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200000149

第149章 五凤吟(1)

——〔清〕云间嗤嗤道人撰

§§§第一回闹圣会义士感恩

词曰:

燕赵士,流落在他乡。翰墨场中乔寄迹,风尘队里受凄惶,穷途实可伤。

嵇康辈,青眼识贤良。排难解纷多义气,黄金结客少年场,施报两相忘。

右调《梦江南》

话说嘉靖年间,浙江宁波府定海县城外养贤村,有个乡宦姓祝,名廷芳,号瑞庵。原任太常寺正卿,因劾奏严嵩罢归林下。平日居官清介,囊内空虚,与夫人和氏年俱六旬,仅生一子,名琼,字琪生,年始十六。文章诗赋无不称心,人都道他是潘卫再世,班马重生。祝公夫妇尤酷爱之,常欲替他议亲。他便正色道:“夫妇,五伦之首。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兄弟、朋友。所以圣王图治先端内则。圣经设教则曰: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可见婚姻是第一件大事。若草草成就,恐怕有才的未必有貌,有貌的未必有才,有才貌的未必端庄自好、贞静自持。一有差错,那时听其自然恐伤性,弃而去之又伤伦。

与其悔之于终,何如慎之于始?”琪生这一篇话,意中隐隐有个非才貌兼全、德容并美者不可。祝公见他说出许多正道理,又有许多大议论,也莫可奈何,便道:“小小年纪就如此难为人事。”以后虽有几家大家来扳亲,俱索付之不允。琪生却惟以读书为事,与本县两个著名的秀才互相砥励,一个姓郑,一个姓平。那姓郑的名伟,字飞英,家计寒凉,为人义侠。那姓平的名襄成,字君赞,家私饶裕,却身材矮小满面黑麻,做人又极尖利。众人起他一个混名,叫做枣核钉。三人会文作课,杯酒往来,殆无虚日。

一日,正是二月中旬。三人文字才完,就循馆中陋规,每人一壶一菜,坐而谈今论古。琪生道:“在家读书终有俗累,闻知北乡青莲庵多有空房,甚是幽雅,可以避尘。我们何不租它几间坐坐。一则可以谢绝繁华,二则你我可以朝夕互相资益。二兄以为何如?”飞英踊跃道:“此举大妙,明日何不即行?但苦无一人为之先容耳。”君赞笑道:“此事不劳二兄费心,小弟可以一力承当。那庵中大士前琉璃灯油,舍妹月月供奉。这住持与小弟极厚,明日待小弟自去问他借房,想来无有不肯,断无要房金之理。”飞英道:“不然,盟兄虽与他相知,小弟二人与他从不识面,却不好叨他。况僧家利心最重,暂借则可,久寓则厌,倒是送些房金为妙。”琪生道:“飞兄说得有理。”君赞听说,也觉随机,便道:“也是,也是。”当晚散去不题。次日三人去见和尚,议定房金,即移书箱、剑匣进庵读书,颇觉幽静自在。

过了几时,又是四月初八,庵中做浴佛会。郑、平二人以家中有事回去,琪生独住庵内。至半夜,和尚们就乒乒乓乓揎铙打钹,擂鼓鸣钟,一直至晓。琪生哪曾合眼,只得清早起来,踱至后殿去避喧。这些人都在前边吵闹,后殿寂无一人,琪生才觉耳根清净。看了一会,诗兴偶发,见桌上有笔砚,随手拈起,就在壁上信笔题《浴佛胜事》一绝:

