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400000027

第27章 寰宇内外,旷世画卷传千古 (2)

第二篇 第五章寰宇内外,旷世画卷传千古 (2)

扬州,在当时是与明州、泉州、广州齐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李白有云:“楼船跨海次扬州,”唐代居住在扬州的外国商人数量很多,这些外国商人大多数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高僧鉴真在玄宗天宝年间东渡日本,在扬州市场上购买了许多商品以便携往,如藤簟来自广州和桂州等岭南地区,安息香、沉香、胡椒等香料产于南亚和西亚地区,都是通过船运抵扬州出售的。

“海上丝绸之路”,弥补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孤立境地的不足,使这个中国历史上的极盛王朝再一次加入到世界的行列中。无论“陆上”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架设在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犹如一条彩带,将大唐与当时世界的其他国家联结在了一起。“丝绸之路”是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迹,唐朝的“丝绸之路”更因其大国的身份和权威,在世界中显示了自身的分量和影响。那些绚丽多彩的壁画,香气四溢的香料,区别于炎黄子孙的雕像,无一不是东西方交流的见证。

华夏异域同登场,内外文化炼一炉

威严的大殿内,颜真卿正竭力向唐德宗表达自己的意见,他说:“障车、下婿、观花烛及却扇诗,并请依古礼,见舅姑于堂上,荐枣栗腶修,无拜堂之仪。又,毡帐起自北朝穹庐之制,请皆不设,唯于堂室中置帐,以紫绫幔为之。”(《封氏闻见记》卷五)“毡帐”是他所要表达的重点,作为皇帝嫁女儿的礼仪使,他有权力也有必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在他看来,“毡帐”乃是“北朝穹庐之制”,实在不应用于大唐公主的婚礼之上。可见,当时在婚礼中使用以“百子帐”为名的毡帐的习俗已经盛行一时,“上自皇族,下至庶族,莫不皆然”。

相比汉代的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后以“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表达对大汉的思念,唐朝对待毡帐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接受,甚至是喜爱。

贞观四年(630年),唐灭突厥之后,大批突厥人入居唐朝,“其酋首至者,皆拜为将军、中郎将等官,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因而入居长安者数千家”。(《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其根深蒂固的生活习俗,也包括其居室文化。突厥的可汗颉利被安置在太仆寺内,“颉利不室处,常设穹庐廷中”,在皇城内张设起了毡帐,无疑这是被唐朝的统治者及其民众所接受的一种行为。

不仅如此,突厥文化对唐朝的皇室生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便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是个极端崇尚突厥生活方式的人。《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中载:“(太子)好效突厥语及其服饰,选左右貌类突厥者五人为一落,辫发羊裘而牧羊,作五狼头纛及幡旗,设穹庐,太子自处其中,敛羊而烹之,抽佩刀割肉相啖。”这个皇位的继承人堂而皇之地在皇宫中张设起了毡帐,并经常居于其中,使突厥的这种居室文化迅速地传播到民间,并成为一种流行与时尚。

身处这个突厥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白居易用他的诗让后人见识到了毡帐的魅力。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告老还乡,回到洛阳。在洛阳的旧宅院内,他张设了一顶青毡帐,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八个年头。“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别毡帐火炉》)、“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夜招晦叔》)、“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雪夜对酒招客》)……青毡帐、红炉火,点亮了白居易人生最后的时光。

在这个包容性无比强大的大国中,以独特方式存在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异族文化。那些跋山涉水而来的外国友人,大多都是通过官方途径进入唐朝的,他们有些是王室成员甚至是国王本人,有些是身居高位的外交使臣,有些是打着使节旗号的商人,还有些是作为物品贡献给唐朝的各色伎艺人或奴婢……他们的到来为唐朝的文化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使之更加的新颖、多样。

外来的僧侣们大多携经而来,与出生在唐朝的外国人后裔和居住在唐朝的外国居士,共同从事译经工作,为唐代的宗教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来唐的音乐歌舞艺人们,带来了他们各自国家与民族的艺术作品,在唐朝这个大熔炉里,迅速与唐朝的艺术融为一体,那种兼具中原色彩与异域风情的艺术,成了中国艺术史上璀璨的明珠;来唐的百戏艺人们,凭借独具特色的容貌与外形,加上惊险刺激的杂技与幻术,不仅在民间深受欢迎,就连屡次出文禁止百戏的统治者也极为欣赏,这就为唐代的民间文化加入了新的元素……

