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00000028

第28章 杂述 (7)

一、早晚佛灯

夫灯者所以继明于昼夜,而并明于日月者也。故日能明于昼,而不能照重阴之下,月能明于夜,而不能照殿屋之中。所以继日月之不照者,非灯乎?故谓之曰日月灯明佛,盖以佛譬日月灯,称佛之如灯如日月也。日月有所不照,唯灯继之,然后无所不照,非谓日月可无而灯独不可无也。今事佛者相沿而不知其义,以为常明灯者,但是灯光,而不复论有日月,乃昼夜然灯不息,则日月俱废矣。非但月为无用之光,而日亦为无益之明矣。故今只令然灯于夜,昼则不敢然,以佛常如日也。只令然灯于晦,望之前后十余夜即不敢然,以佛之常如月也。唯邻晦朔前后半余月,然灯彻旦,以佛之常如灯也。则允矣,足称日月灯明佛矣。

一、早晚钟鼓

夫山中之钟鼓,即军中之号令,天中之雷霆也。电雷一奋,则百谷草木皆甲坼,号令一宣,则百万齐声,山川震沸。山中钟鼓,亦犹是也。未鸣之前,寂寥无声,万虑俱息,一鸣则蝶梦还周,耳目焕然,改观易听矣。纵有杂念,一击遂忘,纵有愁思,一捶便废,纵有狂志悦色,一闻音声,皆不知何处去矣。不但尔山寺僧众然也,远者近者孰不闻之。闻则自然悲仰,亦且回心易向,知身世之无几,悟劳攘之无由矣。然则山中钟鼓所系匪鲜浅也,可听小沙弥辈任意乱敲乎?轻重疾余,自有尺度。轻则令人喜,重能令人惧,疾能令人趋,徐能令人息,直与军中号令、天中雷霆等耳,可轻乎哉?虽曰远近之所望而敬者,僧之律行,然声音之道原与心通,未有平素律行僧宝而钟鼓之音不清越而和平也。既以律行起人畏敬于先,又听钟鼓和鸣于清晨良宵之下。时时闻此,则时时熏心,朝朝暮暮闻此,则朝朝暮暮感悦。故有不待入门礼佛见僧,而潜修顿改者,此钟鼓之音为之也,所系诚非细也。不然,我之撞钟击鼓,如同儿戏,彼反怒其惊我眠而聒我耳,反令其生噪心矣。

一、早晚守塔

封塔后即祀木主,以百日为度。早晚俱烧香,唯中午供饭一盏,清茶一瓯,豆豉少许,上悬琉璃。我平生不爱人哭哀哀,不爱人闭眼愁眉,作妇人女子贱态。丈夫汉喜则清风朗月,跳跃歌舞,怒则迅雷呼风,鼓浪崩沙,如三军万马,声沸数里,安得有此俗气,况出家人哉!且人生以在世为客,以死为归。归家则喜而相庆,亦自谓得所而自庆也,又况至七八十而后归,其为庆幸,益以无涯,若复有伤感者,是不欲我得所也,岂出家人之所宜乎?古有死而念佛相送,即今人出郭作歌送客之礼,生死一例。苟送客而哀兴,岂不重难为客邪?客既不乐,主人亦何好也?是以再四叮咛,非怕汝等哭也,恐伤我归客之心也。唯当思我所嗜者。我爱书,四时祭祀,必陈我所亲校正批点与纂集抄录之书,于供卓之右,而置常穿衣裳于供卓之左。早陈设,至晚便收。每年共十三次祭祀。虽名为祭祀,亦只是一饭一茶一少许豆豉耳。但我爱香,须烧好香,我爱钱,须烧好纸钱。我爱书,须牢收我书,一卷莫轻借人,时时搬出日头晒晒,干便收讫。虽庄纯甫近来以教子故,亦肯看书,要书,但决不可与之。且彼亦不知我死,纵或于别处闻知我死而来,亦不可与以我书。