西方有水浴莲花,何用尘几洗释迦。

普渡众生归觉路,忍教化体涉河沙。

题毕,吟咏再四,投笔行至前殿。举眼见一老者,气度轩举,领着一绝色女子在佛前拈香。琪生一见,就如观音出现,意欲向前细看,却做从人乱嚷,只得远远立着。那女子听得家人口中喊骂,回头一看,与琪生恰好打个照面,随吩咐家人道:“不得无礼骂人。”琪生一发着魔。只见那老者与女子拜完了佛,一齐拥着到后殿来,琪生也紧紧赶着老者同女子四下闲玩。抬头见壁上诗句墨迹未干,拭目玩之,赞道:“好诗!好诗!”对女子道:“不但诗做得好,只这笔字,龙蛇竞秀,断非寻常俗子手笔。”女子也啧啧赞道:“诗句清新俊逸,笔势飞舞劲拔,有凌云之气,果非庸品。”老者因问小沙弥道:“这壁间诗句还是谁人题的?”小沙弥尚未答应,琪生正在门傍探望,听得这一问,便如轰雷贯耳,失声答道:“晚生拙笔,贻笑大方。”

老者听得外边声,连忙迎将出来,见琪生状貌不凡,愈加起敬。两人就在门首对揖。老者道:“尊兄尊姓大号?”琪生道:“晚生姓祝,贱字琪生。敢问老丈尊姓贵表、尊府何处?”老者道:“老夫姓邹,贱字泽清,住在蒲村。原来兄是瑞庵先生令郎,闻名久矣,今日始觏台颜。幸甚!幸甚!”两人正在交谈,忽君赞闯来。他原是认得邹公的,叙过礼,就立着接谈。一会,邹公别了二人,领着女子去。二人就闪在一边偷看女子,临行兀是秋波回顾。琪生待邹公行未数步,随即跟出来,未逾出限,耳边忽听得一声响亮,低头看时,却是黄灿灿的一枝金凤头钗,慌忙拾起笼入袖中。出门外一望轿已去远,徘徊半晌,直望不见轿影方才回转,心中暗喜道:“妙人!妙人!方才嚷家人时节,我看来不是无心人,如今这风钗分明是有意贻我。难道我的姻缘却在这里?叫我如何消受。”忽又转念道:“今日之遇虽属奇缘,但我与她非亲非故,何能见她诉我衷肠?这番相思又索空害了。”一头走一头想,就如出神的一般,只管半猜半疑。

却说那君赞亦因看见女子,竟软瘫了一般,只碍着与邹公相与,不便跟出来,恐怕邹公看见不雅,遂坐在后殿门限上,虚空摹拟。不防琪生低着头,一直撞进门来,将他冲了一个翻筋斗,倒把琪生吓了一跳。慌忙扶起,两下相视大笑。君赞道:“弟知飞兄不在,恐兄寂寞,所以匆匆赶来,不意遇见有缘人。此是生平一快。”琪生道:“适间邹老是何等人?”君赞道:“他讳廉,曾领乡荐,做过一任县尹,为人迂腐不会做官,坏了回来。闻知他有一令嫒,适才所见想必就是。谁道世间有此尤物,真令我心醉欲死。”二人正在雌黄,忽闻殿外甚喧嚷,忙跑出来。只见山门外三四十人围着一个汉子,也有上前去剥他衣服的,也有口里乱骂不敢动手的,再没一个人劝解。

琪生定睛看那汉子,只见面如锅底,河目海口,赤髯满腮,虽受众侮却面不改容,神情自若。因问他人道:“是什缘故?”中间一人道:“那汉子赌输了钱,思量白赖,故此众人剥他衣服,要他还分。”琪生道:“这也事小。怎没人替他分解?”那人道:“相公不要管罢。这干人俱是无赖光棍,惹他则甚。”君赞也道:“我们进去罢,不必管他闲事。”琪生正色道:“凡人在急迫之际,不见则已,见而不救于心何安?”遂走进前分开众人道:“不要乱打。他该你们多少钱俱在我身上。你们只着两个随我进来。”遂一手携着那汉子同进书房.也不问他名姓,也不问他住居,但取出一包银子,约有十二三两,也不去称,打开与众人道:“此银是这位兄该列位的,请收了罢。”众人接着银子,眉欢眼笑谢一声,一哄而散。