科技文化的输入,也是外来文化与唐朝文化融合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以医药和天文历算最为突出。唐朝统治者不仅屡次派遣专人前往海外采访异药,还对外来医药的性能深信不疑。外来药物、医生、医术和医学著作等都大量涌入唐朝境内,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医学宝库的内容;唐代天文历算深受印度和波斯的影响,多种天文学著作都在此时传入中国,而且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了一起。

唐朝的统治者与其他朝代的帝王相比更具好奇心,虽然他们极力掩饰自己对于“新奇之物”的喜好,但那些在当时流入中原的事物使其初衷无所遁形。

极具神奇色彩的兽中之王,西来的狮子开始与东方的神兽龙相提并论;作为衡量武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唐朝主动到西域的大食国购求良马;唐代绘画中出现的白鹦鹉,也与杨贵妃联系在了一起;补中益气、止咳祛痰,来自于波斯的枣椰树,成功地移植到了唐朝的土地上;可用作芳香制剂的水仙与茉莉,也引起了唐朝人的极大兴趣;利五脏、通肠胃,最初起源于波斯的菠菜,也作为蔬菜的一种进入了唐代人的生活……

唐朝时的中国文化,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同时,唐朝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文明聚集地,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输出文化。无论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还是远隔万里的异域,至今为止都还留有唐朝文化的影子。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昔鉴真盲目,浮游东海。晁衡负笈,埋骨盛唐。情比肚肠,形同唇齿,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首,两千年友谊,不寻常。”源源不断到来的遣唐使们最大限度地汲取唐文化的精髓。三省六部制、均田制都曾是日本确定政治制度的依据与蓝本,儒家的经典也曾是日本教育的主要内容,8世纪日本的平城京与平安京便是依照唐朝长安城的样子兴建的……思想、制度、艺术、历法、建筑、风俗等方面,日本都受到了唐朝文化的全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模仿。

与日本类似的还有新罗。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新罗的人数最多,他们回国后,依据唐朝的法制,改革了本国的礼仪和法律,设立科举制;他们广泛研究中国的天文、历法、医学、文史典籍等;他们在与唐朝的贸易过程中,不断输入丝绸、茶叶、绣物、陶瓷、药材、书籍等,其生活习惯与风俗也受到了唐朝的影响。

世界的很多地方,有丝绸、陶瓷和纸张的影子,有身着唐服之人,有一个名为唐人街的地方;唐朝随处可见不远万里而来的新奇物品,随处可以欣赏外来的音乐舞蹈表演,随处可见颇具异域风情的建筑与衣着。唐朝给世界各地留下了美丽的回忆,世界也给唐朝增添了动人的旋律,文化的交流让中国与世界都获益匪浅。

中国历史上,如此盛大的文化交流,唯唐朝而已,这是一种自豪,也是一种大度。它以自身拥有完备的文化体系而自豪,它也谦虚地接受外来文化以显大度,这是一种穿越了几千年都不曾再有过的完美结合,也是一种跨越了千年未曾消失的厚重积淀。

诗的国度流动着词的基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所填的《渔歌子》词历来被人传诵。白、红、绿等亮丽的色彩与富有江南特色的鹭鸟、鳜鱼、桃花、水、斜风细雨等景色融为一体,淡泊闲适,流畅轻盈。千年之后我们看到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这首诗在当时便迅速传播开来,不仅后来唐宪宗闻名而“写真求访”(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就连日本的嵯峨天皇、智子内亲王及滋野贞主也写了和词若干首。

大唐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昌盛的顶峰,当它的皇帝威望达到最高时,四方来贺,大唐充满自信,惊人的广度和深度吸收外国文化,使大唐文化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兼容并包的大气派。

