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800000003

第3章 上篇 倾听是教育者的首要素养 (1)

“听”比“说”更重要?

有位妈妈声带上长了结节,医生强迫她禁声,至少十天不许说话。

这天,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嚷:“我恨老师!再也不去学校了!”

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妈妈一定要严厉地训斥他。但是,这一次她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不能讲话。? 气愤的儿子趴在母亲的膝盖上,伤心地哭着:“妈妈,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拼错了一个字,老师就嘲笑了我一番,结果同学们都笑我,真没面子!”

妈妈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儿子沉默了几分钟,从妈妈怀中站了起来,平静地说:“我要去公园了,同学们还等着我呢。谢谢你听我说这些事。”

由于一个特殊的原因,这位母亲体会到了“沉默”在亲子沟通中的重要意义。

许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教训,他们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们的诉说,有人理解他们的感受,他们需要在受伤的时候、沮丧的时候、愤怒的时候、或者兴奋的时候,有人能和他们一起分担或分享。

许多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存在问题,他们不能理解孩子们为什么在与朋友聊天时兴高采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跟父母谈话却好像挤牙膏,问一句答一句,问多几句,就不耐烦起来:“你问这干什么?”建议父母不妨在孩子和朋友谈天时偷着听听,孩子跟朋友是怎么说话的。比如,孩子受了老师的委屈,如果他向朋友说,朋友的反应一般是这样:耐心听孩子说完,在听的过程中会不断加入一些感叹词,表示对其的同情;在听完后,朋友往往会附和孩子的意见,举出一些新的事实(如:往往发生在自己身上)来证明孩子的观点(如:××老师真是混帐)是正确的。

而许多父母的反应是这样的,听孩子说第一句时便急不可待说“什么?!你在学校又犯事了?!”孩子想要分辩是老师冤枉了他,父母便会呵斥“你没犯错老师能冤枉你吗?那么多学生为什么就冤枉你一个呀?还敢撒谎!”接着,父母还会举出更多的例子证明孩子的种种劣迹。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你愿意跟谁交谈呢?或者再设想一下,如果你在单位也受到领导的批评,你愿意找什么样的人倾诉呢?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呢?

实际上,亲子沟通所存在的非常多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说”得多,“听”得少。孩子在想要寻找倾诉对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遭到一番教育,甚至成为父母“语言垃圾”的承载者,如此这般,孩子怎么还能愿意与父母沟通?

“沉默是金”,在亲子沟通中,倾听的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甚至比“说”更重要。

倾听是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径。许多父母在来信中抱怨“我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了解”、“我从来搞不懂这孩子在想些什么”。我想我们都没这个本领能直接看透别人的想法,那么,好好听人说话就是了解他人,包括了解孩子的最好的途径之一了。孩子虽然思维和心理发展不甚成熟,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做父母的只是去要求孩子应该“如何做”,而不去努力发现孩子“为什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这是非常不聪明的。因为只有了解孩子,才谈得上有效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帮助孩子。 如果你能倾听孩子诉说一次,那么你与孩子的距离就会拉近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验。两个人本来并非特别亲密,但在一次完全“零距离”的谈心后,却成为莫逆之交。父母如果希望与孩子的关系更融洽、更亲密,希望家庭气氛更和谐、更温馨,就应当想方设法让孩子向你倾诉。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让孩子宣泄心中积郁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找不到宣泄的通道,就会对人产生损害,而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伤害就更大。他们可能因此变得冷漠孤僻,自我封闭,对人与人的感情不信任。也可能因此走向偏激、叛逆,通过一些不正当的途径发泄自我。

是什么妨得了我们倾听?

为什么父母倾听孩子说话那么困难?为什么多数父母没有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这些父母在与其他人(同事、朋友等)接触时,往往是宽容、体贴的,他们可以倾听一个失意朋友的诉说,为什么很难接纳孩子的情感?

关键还是“态度”。应该相信,没有一位父母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但在面对孩子的那一刻,却往往陷入一个个“怪圈”。

一是“我说你听”的怪圈。父母们总是觉得给孩子上的课太少,给孩子的教育太少。很多父母根深蒂固地认为:孩子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成年人的指导和教训,否则就走不下去。有了这样一种思想,父母当然会认为孩子没必要说得太多,他只要好好听着就行了,甚至还会认为孩子的倾诉是一种“叛逆”行为。这样的父母对孩子采取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可能听到孩子真正的声音。我们只想对这些父母说一句: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你给孩子的教导再多再好,也无法取代孩子的成长;而孩子的成长会遵循怎样的轨迹,你应该从孩子的声音里找到答案。

二是“没什么要紧事”的怪圈。这样的父母多是一些大忙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事很重要,但同时,他们又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的事(孩子关注的事)没什么要紧。孩子喜欢的圣斗士父母看不懂;孩子为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难过,父母一笑置之;孩子和朋友发生冲突,父母很轻松地说:“孩子嘛,过几天就好了。”很明显,这样的父母也难以倾听孩子的声音,因为他们认为那不重要。这些父母总是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的世界,他们已经忘记自己的童年,也不能理解,在大人看来渺小不足道的事物,却占据着孩子的整个心灵;而他们更难想到的是,孩子的成长更多地依赖于这些“渺小”的东西,而并非成年人想像的依赖于学校功课和考试成绩。