琪生对那汉子道:“我看足下一表人才,怎么不图上进,却与这班人为伍,非兄所为。”那汉子从容答道:“咱本是山西太原人,姓焦,名熊,字伏马,绰号红须。幼习武艺,旧年进京指望图个出身。闻知严嵩弄权,遂转过来,不想到此盘费用尽。遇见这些人赌钱,指望落场赢它几贯,做些盘缠。谁想反输与他,受这些个的凌辱。咱要打他又没理,咱要还分又没钱。亏得相公替咱还他,实是难为了。”因问相公姓什名谁,琪生就与他说却姓名,又取三两银子送他作路费。红须也不推辞,接在手中,也不等琪生送他,举手一拱叫声“承情了”,竟大踏步而去。

君赞埋怨道:“这样歹人盟兄也将礼貌待他,又白白花去若干银子。可惜可惜。”琪生笑道:“人各有志,各尽其心而已。若能扩而充之,即是义侠。岂可惜小费哉。”两人说了一会,却又讲到美人身上。你夸她妩媚,我赞她娉婷;你说她体态不同,我说她姿容过别。直摹写到晚,各归书房。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题佛赞梅香沾惠

词曰:

佳人纤手调丹粉,图成大士。何限相思恨,无端片偈心相印,杨枝洒作莲花信。

侍儿衔命来三径,柳嫩花柔,风雨浑无定。连城返赵苍苔冷,残红褪却余香蕴。

右调《蝶恋花》

说这君赞别了琪生到自己书房。思思想想,丑态尽露,自不必说。这琪生亦忽忽如有所失,日日拿着凤钗,鼻儿上嗅一回,怀儿中搂一回,或做诗以消闷,或作词以致思,日里做衣衬,夜间当枕头,一刻不离释。读书也无心去读,饭也不想去吃,只是出神称鬼的,不在话下。

且说这邹泽清,年及五旬,夫人戴氏已亡。只生一女,小字雪娥,年方十六,貌似毛施,才同郗卫,尤精于丹青。家中一切大小事务俱是她掌管。邹公慎于择婿,尚未见聘。房中有两个贴身丫鬟,一个唤轻烟,年十七岁,一个唤素梅,年十六岁,俱知文墨,而素梅又得小姐心传,亦善丹青。二人容貌俱是婢中翘楚。雪娥待以心腹,二人亦深体小姐之意。

那日雪娥自庵中遇见琪生,心生爱慕,至晚卸妆方知遗失凤钗。次早着人去寻不见,一发心中不快。轻烟与素梅亦知小姐心事,向小姐道:“小姐胸中事料不瞒我二人,我二人即使粉骨碎身,亦不敢有负小姐。但为小姐思量,此事实为渺茫,思之无益,徒自苦耳,还劝小姐保重身体为上。”雪娥道:“你二人是我心腹,我岂瞒你。我常操心砺志,处已恒严,既不肯越礼又焉肯自苦?只是终身大事也非等闲,与其后悔,无宁预谋。”说罢唏嘘似欲堕泪。

轻烟见小姐愁闷不解,便去捧过笔砚道:“小姐,我与你做首诗儿消遣罢。”雪娥道:“我愁肠百结满怀怨苦,写出来未免益增惆怅,写它则甚。”素梅又道:“小姐既不做诗,我与你画幅美人玩耍何如?”雪娥道:“我已红颜命薄,何苦又添纸上凄凉?就是描得体态好处,总是愁魔笔墨,俱成孽障,着手伤心,纵多泪痕耳,画它何用。”二人见小姐执性,竟没法处。

雪娥手托香腮闷闷地坐了一会,忽长叹道:“我今生为女流,当使来世脱离苦海。”遂叫素梅去取一幅白绫来。少顷白绫取到,雪娥展放桌上,取笔轻描淡写,图成一幅大士,与轻烟着人送去裱来。又吩咐二人道:“如老爷问时,只说是小姐自幼许得心愿。”

