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9400000263

第263章 诸葛来投

刘备之前还在为徐州百姓担忧,唯恐曹操因父仇而迁怒徐州百姓而施杀戮。哪曾想历史在这里又拐了一个弯,袁绍竟然趁机悍然出手,直取曹操根本。刘备暗叹袁绍臭不要脸的同时,也在心中给自己提了个醒。千万别小看了袁绍。别为历史上的那个被评为“色利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的袁绍给迷惑了。这次袁绍出手便可谓是雷霆一击,何等果决!若是真让他成功了,天下局势将会彻底改变。幸好有自己在,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袁绍夺取兖州的。

当然,老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袁绍打败的。这二位都是人中英杰,乱世枭雄。要不让他们先打打看,斗个两败俱伤了自己再出手,这样的话,有没有可能一鼓作气收了兖、冀两州?清风吹过,书卷哗啦啦作响,刘备自幻想中醒来,不由一声苦笑。青州一派兴旺,可惜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还是有些力有未逮啊。再说就算真成了,自己在袁绍、曹操绝地反击之下,起码也得是元气大伤。到时怎么去面对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诸侯们?得不偿失啊。所以,还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罢。低调发展才是王道。

第二日,府中议事,诸臣齐至。刘备便道:“今袁本初趁孟德攻徐州,发兵击兖。孟德虽回师相救,然兖州半数已尽入袁本初之手。我青州素与孟德交好,欲起兵相救,诸君以为如何?”

阶下,关羽出列请战:“主公,若要伐冀州,某愿为先锋!”

关羽一抢先,其他武将不干了,纷纷站了出来,大嗓门一个个嚎着要请战。乱世,才是军人价值体现能够最大化的年代。

刘备看了看阶下这群好战份子,沉吟着没说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此时军心可用,将不畏战,刘备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荀彧与诸同僚对视一眼,而后出列道:“主公,袁本初枉顾信义,攻打兖州。其师出无名,纵使其此时占些便宜,日后也必定为曹使君所败。”

刘备闻言,道:“世人皆道兖州必败,想不到文若却有新见解。还请文若试与我道来。”

荀彧道:“主公,袁本初师出无名,曹使君则是保家卫土;袁本初跨州而战,曹使君则占尽地利;袁本初自来冀州,无惠爱加于军民,却连番大战,冀州疲惫,军无战心;反观曹使君,虽然新得兖州,又法度严苛。但其用我青州之法于兖州屯垦,分田于饥民。又引军击匪,绥靖地方。甚得兖州之望。且曹使君麾下文武济济,上下一心。非冀州可比。此间数利数弊,此消彼涨之下,袁本初岂能得尝所愿,占据兖州乎。”

刘备笑道:“文若此言深得我心。”

又道:“昔日吾闻兖州之事,问孟德可欲吾相助。可惜孟德先遭太尉之变,后又被故友相背,心中见疑,不敢信我。乃自引军匆匆而去。诚可惜哉!既如此。青州第一军可屯兵高唐,牵制冀州。平原、济南诸郡,多备粮草、衣药。两家交战,百姓受苦。若有流民受战火之扰而来青州,两郡官吏须得与我安置好。若有愿在青州安家者,依旧例分给田地。不得有误。”

诸臣赞曰:“主公仁德。”

诸事毕,诸臣自散。刘备留下荀彧议事。

刘备道:“文若,中原纷乱,诸侯混战。不知何日方休。幸赖诸君之力,我方能得享青州这一方乐土。然则天下纷扰,百姓流窜亡命多往来我青州。青州地少,不足以养军民。我闻辽东虽然寒苦,然则地多民寡,我欲大力开发辽东,以养青州。不知文若有何可以教我?”

