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2500000063

第63章 江西受困(10)

“岂止不利,杀头灭门都不为过。”曾国藩又是淡淡一笑,“前些年在湖南,鲍起豹、徐有壬、陶恩培他们虽不能容我,但尚不至于这般卑鄙阴毒。他们是明火执仗,表里一致。这些恶魔,则是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倘若不是芗泉听到,岂不是死在他们手中?尚不知冤在哪里!正是康福说的,他们五人中有三个满人,且德音杭布又是皇上亲自派来的,皇上自然会相信他们的话。”

康福说:“陆元烺从前比陈启迈、恽光宸还客气一点,现在何以变得这样黑心?”

曾国藩说:“查淮盐走私,查到他的致命处了。还有史致谔,原本也还马马虎虎过得去,我一查淮盐,他就又怕又恨了。关键还是在德音杭布身上,此人既贪又蠢,为了不在军营吃苦,真是不择手段,这人终究会吃大亏的。文、陆正是利用他的愚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却一点都看不出,日后朝廷查出是诬告,惩办的又是他,文、陆都会赖得干干净净。”

“大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看我们得先下手!”曾国华杀气腾腾地走到大哥身边。

“你说怎样下手法?”曾国藩两只三角眼里,射出冷气逼人的凶光。

“杀掉德!”曾国华低低地但却是沉重地抛出三个字。

曾国藩望着六弟,两把扫帚眉连成一条横线,阴沉沉的脸上没有一点表示。他抬起左手,慢慢地抚摸着垂在胸前的胡须。康福神色庄重地说:“六爷说得对。德音杭布一死,那个折子也就吹了,还为我们湘勇拔去一个眼中钉。大人,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我会像捏死一只蚊子一样干得干净利落。”

曾国藩仍旧在抚摸着胡须,仿佛那是一个智囊,可以给他以启迪和智慧,又仿佛那是千军万马,可以给他以勇气和胆量。终于,他将胡须向右边一甩,霍地站起来,两道阴森森的目光朝康福、曾国华扫了一眼,然后一言不发地走进卧室。这是一个经过反复考虑后而决定的杀人的信号,曾国藩身边的人都清楚。

“六爷,我明早和芗泉一起去南昌,你看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康福摸了摸腰间的新腰刀问。曾国华沉思一会儿说:“你要耐着性子,寻一个好机会,最好让他死在文俊、陆元烺的衙门里。到时,我再要大哥给朝廷上个折子,告他一个谋杀之罪,让他们一世脱不了干系!”

康福、蒋益澧走后的第四天傍晚,文俊衙门的袁巡捕急匆匆地来到瑞州,哭丧着脸对曾国藩说:“曾大人,德大人德音杭布昨夜被人暗杀了!”

曾国藩心中甚喜,脸上故作惊讶地问:“德大人在南康好好的,怎么会被人暗杀呢?”

“德大人他,他不是死在南、南康,而是死在南、南昌。”袁巡捕一着急,说话就有点结巴。他有意慢点说,“德大人早在十多天前就到南昌来了。昨夜,文中丞请他来巡抚衙门议事。两人在书房密谈。一会儿,文中丞外出方便,回来一看,吓了一大跳,德大人已倒在血泊中断了气。文中丞立时命人封锁衙门,却找不到刺客的踪影,文中丞已下令四处严查。”

袁巡捕说到这里,凑近曾国藩耳边把声音放低:“文中丞因德大人死在他的衙门里,当时又无第三人在场,心里有点怕,怕说不清楚。”

干得好,康福有心计。曾国藩心里想,口里却严峻地对袁巡捕说:“德大人是朝廷派来的留都郎中、圣祖爷的后裔、当今皇上的叔辈,就是本部堂亦敬重他,兵凶战危之地,从不让他去。他住在南康,有一队亲兵专门保护,现在却无缘无故地死在文中丞的衙门里,又没抓到刺客,叫我如何向朝廷交代!”

