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300000037

第37章 人世间(3)

就任大使刚满三年后,司徒雷登离开南京,为他送行的是一篇由中共领袖毛泽东亲笔撰写的雄文《别了,司徒雷登》;一九四九年八月十日他黯然回到华盛顿,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同年,十一月三十日早晨,他严重中风,第二年出院后住进傅泾波家中疗养;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向杜鲁门总统去信辞去驻华大使。十二月十一日杜鲁门复信同意;一九五二年燕京大学解散;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九日,司徒雷登去世,此前,他一直住在傅泾波家中,与这位中国人相依为命……

来了,司徒雷登!——别了,司徒雷登!——不同内涵、不同主题的场面,来去之间,交叉替换,一个人的兴衰起落,由此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永远的话题。

换个角度读历史

关于历史人物,如何以严密的材料加以分析,还原历史真实,是一名严谨学者最主要的任务。对于一位长期被我们所误解的、曾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产生过卓越影响的、品德高尚的著名人物,对他的重新认识可以有多种角度,并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历史,重新认识对历史的叙述。但对作为严谨学者的李辉来说,只有一种角度:真实。他从美国著名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的特殊角度,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叙事方式,对中国现代史进行“纪传体”式重新梳理,为那个被淹没已久的时代、为那些被误解、被诬蔑、被歪曲的人物,重新立传,并让那些被抽象为简单的正面/反面、进步/落后标签压在历史灰尘底下的事实,重新焕发光彩。除了这篇写司徒雷登的文章之外,李辉还写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四大家族”代表人宋子文等人。所有这些人物,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都是被嘲讽的漫画式可笑人物。但在李辉的笔下,他们还原了血肉与个性。例如,看起来颟顸可笑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实际上是满腹经纶的前清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和文章,并且品性正派,无论侵华日寇怎么利诱都绝不出山做傀儡,恼羞成怒的日本特务最后使用卑鄙手段暗杀了他。而“四大家族”中的宋子文,其实是一名严谨的、有丰富的西方知识背景的银行家。他们的个性各异,人生也大有不同。因为材料丰富、逻辑严密、结论严谨,李辉在《收获》杂志上开设的文史专栏“封面中国”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换个角度读历史,就如同前面的换个角度看神话一样,会令人耳目一新。

李辉散文集《封面中国》二册。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来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原来人人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国外的花剌子模也不例外。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王小波

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真有这种风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所具有的说明意义,对它可以举一反三。敏锐的读者马上就能发现,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另外,假设我们生活在花剌子模,是一名敬业的信使,倘若有一天到了老虎笼子里,就可以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传输了坏消息。最后,你会想到,我讲出这样一个古怪故事,必定别有用心。对于这最后一点,必须首先承认。

分析

王小波一开始就把底牌亮出来,而且把可能的破绽都封起来了,不给攻击者任何的缝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的形象和花剌子模信使有相像处,但这不是说他有被吃掉的危险。首先,他针对研究对象,得出有关的结论,这时还不像信使;其次,把所得的结论报告给公众,包括当权者,这时他就像个信使;最后,他从别人的反应中体会到自己的结论是否受欢迎,这时候他就像个花剌子模的信使。中国的近现代学者里,做“好消息信使”的人很多,尤其是人文学者。比方说,现在大家发现了中华文化是最好的文化,世界的前途倚赖东方文明。不过也有“坏消息信使”,此人叫作马寅初。五十年代初,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当时以为,只要把马老臭批一顿,就可以根绝中国的人口问题,后来才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分析

知识分子到底是怎样一个花剌子模的信使,他该送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里继续提出问题。

假如学者能知道自己报告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问题也就简单了。这方面有一个例子是我亲身所历。我和李银河从1989年开始一项社会学研究,首次发现了中国存在着广泛的同性恋人群,并且有同性恋文化。当时以为这个发现很有意义,就把它报道出来,结果不但自己倒了霉,还带累得一家社会学专业刊物受到本市有关部门的警告。这还不算,还惊动了该刊一位顾问(80多岁的老先生),连夜表示要不当顾问。此时我们才体会到这个发现是不受欢迎的,读者可以体会到我们此时是多么的惭愧和内疚。假设禁止我们出书,封闭有关社会学杂志,就可以使中国不再出现同性恋问题,这些措施就有道理。但同性恋倾向是遗传的,封刊物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这些措施一点道理都没有。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动物园的老虎当时不缺肉吃。由此得出花剌子模信使问题第一个结论是:对学者来说,研究的结论会不会累及自身,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在学者周围有没有花剌子模君王类的人。

