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200000039

第39章 代州之役(2)

宋师败后,整个河北防线都丧失了斗志。各个要塞都没有多少禁军,守城者多为厢军,没有防备,根本守不住,契丹在河北境内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连克多个州郡,纵兵大掠。河北人民陷入苦难之中。在文安县,契丹主试图招降守军,没有得逞,于是攻城,到了来年正月初,城破,契丹将城中壮男全部杀死,俘虏老幼妇女,而后班师。

只在一个地方遭遇了顽强抵抗,并且没有攻克城池。那是博州。此地在今天的山东聊城,但宋时归河北管辖,地当河北山东交界处。守将乃是马知节。他是太祖时名将马全义之子。太宗践祚后,以父荫补供奉官。十八岁那年,做彭州(今属四川)监军。一般人没有瞧得上这个娃娃,但这娃娃治理军队却严格有法,军中怕他像怕老将。后来又到潭州(治所在湖南长沙)监军,当时太守为何承矩,治理地方有办法,还很文雅,马知节很钦慕,从此一改志向,认真读书。这次契丹“君子馆之战”获胜,马知节闻讯后,马上组织兵民完善城垒,修整兵器,积蓄粮草,核定军士,登记壮丁,严整有序地准备了十五天。当时的吏民都认为他“生事”,不料十五天后,契丹大兵到了。但是看到城垒完好,城中部署得当,知道攻克此城难度太大,一旦顿兵于此,大宋援军到后,没有胜算,于是转悠几圈,最后撤退了。博州吏民这才赞叹马知节的眼光。

契丹进入边塞,一般没有更多粮草供给,基本靠抢掠满足需要,史称“利夫虏获”,靠劫掠来获利。大宋于是有了“清野坚壁”的策略,以此来挫抑契丹的“虏获”。但是契丹一旦越过边境要塞,河北平原几乎没有驰骋障碍,于是草原大兵散处于原野之间,成为一股一股的小部队,直接从庄稼地里抢获中原收成。太宗为此特意颁下一道策略,史称“圣谋”:选骁勇骑士,并招募禁卫军中有胆略的士卒,让他们带领小分队,在契丹活动地区,分成数十队,乃至上百队,埋伏在边境稍内要害之地,等到敌人来侵略,就与宋师一表一里,抓住战机剪灭契丹的一个个小股部队。这应该是大宋最有意味的“游击”作战。“游击”战士们,白天到处虚张旗帜,依托平原地区有限的林木,作为掩体,让契丹不知宋师虚实,恐惧生疑;晚上则潜伏于郊野,擂动战鼓,让契丹心惊,仿佛感受到腹背受敌,不敢轻出妄动。而宋师则互相知道底细,可以相互增援——东边袭击,契丹奔赴东边迎敌,但西边的战鼓响了,如此往复不已,则让契丹疲于奔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河北农民的财产利益。

马知节赞同太宗这个“圣谋”,更补充一个意见:“北面边境之地,看似横亘几百里,好像很长,但要害之地就几处,最重要的是从冀北通往西山的一路。宋师可在此地列阵,各设奇兵为应援,使契丹长久不能进入。等到敌人疲惫之际,就用偏师轻骑去迫近它,袭扰它。如果契丹来犯我境,我军可以深入到敌后力战,他们将颠簸奔波,自顾不暇了。”

太宗可能没有接受这个意见。

西北夏州首领李继迁,一直在大宋和契丹之间走钢丝。现在看到契丹大胜,马上一边倒,向契丹表示:愿意跟契丹联姻,如此,我西夏将永远做契丹的藩辅之邦。萧太后当即懂得这之中的政治分量,然后以契丹主名义下诏:皇族中的一位节度使的女儿封为义成公主,下嫁西夏李继迁,并赐马三千匹。

大宋西北又多了一个劲敌。

契丹河北得手后,开始放心大胆地在晋北用兵。

张齐贤那里顿时紧张起来。

厢兵“一以当百”