三是“寻找蛛丝马迹”的怪圈。与前两种父母相比,有着这种“缜密”思维逻辑的父母更加可怕。他们也喜欢听孩子说话,经常鼓动孩子向自己倾诉。但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从孩子的叙述中“寻找蛛丝马迹”,用“007式”的嗅觉“找茬”。孩子如果真的向他们说点什么,十有八九会发现,父母会抓住一个细节,无限发挥,充分想像,对孩子展开“逼问”和“训斥”,如“什么?你跟×××关系很好,他是男生还是女生?”这样的父母很快就会与自己的孩子展开一场漫长的“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其他的就更谈不上了。

当然,这几种思维的“怪圈”也往往同时存在,因为它们的根基其实都是一个,就是成人的思维模式。成人的思维模式将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固定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父母永远是主动的,孩子永远是被动的一方;孩子即使要说点什么,那往往只是孩子脾气,在成人的思维模式中根本算不上什么;如果说它有用,那就是为父母的教训提供了批评的“靶子”。要真正听见孩子的声音,就得跳出这种思维误区,以真诚、平等、尊重的态度面对孩子。

怎样倾听孩子说话

学会倾听孩子说话也难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父母是否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改变一些我们的习惯做法。

倾听孩子的声音,请记住下面三个步骤:

●第一步 停下来

当我们要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之前,是不是先得把其他的事情停下来?你不可能一边演算习题一边看电视,也不可能在与人聊天的同时写一份重要文件。那么听孩子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这里,“停下来”有两方面的含义。

同类推荐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的成长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从牙牙学语、缓慢爬行到会认出爸爸妈妈、蹒跚走路,再到学会摆弄玩具、做游戏、独自过马路、乘车、骑车等,期间其实一直是危险与成长并存的,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知道一切的成功和幸福都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父母要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作为生存的首要技能。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礼仪作为一种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人文精神,作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既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也需要日积月累的养成,才会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给予他良好的环境以及正确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且,年幼的孩子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也更有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希望本书能成为你家教子征程的起点。相信只要您跟着本书中所讲的教养方法去做,在不久的将来,您的孩子一定会成为受人欢迎的小淑女、小绅士!
  • 成为智慧型家长

    成为智慧型家长

    孩子是父母最伟大的事业,是父母基因完美结合的终极体现。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本书作者尹红婷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的幼儿教育事业经验,针对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出了独特、有效的建议,书中的问题可以让家长在阅读的时候产生极大的共鸣。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孩子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充分建立跟孩子亲密和谐的关系,学会成为智慧型家长。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说教式的育儿书,而是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为家长解答各种育儿中的问题,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家庭教育读物。
  •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本书融思想、智慧、创新于一体,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原则。本书通过阐述爱和规矩的关系以及重要性,改变了千万家庭中国式传统教子观念和模式,纠正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种种误区,是家长和老师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同时,书中列举了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父母解决管教孩子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其思想独特,视角新颖。家长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孩子不按着规矩去做怎么办,孩子不喜欢被规矩所缚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学会将规矩变成习惯,怎样让孩子从规矩中感受父母博大的爱和良苦用心……本书都会告诉你答案。
热门推荐
  • 黑水谣

    黑水谣

    达川与北源两地相距不过四十公里,同是闽北历史文化名城,一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只不过北源是县级市,达川是中心城市,而若干年前北源曾是地区行署所在地。随着交通、经济条件的改善,行政中心再次迁移北源呼之欲出。小说主人公温八雅正是在达川、北源经济大发展之时,先后任职于两地。小说围绕两地的经济发展,牵扯出一串串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商场的博弈、职场的打拼、情场的纠缠、官场的周旋……而温八雅却在这两个不同的舞台,演绎了同样精彩的人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本法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人民陪审员惩戒机制、履职保障、陪审员任期、参审案件数上限等作了规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杏闹春光

    红杏闹春光

    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曼歌妙舞,压根不会;化学物理,没有学好;历史政治,十分无能……废柴如她,只好整衣改装,洗手作羹汤。用美食来造就一场别样的人生。?书名出自宋祁《玉楼春·春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不换脑袋就换人

    不换脑袋就换人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仅仅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尽职尽责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已经远远不够。当你的思路不能有丝毫的突破,当你为企业创造的价人值还不及你从企业拿走的薪水,即使这时候你还既没有出卖企业的秘密,也没有浪费企业的资源,恐怕你也得走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提出了更的高的要求和期待,那就是积极思索、锐意创新、善于谋划、长于变通,不断在方法上、技术上、质量上和效率上寻求更新的突破和创造更大的业绩。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头脑的作用,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观念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受企业欢迎的金牌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员工不换脑,企业就要换人。
  • The Inca of Perusalem

    The Inca of Perusale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的三生情缘

    我们的三生情缘

    他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一个连记录都没有的古国,大胆追爱,她因为爱追随他来到现代,续写前缘。这三世很长,可因有你一切变得美好。
  • Hi初恋君请滚蛋

    Hi初恋君请滚蛋

    十年前,女孩:“哎!听外面一直有谣言说你喜欢我?但是我等不及了,所以我要向你告白,我喜欢你。”男孩:“我澄清一下,这不是谣言,我是真的喜欢你”十年后,男人:“满满,我一直都没忘记你,我们结婚吧”女人:“滚”
  • 捉妖大宗师

    捉妖大宗师

    世界动荡,妖兽层出不穷生命不止,魔怪横行这个老虎好像中暑了,今天炖虎骨吧大师饶命,这是我家大王陈峰:我抓的就是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