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00000003

第3章 美德篇1 (2)

第一篇 美德篇1 (2)

点睛之评:如果说“骄子不孝”是说儿孙孝顺与否是与父母有间接关系的话,那么“大不正,小不敬”就是说与父母有直接关系了。很难想象一个父亲在教育孩子仁义道德的时候,自己不以身作则,这样的父亲能让孩子肃然起敬。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根”,子女是“苗”,根正苗才红。所以,要想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孝顺,恐怕父母也要在自身修养上多下工夫。

【久病床前无孝子】

谚语释义:意为长久服侍生病的父母,儿女们会产生厌烦情绪。

相关作品:清?缪莲仙《梦笔生花》第二编第八卷:“久病床前没孝子,情人眼里出西施。”亦作“百日床前无孝子”。《歧路灯》第四十七回:“人家说百日床前无孝子,着实罗索人。”

点睛之评:有时候对于一种品德的实践,是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和代价的。对于“孝”字,有时候考验的不是能否舍生忘死的勇气,而是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能长年累月地服侍卧病在床的父母,而能不流露出一点不耐烦,那确实是至诚至孝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兴旺发达的家政服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对父母的责任,终归还是要落到自己身上,怎样对待久病在床的父母,这是对子女的品格的严峻考验。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谚语释义:危险关头只有兄弟、父子患难与共。

相关作品:《西游记》第八十一回:“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父去也。”亦作“临阵无如父子兵”。《杨家府演义》第八卷:“闻卿昔日征蛮,乃是父子。今日征番,又是父子,正谚所云‘临阵无如父子兵’是也。”

点睛之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并不是科学的用人之道,因为在政治上,王朝世袭制已经被扔到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在经济上,家族企业相对于现代企业制度来说也显得愚顽落后。在利益的驱使下,会有专门的人才帮你围剿“猛虎”和冲锋陷阵。然而就个人来说,能够在你潦倒失意的时候不离不弃,并一直愿意与你并肩战斗的,恐怕还是血浓于水的亲人。

【儿大不由娘】

谚语释义:子女大了,父母管束不住。

相关作品:《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九回:“他‘儿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亦作“儿大不由母”。《吕梁英雄传》第四十七回:“我早就说给他问个媳妇,就把心收住啦,人家硬不!儿大不由母,我也管不了!”亦作“儿大不由爷”。《歧路灯》第三十二回:“如今你就是把你大爷叫起来,儿大不由爷,他也管不住我。”

点睛之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他总会长大,总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个时候,他就不再是一只风筝,丝线扯在父母的手里,而是一只鸟,飞出了父母的手心。他将有自己的追求和志向,他将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这一切,父母都是无法控制也不应该控制的。然而,作为子女,不能由于自己翅膀硬了,就可以不顾父母的感觉为所欲为,对许多父母关心的事情,比如结婚生子,应该与父母沟通,即便不能获得他们的绝对支持,也不应该置之不理。

【独子得惜】

谚语释义:独生子最受父母爱惜。

相关作品:《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常言道:‘独子得惜。’因是个富家爱子,养骄了他;又且自小纳粟入监,出外都称相公,一发纵荡了。”

点睛之评: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独生子一般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但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往往不会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相反,他会得到父母的无比疼爱。本来千亩田种一棵苗,对其呵护有加,这也无可厚非,然而事情往往不能超过限度,不然会适得其反,爱之适足以害之。所以对待独生子,不能一味骄纵溺爱,应该宽严适中,这才是教育之道。

歇后语

郑庄公挖地道——不到黄泉不相见

点睛之评:郑庄公的母亲从小就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兄弟共叔段。她如此偏心,后来竟然发展到帮助共叔段谋反,到了意欲置庄公于死地的地步。郑庄公愤怒之下,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见面。后来,他心生悔意,在一个聪明的大臣的帮助下,“掘地及泉”,母子相见,重归于好。

这个故事包含了两个元素:一是孝心,二是智慧。庄公反悔之后孝心大动,这本让人十分欣慰,后来又使用巧妙的办法尽了孝心,成为一个千古传颂的美谈,让人不能不油然而喜,心情大悦。