契丹大军出现在代州城下时,守城司令马正打开南门,率本部出城列阵迎敌,敌众我寡,战斗进行中,有了渐渐不支的倾向。而副司令卢汉赟却组织守军加固城防,不敢出城。这样下去就等于将马正一部葬送敌阵。书生张齐贤见势不妙,当即将早有准备的两千厢军组织起来,“誓众感慨”,一番誓师动员,慷慨激昂,厢军都被鼓舞起来。于是再开城门,张齐贤亲率这一批从未经历战阵的代州儿郎,从马正阵营的右面绕过,直击敌阵。援兵突现的战争威力再一次呈现出来,马正一部顿时振作,契丹敌寇当即惊慌。张齐贤这位书生,初临战阵,有忘死舍生的功能场。据说张齐贤长得“体质丰大”,身材胖大,骑在马上,驰骋冲突起来,也很有重量感。他训练的这一支队伍,史上给了四字评语:“一以当百”。契丹在忽然出现两千人惊天的呼喊中,胆怯了。于是“却走”。这两个字有意思,战场之“却”,就是“退却”;“走”,在古汉语中,往往就是“跑”,所以“却走”的准确意思就是“跑着退却”,也即“在退却中奔跑”。这是什么意思?就是“逃跑”。张齐贤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代州保卫战的胜利。

这一战的意义主要在厢军——如果训练得法,厢军可以一战。

史上的厢军往往不能战。“君子馆之战”后,契丹掳掠河北,历史记录中有言:“时沿边疮痍之卒不满万,计料乡民为兵,皆白徒,未尝习战,故辽师所至长驱……”当时沿边诸州郡经历战乱创伤之后的守兵不满万人,于是合计乡民为厢军,但这些人都是未经训练的士兵,所以契丹得以在各地长驱直入……

张齐贤开了个头。这对大宋兵制事实上构成了一个挑战。大宋“强干弱枝”,只需要中央禁军作战,不要地方武装强大的国策,三百年没有变。违背这个国策,即有坐大藩镇的可能,那是经历过五代割据之苦的大宋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朝廷必有抑制地方的对策出现……

“代州之战”还没有完。契丹还在集结兵力,准备再来。

当初,张齐贤曾经派间谍给潘美送信,如果代州开战,请潘美率并州三交口主力以援军姿态来参与会战。但是不幸,这个间谍在返回路途中被契丹俘获。张齐贤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是忧虑,他担心潘美援军路上遭遇契丹“打援”——而从三交口到代州城下,路程虽然不远,但地势复杂,很容易设伏。他正在开始想对策时,潘美间谍送来消息,潘美一部来援代州,已经行进四十里,但是“君子馆之战”失利后,太宗发来密诏:并州所部不得出战,因此援军撤回。

张齐贤得信,一喜一忧。喜的是潘美援军不至于遭遇契丹“打援”了;忧的是,如何对付正在向着代州异动的契丹?

兵法有言:“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天地间沙场上,阴阳协调,有无相生,变化中自有机运。机运不是人力可以刻意设计的,刻意设计则很难成功。现在,机运来了——“敌知美来,不知美退”,敌人知道潘美要来,但不知道潘美已退!

瞬间,张齐贤那个熟读圣贤书的脑瓜里,一个优秀创意出现了。

此际,契丹大军在代州附近的山川之中,到处都是。而且行动迅速。张齐贤看着潘美派来的这个使者,担心他如果回去,路上被俘,契丹会得知潘美不来代州的消息,那样,契丹就会重新部署战役作战方案,而无法实现我张齐贤的创意。于是,出于信息保密的原则,他将这位使者暂时关在一间密室中锁了。

