物,所以我要把它包回去,我母亲吃剩了我再吃。”颖考叔的这一片孝心,使郑庄公很感动,他就说:“唉!你都有母亲可以孝敬,寡人现在都没有母亲可以孝敬。”

颖考叔就说:“大王你绝对可以马上孝敬你的母亲,因为我已经找到一个地方,它有个山洞通往地底下,那个地名就叫‘黄泉’。您跟您的母亲只要相约在那里相见,你再把她接回国内来,那就可以了。”

于是郑庄公就跟他母亲在这个“黄泉”相见了,之后就用很隆重的礼把他母亲接回国都。

【延伸阅读】

说服人的技巧

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观点正确还不够,还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巧。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7种。

1.建立信任

信任是进行说服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任何说服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样一个十分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方案,如果领导信任你,他就容易接受;相反,如果领导不相信你,那么,他就难以接受。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往往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2.双赢原则

任何的提议提案必须为对方带来好处,而且在提议中不能包含对方所不喜欢的内容。

3.选择合适时机

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要注意避免选择在干扰较多的氛围中进行说服,要避免选择被说服对象情绪反常的时候(如极度兴奋或沮丧),通常,我们会选择在对象心情舒畅、精神状态良好的时机。

4.魔术公式

1930年卡耐基组织专家、教授、学者进行研究,在长时间的讨论下,一个符合心理学法则又能引导人们行动的说话结构终于诞生了,即魔术公式:

第一步,说你的实例的细节,生动地说明你想传达的意念;

第二步,以详细清晰的语言,说出你的重点,要听众做什么;

第三步,说出听众这么做的好处。

5.抓住对象拒绝的主要矛盾

对象如果对你的提议否决,那是因为他有所顾虑,要想说服他,就直接有效地解决他内心的真正顾虑,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6.充分运用数据,事例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甚至提供书面资料,会使说服变得非常的轻松。所以在说服中尽可能地运用数据、事例绝对是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7.有效运用体态语言

就是肢体对于作用对象的开放形态和封闭形态。所谓开放形态就是做出动作或姿态把对象包纳进来,比如,双臂环张做拥抱状;所谓封闭形态就是做出动作或姿态把对象排除在外,比如,很典型的动作就是双臂怀抱于胸前。

我们在说服时,应当采用开放形态的体态语言,尽量促使对象采取开放式的体态,往往会有好的效果。

[7齐王纳谏]

【原文】

亲有疾① 药先尝 昼夜侍② 不离床

丧③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④

【译文】

父母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子女一定要先尝,是否太凉或太热,而且要昼夜服侍,不离开父母的床塌。

当父母不幸去世,要守丧三年,在此期间,因思念父母常常悲伤哭泣,自己住的地方要改为简朴,并戒除酒、肉的生活享受。

【注释】

①疾:疾病。

②侍:陪伴侍侯。

③丧:守丧。

④绝:断绝。

【评解】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给父母请医生,为父母端水送药,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若父母生病严重,就要时刻守在床前服侍父母,听父母的召唤,并细心观察父母的情况,防止发生意外。这个时候正是子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恰恰能反映出作子女的是否真的孝顺。

如果父母不幸离开了人世,子女在给父母办丧事时,一定要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礼节。这体现在要用父母所信仰、所期待的丧礼来置办,而并不体现在花钱的多少和形式的隆重上。按照父母的遗愿去办理,才最能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追思。

家里若有父母刚刚过世,子女此时的生活应该简朴,穿着要朴素,要日日为父母祈祷祝福,并时时想到和父母在一起的难忘的日子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才不枉父母对子女养育、培养的恩德。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丧葬文化

1.丧葬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丧葬,是原始宗教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死人崇拜(或者说是祖先崇拜)的体现和人们对灵魂世界的理解,属于原始社会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原始人有了灵魂观念之后,又从灵魂观念发展为鬼魂观念,这一时期的原始人便产生了对死人的崇拜,即鬼魂崇拜,从而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套送鬼魂和安葬死者的礼仪。

2.墓地制度

(1)墓地制度的起源

墓地制度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居室葬”。当时,人们一般居住在自然洞穴里,这样洞穴也成为死者的墓地。从目前我国的考古资料来看,最早的墓地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当时的北京猿人将洞穴中的上室作为生者的居所,下室为死者的墓地。

