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200000003

第3章 太宗践祚(1)

赵光义践祚的第二日,就行使君王权力,颁下了第一份诏书,讲述了新任皇帝的“五条意见”。没有一条新东西,也不见新格局、新气象,豪言壮语之类,但让中原士庶明白了一件要紧的大事——天子换了,天下没变。

第一份诏书也即“五条意见”

公元976年,农历冬十月癸丑日,宋太祖赵匡胤,崩。

灵柩停在万岁殿东楹。

一夜大雪,白了京师,全城缟素。

第二天,甲寅日,早上,太宗赵光义在太祖灵柩前即位。

群臣祭奠太祖、拜贺太宗。

赵光义很悲痛,号啕痛哭,几乎昏过去,史称“帝号恸殒绝”。

当天一大早,汴梁城中士庶看到官员们腰里系了灰白色的麻绳子,铁黑着脸,踏着深深的积雪匆匆进宫,不难猜得出:皇上殁了!

一些老人们回忆起近世以来,死了皇上,后面就是一场又新又旧的大位争夺与加冕。那时节,往往就有了刀光剑影。当初后汉高祖刘知远死,枢密使郭威起兵,推翻后汉,乱兵劫掠市肆那一场,老人们记忆犹新。往日的恐怖被召回,流言开始按照流言的模式悄悄传布,城里有了隐隐的骚动。人们不知道新任皇帝会有怎样的动作,更不知道哪个地方、什么时候,会窜出一股子乱兵来,拥戴什么,或劫掠什么……

京师,人心不定。

但是,很快,冬十月乙卯日,赵光义践祚的第二日,就行使君王权力,颁下了第一份诏书,讲述了新任皇帝的“五条意见”——

一、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平常大赦时,犯有大恶的罪犯往往不在赦免范围之内,这一次也给予了赦免。

二、禁生边衅。“令缘边禁戢(音及,收敛、停止的意思)戍卒,毋得侵扰外境”。命令边境将官,要约束属下士兵,不得侵扰境外契丹之地。

三、广开言路。“群臣有所论列,并许实封表疏以闻,必须面奏者,阁门使实时引对”。群臣如有批评或建议意见,可以直接上疏;如果要面奏,皇帝办公室人员必须及时引见。

四、提倡孝悌。“风化之本,孝弟为先,或不顺父兄,异居别籍者,御史台及所在纠察之”。天下文明,有赖于家族和睦。子不孝、弟不顺,冒犯父兄,或不到分家时而离家别居者,要由有关部门督察举发。

五、率由旧章。“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踰越”。太祖赵匡胤创业多年,很多大事,往往防患未然,谨慎小心地订立各种制度,大的规则已定。天下自有常规,各级官员当恪守奉行,不能违背。

诏书后还有两句话:“咨尔臣庶,宜体朕心。”我将这些话告诉你们这些大臣和天下士庶,期待你们能理解我的想法。

“五条意见”,没有一条新东西,也不见新格局、新气象,豪言壮语之类,但让中原士庶明白了一件要紧的大事——

天子换了,天下没变。

于是,京城很快安静下来,人们有时间慢慢回忆太祖赵匡胤一生的业绩,并对新科皇帝赵光义寄予了很大期望,同时,人们也有时间开始慢慢规划自家新的一年和未来——怎么能过得更舒坦一点。譬如,我能想象,一些得到大赦的囚犯们,在免于牢狱之苦后,喜极而泣,会在亲友们的簇拥下,围炉夜谈,慢慢诉说一个个小小的愿望:等到国丧过去,就买上几斤肥肉,扯上几尺粗布,打上几斤老酒,准备过年;再置办几把趁手的锄头,开了春,好好种地……

人们对大宋帝国第二任皇帝的期待似乎超过了对第一任皇帝的期待。

新科皇帝的名字

据说像哥哥赵匡胤一样,赵光义出生时也颇有异兆。说他们的母亲,史称“昭宪皇后”的杜夫人,曾经梦到一个“神人”手捧太阳给她,这之后,有了身孕,妊娠期满,就在丈夫赵弘殷供职的官舍生下了这位未来的宋太宗。据说,太宗出生时的当天夜里,官舍上空有“赤光”而且“上腾如火”,街坊邻居们提了水桶脸盆来“救火”时,还闻到了“异香”。

