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600000019

第19章 杂述 (5)

予尝语高子曰:“我国家统一寰宇,泽流区内,威制六合,不务广地而地自广,盖秦皇所不能臣,汉武所不能服者,悉入版图矣。若于羽之格,东渐西被,朔南暨及。以今视之,奚啻千百邪。然此人能言之矣,吾且言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者,与子扬厉之可乎?

“夫滇南迤西,流土并建,文教敷洽,二百余年矣。盖上采前王封建之盛制,下不失后王郡县之良规者也。夫前有封建,其德厚矣,而制未周,后有郡县,其制美矣,而德未厚。惟是我朝,上下古今,俯仰六王,囊括并包,伦制兼尽,功德盛隆,诚自生民以来之圣之所未有也。故予谓若我圣朝卜世卜年,岂特丕若有夏,勿替有殷,且兼成周有道之长,衍汉唐宋无疆之历,万亿斯年,未有艾矣。此岂直为小臣祝愿之私哉。其根本盛者,其枝叶无穷,理固然耳。

“尔高氏之先,吾不知其详矣。自为内臣以来,我高皇帝怜其来归而不忍迁之也,则使之仍有土之业,因其助顺而不忍绝之也,则使之与于世及之典。又念其先世曾有功德于民,而吾兵初不血刃也,则授以大夫之秩,以延其子孙而隆其眷。夫当混一廓清之日,摧枯拉朽之际,谋臣猛将,屯集如云,设使守汉、唐之故事,或因其来归也,而待以不死,可若何?或因其效顺也,而遂迁之内地,使不得食其故土之毛,可若何?虽其先或有功德,而没世勿论也,其又若之何?故吾以谓我祖宗之恩德至厚也。

“且今之来此而为郡守州正县令者,岂易也哉?彼其读书曾破万卷,胸中兵甲亦且数十万,积累勤矣。苟万分一中选,亦必迟回郎署十余年,跋涉山川万余里。视子之爵不甚加,而亲戚坟墓则远矣。然犹日惶惶焉以不得称厥职是惧,一有愆尤,即论斥随之,与编户等矣。其来远,其去速,其得之甚难,而失之甚易也。如此,回视吾子安步而行,乘马而驰,足不下堂阶,而终身逸乐,累世富贵不绝,未尝稽颡厥廷,而子孙秩爵与流官埒。是可不知其故乎?

“且夫汗马之功臣,其殊勋懋伐载在盟府,尚矣。乃其后嗣不类,或以骄奢毁败,虽有八议,不少假借。外之卫所,其先世非与于拔城陷阵之勋,则未易以千户赏,况万户乎。今其存者无几矣。幸而存,非射命中,力搏虎,则不得以破格调,其平日非敬礼君子,爱恤军人,则不可以久安,亦既岌岌矣。惟土官不然。若有细误,辄与盖覆,若有微劳,辄恐后时。郡守言之监司,监司言之台院,而赏格下矣。

“夫同一臣子,同一世官也,乃今以郡守则不得比,以卫所世官则不得比,以功臣之子孙则又不得比,其故何哉?盖功臣之子孙,恐其恃功而骄也,则难制矣。故其法不得不详,非故薄之也。若郡守,则节制此者也,非大贤不可,卫所世官,则拥卫此者也,非强有力知礼义亦不可。故宜其责之备耳。夫有拥卫以防其蔓,有节制以杜其始,则无事矣。故吾子得以安意肆志焉以世受有爵之荣,是其可不知恩乎?知恩则思报,思报则能谨守礼而重犯法,将与我国家相为终始,无有穷时,其何幸如之?”

