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200000026

第26章 高梁河(5)

当初太宗创意,主要原因是鉴于大宋马匹奇缺,与草原骑兵对阵,必须选择“以步兵打骑兵”的总体战略。此外,大宋与契丹的战役,多在河北平原展开,没有更有效的地形地物可以依托,在开阔地,防止敌方骑兵冲荡,战车的“车阵”还真就具有临时防御功能,略相当于“拒马”,又近似于“连城”,几千辆辎重车列为方阵,阻遏骑兵,应该有效,更利于安定将士恐惧心理,在结阵中互相依托。敌人来犯,不进入车阵,就可以弓弩、长枪伺候;进入车阵,马匹驰骋不开,将士们可以将战车当作利于格斗的地形地物,砍伤敌人马匹。“平戎万全阵”就是这个战略思考下的产物。那种动辄说太宗以此来控制将帅、束缚武官手脚,免得他们拉杆子造反的意见,依然是很少思想含金量的“阴谋论”思维。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可:如果武将们要造反,是一纸《平戎万全阵图》能够控制住的吗?所以,这个阵图,与太宗控驭武夫无关,甚至与抑制藩镇无关,它就是一种纯粹军事方向的技术战略。评价“平戎万全阵”,不必附会更多不存在的“意义”,诛心的“阴谋论”尤不可取。

道理如是,但需灵活处理。

赵延进与李继隆

大将崔翰,对太宗无比忠诚。他手持阵图,正在契丹出现之际,匆忙布阵。他似乎不想有一点变通,整个阵势,“九围”人数,都要按照阵图安排。

宋师来自关南诸州,在徐水、满城之间,星罗棋布。崔翰要求各军按照“平戎万全阵”要求,变换功能,在十几里地的锋面上,或做“左翼”第一列,或做“左翼”第二列;某某部又要迅速列为第一方阵,将辎重车转换为战车,列于方阵之外缘,弓弩手数量要足够,有多余,要调到第二方阵;某某部要迅速成为“前锋”,准备伺机冲锋,或阻挡住契丹第一波冲荡,等等。

赵延进将军发现不对头。

兵法,战胜之道有五,其中之一是:“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带兵打仗的将军有本领,国君不去干预,这样的部队能胜利。考太祖一朝,一般不干预前方将军如何打仗。

太宗此举,等于“以不变应万变”,这在战事中实在是一大忌讳——敌阵、统领、气势、地形、装备、气候……都在变,应对岂可不变?

赵延进发现,如果按这个图布阵,则在宽大正面形成了很多空隙,宋师本来就由各州而来,分布在各个营栅,现在勉强调度,结果还是一个空当多多的零散阵营。更重要的是,赵延进还发现,布防的将士因为不够密集,一个个阵中阵,相去很远,人人就有了疑惧之心,斗志有了问题。如果契丹横线变纵线,忽然奔袭,直插“平戎阵”空当,从内部搅乱大阵,士气将有可能瞬间崩溃。赵将军越想越可怕。宋师危矣,我岂可坐视!

于是,赵延进驰马来见崔翰,劝谏道:

“主上委吾等边事,盖期于克敌耳。今敌骑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乘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主上委托我等戍守边防大事,主要是期待我们能克敌制胜。现在敌人骑兵已经来到,但我们还这样按照主上的阵图去星星散散地布防,这个势力太悬绝啦!契丹一旦看清我们散线布阵,乘虚而来,我们怎么办?现在,当务之急,不如诸州之军合为一处,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可以决胜。就算你违背军令没有布阵,那不也比丧师辱国要好吗?

崔翰有一问:

“万一不捷,则若之何?”不按阵法打仗,万一不能胜利,最后失败,那时候怎么办?如何解释?

赵延进慷慨道:

“倘有丧败,延进独当其责!”如果万一有丧败,我赵延进可以独自承担责任,与你崔翰无关。

但崔翰还是担心“擅改诏旨”,会让太宗怀疑他的用心。

这时,镇州监军、六宅使,河北镇州守卫的监军、王府内侍管家李继隆将军也在旁边,他赞同赵延进意见,直言道:“兵贵适变,安可预定!违诏之罪,继隆请独当之!”兵如水,贵在适应变化,哪里可以预先规定!必须合一处,集中优势,冲击敌阵。如果有违诏之罪名,我李继隆可以独自当之!

