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800000040

第40章 赵匡胤践祚(5)

但事后考察,证明赵普推荐的这个人还真是很合适。所以,老赵对赵普推荐的人才都会相当重视。赵普的神秘性让人望而生畏。满朝大臣对他都有畏惧之心。但他有一个极大长处,即识人,而且不遗余力地为朝廷推荐人才。宋真宗、宋仁宗两朝时,有个大官名叫冯拯,他幼小时跟父亲在一起,他的父亲在赵普家中做管家。赵普此时官位已经做到了侍中。有一天,赵普在室内下了帘子,独坐养神。十几岁的小冯拯就拿了弹弓子,在门帘前打麻雀,被赵普看到,就认真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于是开帘招呼小冯拯进屋来坐。冯拯的父亲见状,认为小孩子打扰了侍中大人,赶紧过来,惶恐谢过,要带孩子离开。赵普对冯拯父亲说:"我看你这个儿子啊,乃是一个贵人。"又指着自己的座位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做到我这个位置。"后来冯拯做宰辅,果然做到了侍中。

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相吕端,年轻时,被赵普收入府中做事,有时就到朝中去面见圣上奏事。赵普就观察他,后来跟人说:"我看吕公奏事,得到圣上嘉勉,未曾有喜色;得到圣上挫抑,未曾有惧色;无论喜怒,都不从言语上表现出来,真是宰辅的器量啊!"这就是他观察士大夫的道术,所谓"观其气度宽厚"可以大略知人。

赵普向老赵推荐曹彬、潘美,更是识人的巨大"红利"。

老赵知道,曹彬的从母是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为人很严肃,不好与人宴饮,也不与人交结。老赵即位时,他是晋州都监,入朝来见老赵。

老赵问他":过去我一直很亲近你,你却不怎么搭理我,这是怎么回事?"曹彬说:"臣乃周室近亲,在禁庭宿卫,哪里敢结交尊贵!"老赵听后很满意。当初老赵在澶州周世宗麾下时,曹彬为世宗掌茶酒。老赵乃是一酒徒,就向他求"官酒"。曹彬说:"这官酒可不敢给您!"然后,自己买了酒送给老赵。老赵即位后,说起周世宗过去的官吏,还表彰了他:"不敢负其主者,独曹彬耳!"老赵还知道曹彬有传统儒家"好生之德"。曹彬自己就说过:"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戮一人。"他居住的房屋坏了,子弟们要请人修葺。曹彬说:"这时候正是大冬天,墙壁,乃是百虫蛰伏之地,不可伤其生。"这些事,都让老赵对他又敬又爱。潘美也有"好生之德"。当初,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第一次进入后宫,看见一个宫嫔抱一小儿,问之,这个小儿乃是柴荣的儿子。当时老赵身边有范质、赵普、潘美等人。

老赵回头看着赵普问:"你看这事怎么办?"出于改朝换代须斩草除根的惯性理念,赵普一时没有犹豫,说了两个字:"去之!"

潘美在后,不语。老赵又召问潘美,潘美直言道:"臣不敢说!"老赵道:"你认为不可以吗?"潘美道:"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老赵道:"我已有言,不得杀柴氏后人。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潘美说:"臣与陛下北面事周世宗,如果劝陛下杀这个孩子,实在有负于世宗;如果劝陛下不杀,则陛下恐怕要怀疑我是否有异心。故臣实不敢言。"老赵沉吟道:"这个孩子给你抚养。但世宗之子不可以做你的儿子,你就当作侄子抚养吧!"潘美就带回了这个孩子。后来老赵也不问,潘美亦不再说这个事。这个孩子后来长大做官,做到刺史。

老赵决计以后平江南时,不能滥杀一人!如此,曹彬、潘美,就是很合适的人选。赵普荐人有功,老赵很高兴。而后来曹彬、潘美收复江南的过程,简直就是一场圣君之战,古今中外史上罕见,成就了大宋的光荣,赵普居功甚伟。

皇上与大臣的"博弈"