李四官若来,叫他勿假哭作好看。汝等亦决不可遣人报我死,我死不在今日也。自我遣家眷回乡,独自在此落发为僧时,即是死人了也,已欲他辈皆以死人待我了也。是以我至今再不曾遣一力到家者,以谓已死无所用顾家也。故我尝自谓我能为忠臣者,以此能忘家忘身之念卜之也,非欺诞说大话也。不然,晋江虽远,不过三千余里,遣一僧持一金即到矣,予岂惜此小费哉!不过以死自待,又欲他辈以死待我,则彼此两无牵挂:出家者安意出家,在家者安意做人家。免道途之劳费,省江湖之风波,不徒可以成就彼,是亦彼之所以成就我也。何也?彼劳苦则我心亦自愁苦,彼惊惧则我心亦自疑惧,彼不得安意做人家,我亦必以为使彼不得做人家者我陷之也。是以不愿遣人往问之。其不肯遣人往问之者,正以绝之而使之不来也。庄纯甫不晓我意,犹以世俗情礼待我,今已到此三次矣。其家既穷,来时必假借路费,借倩家人。

非四十余日不得到此,非一月日不好遽回,又非四五十日未易抵家。审如此,则我只宜在家出家矣,何必如此以害庄纯甫乎?故每每到此,则我不乐甚也,亦以使之不敢复来故也。既不肯使之来此,又岂肯遣人往彼乎?一向既不肯遣人往彼,今日又岂可遣人往彼报死乎?何者?总之,我死不在今日也。我死既不在今日,何谓封塔而乃以死待我也?则汝等之当如平日又可知也。待我如平日,事我如生前,言语不苟,行事不苟,比旧更加谨慎,使人人咸曰,龙湖僧之守禁戒也如此,龙湖僧之不谬为卓吾侍者也又如此,其为喜悦我也甚矣,又何必以不复见我为苦而生悲怆也?我之形虽不可复见,而我心则开卷即在矣。读其书,见其人,精神且千万倍,若彼形骸外矣,又何如我书乎?况读其豫约,守其戒禁,则卓吾老子终日对面,十目视之无有如其显,十手指之无有如其亲者,又何必悲恋此一具瘦骨柴头,以为能不忘老子也邪?勉之,戒之。

我初至麻城,曾承庵创买县城下今添盖楼屋所谓维摩庵者,皆是周友山物,予已别有《维摩庵创建始末》一书寄北京与周友山矣。中间开载布施事颇详悉,其未悉者又开具缘簿中,先寄周友山于川中。二项兼查,则维摩庵布施功德主,亦昭昭可案覆而审,不得没其实也。《创建始末》尚有两册,一册留龙湖上院为照,一册以待笃实僧能坚守楼屋静室者,然后当友山面前给与之。世间风俗日以偷薄,不守本分,虽百姓亦难,何况出家之者。谨守清规,莫乱收徒众以为能。纵不能学我一分半分,亦当学我一厘两厘,何苦劳劳碌碌,日夜不止也。在家之人,尚为有妻儿亲眷等,衣食人情,逼迫无措,我出家人,一身亦不曾出一丁银米之差,若不知休,非但人祸,天必刑之,难逃免也。周友山既舍此庵,不是小事。此庵见交银七十二两与曾、刘二家矣,可轻视之欤!

夫友山之所以敬我者,以我稍成一个人也。我之所以不回家,不他往者,以友山之知我也。我自幼寡交,少知游。稍长,从薄宦于外,虽时时有敬我者,然亦皮肤粗浅视我耳。深知我者,无如周友山。故我不还家,不复别往寻朋友也,想行遍天下,亦只如此已矣。且友山非但知我,亦甚重我。夫士为知己死,何也?知己之难遇也。今士子得一科第,便以所取座主为亲爷娘,终身不能忘,提学官取之为案首,即以提学官为恩师,事之如事父兄:以其知己也。以文相知,犹然如此,况心相知哉。故天下未有人而不喜人知己者,则我之不归家又可知矣。今世不察,既以不归家病我,家中乡里之人,又以不归家为我病。我心中只好自问自答,曰:“尔若知我,取我为案首,我自归矣,何必苦劝我归也。”然友山实是我师,匪但知我已也。彼其退藏之密,实老子之后一人,我自望之若?,尤不欲归也。尔等谨守我塔,长守清规,友山在世,定必护尔,尔等保无恐也。

刘近城是信爱我者,与杨凤里实等。梅澹然是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然男子未易及之。今既学道,有端的知见,我无忧矣。虽不曾拜我为师,彼知我不肯为人师也,然已时时遣人走三十里问法,予虽欲不答,得乎?彼以师礼默默事我,我纵不受半个徒弟于世间,亦难以不答其请。故凡答彼请教之书,彼以师称我,我亦以澹然师答其称,终不欲犯此不为人师之戒也。呜呼,不相见而相师,不独师而彼此皆以师称,亦异矣。