说罢,拿出手绢来擦眼睛。袁巡捕见状,也只得陪着流泪,又结结巴巴地说:“文、文中丞自知保护不力,有负朝廷,故遣卑、卑职恭请大人到南昌商、商量,一起捉拿凶手归、归案。”

曾国藩冷冰冰地说:“瑞州军务繁忙,我如何离得开!”

袁巡捕哀求道:“文中丞一再叮、叮嘱卑职,务必请大、大人放驾。”

曾国藩心想,不去看来不行,今后朝廷追问起来,也不好回话。去呢,又有点心虚。他坐在椅子上,做出一副又哀又怒的样子,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他深恨自己胆气薄弱,缺乏董卓、曹操那种乱世奸雄的禀赋。这事做得神鬼不知,天衣无缝,你怕什么来?曾国藩经过这样一番心理上的自责自慰后,胆子壮起来:“好!我明天和你同去南昌,一定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

袁巡捕慌忙鞠躬:“多谢曾大人!”

“大哥!”曾国藩正要叫人收拾行装,准备明日启程,忽见曾国华哭着进了门。

“什么事?”堂堂五尺大汉,居然泪流满面,岂不是脓包一个!曾国藩真的有点看不起这个六弟了。

“大哥。”曾国华经此一问,哭得更厉害,“父亲大人去世了!”

“你说什么?听谁说的?”曾国藩猛地站起来,双手死劲抓着六弟的肩膀问。

“四哥打发盛三送讣告来了。”

曾国藩手一松,瘫倒在太师椅上,泪水从微闭的双眼中无声地流出来。好一阵子,他才睁开眼睛,轻轻地吩咐左右:“拿丧服来!”然后转过脸,对袁巡捕说,“国藩遭大不幸,不能应命前往南昌,请代我多多向文中丞致意,务必请他早日缉拿凶手归案,以慰德大人在天之灵。”

深夜,曾国藩从悲痛中苏醒过来。他前前后后冷冷静静地想了又想,如果说当年母亲去世最不是时候的话,那么父亲不早不迟死在这个时刻,真可谓恰到好处。目前局面,处处掣肘,硬着头皮顶下去,日后会更困难,无故撒手不管,上下又都会不许,不如趁此机会摆脱这个困境,把这副烂摊子扔给江西,给朝廷一个难堪。这水陆两万湘勇,除开他曾国藩,还有谁能指挥得下?到时,再与皇上讨价还价不迟。曾国藩的心绪宁静下来,他坐在书案边,给皇上拟了一个《回籍奔父丧折》:“微臣服官以来,二十余年未得一日侍养亲闱。前此母丧未周,墨绖襄事;今兹父丧,未视含殓。而军营数载,又功寡过多,在国为一毫无补之人,在家有百身莫赎之罪。瑞州去臣家不过十日程途,即日奔丧回籍。”他想起德音杭布之案,今日之境遇,是越早离开越好,决定不待皇上批覆,即封印回家。

咸丰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是个愁云惨淡、天地晦暗的日子。早几天气温和暖些,水边的杨柳枝已吐出星星点点的嫩牙尖,这几天又被呼啸的北风将生命力凝固了,偶尔可看到的几朵迎春花,也全部萎落在枯枝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鸟儿不敢出来觅食,全部蜷缩在避风的窝里,企望着艳阳天的到来。吃过中饭后,曾国藩告别前来瑞州送行的彭玉麟、杨载福和康福等文武官员僚属,以及文俊专程派来吊唁的粮道李桓和瑞州城的知府、首县等人,带着六弟国华、九弟国荃、仆人荆七踏上回家奔丧的路途。

