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200000029

第29章 雍熙北伐(3)

贺令图,被耶律休哥活捉;贺怀浦,在“雍熙北伐”中,跟随杨业出征,死于阵。贺氏父子,都是大宋壮士,抗击契丹,血气甚壮;但战争,须有智慧衡度。父子二人无此智慧,史上种种“智浅而谋大,力小而任重”的悲剧,乃是这父子二人的生命逻辑。很可惜。

薛继昭几乎没有经历过战阵。北伐,大宋对契丹,奔袭几百里,纵横近千里,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国力、统帅任命、虚实阴阳、指挥艺术、策略组合、赏罚、考绩、谋略、攻城、涉水、翻山、步骑、排阵、辎重、谍报、用间、反间、信息传递……如此大型战争,其结构之复杂,诸元之繁复,不是“轻而无谋”者可以涉猎的领域。与贺氏父子一样,薛继昭论“雍熙北伐”,摆错了自己的位置,属于“界限不清”。按儒学理论就是:无礼。因为“礼”的要义可以解释得很多,但“当位”“节制”是其荦荦大者。薛继昭徒逞口辩,既不“节制”又不“当位”。简言之,“雍熙北伐”,薛继昭没有资格谏言,理由一条:他不懂战争。而后来战争如他所愿爆发后,他也参战,在曹彬麾下,但表现极为恶劣,临阵时,还没有开战,他就想好了怎么逃跑,影响了士气。

刘文裕是这些“主战”派中唯一略有资历的将军。他在开宝年间跟随太祖讨伐江南时,曾经做骑兵校官的辅佐,被箭矢所中,但神色不变,为人所称赏。太宗做晋王时,他曾出入于府邸,所以在李飞雄大案中,他能识别诈术,并最终擒获李飞雄。但是讨论“雍熙北伐”,他的智慧还是不敷使用。后来在北伐的组成部分,潘美一部的抗击契丹战役中,他与王侁一道,都有失约的责任,导致杨业自杀。他也不是讨论“雍熙北伐”的合适人选。

这些人中,最奇异的是侯莫陈利用。

大师侯莫陈利用

此人姓“侯莫陈”,三字姓,名“利用”。他是汉化后的鲜卑族人,早年居住在巴蜀,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幻术。太平兴国初年,在京师卖药,经常玩弄“黄白事”迷惑世人。所谓“黄白事”,按照《抱朴子》的意见,就是变化黄金白银的炼丹术。据说用铁器将铅熔化,投入一种只有炼丹者能搞到的神药,铅就化成了白银。再将这个白银熔化,继续投药,就化成了黄金。据说这种“神仙黄白之方”有一千多种。史上有人信,有人不信。

太宗在做晋王时,府邸有个能人叫陈从信。此人对经济管理很在行,一直得到太宗信任。他推荐了江湖大师侯莫陈利用。太宗召见,当场试验幻术,似乎很神奇。于是大师被封了官,经常伴在太宗左右。

大师促成了雍熙北伐之后,也跟着大军出征,在潘美、王侁一部,杨业失利,他也随着潘部而退。史上未见此人有何战功。后来太宗给了他一个郑州团练使,像所有的小人得志一样,大师也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利用职权荐引同党,有了种种不法行为。

老臣赵普是坚定的“主和”派,他不主张北伐。当他再次拜相后,知道北伐一事,很大程度由这个江湖大师促成,于是对他有了厌恶;后来更知道此人种种不法,于是决计除掉此人。他向太宗提出了请求,要求法办侯莫陈利用。

太宗不想法办大师。

赵普坚持法办大师。

太宗说不过赵普,于是下诏,将大师除名,抄了家,落籍为民,发配到商州禁锢。

太宗辩才不及赵普。不仅太宗不及,太祖也不及。赵普往往不说话就罢,说了话,即使太祖太宗反对,他也有办法让二位皇上改变主意。赵普是总能一言击中太祖太宗软肋的辩才。

太祖时,常派遣特务到军中去伺查,看看有没有阴谋拥戴的蛛丝马迹。赵普知道后,极言劝谏说不可这么做,免得生事。太祖说:“周世宗时就这么干。”赵普道:“世宗虽如此,岂能察陛下耶?”世宗虽然这么干,但是伺查出陛下了吗?史称“上默然,遂止”,太祖沉默不语,于是终止了特务活动。

