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9400000161

第161章 荥阳之战

鲍信押运粮草至时,天已放晴。

刘备升帐点兵,三声砲响,大军直抵荥阳城。

荥阳,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晋楚争霸于此大战;秦灭韩后,在荥阳外广武山设敖仓屯粮备兵,以控制中原;秦末陈胜吴广曾兵围荥阳,吴广更是战死于此;楚汉相争时,汉高祖与项霸王在此长期对峙,反复相争,最后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后世的李世民、李自成等都曾在荥阳发动过大战。

鸿沟,乃战国是魏国所凿,引黄河之水沟通淮、泗、济、汝等水,把河南与江淮一带沟通起来,用于水运和灌溉,极大的推动了当时的农业与商业发展。到了如今数百年后的大汉,鸿沟仍然波涛荡漾,发挥着它的作用。

到了荥阳,离洛阳,就只有两个障碍了,一就是荥阳城;二就是荥阳城后的虎牢关(旋门关)。

荥阳城下,刘备叹道:“不愧天下坚城。”他扎营之后,便邀了曹操、鲍信等一同出来观阵。荥阳有汴水、鸿沟等水系围绕,又有敖仓、虢亭两城互为掎角,实在是有点棘手。更何况,看城头飘扬的徐字大旗,便知道守将乃是董卓爱将徐荣。

董卓麾下数将,牛辅得其勇、胡轸得其急、徐荣得其稳。十数年的军事生涯,让徐荣得到了足够的历练,足以独当一面,成为方面之帅臣。

董卓也认为,派牛辅或胡轸来敌刘备,搞不好就要守不住了,只有徐荣,性格稳重,以此老成之将,来守荥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翌日,刘备走马出营,至城下,道:“还请徐将军出来一见。”

不一会,徐荣出现在城头,全身甲胄,手扶佩剑,目无表情。刘备朝城头一拱手,道:“徐将军,有礼了!”

徐荣亦叉手一礼道:“刘君侯,有礼了。两军对垒,各为其主,不知刘君侯欲见我何事?”

刘备便道:“徐将军,自你家主公董仲颖入京以来,所作所为,你心自知。不说人神共愤,亦逃不过倒行逆施四字。是以才有关东诸侯联合讨董之事。今三路大军齐出,渤海出河内、袁将军出南阳,我与孟德等兵抵荥阳。徐将军英杰之士,当知天下之势若何。董仲颖秉政以来,使天下动荡,人心难安。其离败亡之日不远矣。将军幼习诗书,文武兼备,为国征讨近二十载。公忠体国,天下皆知。今日何不倒戈相向,助我义军,共讨董逆?到时嘉德殿上论功,少不得将军一笔。若将军冥顽不灵,执意助纣为虐,到时我大军攻破荥阳,悔之晚矣!望将军三思!”

徐荣黑着一张脸,道:“刘君侯,某乃一老革,长于行伍。某家愚笨,只知遵奉上令。董相为国劳费心血,而诸公却枉自兴兵作乱。何谓顺、何谓逆?诸公起兵,可有天子旨意乎?可有三公旨意乎?在某看来,关东诸侯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之徒罢了。君侯来此,竟然劝我倒戈,以逆伐正,岂不惹天下人笑?”

刘备又道:“徐将军可知,董卓欲害太后与弘农王,乃我亲救之。太后曾有旨,着令我等讨董,岂曰无旨?”

徐荣大声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某家只知奉天子之令,不奉太后也!刘君侯,你要战,我便战,勿复多言!”

刘备见话不投机,便拍马而还。心道,这家伙在董卓死后不是立马投降了王允吗。怎么今天却摆出一付董卓死忠的模样来了?说降不了那就打吧。

荥阳城外方圆数里之树木,早就被徐荣砍伐一空,来不及砍的,也放了一把火给烧得干干净净。刘备回营时便听见曹操在骂:“这奸贼,放火烧林,如此一来,如何制造攻城器械!”

刘备入帐笑道:“孟德勿慌,器械我军中自有。”

曹操疑道:“我知玄德军中有,然则何其少哉。”

刘备便道:“孟德请随我来。”

便带了曹操等至自己军中辎重营。把停靠在一旁的大车上毡布掀开,只见车上,整整齐齐的码放着无数木制零件。

曹操一看,疑道:“这是?”再走近看时,不由呆了,这些大车,沿途刘备都让人保护得严严实实,曹操只以为是军粮,谁曾想都是拆散了的井阑,投石车……

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运输极不方便,但拆散了放在车上运输,便极为简单。曹操抬头看向刘备,狂喜道:“不意玄德早有准备!”

刘备笑而不语,他在洞庭湖军屯数年,又岂只是简简单单屯田练兵而已?要知道,他曾经征招了许多工匠随军。他在荆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汉尺为标准,统一他军中器械的尺寸和精度,然后实行流水线制作。就像投石车和井阑,标准件出来之后,便有人专门制造各种零件,然后组装即可。如此省时省力,被工匠们大为夸赞。他虽然不知道搞发明,炼钢铁,造枪炮,但这种极为简单的管理办法,还是通晓一二的。他本来接下来打算在兵器上也如此依法推行,但他没有一块稳定的地盘,是以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购买镔铁。只能押后了。

营中叮叮当当的忙了一个下午,无数投石车,井阑,云梯便出现在大家面前,曹操喜不自胜,看来看去,一个劲的点头说好好好。他发现,虽然这些组装起来的家伙,比起工匠们精心制造的看上去要显得粗糙些,但这种东西,做得再结实再精致,也免不了被敌人损毁的命运,能用不就行了?