唐朝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历来王朝无法企及的成就,峰峦连绵,历历在目:唐代诗歌浩渺无垠,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清新婉约的曲子词也是在这时横空而出。

中国诗歌,向来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也配乐演唱。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音乐更是唐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享受。此时有胡地传入的“燕乐”新鲜活泼,曲调繁多,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伴奏,富于变化,故尤为人们所爱好。曲子词,就是配合“燕乐”歌唱的。

演唱的歌词在流传过程中,深受小市民喜爱。当时,优伶乐师创作或改编一些长短参差的曲词,朴素生动,以配合乐谱进行演唱。尽管初期词被视为诗余,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但有唱词之处,也热闹非凡。

而文人真正认真倚声填词,是从中唐开始的。中唐以来,一些与社会下层接触较多、文学观念比较开放的上层文人,对歌词产生了兴趣,就开始尝试依乐曲格式写词,并在文人中形成一种风气。张志和的《渔歌子》词就是这阶段的代表,不难看到,文人诗的语言以及思想情感已经开始渗入词中,曲子词形成了一种正式的文人文学体裁。

晚唐时期,词作者渐渐多了起来,并且出现了写有专集的词家。

大唐盛极一时,大唐文化圈泽被东西,唐诗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帝王与布衣,文人雅士与贩夫走卒,抑或是闺中女子与沙场男儿,都或嘹亮或低沉地歌唱着,诉说着唐朝的博大精深。

而曲子词中有另外一番世界。白居易、刘禹锡等大诗人写出的词,或吟咏山水,或朋友情长,风格朴素自然,洋溢生活气息,展现更加宽广的世界。“花间派”词人温庭筠还把恋情相思、闺怨情怀之类写得一览无余,在他的笔下,女人的姿色、风情,婀娜生姿,摇曳起舞。这就也成了曲子词成熟的标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室外梧桐夜雨声点点滴滴,好像把绵绵不绝的凄寒之意注入人的心头,而为离情所苦的人彻夜难眠,便这样听滴滴雨声愁思到天明。温庭筠的这首写愁的绝唱,历来为人们赞叹不已,他的语言、题材、风格也影响了宋词盛世。

在唐代诗书乐舞全面成熟的背后,在长安酒肆的欢快嬉闹声里,在一片浮华和喧嚣之中,生活的幸福和文化的创造似乎都达到了顶点。文人们尽情享受盛世带来的容华绝伦,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同时,失去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待到“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代国势即急转直下。盛唐之音,迅速转变为颓丧、伤感的晚唐之调,因此脂粉味泛滥的糜烂生活充斥词作内容。为了和这种内容相适应,这一类的词作在语言上极力追求辞藻的华丽,一时间,词的思想内容狭窄,感情苍白,华丽香艳的词句比比皆是,词最后沦落为歌台舞榭、樽前花下的消遣品。更为宋词的婉约精神开了先声。

等到了宋代,人们在众多唐代流传下来的曲子词中,挑选出特别受喜爱的曲调,对这些曲调进行了更多加工和改编,为其填入多种唱词,在演唱上也精心处理。一时广为流行,文人们竞相模仿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成为词牌,飞黄腾达。

唐词之中风月无处不在,踯躅千年的沧海桑田,恍若隔世的缥缈感情似乎伸手可触,一处山水、一出佳话、一段秀艳、一种风流、一份倜傥,在这段启迪宋词的蜜月期中,早已打好了基础,造足了势头。

同类推荐
  • 拜年

    拜年

    大袁几乎一夜没睡。一大早,他就去敲她们的门,提着面包,还有牛奶。铜器两天前就准备好了,一面鼓,一副镲,都是从大队库房里淘出来的。大队现在还有什么?人们现在说起大队,连几岁的孩子都会一下指住支书家。但是大队还有一间库房,在学校里,混在学校的一排库房中间。或许别人不怎么知道,但大袁是知道的,大袁以前就是大队保管。大袁找到支书,大袁当保管的时候,支书还在这学校里坐冷板凳。大袁说,我知道里面还有些东西,我就借借踢秧歌用的那些。支书看看大袁,没动,现在谁还踢秧歌?他笑着说。我让人们扭秧歌去。大袁说。他真不知道人们怎么会选这个小屁孩当支书,难道就因为他当过几年兵?
  • 岭上白雪流成河

