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6400000004

第4章 中庸乃至道

【经典再现】

【元典】

子曰:“中庸其至[1]矣乎!民鲜[2]能久矣。”

【注释】

[1]至:极致,顶峰。

[2]鲜:很少,不多。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了吧。可惜的是,人们很少能够按照中庸的道德标准处世,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很久了。”

【名家感悟】

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极美乎!

——孔颖达

中庸之道为至美,故人罕能久行。

——郑玄

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中庸。

——程颢

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唯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朱熹

【中庸精解】中庸为至道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道行为使人成功。”那么什么是中道呢?那就是中庸之道。由此可见,在那些真正属于大智慧的领域之中,无论西方的大师还是东方的先哲,他们的所感所悟是相同的。这也许正是人们说智慧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的一个最好证明。

在那古老而久远的年代,先贤们已经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高明伟大,并且见诸文字,诉诸笔端。希望以此为子孙后代进行智慧的启蒙、灵魂的洗礼、操行的培养。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也就是说,当我们以最高层次的精神和人格境界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时,我们可能只会达到中层的境界;而如果我们以中层的人生和精神境界作为追求目标时,我们可能所达到的只是不入流的下层之境。所以,既然想要做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渴望做一个胸怀大智慧的人,我们就应该“志当存高远”,应该“法乎其上”,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高智慧莫过于中庸之道。如果能够深刻地领悟和理解其中的奥妙与智慧所在,那么离我们的人生目标就越来越近了。

为什么说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德行和智慧所在呢?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给我们这样解释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唯中庸之德为至。”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是一种很难把握的处世之道,也是一种很难达到的思想境界。因为它处在一个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临界点上,只有当你达到这一点时,你才真正把握了中庸之道。过一点不行,那就失中了;差一点也不行,那就不及了。因为中庸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所以一般人很难达到。也正是由于它的难以企及,才显得高深与伟大。

中庸之道作为高深的智慧和德行的根本之源,其命运注定是曲高和寡的。这是因为很少人能够真正领悟到其智慧所在,要在一言一行中去践行更是难上加难了。而且,不懂得中庸之道的不光是那些世俗之人,平常人也常常会误解它的真意,引发许多不切原旨的处世原则。甚至是有一定学识才华的人,也不懂其中的真正奥秘和精义,不能够按中庸之道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正是因为这样,中庸之道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更加让我们对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更坚定了我们追求这种人生境界和人格修养的决心和信念。

正因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道,所以想要把握和领悟就非要一番“寒彻骨”,才能体会其高深思想和奥秘智慧的“扑鼻香”。我们要学会在两端之中寻求一个契合点,在动与静的时空变化中做到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悲与喜的人生变幻中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与他人的角色换位中做到我为人人,而非人人为我。虽然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但只要你有一颗胸怀中庸之道的君子之心,中庸之道就会慢慢地渗透到你的精神与人格中。

中庸之道是一种人生的“至道”,只有真正拥有智慧的人,才能够感悟到它的伟大,才会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了然于胸的心照不宣的体验,才能真正以中庸之道去为人处世。

【中庸做人】林肯的个人魅力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年)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任职期间因废除奴隶制、解放黑人奴隶、领导美国联邦政府战胜南方分裂势力、维护美国统一、保存了共和政府而名垂青史。长期以来,林肯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也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他善于团结别人,能够正视他人的批评,尊重自己的对手,这些做法让他受到了世人的尊敬。

林肯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酗酒暴躁。因此,林肯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为自己的生活打拼。他曾经做过售货员、邮差、轨道工等多种职业。这些经历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而在与不同人的交往中,也养成了他诚实、谦逊、宽容大度的美好品质。

林肯勤奋好学,在工作之余,他通过自学法律考取了律师执照。林肯从小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明白下层百姓的辛苦和辛酸。所以,他当上律师后,经常免费为贫困的百姓打官司。

据说有一次,一个骗子霸占了一名精神病少女一万美金。林肯得知这件事后,主动免费帮少女打官司。林肯只花了15分钟,就打赢了官司。事后,林肯的同事认为应该向少女收取律师费。

但林肯却严厉地驳斥了他:“也许她很愿意出这笔钱,但我不同意。这笔钱是从一个可怜的疯女孩口袋里掏出来的。我宁愿饿死,也不愿这样做。”

因为美好的名声,他在25岁时成功当选州议员,从此,林肯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十几年后,林肯当选为国会议员。不久,美国总统大选。他作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以超过200万票的得票率成功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入主白宫之初,林肯并没有因为总统的头衔而得到内阁成员的尊重。相反,几乎每一位内阁成员都认为自己要比林肯强。于是,他们对林肯大肆挖苦、嘲讽,讥笑林肯是一头“笨拙的长臂猿”。

面对着这些非议和侮辱,林肯虽然感到气愤,但他始终保持克制,以真诚、友善去对待每一个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人。

威廉·亨利·西华德本也有资格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在败给林肯之后,忿忿不平,认为自己有二十多年的从政经验,深谙管理之道,而林肯只管过一间小小的杂货店,还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西华德不止一次地向自己的朋友抱怨说:“我有资格成为共和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却被迫让开,眼睁睁看一个伊利诺州的小律师当选!”

西华德认为,能够拯救美国的只有自己,林肯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这种看法得到了内阁不少人的附和。

林肯就职后,并没有对西华德的出言不逊而记恨于心,他知道西华德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就任命他为国务卿。林肯任职不过一个月,西华德就送给他一份备忘录,大肆嘲讽林肯“已经当政一个月,却没有丝毫的内政和外交的成绩可言”。

文章对林肯诸多政策指手画脚,大力批判,最后竟然直接建议林肯从此退居幕后,让他掌权。对此,林肯一笑置之:“我唯一的主宰就是上帝和良心,相信人们将来会明白的。”

萨蒙·波特兰·蔡斯为林肯竞选总统的对手。林肯就职后,任命蔡斯为联邦的财政部长。蔡斯原本希望当国务卿,因此对这个任命相当不满。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林肯面前假装好人,在背后却暗中捅刀子,怂恿反对林肯的人兴风作浪。这件事很快就被林肯得知了。

林肯身边的人建议将蔡斯排除在内阁之外,但是林肯认为,蔡斯虽然言行不够检点,但是有真才实干,应该留在内阁为国效力。然而,蔡斯仍不知趣,他故意向林肯递交辞呈,企图以退为进,以此获取更大的政治权益。林肯多次拒绝了他的辞呈,在第五次的时候,林肯同意了他的辞职。蔡斯这一下子傻了眼。但林肯并没有放弃,而是任命他为联邦最高法院的审判长。林肯宽宏大量,对于蔡斯这个屡次侮辱自己的对手的评价是:“在我认识的大人物中,蔡斯比其他最好的还要强!”

