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5400000007

第7章 关于兴趣——用激情拥抱成功(3)

通过第一个问题,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兴趣,通过第二个问题,可以了解你的天赋。如果你能够准确地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你已经踏上了成功之路。要想形成最具有竞争力的特长,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你最感兴趣的领域施展你的天赋,简单的表述就是:兴趣+天赋=特长。只有把兴趣和天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己的特长。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精髓。

志向是比兴趣更高的境界

李开复曾给中国大学生写过这么一句话:“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他还举例说,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问他们:“哪些是你们今天已经懂得,但是在年轻时候却留下了遗憾的事情?”在接受访问的成功者中,回答最多的一种是:“希望在年轻时就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可见,理想和志向对人生的意义。李开复认为,相比之下,兴趣固然关键,但志向更为重要。

“医圣”张仲景(汉代)是祖国医学理论基础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如今虽已经事隔近两千年,但他所创造的《伤寒杂病论》等有关理论,仍然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历代有成就的医学家,都是以此为基础而从事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他的理论核心如今不但没有人能够超越,而且仍在闪烁着无限的科学光辉。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在童年时代就有“神童”之称,有“日诵千言,过目不忘”之才。他年轻时曾跟张伯祖学医,由于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无论是医学理论还是实践均有很快的长进,迅速精于伯祖。后来,他进入仕途,官居长沙太守的要职,当时的长沙也算是南方一个繁华的都市。身居太守职位的他也可称为“中上层干部”,但他仍不忘对医学的钻研,也不“惟名是务”。据记载,他在做官闲暇之余,还经常脱下官服到民间为百姓疗疾治病,深受人民的爱戴。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他能够这样执著地去研究医学,除了他的良好品德之外,还说明他对探索医学中的奥秘、治病救人怀有极大的兴趣,他是把为病人治病当作一种乐趣的。

李开复说,兴趣可以改变,但他的志向是始终不渝的。正如故事中的张仲景那样,如果张仲景没有远大的志向,即使他对医学充满兴趣,也难以忍受那种枯燥的生活。现实中,有兴趣者颇多,但是能够同时有远大志向的人却不多,很多年轻人在追求自己兴趣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便会“改行”,他们的理由是:“人活着要吃饭,要现实一点。”于是为了现实生活,他们放弃了兴趣。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追求兴趣的积极性很容易受到现实困难的打击,直至慢慢放弃了兴趣。所以说,绝对不能没有远大志向。反观那些有远大志向,兴趣却不足的人,因为有坚定的信念,有不屈的斗志,能够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的人还不少。

在给大学生作演讲的时候,李开复建议大家:“不必把某种兴趣当做自己最后的目标,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切断,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实在必要时再作出最佳的抉择。”他说人生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从李开复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志向是人生的大方向,兴趣是促使生命之舟驶向理想彼岸的舵手,是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是把自己局限于兴趣中,就有可能偏离人生理想。

只有志向,却没有发挥兴趣的人,会在奋斗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在受挫后自信心和积极性慢慢丧失,最后不得不无奈地放弃;只做感兴趣的事,却没有志向的人,也无法取得大的成就。因此,我们既要树立远大志向,也要在兴趣的带动下前进。

激情是成功的原动力

什么是事业?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持之以恒的追求;事业不是可有可无的应酬,而是矢志不移的奋斗。当心甘情愿为一件事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时,当能够从这件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愉悦时,你已经在从事一项真正的事业了。

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

这不仅是一句单纯而美丽的警语,更是一个指向成功的路标。成功的事业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而全身心的投入则要依靠发自内心的激情。对成功而言,热忱或激情是必不可少的要件。也许你才华横溢,但只有在激情的推动下,个人的才华才能发挥到极致。所以说:“激情是成功的原动力。”

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无论自己正在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还是高级的管理工作,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天职,从事这项工作是在追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无论他在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会自始至终用积极、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他都会用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战而胜之。

激情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你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它不断推动你去做自己内心最渴望的事情,它足以帮助你排除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

培养自己的激情和热忱,可以让人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地应对面前的一切。著名记者怀特·霍布斯(Whitt Hobbs)说:“成功就是当你醒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地从床上弹起,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地要起床,跳入它的怀里。”这一段话最好地揭示了激情的内涵和力量。麦克阿瑟将军在南太平洋指挥盟军的时候,把这样一段座右铭挂在办公室里:“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刻蚀的不过是你的皮肤,但如果失去了热忱,你的灵魂就不再年轻。”这一段座右铭不正是对热忱和激情的最好赞歌吗?