把墓地选择在人类居住的洞穴或屋内,既反映了远古人类在情感上不愿离开死者,并设法保护死者的尸体免遭自然力的破坏与野兽啃啮的观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原始人的深层意识,即害怕死者的灵魂出来干扰危害生者,于是极力地讨好死者。

(2)氏族公共墓地

到了新石器时代,墓地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由旧石器时代盛行的“居室葬”发展为氏族公共墓地。氏族公共墓地制度是人类社会在新石器时代极为盛行的一种墓地制度。每一个氏族部落不仅都有自己的公共氏族墓地,而且墓葬方向也基本一致,墓坑排列整齐。氏族公共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和社会意识,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

(3)家族墓群的出现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氏族墓地内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家族墓群。这表明拥有私产的父系家族已经崛起,并成为以原始共产制为基础的氏族社会制度的分裂力量。

当时人们认为:人死之后肉体虽然腐烂消灭了,但灵魂还在。他们幻想灵魂回到祖先那里,在另一个世界过着生前一样的生活,不仅需要吃、穿、用,而且也需要役使奴隶。因而,在安葬时将死者生前的东西用来随葬,以此炫耀和突出本家族在氏族中的显贵地位。于是,就在氏族墓地内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家族墓群。

3.墓室形制

我国史前时期的埋葬形式(即墓室形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洞穴土葬墓;

(2)平地土葬墓;

(3)长方形土坑墓;

(4)方形土坑墓;

(5)带木棺或木椁的土坑墓;

(6)石棺墓;

(7)瓮棺墓;

(8)带墓道并有封门的土坑墓;

(9)圆形土坑墓;

(10)积石冢。

【相关链接】

汉文帝侍母

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孝皇帝,他侍母尝药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

汉文帝坚持以仁孝治理天下。平日,他身体力行,每天都向母亲问安,如果公务不很繁忙,文帝还要特别抽出时间,陪伴在母亲左右。在文帝心中,始终把侍母尽孝当作是自己生命中的大事。只要母亲身心安泰,自己也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日月如梭,母亲开始日渐衰老、孱弱。文帝不免担忧起母亲的身体。一天,母亲不幸病倒了,文帝请来最好的医生给太后诊治,宫廷内外也都为尽早医好太后的病而各尽所能。文帝焦急万分,他深恐母亲一病不起,甚至会离自己而去。他时刻牵挂着母亲,已经放心不下宫女们的照顾。只要完成公务,文帝便会径直来到母亲寝宫,守护在母亲床前。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文帝食不甘味,夜不能眠,他亲自为母亲端水送药,一心想着让母亲尽快好起来。只要母亲感觉好了一些,文帝心中就感到无限的喜悦。

在侍奉母亲的三年里,身为一国之君的汉文帝,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即使在休息时,文帝也从不宽衣解带,生怕在母亲呼唤时,由于自己一时的怠慢而无法应母亲之需。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文帝还学习所用汤药的药效、剂量,而且牢记于心。对什么时候用药,如何熬制才能充分发挥药效等等,他都能恰当地掌握。母亲每次服药前,文帝必会亲自先尝,品一品熬煮的浓度是否适当,温度是否合适,然后再嘱咐进行调制调温,直到适宜母亲服用之后,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母亲在文帝三年如一日的侍奉护理下,终于有了好转。

文帝对母至孝,带动了良善的社会风气。他还广纳谏言,废除因诽谤而处以死刑的惩罚,在收成差的年份减租减税,惠赐天下孤寡。在位二十三年,不管是宫室、苑囿,还是车骑、服御,文帝从来都没有增添过。他仁慈恭俭,以敦伦尽分,崇尚简朴示范天下,自然得到万民爱敬、海内殷富、远者悦服、天下大治的盛景。

[汉文帝]

黔 娄 尝 粪

同类推荐
  •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希腊的遗产》收入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的精彩文章,从政治、哲学、艺术、戏剧等15个独特视角,深刻解析古希腊之于现代世界的伟大意义,堪称经典之作。《罗马的遗产》从法律、艺术、戏剧、诗歌等多个角度探讨古罗马留给现代世界的宝贵遗产,以及它如何形塑、改变现代生活,深富启发与洞见,堪称经典!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 菜根谭全评