兄弟三人都不说一句话,默默地骑在马上赶路。曾国藩的心更像满天无边无际的阴云一样,沉甸甸、紧巴巴的。他望着水瘦山寒、寂寥冷落的田野和马蹄下狭窄干裂、凹凸不平的千年古道,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这悲哀不是为了父亲的死。父亲寿过六十八岁,己身功名虽仅只一秀才,但儿子为他请得一品诰封和皇上的三次赏赐,整个湘乡县,没有第二人有如此殊荣。做父亲的可以瞑目,做儿子的也对得起了。曾国藩悲哀的是他自己出山以来的处境。

从咸丰二年十二月出山以来,五年过去了,其中的艰难辛苦、屈辱创伤之多,正如眼前的锦江水一样,倾不完,吐不尽。锦江水尚可以向人世间倾吐,自己肚子里这一腔苦水,向谁去倾吐呢——“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他也不愿向别人倾吐。望着不见一只航船的枯浅的锦江,他眼中出现了水面平静的湘江和波涛起伏的长江。这两条曾被他深情吟咏过的江河,差点儿吞没了他的躯体。两次投江,羞辱难洗,多少年后都将成为子孙后世的笑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为了收复皇上的江山,捍卫孔孟名教的尊严,却落得个皇上猜疑,地方排挤,四面碰壁,八方龃龉,几陷于通国不容的境地。这几年除了痛苦,得到了什么呢?论官职,依旧只是个侍郎。江忠源带勇,从署理知县升到了巡抚。胡林翼带勇,也从道员升到了巡抚。这倒也罢了,还有许多像陶恩培、文俊、耆龄一类人,心地又坏,才质又庸劣,也一个个加官晋爵,手握重权。天下事真是太不公平了。但是,想想自己,他又不禁摇头叹气。论功劳,武昌、汉阳、蕲州、田家镇,收复了又丢失,最后还是别人再夺回的。来江西两年多,九江、湖口至今未下,长毛仍控制七府四十余州县,有何功劳可言!难道说长毛不能灭、大清不能兴吗?难道说今生就只配做一个书生,不能做李泌、裴度吗?

不远处的田塍上,一个农民牵了一头羸弱的水牛在走着。看着这头疲惫不堪的牛,曾国藩突然想起了衡州出兵那天,用来血祭的那头牛。水牛渐渐地消失在薄暮中,看不见了。曾国藩低头看着自己,猛然发现,这几年来,自己明显地瘦弱了。还不到五十岁,何以衰老得如此之快!脑子里又浮现了石鼓嘴下的那头牛,它即将断气,痛苦地抽搐着,两只榛色的眼球鼓鼓地望着苍天。曾国藩奇怪地觉得,那头牛仿佛就是他!

天色更暗,北风更紧,黄昏来临了。四周的山河、田地、房屋、道路慢慢模糊起来。出路在哪里?前途在哪里?曾国藩无法预卜,只觉得眼前天昏地暗,心情万般苍凉。他现在什么都不想了,也不要了,仅仅巴望着早点回到荷叶塘。他太疲倦了,他要在父亲的墓旁静静地休息一段时期,然后,再将这几年所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细细的回顾。

同类推荐
  • 一片冰心

    一片冰心

    有一阵,我厌倦了职场生活,于是决定换个环境。没过多久,我就将一封辞职信递交给了上司。递给辞职信的第二天上午,我的老板就找我谈话。他倚靠在用真皮制作,而且一看就价格不菲的摇摇老板椅上,漫不经心地摇晃着身子,左手夹着一支黑色粗糙棒棒状的巴西雪茄,右手时不时地在老板桌上端起刚泡好的西湖龙井茶,凑到嘴边吹上几口气,抿上一小口。我很规矩地坐在他对面,身体不由得紧张了起来,脸色通红,心跳加速。为了掩饰这种拘束感,我很快地将两手放在腿上,低着头三心二意地抠起了指甲。我此时的这种心态行为,或许对于别人看来,好像是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样子。
  • 寓所谜案