诸州之兵合为一处,集中优势力量“刺”入敌阵,是这个战役中,李继隆与赵延进的共同感觉。事实上也是总司令崔翰的战场感觉,他内心也不满意太宗的“阵图”,有了二位大将托底,他这才决定随机应变。一旦意念变更,崔翰的天才就表现出来了。他将各路大军改为两个大阵,一前一后。第一阵取突击式,弓弩手与骑兵全额配备。第二阵取追击势,轻装,待第一阵进攻后,第二阵伺机跟进,增援前阵,扫掠敌阵。两阵全取攻势,不再取“平戎阵”规定的守势。

刘廷翰、李汉琼在前,诸将在后。

崔翰似乎隐隐感到还有一股生力军,现在没有任何消息,那就是崔彦进。根据对部下的理解,他相信崔彦进一定会在适当时机出现。

如此安排,宋师士气大增。

满城大捷

为了稳住契丹,崔翰又派出人去与韩匡嗣接触,大意说契丹太猛了,居然打败了我们皇上,简直不可战胜!我们这些先锋兵准备投降,请准备接纳。

这么简单的诈降计,韩匡嗣居然相信,认为宋师是真的了,借大战之际设法投降,太正确啦!于是,契丹防备有了松懈,不再认为宋师是对手,而后从一级战备降到二级三级战备。这样延宕开来,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契丹在宋师积极备战之际,却疲疲沓沓地松懈下来。

但耶律休哥知道后,对韩匡嗣说:“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此诱我耳,宜严兵以待!”你观察一下看:宋师大军很整齐,也有锐气,他们一定不肯屈服于我们。这是诈降,是诱惑我们放松警惕。我们应该严阵以待!

史称“匡嗣不听”。

“匡嗣不听”,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宋师集中兵力后,在崔翰调度下,主动出击。第一阵以骑兵为主,在一片鼓噪声中,韩匡嗣看到的是“尘起涨天”,烟尘飞起直冲云霄。仓促中,韩匡嗣再试图升级战备警讯,已经来不及了。宋师雄赳赳地跨过了一片开阔地带,而契丹试图急急忙忙地“布阵”,但又没有时间,韩匡嗣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主帅动摇之间,将士已被夺气。宋师带着为高梁河之役“雪耻”的必胜之志,与契丹兵短兵相接。胶着中,宋师第二阵如巨浪一般扑来。

契丹人人心惊胆寒。

于是开始了局部溃败。战场形势就是这样,一处溃,处处溃。韩匡嗣终于发现大势已去,于是开始逃跑。他一路仓皇,正奔跑间,忽听一声炮响,原来是宋师崔彦进伏兵在此等候多时。

韩匡嗣大惊,从北折西,翻越太行,直接往西山(此地在太原西北)而去。不料秋季多雨,山路泥滑,契丹士卒掉落太行山坑谷之中甚多。

宋师从满城一直追击到遂城(两地俱属于今天河北保定辖境),斩敌首万余级,获战马千余匹,生擒契丹将领三人,俘获老幼不杀者三万户,至于兵甲军帐器械,那就不计其数了。

韩匡嗣麾下一部跑回幽州,一部散众跑往易州。

耶律休哥则“整兵而战”,调度有法,极力应对,与宋师且战且退,在没有遭遇损失的情况下,紧张又从容地撤出战场,史称“徐引还”。

契丹的大同军(即云州,今山西大同市)节度使耶律善补,在满城之战中为契丹右翼,远在几百里外,遥远地牵制宋师。但他所率领的西路军在南下途中,被大宋戍守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将军折彦赟一战击败。

耶律善补收缩兵力后,试图重整旗鼓,再次奔袭晋北地区,如果可能则翻越太行东进,直接支援韩匡嗣部。但他听到主力已经败于满城后,也只好北归。一路上还别出心裁,在雁门各地建造营垒,军事要塞,留兵驻守。

折彦赟闻讯,与代州的都监、巡检等边帅,即起追击。击溃大同军,缴获鞍马器仗甚众,耶律善补修建的据点也都为大宋所有。

折彦赟名气不大,一生事迹以这一场隶属“满城之战”的“代州阻击战”最为有名。古来名将,往往一战成名。

“满城之战”,宋师大胜。其胜利成果超过了“高梁河之战”中契丹的胜利成果。说宋师一战“雪耻”不为过。

宋师捷报传到京师,太宗没有追究将士不按图作战之责。

崔翰“马革裹尸”