这就是林肯,一位有着伟大人格的平民总统。面对对手的苛责、辱骂,他却能从大局出发,从国家的需要出发,仍然重用这些人,发挥其才能,最终赢得对手的尊重,也维护了联邦的团结。

林肯的做人思想给我们有很多的启发,如果我们能尊重别人,善于自省,有容人的度量,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就能够搞好人际关系,作出一番成就。

【中庸政道】曾国藩的为政之道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以说是古代多数功臣良将的宿命,但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人虽然功名赫赫,却能安享晚年。譬如说,清朝咸丰年间的权臣曾国藩。曾国藩被奉为圣贤,又能善始善终,这和他的中庸之道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当地一个地主家庭。曾国藩幼时愚笨,但勤奋好学,坚持不懈。凭借着后天的努力,曾国藩在23岁时考中举人,27岁时赴京会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被天子钦赐为进士,供职翰林院,留在京师,平步青云。曾国藩早年在北京做官的时候,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加上一路顺风顺水,少受挫折,故此傲气凌人,锋芒毕露。这就得罪了朝廷里不少的贵胄大臣。官场利益场,人情大如天,曾国藩得罪了其他大臣,就等于给自己设置了障碍,致使诸事不顺。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因父丧归家守制。在家乡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认真反省自己以往的经历,认识到自己办事不顺利的原因。他总结道:“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在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后,曾国藩又从老庄、孔孟之道中悟出了为官之道。曾国藩恍然大悟,在官场不自高自傲,始终能够虚怀若谷,中庸待人,才能进退自如。与臣僚和睦相处,功不己居,名不己出,推功让贤才是为官智慧。

次年,太平天国卷土重来,多次重创清军。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奉旨出山。他没有急着去领军平乱,而是首先拜访了骆秉章和左宗棠这些湖湘实力派人物。骆秉章和左宗棠与曾国藩私谊甚差。

曾国藩在创立湘军之处,就和骆秉章这位湖南巡抚有很多的摩擦,而左宗棠性格乖张,恃才傲物,打心底里看不起曾国藩。为了改善同这两人的关系,曾国藩亲自登门拜访,以自己的诚意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接下来,曾国藩遍访各衙门。他虽是朝廷重臣,但对于湖南大小官吏非常谦虚,礼数甚恭。曾国藩的这个举动令湖湘官员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纷纷表示曾国藩要兵给兵,要军给饷。这一切,是后来湘军取胜的基础。

在取得湖湘官员的支持后,曾国藩又乘船到了武昌。在武昌,他也是谦恭依旧,拜访每一位官员。胡林翼等人自不消说,其他的文武官员也都纷纷表示支持。

等到得到了众人的广泛支持后,曾国藩这才与湘军大将鲍超、杨国栋、李元度等人见面,和他们详细地拟定了围剿天平天国的计划。曾国藩这次重新出山,由于处世方式改变,所以做起事来就顺风顺水,每到一处,总能得到当地或者邻近官员的鼎力支持,胜算大增。

曾国藩在指挥大军作战时,能够善待自己的下属,善于团结友军。当时,除了曾国藩的湘军外,还有胡林翼统领的湖北绿营、都兴阿指挥的满族八旗兵等。曾国藩尽量与这些人维持着友好的关系。因为他明白,虽然朝廷此时需要借助他的力量剿灭太平天国,但是对于湘军这样的私人武装仍然是顾虑重重的。

为了消除朝廷的顾虑,曾国藩总是有罪自己担当,有功劳推给别人。这些从他给咸丰帝的奏折中,他写的日记、信函中可以看出来。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亲自指挥大军围攻安庆,最终攻破了天平天国这个西线的战略要地。这盖世的功劳,曾国藩并没有独占,而是归功于其他将领。他多次向皇帝上书表示,安庆之战的胜利,主要是因为胡林翼的出谋划策、多隆阿的艰苦战斗。

几年后,湘军攻破南京,曾国荃作为金陵之战的直接指挥人,可谓居功至伟,但曾国藩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却没有一句话提及自己和弟弟的功劳,而是将这大功归于各位将领,在论功请赏时,他又把满族官兵排在第一位。曾国藩公忠体国,又如此谦逊,朝野上下对他赞不绝口。

在剿灭天平天国、捻军后,很多功勋新秀如雨后竹笋纷纷冒了出来,如李鸿章、鲍超、马新贻等人。这些人有很多是他的部下,也有不少人自成派系。与这些人相处,曾国藩并没有嫉贤妒能,而是和衷共济。在谈到僧格林沁时,他常赞美僧格林沁能吃苦耐劳,自己比不上他十分之一二;谈到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时,他称赞他们是一代名流,智略过人。当时,曾国藩与左宗棠同殿为臣,由于政见不同,经常发生摩擦。左宗棠恃才傲物,盛气凌人,而曾国藩则性格内敛,毫不张扬,所以时人常说道:“曾公眼中有左宗棠,左公眼里无曾国藩。”对于这些传言,曾国藩一笑置之,仍然对左宗棠礼让为怀。

纵观平定太平天国之战,尽管湘淮集团内部也有矛盾、有纷争,但是曾国藩却能以宽大的胸怀善待他人,比较恰当地处理了内部矛盾,这是湘淮军最终能够取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庸商道】马里奥特公司稳健取胜

中庸用之于商道,可以理解为一种稳健的、积极的发展道路。成功的企业家在壮大自己的事业时,会深思熟虑,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拓宽领域,获得大的收益。如果急功近利,不顾实际,全面出击,盲目地扩展事业版图,很可能会带来资金、技术、管理上的问题,从而陷入困境。美国餐饮界的传奇马里奥特公司走的正是一条稳健的发展道路。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空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资本市场大萧条。在这样的背景下,马里奥特的父亲破产了。当约翰·马里奥特接管父亲创下的基业时,很多人对他并不看好。但马里奥特很年轻,富有激情,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发扬光大家族产业。

马里奥特经过慎密的市场调查,在华盛顿开了一家生啤店。华盛顿的夏季炎热漫长,有很多人来店里要求买一些冷饮。马里奥特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当即在生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冷饮服务。马里奥特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整个夏季,他的小店客户络绎不绝。马里奥特大大地赚了一笔。

