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06

第6章 昆虫趣闻(5)

所有的瓢虫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具有鲜明的颜色,并以此来警示鸟类和其他想吃它们的动物它们的味道很不好。

七星瓢虫体长5~6毫米,卵圆形,背面拱起像半个球,背上有7个黑斑。喜欢成群迁飞,我国北戴河边,每年5~7月,都会被瓢虫遮盖,成为一大片红色。它们爱吃棉、麦趼、菜趼、桃趼,是害虫的天敌。

让人毛骨悚然的吃人蝴蝶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能够吃人的蝴蝶,在巴西北部山区发生了蝴蝶吃人的事件。有一次,一支由10个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从巴黎出发到巴西北部的山区进行考察,在雨过天晴的下午,其中有一个队员与队伍走失了,队员们找了他很长时间,临近傍晚时他们才在草丛中找到了失踪队员的尸体。而在他的尸体周围飞翔着一群颜色艳丽的蝴蝶,经过医生的检查,证实他是被蝴蝶咬死的。小小的蝴蝶难道真的能够致人死亡吗?为了解开人们心中的疑虑,考察队员进行了调查,这些美丽的蝴蝶是巴西北部山区独有的,目卩一带的山民们说:它们的主食是动物的肉。当遇到兔子、山鼠的时候它们就几个聚在一起,成群地追啃蚕食;碰到大的动物,像牛、羊之类的,它们则数以千计地联合起来,进行围攻叮咬,直到把对方叮死,分食完毕为止。任何人只要想进人这一带,就必须穿保护衣,不然的话就会遭到这种吃人蝴蝶的袭击。

蝴蝶能够咬死人,这可真称得上是奇闻,为了进一步进行研究,科学家们捉了几只,把它们和老鼠放在一起,蝴蝶果然对老鼠进行了围攻,当老鼠被咬死、蚕食后,他们对被蝴蝶啃过的老鼠进行了化验,发现这种蝴蝶的唾液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它们咬了人或动物后,这种剧毒物质就会进人人或者动物的体内,人或者动物逐渐就没有了知觉,直至死亡。所以人们把这种蝴蝶称为“吃人蝴蝶”。

昆虫之间也有母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这是一首很着名的颂赞母爱的歌曲,其实母爱并非人类的专利,即使低等动物,像小小的昆虫,在对待自己子女上,同样表现出无限的爱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来举几个例子。

有些昆虫在子女出生之前就对其日后生计作了周密安排,使幼虫一孵化出来就能享受到可口的食料。有一种沙蜂,为了后代,在炎热的沙地里与狼蛛进行艰苦搏斗,用尾针注射毒液,将狼蛛麻醉,并经过长途搬运,才把它拖拉到目的地,然后在其身上产卵,掘洞密封,于是小家伙一出世就不愁没有食物了。

蜣螂是一种口碑欠佳的昆虫,因为它们经常在人畜粪堆里打滚,令人望而生厌,其实它们在粪堆上活动,是为后代储备食物并为人类清除污垢,岂非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生活在池塘里的负子蝽,对于子女的照顾就更深一层了,雌虫唯恐卵子被鱼类噬食,就将其产在雄虫背上,使下一代每时每刻都受到父亲的精心关照!

再来谈谈蠼螋,蠼螋有一对革质尾夹,非常坚硬,可以用作觅食和自卫的武器。雌、雄蠼螋交配后,夫妻俩便开始为后代筹建住所,它们在半尺深的土中共同挖掘出一个宽大的育儿室,育儿室建好后,雄蠼螋总算尽到做父亲的义务,于是就出洞觅食去了,而雌蠼螋则继续留在洞中,准备产卵事宜。从产卵到孵化的10多天里,雌虫一直守在卵堆上,好像母鸡孵蛋似的,时而用口器舔舔卵粒,时而用足将卵上下翻动,幼虫孵出后,一般都聚集在母体周围活动,如果幼虫走散,母虫便四处搜寻,将其带回原处,母虫还经常在夜间出洞觅食,找到食物后,用尾夹拖进巢穴里饲喂幼儿,直到小虫长大,有了猎食和抗敌能力时,才允许它们出洞谋生。

上述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昆虫也懂得母爱,它们的母爱同样是十分深的!

为什么昆虫无法生活在海洋里

荷兰乌特勒克大学物理学家杰勒因·范德黑吉认为,由于开花的植物和昆虫是一起进化的,在海洋中几乎无开花植物,所以昆虫在缺少花的海洋环境中是无法生活的。

其实,昆虫也不是全都不能在水中生活,有3.~5%的昆虫种类生活在湖泊和河流之中,有的好像已经适应了盐滩中的咸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没有一种昆虫可以生活在浩渺的海水之中。

人们对这种现象也做了种种的解释,但是,却不怎么令人完全信。有些人认为,海浪、盐这类自然障碍阻止了昆虫涉足海洋;而其他人则提出,食肉的鱼是一种障碍。但是这些观点却没有阻止蜘蛛类的节足动物涉足海洋,至少有400种不同的海蜘蛛和许多种蠓自在地生活在海洋中。