予既与高子时时作是语已。今年春,巡按刘公直指铁,大敉群吏,乃高子亦与奖赏。然则高子岂不亦贤哉?高子年幼质美,深沉有智,循循雅饬,有儒生之风焉。其务世其家以求克盖前人者,尤可嘉也。於戏,予既直书奖语,悬之高门,以为高氏光宠矣,因同官之请,又仍次前语以贺之。其尚知恩报恩,以无弃予言,无负于我国家可也。

送郑大姚序

昔者曹参,以三尺剑佐汉祖平天下,及为齐相,九年而齐国安集。严助谓汲长孺任职居官无以逾人,至出为东海,而东海大治。今观其所以治齐治东海者,实大不然。史称汲黯戆,性倨少礼。初授为荥阳令,不受,耻之,后为东海,病卧闺阁内,岁余不出。参日夜饮醇酒,不事事,吏舍日饮歌呼,参闻之,亦取酒张坐饮歌呼,与相应和。此岂有轨辙蹊径哉?要何与于治而能令郡国以理也?《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以予所闻,则二子者,将不免以其不正之身,肆于民上。不庄不正,得罪名教甚矣。而卒为汉名相,古之社稷臣者,何也?岂其所以致理者或自有在,彼一切观美之具有不屑欤,抑苟可以成治,于此有不计欤?将民实自治,无容别有治之之方欤。是故恬焉以嬉,遨焉以游,而民自理也?夫黄帝远矣,虽老子之学,亦概乎其未之闻也。岂二子者或别有黄、老之术,未可以其畔于吾之教而非诋之欤。吾闻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虽赐也,亦自谓不可得闻矣,岂其于此实未有闻,而遂不知求之绳墨之外也?予甚疑焉,而未敢以告人。属郑君为大姚令,乃以予平昔之所疑者质之。

夫大姚,滇下邑也,僻小而陋,吾知君久矣,其不受也。观君魁然其容,充然其气,洞然不设城府。其与上大夫言,如对群吏,处大庭如在燕私,偃倨似汲黯,酣畅似曹参。此岂儒者耳目所尝睹记哉。君独神色自若,饮豼不辍,醉后耳热,或歌诗作大字以自娱,陶陶然若不以邑事为意,而邑中亦自无事。嗟夫,君岂亦学黄、老而有得者邪。抑天资冥契,与道合真,不自知其至于斯也。不然,将惧儒者窃笑而共指之矣,而宁能遽尔也邪。

吾与君相聚二载余矣,亦知君之为人矣,今其归也,其有不得者乎?夫渊明辞彭泽而赋“归去”,采菊东篱,有深意矣。刺史王弘,一旦二十千掷付酒家,可遂谓世无若人焉一知陶令之贤乎?阮嗣宗旷达不仕,闻步兵厨有酒,求为校尉。君既耻为令矣,纵有步兵之达,莫可告语,况望有知而大用君者,亦惟有归去而已。行李萧条,童仆无欢,直云穷矣,能无恸乎!如君作达,皆可勿恤也。君第行,吾为君屈指而数之,计过家之期,正菊花之候,饮而无资,当必有白衣送酒如贤刺史王公者,能令君一醉尔也。

李中丞奏议序代作

传曰:“识时务者在于俊杰。”夫时务亦易识耳,何以独许俊杰为也?且夫俊杰之生,世不常有,而事之当务,则一时不无,若必待俊杰而后识,则世之所谓时务皆非时务者欤。抑俊杰之所识者,必俊杰而后识,非俊杰则终不能识欤。吾是以知时务之大也。奏议者,议一时之务,而奏之朝廷,行之邦国,断断乎不容以时刻缓焉者也。奏议多矣,而唐独称陆宣公者,则以此公之学有本,其于人情物理,靡不周知,其言词温厚和平,深得告君之体,使人读其言便自心开目明,惟恐其言之易尽也。则真所谓奏议矣,然亦不过德宗皇帝时一时之务耳。盖德宗时既多艰,又好以猜忌为聪明,故公宛曲及之,长短疾徐,务中其肯綮,以达乎膏肓,直欲穷之于其受病之处,蠹弊之源,令人主读之,不觉不知入其中而不怒,则奏议之最也。若非德宗之时,则又乌用此哉。