“满城之战”,对恢复大宋战胜契丹的信心,遏制契丹的侵略野心,至关重要。此役,崔翰、赵延进、李继隆、崔彦进居功甚伟。

崔翰试图“忠实履行”太宗指画时,赵延进等提出反对意见。军政生涯中,“进言”之重,不得小觑。如同日常生涯、企业生涯,以及各类机构生涯一样,凡属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系统”,在制度之外,重视“进言”者,胜算较多;轻鄙“进言”者,胜算较少。就这个意义上说,崔翰不简单。他最终接纳了改变“平戎万全阵”的意见。作为统帅,他负责决策,应居头功。

崔翰,少年时期就“有大志”,而且是个难得的帅哥,史称“风姿伟秀”,有一种伟岸而又秀美的风姿。他曾从周世宗征淮南,在平定寿春、收复关南战役中,都有战功。那时太祖赵匡胤也在周世宗麾下,一见崔翰就心生喜欢,认为此人不俗,因此转隶太祖帐下,在帮助太祖拣选、训练骁勇士卒方面,有功。太宗时,曾在京师西郊代替名将杨信指挥演练禁军,将卒听令,带出来一支近代罕见的能战之旅。平北汉时,他曾率先攻城,流矢射中他的脸颊,他居然神色不变,继续督战。太原平定后,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太宗令崔翰前往抚慰。当时占领军已经有人开始“俘略”财货,在崔翰督查之下,没有人敢挟带抢夺货物出城。但秦王赵廷美部下数十骑,想要冒着违禁风险,将“俘略”之物带出城去。崔翰发现后,果断制止,并呵斥了这几十个王府亲兵。太宗拟“乘胜取燕蓟”时,他人贪赏、畏难,不愿意走这一遭,崔翰又以一种无畏的勇气支持了北伐。

崔翰功勋不比曹彬,但二人都有不嗜杀的品格。“高梁河之战”后,宋师溃败,他率卫兵千人奉命阻止,可杀逃兵,但他不杀,单骑而往,晓谕诸位将士军中纪律,也安定了众人,没有杀一个人。若干年后,他又出任感德军(今属陕西铜川)节度使,此地,正当盗贼猖獗。他设法诱导盗贼的首领,用人生祸福来警戒他们,于是“群盗感悟,散归农亩”,史称“境内肃然”,辖境之内治安很好,没有了盗贼踪影。

崔翰似乎天生就是职业军人。直到他六十三岁那年,他还专门给太宗上疏说:“臣既以身许国,不愿死于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太宗为他的豪言而感动,于是继续让他在边境镇守。但一个多月之后,崔翰死在任上,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壮志。

他一生骁勇多谋,立功很多,但又一生轻财好施,视钱财如粪土,史称“死之日家无余赀”,去世那天,家中没有多余的财货。这是大宋太宗朝值得表彰的一位将军。“满城之战”应有他的纪念碑。

赵延进“一言兴邦”

赵延进则在“满城之战”的关键时刻,以社稷为重,而不是以帝王为重,当机立断,率先提出反对意见,为大战之胜利,立下不朽功绩。他的“进言”,符合儒学所谓“一言兴邦”之大义。有赵延进一言,“满城之战”得以不败而胜;大宋得以一雪“高梁河”之羞;更为后来的契丹不至于小觑大宋,从而推演为“澶渊之盟”,铺设了可能性。

赵延进也是一个颇有“异禀”的人物。他从小就爱读书,少时,曾跟着军人抢掠民家,一般人都抢财货,他独独抢人家的藏书,以至于同辈都嘲笑他。他不以为然。后来也曾跟着父亲从军,为军中的先锋时,只有十八岁。父子同阵,为人所称道。周世宗时,曾想任命他为禁军大校,赵延进竟对世宗柴荣说自己愿意读书,不愿意做武官。但周世宗还是任命他做了武官。与崔翰相仿佛,赵延进也是一位美男子,史称“延进姿状秀整”,姿态秀美严整。他一生涉猎经史,偶尔写点诗歌,因此也被士大夫所称许。赵延进的妻子就是淑德皇后的妹妹。淑德皇后乃是宋太宗的原配妻子。

李继隆乃是大宋名将之一。南宋理宗时,效法大唐“凌烟阁”(凌烟阁则效法西汉麒麟阁、东汉云台阁),作“昭勋阁”,图画大宋二十四功臣,其中只有六位武职,分别为曹彬、潘美、李继隆、曹玮、张浚、韩世忠(没有岳飞,是一缺憾)。这也意味着大宋六大名将,其中就有李继隆。他曾经两次战败契丹名将耶律休哥,也曾两次违背宋太宗旨意。