轻烟捧着大士出来,适遇邹公,问道:“是什物件?”轻烟道:“是小姐自幼许得的大士心愿,今日才图完的。”邹公取来展开一看,见端严活泼,就如大士现身。遂拿着圣像笑嘻嘻地走进女儿房中道:“孩儿这幅大士果然画得好。”雪娥笑道:“孩儿不过了心愿而已,待裱成了,送与爹爹题赞。”邹公笑道:

“不是我夸你说,若据你这笔墨,虽古丹青名公,当不在我儿之上。若是题赞,必须一个写作俱佳的名儒方可下笔。不然,岂不涂抹坏了。只是如今哪里去寻写作俱佳的人?”遂踌躇半晌,忽大笑道:“有了,有了。前日在庵中题诗的人,写作俱佳,除非得他来才好。裱成之时待我请他来一题。”雪娥道:“凭爹爹主意。”邹公点首,竟报着圣像笑嘻嘻出去,就着人送去裱褙。不两日裱得好了,请将回来,邹公就备礼着人去请琪生。琪生正在庵中抚钗思想,但恨无门可进,一见请帖就喜得抓耳挠腮。正是:凤衔丹记至,人报好音来。遂急急装束齐整同来人至邹家。邹公迎将进去,各叙寒温毕。邹公道:“适有一事相恳,先生既惠然前来,真令蓬荜增辉矣。”琪生道:“不知何事,乃蒙宠召?”邹公道:“昨日小女偶画成一幅大士,殊觉可观,恨无一赞。老夫熟计,除非先生妙笔赞题,方成胜事。”琪生道:“晚生菲才,恐污令嫒妙笔,老先生还该别选高人捉笔才是。”邹公道:“老夫前已领教,休得过谦。”就起身来请过大士展开。琪生向前细看,极口称赞道:“灵心慧笔,真令大士九天生色,收夏何能。”遂欣然提笔在手不假思索,一挥而就:

圣像端严,远过瑶宫仙女;神像整肃,殊胜蟾窟姮娥。

慧眼常窥苦海,隐隐现于笔端;婆心欲渡恒河,跃跃形诸楮上。洵慈悲之大上,真救苦之世尊。只字拜扬休美,实切皈依,片言歌咏隆光,用由瞻仰。沐手敬题谨舒忱悃。

弟子祝琼拜跋琪生之意句句题赞大士,却句句关着小姐。邹公哪里意会得到,待他题完,极口称赞,即捧着大士对琪生道:“还有小酌,屈先生少坐,老夫即来奉陪。”遂走向女儿房中道:“孩儿你看题得如何?”

雪娥看完,默知其意,赞道:“写作俱工,令人可敬。”遂吩咐素梅将大士挂起。邹公出来陪琪生饮酒,问及琪生年庚家世,见他谈吐如流,心甚爱慕,竟舍不得放他回去的意思,因道:“先生在青莲庵读书,可有高僧接谈否?”琪生道:“庵中倒也幽静,只是僧家行径可憎。幸有同馆郑、平二兄朝夕谈心,庶不寂寞。”邹公道:“庵中养静固好,薪水之事未免分心,诚恐荤素不便,毕竟不是长法。据老夫管见,恐先生未肯俯从,反觉冒渎。”琪生道:“老先生云天高见,开入茅塞,晚生万无不遵之理。”邹公道:“舍间后园颇有书房可坐,至于供给亦是甚便的。”琪生谢道:“虽蒙厚爱,但无故叨扰,于心不安。”邹公欣然便道:“你我既称通家,何必作此客态,明日即当遣使奉迎。”琪生暗喜,连应道:“领命,领命!”至晚告别。邹公尚恐女儿不悦,当晚对女儿道:“我老人家,终日兀坐甚是寂寞。今见祝生,倾盖投机,我意欲请他到园中读书,借他做个伴侣,已约他明日过来。你道何如?”雪娥听说喜出望外,应道:“爹爹处事自有主意,何必更问孩儿。”二人商议已定,只待次日去请琪生。