要饭的看丈母娘——穷孝顺

点睛之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孝顺这种事情,是完全超脱于贫富之外的,因为它完全就是个心意的问题。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样的孩子就算腰缠万贯,他也不孝。圣人说,孝顺,最主要的是牵挂父母的身体。所以即使穷困潦倒,远在千里之外,只要时时牵挂父母,那也是孝顺。

一根藤上的瓜——苦甜是一家

点睛之评:一家人就应该苦甜与共。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家徒四壁,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挡住雨雪。有了灯光,有了薪火,就有了满屋子的温馨。巴山深处,因为买不起碗和筷子,全家人共用一个碗和一双筷,只好你吃完了我再吃,家庭温馨之情,仍无处不在;陕北窑洞里,一家人只有一条打了补丁的裤子,谁出门给谁穿。

即使再苦也有亲人维护你的体面,才是一家人。

药店里的草药——少不了的一位(味)

点睛之评:在药店里,有些药是少不了的一味;在一个完整的单位里,有些人也是少不了的一位……每一种事物之所以存在,其自身都有某种不可或缺的东西,缺少了它性质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特别关注那“少不了的一位”,因为它往往是核心和关键,把它处理好了,事情往往就会迎刃而解。同样,在一个家庭里,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少不了的一位,应该敬之重之,好好地孝顺他们。

附录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为先:人生行善积德,“孝”名该放在首位。

爹养儿小,儿养爹老:父母养育儿子,儿子应该知恩图报,好好地赡养父母。

富贵好,不如子孙好:若是败家之子,再富的家也会被败光,若是好子孙,贫寒之家也能富贵起来。所以说,富贵好,不如子孙好。

不要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都成人:好儿孙是最大的财富。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只有当了父母,才能了解当父母的艰辛。

买尽天下物,难买子孙贤:好子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

大合唱——异口同声:大家说的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千年的大树——根深叶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茶馆搬家——另起炉灶:成家之后,就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也比喻自己另开辟事业渠道。

骂了皇帝祖先——不忠不孝:古人以皇帝为“君父”,骂了“君”,是为不忠;骂了“父”,是为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顺有三种表现,而断绝了子嗣是最严重的。

同类推荐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 老胡同

    老胡同

    《民国趣读 老胡同》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章士钊、周作人、何思源、高兴亚、张申府、张岱年、张恨水、姚雪垠……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这些作者同时也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本书基于对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回答了什么是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多维度探索了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发展规律,结合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文化、高科技发展等社会际遇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突出问题的大胆探索,有针对性地指出培育改革共识、增强全民法治和德治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与发展多样文化相结合、培育人与科技互动中的主体性、做高科技时代真实存在的自我等应对措施,进而提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总体对策研究,从目标、原则、方式、路径几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热门推荐
  • 莫归不语声声迟

    莫归不语声声迟

    她出身将门,天生不会言语国破家亡后,她化成一把利刃为了报恩,她完成无数次任务可在这次任务中,打破了她以往的心境在军营,他是一呼百应的定远大将军却唯独将她带在身边,共同进退在京都,他是权倾四海的翊王殿下却唯独将眼神留在她身上,温柔缱绻她陪在小姐身边,有他护着她犯下滔天大罪,唯有一死这一次,他能否还能将她护在身边?若是有再重逢的一天,她与他该如何排除万难?若是她死了,他又该如何活下去?
  • 琬瑜

    琬瑜

    “阿瑜,你听姐姐的,去睿亲王家,去看看爹留下的东西,你就会明白。”瑾琬看着用剑指着自己的妹妹,她的傻妹妹啊!一直被人利用,希望她看到父亲遗物能清醒过来…“睿亲王?他…”瑾瑜看着瑾琬眼角有滴泪徘徊不下,那是父亲生前好友,但是他在父亲被杀之后才回到京城,与当年事又有何干?似是看懂了她的心里,瑾琬把剑推到一边,“睿亲王,在父亲出事前日就偷偷回京,父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把遗物交给了睿亲王,遗物里有周国在大殷内应的官员名单,你看了就会明白。”瑾瑜瞪大眼睛看着瑾琬,心里不知是何滋味……她放下剑,坚定的看着瑾琬,“若真如你所说,那我必定手刃周国皇帝,为大殷开疆扩土……”
  • 元素战猫