太宗也曾指责赵普,说他从来不举荐将帅。赵普说:“昔明宗举石晋,晋选张彦泽;刘高祖拔郭上皇,世宗得太祖,臣岂敢轻举耶?”过去,后唐明宗曾举荐石敬瑭,石敬瑭推翻后唐,建立了后晋;过去后晋曾举荐张彦泽,张彦泽投降了契丹,灭了后晋;过去后汉皇上刘知远提拔了郭威,郭威成了推翻后汉的后周太祖;过去周世宗推荐了咱们太祖,太祖有了大宋。如此看,举荐武将有风险,臣岂敢轻易举荐武将!逻辑在这儿摆着呢,太宗也没有话说。

话说太宗贬了侯莫陈利用大师,但不久,还是想这个人,又用了变通的办法,将大师重新召回。

赵普担心此人再次被起用,就将一位郑州税务官召到中书,向他了解到侯莫陈利用更严重的罪行:大师居然敢于僭越皇室用度,每次在府中接见京官,都要坐北朝南,居住之地所用之物,都是皇上规格。他身上常佩一条犀玉带子就用红黄罗袋装饰。澶州地区黄河曾经由浑浊变为清澈,按照传统说法“圣人出,黄河清”。大师就利用这个事件,在郑州的科举中以“黄河清”为题考举子,等于自比于“圣人”。他在书写判词时,文字有很多不敬,等等。赵普于是要这位税务官上疏告发侯莫陈利用。

正好又赶上不久前抄家时,在大师府邸搜出几页文字,都是大不敬之语。赵普得知,也让他上疏告发。

种种黑材料凑在一起,有了聚变效应。

但太宗不想让大师死。

但赵普坚持让大师死。

赵普劝太宗说:“侯莫陈利用这人,罪过太大,如果惩罚太轻,不能满足天下人的愿望。再说,留着这个人又有什么用?”

太宗祭出最后一招,道:“难道朕作为万乘之主,还不能庇护一个人吗?”

赵普不为所动,抗言道:“这个国家巨蠹犯有死罪十几条!陛下不杀此人,是乱天下之法。法,值得珍惜!此一竖子,有什么可值得珍惜的!”

这话顶得太宗没了道理,史称“上不得已,命赐死于商州”,太宗没有办法,只好命人将侯莫陈利用在商州“赐死”。

“命赐死于商州”是《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说法;《续资治通鉴》中的说法是“命戮于商州”;《宋史》侯莫陈利用的本传记录说“太宗怒,令中使脔杀之”,但《宋史》中的太宗本纪却说“郑州团练使侯莫陈利用坐不法,配商州禁锢,寻赐死”。诸说不同,但“死”是要“死”的。

得到执行死刑的命令,中使驰马奔往商州。

太宗这个时刻又一次后悔了。他还是不想杀掉大师,于是派出第二位使者去商州,试图追回前命,赦免大师一死。不料后面这个使者走在路上陷入泥泞之中,好不容易从烂泥潭中脱身,想办法换了马再去追赶,已经迟了。等他追上前面使者,大师已经被行刑完毕,使用的是“磔刑”,也即被“脔杀”。

“赐死”“戮”“脔杀”,是不同的死法。

“赐死”是君主诏令身份地位较高、功劳较大的臣下自杀而死,这种制度由来已久。“赐死”,可不至于让受死者在街头众目睽睽下受辱,也不至于让受死者身首分离,可保留全尸,也不必受酷刑折磨,算是一种“优礼”。具体死法,一般是赐毒酒,饮而死;赐剑,刎而死;赐绫、赐绳,绞而死(一般对女子赐绫赐帛,对男子赐绳)。

“戮”,虽然就是“杀”,但“戮”还有警戒侮辱的意思。又分“生戮”和“死戮”两种。前者是先示众,后杀死;后者是先杀死,后示众,也即陈尸街头。总之,“戮”必要示众。这就与“赐死”有了不同。

“脔杀”则是“磔刑”,也即凌迟之法,活剐处死,是死刑中最重的一种刑罚。凌迟可能开始很早,五代十国乱世中较多出现,但即使在这个乱世也有人反对磔刑。譬如后晋石重贵时,大臣窦俨就认为死刑只能保存斩、绞两种,而“脔杀”应该禁止,石重贵同意了。太祖赵匡胤时代,制定《宋刑统》源于《大周刑统》,《大周刑统》则源于梁唐晋汉以来的各类“刑统”,而后者更源于《唐律》,《唐律》最重的刑罚就是“斩”。这些刑罚都没有将“脔杀”列入其中。《宋史·慕容延钊传》记录:“贼将汪端与众数千扰朗州,延钊擒之,磔于市。”这个汪端,是被慕容延钊在朗州(今湖南常德)“脔杀”的,而非太祖本意。