大宋代周,太祖受禅,除了韩通之死,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史称后周王朝顺天应人,故欧阳修记五代史,书梁、书汉,皆曰"亡",书晋曰"灭",至周则大书之曰:"逊于位,宋兴。"故讲述历史上的后周之"亡",就应该是"逊位"。"逊位"与"覆亡"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避免了生灵涂炭。《续资治通鉴长编》引苏轼意见曰:"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不嗜杀人"是儒学讨论政治问题之重要正价值,甚至是一切正价值的逻辑起点,它与"敬畏生命"有关。《周易·大传》中已经有"天地之大德曰好生"的说法,孟子见梁惠王时,更有一番对话,是对"好生之德"的政制阐释: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这是中国价值观的重要记录,也是赵匡胤价值观的重要来源,还是我撰写《赵匡胤时间》最为看重的道义尺度。公元927年到公元976年,这就是"赵匡胤时间",这个时代,杀人如麻。能在这样的乱世,面对血腥风景,化解狠戾,培育起一点祥和之气,是吾土吾民最为急迫的福音。有了这样一个起点,价值的讲述就有了着落,为何要一统中原?为何要捍御契丹?为何要推演道义?为何要解除藩镇兵权?皆因生命珍贵,民生维艰!举义师、行仁政,就是要解民倒悬!

就"民生"而言,只有"不嗜杀人者"方有望设计"逊位"模式。"逊位"应该是政治权力重新分配的最佳模式之一。在传统政治生态中,"逊位",甚至是最优选择,值得赞美。

后周在推演祥和之气;老赵在推演祥和之气;赵普也在推演祥和之气。赵普的知人善任,推荐曹彬、潘美,等于是菩萨之行,这一言之后,就救出了不知多少生命!读史至此,往往就会击节赞赏,足以"下酒"。

赵匡胤知道赵普的能量,践祚后不久,就拜赵普为相,史称"上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皇上视赵普如左右手,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向他咨询而后决定。这种信任,连外邦都感觉到了。开宝六年,太祖车驾到他的府邸去慰问,给了他很多赏赐。当时吴越国的国王钱俶刚刚派来使者见赵匡胤,而后,又去见了赵普,并给了赵普十瓶海鲜,都放在廊庑之下。太祖车驾到了,家人来不及将吴越国所赠的东西搬走,太祖进来看到,问是什么东西,赵普实话实说。太祖说:"海鲜啊,味道一定不错,打开看看吧。"打开一看,哪是什么海鲜,全是瓜子金,小金豆子。赵普一见,大吃一惊,赶紧辩解:"臣还没有打开吴越来的书信,实在是不知道里面有啥玩意!"太祖笑叹道:"没有关系啦,爱卿只管接收,无妨。吴越,他们以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们这些书生做主呢!哈!"但这个事让老赵多了份疑心。过去雷德骧状告赵普贪赃,老赵没有治罪,不久又有人状告赵普,购置了秦陇等地的木材到京师,自己的府邸私用。但也有说法是,官吏贪赃,以赵普名义购置木材到京师倒卖。有人检举,就有人查核,最后证明是赵普在做投机倒把生意。这一次惹恼了老赵,要下诏驱逐赵普,免职。但王溥为赵普说了好话,勉强放过。

后来赵普又有不少糗事,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包庇贪赃官员。于是,老赵作出一个决定,另选他人进入中书,分解赵普的权力,最后,干脆让赵普走出朝堂,到河阳去做节度使,做了地方官。

皇上与大臣,在国家治理方向上,历来存在着权力方向的"博弈",这种"博弈"不一定是斗争,但事情涉及管理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因此,不是小事。臣下权力过大,帝国容易呈现尾大不掉"权反在下"之格局;皇上权力过大,帝国容易呈现乾纲独断"权尽在上"之格局。二者都不是帝国的福音。因此,最好的模式就是"君相分权",君主做君主的事,臣下做臣下的事,此即传统儒学期望中的愿景:君君臣臣--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在这方面,帝国自汉代以来就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博弈"。

赵普,在帝国之初,主张中央集权,收回藩镇兵权,是一大见识;但他事实上还有一大见识,往往被人忽略:主张中央分权,推演君相分工。

在老赵考虑给赵普"分权"之前,赵普已经考虑给老赵"分权"了。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宰相同日辞职。老赵随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书时碰上一个程序问题:现在,没有宰相了,哪个宰相来"副署"签名?按照习惯法,诏书没有宰相副署,是不合法的。老赵要提拔赵普,很想将这个程序模糊过去,就对赵普说:"朕为卿署之可乎?"我来为任命你的诏书签个名,可以吗?