想要取得成功,想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你就一定要像微软员工一样对工作充满激情!年轻的朋友们,你们是否仔细想过,自己的兴趣和激情藏在哪里?你们是否尝试过,将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当作自己心仪的男女朋友来追逐、拥抱呢?

不少青年学生历经各级升学考试的“磨难”,棱角被磨平了,激情的火焰也随之熄灭。结果,自己对任何事情都听之任之,一副随波逐流、玩世不恭的样子,这真让人为他们感到惋惜。

李开复说,他坚信任何人的心底都一定藏着足以激发他全部潜能的激情,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一定能遇到某些使自己热血沸腾的事情。如果你发现某件事足以使自己茶饭不思,足以使自己全力以赴,那么,千万不要让这件事轻易从你的眼前滑过。从这件事中,你也许就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也许就能让自己的身体重新被激情占领!

同样地,在确立未来的事业目标时,大家也要扪心自问:“我是否愿意为这个目标全身心地投入?我是否会像爱我的爱人一样爱它?”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对自己选择并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

兴趣是点燃激情的火种

激情是成功的原动力,但激情本身又来自何处呢?

激情应该来自对金钱的渴望吗?激情应该来自对权势的追求吗?不,都不是。名利粉饰下的激情只不过是稍纵即逝的焰火,迟早会烟消云散,无影无踪的。真正的激情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兴趣!因为追逐自己的兴趣而充满激情,因为激情而享受快乐!

一天,有个美国朋友对李开复说:“我对你们中国的孔老夫子敬佩得五体投地,他说的话太有道理了!”李开复问他是什么话。他说:“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李开复一面感谢他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一面又实在想不出孔老夫子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后来在开车回家的途中,他才突然想起来,孔子的原话应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将这句话翻译成英文的人一定是个很大胆、时髦的翻译者,因为他把这句话的精髓用21世纪的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做了很好的解释。如果用类似的汉语来表述就是:想要爱你做的事,就去做你爱的事。

兴趣产生激情,激情带来快乐。当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甚至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这个领域里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以为它废寝忘食,甚至可以在睡觉时因为想到一个好主意而一跃而起。这时,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在这样的“享受”中获得成功。

反之,如果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那只会事倍功半,还很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靠着自己的资质或才华把事情做得很好,也绝对没有释放出自己的全部潜能,更不会从中获得享受和快乐。

真正的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应当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因为只有听从你的内心才能找到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潜力,才能使自己乐在其中——唯此,一个人才能不断取得成功,才能达到卓越的境界。

如果说热忱和激情像一把火焰,那么,兴趣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这样的火焰不但可以照亮你的人生之路,更可以温暖你的心灵,为你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

同类推荐
  • 职场头三年

    职场头三年

    工作头三年,有的人颗粒无收,有的人硕果累累……成功的人,他们在头三年都做了什么?本书融合了李开复、唐骏、俞敏洪的成功经验,以他们在现实工作中的智慧表现为范本,从职业定位、认识社会、搞关系、说话做事的方法到职场抗挫力……都给出了科学的指导。
  • 彩票中奖一亿元之后:23类人士的未来道路揭秘

    彩票中奖一亿元之后:23类人士的未来道路揭秘

    这是一本很有料的采访集锦。日经商务在线网站上连载专栏《采访关键人物》,瞄准23个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针对特定类型的人或者人生选择进行深入对谈,比如,采访留学中介资深顾问,剖析借留学来洗白学历的人的心理、这种做法背后的利弊以及鲜为人知的陷阱。在大量扎实丰富的采访内容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并整合,就形成了这本书,旨在告诉人们理性分析生活中的境遇,独立思考,以更好的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幸福心理学全知道