侯莫陈利用,有罪,但是否被太宗下诏“脔杀”,诸说不一,据我对太宗赵炅的理解,以及这一事件的逻辑推演,我倾向于认为,太宗没有“脔杀”侯莫陈利用。

诸史有“赐死”“戮”“脔杀”三种记录,我选择“赐死”说。

太宗喜欢大师,第一次发配大师到商州后,还下诏“召回”;第二次“赐死”后,还下诏“贷死”,免于死罪。太宗不至于仇恨大师到必欲“脔杀”的地步,他不想听赵普的。

但诸史都记录了大师最后还是被“脔杀”的结果,这有可能是执行官讨好赵普,或自作主张的结果。

窦仪的墓志铭

赵普,在太祖太宗时代,是个只要了解他,就会让人惧怕的人物。有个故实可以概见赵普如何令人生畏。

太祖时,对赵普的“专政”,专断执政,已经心怀不满,就很想有人能说说赵普的坏话,好就此免了他的相权。有一次太祖召来甚有清望的名臣窦仪,暗示他赵普很多“不法”之事,并流露了自己的不满。但窦仪却一个劲夸赞赵普是开国元勋,以天下为己任,忠心耿耿,为人真诚正直,等等。太祖听后很不高兴。窦仪回到家里,对几位弟弟说:“我得罪了皇上,肯定不能做宰相了,但也不至于被流放发配,我们窦家,一门可保没有灾难了!”

窦仪,就是《三字经》里“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五子”之一。曾于宋初主持制定《宋刑统》,为大宋立法,做出卓越贡献;又主持礼仪礼法的制定,为大宋礼制,做出卓越贡献。这是宋初文明的最初推手,被人誉为“天瑞”“国宝”。他死后,墓志铭由太宗朝的名士扈蒙撰稿,写得神采飞扬,其文曰:“天之瑞曰庆云,曰甘露,余以为非天瑞也;国之宝曰河图,曰汾鼎,余以为非国宝也。若有人负拔俗之才,蕴超世之量,祥麟威凤比其德,舜韶汤护齐其声,孝以肥于家,文以华于国,优游清贯,终始令名,斯可谓之天瑞矣,斯可谓之国宝矣。”大意说:一般人都认为五色的祥云、甘美的露水是天瑞,但我认为这不是天瑞。一般人认为黄河里龙马身上的图案、汾阴县后土营旁的铜鼎是国宝,我也不认为这是国宝。如果有人负有超越凡庸的天才,蕴有远过世人的气量,其德能,可以媲美吉祥的麒麟、庄严的凤凰;其美声,可以媲美虞舜时的《韶乐》、商汤时的《护乐》;此人又因为孝道而滋润其家族,因为文采而崇美其邦国;自己又能从容清介,明哲保身,始终保持令名;这才可以称得上是“天瑞”,这才可以称得上是“国宝”。墓志铭一般都有“谀墓”倾向,但这一篇文字“谀”则“谀”,但妙实在是妙。拈出“天瑞”“国宝”来评价窦仪,倒是名至实归,窦仪当得。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天瑞”“国宝”,对赵普,也还是畏惧十分。在很多大臣那里,赵普甚至比太祖、太宗要可怕,得罪了太祖太宗,也不过贬官流放,得罪了赵普,结局莫测。于是,他们宁肯得罪太祖太宗,也不愿意得罪赵普。“天瑞”“国宝”也不例外。赵普如果没有过人的“阴毒”,何至于让大臣对他如此惧怕?