天空湛蓝如镜子。四周清风微拂。阳光温暖。这样一个好日子,荥阳城下却一片肃穆,杀气如狼烟般冲霄而起。城下,数万大军,各执兵刃,阵列于前,只待主将一声令下,他们将义无返顾的直扑前面那堵青灰色的斑驳城墙,为他们的主公抛头颅,洒热血。

号角长鸣,鼓声隆隆。中军台上,刘备、曹操与鲍信皆立在台上,众将分列左右。这种攻城战,素来不被刘备所喜,因为除了用人命去填,别无他法。不过徐荣不听他之良言,他也无法。

良久,刘备号旗一挥,大军便踏着鼓点,黑压压如潮水般向城池涌了过去。荥阳城头,徐荣双拳紧握,大声道:“弓箭手准备!火油准备!灰瓶准备!”然后心中一个声音狂喊道,刘备,来吧,让我看看,你是否真的有那么厉害!

刀盾手们用盾护住头脸,手中刀光一片,磕飞空中呼啸而来的羽箭。身后,弓兵们涨红着脸,一声声怒吼着把弓箭往城头射去,尽力压制着城头的弓箭手,好让己方的兄弟向前、再向前!

一队队彪悍的勇士,推着独轮车,冒着箭雨火油的危险,冲至护城河边,然后连车带泥石一齐抛入河中。然后摸爬打滚的返回本阵,再推车冲出……

战况一开始,就变得很惨烈。麈战一下午,丢下无数尸首,也只不过堪堪把护城河给填平了而已。

夜晚,刘备也没闲着,着令三军,把火箭、火油尽力抛射入城中,此为疲军之策。果然,刘备只用了一少部分人马,便让徐荣忙活了一整夜,到处救火,还要戒备四城,恐刘备夜袭。谁曾想刘备三军在营中好梦酣睡。

第二日一早,埋锅造饭后,新一轮的攻城战又开始了。昨天投石车受刘备之令,对准东面一处城墙猛砸,奈何荥阳城既高又厚,硬是没能破防。害得刘备郁闷不已。今天他就不打算这样干了,反正砸在城墙之上也只是给荥阳城挠痒,那就别浪费石头了,搬运石块也是很耗费力气的。于是今天所有的投石车,经过数轮校准之后,开始集火城墙之上的守军了。巨石、泥球,还有发射时以布包裹,发射出去之后天女散花般四处溅射的碎石块……投石车轰鸣数个时辰,直到因强负荷而损毁趴窝,这时,井阑和攻城椎缓缓而出。

城头已是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断裂的砖石和哀嚎的将士,流淌的血液已经凝固,渗入泥土,结成干枯的硬块,变成一大块大块褐色,蚊虫嗡嗡的响着,浑然不顾震天的喊杀声,趴在它们的美食上,自顾自的享受着。

选锋健儿们,扛着云梯,在弓箭手的掩护下,迅速往城墙推进,攻城椎上,盖着厚厚的湿毡以防火油。鼓声动天中,刘备却是深深叹息着世道艰难。

不停的有人倒下,又不停的有人补上。终于有勇士杀上城头了。城头上,刀光剑影,喝骂声,兵刃相击声,鲜血喷洒声,一起奏响着死亡的赞歌。

攻城椎终于抵达了城门,在嘿哟嘿哟的号子声中,一次又一次的撞击着巨大的城门。数尺厚的城门后,却是无数泥石堆积。城门颤抖着,哀鸣着,无数粉尘簌簌而下,却仍然屹立不动。

刘备与曹操看着城头,无比激动,在关羽、夏侯惇等猛将的带领下,无数军士附蚁而上,在城头渐渐占据了优势。乱战之中,勇将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再过一会,荥阳守军抵挡不住,那么……

可惜,徐荣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等关羽与夏侯惇杀透重围的时候,却看见面前是一排弩手,而徐荣阴沉着脸,站在弩手中间,关羽只来得及暗道一声不好,便见徐荣嘴里冰冷冷的吐出一个字:“射!”