宋太宗出生的这一天,是后晋天福四年十月七日,公元939年11月20日。他比赵匡胤小十二岁,同属猪。

赵光义少年时代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游戏时,小伙伴们对他都很“畏服”。等到他长大成年,不怒自威,应该是个气场强大的人物。据说看到他的人,都知道此人不是池中之物。

赵光义排行老三,赵匡胤排行老二,老大早夭,他们还有个四弟赵廷美。

这位老三年轻时就很“嗜学”,以至于他的父亲赵弘殷先生也看出了苗头,于是,更多地鼓励老二习武、老三习文。说赵弘殷在跟随后周大帝柴荣讨伐南唐淮南之地时,凡是攻破州县城池,什么财货也不要,只去搜罗各类古书,而后转送老三,并时常勉励、告诫他学古学文。于是,赵光义年轻时就在老爸栽培下,有了学者风范,文业不凡,艺能不俗。

当赵光义最后以“晋王”身份践祚为大宋皇帝后,这些关于他的种种神异传说开始流布,预示了天下士庶对他的肯认。

赵光义做皇上之前,已经有过十几年的历练。

后周时,他曾经做供奉官。官职不大,不过是执掌一点后勤工作的武官侍卫之类,但他在陈桥兵变中,与谋臣赵普一起,拥戴赵匡胤做了皇上,成就了泼天大功一件。不难想象,陈桥驿现场,乱兵蜂起中,赵光义镇定自若,经由天才擘画,将充满种种不确定性的“叛乱”,顺势引向了王朝更替,成为乱世的胜利者。这类胆识和能力,让那个渴血而又悲情世界中的文武叹服,士庶敬畏。

赵匡胤称帝后,赵光义被提拔为殿前都虞候,这是禁军中侍卫亲军负责执法的武官。赵光义首次进入中央高级将领行列。由此,他得以结识朝中文武大臣。不久,又“领”睦州(今属杭州)防御使。所谓防御使,与团练使、观察使相近,都属于地方军政长官,宋代的防御使有一些往往不过是武官的“寄禄官”,也即表示薪金级别,划定叙迁之阶,并无地方实权的官职。要得到实权,还要皇帝另外“差遣”。“领”有“遥领”之意,“领”防御使,就更不是实缺。赵光义得到这个官职,虽然不需要跑到睦州去做地方官,却带有荣誉性质。

最让天下士庶领教赵光义权威地位的是,赵匡胤北征时,他以“大内都点检”的官职身份留守京师,总揽首都军政。留守,有时也称监国,一般由太子来干这个活儿。赵匡胤不派儿子们做留守,又不给诸子“太子”的名分(他也从未册立过“太子”),现在让三弟赵光义来做这个工作,天下人应该有感觉,乃至于有市民惊呼:

“点检作天子,更为一天子地耶!”过去,皇上从点检做了天子,现在又要有一个新的点检做天子的事出现了吗?

没有任何记载说正做着皇上的赵匡胤对这类传闻生出反感(这一点与赵光义不同,书后会讲到),他甚至在北征李筠之后,让三弟来“领”泰宁节度使。节度使是比防御使权力更大的地方军政长官。泰宁在福建,那时福建未平,显然也是个虚衔。但这个虚衔意味着三弟赵光义从防御使更升一步,有了“藩镇大员”的荣誉。

后来赵匡胤南征扬州李重进,又以三弟为大内都部署,也即朝廷总管;并加同平章事,这是宰相之职;还行开封尹,也即京师市长;再加兼中书令,这也是宰相级别的职务。宋代一个人可以带几个宰辅职务,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仆射、中书令、参知政事等,都属于宰辅级别的职务职称。到了太祖征讨太原北汉政权时,又改三弟为东都(即汴梁)留守,另外赐给门戟,封晋王,官员立朝排序,晋王在宰相之上。

门戟,是一种木制仪仗礼器。赵光义得到晋王的仪仗礼器,按照等级划分,与皇帝这个最高职务职称,只差一步之遥了。

我相信这是赵匡胤对三弟的有意栽培。

有一次,赵匡胤对左右夸赞三弟说:

“晋王龙行虎步,且生时有异,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我所及也!”你们看这位晋王,走路有龙虎之态,何况他出生时就有异兆,将来一定是一位太平天子。他的福德可比我强,不是我能达到的啊!