夏季过去了,冬季来临了。华盛顿的冬季同样难熬,这对于经营生啤和冷饮者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于是,马里奥特卖起了墨西哥小食品来维持。这种墨西哥小食品由于在华盛顿很难买到,所以很快就变得畅销起来,吸引了众多的食客。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经营,马里奥特已经有了不少的积蓄,便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正是因为马里奥特坚持这种积极、稳健的发展策略,生意一直不错,即便在大萧条时,他的公司仍然保持着赢利。为了拓展业务,马里奥特改变了往日门市经营的方式,向一些航空公司如胡佛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等大型航班供应盒饭。在机场获得成功后,马里奥特夫妇又成功地在1939年获得了美国财政部大楼供应盒饭的合同。到了1950年,这种盒饭业务扩大到了华盛顿儿童医院等单位。

随着生意的壮大,马里奥特还在原有店面的基础上开设了五家餐馆。随着餐馆规模的扩大,马里奥特又开始进入新的行业。经过考察,他在弗吉尼亚州开设了马里奥特汽车旅馆。

虽然汽车旅馆是个陌生的行业,但马里奥特经营了多年的餐馆、饭店,对于旅店也考察了很长的时间,掌握了不少资料,所以当旅馆开业之后,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马里奥特甚至比其他专门经营旅馆的人更为熟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马里奥特逐渐在弗吉尼亚州开创出了一番天地。

1964年,60多岁的马里奥特将公司交给儿子比尔经营时,马里奥特公司已经是拥有45家餐馆、4家大型旅馆的庞大企业了。比尔继承了父亲好的经商头脑,继续遵循着父亲稳健的经营原则,只在熟悉的领域拓展事业版图。他把发展的重点集中在旅店业上。他认为旅店业这种综合性行业,是种“一次投资,多渠道赚钱”的好买卖,既能促进餐饮业的发展,在房地产业上也能够大展拳脚。

对于比尔来说,餐饮业是老行当,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而在旅馆方面,马里奥特公司也颇有心得,所以这个选择是风险最小的投资。老马里奥特完全支持儿子的这个决定。

果然,经过连续6年的兴建与收购,比尔把公司旅店的规模扩大了4倍,使公司在收入和赢利上都超过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希尔顿旅店。比尔在餐饮业上的发展也没有停下脚步。公司先是收购了22家美国的“胖小子”连锁餐厅以及罗逸·罗杰斯的快餐餐厅,接着又进军海外,买下了一家委内瑞拉飞机食品供应公司。几年后,比尔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也表示,马里奥特公司拓展业务,建立一个大的企业,是为了能够为离家在外的人提供任何他所需要的服务。在20世纪70年代,马里奥特公司投资了大约30亿美元发展旅馆,公司实力也突飞猛进。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陷入了新一轮的衰退,马里奥特公司在旅店业上的发展上暂时陷入了停顿。在这种情况下,比尔将资金投向了餐饮业,买下了著名的吉诺连锁餐饮公司。

后来,他又相继买进了在机场经营食品、饮料和其他商品的霍斯特国际公司,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现在,马里奥特公司已经是美国仅次于麦当劳的餐饮业龙头了。

马里奥特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它走的是一条平坦稳健的道路。无论是公司的创始人马里奥特也好,新总裁比尔也好,他们一直努力在相关的行业拓展业务,而不是经营不同行业的产品。这么做就避免了因为缺乏经验而造成损失,等到企业规模扩大,资金充足,就能更好地发展相关行业。这些中庸商道,对如今的企业家有着借鉴意义。

【中庸精解】人所同得,初行无难

中庸之道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法则和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它是如此高深和伟大,它听起来那么高深莫测,是不是我们平常人永远无法企及,只能够望而却步却无能为力呢?如果它真是那么高不可攀的话,我们苦苦追求而达不到,那么我们的付出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我们刚刚领会了一点中庸之道的伟大之所在,会生出以上的诸多怀疑。然而,这些怀疑确实是没必要的。朱熹在评述中庸之道时,给了我们最恰当的解读。他说,中庸之道虽然是人生至道,“然亦人所同得,初行无难”。

也就是说,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人生法则,如果想要完全领悟其智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并用这种人生至道作为人生法则来为人处世,我们肯定会从中受益。

也许我们每一个有心人的心中,都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渴望和抱负,都想把中庸之道的思想与智慧全部汲取为己所用。然而,不要忘了,中庸之道要求我们适度为美,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求百分之百的完美,恰到好处才是最好的,也许百分之九十才是真正的“完美”。

所以,即使达不到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一无所获,当然更不意味着我们天资愚笨,一无是处。人的一生中,肯定有些事是永远也无法完成的,有些境界是永远也无法达到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选择,也不应该否定自己的努力。因为每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去做,肯定会得到一些东西,哪怕是失败的教训,也是一种得,也许是一种更加珍贵的一种收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中庸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言谈行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为人处世中正平和,表达观点、发表言说时力求做到不偏激、不极端,即不出言不逊、出口伤人,又能够切中要害。在处理事情时,兼顾到多方面、各层次人群的需求和感受,给人一种堪担大任、正直无私而非夸夸其谈的印象。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方面都可以用中庸之道作为处世法则,来指导我们的一言一行。

中庸之道除了可以作为处世法则之外,对我们个人的人格修为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也大有帮助。我们可以用不偏不倚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事情,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磨炼出一颗宽容而强大的心灵,慢慢接近一种“中正平和”的人生境界和人格修为。

【中庸做人】李纨与王熙凤的做人之道

《红楼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很多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王熙凤和李纨两个人,因性格迥异、做人处世的态度不同,最终的命运也各有不同。李纨知进退、避锋芒,热心低调不争锋,晚年母凭子贵,有个好结局。而王熙凤精明强干,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最终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未免令人唏嘘。