    寓所谜案

    “无论是谁杀了普罗瑟罗上校,他都为整个世界做出了贡献。”受人尊敬的牧师刚刚发表这番言论,讨人嫌的普罗瑟罗上校就在牧师寓所里被杀了,嫌疑人竟然有七个!此案惊动了所有圣玛丽米德所有村民,各路人马纷纷出动。傲慢的警探虚张声势,全无头绪。倒霉的牧师东奔西跑,徒劳无功。只有机智的马普尔小姐安坐家中,不动声色就找出了真凶。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 失去男根的亚当

    失去男根的亚当

    主人公是欲望的化身,他走向森林,森林的残酷让他死去活来,天上的猛禽、地上的野兽,无不是敌意的存在。离别森林返回城市时,他看列了自己的墓碑。一个死去抑或活着都已面目模糊的人,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能是逃亡与放纵。这样一种不讲理的真实,正是无数人的生活隐喻,其中利箭一样的悲伤和愤怒,欢乐和疼痛,正穿透岁月向我们呼啸而来……
  • 泰山泰水(中)

    泰山泰水(中)

    婚姻,应该是一件允许人们“试错”的冒险。婚姻,本是人生大事。婚前相互了解,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婚后小心呵护,磨合协调,唯愿能够白头偕老,地久天长。即便如此,由于性格不合,最终情感破裂而劳燕分飞,所在多有。或者夫妻中有一方亡故,生者再婚,也很常见。有过婚姻经历的人再婚,是为“婚姻重组”。而婚姻重组,毕竟是少数人的人生体验。对于局外人而言,成了一个颇为考验想象力的概念。对此,有人怀了几分可望而不可即的艳羡;有人生出带有几分暧昧的联想。
热门推荐
  • 木兰堂

    木兰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吹灯II

    鬼吹灯II

    热播网剧《鬼吹灯之怒晴湘西》改编自本书!生死轮回的千古之迷,,消逝的千百年文明,尘封的古老遗迹,苍茫大地上盘伏着巨龙,守护这一切。大河滔滔、黄沙滚滚,还是沧海桑田,这里到底隐藏着什么?那些埋藏着的生命灵魂徘徊挣扎,永生之门的出口的通道究竟在哪里?一行人意外探索着这一切未知之谜,逐渐揭开隐藏其后的神秘传说。
  • 佛说自誓三昧经

    佛说自誓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活继续晴天依旧

    生活继续晴天依旧

    一雪一冷一寒,一春一梦一心,我们依然骄傲的只有心灵的水将这些迷雾淘洗干净。然后带着黎明的荣光,照亮最初的梦想。生活像一条河流,命运在向你我招手,不要再挽留,不要再忧伤,爱过,就是一生一世,希望在繁华散尽的瞬间,彼此还能记得,直至等候晴天来临。
  • 梦入情深处

    梦入情深处

    世间有许多钟情,也有许多种遗憾。有许多美好的感情在错的时间和错的地点错过了,错过就是永远。
  • 人间帝域

    人间帝域

    祸起人间,仙终帝域。天才与天才之间总有故事发生...已完结!
  • 快穿系统:boss男神,别追我

    快穿系统:boss男神,别追我

    “男神,别追我了行吗?”“我只是路过。”“都几个世界了,你还路过?!”
  • 农家有女叫青青

    农家有女叫青青

    做的农活:插秧,割麦,锄草,翻地……;吃的淡饭:大米糊,包谷糊,红薯糊,南瓜糊……;玩的游戏:跳皮筋,跳房,打沙包,踢毽子……;住的房子:茅草的,泥土的,青砖的,红砖的……;那些年的农村,你记忆里的这儿都有!
  • 神袛之弓

    神袛之弓

    人生本该百年,可有些人年纪轻轻、年纪小小的就莫名的死去,被发现命里有灵器,注定活不长久。神袛是一种职业,专与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下通幽冥,上通天堂,维持着弹指可破的安宁,若想活得久一点,即加入神袛,入职要求:1、命里有灵器,并以觉醒的生人。2、得神袛之殿的认可。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