于澹然称师者,澹然已落发为佛子也。于众位称菩萨者,众位皆在家,故称菩萨也,然亦真正是菩萨。家殷而门户重,即亲戚往来常礼,亦自无闲旷之期,安得时时聚首共谈此事乎?不聚而谈,则退而看经教,时时问话,皆有的据,此岂可以好名称之?夫即使好名而后为,已是天下奇男子所希有之事,况实在为生死起念,早晚唯向佛门中勤渠拜请者乎?敬之,敬之。亦以众菩萨女身也,又是有亲戚爱妒不等,生出闲言长语,不可耳闻也,犹然不一理会,只知埋头学佛道,作出世人,况尔等出家儿,并无一事,安可不究心,安可不念佛邪?

我有西方诀,最说得亲切,念佛求生西方者,须知此趣向,则有端的志气矣。不然,虽曰修西方,亦是一句见成语耳。故念佛者定须看通了西方诀,方为真修西方之人。夫念佛者,欲见西方弥陀佛也。见阿弥陀佛了,即是生西方了,无别有西方可生也。见性者,见自性阿弥陀佛也。见自性阿弥陀佛了,即是成佛了,亦无别有佛可成也。故修西方者,总为欲见佛耳,虽只得面见彼佛阿弥陀,然既常在佛之旁,又岂有不得见自己佛之理邪?时时目击,时时耳闻,时时心领而意会。无杂学,无杂事,一日听之,百日亦听之,一劫伴之,百万劫亦与之伴。

同类推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是由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的,也有人说编著者是明代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到了清朝嘉靖年间,邹圣脉又对其做了一些补充,并更改书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其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为四卷,包括天文地理、文臣武职、器用制作、释道鬼神、鸟兽花木、文事科第等3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还有许多名言警句,一直传诵不绝。其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人称“读过《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总之,这是一部蒙学百科全书。现在的孩子对其进行熟读、记诵、揣摩之后,可以掌握宇宙万象与古往今来。正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符合当时风俗习惯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或者称为糟粕的内容,还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辨别。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致同治1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热门推荐
  •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什么?!她的订过娃娃亲的未婚夫竟然要娶当朝公主成亲了,她怎么办?好办,退亲!反正她连那人长得是长是短?是圆是扁?是美是丑都不知道哪?退了算了。咦?她不是已经退亲了吗?怎么一觉醒来却身在楼府,而据说,她成亲了?!据说她的亲亲相公正是她的未婚夫!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她啊。既然协议成功,她决定留下来做他的挂名娘子,但是他?他竟然要纳妾,纳的还是青楼名妓!好吧,成全他。没想到他这么为他着想,她掩着心伤为他操办,他竟然不领情,冷落她不算,还误会她!生气,生气,气愤难平,留下一纸休书,把他休了……她竟然要退亲?!有没有搞错,他可是京城名媛挤破头想嫁的人哎,不行,一世英名不能因她而毁,她既然和自己订了亲,就得做他的娘子,不管她愿不愿意。她怎么没有一点儿做他娘子的自觉哪,不但对公主向他投怀送抱视而不见,连他要纳妾她都爽快答应了!这也罢了,她竟然弄掉了艳舞和他的孩子!她还要休夫!他怎么可以放过她?但是她竟然没听他的话乖乖回府,她竟然逃走了,不如所踪,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她,爱她,折磨她,直到她完全成为自己的女人……各位亲亲,很抱歉文上架了,如果亲们愿意继续看的话。下面是有关VIP阅读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照看下。进入红袖首页:http://m.pgsk.com/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红袖币是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四、VIP作品的阅读价格根据会员等级划分: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3元/千字(即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2元/千字(即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五、充值的红袖币可以转化为积分,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也即积分1000分。目前,积分可以兑换一些特殊项目的服务,但积分无法直接转化为红袖币。亲们可以去这个网址看看VIP相关的事项:http://m.pgsk.com/help/m.pgsk.com
  • 圣书背后

    圣书背后

    所有真相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所有的秘密背后都有一颗看不见的人心。主人公奥德赛被卷入“圣书”的风波中,案件一件接着一件接踵而来,在铁臂和各组人员的帮助下,案件一一侦破,但一切似乎都没有结束。“圣书”的作者到底是谁?为什么每一件案件的背后都与“圣书”有关系?每一件案件侦破之后总有另外的麻烦,只有找出背后的真相才能让灾难完全消失!
  • 至高守护神