李纨,字宫裁,贾珠之妻,王夫人的儿媳,贾兰的母亲。她原本是金陵名宦之女。其父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因为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没有刻意栽培李纨,只让她读了《女四书》《列女传》《贤嫒集》等书。故而,李纨粗识几字,和宝钗、黛玉这些人是无法比的。李纨嫁进贾府,没过多久,贾珠就早逝了。李纨正直青春年华,不到20岁就做了寡妇,内心苦楚是可想而知的。但她没有自暴自弃或者有所怨艾,而是谨遵妇德,或侍亲养子,或陪侍小姑,或针黹诵读,对其他事一概不闻不问。在贾府中,她虽才学不如宝钗、黛玉,精明干练不如凤姐、探春,但正是这种低调的处世态度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李纨安分守己的态度,赢得了贾府家长们的信任,所以她才能够以寡嫂的身份搬进了只有姑娘、少爷们才能居住的大观园。搬进了大观园后,探春提出办诗社,这正中李纨的下怀,于是她作了很多事情来支持探春,先是自荐为诗社掌坛人,又邀王熙凤做监社御史,好解决经费问题。在点评众人诗词优劣时,李纨更是体现了她平和中正的一面。第一次赛海棠诗,她举宝钗为第一;第二次赛菊花诗,则举黛玉为魁。而且每次赛诗,都评贾宝玉的诗为最差。因为她知道,贾宝玉在乎的只是姐姐妹妹们的开心幸福。

李纨与世无争,从不卷入到家族矛盾的旋涡中去。李纨作为贾珠之妻,贾府的长孙媳妇,又生下儿子贾兰,为贾家续了香火,按理说她比王熙凤更有资格管理贾府,但李纨不予计较,反而主动退让,乐得清闲。后来,王熙凤因为过于操劳,以致小产,王夫人于是就将府中琐碎之事交由李纨处理,并请探春、宝钗协理。这本是李纨展现自己能力的大好机会,但她偏偏主动让贤,让探春主掌此事。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按照惯例应该给一笔安葬费。李纨对照袭人之母的比例,决定派发40两银子,但探春为了表示不徇私,只给了20两。这惹得赵姨娘大为不满,将自己的女儿探春狠狠骂了一顿,最后还是李纨劝慰一番了事。

后来,探春在贾府内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决心以此消除贾府中存在的“买办”现象,严禁府中铺张浪费的行为。对此,李纨没有反对,只是道:“好主意!果然这么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园子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探春喧宾夺主,李纨却乐于交权,图个清闲,虽看似平庸,却也远离了是非圈。

李纨平和娴淑,最终有一个较好的结局。贾府衰落后,贾兰考中举人,金榜题名,她母凭子贵,被封为诰命夫人。较之于大观园中黛玉、迎春、王熙凤等人的悲惨命运而言,她要幸运得多。与李纨性格、命运截然不同的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她办事情精明强干,因此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握有实权的“女管家”。她为人谄上欺下,做事心狠手辣,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叙述很多,有几件事情可以看出“凤辣子”王熙凤的手段来。一是设相思局,害死贾瑞一事。贾瑞垂涎凤姐的美色,凤姐假意投怀送抱,暗中设下圈套,三番两次地戏耍了贾瑞。贾瑞经受风寒,又遭惊吓,再加上对凤姐的相思煎熬,终致病倒,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第二件事是“弄权铁槛寺”一事。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请求凤姐帮忙。凤姐乘机向对方索要三千两的银子。银子到手后,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让长安节度云光进行干预,结果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

最能体现王熙凤智谋过人、心狠手辣的当属她逼死尤二姐一事。贾琏与王熙凤成婚数年,膝下无嗣,便在贾珍贾蓉父子的唆使下,偷偷地纳了尤二姐为妾。得知此事后,王熙凤心中恨极,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待贾琏外出,她假装贤惠,将这件事情禀明贾母,把尤二姐接回园内居住。尤二姐不明原委,心里感激凤姐的容人之量。凤姐却在暗中唆使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告官,将这件事情闹大。这样,贾母、邢夫人等人得知尤二姐底细,就对她颇为厌恶。恰在这时,贾琏又娶了一个小妾秋桐,尤二姐也怀了身孕。凤姐便借刀杀人,唆使秋桐辱骂折磨尤二姐,使尤二姐在身体、精神上饱受摧残。这还不算,凤姐还指使一名庸医,打掉了尤二姐腹中已经成型的男孩。尤二姐不堪打击,最终吞金自杀。尤二姐死后,王熙凤将过错推到了秋桐身上。贾琏对秋桐恨之入骨,没多久就把秋桐逐出府了。

王熙凤的泼辣狠毒,机关算尽,直接促成了自己最终命运的不幸。王熙凤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被夫抛弃、凄凉惨死的下场。

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以中庸的处世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得失,识时务、知进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那是不理智的行为,最终只会害人害己。中庸思想作为一种至道,想要完全领会其涵义是很困难的。可是,若能领略其浅显的道理,就已经受用不尽了。在这些浅显的道理面前,人们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接受、施行。

【中庸政道】杨炎与卢杞

杨炎,字公南,唐朝凤翔人,其祖、父皆以孝行著名于世,曾受到官府表彰。杨炎相貌堂堂,文采风流,人又素有孝名,所以在代宗年间为河西节度使吕崇征召为书记。后得朝中宰相元载倚重,提拔为吏部侍郎、史馆修撰。没过几年,元载因罪被代宗诛杀,杨炎作为元载党羽也遭株连,被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大历十四年(779年)5月,代宗病逝,德宗即位,经宰相崔佑甫的推荐,下诏擢拔杨炎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数月之后,崔佑甫因病不能参议政事,德宗遂以杨炎为相。杨炎得以独专国政,权倾朝野。杨炎出任宰相后,面对着唐王朝国库空虚、藩镇跋扈的局面,作出了几项“救时之弊”的政绩。他提出的“两税法”,大大缓解了当时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后世的史学家赞美他说:“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可见,杨炎的确颇有治国之能。

杨炎忠心辅佐德宗,政绩突出,被朝野上下称为“贤相”。杨炎见到这种情况,得意扬扬,逐渐变得骄傲起来。杨炎心胸狭隘,专权不久,就对政见不合的大臣们肆意报复。因为嫉贤妒能,他以私害公,谗害了当时著名的理财大臣刘晏。

刘晏早年就与杨炎不和。元载案发生后,刘晏作为主审官审理元载一案。结果,元载被杀,杨炎被贬。从那时起,杨炎就对刘晏非常嫉恨。杨炎任宰相后,就谗言构陷刘晏,使其被贬忠州刺史。当时司农卿庾准也与刘晏不和,杨炎就任命庾准为荆南节度使。没过多久,庾准就迎合杨炎的心意,在德宗面前诬告忠州刺史刘晏暗中招兵买马,意图不轨。杨炎也在德宗耳边煽风点火。德宗信以为真,命人将刘晏处死。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当时,朝中很多人都不相信刘晏真的会“谋反”。节度使李正己多次上表朝廷,询问刘晏何罪被杀,痛斥小人弄权。杨炎害怕祸连己身,就秘密派遣使者前往各镇,将过错推给德宗。德宗知道这件事后,派宦官秘密核实情况,自此有了诛杀杨炎的想法。为了抑制杨炎,德宗提升卢杞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改任杨炎为中书侍郎,两人共同辅政。