当天夜里,他派出精干军士两百人,每人带一面旗帜、一把柴禾,到距离州城西南三十里的地方,散开,排列旗帜,燃烧柴薪。

契丹行动很快,张齐贤很快判断出契丹的战略意图是:趁潘美未到之前,攻克代州。

张齐贤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计划实施。

于是,契丹远远地看到了火光,又见那燕尾军旗在火光中时隐时现。根据此前得到的情报,契丹判断,潘美大军已经到了。虽然契丹主帅有准备,但士兵没有准备,再说,两百面旗帜断断续续地展开,迤逦几里路长,这是先锋部队的架势,主力部队有多少还难说呢。而此前,潘美连下“山后”数个州郡,也是赫赫战功。于是敌方有了恐惧,史称“骇而北走”,惶惧害怕向北逃走。

但张齐贤早已另外安排了伏兵两千人,在一个叫土嶝寨的地方等候着了。

看到“却走”中队伍不整的契丹兵,一声炮响,“掩击”,冲杀袭击过来。斗阵中,契丹无法辨别这股生猛力量有多少人。刚刚看到的那两百面燕尾旗,还在眼前虚幻地晃动。于是,契丹全面溃败。宋师擒获契丹北大王的儿子一人,帐前舍利一人。帐前舍利,又作帐前锡里,是掌管皇族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员;斩首两千余级,俘五百余人,获马千余匹,车帐、牛羊、器甲甚众。

此一役,大胜。

宋人陈师道有《后山谈丛》,内中一条说到神宗时名臣张方平。当时已经与契丹有和约,停战多年,但每年还是要“赐”给契丹金银财货。按照惯例,每次给契丹财货,都要堆积在殿下,请二府也即枢密院与政事堂官员来观看。有人看了后说:“天子修贡为辱,而陛下神武,可一战胜也!”张方平说:“陛下知道我大宋与契丹有过多少战事?胜负几何?”二府官员都不知道,神宗问张方平。张方平说:“宋与契丹大小八十一战,惟张齐贤太原之战才一胜尔,陛下视和与战孰便?”史称“上善之”,神宗皇上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张方平乃是大宋一等一的人物之一。不过他说大宋与契丹八十一战,只有张齐贤代州一役为胜仗,却不是事实。事实是,大宋与契丹“战役”而不是“战术”“战争”性质的战事,在太祖一朝没有发生,在太宗、真宗两朝总约四十场,其中大宋胜仗为多。但事情过去几十年,张齐贤的一场“代州之战”还是被人记住,可见影响之大。

无耻之徒卢汉赟

整个“土嶝寨战役”,不见卢汉赟等代州守军的出击或配合,这就是张齐贤自己训练出来的厢军的一次独立战绩。但张齐贤出于“和为贵”的圣贤思路,要城防司令自己报功,卢汉赟很无耻,就上了一道报捷的奏章,把一场军功揽到自己头上。太宗“优诏褒答”,用褒美的文字颁下嘉奖诏书。但事后,知道这位卢汉赟先生并未与契丹接战,给了他降级处理。大宋仁宗朝编撰的《武经总要·后集》卷二,有《明赏罚》章,其中一条为“将帅不和必败”。这一条举出了几个战例,其中之一是唐代讨伐突厥故实。淮阳王李道玄率军到河北驱逐突厥,要副将史万宝继进。但二人不和,史万宝等到李道玄深入敌阵后,借故不进,结果李道玄兵败失利。

张齐贤熟悉大宋将帅心态,他已经看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平定北汉之战,郭进与田钦祚不和;随后“乘胜取燕蓟”战争中,潘美与曹翰不和;雍熙三年(986)第二次北伐幽燕,曹彬与崔彦进不和;雁北战役中,王侁与杨业不和;这一次代州保卫战,很明显,潘美不给力,而卢汉赟并不配合张齐贤。

“将帅不和必败”。大宋在仁宗朝,已经总结出这个带着历史无数鲜血的战场规律。而在张齐贤时代,他还在孤独地承受着这个规律性后果。所以他要将代州保卫战的荣誉推给卢汉赟,期待能在以后的战争中获得他的一点点支援,为大宋社稷,为大宋子民,做一点好事。