    岭上白雪流成河

    今年的冬天显得很干燥,眼看就进入十二月份,一直没有下雪。气压低的日子里,烟尘和雾霾让人难以喘息,晚上尤甚,根本就不想出门。早晨的天气预报说近三天有大到暴雪,不觉心神一振,赶紧收拾好行囊,却把上班的事抛在了脑后。天空灰蒙蒙的,下楼启动汽车时,已经零星飘起了雪花。到煤窑岭时已经快天黑,雪下得更大了。在村口,我遇见了刚从山上下来的胡大爷。胡大爷叫胡宝山,今年已经七十五岁,牙快掉没了,门牙只剩下一颗半,但是他坚持不镶牙,他说他不喜欢那个味道。他原是佳木斯农机厂退休干部,退下来后就搬到了这里。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
  • 阴阳师:最好看的妖怪小说

    阴阳师:最好看的妖怪小说

    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阴阳师安倍晴明,白衣飘飘,儒雅不羁;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淳朴耿直。平安京异事频发,妖魅为祸,迷雾重重。看安倍晴明与源博雅,如何洞悉人心之咒,解决一桩桩动人心弦的诡奇事件!
  • 春琴抄

    春琴抄

    本书是日本唯美大师谷崎润一郎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大阪药材商之女春琴幼年双目失明,她美貌聪颖,天赋过人,在音曲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来她家做学徒的少年佐助倾慕她,尽心服侍之余,自己也暗地学习三味线,两人成为半主仆半师徒的关系。自立门户后,春琴因招人忌恨,被人毁容,佐助也自刺双目,两人深入无人知晓的二人世界。《吉野葛》是以吉野地方历史传说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亦虚亦实,饶有趣味。“我”准备创作以吉野地方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到吉野来收集资料,却引出了“我”的朋友津村思慕早逝母亲的旧事,并缔结了一段美好姻缘。
热门推荐
  • 绿妖

    绿妖

    天庭。云雾缭绕,金銮殿椅,众神着锦衣长袍立于两侧,庄严华美的鱼白柱,弥漫的仙气笼罩着凌霄殿。“大胆小玩子!你竟敢私自放走广寒宫仙子!解开蛇妖封印?!乱点鸳鸯谱!致使历史轨道逆行!可知罪?”“小玩子无罪!”玩玩傲然的扬起下巴,大声的反驳道。“哼,原始天尊何在?!将小玩子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玉帝坐在高高的金椅上,双目圆瞪,满是怒气。“玉帝息怒啊!小……
  • 恶魔支配系统

    恶魔支配系统

    嘘!瞧我发现了什么?那里有一只野生的高等恶魔!它的魔力含量是普通天使的三倍!只要我们从后面过去踹倒它,再给它来几发超阶圣枪,就可以把它收做小弟了!如果有时间训练一下,带出去屠龙的时候会更带劲……PS.1:这是个没有节操的故事,所以只能让主角去东瀛搞事了。在国内的话这本书迟早404。PS.2:世界观沿用自《真女神转生4f》,这游戏超级好玩,还是中文版,作者君强烈安利!
  • 独行又何妨

    独行又何妨

    这是一本关于女人情感的小说记录着女人的幸福、快乐、痛苦、悲伤、迷茫这是一本关于女人心理的小说揭开充满人格分裂特征的女人的面纱:既柔弱又坚强,既保守又奔放,既忠诚又背叛,既桀骜不驯又主动臣服,既向往自由又甘愿束缚。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现实的小说家庭、事业、金钱、情欲,如何抉择,如何解脱。
  • 魔王校草拯救计划

    魔王校草拯救计划

    新生开学典礼,她在台上致辞,他在台下打了同学,一个眼神,他从此记恨上她。好心挽救打架的他,她却被误会成他的女朋友。自此,各种麻烦纷至沓来,青梅厌恶,竹马误解,她的身边什么时候竟全是和他有关系的人?完美天使路西法,过于高贵,过于自信,却在某一天堕入了地狱.....韩筱萝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堕落成魔王的应修寒从地狱里拯救出来......他负手而立,凝视着面前一脸希冀的女生,冷言:宁在地狱称王,不在天堂为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效不恋爱