卢杞此人善于揣摩圣意,阴险狡诈,大伪似忠。德宗推崇节俭,他就经常在别人面前穿着简朴、吃喝也不讲究。德宗因此认为卢杞高风亮节。就这样,卢杞靠着欺骗,一路迁升,扶摇直上。卢杞掌权后,嫉贤妒能,结党营私,对于不归附者打击报复。就连被德宗赐号为“尚父”的郭子仪,对他都小心提防。而杨炎却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对卢杞这样“无文学、仪貌寝陋”之人更是极为憎恶,甚为鄙视。杨炎不但不愿意与卢杞有丝毫的往来,甚至经常称病,找借口不肯同卢杞在政事堂一起用餐,不给卢杞半点面子。

卢杞本就是心胸狭窄之人,对此自然记恨在心。他便派人搜集杨炎手下的亲信、心腹的过错,然后将其奏报给皇帝。杨炎因此愤愤不平,专门去质问卢杞,这令卢杞非常难堪。两人隔阂越来越深,在朝堂上常常争辩不休,凡是对方赞同的就加以反对,凡是对方反对的,就加以支持。德宗有意借卢杞对付杨炎,所以对彼此的攻讦视而不见。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拥兵自重,背叛朝廷,德宗命令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前去镇压。杨炎反对任用李希烈,认为李希烈反复无常,对德宗说:“李希烈这个人,为人凶狠无情,杀了对自己十分信任的养父而继承他的位子,他没有功劳尚且傲视朝廷,不守法度,如果在平定梁崇义时立了功,恐怕就没有人可以压得住他了。”德宗则认为平叛事大,所以就让杨炎不要再过问此事。哪知,杨炎并没有察觉到德宗的不快,一再固执己见,坚决反对任用李希烈。德宗更为不满,不理杨炎的劝谏,下诏命令李希烈进军平叛。

诏命下达后,恰逢连日阴雨,李希烈进军迟缓。德宗心里非常着急,就招来卢杞商议此事。卢杞趁机向德宗大进谗言,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时日,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杨炎一人而影响了平叛的大业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的相位,以安李希烈之心,等到叛乱平定以后,再重新起用,也没有什么大关系!”德宗听了这话,信以为真,就找个借口免去了杨炎的相位。

杨炎被免后,卢杞独掌大权。他自然容不得杨炎东山再起,就想着法子整杨炎。杨炎在长安曲江江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唆使与杨炎有旧怨的御史中丞严郢弹劾杨炎,并散布谣言说,曲江有王者之气,杨炎选择“有王气”之地营造家庙,必然“有异志”。德宗早就对杨炎不满,趁势发难,下诏贬逐杨炎至崖州(今属海南琼山),并派人于途中杀死。

在专制王朝,明君贤相往往能和平相处,假如君昏臣佞,则往往会产生诸多问题。德宗是个刚愎自用的昏庸之君。他提拔杨炎,却又对恃才傲物的杨炎不能容忍。他提拔卢杞为相,不专任杨炎,就已隐伏着杀机。而杨炎身居高位,却恃才傲物,既得罪了朝廷大臣,也招致了皇帝不满,最终惹祸上身。卢杞小人行径,别无长处,只知嫉贤妒能,谗害他人。大唐朝廷君臣如此,也难怪江河日下了。

【中庸商道】不断反省的冯仑

冯仑,万通集团创始人,他是见证、推动并思索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不仅是中国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在业界一直享有“地产思想家”的美誉,同时他还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领导了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陕西省证券公司、东北一家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工作。

作为商界教父级的大腕,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世人的关注。为此,他还曾自我调侃道:“我就是一个被盖上时代印戳的人。”其实,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都与其善于自省的精神有关。

冯仑曾说过,他的理想就是改造中国,让未来的中国变得更好。为此,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入了党,后来又因为这个原因而从了商。但是,无论他是坐在机关办公室里,还是头戴安全帽站在建筑工地上,他都是在为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而奋斗。为此,他还曾调侃道:“一个男人一旦相信了理想这个东西,就和女人相信了爱情一样,谁都拦不住。”

1984年,25岁的冯仑从中央党校毕业,得到的第一份工作便是留校任教。在当时,这可以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冯仑却主动要求组织将自己下放到武汉去挂职锻炼。一年后,冯仑被调回北京参与了中央政治体制的改革。随后,他便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并靠着出色的政绩进入到了中央体改委下属的体改所。

1988年,海南刚刚建省,此时的冯仑又主动请缨,并带着三个下属到海南筹建海南体改所。在临走之前,他手里的经费只有一张一万台彩电的批条。不过,他却凭着极其灵活的头脑,很快就将那一万台彩电销售一空,筹齐了修建海南体改所的资金。

1991年,冯仑决定离开政府部门下海经商,并于当年与易小迪、潘石屹、王功权、王启富、刘军会等人创建了万通集团,并靠着敏锐的商业意识,冯仑很快就掘到了第一桶金。从那时起,冯仑就成为了万通的精神领袖。

但是,万通毕竟是家新兴起的企业,企业领导人等在当时的商界之中仍属于小人物,有些时候考虑事情不是很周全。因此,万通也犯过民营企业所犯的错误。如在1992年年初,万通被骗入一场胡同拆迁改造项目,结果赔了几百万。而且,据冯仑回忆道,当时主管这件事的是两位博士,其中一个还是法学博士。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在万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当天,冯仑便将那一天定为了万通的“反省日”。直到现在,每年到公司成立纪念日的时候,集团上下的所有员工都会对自己进行检讨。

不仅如此,冯仑还专门设立一间陈列馆,里面陈列着万通从成立至今的每一个失败或错误的案例。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冯仑等人曾犯下的14个错误案例,而每一个错误所付出的代价,少则损失几十万元,多则损失数千万元。

