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200000018

第18章 讨平北汉(2)

粮草准备,早已通知地方,并已经安排督运,现在,又派出河北转运使与陕西北路转运使分掌东、西两路转运使事。山西,居于河北、陕西之间,这样部署,考虑到运输线路最短,可以快捷调运。太宗对粮草有足够重视。他在后来御驾亲征时,在河北邢州(今河北邢台市),认命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团练使曹光实到陕西去转运当地粮草。曹光实想到疆场效命,对太宗说:“臣愿提一旅之众,奋锐先登太原城。”太宗说:“军用资粮事大,足够你展示自己本事了!”

更重要的是,太原与草原之间,石岭关一带,必须派出得力将军,阻断可能的契丹来援。赵炅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云州(今山西大同)观察使郭进。

太宗赵炅从公元976年执政,到997年病逝,二十一年间,总与契丹发生战事数十场,互相间各有杀伤,按战例统计,宋师赢得多,输得少,但“高梁河之战”和“岐沟关之战”两场战役宋师吃亏较大,让大宋君臣意识到问题的严峻。这数十场战役,是中国史上意义重大的“澶渊之盟”实现之前必要的前奏。之所以有“澶渊之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都深入骨髓且不无悲哀地认识到,谁也无法吃掉谁。在这个基本“共识”面前,双方有了向着“和平”趋近的主动性。各自都有了“求和”的真诚意愿。宋太宗与契丹多年征战,等于在为后来签署“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做工”。

但在“共识”来临之前,战争无法避免。

“惟有战耳”

就要到来的“石岭关之战”,是太宗朝与契丹之间的第一场战争。

这是大宋平北汉战争的组成部分。

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大宋名将郭进大败契丹。

郭进是北宋名将,参与多次战役,几乎无败绩。他是少数御下严厉,而又懂得节制、有名士风范的将军。当初,他镇守边防,赵匡胤给他派遣士卒时,对士卒训话就说:“你们到了郭帅那里,可要恭谨守法啊!我这里,可以原谅你们,到了郭帅那里,犯了法可就没命了!”五代以来,郭进是少数最富荣誉感、责任心,并带兵有方的优秀军人。

话说契丹,闻听大宋在部署北伐,耶律贤不禁长叹道:

“耶律呼图真能料事!朕与韩匡嗣虑不及此啊!”

在耶律贤看来,伐北汉,即等于伐契丹,也就等于撕毁了契丹与大宋多年以来心照不宣的“和约”。于是,他派出了使者到东京汴梁,来质问太宗:

“何名而伐汉也?”你们以什么名义讨伐北汉啊?

太宗赵炅这时不失时机地说出了一句铿锵名言:

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故;不然,惟有战耳!

河东悖逆天命,理当问罪。如果你们北朝不来援助河东,大宋与契丹的和约一如往日;如果你们援助北汉,没有办法,那就只有一战!

太宗这句话,与当初后晋景延广“十万横磨剑”论一样,都彻底激怒了对方。从此,终太宗一朝,没有与契丹恢复和约;乃至于到了太宗晚年,感到不仅战胜契丹无望,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无望,开始主动向契丹求和时,契丹也没有答应。契丹与大宋的“睦邻友好”,要一直到宋真宗时代,“澶渊之盟”才开始。

与景延广不同的是,景延广是一时大言,事实上并无底气自信;太宗伐北汉,则准备了三年时间,有非同寻常的自信。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太宗在长春殿宴请北伐将帅,亲自向潘美等人授以战争方略,告知潘美等先行出发,御驾将随后亲征。当时,太祖时擒住的南汉国末帝刘、太宗时归顺的漳泉藩帅陈洪进、吴越国王钱俶,都在座。刘嘻嘻哈哈地说:“朝廷威灵波及远方。四方僭窃的割据之主,今天都在座中;等到早晚平定了太原,刘继元也到了。臣刘乃是座中最早来朝的人物,到了那一天,愿意拿着木棍作为‘权杖’,充当各位‘降王’之长。”一番话说得太宗赵炅大笑起来,给了他不少赏赐。