几年之后,端拱元年(988)的一个冬天,张齐贤升职,拜为工部侍郎,仍旧知代州。这时,契丹又来南侵,一路走大石路。张齐贤预先检阅了自己训练的厢兵千人,分为二部,屯扎在繁畤、崞县(均属山西,在晋北)二地。并下令说:

“代西有寇,则崞县之师应之;代东有寇,则繁畤之师应之。比接战,则郡兵集矣。”

如果代州西部有贼寇来袭,则崞县一部应援;代州东部有贼寇,则繁畤一部应援。等到接战时,代州大军就会和你们会合在一起了。

厢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按照这个安排,则属于奇兵。代州主力与契丹大战之际,忽听一声炮响,斜刺里杀出一支不曾提防的生力军来,即可沙场夺气。这是屡试不爽的战术规律。张齐贤排兵布阵,深得兵法之要。史书记载,果然,到了打仗那一天,敌寇从东部而来,繁畤援军呼啸而出,契丹大败。

时未至,势未成

为了解决边塞地区转输粮草的难题,张齐贤还在端拱二年,在代州置屯田,为边塞后勤保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当初第一次北伐时,张齐贤就持反对意见,曾经触忤太宗,不料一次、二次北伐全都失败,太宗意识到张齐贤所言有理,于是多次自我检讨,承担起“雍熙北伐”战败的主要责任。所以,当“老于边事”的杨老令公也没有了时,晋北防御问题就凸显出来。

晋北怎么办?

大宋怎么办?

太宗想起太祖赵匡胤当初对张齐贤的推荐,于是,老老实实地向张齐贤请教“御戎计策”,抵御契丹的战略规划。

但张齐贤已经没有什么“计策”。这不是他无此智慧,恰恰相反,他正陷入在“智慧的痛苦”中。举朝没有足以对付萧太后、耶律休哥的人物,这个总体态势,张齐贤有感觉,除了张洎、田锡等少数人外,举朝很少有人能懂。大宋在太宗一朝,在“收兵权”的逻辑转换为“抑制武将”之后,将帅们已经很难自由地呈现军事天才。何况,隐秘状态下的“将帅不和”,已经成为大宋武略的痼疾,这是人性的弱点,圣贤再生也无奈。而且不便于说破,说破,于己无益,于事无益。于是,当太宗这个自负深通兵法、演绎“平戎万全阵图”的帝王,在深自愧悔中,“不耻下问”时,张齐贤有了难堪——他不能将自己的感觉说出来,但也确实拿不出更智慧的“计策”来实现大宋志在恢复汉唐旧疆的梦想。

邦国未来之军政,他唯有求助于“乘势”“乘时”,以自我安慰。而现在,“时未至,势未成”。于是,时任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张齐贤先生,在太宗向他请教边事时,反过来向太宗请求驻守边关,愿意权知代州,顶替杨业的位置。于是,有了这一役“代州保卫战”。

唐河之战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伐遭遇岐沟关大败之后,宋与契丹并未停止战争。到至道三年(997)太宗驾崩之前,近十年间,够得上规模的大战,可以约略统计为“契丹攻宋束城之战”“契丹攻宋唐河之战”“契丹攻宋易州之战”“宋攻契丹徐河之战”“契丹攻宋子河汊之战”“契丹攻宋雄州之战”“契丹攻宋永安之战”等。期间,太宗还要对付四川的“王小波李顺起事”“焦四起事”“宋斌起事”,以及令人头痛的西夏反复无常的犯边。但这期间,契丹日子也不好过,除了对付大宋的七场战事之外,还要另外经历着“契丹与高丽之战”“契丹与党项之战”,以及更多的对付内部叛乱的一场场小规模战事。十年十几场战事,两国间的这类紧张与痛苦,渐渐令双方的政治家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战争,是必需的吗?