再说琪生当晚回庵就与郑、平二人说之。飞英倒替琪生欢喜,只有君赞心中怏怏。闲话休提。

次早,邹家来接。琪生即归家告知父母,回到庵中遂别了飞英、君赞,带一个十四岁的书童并书籍,径到邹家。邹公倒屣相迎,携手同至书房,已收拾得干干净净。自然邹公时常出来,与琪生讲诗论文,各相倾倒。只是琪生,心不在书中滋味,一段精神全注在雪娥小姐身上,却恨无一线可通。

一日午后,素梅奉小姐之命到书房来请邹公。邹公不在,只见琪生将一只凤钗看过又看,想过又想,恋恋不舍,少顷,竟放在胸前。素梅认得是小姐的物,好生诧异,急跳将转来,对小姐道:“奇哉!怪哉!方才到书房请老爷,老爷却不在,只见祝相公也有一只凤钗,后来放在怀中,恰似小姐前日失去的一般。”雪娥道:“果然奇怪,怎么落在他手里?须设个法儿去讨来便好。”轻烟在傍笑道:“可见祝相公是个情种。把凤钗放在怀内,是时时将小姐捧在怀内一般。”雪娥深喜,默然不答。轻烟又道:“若要凤钗不难,待人静后老爷睡了,就要素梅竟去取讨。若果是小姐的,他自然送还。”雪娥道:“有理。”

等至人静黄昏,素梅来到书房门首,只见琪生反着手在那里踱来踱去,若有所思。素梅站在门外不敢进去。琪生转身看见一个美貌女子,疑是绛仙谪凡,便深深作揖,道:“婵娟何事惠临?”素梅含羞答道:“我家小姐前日在庵中失去一钗,我辈尽遭捶楚。闻知相公拾得,特求返赵。”

琪生大惊道:“你怎知在我处?”素梅道:“适才亲眼见的。”琪生涎着脸笑道:“钗是有一支在此,须得你家小姐当面来讨,方好奉还。”素梅道:“妾身有事,乞相公将凤钗还我罢。”琪生又笑道:“你即身上有事,我就替你做了去。”素梅见他只管调情弄舌,渐渐有些涉邪,就转身要走,早被琪生上前一把搂住,道:“姐姐爱杀我也。若不赐片刻之欢,我死也,我死也。”素梅苦挣不得脱身,红了脸道:“相公尊重,入来撞见,你我俱不好看。”琪生道:“夜阑人静,书童正在睡乡,还有何人。”一面说一面将她按倒簟茵之上。素梅料难脱身,口中只说“小姐害我,小姐害我”,只得听他所为。有词为证:

月挂柳梢头,为金钗,出画楼。相思整日魂销久,甜言相诱,香肩漫搂。咬牙闭目,厮承受,没来由。风狂雨骤,担着许多忧。

右调《黄莺儿》

同类推荐
  • 迷茫在G岛

    迷茫在G岛

    G岛是指一座外形犹如大写英文字母“G”的孤岛,她悄无声息地屹立在茫茫的大洋深处。所处的云遮雾绕及特殊的电磁物理环境,使他很难被外人发现,更别说再去进一步认识它了。只有偶然机会才能相遇,才能登岛,才能窥其一斑。
  • 走进你的时光

    走进你的时光

    这是一本以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在高考前夕,南华省实验中学一方面想在应试教育中创造辉煌,另一方面又想急于展示教育实验改革的成果。故事基于这一主要矛盾展开。主要人物南方塘既是应试教育的急先锋,又要充当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这种处境,让他饱受猜测和压力。与此相关联的人物,如校长高调喧、教师浅水蓝、若水南、危山峰、学生田嘉计、唐蕴涵、何超男等也演绎出一连串悲喜交加的命运,从而揭示教育改革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小说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现状,以及游走于城市与牵挂着乡村的无奈,显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现实繁杂。
  • 左宗棠(全集)

    左宗棠(全集)