荀彧道:“主公早有定计,何必问我。”

刘备苦恼的揉了揉眉头,道:“汉升来信,已拒太守之位。说是辽东地广,政事非他所长。请我另派贤明。他则愿为辽东都尉,率军辅佐太守为我镇守一方。唉,我现在也是为太守人选苦恼。”

刘备确实是在为辽东太守的人选苦恼。他的夹带里允文允武的人才不少。但是辽东情况特殊。地处边郡,形势复杂。不但要防刘虞,还要防高句丽人。且陆路又有幽州阻隔,与青州往来只能走海路。这样一来,想要全面开发辽东,把辽东打造成青州的大后方和粮仓。那就需要一位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能臣了。之前委任黄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黄忠在辽东日久,熟悉情况。且他最属意之人选荀彧,他又舍不得放其去辽东。毕竟中原正多事,正是用人之际。

荀彧闻弦歌而知雅意。眉头一展一舒,笑道:“主公无须烦恼。某保举一人,可为辽东太守。”

刘备闻言大喜,道:“文若快说,此乃何人?”

荀彧笑道:“主公真是当局者迷也,卢中郎昔年平九江,击黄巾,功勋赫赫,又曾为九江太守。主公欲治辽东,舍卢中郎其谁?”

刘备听完又好气又好笑,荀彧竟然把主意打到自己岳父头上。不过,岳父卢植确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他上马能率军杀敌,下马能施政治民。政治经验丰富不说,又能临事不乱。放在辽东主政一方,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只不过,卢植现在不在自己青州体系中任职,每日里除了在学院授课,就是与三五好友品酒论文。现在再请他老人家出山,他身体吃得消吗?九娘愿意吗?

刘备心中矛盾重重。转回内府用完晚膳后,逗了逗几个孩儿。就拉着九娘沿着内花园散步了。九娘这些年,体态渐趋成熟,就像成熟的果实,越发的诱人了。刘备就随在九娘身边,看着娇妻的云鬓花颜,一时之间不禁有些意乱情迷。好半晌才听到九娘的娇嗔:“夫君!”

九娘看着郎君发呆的模样,心中甜如蜜,脸上却仍是红霞阵阵。刘备看着九娘霞飞双颊美不胜收的模样,刚想和九娘聊聊卢植的想法早就飞至九霄云外。芙蓉帐暖,一夜春风。金风玉露,人间至乐。

翌日,精神抖擞的刘备又寻来荀彧,道:“文若,我欲请外舅助我。然恐外舅年迈体弱,辽东又孤悬海外。为之奈何?”

昨晚享受到了极致温柔的刘备在临睡前把欲请卢植到辽东主持军政之事和夫人一说。卢珻就蹙起了娥眉。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担心自家阿父年迈,远赴辽东也没什么,若是身子骨吃不消,坏了夫君大事怎么办。

刘备一想也是这个理。现在到辽东只能越海而渡。听说之前许多将士晕船,吐了个天翻地覆。而卢植今年五十多了。历史上的卢植本来在去年就逝世了。如今他来了,也改变了卢植的命运。现在的卢植不但没事,还活蹦乱跳的过得很滋润。和一班旧友故人授徒饮宴,忙得不亦乐乎。可是要真的让卢植去辽东,他能适应一路的折腾吗?要是卢植在去辽东的途中,有个什么三长二短,自己怎么面对夫人和大舅哥?

荀彧这下也犯了难。要是普通的僚属,直接让刘备下令就行了。可是卢植身份特殊……荀彧便道:“主公,不若某先往卢府,看看卢中郎可有此意,如何?”

刘备挥了挥手,道:“先如此罢。”

两人又谈了会其他的事,便就先散了。刘备一人在房中,思量其余诸事。嗯,冬季要治河防,重中之重。刘备提笔在文件上画了个圈。正忙间,忽有人来报:“主公,府外有人求见,其自称乃是荆州使者。”

刘备眉头一皱,想了想,道:“且请他进来。”

不一会,一个面容微胖的中年儒士被引了进来。刘备端居主位,道:“阁下乃是何人,竟敢诈称荆州使?”

中年儒士拜曰:“琅邪诸葛玄,拜见刘使君。确为荆州吏,不敢有瞒刘使君。”

刘备道:“我与刘荆州虽神交已久,然却毫无瓜葛。荆州太平无事,刘荆州遣使作甚?且自荆州至此,沿途战乱纷纷。商途早就断绝,何况一使者乎?君自何来,休得瞒我!”