大宋在地缘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恢复汉唐旧疆”,次一级的理想是收复石敬瑭的割地“燕云十六州”;契丹地缘政治的最高理想是“占据黄河以北”,次一级的理想是收复周世宗夺去的“关南之地”。目前,各自暂时为了达到次一级的地缘目的而战。

到了宋真宗时期,契丹萧太后,大宋真宗帝,各自想明白了:各自的最高理想根本不可能达到;各自的次一级理想也不可能达到。如果都不可能达到,那么,就可以不要战争,于是有“澶渊之盟”。

但在各自还没有想明白之前,拉锯战式的战争,或战争冒险,就成为一种自以为是的政治选择,于是,紧张与痛苦,不可避免。

“契丹攻宋束城之战”,发生在雍熙四年(987)春正月。这是“岐沟关之战”后,大宋与契丹的第一场战事,契丹国主耶律隆绪率主力主动来攻宋境,带有明显报复性质。

束城,在今天的河北河间东北方向,守卫不利,被契丹攻破,纵兵大掠。随后,大兵又来到文安,派人招降,文安不从,又被契丹击破,将城中丁壮全部杀光,俘虏老幼而去。文安一战,几乎成为空城。

耶律隆绪回到幽州,也即他们的南京,在元和殿,大赏将士。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
  • 三国之大厨无双

    三国之大厨无双

    世人皆说三国好,可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乱世。乱世,人命贱如狗!什么西凉猛虎董仲颖,四世三公袁二子,八顾刘表定荆州,乱世枭雄曹孟德,民心所向刘玄德,孙家三代立江东……这些,都和方莫没有关系,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活下去!?慢慢的,他渐渐接受了身边的人。“桃园四结义?我看行!”——————————方莫!接下来事情好办了,大哥当领袖,二哥三哥万人敌,他则躲在背后出馊主意。大厨,也能无双!ps:已有百万字经验,不必担心太监!ps2:新书,《大汉第一狠人》
  • 红色角落:一部另类的俄国史

    红色角落:一部另类的俄国史

    1471年,舍隆河畔的血雨腥风即将决定罗斯大地的命运……随着莫斯科公国羽翼渐丰,诺夫哥罗德陷入了恐慌。他们开始寻求外国盟友的帮助,谋求通过女市长与立陶宛亲王的结合来抵御莫斯科进犯的脚步。与此同时,远在罗马的天主教廷向莫斯科大公伊万三世伸出联姻的橄榄枝,以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为筹码,力图重振东西分裂的教廷,而莫斯科人也存着自己的算盘:他们将擎起“第三罗马”的大旗。面对所向披靡的莫斯科公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能够逃脱被吞并的命运,带着这片罗斯的土地投奔西方吗?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现代工兵李光辉穿越到明末塞外一位名叫李老二的马贼身上,大厦将倾,不愿见到亡天下的李老二改名为李国栋,国之栋梁,先是袭击晋商商队,又受卢象升招安,打造一支无敌强军,力挽狂澜,拯救天下
  • 全面战争1279

    全面战争1279

    宋祥兴二年,一场大海战彻底地压垮了奄奄一息的宋王朝,而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附身到一个在那次海战中苟活下的士兵身上,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PS:作者并不是历史系的,对这段历史只能说知道一些,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有什么错误请多多包含一下。PPS:由于作者有了新脑洞,所以这本书不定时更新,当然,作为代价,本作者在此承诺,本书永久免费,谢谢诸位的支持。
热门推荐
  • 九幽教之魔门少主

    九幽教之魔门少主

    九幽教教主言蜀辞受伤,教内突起变故,副教主谋权,控制教主,少主言无信在教中长老的帮助下,逃离九幽教,逃到中原。
  • 超神复苏

    超神复苏

    没有什么生来便注定高贵,注定高高在上,注定让人敬仰!就连神灵,也是从弱小开始,最后变得强大!地球人安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他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他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他也有人本身的劣根性!但,他在机会来临时,紧紧的抓住了那一抹漂浮不定的机会,最终成就超神!让三千众神折服,让世界万物听令!PS1:本书纯属扯淡,千万不要相信!如有雷同,绝逼不可能!PS2:欢迎加入超神复苏读者群!,群聊号码:565052927本人新人一个,求翻牌!
  • 帝囚心