海蜘蛛和蠓也属昆虫类,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它们不依赖开花植物,能在海洋中生活得很好,已经完全地适应了海洋里面的生活。海洋中绝大多数植物是由简单植物组成,如单细胞的绿色浮游植物以及缺少真正的叶、茎、根的。

在全世界,仅仅有大约30种海洋植物生长在海岸区域,而那些开花的植物在海洋中几乎绝迹。也许是因为流体中的微粒运动,从而使那些开花的植物只在陆地上面进化而不移居海洋。如果花粉粒浸人和水同样密度的流体中,那么,从花上脱落下的花粉则会被水流携带走。即使碰巧动物把花粉粒携带到花的枝头(雌蕊顶部,是接受花粉的地方)上,流水也会很容易把花粉冲走。但是在像空气这样的流体中,密度是水的千分之一,柱头可容易落到花粉。这就是水下花罕见的原因。

传统的观点认为,昆虫出现在2.5亿年前,它们在沙砾中搜寻食物仅能勉强维持生存,所以繁衍并不兴旺。但是当在1亿~1.15亿年前,由于开花植物的出现,它们的命运从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量也在地球上猛增,为了满足吃花粉和花蜜的需要,它们的嘴巴得以进化而且形式多样。就这样,后来大多数的昆虫就依靠某些花来生存。由于开花植物不能在海洋中生息,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昆虫由于不必下海而成为“旱鸭子”。

几年前,生物学家勒班代乐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早在开花植物出现前,昆虫的种类就已很多,而且已进化成专门的嘴不是吃花而是吃蕨、铁树、针叶松和其他更原始的植物。

勒班代乐解释的道理很简单:海洋中无树。一棵普通的树能为昆虫提供大量的栖息地:根、皮、籽、叶和起加强作用的组织。相比之下,海草仅有一些弹性的叶状组织。陆地生态系统给昆虫赋予这样有独特的栖息地,是植物结构的多样性,而海洋中这种多样性不存在。

昆虫为什么不涉足海洋?恐怕这个问题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才能给人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蚊子有吃饱的时候吗

尽管我们非常喜爱动物,但总有些让我们痛恨不已:每当听到蚊子在耳边嗡嗡作响,我们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消灭它一完全出于正当防卫。我们绝非吝惜那点血,因为有时候还会去主动献血。如果蚊子咬人一口后就此打住,那对我们来说其实也算不了什么。可事实并如此,蚊子对我们的血管总是不依不饶,留下一个又一个令人发痒的包。它们贪婪地吸血,好像从不满足。

其实我们身上的多处叮痕绝不是一只蚊子的“杰作”,而是它的伙伴们不断加人造成的。一只蚊子不可能如此频繁地出击,否则它早就撑爆了。从每一次吮吸中,母蚊子一也只有母蚊子才会叮人,总是要吸掉2,10毫克血液,这已是它体重的3倍!它嗜血的欲望会暂时得到满足。一次吮吸往往无法满足需要,这也就带来了更糟糕的结果:它们要不停地从一个寄主身上飞到下一个寄主身上吸血,同时传播诸如疟疾这类危险、常见而且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

我们常常惊讶该死的蚊子竟有着如此敏锐的嗅觉。哪怕我们只露个小脚趾在被子外面,也能被它们在黑暗中准确无误地找到一这得益于它们处心积虑“研制”出的一套定位系统。蚊子根据温度差异来确定方位,也就是说,它们总是向着更暖和的地方飞。为什么它们没拿暖气片当目标呢?这是因为它们还有一套辅助定位系统:能感觉到人或哺乳动物在空气中呼出的二氧化碳。另外,它还能闻出汁液里所含的丁酸,而我们最多也就只能闻出身旁人的脚臭。

正因为它们通晓生化知识,所以绝不会认错目标。一旦蚊子找到猎物,它们就会把细小的针剌式口器插进其皮下的毛细血管里。光这么剌一下倒不会让人有太多感觉。但它们的“唾沫”里还含有其他物质,比如组胺,以防止血液凝固,堵塞它们那仅有数微米粗的“针头”。这种物质就是让我们瘙痒难忍的罪魁祸首。好在蚊子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着众多克星:蜘蛛、鸟类、蜻蜓、蝙蝠和鱼。

蚂蚁如何捕获食物

相传,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的最后一役,项羽的10万人马被韩信的30万大军围困于垓下。项羽虽然连吃败仗,但还是率残部与汉军决一死战。无奈楚军大势已去,陷人“四面楚歌”之中。项羽兵败,逃至乌江边,正要乘一只小船渡江时,突然看见江边由蚂蚁组成的“楚霸王死”四个大字,他长叹一声:“此乃天意,非战之过也。”说完拔剑自刎。原来这是韩信的计谋,他用蜂蜜预先写下这几个大字,蚂蚁见蜜而来,致使十分迷信的楚霸王上当受骗。

同类推荐
  • 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前人留下的谜案》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生病的地球