其中,有的错误在今天看来仍有些匪夷所思,如现在的万通中心和新城国际,原名为“理想世界”,当初这组建筑的策划方案是由几个美国人做的,最多也就值百多万人民币罢了。但是,万通集团却拿出了200万美元购进。现如今,那本堪称业内最昂贵的策划书之一,也静静躺在陈列馆二楼的玻璃柜里。

万通在完成了原始的积累之后,就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1995年,万通短债长投,将公司的业务大举扩张至7个行业、数十个公司,囊括了房地产、通信、服装、银行、保险、证券、信息咨询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万通与美国投资合办了亚信,这也是万通第一次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然而,就在万通的前景一片美好时,变故再生。先是北京万通的法人代表潘石屹黯然离去,接着是王功权远赴美国从事风险投资,只有易小迪留在了广西万通。经过这一系列的巨变之后,万通沉默了,冯仑也开始了自我反省,市场上甚至还流传起了万通不行了的说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冯仑便开始对公司进行改组,并于1997年将万通集团成功改组为股份制公司,将万通集团从危难的泥淖之中给拉了出来。之后,冯仑又退出了其他行业的竞争,一心将万通地产打造为中国房地产高端市场的第一品牌。为此,万通地产下设的5个控股子公司,全为房地产开发公司。

现如今,万通集团早已成为了中国知名高端物业和服务业的翘楚,并多次获得“中国名企”“中国房地产十大品牌”“中国十大最具价值房地产公司品牌”和“中国地产蓝筹企业”等荣誉称号。

按照冯仑的话说:“万通集团之所以能够活到今天,是因为没有犯大错,虽然小的失误不断,但也正因为这些小的失误,才让我们不断地反省,并从中汲取经验,进而造就了今日的万通。”万通通过一次次的“自省”,完成了一次次的“蜕变”,这才有了今日的辉煌。

【中庸精解】世教衰不能行中庸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句话时,我们能想象得到孔子内心深处的悲哀与感慨。他所悲所感的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中庸之道曲高和寡,后继无人。

中庸之道至善至美,为什么人们不去追求和奉行呢?孔子给我们的答案是:世教衰。也就是说社会风气改变了,并且对人们思想价值的教化扭曲了,真正的中庸之道被淹没在虚假的浮华与功利的欲望之中。如果反思一下我们所处的当下社会,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所说的由于社会风气败坏而致使中庸之道不行于世,在当今社会依然切中实弊。

为什么中庸之道如孔子所说的那样“民鲜能久矣”呢?从社会因素上考虑,当然是因为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评定人的价值意义的扭曲。但是如果从人自身的因素考虑,则是因为他们的目光短浅,对这种真正智慧的大道的无知。

我们知道,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中,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意识。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很正常的,应该得到其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因为这种本性大家都有,既然是人人都有的东西,就不应该厚此薄彼,对人对己两样看待,不然,就是与中庸之道相违背,就没有做到平和中正、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可是,我们这种天性不会停留在仅仅吃得饱、穿得暖的层次上,而是有更多的欲望和冲动,去追求更多心中渴望的美好事物和人生目标。这一点,也是应该给予尊重和认可的,因为如果没有了这种上进心和渴望超越平凡的精神,人类永远也不会进步。

但是,错就错在有些人不懂得中庸之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被一些损人利己的贪婪欲望遮蔽了双眼,冲昏了头脑。他们不懂得“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中庸哲学,不懂得恰到好处、见好则收的处世智慧。

恰恰相反,他们恃才傲物,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结果往往过犹不及,最终一败涂地。这一类人,如果懂得中庸之道,何至于此?

如果说上面这些人是由于不懂得何时收手,以至于偏离了中庸正道的话,那么还有一类人却与之相对,他们同样偏离了中庸之道,不过他们不是过分贪婪,过了中庸之道的那个临界点,而是没有达到那一点,也就是朱熹所说的“不及”。

与那些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顾一切地疯狂行事不同,这些人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他们无心干事业,也不想有任何作为,而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同样,这也不是中庸智慧所提倡的处世法则。中庸之道要求的不光是不过分,也不能“不及”,而是要“不过而无不及”。这才是中庸之道的智慧所在,也是它的高深和平常人难以把握的关键所在。

宋代大学问家苏轼在写诗作文时说:“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此处苏轼说的是写诗作文的道理,但与中庸之道的智慧却暗暗相合,作文章如此,做人亦然。

中庸之道,其深刻意义就在于“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恰到好处,无过而无不及。孔子感慨世风日下,社会风气败坏,以至于中庸之道无人奉行。然而,真正的智慧之士,真正有操守的贤达之人,一定会把中庸之道作为自己的处世法则和人生哲学,因为他们深切地懂得:秉持中庸之道者,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

【中庸做人】有才无品的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被后人奉为“江左三大家”之一。在文学方面,钱谦益的才华毋庸置疑,然而论其人品则实在不敢恭维,他先忠明室,后降清廷,因此被后人讽刺为有才无品的“两截诗人”。

钱谦益最早以清流自许,平时与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往来甚密。所以,他也被阉党列入了“黑名单”。不久,阉党大肆整肃东林党人,钱谦益虽然没有重判,也被革职回乡。幸好,崇祯即位后,打击阉党,为东林党人平反昭雪,钱谦益才官复原职,升任礼部侍郎。但是,钱谦益似乎在仕途上运气很差,几经沉浮,始终没能够高升。

几年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上吊自杀。随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弘光政权。钱谦益就携美妾柳如是投奔弘光小朝廷,谋了一个礼部尚书的职位。可惜,这一切不过都是“昙花一现”。次年,清军南下,逼近南京。福王、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只顾自个儿逃命,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弘光政权灭亡后,柳如是曾劝钱谦益和她一起投水殉国,说:“先生为清流领袖,先朝重臣,当此国破家亡之际,正是成仁取义之时。”钱谦益佯作应允,载酒上船,并与家人、故交告别,一脸慷慨就义的悲壮,声言要效法屈原,投水自尽。可是直到夜色降临,他还在缩头缩脑。末了,他用手探了探湖水,说:“水太冷了,怎么办呢?”