汉有晁、贾。晁错有论,贾谊有策。今观谊之策,如改正朔、易服色、早辅教等,皆依仿《周官》而言之。此但可与俗儒道,安可向孝文神圣之主谈也。然三表、五饵之策,推恩分王之策,以梁为齐赵吴楚之边,割淮南诸国以益梁而分王其子。梁地二千余里,卒之灭七国者,梁王力也。孰谓洛阳年少,通达国体,识时知务如此哉。至今读其书,犹想见其为人,欲不谓之千古之俊杰,不可得矣。若错之论兵事,与夫募民徙边,屯田塞下,削平七国等,皆一时急务,千载石画,未可以成败论人,妄生褒贬也。盖时者如鸷鸟之趋时,务者如易子之交务,稍缓其时,不知其务,则殆。孰谓时务可易言哉?其势非天下之俊杰,固不能以识此矣。

宋人议论太多,虽谓之无奏议可也。然苏文忠公实推陆忠宣奏议矣。今观其上皇帝诸书与其他奏议,真忠肝义胆,读之自然恸哭流涕,又不待以痛哭流涕自言也。然亦在坡公时当务之急耳,过此而徽、钦,则无用矣。亦犹晁、贾之言,只可对文、景、武三帝道耳,过此则时非其时,又易其务,不中用也。

予读先贤奏议,其所以尚论之者如此。今得中丞李公奏议读之,虽未知其于晁、贾何如,然陆敬舆、苏子瞻不能过也。故因书昔日之言以请教于公,公其信不妄否?如不妄,则愿载之末简。

先行录序代作

言一也,有先行之言,有可行之言,又有当行之言。吾尝以此三言者定君子之是非,而益以见立言者之难矣。

何谓先行之言?则夫子之告子贡是已。既已先行其言矣,安有言过其行之失乎?何谓可行之言?则《易》也,《中庸》也,皆是也。《易》曰“以言乎远则不御”,是远言皆可行也,“以言乎迩则静而正”,是迩言皆可行也,“以言天地之间则备”,是天地之间之言皆可行也。《中庸》曰:“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夫夫妇能行,则愚不肖者自谓不及,贤智者自谓过之,皆不可得矣。其斯以为可行之言乎?既曰可行之言,则言之千百世之上不为先,行之千百世之下不为后,则以言行合一,先后并时,虽圣人亦不能置先后于其间故也。

若夫当行之言,则虽今日言之,而明日有不当行之者,而况千百世之上下哉。不独此也,举一人而言,在仲由则为当行,而在冉求则为不当行矣,盖时异势殊,则言者变矣。故行随事迁,则言焉人殊,安得据往行以为典要,守前言以效尾生邪?是又当行之言不可以执一也。

夫当行而后言,非通于道者不能,可行而后言,非深于学者不能。若中丞李公,真所谓通于道、深于学者也,故能洁己裕人,公恕并用,其言之而当行而可行者乎。乃今又幸而获读所为《从政集》者,则又见其在朝在邑,处乡处家,已往之迹皆如是也,所谓先行其言者也。某是以知公之学,实学也,其政,实政也,谓之曰《先行录》,不亦宜乎?然既先行其言矣,又何不当行之有?又何不可行之有?

时文后序代作

时文者,今时取士之文也,非古也。然以今视古,古固非今,由后观今,今复为古。故曰,文章与时高下。高下者,权衡之谓也。权衡定乎一时,精光流于后世,曷可苟也。夫千古同伦,则千古同文,所不同者,一时之制耳。故五言兴,则四言为古,唐律兴,则五言又为古。今之近体既以唐为古,则知万世而下当复以我为唐无疑也,而况取士之文乎?彼谓时文可以取士,不可以行远,非但不知文,亦且不知时矣。夫文不可以行远而可以取士,未之有也。国家名臣辈出,道德功业,文章气节,于今烂然,非时文之选欤。故棘闱三日之言,即为其人终身定论。苟行之不远,必言之无文,不可选也。然则大中丞李公所选时文,要以期于行远耳矣。吾愿诸士留意观之。

张横渠易说序代作

横渠先生与学者论《易》久矣,后见二程论《易》,乃谓其弟子曰:“二程深明《易》道,吾不如。”勇撤皋比,变易而从之,其勇也如此。吾谓先生即此是《易》矣。晋人论《易》,每括之以三言: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是易简,一《易》也。又曰不易乎世。是不易,一《易》也。又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是变易,又一《易》也。至简故易,不易故深,变易故神。虽曰三言,其实一理。深则无有不神,神则无有不易矣。先生变易之速,易如反掌,何其神乎!故吾谓先生即此是《易》矣。作《易说序》。