    帝囚心

    第一次翻窗时元钰道:“公主怎会来此?”裳砂又想起那天元钰支开她准备偷溜的事,没好气的道:“怎么了,本公主不能来吗?”傲娇的语气。“元钰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些惊讶罢了?”“为何?”“未曾想过公主竟会将元钰如此挂念。”裳砂的老脸顿时一红,说破了还是有些难为情的。又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裳砂趁着她母后沉迷于制解药的空挡,再次偷偷溜去了浚与宫中去寻元钰。裳砂在来时本已想好帅气的翻窗姿势,可一打开窗,竟见了三盆硕大的仙人掌摆在窗台上……二十一世纪的人给墙上放碎瓷片,古人窗台上摆仙人掌,果然是防偷防盗防裳砂的好方法。裳砂沉默了三秒,思考她到底要不要翻这个窗?
  • 王者大陆之剑仙传奇

    王者大陆之剑仙传奇

    地仙界位面宇宙发生错乱,李白魂穿异世来到一片叫做王者大陆的地方,且看地仙界的潇洒散仙如何在王者大陆大放风采。
  •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乔纳森教授在加拿大北部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具汉代女尸,身体不腐,衣物完整,美艳绝伦,为了弄清这具女尸的真相,他来到了中国,与中国的考古所合作,对新野的血将军庙进行考察。在血将军庙的考察中,考古者们的学识、体魄和神经强度都经受了残酷的考验。体弱者死于莫名袭击,胆怯者发疯而死,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踵而至……惊险恐怖,扑朔迷离,真相到底在哪里?
  • 网游之无敌神豪直播系统

    网游之无敌神豪直播系统

    【技术流神豪爽文!】曾经落魄的职业玩家陆天镜因家庭变故,惨遭女友劈腿,却意外获得无敌神豪直播系统,从此人生如同开挂一般,传说装备随手扔,神级药水无限续,就连顶级神兽都要抢着认他为主!从此神豪无限,吊打全球!陆天镜:“【神魔】真的是一款很简单的游戏,如果你觉得遇到了难关,那一定是因为你钱充的不够多……仔细想想,不充钱,难道你会变得更强吗?”
  • 燕京法学:法律与教育

    燕京法学:法律与教育

    本书是有关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的一部观点汇总。教育法制化是法学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意。本书就是研究如何将教育改革纳入法治轨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理论结合实践之作。
  •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

    “北大荒”,这是一个令无数知青心动的名字。从1968年到1976年,54万来自大城市的知青奔赴黑龙江,踏进衰草寒烟的北大荒。1976年大批知青返城时,一部分知青却留了下来。40年过去,昔日的姑娘小伙如今已是白发老人,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原本陌生的土地。从黑龙江畔到红兴隆垦区,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哑丈夫与哈尔滨之间如何选择?曾经许下的婚姻誓言在回城的诱惑下能否信守?让孩子呆在身边还是回城读书?被人指为“封锁毛泽东思想”的孙绩威为什么没有返城?还有“不要前程要爱情”的周军岳,勇挑重担抚养精神病人的康金环,不能床前尽孝只能面对母亲坟墓的张玉林……
  • 走遍天下只寻君

    走遍天下只寻君

    君玥与君妺,皆是同一人。君玥清冷如谪仙,君妺嗜血如邪魔。君玥沉睡于空间,伴生灵花阿依相伴,君妺活跃于万千世界,伴生灵花彼岸相闹。前系统陌篱被君妺直接扔进轮回,现系统梵天的未来充满未知的迷。“宿主,我是杀戮系统,不是灭世系统啊!”梵天看着某人一剑劈了世界。“嗯?”君妺拿着剑,危险的挑了挑尾音。“宿主做的都是对的,您请继续,继续。”梵天哭兮兮的抱紧小身子。
  • 生来为厄

    生来为厄

    望向身后,虽是光明,惨淡依旧;垂下头,看着脚下一片黑暗,不禁勾唇一笑:“呐呐,还是这比较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