宴后,潘美率久经演练的宋师,在初春的寒气中,浩浩荡荡开出东京汴梁,北上,兵马雄壮。

大宋伐北汉的统一战争开始了。

赵廷美不做“留守”

宋师正月北伐,二月,北汉又到契丹请援。此时,契丹已经得到太宗“惟有战耳”的刺激,也正在做着援汉的准备。

契丹国内一直施行“一国两制”制度,南部由南院也称南府管理,多施行中原汉人制度;北部由北院也称北府管理,多施行草原契丹制度。接到北汉请援报告后,耶律贤即组建了以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也即总司令的援军队伍。同时,又派出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带领所部,为后续部队。契丹的队伍声势不小。

太宗赵炅在潘美之后,率部亲征。

皇上出行打仗,首都要有太子或最亲信的人物“留守”也即“监国”。当时按照“金匮之盟”的逻辑,太宗之后,应该是太宗的兄弟赵廷美做国君,于是,太宗就指定赵廷美执掌京师“留务”。赵廷美当时的职务职称是开封府尹,东京市长,封秦王。府中就有一位判官名叫吕端,闻听消息后,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赵廷美说:“主上栉风沐雨,吊民伐罪;秦王您处于亲族贤人之位,应当做出表率:扈从主上亲征。如果留下来掌管监国之任,不符合大义。”赵廷美认为吕端说得对,就主动上表请求跟随大军北行。

赵炅答应了兄弟赵廷美的请求,改派宰相沈伦为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

吕端这一建议得到了赵炅的赏识,在后来的日子里,吕端成为太宗一朝的名相。提升他的时候,有人认为“吕端糊涂”,太宗说出了那句名言:“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考吕端生平,他确实做了几件“大事”,对安邦定国发挥了了不起的作用——尽管,这几件“大事”看上去不那么起眼。这是后话,书中自会讲到,这里表过不提。

太原外围攻防战

太宗车驾离开汴梁,五天后,到达黄河口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

此地,有个地方小县城的文书小官在道路旁向太宗献书。太宗见他署名“宋捷”,不禁心头一喜,感觉讨了个吉利彩头:宋捷、宋捷,宋师大捷嘛!于是提拔他做了将作监丞,这是朝廷负责建筑和各类宫廷艺术品用度的官员。宋捷先生很有可能借自家姓名来撞运气,史称“以姓名盗爵禄者也”,用姓名来盗取官爵俸禄的人啊。大战在即,“宋捷”算是好兆头,太宗喜欢。

到了三月初,潘美大军在部署包围太原城时,太宗大驾到达了河北境界。潘美施行了“蛙跳”战术,越过北汉南部若干据点于不顾,直接进驻太原城下。太宗则替潘美做扫清太原周边的工作,组织了一场场小型战役。

在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驻跸时,太宗派出大将去攻取隆州(今属山西祁县)。此地在太原南一百五十里,地势险峻,是北汉抗拒大宋的南大门。隆州破,太原南部无险可守。北汉仗恃着隆州要塞,试图遏制南师北进。但潘美大军径直绕过此地,直扑太原时,此地守军未敢出城拦阻。太宗到达河北后,即传令大将将此地包围,等于在太原之外,另辟战场。这一支围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看住城中北汉兵,免除潘美后顾之忧。

但隆州南一百六十里还有一个沁州(今属山西沁县),也是北汉安插在河东的一处战略要塞。此地虽然不大,但一旦动起来,也有摇撼大宋围军的可能。太宗也没有给北汉这个机会,同时派出将军远远地将沁州围了,不得令其出城。

不久,又派出河北大将分兵进攻盂县(今属山西阳泉)。此地在太原东偏北约一百五十里,是北汉重要的东大门。

太宗从汴梁北上,在河北镇州,与太原东西相望,遥控全局,战略部署非常完美。围攻隆州,等于给了太原一个直击态势;围攻盂县,则等于给了太原一个右手勾拳的态势;围攻沁州,则相当于补充力量,连环直击,让北汉这些零星的防地成为待剔的死子。整体上,太宗摆出的是一个钳形攻势,逼迫太原龟缩城内,不敢略动——无论实动、佯动,太原都没有机会了。