    高效不恋爱

    而为了保护他,她......任他一次次伤害自己。
  • 百里歌哭

    百里歌哭

    小时候我经常登上老家屋后那道迤逦的山岗,假如这是一个霞光明丽的早晨,或者阵雨初歇的傍晚,就会看见在仿佛水洗过的天空底下有一条波浪滔滔的大河,大河那边有蜿蜒的长堤、参差不齐的树木、隐隐约约的房舍和冉冉袅袅的炊烟。那就是百里洲。百里洲,一个像星星一样遥远和梦一般神秘的名字。我的老家叫拾宝山。打我记事起就听老人们说,百里洲富啊!别说种庄稼,就是随便插根树棍就能长出青枝绿叶!这样的富饶之地男人们是不用操心找媳妇的,只要你亮出百里洲的名头,马上就会有一大群姑娘跟在你身后,就像现在的老板或者款爷。
  • 吹不响的哨子

    吹不响的哨子

    太阳还没有露头,露水还在草叶上,黄瘪子就上路了。有点雾气,可能是凌晨起的,黄瘪子心里不痛快,打入秋,这天色都是阴沉沉的,不给人爽快脸面。刚种上麦子,还没有入冬,按说是平静的日子,可是乡里动员土地流转,要把散户土地租赁给种植大户,并美其名曰,规模种植。黄瘪子准备找王乡长,王乡长是副的,但是副乡长也是乡长,谁让他蹲点北岗村的?蹲点不是跑两趟就能把问题解决好的。黄瘪子此前找过村支书了,村支书是个年轻人,才三十露头,在黄瘪子看来还是嘴上没毛的人,办事不可能那么牢靠。村委会主任也是刚到四十的人,自己当生产队长时候,他们才出生。
  • 我的草莓味少年

    我的草莓味少年

    青春高甜宠文,撩动你沉寂已久的少女心,那个曾经陪你上课的人,现在还在等你下班吗?◆高一那年,地铁站出口,她被一群不良少年围堵戏耍,身为“不良少年头目”的他,从天而降,“英雄救美”。临别时,她义正言辞地警告他:“以后别让你的那帮兄弟干这种事了!”他却双手插在兜里,温柔又狡黠地注视着她:“哪种?”◆文理分班后,他公然占了她为喜欢的人留的座位,她又急又气,扭头就要走,他却伸手抓住她的胳膊:“怎么……不敢和我做同桌?怕爱上我?”“……”◆临近高考,她有点紧张,一直趴在课桌上啐啐念:“我觉高考这事吧,得看上天爱不爱我了?”“可到底爱不爱呢?”“抬头。”他命令她。她仰头,对上他亮的像星星一样的眼睛;“爱”。……后来,他被众人误解却毫不在意,只对她说:“唐弋瑾,你不需要分青红皂白,只需要站在我这边,就好。”再后来,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最初的心动或许就是伪学渣的你叼着棒棒糖给我讲题,嘴里呼出好闻的草莓味。姜靳深,众生皆苦,唯有你是草莓味!承蒙你出现,够我喜欢好多年!
  • 四川菜味型手册

    四川菜味型手册

    调味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香为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口味正逐渐趋向国际化,人们越来越讲究五滋六味。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川菜调味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调味的意义;味与调味品;调味的基本方法;复合味的制作方法及运用;川菜味型的延伸与创新等。
  • 武侠之寻踪查迹

    武侠之寻踪查迹

    真相重要吗?由此产生的后果才最重要。大家都是看破不说破的,你也是一个聪明人。。。我不喜欢这样,我就是要寻踪查迹,找到事实的真相。因为每一个真相背后都浸透着鲜血,回荡着哀嚎。。。写一段江湖,写一些江湖儿女。写出他们的无奈、执着和热爱。他们就是你和我,我们本来应该的样子。我门戴着面具生活在都市里,只能把真实的自己写在书里。本文偏向写实,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