赵光义三十七岁登基,此前十几年的历练让他有了朝中人脉,更有二哥的护佑、加持,让他在做大宋皇帝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往届王朝往往在第二任帝王之际出现权力争夺,成为规律性的“政治瓶颈”,但在大宋王朝,赵光义顺利得很。他登基后颁发的“五条意见”,也预示着天下安宁。宋太祖赵匡胤的时代,说过去就过去了;他的兄弟赵光义的时代,说来就来了。天下除了为故去的先帝穿素服,除了忙着避讳“光、义”这两个汉字,人们照旧生活,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大宋老人们的忧虑,多余啦。五代乱世,一去不复返啦。

甚至,正当人们忙着避讳“光、义”这两个汉字时,忽然又得到朝廷告示:现在还没有来得及“避讳”这俩字的,不必“避讳”啦,皇上改名字了。

大宋新科皇帝赵光义,改名赵炅。

避讳

宋太宗本名也不叫赵光义,叫赵匡义,但他哥哥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按习俗、按礼法,天下应有“避讳”,人名不得使用“匡、胤”两个汉字,于是赵匡义改名叫赵光义。现在赵光义当了皇上,如此,按习俗、按礼法,天下又当避讳“光、义”二字。但“光、义”二字,朝野使用频率太高,“放光明”“存仁义”之类名词,文件常见;“光大乡”“仁义里”之类地名,州县常见;“张小光”“马大义”之类人名,士庶常见。所以认真“避讳”起来,礼部官吏们审定存世文件、地方太守们更动所在地名、官民男女们修订户籍档案,诸如此类,实在是太麻烦啦。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天下也确实在紧锣密鼓地为“避讳”这两个汉字而忙碌,到处都在改名。

“避讳”礼俗已流行千年,皇上也无能改变。

赵光义了解到这个“避讳”现象后,为方便天下,再次改名,单名一个“炅”字。与“光义”比较起来,“炅”字稀见,偏僻得很,天下“避讳”这个“炅”字,工作量就会小得多。赵炅之后,大宋历代帝王多有改名,都在选择偏僻汉字,以此减少民间和官方的工作强度。赵炅带了个头。

“避讳”这事,由来已久,世界皆然。史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无非是制定一种礼俗,不去直呼其名,借此表达对尊者、亲者、贤者的一种敬意。古代,《旧约》时代,上帝也即“耶和华”,这几个字,书写时就由不发音的希伯来字母组成,意思是不能妄称上帝之名。后来演进中,总要有称呼,于是被翻译为类似汉语文字“耶和华”的读音。传统中国之“避讳”也在演进中,到现在,尽管还不适宜当面口头上直呼“尊者”“亲者”之名,但书写已经无妨。是否直呼“贤者”之名,历史上其实也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你可以直呼,也可以不直呼。宋人有一个士子,很是仰慕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经过一个叫“浩然亭”的地方时,不禁感慨:怎么能直呼贤者之名呢?于是将“浩然亭”改为“孟亭”。有人直呼“浩然”,这位士子就不乐意;但是尽管他不乐意,还是有人愿意直呼。这是士子的个人行为,并非官方制度性规定。到今天,风雅点的人士还是愿意称“康南海”“南海先生”,而不愿意直呼“康有为”;愿意称“蒋中正”“中正先生”,而不愿意直呼“蒋介石”,等等。“避讳”也在流变中。