李继隆,原来是太祖佐命功臣李处耘的长子,此人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史称“多智谋”。他直到真宗时代还立有战功。关于他的事迹,容后续表。且说这一次“满城之战”,他继赵延进之后,急切要求崔翰更改原计划,要求他按照战场形势重新排兵布阵,并与赵延进一起,承担了以后可能的“违旨”责任。他是最后促使崔翰下决心的高级将领。

也要说一句:赵延进的太太是赵炅太太的妹妹,李继隆的妹妹则是赵炅后来的太太。二人都是皇亲,敢于临时变更太宗赵炅的《平戎万全阵图》,这一层关系也是值得考量的因素。

崔彦进则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他的战功从五代末就已经赫赫有名。但此人“好聚财货”,善于聚敛财货,当有贪渎嫌疑,史称“所至无善政”,所到的地方没有好的治理名声。他死后,诸子争家财,被有司提来审判。太宗知道后,亲自召见当事人一行,并为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太宗对左右说:“一个家务案件,是很小的事,我没有理由来亲自过问此事。但实在是因为崔彦进曾经出任节度使,有战功,我不想让他的儿子们辱没了父亲的一世英名。”在崔彦进一生中,“满城之战”是他最为辉煌的战事。当时他奉太宗令,在关南屯兵。当韩匡嗣率幽州兵南下满城时,他主动绕到侵略者背后,遥远地配合了崔翰。当时崔翰大胜,他正好阻拦败敌;如果万一不幸,崔翰失败,他则是最后挽救战局的生力军。战役配合中,这种默契、智慧、勇气和决断力,至为重要。此役,崔彦进干得漂亮。

“满城之战”后,契丹主耶律贤大怒,以五大罪状数落韩匡嗣:第一你违背众人意志,深入宋军阵地;第二你行军队伍不整齐,失了契丹威风;第三你兵败后不组织反击,只顾抱头鼠窜;第四战时你没有做好侦察,失去了重要时机;第五你逃跑时居然捐弃了我契丹的军旗战鼓!说着就要行使杀伐令。被萧皇后救下。但从此剥夺了这个笨伯的军事指挥权,他的南面权力全部交给了契丹的“战神”耶律休哥。这样一来,大宋更要开始面对一个出色的敌人。

耶律休哥,经由一番整顿后,开始了谨慎用兵。

太平兴国,不太平。

同类推荐
  • 谋阙

    谋阙

    谋士与杀手疯狂生长的乱世,有人御狂局、有人执狂子,笼络杀手、捭阖朝堂。乱世,乱出谋士杀手的盛世。且看来自西渚千岛,历经逃杀来到大雍的古扬,如何步步执刀、谋猎宫阙!“如果不能回去,怎对得起当年鲜衣怒马!”
  • 隋末之大夏龙雀

    隋末之大夏龙雀

    大业九年,李煜来到黎阳码头边,成为叛军杨玄感手下一员;这个时代,天下倒悬,民不聊生,反叛者无处不在,苍生离乱;这个时代,世家掌控天下,寒门走投无路;这个时代,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三人霍霍向大隋;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即将祸乱天下;这个时代,草原骑兵随时南下,虎视眈眈,高句丽杀我中原将士无数;这个时代,是一个求活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纵横天下的时代。为方便大家交流讨论,可进书友群:920178823、438539802、(五百粉丝值,需验证)!VIP群:993599108(全订,需验证)
  • 这里曾经是汉朝3

    这里曾经是汉朝3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三部,书中从司马相如出道混世写起,到霍光铲除“奸党”掌权止。刘彻登基以后,雄心勃勃,一扫之前汉朝积弱挨打局面,处心积虑地培育出汉朝一代铁军,对抗匈奴。卫青和霍去病横空出世,扫荡大漠,傲视群雄,威震天下。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后宫巫蛊风波再起,卫子夫失宠,太子刘据地位岌岌可危,一场流血的权位争斗,不可避免的再次上演。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异世之国运系统

    异世之国运系统

    楚云深穿越做了皇帝,还得了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有点废啊。“系统,你说实话,你是不是除了抽国运,根本没有其他能力。”【咋滴,商城功能被你吃了?】“别说话,说了我就来气,卖那么贵,质量还不保证。”【你一个皇帝,那点小钱多吗?】“当时年少不懂事,上了你的贼船,如果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是会上贼船。】“。。。”
热门推荐
  • 师尊醒来谈恋爱