龙溪先生文录抄序

《龙溪王先生集》共二十卷,无一卷不是谈学之书。卷凡数十篇,无一篇不是论学之言。夫学问之道,一言可蔽,卷若积至二十,篇或累至数十,能无赘乎!然读之忘倦,卷卷若不相袭,览者唯恐易尽,何也?盖先生学问融贯,温故知新,若沧洲瀛海,根于心,发于言,自时出而不可穷,自然不厌而文且理也。而其谁能赘之欤?故予尝谓先生此书,前无往古,今无将来,后有学者可以无复著书矣。盖逆料其决不能条达明显一过于斯也。则刻板贮于绍兴官署,印行者少,人亦罕读。又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无新奇可喜之行,故俗士亦多不悦先生之为人,而又肯读先生之书乎!学无真志,皮相相矜,卒以自误,虽先生万语千言,亦且奈之何哉!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 鬼谷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鬼谷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纵横游说之术的高度总结,是纵横家理论争鸣的之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四篇。中卷含《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八篇。下卷含《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三篇。此外还佚失《转丸》、《胠乱》两篇。上卷以权谋策略为主,中卷以言辩游说为重点,下卷则以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核心。下卷是上、中两卷的基础,是它们的思想指导。鬼谷子在书中讲授了不少政治斗争权术,其中重要的是取宠术、制君术、交友术和制人术。因此,《鬼谷子》堪称是一部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权谋的智慧宝典,一直被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全部保留,是全本的权威珍藏本。《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最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热门推荐
  • 诸天修道者

    诸天修道者

    穿梭诸天万界,探寻道法真谛。鬼怪、僵尸、狐妖、天仙……神通万千,无穷大道,我只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群:604313849
  • 带二货系统闯界面

    带二货系统闯界面

    我叫曾风,是个贱……呸!我是刺客。我得到一个系统,它叫二货。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浮尘练世录

    浮尘练世录

    至此之前,有根骨者修仙,无根骨者碌碌终生,天赋异禀者成事业,芸芸众生讨生活,天道酬勤。此之后,百年修仙道或不如一日天授神通,好个乱世,我辈自迎风化龙搅风云
  • 最强傀儡王

    最强傀儡王

    【爽文】这是一个种花家的五四好青年,穿越异界,拥有类似莫利亚(出自海贼王)那般操纵影子的能力,然后四处刨坟挖强者尸体的故事。“听说你家老祖肉身成圣,死了上千年,尸身仍旧不朽?你这个兄弟我交定了!”PS:这是一本轻松愉快的爽文,请不要计较太多,直接开花就完事!
  • 捡到个修真界

    捡到个修真界

    穿越后,降临灵气复苏100年后的地球,凶兽横行,强者遍地,而且还有带着金手指开挂开到爆的各种猪脚,更有只手就可以捏爆星辰的宇宙级大能,毁天灭地无所不能。还好,我捡到个修真界。
  • 北待云归

    北待云归

    初次见面她是服务员,二次见面她是大学生,三次见面……,这么多面的她到底是勾起了他的兴趣,而第四次见面,她是他的相亲对象,她扮猪吃老虎,装小可怜,随着被她勾起的一次次兴趣,他的心慢慢沦陷,不可自拔,他以为他还可以退出,却发现早已非她不可,她也还有一层身份等着他挖掘,而她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沦陷在他编织的情网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ota电竞之皇帝归来

    dota电竞之皇帝归来

    dota皇帝,终身没有ti冠军。高龄选手,再战一年。既是老板,也是队员。转型4号位,职业第二春。复仇者联盟,干翻前队友。但我现在还需要一个顶级的中单,一个能1V9的中单!......新书《听冰女的话别让她受伤》已经发布!!!
  • 重生之冥王归来

    重生之冥王归来

    不死冥尊,一朝重生,修为尽失……郁闷,这要修到何时才能重回修真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