赵普回答:"此有司职尔,非帝王事也。"这是政事堂有关部门的职掌所在,不是帝王的事,不成。最后,他们又找了其他人商量,在没有宰相的时候,谁,有资格在干部任命诏书上签署,使其法律生效?有人提出,现在的开封尹赵光义,领有头衔"同平章事",这个就相当于宰辅职衔,可以签署,于是,赵光义署名,赵普为相。

在以后的日子里,太祖、太宗遵守古制,严格按照这个程序颁发诏书,终大宋319年,历北南两宋十八帝,没有一个帝王敢于逾越这个制度。在众多的"祖宗成法"中,限制君权,是其一。

这是大宋的光荣,而赵普,在帝国之初,识大体,坚守了这一古来的秩序原理,成为"君相博弈"中的大宋奠基人,与"收复兵权"同样重要。大宋的格局,由此展开为一种政治文明。

假如他当初略一动摇,随意将此事模糊过去,则因为有太祖签署的逻辑起点,则以后的逻辑链条将很难走出宿命性质的所谓"路径依赖"。大宋,有可能会是另外一种面目。

宋神宗朝时,有一次因为西北用兵失利,神宗大怒之下,在臣下奏上的文件中批示,要斩一名转运不利的后勤官员。

第二天,宰相蔡确奏事,神宗问他:"昨天朕批示斩那个后勤主任,这事办了吗?"蔡确说:"臣正要上奏说这个事呢!皇上要杀此人,臣以为不妥。"神宗说:"杀这个运输不利的人,有何疑虑吗?"蔡确说:"太祖太宗以来,不曾杀一个士大夫。臣等不想让陛下开始破这个例。"祖宗成法,宋真宗以后历届帝王无人敢于违背。

神宗于是沉吟半晌,说道:"他也确实有罪,那就将他刺面,配送远处一个恶劣的地方吧!"这时,有个门下侍郎(略相当于国务部长)章惇在旁值班,听到后说:"如此,还不如杀了他呢!"神宗问:"你这话啥意思?"章惇说:"士可杀,不可辱!脸上刺字,对士大夫是一个侮辱!"神宗气坏了,声色俱厉地说:"哼!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章惇也不客气回敬一句:"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蔡确、章惇之所以敢于与神宗"较劲",事实上就是在"君相博弈"中,寻求帝国政治秩序的平衡。大宋帝国,宰辅直接拒绝帝王不合理意见的故实比比皆是。应该说,整个大宋时代,君相之间的平衡关系可能是历朝历代比较合理的,君权不能独大,相权也不能独大。而北宋晚期、南宋晚期,之所以遭遇社稷颠覆江山变色,除了地缘环境的恶劣,遭遇了两个强劲的草原邻邦之外,相权过重,不能合理决策,也是原因之一。

大宋帝国的君相平衡,源于太祖赵匡胤时代,而赵匡胤时代,赵普于此奠基之功很大,值得表彰。

同类推荐
  •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以历史沿革为线索,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节点,把发生在普洱大地几千年的历史,用简明扼要的形式加以叙述,从商周到现代、从文化到产业、从自然到景观、从传说到现实。这里有上苍撒落在人间伊甸园的生动故事,也有民族民间的美丽传说;有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激情,也有保护陆地最大的绿洲的强烈意识。
  • 神马三国

    神马三国

    穿越到这次元三国,却由于黄天组织的实验,致使我得了常人没有的机遇,有幸结识了孙尚香,这位刁蛮可爱的小龙女,也有幸遇上了绝代风华的蔡文姬,然而身怀机遇的我发现爱情与亲情都是那般的不可多得。我来到这里世界,我唯一想做的就是活下去,我曾把青春挥洒,把热血掩埋,将希望深种,却依然改不了我的宿命!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三国末路皇帝