    幸福心理学全知道

    懂心理学的女人最幸福,懂幸福心理学的女人最好命。全天下女人都要知道的幸福瑜伽。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作为佛教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透过最生活、最浅明的禅语故事,为人生解惑,并且言简意赅,字字珠肌,蕴藏深远的意义。《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星云大师书中最实用的观点,以谈人生、谈幸福、谈职场、谈学业、谈教育、谈家庭等构架全书,重新解读这些人生问题,告诉年青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摆脱浮躁和表象,获得事业和人生的真正幸福。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热门推荐
  • 幻术九天

    幻术九天

    带上这个,去转生吧!他的眼眸在这无尽红海之中显的是那么无情。不,不可能,这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他拽着他的衣领大声呵斥:如果你可以做到,就带她一起离开!永远不要再回来。大袖轻拂便将其送离三重天阙,此时的他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暗红色的双眸缓缓闭合。他,一代幻术至尊,终未能逃出因果。
  • 大魔王撩妻日常

    大魔王撩妻日常

    司徒景第一次见苏姝的时候,觉得这小尼姑笑起来真甜!司徒景第二次见苏姝的时候,觉得这小尼姑哭起来真美!等到第三次遇见,哎哎哎……这个小尼姑居然有头发!不行,得赶紧娶回家藏起来!这是一个武林大魔头爱上单纯小尼姑的故事。女主善良不小白,偶尔还会黑化。男主纨绔不花心,偶尔还会被打。不狗血,不虐心,只负责甜甜甜!
  • 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

    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

    成功靠什么?若只靠个人才华和拼搏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往往都是从“跟对人,做对事”开始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刚走上职场,跟随一个值得跟随的人,以获得其庇佑和指点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跟对了人,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快速地成功。同样,做对事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获得老板或上司青睐和重用,为自己赢得成功机会的唯一途径。《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为读者全面解析了如何才能跟对人、做对事。二十几岁的你,请跟随《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一起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然后运用书中的智慧游刃有余地行走于职场,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成功。
  • 柳暗花暝

    柳暗花暝

    我从小就跟着三叔干活,有一次跟三叔一起接了个大单,却差点赔上自己……
  • 水胆水晶

    水胆水晶

    盛产水晶的吴顶镇上,水晶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人死得不明不白。王大街因偷富有石英砂厂厂长陈富有送给吴小妹的水胆水晶而被开除,成了街划子。不久刘老板找上他出价五十万收购那水胆水晶,不料在王大街琢磨着如何再次去偷时,吴小妹的丈夫陈文章、陈富有的新欢小任、街西的二驴鳖也盯上了这块水晶。当陈富有死了,二驴鳖死了,水胆水晶不知去向,王大街曾经拿来喝水的水晶茶杯又值了大钱……
  • 青藏天空

    青藏天空

    这是作者格绒追美的“青藏三部曲”之一。三部曲由长篇辞典小说《青藏辞典》、跨文体写作短文集《青藏时光》和中短篇小说集《青藏天空》构成。《青藏天空》的小说除了关注普通农牧民日常生活之外,笔触伸延到藏文化的核心地带,探及生与死、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科技与灵修、艺术与信仰等重大人生命题。青藏不仅是自然海拔高度的地球“第三极”,也是人类精神的高标和艺术探索新的天空。
  • 战车王国

    战车王国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墨少,一吻成瘾

    墨少,一吻成瘾

    在S国权势滔天的墨少,性格冷淡,杀伐果断,惹到他的人只有一个下场:死!然而,洛千暶是个例外。她要什么,他给什么,说白了就是狠狠地宠她!从此,心狠手辣的墨少变成爱她入骨的宠妻狂魔。某包子:“叔叔叔叔,我觉得爸爸最近在欺负妈咪。”南宫御:“怎么说?”某包子:“妈咪最近总是腰疼。”南宫御:“……”某包子:“晚上我还经常听到妈咪哭着说不要。”南宫御:“……乖,今晚去叔叔家睡觉。”【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欢迎跳坑!】
  • 曾有你的天气

    曾有你的天气

    夕阳弥漫在高中教室里,美的不是温暖的夕阳,而是从我的视角看过去的,你曾经的桌椅。
  • 庶女再嫁

    庶女再嫁

    她天生废物,背负克夫之名。他天潢贵胄,冠以赤王之称。他助她扫除恶人,她以情相赠。她助他登上高位,他却拱手让人。她与他之间不是身份的高低,不是能力的强弱,而是心灵的相通。他是否真情待她,非局内人不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