貌似忠诚的钱谦益竟然因为水太冷而不殉国了。倒是柳如是虽然青楼出身,却大义凛然,要跳湖殉国。钱谦益死死抱住,这才免过了一死。这件事后,钱谦益再也不说殉国的话了,而是悄悄地联系南明小朝廷的遗老遗少,准备投降。

5月,清豫王多铎下江南,颁布薙发令,声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钱谦益和明朝遗老遗少聚在一起商量此事。在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敢有任何的毁伤的,更何况是剃头留辫。就在众人群情汹涌、乱成一团时,钱谦益忽然冒出一句“头皮好痒”,起身就往外走。

没过多久,钱谦益就回来了。大家不由得呆了:钱谦益脑门剃得清亮,后脑勺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随后,钱谦益率领众人,冒着倾盆大雨,欢迎多铎进入南京。钱谦益由一个清流文人变成了无耻的投降派。

钱谦益终于用其卑劣换来了一顶清廷礼部侍郎的官帽。他的无耻行径遭到了人们的唾骂,就算是爱妾柳如是也深感不满,不愿意随他入京。钱谦益靠变节捞到一官半职,并不受人尊重。有一次,钱谦益发明了一件样式特别的外套:小领、大袖。

有人问他这衣服代表哪朝风格,他故作幽默:“小领表示我尊重本朝(清朝)之制,大袖则不忘前朝(明朝)之意。”那人讽刺说:“先生真是两朝‘领袖’!”这事让钱谦益大受刺激,就辞职回家了。

钱谦益晚年凄凉,靠着卖诗文度日。在他病入膏盲时,丧葬费用尚无着落,恰好有人出白银千两,请他写几篇文章。但是钱谦益此时已经无力拿笔了,就恳请过去的朋友黄宗羲帮忙。黄宗羲本不情愿,钱谦益将他反锁于书房之内,逼迫他连夜写完了三篇文章,这才解决了丧葬费用。

钱谦益死后百年,乾隆皇帝鄙视钱谦益是个“贰臣”,下令查抄、销毁其著作。钱谦益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世教衰落,人心不古,中庸是很难推行的。可是,真正有操守、有气节的人往往能出淤泥而不染,在正确的道路上走自己的路。而钱谦益显然是一个反例。他饱读诗书,才学满腹,可惜在死生关头变节,踏上了遭世人唾骂的不归之路。

【中庸政道】盛世奸相杨国忠

在封建王朝,各种争权夺利的事情时有发生。深谋远虑的大臣懂得以中庸之道保全自己,善于藏拙,远离权力争斗的旋涡。而目光短浅、私欲较重的人,常常谄上欺下,诬害他人,为了个人的权力和政治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的下场往往很悲惨,或因为罪行败露,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或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盛唐奸相杨国忠正是如此。

杨国忠,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杨贵妃堂兄。杨国忠年轻时不学无术,行为放荡,喜欢喝酒赌博,是当地有名的泼皮无赖,人们都看不起他。在30岁那年,他参军从戎,企图搏个功名。后得到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的赏识,成了幕府的一名亲信。

天宝四载(745年),杨玉环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适逢朝中李林甫专政,章仇兼琼为了对抗李林甫,就送杨国忠入宫,引为内援。杨国忠入宫后,依靠着与杨贵妃的裙带关系,很快被玄宗任命为金吾兵曹参军。从此,鱼跃龙门,可以随便出入禁中。

杨国忠在长安站稳脚跟后,便巧力钻营。在禁宫之内,他和杨贵妃一唱一和,侍奉玄宗,投其所好,讨其欢心;而在朝廷之上,则千方百计巴结权臣。这样不久,杨国忠就当上了监察御史,很快又迁升为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便身兼十五个职衔,一跃成为朝廷重臣。这给他结党弄权提供了条件。

杨国忠大权在握,渐渐地和宰相李林甫矛盾公开化。起初,李林甫大权独揽,杨国忠与其一唱一和,相互利用。杨国忠为了向上爬,竭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为杨国忠是皇亲国戚,尽力拉拢。在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时,杨国忠充任打手,谗害株连太子党羽数百家。也因为此事,太子李亨与杨国忠结下深仇。

唐玄宗为了取悦杨贵妃,也为了限制李林甫的专权,厚待杨国忠,或赏赐钱财,或提拔其官职。天宝十一载(752年)11月,李林甫死后,玄宗命杨国忠担任右相,兼文部尚书。此时,杨国忠权倾朝野,成为皇帝身前的大红人。

杨国忠在掌握大权后,不知进退,不知维护朝廷团结,为朝廷尽心尽力,而是全凭自己的意志来处理朝政大事。唐朝时选拔官吏,有一套程序。但杨国忠上台后,为了笼络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选拔官吏完全凭个人喜好,根本不管什么制度,更不讲考察。每次,当朝廷有官缺时,他就首先拟定一份名单,然后召集官员,按照名单选拔任命。原本选官到用官需要半年之久,而如今则只需走走过场,半天就能确定官员任免了。同僚慑于杨国忠的淫威,往往是敢怒不敢言,大唐官吏选拔如同儿戏。

杨国忠小人得志,为了巩固自身利益,常常欺下瞒上。他极力突出自己的功劳,而掩盖自己的丑行。杨国忠当政期间,关中地区连年干旱,遍地荒芜,粮食欠收,民间大闹饥荒。杨国忠将此事遮掩,不让玄宗知道,依然下令课以重税。当时京兆尹李岘说了几句实话,杨国忠害怕玄宗知道,就找了个罪名,将他贬为长沙太守。次年,关中地区又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玄宗担心会影响到百姓生计,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玄宗看,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信以为真。扶风太守见到本地灾情实在严重,就上书奏报。杨国忠勃然大怒,马上叫御史去审问他。从此以后,各地官员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大唐朝政昏乱,各地藩镇大臣都想拥兵自重。杨国忠没有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和安禄山等大臣闹得水火不容,最终酿制“安史之乱”。安禄山为边疆大吏,手握重兵,颇得玄宗、贵妃等人的信赖。杨国忠接替李林甫当上宰相后,见无法制服安禄山,更害怕有朝一日安禄山会超过自己,就经常向玄宗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想借玄宗之手除掉安禄山。安禄山本有反意,闻此颇为惧怕,加紧活动。杨国忠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竟然不顾朝廷安危,派兵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府邸,将其门客李超、安岱等斩杀,激逼安禄山。

安禄山闻讯,决心举兵造反。天宝十四载(755年)6月,安禄山以“清君侧”,诛讨杨国忠为名,公然反叛朝廷。不久,攻陷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携着杨贵妃、杨国忠等人仓皇逃往四川避难。当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时,六军不发,并要求玄宗杀掉祸国殃民的杨氏兄妹以谢天下,玄宗只得同意。杨贵妃自缢身亡,杨国忠被众兵乱刀所剐,杨氏满门也在这一场政变中被诛杀殆尽。一代奸相有此下场,可谓罪有应得。