    菜根谭全评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农家致富,带着包子抱大腿

    农家致富,带着包子抱大腿

    一朝穿越,成为农家小娘子。家徒四壁,饥不果腹,还有一枚不知道和谁生下的小包子。斗极品,虐渣男,顺带发家致富抱上大腿!只是,这个“大腿”跟包子怎么这么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都市之崛起

    我的都市之崛起

    一段本是平静的生活,却因为一个承诺而改变,在这个都市之中风起云涌
  • 天刀驭龙

    天刀驭龙

    凤鸣九天,声闻于野云龙九现,缥缈无踪天机九变,鬼神莫测天刀九转,谁与争锋!
  • 乱世汉王

    乱世汉王

    有天子气的益州乃是先到者先得,所以捷足先登抢得益州。哪知道机关算尽,却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刘焉死后,益州在他儿子刘璋手中得而复失。另一位“汉室宗亲”大耳儿刘备鸠占鹊巢,在益州地方开创了蜀汉政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的割据势力。这位反客为主的大耳儿刘备到底是哪路神仙?且听我娓娓道来!
  • 诸天试武

    诸天试武

    如果问这个江湖之中最强的人是谁?那么可能会众说纷纭。但是如果要问这个江湖最大的笑话是什么,那绝对不会有这种麻烦。因为这已经是整个江湖公认的事情,那就是堂堂的神剑山庄少庄主居然练刀,而不学剑。穿越仙武大世界,誓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启金手指,进行诸天试炼。从陆小凤传奇开始,踏上巅峰,武动乾坤!
  • 奥泊城的珍宝(人猿泰山系列)

    奥泊城的珍宝(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字符的游戏

    字符的游戏

    据说,相对于人类刚刚开始直立行走的那个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其实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记录方式.从颜色上,至少可以用七种色彩以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涵义。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类别。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从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有主绳,也有支绳。而后,人类创造出了字符,以简单的视觉图案再现口语的声音,因而更加清晰,可以反复阅读,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是,当人类终于在忐忑不安之中离开母星进入到星际大航海时代之后,却惊讶的发现关于字符的说法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误会而已。
  •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

    从精耕1600多家线下门店,到全力转型线上平台,苏宁作为全国领先的商业连锁企业,毅然选择了自我革命,走上了全面拥抱互联网的道路。苏宁变革的成败,牵引着中国商业格局与走向,也成为中国几百万实体企业关注的焦点。探索互联网020模式变革的苏宁云商,已经成为李克强总理审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块试金石。本书全面记叙了自2009年至今苏宁实行互联网变革,逐步实现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沃尔玛+亚马逊”模式,转型成为一家O2O互联网零售公司的全过程。
  • 甜妻咬一口:佛爷,深度宠!

    甜妻咬一口:佛爷,深度宠!

    重生前,慕晚怕傅晏北;重生后,慕晚更怕脱_了衣服还黑化的傅晏北。傅晏北,传闻中的‘佛爷’,人狠话少,高冷矜贵,不近女色,只有慕晚知道,那一天,冷面佛爷化身大醋缸,炮_轰情敌,又如何把她躺平耍流_氓的!__上辈子,慕晚付出所有,换来一场血色背叛。意外重生,她毁掉婚礼、踹掉渣男、手撕白莲,抱紧佛爷,从此走上人生巅峰。:)食用指南:(甜宠,1v1)(占有欲极强日常黑化佛爷X扮猪吃虎貌美如花腹黑慕晚)
  • 重生之科技香江

    重生之科技香江

    石莫重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为了实现心中的科技强国梦,在全世界不断割韭菜来爆科技树,让华夏这艘巨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由此在华夏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集团,第一个电脑集团,第一个芯片集团,第一个液晶集团,第一个汽车集团,第一个航空集团……几十年后,石莫接受总台记者独家专访,当被问及自身伟大成就,石莫淡然道:“我只研发以提升人类福祉为目标的技术。”“我真的不是为了赚钱,真的只是想改变世界,让人类更进一步。”“我的贡献,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也是这个时代的,可最终还是整个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