但石岭关那边出现了状况。

原来,太宗担心郭进独立支撑打援任务,有凶险成分,就再责成时任汾州防御使的田钦祚支援郭进,也屯兵于石岭关附近做郭进的护军。但是此人与郭帅不睦,当敌人来时,他竟闭关自守;敌人撤退时,他又不追;还积蓄军用物资,大有谋利的倾向。郭进几乎无法与他配合。田钦祚的部下向太宗打了小报告。太宗下诏组成前线军事法庭审查此事。田钦祚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太宗还是采用了优容政策,没有动用杀罚手段,只将他斥责一顿,改领睦州(今属浙江淳安)防御使,尤为失策的是,居然要他继续护军,与郭进同守石岭关。

石岭关大捷

幸亏郭进有江海气象,更有战神风采,静如林立,动如山倒,敌兵不接触,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一旦接触,郭进出手极快。在通往石岭关的路上,一个叫西龙门寨的地方,郭帅重创了北汉守军,擒获千余人,并将这些俘虏送到太宗所在的行营镇州。

这时候,契丹加大了支援力度。耶律贤一面派出北院大王等人增兵戍守南京(今北京),一面动员了山西北部,也即当年石敬瑭出让的大同一线武装力量,增援北汉。而先头部队,由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的契丹劲旅,已经到达石岭关附近,在一个叫白马岭的地方,遇到了一条山涧。

郭进大兵也已经到达此地。

涧水不深,耶律沙与郭进隔涧相望,互相看得见各自的旗帜。虽然各自都有心理准备,知道此地将有战事,但两彪军马蓦然撞见,还是有了大战前的紧张。耶律沙乃是契丹总领南院事的大臣,做事稳重,他见郭进旗帜严整,兵马雄壮,而且漫山遍野,随着草原骑兵的两侧展开,郭进骑兵也在两侧迅即展开。耶律沙担心不能迅即取胜,想与后面即将到来的耶律斜轸会合后再战。但跟从他一起来的枢密副使穆济、冀王塔尔等人,求功心切,认为“急击之”比较好。耶律沙犹豫,又没有理由否定他们的意见,于是同意。

塔尔等人于是率领先锋部队开始渡涧。

骑兵在涧前空地迤逦伸展,而后响起了呜呜的号令,牛角声壮。骑兵开始冲锋,马蹄溅起的水花在初春的空气中飞舞。弯刀在半空中挥动。骑兵后面是呐喊着的步兵,长枪大戟,金属相撞,石岭关山鸣谷应。

令耶律沙惊异的是,郭进大军如数万尊石雕,冷冷地,一动不动。他稍稍勒住马缰,滞后观察。

这时候,契丹数万铁骑已经冲锋到了涧水之半。郭进发出了迎击的命令。只见大宋这边石雕般的兵马忽然发出震天撼地的吼声,迎着半渡的草原兵,山一般碾压过来。郭进率先刺入敌阵。

后面的事就简单了。契丹猝不及防,所见到的宋师瞬间爆发出来的士气,不可阻遏,于是在稍稍出现的一点犹疑惊恐中,士气顿衰。当草原兵返身逃跑时,宋师有了切瓜削菜般的快意恩仇。

契丹兵一时大败。冀王塔尔战殁,大将图敏战殁,将军唐古战殁,塔尔之子华格战殁、耶律沙之子德琳战殁……

耶律沙急忙组织督阵,但郭进大兵已经推进到涧边,甚至几次将耶律沙围住。紧急时刻,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后续部队到达,迅即组织弓箭向胶着中的宋师射击。郭进一面组织反射,一面指挥部队撤离,退回到涧水之南。回顾涧水,已被血液染成红色,到处是契丹兵尸体。史称耶律沙、穆济等“仅以身免”,勉强活着逃出了战场。