    至高守护神

    天地万界,看似祥和,鲜有人知道,那是因为有着守护者在守护,但更少人知道,昔日的守护者早已陨落。唐尘,一名普通的少年,却奇迹般得到一颗神秘‘黑石’,通过它竟可以领悟天地大道,从此,他的好运来了,美女、法宝、神诀,随着他一步步登上巅峰,修行界新的最强者——至高守护神,诞生了...
  • 陛下驾到:偷心女王

    陛下驾到:偷心女王

    她是皇室唯一公主,残暴荒淫、杀人取乐、抢男为宠、手下冤魂无数,却不知将国破人亡。她穿越而来,薄情寡恩,勤勉睿智,男宠无数,不曾青眼,只为袖手天下,坐拥江山为帝。且看她金戈铁马,收拾破碎皇权、调教各种男儿,打造一片属于她的盛世风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世上男儿莫非我臣,邪魅将军,阴沉世子,文人雅士尽归麾下……却不知她偷了多少公子的心。他是不败战神,金戈铁马可逐鹿天下,却赢不了对她的“战争”。他是腹黑奸臣,玩弄朝堂堪称搅屎棍,却愿俯首甘拜石榴裙下。他是麒麟才子,温文儒雅有天下奇谋,却可无视君臣之羁,为妃相伴。(特色女强)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7(东周列国卷7):剑道人道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7(东周列国卷7):剑道人道

    伍子胥过昭关是东周时期的著名故事,汤小团他们将与伍子胥一起经历他漫长的复仇之旅,从楚国到吴国,走过大河高山,寻找欧冶子大师铸造的八把天下名剑。
  • 颂歌行

    颂歌行

    少年者,颂歌而行,鲜衣怒马。这里有武陵小天师、华阳一针、儒枪知意、千萧曲冷冷、邺都小鬼王、云中两面、东华剑客。爱恨情仇,江湖恩怨,以芳华之龄,看他们七人如何在北疆南国、西岭东土中闯出一片属于少年人的天地。
  • 吸猫指南

    吸猫指南

    这是一家人养的一群猫的故事,暖心、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有猫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的猫,有个性,有脾气,更多时候一心卖萌。江湖中的猫,有想法,有心计,但对主人忠心友好。它们会互相打斗,也会联合作战,每逢杨桃成熟时节,天台掀起猫鸟大战;它们能自行诊症,也能自己找药,邻居家天台的韮菜,是它们的疗养良药。它们是猫,却密切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 一品神医倾城

    一品神医倾城

    “宝贝,天冷了,不如热热身子?”妖孽搂着腰缠上来。“拒绝,我有大白。”“宝贝,我比大白有用,不信试试……”“大白有毛你没有。”她一代绝世魔女,却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体,容貌尽毁,丹田被废,家也被屠杀殆尽……乖乖女变大魔女,她风华无双,手染仇人血,虐渣打脸专业户……上古神兽、灵丹妙药信手拈来,千金难求的进阶丹药拿来喂狗……世人流泪悲叹:活得还不如狗!第二天,大白变成了一条没有毛的大狗……(女强爽文宠宠宠!女扮男装!)
  • 快穿:那杯暖暖的奶茶

    快穿:那杯暖暖的奶茶

    许茶茶,作为一个智力分值高达140的人,智商高,情商高,理解能力强悍,瞬间记忆更是不在话下。学习上是学霸,家喻户晓的心肝肝,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可这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人儿,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买杯奶茶,一边喝着一边就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午夜零点的血花,奶茶吸管上的咬痕,淡紫色的纱纺长裙,粉红色的樱花奶茶,墨黑色的柔顺长发······交织成的画面,不要太美!之后呢?之后遇到个傻乎乎的小东西,也开始了许茶茶不一样的人生······
  • 便衣警察

    便衣警察

    这是一个年轻警察成长的故事,也是一曲美好爱情的颂歌。故事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前的一九七六年。经群众举报,南州市公安局逮捕了一个名叫徐邦呈的台湾特务。当时没有弄清楚特务潜入南州市来的目的,在军代表甘副局长的诱供下,徐邦呈谎称他要在边境接应一支敌人的小分队入境,目的是破坏大陆的批林批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