分析

简明扼要地从自身的遭遇得出第一个结论:“研究的结论会不会累及自身,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在学者周围有没有花剌子模君王类的人。”

假设可以对花剌子模君王讲道理,就可以说,首先有了不幸的事实,然后才有不幸的信息,信使是信息的中介,尤其的无辜。假如要反对不幸,应该直接反对不幸的事实,此后才能减少不幸的信息。但是这个道理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君王所能理解。再说,假如能和他讲理,他就不是君王。君王总是对的,臣民总是不对。君王的品性不可更改,臣民就得适应这种现实。假如花剌子模的信使里有些狡猾之徒,递送坏消息时就会隐瞒不报,甚至滥加篡改。鲁迅先生有篇杂文,谈到聪明人和傻子的不同遭遇,讨论的就是此类现象。据我所知,学者没有狡猾到这种程度,他们只是仔细提防着自己,不要得出不受欢迎的结论来。由于日夜提防,就进入了一种迷迷糊糊的心态,乃是深度压抑所致。与此同时,人人都渴望得到受欢迎的结论,因此连做人都不够自然。现在人们所说的人文科学的危机,我以为主要起因于此。还有一个原因在经济方面——挣钱太少。假定可以痛快淋漓地做学问,再挣很多的钱,那就什么危机都没有了。

分析

传递信息的中介本来应该是无罪的,比如邮递员。但君王不跟你讲道理。问题就在这里。

我个人认为,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假定有君王专心要听好消息,与其养学者,不如养一帮无耻小人。在中国历史上,儒士的死敌就是宦官。假如学者下海去改造、捏造信息,对学术来说,是一种自杀之道。因此学者往往在求真实和受欢迎之中,苦苦求索一条两全之路,文史学者尤其如此。我上大学时,老师教诲我们说,搞现代史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治史的原则,二是党性的原则。这就是说,让历史事实按党性的原则来发生。凭良心说,这节课我没听懂。在文史方面,我搞不清的东西还很多。不过我也能体会到学者的苦心。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位学者都力求证明自己的学说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孟子当年鼓吹自己的学说,提出了“仁者无敌”之说,有了军事效益,和林彪的“精神原子弹”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学术必须有效益,这就构成了另一种花剌子模。学术可以有实在的效益,不过来得极慢,起码没有嘴头上编出来的效益快;何况对君主来说,“效益”就是一些消息而已。最好的效益就是马上能听见的好消息。因为这个原因,学者们承受着一种压力,要和骗子竞赛语惊四座,看着别人的脸色做学问,你要什么我做什么。必须说明的是,学者并没有完全变狡猾,这一点我还有把握。

分析

本质上追求真实信息的学者在与伪学者的竞争中天然地处于劣势。

假如把世界上所有的学者对本学科用途的说明作一比较,就可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说:科学可以解决问题,但就如中药铺里的药材可以给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识完备,然后才能按方抓药,治人的病。照这种观点,我们现在所治之学,只是完备药店的药材,对它能治什么病不作保证。另一种说道,本人所治之学对于现在人类所遇到的问题马上就有答案,这就如卖大力丸的,这种丸药百病通治,吃下去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中国的学者素来有卖大力丸的传统,喜欢做妙语以动天听。这就造成了一种气氛,除了大力丸式的学问,旁的都不是学问。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有时也想做几句惊人之语,但又痛感缺少想象力。

我记得冯友兰先生曾提出要修改自己的《中国哲学史》,以便迎合时尚和领袖,这是变狡猾的例子——罗素先生曾写了一本《西方哲学史》,从未提出为别人做修改,所以冯先生比罗素狡猾——但是再滑也滑不过佞人。从学问的角度来看,冯先生已做了最大的牺牲,但上面也没看在眼里。佞人不做学问,你要什么我编什么,比之学人利索了很多——不说是天壤之别,起码也有五十步与百步之分。二三十年前,一场红海洋把文史哲经通通淹没。要和林彪比滑头,大伙都比不过,人文学科的危机实质上在那时就已发生了。