赵光义改名赵炅,是既尊重传统,又有所变易的中道行为。如果恪守传统,不做变易,天下为实现“避讳”这一礼俗,就会折腾出数不清的行政事件、文化事件、社会事件;如此,天下将会出现“失衡”状态。如果干脆废掉“避讳”礼俗,在那个时代,也将可能出现另外一个类型的“失衡”状态。

赵炅,经由一个小小的变易,走向了“中道”。这个“中道”,就其政治智慧和伦理智慧而言,就是“中庸之道”。

赵炅,是中国帝王中,比较能理解儒学“中庸之道”精髓的人物。

这事不简单,容我以后来表。

简单说,宋太宗改名事小,平衡事大;平衡“避讳”事小,治理邦国,有此平衡理念事大。有这个诉诸价值“应然”的平衡理念,也即中庸理念,与没有这个理念,政治治理,是不一样的。历史上来看,这也是区别“圣君”“贤君”与“暴君”“昏君”的尺度之一。

以火德王

说到“炅”字,也有讲究。

“炅”字有“火光、明亮、炎热”的意思。这是因为,大宋认为本朝是“以火德王”,故推崇“火运”。

“以火德王”,是汉代以来五行哲学的一种说法,正式的名称是“五德终始说”。注意,是“五德终始”,而不是“五德始终”。意思是“五德在循环中,一个终结后,另一个开始”。但“五行”的思想,可能在殷周之际就出现了,一般认为托名殷商亡国之臣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文献《洪范》,为“五行”的最早记录,但一直到汉代,才成为逻辑链条比较清晰的哲学。“五行”说,在讨论中国政治问题时,倡导一种循环论理念,大意就是木、火、土、金、水这“五行”在循环运行中,有衍生或克灭的关系。所以历来朝代更替,都要确定前朝属于“五行”中的哪一“行”,而后便知道本朝替代前朝又属于哪一“行”。知道了前朝之“德”,就可以推断本朝之“德”。此事攸关本朝正朔,是天命所在,非同小可。换一句话说,本朝立国,是否合理、正当、合法,一句话,是否符合天命,必须先来界定五行属性。五行属性明了,而后才可以有资格号令天下。

秦汉以来,历朝都在严肃地玩着这个有趣的政治游戏,乐此不疲。

为此,历代史学家在撰写正史时,往往要编写一部《五行志》,以此推衍朝代更替前后的天命。直至民国卿士撰写《清史稿》,都昭示着,不懂“五行”,是没有能力完成正史的。

后周确定自己是“木德”,木生火,故大宋接续为“火德”。大宋自建国之初,就已经推断并确定了本朝属于“火德”,故史称“炎宋”。

五丈河畔的火轮小儿

“木周”让位给“炎宋”,宋人王的《默记》还有一个恐怖的宿命故实。

说谋士王朴在后周任枢密使,帮助周世宗柴荣打天下,所向成功。因为经常要与世宗讨论用兵事宜,所以王朴常常住宿在宫中。

有一天他谒见世宗时,很悲痛地说道:“大祸不久就要来了!”世宗问什么祸。他说:“臣观看天象大异于平时,所以不敢不说啊!这件祸事就在我大周社稷,陛下也不能免,但我要首先承当这个祸事。今晚请陛下跟我一块来看,就知道了。”当晚,王朴与世宗悄悄出城,到了郊野,在五丈河旁停住。中夜后,王朴指着说:“陛下看到河对岸像渔灯一样的东西了吗?”世宗看到了一盏灯闪出荧荧的火光,渐渐走近,到了隔岸之地,大得像一个火轮。火轮之下有一个小儿,也就三五岁的样子,在比比画画。

等到火轮到了近岸处,王朴说:“请陛下赶快下拜。”世宗当即下拜。拜后,看到那个火轮与小儿渐渐消失。

王朴哭泣着说:“陛下既然见到了,臣没有什么更多话说了。”

此事过去没有几天,王朴就在与名臣李谷吃酒时,在座位上忽然无疾而终。而世宗北伐,下关南等地,没有来得及收复幽燕,路上生病,回到京师汴梁,崩。半年后,“天授我宋矣”,天命归于我大宋了。

作者王铚解释这个故实说:“火轮小儿,盖圣朝火德之盛兆,岂偶然哉!”