就连当初的吴越国王钱俶,都知道赵普此人非同等闲,特意贿赂他,给赵普送来瓜子金十瓶。

后来的名相卢多逊,已经是一个博学多谋的人物,但他不服气赵普,多次与赵普作对,卢多逊的父亲卢亿在太祖朝时做官,一见赵普即心生恐惧。他退休后,听说儿子跟赵普不睦,长叹道:“这个儿子将来是免不了有一场祸事啦!还好我已经不久于世,不会亲历此难了,也算万幸。”卢多逊后来果然被贬。

史称赵普“强直疾恶”,刚强正直疾恶如仇。也有一种说法,说赵普在中书省政事堂,接见群官,一定会拐弯抹角从对话中找到某人某人的短长之初,等到人走了,就让秘书追录某人某事,以后如果某人因某事而被追究,赵普就会找到这些记录,当作证据,于是“群官悚息,无敢言者”,所有知道被记录的官员都很惊恐,没有人敢多说话。

有一故实可以做证此说为真。

赵普折服袁廓

一个大臣名叫袁廓,管理财务有功,但是“性夸诞,敢大言,好诋讦”,性情很怪异,言辞夸大虚妄,好说大话,攻击他人。太祖时认为这是个“奇士”,待他很是优容。太宗时,袁廓更是常与人争论,甚至在朝廷上也为公事私事跟大臣争,而且声气俱厉,太宗还是原谅他。他管理财政事务,小事也很精密,乃至于很多事,需要反复核对,这就延误了地方州郡按时了断业务的进程。地方不满,就来上诉。御史开始过问这事,袁廓不服气,就找三次入相的赵普来论理。这时候,赵普刚处理完侯莫陈利用大师的案子,知道袁廓跟大师有过书信往来,就对他说:“你说的这个事,都属于职司间的工作纠纷,不算个什么事。但是您与侯莫陈利用交结得那么密切,这在道理上说得通吗?嗯?”此一问,扪着了袁廓的软肋,袁廓一下子知道:此事可大可小,生死就在瞬间。这位相爷果然如江湖传说,不可触碰。史称袁廓“惊惭泣下”,惊恐、惭怍,鼻涕眼泪都出来了。他一生强项好争,此时竟无言以对。

赵普的故实一箩筐,一下子难于说清,《大宋帝国三百年》将分头缕述,慢慢“推断”这个历史人物的甲乙丙丁。

“荧惑圣聪”

现在“重行推断”这些不利于侯莫陈利用大师的黑材料,大略可以看到此人不过是江湖走得久了,浸染更多黑道习气,就像近世江湖大师的作为一样,出于自我推销的目的,必有夸大自我神奇能量之处。这样,就可能自比君王、自比先圣、自比神仙,于是有了“言甚不逊”的狂躁。这样的人留在江湖也就罢了,进入官场,历史上来看,大多会形成一片巫师般的党羽,对清明政治而言,确是一个祸患,汉代以来,这类以巫术控驭政治的案例很多,最后造成的恶政也常见。赵普决计除此人,有其正当性。

但不正当的是太宗赵炅。

他为何要听取这类人物大言,在时机未必成熟之际,做一场工程浩大的“雍熙北伐”?

这就说到传统史书上常见的一个现象:“荧惑圣聪”。

“荧惑”本义是指天上的一颗星宿,火星,引申为一种凶神,再引申为一种迷惑、炫惑。“圣聪”是说帝王明察。联系起来就是:帝王本来很圣明,明察秋毫,但被恶人、邪佞所蒙蔽,炫惑中,所以断事不明。

若干年后,名臣谢泌劝谏真宗要坚守“用贤致治之道”时,还提到此事。他认为“先朝(也即太宗朝)有侯莫陈利用……之徒,喋喋利口,赖先帝(指太宗)圣聪,寻剪除之,然为患已深矣”。这是千年以来,“亲贤人、远小人”的帝制治理经验。即使在制度化管理时代,也应该属于优良治理的模式,不同的是:如何选任贤人、退黜小人而已。

但传统此说将帝王过错全部推给奸佞,不是公断;帝王之所以听信奸佞之言,必是“圣聪”不够。故即使是接受这类传统批评意见,也该各打二十大板。简言之,“雍熙北伐”导致大宋败绩,太宗赵炅有责,他应该负有第一责任。

上中下三策

当着有人“荧惑圣聪”之际,也有更多大臣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太宗没有听取。刚刚出任参知政事的大臣李至的劝谏更为得法,他提出上中下三策,要太宗选择上策或中策,就是不能选择下策。他的上疏是一篇美文,值得欣赏:

幽州,契丹之右臂,王师往击,彼必拒张。攻城之人,不下数万,兵多费广,势须广备餱粮。假令一日克平,当为十旬准计,未知边庾可充此乎?又,范阳之旁,坦无陵阜,去山既远,取石尤难。金汤之坚,非石莫碎。臣愚以为京师天下根本,陛下不离辇毂,恭守宗庙,示敌人以闲暇,慰亿兆之仰望者,策之上也。大名,河朔之冲卫,或暂驻銮辂,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若乃远提师旅,亲抵边陲,北有敌兵可虞,南有中原为虑,则曳裾之恳切,断鞅之狂愚,臣虽不肖,耻在二贤后也。