这时巡逻兵来报,捉了北汉派出的细作。郭进将搜出蜡丸打开看时,原来是北汉送给契丹,告知“守城待援”的紧急请求。

郭进一面向太宗赵炅汇报石岭关捷报,一面将北汉细作派人押赴潘美围城部队。在城下,宋师向城头呼喊,在北汉守军的眼皮底下,将细作斩首示众。史称“城中气始夺矣”,太原城中见援军迟迟不到,派出去的细作也被擒杀,“誓死守卫”首都的士气因此开始衰落了。

与此同时,太原周遭也不断有州郡被宋师攻克,没有攻克的,也被看住,无法出城“勤王”。

太原大城被潘美十几万大兵围得密密匝匝,契丹援军被郭进布防得法的骁勇阻遏得寸步难行,诸州郡被太宗派出的宋师看守得水泄不通,眼瞅着北汉已经岌岌可危。这时北汉主刘继元的驸马都尉卢俊,在三百里外的晋北代州,获悉太原城危,于是主动派人驰往契丹告急。但史称“辽人败衄之馀,不能再发兵救”,契丹石岭关以及诸州不断遭遇败绩,暂时没有能力再派兵救援。

太宗在河北镇州,了解到战役形势后,开始向太原这座困守中的孤城进发。

镇州到太原,要翻越太行,近五百里山路,从四月壬戌日到庚午日,太宗一行走了八天。一路上,不断有捷报传来。

北汉有“鹰扬军”,被宋师击破。

骁将解晖

一向与中原来往不多的夏州(今属陕西靖边县)节度使,党项人首领李继筠,派遣两位刺史,带领蕃、汉大兵,列阵渡黄河,攻略河东辖境,以此策应大宋讨伐北汉,史称“以张宋朝军势”,以此来扩大宋朝讨伐军的势力。

太原西北四百里的军事要塞,北汉固守多年的岢岚军(今属山西忻州),被折御卿攻克,擒获守军大员。随后又南下,攻克太原西北二百多里的岚州(今属山西吕梁县),在此地擒杀北汉一位刺史,活捉一位节度使。

折御卿乃是府州(今陕西府谷县)观察使、永安军(治所在府州)节度使。折家世族,为后周时晋北大户。折、佘音近,后世小说家言称为佘氏,为佘太君家族原型。折家在太祖时归附大宋,镇守北疆,多次击溃契丹,乃是宋初名将。

包围多日的隆州,也被攻克。

破隆州的宋师司令是骁将解晖。

征北汉之前,太宗令他在太原南部泽潞地区筑城,作为看守北汉的军事要塞,城成,取名“威胜军”,就以解晖为威胜军节度使。史称此人“鸷猛木强”,像鹰隼一般猛烈,像木石一般刚强。每次受诏征伐,解晖都战斗在最前列。一般人看着害怕、忧虑的战局,在他看来很简单、很容易。他浑身都是创伤,从太祖时起就屡立战功。

解晖的父亲就是军人,后唐时西征蜀国阵亡,当时解晖年纪尚幼,但那时即立志:成人后要做军人,为父报仇。后晋时,解晖投军,跟着石敬瑭攻击叛臣安重荣,曾领精兵百余人,夜袭屯驻数万大兵的敌军营栅,在敌军看来,夜色中来袭的这一伙骑兵,犹如从天而降。解晖在敌营中左右冲突,居然斩获甚重,凯旋。那一仗让他成名,天下皆知有解晖者“鸷猛”如此。后周时,北汉刘崇与契丹联军入侵晋南,解晖与枢密使王峻前往迎击。夜半,他再一次发挥“鸷猛”性格,率三千人奔袭契丹军营,契丹兵大乱,如沸腾四溢的粥锅一般,四散而逃。后来又跟随周世宗南征淮南,生擒南唐一位刺史。

进入大宋,为太祖麾下一位步军司令。太祖在北征泽潞李筠时,解晖也立战功,一次战斗中,眼睛被箭矢射中,但仍然如夏侯惇般力战不已。太祖派将南征荆楚,解晖所部水军生擒岳州守军头领以及高级将领十四人,俘虏斩杀数千人。太祖征太原时,在北汉辖境击破敌军,斩首千余人。因功改为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刺史。