分析

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罗素先生修西方哲学史,指出很多伟大的学者都有狡猾的一面(比如说莱布尼兹),我仔细回味了一下,也发现了一些事例,比如牛顿提出了三大定理之后,为什么要说上帝是万物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显然也是朝上帝买个好。万一他真的存在,死后见了面也好说话。按这种标准我国的圣贤滑头的事例更多,处处在拍君王的马屁,仔细搜集可写本《中国狡猾史》。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都带点花剌子模君王气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有“文死谏”之说,这就是说,中国常常就是花剌子模,这种传统就是号召大家做敬业的信使,拿着屁股和脑壳往君王的刀子板子上撞。很显然,只要不是悲观厌世,谁也不喜欢牺牲自己的脑袋和屁股。所以这种号召也是出于滑头分子之口,变着法说君王有理,这样号召只会起反作用。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只从诚实的一面理解是不够的,还要从狡猾的一面来理解。扯到这里,就该得出第二个结论:花剌子模的信使早晚要变得滑头起来,这是因为人对自己的处境有适应能力。以我和李银河为例,现在就再不研究同性恋问题了。

分析

合乎逻辑的推理:如果一个社会要攻击“信使”而不去调查事实,那么信使们最终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变得狡猾起来。这样,这个社会将会滑向虚假。

实际上,不但是学者,所有的文化人都是信使,因为他们产出信息,而且都不承认这些信息是自己随口编造的,以此和佞人有所区别。大家都说这些信息另有所本,有人说是学术,有人说是艺术,还有人说自己传播的是新闻。总之,面对公众和领导时,大家都是信使,而且都要耍点滑头:拣好听的说或许不至于,起码都在提防着自己不要讲出难听的来——假如混得不好,就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嘴是不是不够甜。有关信使,我们就讲这么多。至于君主,我以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粗暴型的君主,听到不顺耳的消息就拿信使喂老虎;另一种是温柔型,到处做信使们的思想工作,使之自觉自愿地只报来受欢迎的消息。这样他所管理的文化园地里,就全是使人喜闻乐见的东西了。这后一种君主至今是我们怀念的对象。凭良心说,我觉得这种怀念有点肉麻,不过我也承认,忍受思想工作,即便是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比喂老虎好过得多。

分析

回到了本源。

在得出第三个结论之前,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有句老话叫作“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这就是说,人不知自己是不是身在花剌子模,因此搞不清自己是不是有点滑头,更搞不清自己以为是学术、艺术的那些东西到底是真是假。不过,我知道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进了老虎笼子,那么就可以断言,他是个真正的信使。这就是第三个结论。余生也晚,赶不上用这句话去安慰马寅初先生,也赶不上去安慰火刑架上的布鲁诺,不过这话留着总有它的用处。

现在我要得出最后一个结论,那就是说,假设有真的学术和艺术存在的话,在人变得滑头时它会离人世远去,等到过了那一阵子,人们又可以把它召唤回来——此种事件叫作“文艺复兴”。我们现在就有召唤的冲动,但我很想打听一下召唤什么。如果是召唤古希腊,我就赞成;如果是召唤花剌子模,我就反对。我相信马寅初这样的人喜欢古希腊,假如他是个希腊公民,就会在城邦里走动,到处告诉大家:现在人口太多,希望朋友们节制一下。要是滑头分子,就喜欢花剌子模,在那里他营造出了好消息,更容易找到买主。恕我说得难听,现在的人文知识分子在诚恳方面没几个能和马老相比。所以他们召唤的东西是什么,我连打听都不敢打听。

观点可以隐藏在语言中

同类推荐
  •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论语(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代表作,为一部语录体文集,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全书共20章,内容涵盖了孔子对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思考和见解。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以“仁”为本的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哲学体系基础,并对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 做学生最好的成长导师:张青娟班主任工作艺术99例

    做学生最好的成长导师:张青娟班主任工作艺术99例

    作者结合20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叙写了他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故事,并从中提炼了管理班级的99个管理艺术。本书没有说教和空洞的大话,篇篇生动感人,文字优美,可与《班主任兵法》相媲美,是一线班主任可以活学活用的实践手册。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小学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这套书用精英佳作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用名家心得开发学生写作智慧,用满分考卷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三管齐下,帮助学生学会作文,让为孩子写作操心的家长从此放心。
  • 皇帝的新衣(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皇帝的新衣(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氓老总之琴定终身

    流氓老总之琴定终身

    他为她拼了命!他为她举办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求婚仪式。他可以为她放弃了一切。最终,抱得美人归。谁知,这只是悲剧的开始。
  • We Two

    We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啊,妈妈!羊驼是啥?

