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300000016

第16章 写朋友(2)

外围包抄,由面入点,这一通海阔天空的自我介绍和通报之后,主人公才粉墨登场。严锋先生很懂得叙事的渲染技巧。

这是一个近乎被神话了的人物。他的制作涵盖发烧音响的众多领域,包括解码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耳机放大器、电源净化器等,在每一个领域的作品都取得了辉煌的名声,被称为“神器”。拥趸们甚至在网上专门为他设立了论坛。但是,听他的作品的人并不多,能有幸拥有的人就更少了。原因很简单,叶老师的作品是不对外卖的,只提供给极少数他认为值得拥有的人。

在国内某著名耳机论坛努力打拼两年多以后,我终于搞到了一台叶老师亲手制作的8PR耳机放大器。我甚至赢得了一个耳烧界的高层人士的信任,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敲响了叶老师家的门。初一照面,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传说中的叶老师,是一个饱经沧桑、德高望重的老人,而我眼前站立的,却是一个满头黑发,英姿焕发的中年人,亲切、和蔼、温润的笑容中蕴含着高华的气度。但是,传说是对的,叶老师告诉我,他确实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环顾四周,我的疑惑立刻被敬畏和艳羡所替代。小小的屋子,朴素简洁,没有时下人们追逐的任何时尚的痕迹。但,这是一座确凿无疑的宝库。所有我们在论坛上好奇的、传闻的、争论不休、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些叶氏作品,都随便地散落在各个角落:冰箱旁、餐桌下、书架上。他的工作间,也就是听音室、会客室和卧室。工作台上堆满零件、工具和各类测试仪器,还有那只有着茶垢、上书“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其照片曾在网上广为流传。床边上是两只硕大无朋的HighEnd级别的B&W801音箱,其尺寸与斗室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一代名机马兰仕CD15,在这里只能当转盘,输出数码信号,通过叶老师自制的8C解码器,输出到自制的作为前级放大器的8PR,再接到自制的4分体8A后级放大器。

这个8A,我见到前就很熟悉,早有网友多人被它惊倒,堪称叶老师登峰造极的怪兽级作品,每个声道单独放大,单独供电,所以需要4只巨大的机箱,里面用到的电子管,数都数不清(要知道市售的高档胆机,一般也就用数只电子管而已),耗电超过1000瓦,冬天可以代替取暖器,夏天则必须经常休息,因为与空调一同开的话,家里的供电会跳断!

分析

高手出场,先得写他活动的场所,从而渲染气场。这有点金庸的节奏啊,有木有?

不能忍了,立刻就开始听吧。叶老师拿出一只奥地利AKG公司出品的K1000耳机,插在难以令人置信的8A上。这K1000也是一只充满传奇色彩的耳机,不是因为它的价格(现已绝版,市价8000元左右),而是因为它出奇地难以驱动,难出好声。K1000阻抗为120欧,灵敏度仅有76db/mw,一般的耳机放大器根本无法将其制服,出来的声音干涩、单薄、绵软。然而,一旦驱动成功,其品质极为优异。所以,耳烧友们对K1000都是爱恨交织,视为畏途,又难以抵御它那强大的诱惑。叶老师的8A推动的K1000,早被人们评为难以超越的绝配,真实的效果又如何呢?

当场放的是一张小提琴家穆特的名碟,《卡门幻想曲》。穆特不是我喜欢的演奏家,第一首《流浪者之歌》也不是我喜欢的音乐。可是那个声音一出来,我心中一片空白,剩下的唯有难以言表的震惊和感动。刹那间,耳机消失了,8A消失了,只有音乐在流动。我还能够听到穆特的手臂在上下挥弓,她的身子在前后摇动(叶老师后来告诉我,这不是幻觉,而是多普勒效应、高次谐波的成分和相位等因素综合形成的效果)。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比现场还要现场的感觉,因为穆特不是在遥远的舞台上,而是在我的眼前。那种灵动的感觉,那种鲜活的印象,那种声音造就的虚拟现实!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听过推到这种程度的K1000?