    帝国不屈的鹰派、晚清不垮的脊梁,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赞许道,“大清帝国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成为清朝著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之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对待分裂,坚决打击,收复了占中国将近1/6的领土新疆。对外坚决抵抗,抗俄击法,从不妥协。在当今十面埋伏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左宗棠这种为了民族和国家主权的大无畏精神。这部小说与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张居正》、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唐浩明的《曾国藩》并称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五大名作”。
  •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

    《悬疑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N个悬疑故事,悬疑大师带给你的诡异吸引力,将你难以抗拒。希区柯克、埃德加·艾伦·坡、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十余位世界著名悬疑大师悉数登场。《夜莺山庄》、《午夜追踪》、《十五个杀人的医生》等几十篇跌宕起伏的悬疑作品跃然纸上。赶快打开这本书,考验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与大师们展开一次真正的智慧大比拼。
  • 牧人次洋的夏天

    牧人次洋的夏天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热门推荐
  • 超级菜农

    超级菜农

    家传古画,随身仙境。休学之后再返校园,只为种出一手好菜。有人说我是新时代的袁隆平,药膳界的李时珍。我说:他说得对!
  • 上乘修真三要

    上乘修真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庐山莲宗宝鉴

    庐山莲宗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同窗没那么简单

    同窗没那么简单

    不出意外每天都会有,鉴于学生党作业量不定,每晚更新时间也固定不了。可以第二天看,基本都会有。【鞠躬】林易安,一见钟情,开启茫茫追夫路。苏楠,扭扭捏捏,不知何时该接受。高冷学霸和逗比学霸的故事,he林易安:“苏楠,我自己都数不清次数了,你能不能接受我啊?!”内容标签:甜文校园搜索关键字:主角:苏楠,林易安┃配角:苏安、凌轩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体育现代化综览

    体育现代化综览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大众体育现代化、竞技体育现代化、学校体育现代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各国体育管理体制、体育产业现代化、体育科技现代化、体育传媒现代化等。
  • 霸刀之自古王者是孤寡

    霸刀之自古王者是孤寡

    天命孤寡,龙兴斩伐。一步一个脚印,于众生的征伐之中,体会什么的孤独,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
  • 我的魔尊师父

    我的魔尊师父

    我,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被任何人欺负,从小就活在怨恨当中,魔族的魔尊,救了我,收我为徒……魔族有一条规矩,任何人不能在魔族里面生出情爱,否则,死……我师父,就是魔尊,从他替我挡那一掌开始,我竟然,错误的,爱上了,我师父……——我原本以为,我就这样死了,可阎罗王好像不想不收我这个人似的……我重生了……却因此……我再也不想相信爱了……同样的姓名,不同的脸,不同的身份……“本尊可以为你,放弃一切……”我与他相知,相恨,相爱,为什么,他这座千年大冰山,可以为了我而融化……
  •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一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对“中国”的想象并非铁板一块,它随着运动、思潮在变化,它在欧风美雨的家族天下之间摇摆挣扎,国家机器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获求统治的正当性,而知识分子和国家机器对于“中国”的理解,也左右着我们普通人对国家、对个人的认同。 《家国天下》的意图,就是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最终,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文案她是天朝六军元帅独生女儿,未及豆蔻之年,已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天下传说,她有一张惊魂摄魄的脸,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则必定倾命。当朝太后的一面懿旨,她无从选择的嫁与天家皇子,消息一出,霎时,天下哗然,直说自古倾城多祸水,何况倾城倾国倾人命。将府之中,她心中冷笑,神色疏离,自顾悠然,全不在意。她的夫婿,传说中,年少英勇,心气高华,曾是功高骇世绝世英才,而自三年以前,大败宋国得胜还朝之后便销声匿迹的七荣王,竟也出人意料的允旨成婚,愿意娶她这个名闻天下的绝色祸水。嫁入天家,她原就当做玩笑,何况早已心有所属,更是万事从容,斑斑周全。大婚当夜,乐鼓震天,举朝笙歌,她安之若素,端的一身清华高傲。只是,她并未料到,传说中万般大义分明的七皇子,竟是如此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