    天啊,妈妈!羊驼是啥?

    你有没有可能放弃你所有的一切,去做一些这辈子都没做过事情?如果最后一切都变得一团糟,你会放弃这件事,回老家去吗?《天啊!妈妈》系列第一部《羊驼是啥?》讲述了一对勇敢的英国夫妻抛弃优渥的生活,搬到西班牙养羊驼的故事。这里记录了他们初次迎接羊驼诞生的紧张心情,迷路在犹如迷宫般的西班牙郊野,遇到怪怪的西班牙邻居,跟当地的房地产商、地头蛇、流氓建筑商周旋,还要应付安达卢西亚百年难遇的糟糕天气。辛苦比开心多,这对疯狂的英国夫妇能适应吗?是不是困难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法承受了?
  • 薄少你家那位又逃了

    薄少你家那位又逃了

    五年来,她每日都在他面前扮演着另一个女人的角色,那个女人就是她的双胞胎妹妹安玥。他说:“既然你这么的喜欢演戏、喜欢骗人,那你就一辈子都给我演下去、骗下去!”所以,至此以后,世上再也没有安珂这个人,有的是安玥。他用权势逼她嫁给了他,可结婚证上写着的却不是她的名字,他用武力逼她为他生下了孩子,转头却又一纸协议逼她离开。他说:“安珂,你醒醒吧,我薄凉琛怎么可能会喜欢你……”他说:“安珂,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心痛啊?是不是当你得知,我不爱你的时候,你恨不得杀了我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蝶梦尘埃乡

    蝶梦尘埃乡

    命运如一段繁华的绮梦,将时光粉饰成胭脂的色调,在那烛影摇红的夜晚,酝酿着明媚优雅的情怀。那年盛世锦绣,她醉窝在他怀里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他浅笑儒雅,淡淡听着,却未曾作答。时隔多年,他依旧是天族太子,而她却是魔族将军。她剑指苍穹,对他道:“因为是魔,所以你不在乎,那么,便永生不要在乎吧。”他依旧淡笑儒雅。可未曾有人注意他青筋暴起的双手。直至今日,他对她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岂不知。”走吧,今年的江南春可美了,小碟子,你定会喜欢。最纯白的岁月里,难以跨越的身份沟壑,让一段相恋演变成一场爱情的危险游戏。
  •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宫斗虐心】纳尼?!她才13岁豆蔻年华,就要嫁人了!老公竟然是个臭臭滴世家公子。天哪,以后就要面对谋害、栽赃、投毒、绑架、杀伐、鲜血……幸好她风华绝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帮他打下一个花花江山。可是,站在高高滴皇城之巅,享着他无限恩宠,她为何还觉得寂寞呢?且看长孙皇后如何权掌后宫,步步喋血!
  • 云岚轶事,女尊王朝

    云岚轶事,女尊王朝

    简介:1*:啊呀呀,简介可咋写啊,嗯……这是篇女尊文,男生子,一对多,的小文文2*:当21世纪的少女重新穿越回到故乡,等待她的,是什么?是当朝女帝独女的无尽荣耀?还是美男在怀,无尽温柔乡?No!迎接她的是她的女皇妈带着她的帝后爹,跑路了!刚刚回来,还有人虎视眈眈的盯着!本是无心太女之位,可是,为了家人,她不得不打起精神去面对。啊喂!残魂你个坑货!为毛给我留下个烂摊子啊!等等,骂自己是不是不太好?PS:是不是觉得简介有点俗?诶嘿,无俗即无雅啊!PS:以为我把故事交代清楚了?太天真了,朋友!我怎么可能把大纲交出来?哼哼,想知道剧情的话,我建议你收藏一下,看我继续写下去。诶嘿,顺着网线赖打我鸭~略略略ヽ(?~`;)啊!狗头保命
  • 都市之人格患者

    都市之人格患者

    家族的灭亡,仇恨的心理,人格的分裂。陈家唯一的小儿子陈天槐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复仇之路呢?而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呢?或者是阴谋呢?人格的分裂会使陈天槐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