诸葛玄再拜,叹服道:“使君明鉴。某为刘荆州帐下佐吏。前番家兄病故,是以返家料理。侄儿年幼,某放心不下。本欲想举家迁往荆州。谁曾想徐州下邳贼作乱,路途阻塞。徐州非是善地,不可久留。某放眼天下,也只有使君处乃是世外净土。于是举家来投。途中思及使君麾下诸臣,无不是一时之选。恐使君不知我诸葛玄,乃自称荆州使。还望使君恕罪、勿怪。”

刘备听得呆了。什么情况这是?史上诸葛玄不是拖家带口执意要去荆州投刘表、最后病逝在途中吗?怎么拐了个弯跑我这来了?喂,你不打招呼就辞工换老板,这样好吗?

其实刘备想错了。历史上诸葛玄执意要去荆州,不是他对刘表有多忠心。而是当时的天下,真的只有荆州很安定,几乎没什么战乱了。当然,益州除外,那地方太远了。诸葛玄没想要在刘表麾下当多大的官,就想着把一大家子安顿好,把兄长留下来的几个娃照料大。当时冀、兖、青、徐、幽乱成一锅粥。诸葛玄当然要往荆州跑啦。这基本上也是当时士大夫的本能选择。在荆州避祸又不出仕刘表的人不要太多……

当然,现在有了刘备这个更好的选择。诸葛玄怎么选择,还用想吗?

同类推荐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青铜之乐

    青铜之乐

    天子衰微,礼崩乐坏,乱世之中所谓能人异士也不过借势浮沉,九鼎之轻重,孰可问哉?击天子之磬,奏青铜之乐,执天下之牛耳,大丈夫当如是也。
  •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

    紫禁城前九重门,百官簪缨南阙来。帽插宫花朝天颜,金殿传胪名声传。十里御街打马过,人称大明状元郎。这是一个现代人在明朝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的故事,已有两本两百万字作品完本,人品保证!书友群:164.548.046大家来聊聊天,提提意见。
热门推荐
  • 系统要我当反派

    系统要我当反派

    一个优秀反派的自我修养:送女、腹黑、说谎、话多、遇到主角降智......等等......江檐嗤之以鼻:“啊,呸!!!” ...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丽人歌

    穿越之丽人歌

    一场意外,将她无意中带到了一个独立的时空,从青楼到朝廷,她一步步走到了顶峰,她打破世俗的观念,开创了这个时代从所未有的先例,让无数人折服。也许刚开始是利用,但不知不觉中默默保护着,也许爱一个人就是让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自己只要默默守护,这就是爱一个人的样子。
  • 重生之狂兽纪元

    重生之狂兽纪元

    重生成为一只老虎,在万物进化的世界中,王烈一路向前,最终登临巅峰.
  • 逾矩不欲改

    逾矩不欲改

    <1v1><玄幻><双女主>——分——割——线——她误入jun营,方才走出营帐,就见一个身受重伤的少年倒地不起。哪知那是方才打了胜&仗回营的东方大将jun?还无意间发现这将jun竟是个女儿身!(惊天大瓜兄弟们!!)传闻中面眸冷峻的“少年”,能识人才、擅用兵法,才初出茅庐不久也早已名震一方,惹得不少闺中少女暗暗倾心…又有谁知这若戏文中走出的英雄竟是个小姑娘?她坏坏一笑:“该看的不该看的,我都看过了,再如何藏着掖着也是作无用功了!”大将jun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少女,纠结的抓了抓头发,乌黑的发从肩上滑落,方才泛红的面颊很快恢复成了原本的肤色。……“幸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色狂妃抵万金

    绝色狂妃抵万金

    她,初显锋芒,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参与朝政的妃!她,绝世倾城,是一个传奇天下的女子。性命垂危时,男子如神邸一样降临,向她伸出命运之手。在世人眼里,他是诡异的皇子。而在她眼里,他却是此生唯一的信仰。流言蜚语耳边过,她风轻一笑当作听不见。刀光暗影射过来,她以牙还牙双倍打回去。惊鸿一瞥,早已不是当初的懦弱少女。光芒乍现,满朝侧目无人能及……
  •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师父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生,无论是弟子们,还是路人,都认为他是当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业。众人皆知唐僧心软,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心硬又是什么?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诱人”,使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极高的管理境界。孙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随唐僧,陪他西游,一直到取回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