同类推荐
  • 武道三国

    武道三国

    这是一位小小政委,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张鲁搞风搞雨的故事。ps:这是低武三国。
  • 大秦帝国之异世

    大秦帝国之异世

    大秦的故事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然而统一六国,开创中华大一统的朝代却入如流星一般迅速流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切的一切都是大秦的制度与继承人的选择上出了问题,那么假设这两点被改变了呢?那么历史又该向何处发展?
  • 霸王必须胜

    霸王必须胜

    新书《掘宋》以发,大家可以移驾瞅一眼啦!!若历史发展比作人之成长,秦的一统只是人的成年,楚汉争霸才是步入社会后最初的磨练。这一年,黄河以北仅齐地仍在韩信脚下垂死挣扎。这一年,英布早已背叛项羽。这一年,项羽追击刘邦到荥阳城下。这一年,范增因离间计而去。这一年,龙且被派往齐地增援。此时虽不曾有广武的合约,霸王项羽却已经步入了争霸旅程的强弩之末。这一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融入了霸王的身躯。
  • 果实三国

    果实三国

    恶魔果实出现在华夏大地,三国英豪皆为果实能力之人......
  • 啸唐

    啸唐

    自封神之后,仙界分为天仙与地仙。哪吒,成为天庭大将,维护天条天规。而舍肉身换藕身时,杨莲花化身蝴蝶,为他施粉保身,并看护他三年之久,两人情愫渐生,坠入爱河。可在封神后,天地相隔,百年难遇,渐渐疏远。然而,痴心的花蝴蝶杨莲花却积下千年之怨,难以化解。无奈之下,云中子为了化解徒儿的千年之怨,干犯天条祝她入世修行。施法夺舍傻小子杨啸之身,将杨莲花的三魂连同后世的理工男、搏击手、象棋国手的记忆强行打入他体内。结果却创造了一个超时代的强人,在后唐即将覆灭的前夕,走进中原大地。看一只蝴蝶怎么从幼成蛹,从茧化蝶!翅膀一扇,烽烟大地变成朗朗乾坤!看党项一时魁首李彝超,怎么突然亡故的!看蜀主孟昶,怎么英年早逝的!看儿皇帝石敬瑭,怎么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的!看篡吴自立的徐知诰,怎么走向覆灭的!看耀武扬威的耶律德光,怎么落荒而逃的!请看《蝶怨之弄唐》
热门推荐
  • 冰原孤夜行

    冰原孤夜行

    外星势力的到来,让正在枯竭的柴希星球加速衰败,但柴希人因此萌生了向外星移民的想法。这究竟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还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生机?谷煜与陈雯的天马行空撞上表哥胡睿的智慧是否能迸发出生的火花?这一切都是未知,但秤砣虽小,四两也能拨千斤。面对未知的挑战,他们会怎么解决呢?
  • 我的酒史

    我的酒史

    从未爱过恋过,从未怨过恨过。只在,心冷时,化冰渍为流水,呵一气,吮一滴,吐纳芳芬,乐见小草醉伏……——题记。一支牙骨筷子,往酒盅里垂直而下,半没筷子的一端,寸许,旋而出离,酒液淋漓而下。小小的孩子的嘴,将仿待哺雏鸟张开,郑重地接上去。于是,那滴酒落下来。孩子一噎,哈!什么味儿?哈哈……什么味?要用一生回答。在我的家族里,这是一种累试不爽的“仪式”。不知道它的含义所在。在三岁,也许只岁半,大体上是家宴的场面,爬上父亲的膝头,自动领受这并不庄严倒有几分噱趣的“洗礼”,是家风。
  • 逆行踏天

    逆行踏天

    在这片大陆上有着无数的秘密,落尘之仙、入世之魔,还有那与天相斗的逆修强者。敢问这世上可有幽冥死去的人又能否复活……他是林家百年来唯一的弃子,但却是神秘老师眼中续命的希望,为了寻找恩师他踏上寻觅之路,为复活爱人他誓要游遍世间寻求方法。让我的意志乱游这世间,让我的脚步踏遍这天下。“纵然碾了这天踏碎这地乱了这世间我也要寻到复活你的方法。”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
  •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戏剧性变迁,中国文艺学也经历了多次转型。本书在以“史”为主要线索的基础上,以文艺学思潮为主体安排章节结构。全书共分二十七个专题。作者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清晰梳理各种文艺学思潮的基础上,分析了文艺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力求全面而有条理地呈现文艺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 七兄弟

    七兄弟

    本书是柳建伟电影剧本选第一卷,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主要电影剧本,紧贴时代发展脉搏,反映、记录重大事件及国家建设成就,如以宇航员飞天之梦为主题的《飞天》、以98年抗洪为背景的《惊涛骇浪》等,剧本人物形象饱满生动,细节处理精彩。
  • 睡着后我家崽们搞事了

    睡着后我家崽们搞事了

    1v1,双洁,吸血鬼,微病娇表面正常实际蛇精病男主×清冷乖巧暴躁女主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没有人认为高高在上的叶二爷会喜欢一个人,直到在星际大赛上通过实时影像,他们看见叶二爷温声温语的哄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一脸爱答不理,甚至踢了叶二爷一脚,然而叶二爷只是好脾气的笑了笑,只是暗地里瞪着其他几位看好戏的大爷……众人:不好意思我眼瞎了!再见!『架空非常空星际无逻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山河绝杀令

    山河绝杀令

    一群亡国亡家的抗日志士,为了制止或者延缓日军的全面侵华战争,千里追杀日本战争策略的制订者,演绎中朝兄弟姐妹之间的热血情仇,江湖义士的义胆忠心,本书携带着深刻真实的历史背景,张扬着浓烈厚重的民族精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