古人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身在庙堂,就应该忠君之事,处处以国家为念,为官公正无私。但杨国忠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妒贤嫉能、诛逐大臣。更过分的是,他故意刺激安禄山,引爆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中庸商道】卜内门公司蛮横失策

20世纪初,英国卜内门公司是与美国的杜邦公司、法国的法本公司同时称雄于世界的著名化工产品企业。该公司生产洋碱畅销世界各地,并打入中国市场。当时,卜内门公司中国地区总经理名叫李德立,是个典型的“中国通”。他原本是一个在华的传教士,后来卜内门伦敦总部看中了他的能力,就让他代理中国业务。李德立的确是个人才,他利用传教的方式来促销,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到10年,洋碱便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李德立雄心勃勃,在中国各大商埠开设分店,发誓要垄断整个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已经慢慢崛起,虽然发展速度缓慢,但势头也相当喜人。一些民族企业家刻苦钻研,发誓要中国人要用上自己的碱。李德立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凭借中国目前的技术难以独自生产出碱。有一次,企业家范旭东来拜访他,闲聊之余,李德立对范旭东说:“碱在贵国非常重要,只可惜我办得早了些。”言下之意,卜内门已经抢占了市场。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卜内门公司因为国内战事忙得焦头烂额,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输入的“洋碱”数量也大幅度减少。一些民族企业趁机壮大,发展迅速。如民族企业家范旭东就在天津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生产出碳酸钠含量达99%以上的洁白纯碱,其“红三角”牌中国纯碱迅速在国内打出了知名度。

战争结束后,英国卜内门公司重返中国市场。在这里,他们发现了新的竞争对手——永利公司。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纯碱,向来被视为“化工之母”,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市场这么多年来,获利颇丰,现在见到有别的企业前来分肥,岂会甘心。于是,李德立采取种种手段,软硬兼施,打压永利公司,企图挤垮或控制对手,重新垄断中国的碱市场。

为此,李德立通过英国外交大臣和驻华大使向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稽核所施压,强行公布《工业用盐征税条例》,规定“工业用盐每担征税2角”。这样一来,就使得永利公司每吨碱的成本提高8元,而卜内门财大势大,自然不怕。同时,英国汇丰银行趁着财政部财政枯竭之际要挟财政部长,要求卜内门公司享有在华制碱特权,否则拒绝借款。

借助政治手段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是违背贸易公平原则的。但是,李德立为了重新霸占中国市场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卜内门公司双管齐下,几乎将永利公司打垮。永利公司后来上告北洋政府行政院,起诉财政部盐务署的不法行为,同时借助舆论,这才躲过一劫。

硬的不行,便来软的。李德立假惺惺地接触范旭东,声称他们愿意“出资金、出技术”,和永利公司合作,企图以入股的方式控制永利公司。这其实是商场常见的招数,即假谈合作,通过投入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进而收买股份,直到所占股份占到绝对优势,就可以获得控股权。永利公司识破了这个计谋,拒绝了李德立的建议。

阴谋一再落空,李德立恼羞成怒,筹谋了一个更为毒辣的计划,打算凭着雄厚的实力搞垮永利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们调来一大批纯碱,不惜血本以原价40%的低价在中国市场倾销,企图以此和永利公司展开恶性竞争。这其实是两败俱伤的招数,降价倾销,毫无疑问会给卜内门公司带来损失,但是卜内门公司实力雄厚,底蕴很足,这绝不是年轻的永利公司所能相比的。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永利公司已经难以为继了。卜内门公司觉得胜利就在眼前,从日本运来原碱,准备全力打倒永利公司。

然而,就在卜内门公司觉得胜券在握之时,日本市场传来警讯:原来永利公司避实就虚,攻入了日本市场。日本是卜内门公司在远东最大的市场,不容有失。李德立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了卜内门公司在日本、中国的利益,被迫和永利公司签约和解。

卜内门公司在开拓中国市场时,明显偏离了中庸之道。为垄断中国市场,无所不用其极,而这显然是不合乎正道的。李德立等人太过看重利益,违背道义,结果遭到挫败。

同类推荐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道德经全书

    道德经全书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热门推荐
  • 游戏人生之一语

    游戏人生之一语

    公元2200年,游戏《神圣》发售。游戏采用虚拟舱登陆游戏。而陈敖进入游戏却是一位npc。一语成物,一语天地颤。
  • 白领私家菜

    白领私家菜

    《白领私家菜》是一本介绍白领一族如何做菜的菜谱书。书中精选了80款既有较高营养价值,又有较好食疗保健功效的美味养生菜肴,以简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彩图对每款菜肴的用料配比、制作方法、成品特点等均作了具体的介绍。本书图文并茂,选料考究,搭配合理,步骤清晰,易学易做,是白领一族提高厨艺的好帮手。
  • 笑傲职场

    笑傲职场

    本书在探讨人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残酷生活的质疑。不仅提供了为人处世所需要的基本技巧,也介绍了达到成功的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希望这些江湖经验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盲点和误区,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 穿成魔尊的心尖宠

    穿成魔尊的心尖宠

    许清乐穿书了,还要阻止魔尊黑化毁灭世界。许清乐表示:难搞!第一次穿书:魔尊还是一个性格孤僻修为微弱无人搭理的漂亮小少年,她牵起他的手,给他温暖和关爱,后为了救他,死了……第二次穿书:此时的魔尊已长成俊美的公子,在修真界有了一席之地,受人敬仰,而她为了他,又死了……第三次穿书:魔尊已修成化神尊者,身份尊贵,而她,还是死了……第四次穿书:魔尊已黑化,六界无人能敌,正要灭世。系统:还没灭世!还有救!许清乐:滚!!!魔尊冷笑:许清乐,你若再死,我便让整个六界,为你陪葬!【1v1,SC,HE,甜宠爽】不喜欢请悄咪咪离开哦,不要差评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和影帝假戏真做了

    我和影帝假戏真做了

    黎浮出道以来,一直都是靠着事业在吸粉。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也要签一份营业cp的合同?而营业的对象居然还是传说中心狠手辣,不近女色,最讨厌有女艺人绑着他炒绯闻,谁炒封杀谁的——真·辣手摧花·薄影帝!黎浮一边满脸写着“我不愿意”,一边认真跟营业对象炒热度。哪成想,炒着炒着,就把自己的名字炒到了某影帝户口本上了……【甜宠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