    师尊醒来谈恋爱

    十年前宋溪桥对手指:师尊,您再不醒来我就被罡风吹没了十年后宋溪桥捶胸顿足:师尊,您再不醒来弟子就和你一同去了!现在某天早上宋溪桥的手探到怀中人的腰间:师尊,您醒来了没有?
  • 你是你我不是我

    你是你我不是我

    人能否选择自己的挚爱?而爱上的那些人我们又能否忘掉?丁乐乐努力过,莫则立也尝试过。他们的故事始于一场相逢,一场鬼迷心窍的捉弄,殊不知,命运就这样将他们两个绑在一起。纵然此后,相隔千山万水,也难逃离不过的种种哀愁与相思。然,命运的玩笑不止与此,错付的两人命运的线能否再次相交?
  • 我之敌

    我之敌

    刑警田浩奉命调查一起密室杀人案,在好友秦御风的协助下,他成功破解了密室之谜,却苦于没有证据而只得任凶手逍遥法外。然而,一切不过刚刚开始,一连串的密室杀人案件接踵而来,且密室设计与杀人手法一次比一次巧妙。田浩一路追查,当逐渐接近真相的时候,却发现真相背后另有隐情,而他自己也渐渐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 茅山捉妖师

    茅山捉妖师

    战争年代,出身寒微的茅山术法沐天阳和自带一条白绫神器的小织偶然结伴捉妖。看尽了人间丑恶繁华,最后平淡归真。
  • 人间失格(精装典藏版)

    人间失格(精装典藏版)

    本书收录太宰治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人间失格》《斜阳》以及文学随笔《如是我闻》。《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一部完结之作,日本“私小说”的金字塔。以告白的形式,挖掘内心深处的懦弱,探讨为人的资格,直指灵魂,令人无法逃避。《斜阳》写的是日本战后没落贵族的痛苦与救赎,“斜阳族”成为没落之人的代名词,太宰治的纪念馆也被命名为“斜阳馆”。《如是我闻》是太宰治针对文坛上其他作家对他的批判作出的回应,其中既有对当时文坛上一些“老大家”的批判,也有为自己的辩白,更申明了自己对于写作的看法和姿态,亦可看作太宰治的“独立宣言”,发表时震惊文坛。
  • 异瞳公主的复仇计划

    异瞳公主的复仇计划

    真好,这世界有你。——初璃我不会放开你的手。——南宫夜离——————————感谢你,温暖了我。——莫兮曦我愿做你的骑士,守护你。——苏子陌一次意外的邂逅,让四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捆绑在一起,他们,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经常断更。不喜勿看,勿喷,学生党,了解一下。
  • 寡人就是祸水

    寡人就是祸水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不要爱上朕,寡人是祸水!女特种兵重生后宫遗腹子,十岁幼龄假冒男儿身坐上龙位。内有奸臣贼子,外有敌国虎视又如何?!看一代天“娇”翻云覆雨,笑傲天下,抱得美男归!此文美男众多,有歪诗为证:风行碎星魄,烈焰舞箫音,耀阳映雪色,融却北宫寒。
  • 愿与你相遇九月

    愿与你相遇九月

    我们相遇在九月,从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朋友,又从朋友,变成了恋人,可能我们的缘分终究未到,多年后,看着樱花雨中的你,我只能感慨一句,这下,我们的缘分到了吧。幸得能与你相遇于九月……粉丝群号:784205327
  • 仙剑末世录

    仙剑末世录

    世界线真的存在吗?师傅慕容紫英拜托自己的到底是什么事?锁妖塔里面姜清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庸庸碌碌的平凡人雲杨意外穿越古代,拜的剑仙为师,随后在师门长辈划破时空的力量帮助下回到了现代。然而他发现一切都变了!而且自己还部分失忆!…………如此到了7012年,自己那过度活泼的小徒弟居然偷跑下山去看E叉蛋,这叫我如何能忍,只能下山了!女主初定:允贤晶+卡皇+一位原创
  • 穿越之双面皇后有点冷

    穿越之双面皇后有点冷

    【男女主双强设定+欢喜冤家+古代宅女生存记+狗血剧情我最爱+亦正亦邪】我是宅小七,一个宇宙至丧的透明人,爹不疼,娘不爱,每天在被扫地出门的边缘试探,以为就此孤独终老,做一个老了也要在麦当劳吃汉堡喝可乐的老宅女。万万没想到,我穿越了……某鸣:只有我和你最相配,都是黑心人。某宅:婚姻乃大事,容老子再考虑考虑……某嘉:黑线——朕不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