    三国末路皇帝

    不做无敌的主角,只做特别的自己,我是穆里尼奥,不好意思,说错了,我是刘协,且看平淡中逆天改命
  • 我要下南洋

    我要下南洋

    嘉庆初年!这是最后的好时代了,郑信大帝余威犹在,德川家齐还能压制的住那帮穷疯了的武士,朝鲜李祘还在心里怀念着大明,越南阮朝刚刚放了法国人的鸽子!农学狗陈维带着一头叫做白爷的种猪来到了这个时代!他不想跟着王聪儿钻山沟,向南!南洋才有出路!每天稳定两更,请放心收藏!
热门推荐
  • 陌染夏殇

    陌染夏殇

    她——一位帝国公主为了江山社稷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第一天就认识了他,她对他一见钟情。他——现代社会的一个贵公子,偶然的机遇认识了她,第一次看见她,就对她一见钟情。家族的恩怨,让他在一次战斗中重伤,不久就离开人世。她为了让他复活,她牺牲他千年精华。醒来后的他发现竟然在一个不知的国度,而他却失去在原有社会的能力,从此为了找寻她,也为了他在那个世界生存,他从那个社会最底层做起,一切的一切只为她和他。
  • 服务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服务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诠释服务广告内容与效果的理论著作,由三个相互联系并呈递进关系的主题构成,分别解答了如下问题:“如何推进服务广告研究?”“服务广告的内容有什么规律”“这些内容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如何产生这些效果?”本书以信息不完全状态下戏服双方的博弈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在服务广告研究中将服务营销范式和一般广告研究范式进行整合的有效路径。
  • 拽青梅冷竹马

    拽青梅冷竹马

    “又打架了?”“对呀,干嘛?有意见?”慕子兮不在意的回答,就拿起巧克力自顾自的吃了起来。还不是他惹的桃花,怪自己咯!“没有,看你现在会掐我桃花了,有进步,所以,我打算奖励你一下。”欧轩宸看着她,邪魅一笑,就走到她的身边。“奖什么奖,你能...唔...唔...欧轩宸你王八蛋,我最后一颗巧克力被你吃了!”(名字玛丽苏,但是剧情不玛丽苏,一对一宠文,入坑有保证!)
  • 松亭行纪

    松亭行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傲修仙

    孤傲修仙

    一个山村少年,在一次捕猎当中无意进入了一个修仙者陨落的山洞之中。得到了一部只有觉醒到聚丹的修炼血书、一个神秘的石盘并被石盘认主。从此便开始了从一个无知少年到变态掌控者的修仙历程。
  •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钱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专于治学又擅创作者,也不只一人……但钱锺书是独特的,他从儿时起便“锺”情于书;沦陷孤岛的战乱岁月,他将平日里积攒的种种不屑不满化为“忧世伤生”的诗话集《谈艺录》与长篇小说《围城》;历经十年浩劫、走过一个花甲后,他那些“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的批注,对世相种种的感悟,渐渐汇成历史、现实、人生的大江大海,积淀为浩瀚深沉的扛鼎之作《管锥编》。最终汇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梁漱溟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为基本线索,着重叙述了其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作为国学大师的梁氏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挥和独特的贡献。
  • 谍探

    谍探

    朱然回国后在《申闻》报社做记者,因为采访报道卷入了一场凶案当中。随着他和法租界巡捕房华人探长胡峥调查的深入,才发现这背后竟然牵扯到潜藏在租界里的间谍。他这才意识到看似平静的上海滩已经暗流涌动,成了各国情报人员和爱国志士们交锋的战场。朱然也投身激流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多面人生……
  • 云止风不止

    云止风不止

    能挑能抗能打的流氓女王爷×面冷心硬的黑心小狼狗前期女追男,全程无尿点,轻松欢脱向女主有权有钱,男主有颜有才,非爽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