但大宋确实应该自命“火德”吗?这事也有争议。

太宗雍熙年间有个“布衣”,就是没有做官的庶民,叫赵垂庆,他给朝廷上疏,大意说,大宋不应该继承五代的后周自称“火德”,而应该跨越五代,直接承接“土德”的大唐,因此应自称“金德”。在他看来,乱哄哄的五代,没有资格称天命,也即没有资格进入“五德终始”的圣统。

斯事体大,太宗拿到尚书省,要百官讨论。

最后给出结论性意见的是名臣徐铉。他的说法是:

同类推荐
  • 耶路撒冷告白

    耶路撒冷告白

    这是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成长于孟加拉国的利皮卡.佩拉汉,随其英国籍犹太人丈夫里欧搬进耶路撒冷──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备受争议的神圣之地。面临新环境的冲击,两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难解“以巴冲突”中的佩拉汉,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婚姻生活为轴线,进而观看周遭,体认当地人们的对立与仇恨、矛盾与误解;记录下文化之冲突,生活之龃龉。失根的灵魂试图找到归属,在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交互激荡中,尽管模糊,仍试图在这座繁复的城市里勾勒出和解与希望之图像。
  • 剑与皇

    剑与皇

    一个已经结束了的故事关于天与人的故事故事
  • 圣心盛源

    圣心盛源

    中华五千年历史承载着国家璀璨文明,但璀璨的文明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无数艰辛磨难、刀剑血火让历史车轮一次次偏离轨道,但也让历史又一次次重回正轨。世人观史,偏爱灿烂盛唐,却不愿谈及魏晋南北。战火纷飞,国家沦丧,这段历史被史书轻描淡写般记录、传承。然而记录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神话传说。或许神话只是国家民族根据历史的深加工再创作,稗官野史罢了。或许……真正的历史已被神话,而流传的历史只是冰山一角。
  • 大炮巨舰领主

    大炮巨舰领主

    魂穿后,如何在古代当好一个小领主。开局一片小领地,带着乡巴佬们发家致富。
  • 大明帝国之再起

    大明帝国之再起

    君非君,臣非臣,千乘万骑漫胡尘。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危若累卵的时候,关外有凶残的建虏环伺,盘踞辽东,关内的士大夫们却依旧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朝堂上党争依旧没有停歇,甚至越演越烈。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这满目疮痍的乱世,手持三尺之剑,决心重塑一个崭新的大明王朝。故事从崇祯二年的冬天开始......
热门推荐
  • 让叶兰继续飘扬(奥威尔作品全集)

    让叶兰继续飘扬(奥威尔作品全集)

    《让叶兰继续飘扬》写于1934年和1935年,是一部社会批判作品,讲述青年诗人戈登·康斯坦克在三十年代的伦敦幻想抵御金钱崇拜,坚持文学的梦想,却屡屡在现实中碰壁的故事。当时奥威尔居住在伦敦附近的汉普斯泰德,小说即以他的生活经历为蓝本创作而成。《让叶兰继续飘扬》无情地揭露了金钱崇拜对文学青年戈登在生活上的压迫与心灵上的侵蚀,在某种程度上奥威尔前半生的写照,是他内心是否继续坚持文学理想和内心价值观的挣扎期的描述,虽然书中的戈登选择了放弃,但在现实中,奔赴西班牙内战的决定改变了奥威尔的命运,引导他走上批判极权主义的道路,但前半生的经历和印象仍在他后半生的作品中留下了无可磨灭的印象。
  • 娱乐圈毒奶影后