同类推荐
  • 逍遥红楼

    逍遥红楼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Q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新中国往事:文史述闻

    新中国往事:文史述闻

    本书收录了《文史资料工作开创时期杂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散记》等20余篇文章,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天安门广场改扩建工程等历史事件提供重要佐证和参考。
  • 重生大唐当奶爸

    重生大唐当奶爸

    (已有完本二百万字老书《大唐图书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大唐贞观五年,长乐公主李丽质离宫出走,皇帝遍寻全国而找不到,五年后母亲长孙皇后病危才再次回来。于此同时,一名叫杜少清的现代人离奇穿越到唐朝,莫名其妙的成了一个书生,身边还多了一个可爱的萌萌小女儿……简介不长,故事却绝对精彩,质量保证,请大家放心收藏观看。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的美女保镖

    腹黑总裁的美女保镖

    镜头一:稀里糊涂被夺去了初夜,始作俑者振振有词:“你强要了我,得对我负责!”“女人强要男人?说出去也没信”“女上男下式,还说不是?”。镜头二:“你到底喜欢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我就是喜欢你不喜欢我,你改啊。”镜头三:“老公,我像什么呀?”“你像孙悟空。”“啊?我像只猴子?”“你永远逃不出我如来的手心。”
  • 神脉丹尊

    神脉丹尊

    昔日丹皇,抱憾而终,携九天神脉重生故宗。武道征途,步步荆棘。今世,且看我一路高歌,再临神尊帝位,演武化圣。
  • 因为爱情有时差

    因为爱情有时差

    因为爱情有时差,所以才会存在那么多的迟到、误会和不平等。本书由16个情感故事组成,记录了暗恋、初恋、热恋、分手四个不同的情感时区。让我们回到青春懵懂的少年时代,想起单纯的小美好,也重新回味爱情中经历的甜蜜、挫折、误会和遗憾。回溯过往,用局外人的角度再看待当初,会让我们变得更理智、更成熟、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若爱,请深爱。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天生一对,不过是相爱的两个人为了能在一起,拼命找到相同的频率。不爱了,也请体面。一段感情走到终点,从不是一人的过错。与其纠缠、怨恨、伤害别人,不如做个体面的大人,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愿每个走进爱情里的人,都能遇见同时区的那个TA。
  • 重生未来之濒危种族

    重生未来之濒危种族

    在未来,有这样的濒危种族,二十岁之前要和其他种族的人喜结连理,并孕育生子,否则二十岁那年就会gameover。胡欢欢就是这样的濒危物种,然后她遇到了个作天作地的中二青年。
  •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二十一世纪的国院外科女医师,一朝穿越成为当朝太医院首辅的废物二小姐。天生愚钝,医道不通?暗纹胎生,肥胖如猪?还有个大婚当日就要给自己下马威的未婚夫!罢罢罢!你看不上我,我也不甚稀罕你。如你所愿,奉上休书,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宋天子

    宋天子

    一觉起来,世界都变了,身上穿的是龙袍,卧的是龙床,嘿嘿。“陛下,镇北军攻进了宫城,快逃吧!”
  • 平行地球的游戏系统

    平行地球的游戏系统

    赵煜魂穿到了平行地球,又带着一个装满平行地球文化(游戏、歌曲、影视等)U盘回到了原来的身体。他刚刚凭借当文抄公拿到了第一桶金,却不想U盘居然是一个游戏系统,并把他扔在了《孤岛求生1》的游戏世界。从此,赵煜开启了他的游戏世界之旅。《孤岛求生》中荒野生存三个月《绝命逃杀》中夺得第一名!《末日杀戮》中击杀两千只丧尸《种族争霸》里抗击亡灵、兽人《大汉奇侠》协助王莽抗击刘秀《深海殖民》成为海洋制霸者一切尽在无限游戏空间!(游戏世界为原创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美学通史4(隋唐五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4(隋唐五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美学思想的发展史。美学是对审美活动的理论性思考,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所以这部美学通史不同于审美文化史、审美风尚史等著作。 这部《中国美学通史》是由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由汤凌云著,叶朗任主编。 这部美学通史共有八卷,分别是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