这一次太宗北征,派他带领所部围攻隆州要塞,他的部下西头供奉官,负责武装制度的朝廷内部官员袁继忠,武骑军校、军中骑兵队长许均,二人率先登上城楼。

许均身上有八处受伤,但仍在汗血淋漓中,咻咻气喘中,勇战不退,带领部下从城楼杀到城内,擒杀守军三百余人,活捉北汉派遣到隆州前线来的招讨使,也即司令官李珣等六人。

太原已是困兽

袁继忠在解晖麾下,也是一人物。

同类推荐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藩之乱》将历史活生生的重现在读者面前,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
  • 大明流浪记

    大明流浪记

    赵一凡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别的穿越者都是大富大贵,锦衣玉食,吃香的喝辣的,到了晚上再来个左搂右抱,要不就是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称王称帝。而赵一凡却是号称穿越史上第二苦命之人。不带系统,因为实在是太穷了,买不起。
  • 异闻秘录

    异闻秘录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异闻秘录》则是其中一辑。
  •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本书对世界上下数千年重大历史演讲事件做了全景式的扫描,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全面的阐述,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辨别类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知识的乐趣,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演讲者的伟大。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盛夏不再

    盛夏不再

    刚刚大学毕业走上社会的林琅,一个偶然的机会遇上了理想主义的吉他手楚晏,两人彼此吸引却由于性格、环境等种种因素未能走在一起。林琅在爱情里深陷而不能自拔。在爱情中受了伤的好友美子的卷入,让三人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三个人面对着爱情和友情,社会和道德、责任,理想和现实的种种抉择,逐渐迷失方向。就在此时,林琅认识了顾峰,一个不相信爱情,一心一意只想寻找一段实际婚姻的生意人……几个人在爱恨纠结中演绎着一段青春的故事。
  • 带个系统玩穿越

    带个系统玩穿越

    玄武大陆迎来了一位废柴的穿越者,一位连斧头都提不动的穿越者,只有靠系统才能维持修炼的样子...所以,要如何在逆境中崛起?陈青一个头都快有两个大了!
  • 超能重工

    超能重工

    万能扳手:能变化成各种型号大小的扳手!要了!超能低级润滑油:可以替代地球上一切机械润滑油!要了!TW02型低级燃油发动机:排量5.0升,直列四缸,功率1500KW,2040P马力,4000转的时候可以能输出4870Nm的扭矩!要了,要了,要了!系统提示:积分不足,无法获得!王钧顿时郁闷,眼红的看看发动机,想改造自己的神车五菱宏光,还要继续努力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男主快穿

    无男主快穿

    无男主,无男主,无男主,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才可以。简介在第一章节里。【不喜轻喷】蠢狼简介无能,文笔渣渣,凑合凑合看吧。
  • 混在美洲当酋长

    混在美洲当酋长

    飞机失事了,都市少年和一群美女流落荒岛,却意外激活“酋长系统”。原始森林?不好意思那是我家。虎豹熊狮?不好意思那是我养的宠物。不想当酋长的酋长,不是好酋长。
  • 犬韬

    犬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慧大士语录

    善慧大士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II) 鲁滨逊漂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II) 鲁滨逊漂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is a novel by Daniel Defoe, first published in 1719. Just as in its predecessor, Robinson Crusoe (1719), the first edition credits the work's fictional protagonist Robinson Crusoe as its author. The book starts with the statement about Crusoe's marriage in England. He bought a little farm in Bedford and had three children: two sons and one daughter. Crusoe suffered distemper and a desire to see "his island." He could talk of nothing else, except his wife. She told him, in tears, "I will go with you, but I won't leave you." But in the middle of this felicity, Providence unhinged him at once, with the loss of his wife. Although intended to be the last Crusoe tale, the novel is followed by non-fiction book involving Crusoe by Defoe entitled Serious Reflections During the Life and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With his Vision of the Angelick World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