    娱乐圈毒奶影后

    转折点那天吴思彤绑定系统,为了改变命运她必须成为巨星,然而接受系统的同时她也被绑定了毒奶技能,夸谁谁倒霉,骂谁谁走运。“听说你和童语素不和,你们之间有什么仇怨吗?”“那是谣言,我一直都很喜欢童姐,她的演技出神入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的演技不够自然,痕迹很重,我还需要学习。”...“你觉得影帝华书辛怎么样吗?”吴思彤内心,我的偶像,帅死了,一开口,“我觉得他很丑,可能我的审美能力跟一般人不一样,比较低下。”...“对你的新剧有什么期望吗?”“希望不要没人看。”粉丝扑地,偶像奇葩怎么办,童语素就是花瓶,你的审美不是低下是相当低下,还有新剧明明已经收视第一了好吗
  • 我成了反派头子

    我成了反派头子

    【无敌,爽文,腹黑,反派】最强反派,我不仅自己是反派,还收拢了一大批反派,建立了九州大陆最强反派势力天门,横扫九州无敌手。“这位兄弟我看你骨骼精奇,行事高调,乃万中无一的超级反派,我这有本《反派的自我休养》见与你有缘,十块元石卖给你了!”林昊踏上了一条成为反派的道路,每天不是自己去搞事,就是教导自己的手下如何搞事。 反派家族群:132785583【大量空位,可以和贼会躺的作者一起玩游戏呦~】
  • 我的轮回眼没问题

    我的轮回眼没问题

    本作品不用看了,因为创世整改原因,我这书被禁了好多章,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开新书了哎,还是老样子。直接点击我头像就好了。也别找下一本书了因为h情原因直接被封.....本作者,要开新马甲去了。对不起各位。
  • 毅斋诗文集

    毅斋诗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问三界

    一问三界

    混沌初开,上古之尊苍穹大尊开辟三大世界。仙界:主修仙道,成仙之路,是为打破五行轮回,渡劫成仙。魔界:主修魔道,成魔之路,是为窥视魔祖之境,渡劫成魔。神界:主修神道,成神之路,是为领悟神之心性,渡劫成神。八方镜像,破开红尘。渡入轮回,突破无上之境。三界三道之路,三界无数修士在其中寻机缘,修炼至巅峰。而天纵者,是为成就了三界一段段的佳话。
  • 二舅二舅你是谁

    二舅二舅你是谁

    霍小宝是在村外的河里找到的。有在河边一起玩耍的孩子,突然发现少了小宝,便疯了般跑回村里喊大人。那个时候,晚霞铺在河面上,鲜红的颜色,像浓浓的血,不声不响地缓缓流动,荡起细碎的波浪,仿佛一个孩子的死亡与它毫无关联。人们闻讯赶到河边,从河里捞出了小宝。小宝的妈妈王咏梅抱着那个湿淋淋的小身子哭天抢地,一只手在河滩上死命地抓挠,抓得手指都出了血。小宝的爸爸霍林舟蹲在一旁,脑袋埋在裆里,用两手薅着自己的头发,浑身颤抖,泪水无声地淋落,把脚下的河滩都淋湿了一窝。归栏的羊儿顺着河滩走过来,咩咩地叫,那声音像极了向母亲撒娇的孩子。
  • 异次元红警世界

    异次元红警世界

    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一学生,没有任何特殊的背景,常年来疏于锻炼,甚至就连学校普通的体能测试都没办法过关。但是后来,他莫名其妙的获得神秘人士赠送的“异次元系统”,借其进入了红色警戒的虚拟游戏世界,从一名普通的动员兵磨练成怪物级王牌,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都市至尊仙医

    都市至尊仙医

    一纸婚约,陈飞宇入世寻找未婚妻,从此奇遇不断。他左手金针度世,右手长剑破敌,赚钱救人两不误。惹我者打!爱我者疼!
  • 浪漫需要揭穿

    浪漫需要揭穿

    不是恋爱秘籍,没有恋爱宣言,这是一本揭穿虚伪“浪漫”的小书,采取独特视角,推崇从平淡生活中的“不浪漫”之中寻找真正的“浪漫”。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十则美好的爱情故事以及得以实现的诺言来重新构建一个浪漫世界。用简单踏实的小温馨代替飘浮虚幻的“小清新”,毕竟生活不仅仅是“看起来很美”,而要实际上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