    元素战猫

    林远重生了,开始了他新的一生。仰天长啸: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 末世之我是天网

    末世之我是天网

    一场事故,让李无道穿越到了末世,成为了天网;天网明白是什么吗?不明白啊,没事,哥给你解释解释,这天网啊,就是终结者的幕后大boss啊;终结者不认识啊,没事,玩过红警吧?洒家这天网也能捣鼓出来哦;哦,红警也没玩过啊,没关系,哥还能搞出蜂巢来,搞出火焰女皇来,搞出舔食者来,搞出暴君来,搞出异形军团来,就是要搞出绿巨人来,那也不是不可以的;好吧,这些都不认识啊,那没关系,请出门左转,回火星吧孩子,地球很危险,不适合你!
  • 岁月有你才锦年

    岁月有你才锦年

    【全本完结】至尊宝说过:曾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瞎了眼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才悔莫及。如果上天能给她一次机会,楚妖夭一定会对席昊阳说——“我愿意。”流经数年,后知后觉,“铎风·黑场”的幕后操纵者却是他。无知者无畏,为了荣耀,她傲视群雄,不惜得罪黑场,到头来才发现那场流亡的终结者,是他,而非自己。就是这样的他,令她没了战场的豪情万丈,有的只是情场的柔情百转。
  • 山河禅

    山河禅

    出生河图星域的她,是整个星域唯一一个凡人体质,出生时聚集天地灵气但却又毫无生机,被天罗人忌惮称之为不哭死神,被抛弃在星河间流荡。二十年后,灵元阁,人间唯一一个修仙门派。掌教收她入门时,却仍是一副孩童般的模样。三年后掌教缘尽仙逝,她与师侄相依为命,治水患,救饥荒,除妖魔,她习惯了他的陪伴……地极海中的玄丹山上,一座孤坟,那熟悉的声音不曾改变。琴弦撩动,对月空望,河图世界再也不复过往。
  • 我能召唤魔王

    我能召唤魔王

    李明重生成为了第三代魔王。魅魔妹妹想要学习新的知识召唤了李明,数百G福利一夜消失,老司机纷纷泪奔恨透了魔王。混沌之王感到无聊召唤了李明,某站突然变成了404,还让混沌之王学会了一句口头禅:你出招的样子很像练习生。财富女神想体验挥金如土的生活,DNF让她有了一万种破产的可能:“我套死你猴子的,给老娘上去……”……直到有一天,一个充满圣洁的女孩找到了李明说:“魔王大人,我想体验一下堕落的感觉。”“滚,老子这里不做月老的生意……但是嘛,你可以考虑一下我。”李明忽然变得很不正经了起来。
  •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

    本书从思维、时间、学习、健康、工作、管理、交际、财富、处世、成功等各个人生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懂得运用习惯的力量能成就你的一生。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人的成败。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足以改变你一生的伟大的习惯工程,形象而生动地剖析了左右人生的卓越习惯和负面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跨越人生障碍的切实可行的妙方,从而为读者重塑自我、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一条黄金途径。
  • 极品兽王猎

    极品兽王猎

    一个看夜间超市的宅男,无意间穿越到魔兽,作为万年兽王的他,带着坑爹系统,在魔兽的世界里,有怎样的故事:开启野兽之眼,控制着大熊,我擦,这四蹄驱动,就是不一样啊,这触感,嗯,还舔舔熊掌,有点咸,突然颜赦发现大家以一种看傻子的眼光看着颜赦,在大家一脸关爱的眼神下,颜赦一扭熊屁股就没影了,一会颜赦就看见霍格在前方晃悠,颜赦找了一个草丛,眼看霍格要走过来,颜赦控制着熊冲出草丛,大喊一声:德玛西亚!对霍格跳起了哈林摇,对就是哈林摇,看的霍格目瞪口呆心想:我特么居然被一只熊调戏了,还特么是头公的
  • 娇妻似火:总裁,结婚吧

    娇妻似火:总裁,结婚吧

    前世,她被渣男和堂姐利用,家破人亡失去一切,重生后,势必要抱上总裁的大腿,追求幸福,守护前世失去的一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