    生病的地球

    当春姑娘来临,花儿争艳、芳香满怀的时候,你一定不愿看到、闻到旁边河流流淌着黑臭的恶水。
  • 地理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地理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本书系统阐述了地球地表形态的特点及其变化、陆地和海洋、水及水循环、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地球资源和世界人口概况。在这个生动的地理王国里,读者将近距离认识地球,不仅从自然科学,而且从社会科学角度深入理解地理的完整含义,从而有效地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魔鬼妖怪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魔鬼妖怪的故事

    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 开拓视野。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锦瑟舞 青楼问

    锦瑟舞 青楼问

    执手相顾,苍茫四野无颜色。是梦?是影?是幻?是嗔?我站在镜里,看你,看那根传说的红线,生生相牵,生生相念。你站在镜外,看我,看那一世世的恩怨,千般无奈,万般想念。这镜,隔着你我,隔着千山,却,隔不断,`相思九宵,碧落黄泉。
  • 综漫世界里的圣主

    综漫世界里的圣主

    圣主,拥有十二生肖符咒的能力,龙符咒,可以喷射高温的火焰,猪符咒,双眼发射镭射光,马符咒,治疗一切伤势,狗符咒,不老不死,兔符咒,拥有光一般甚至超越光的速度,鸡符咒,悬浮于空中,猴符咒,变身为任意形态,蛇符咒,透明化,羊符咒,灵魂出窍甚至掌控灵魂,虎符咒,调节阴阳,鼠符咒,赐予静物以动的能力,牛符咒,拥有力大无穷的力量(有些能力我略微修改了一下,大部分是原著搬运),本文讲的是主角身怀圣主系统,穿越众多动漫世界,宣扬自己的威严……柯南(完结)迪迦(已完结)成龙历险记(完结)雄兵连(进行中)书友群178868306友情提示:观看本书需要放下您的智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萌宠狐妃:殿下,请自重

    萌宠狐妃:殿下,请自重

    “女人,救命之恩,不是该以身相许的吗?你就是这么报答救命恩人吗?”某男斜躺在树枝上,看着困在阵法的女人道。某女一阵的无语,她,21世纪的黑客天才,被人陷害致死,穿越到了一个废物大小姐的身上,谁知道她才来的第一天就惹上了一个危险的男子。他,摄政王,传言他嗜血,无情,喜红衣,可是眼前的人又是谁?某女扶着腰哭诉道:“传言不可信啊!”
  • 生活系学霸

    生活系学霸

    “能氪金吗?”“不能。”“要你何用,卸载!”点歪了系统,带飞了宿主。曾走过最灰暗的废墟,在黎明长河上打瞌睡。火了的时候,有外媒记者采访他。“华先生,您现在是世界第一,做何感想?”“能为祖国奉献一份力,很自豪!”——华生。
  • 名医俏佳人

    名医俏佳人

    迷失的一夜,她痛失初恋,逐步陷入他的情网。在纠缠的那些年里,他们保持着不为人知的关系。一场乌龙的逃婚,她误撞成了他的合法妻子。世人艳羡嫁入豪门的她,却不知她经受了怎样的折磨。从情人到夫妻,到底是谁迷惑了谁?一纸约定,困住的究竟是谁的身、谁的心?
  • 真龙气1

    真龙气1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锦愿

    锦愿

    重回往昔,她不再是人傻心眼少的宋家大小姐,更何况这次还有位“保护神”罩着无法无天的她。不久她就回过神,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位“保护神”根本是别有用心……某宋道,“报仇雪恨之后,就当个轻松自在的‘闲人’。”某卫开口:“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本王这里闲着。”某宋:“……”某卫:“不愿意?我有名正言顺的娃娃亲!不准跑。”
  • 魂越千年:红颜捉妖馆

    魂越千年:红颜捉妖馆

    一块古玉唤醒一个尘封千年的怨灵,萧青青誓要杀死投胎转世的武则天,启料被道法高超的仙人几番作梗……武则天,李治,王皇后,萧淑妃转世重遇,命运会不会重蹈覆辙……仙人是何方神圣?蛊毒害人者是谁?捉妖师又能否逃脱宿命请拭目以待,看我拨开重重迷雾见青天!
  • 晚清军政启示录(第1部):被砍断的龙旗

    晚清军政启示录(第1部):被砍断的龙旗

    “晚清军政启示录”系列,透过大量第一手历史资料和东西方不同视角,向读者更多可能性地展现晚清那个“一切都有可能的时代背景”里,个人的艰难与痛苦,以及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转型中的抉择。不仅仅着眼于历史事件的真相探寻,更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作者用大量的史料和文学化语言搭建起一部有温度的、令人纠结和叹息的历史文本。本书为第一部,以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为引子,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启的人类历史新篇章的背景参照下,揭开了尘封的晚清帝国的图景,从乾隆末年到嘉庆、道光时代,讲述了清帝国的历史演进逻辑、帝国朝堂的众生貌相,以及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历史境遇中,清帝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左支右拙、进退失据,传统士人转型的痛苦与迷思。解读了这个时代的困境与突围,悲歌与谎言,虚辞与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