不能再听了,否则回家后会无法面对自己的设备(父亲永远是正确的!)。我得提醒自己这样的耳放世上只有一台,那是不计时间、不计心力、不计成本的概念作品。放下K1000,回到现实,我如梦初醒,心有所失,一片茫然。

分析

严锋先生先把自己渲染成一位小学就做“矿石收音机”的骨灰级玩家,又有著名痴迷派国宝级音乐评论家辛丰年先生的家传,看起来完全可以行走江湖,打遍天下无敌手。然后他话锋一转,写在国内某著名耳机论坛上打拼两年多之后,才得到耳烧界一位高层人士的信任,通过他的牵线搭桥,有机会登门拜访耳烧界大神。把人物传记写得跟武侠小说似的,这也是一种高明。

叶老师告诉我,他从20世纪50年代,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迷上无线电。那时候考试很少,学生负担不重,学校里有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孩子们的业余爱好。也因为这个爱好,他一鼓作气考上了南开大学的物理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电子部北京无线电专用设备厂。这是个军工企业,一个车间就生产一个产品,叶老师后来做到车间主任。这主任非同一般,手下有300多号人,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所有程序都在里面。他们专门生产控制导弹发射车角度的装备,做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等到后来看国庆阅兵才恍然大悟。干了20年,对电路、电器设备、自动控制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我想,这恐怕也是为叶老师后来的音响DIY打下了充分的技术基础。叶老师的作品整体感强,这也同他当年统筹全面掌握生产环节的经验有关吧。

叶老师结婚的时候,他母亲给了2000块钱,对媳妇说,存着,利息给叶立玩无线电。那时候利息高,每年有100多块钱。其他方面,抽大众烟,喝便宜茶,就尽量省吃俭用啦。他买来喇叭纸盆,自制音箱,自己设计和制作放大器,家里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也全是自己动手做的。到70年代末,也就是差不多我父亲购入夏普录音机的同时,叶老师以他自己的方式与我父亲殊途同归了。他弄到磁头,自己设计电路,做了一只小砖头机,后来又升级到立体声磁头和立体声放大器。

80年代中期,北京图书馆扩建,叶老师被调进去,分配到音像资料组。他自嘲在里面是个高级打杂,从设备维护、会议扩音、采编、咨询、外事活动、现场录音,什么都干。遇到某些关键时刻,更是非叶老师不用。比如中央领导来开会讲话,音响系统是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的。馆长说:老叶掌握得好,领导不挑刺。在北图,叶老师近水楼台,把世界音乐史、唱片史、音响技术史细细捋了个遍。

分析

大神出身不凡。

对于耳机和耳机放大器,叶老师坦言接触较晚,也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过程。最早是在1995年,看香港音响杂志,介绍美国HEADROOM公司出的电池耳放,很迷你的形状,接随身听用。当时很奇怪:耳机直接连到音源不就能出声吗,要耳放干什么?很好奇,想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再看那篇文章,里面说电子管做的耳放效果更好,也更昂贵。好吧,那就先做电子管的吧。用的是EL42的管子,给自己的作品随便编了个号叫TA26,完全自己设计,也没什么参照。然后自己买了个耳机,森海塞当时的旗舰HD580,一听之后,果然觉得声音很不错。朋友听了也喜欢,就帮他们也做,但是EL42的管子不好搞,就换成EL91。

在音响界大刮复古风,无“胆”(电子管)不欢的今天,某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的古董电子管成为发烧友疯狂追逐的对象,有的一对就被炒到上万元的天价。叶老师也是电子管的终身爱好者,但是他使用的电子管其实都相当普通,并不难找,价格也相对平易近人。但是他对管子的参数和配对值要求极高,尽可能要挑选同一时期、同一批次的产品,以保证其老化程度的一致性。通过仪器精心检测,一大堆的电子管挑选下来,只有极少数能够满足他的苛刻要求。

这样的制作理念,当然就与批量生产无缘了。网络上对叶老师最大的批评,莫过于他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不能造福于更广大的音响发烧友。这真是对叶老师的莫大误解。本来他搞音响就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探究声音的可能性。在设计上,他几十年精研OTL电路,独树一帜,在圈子里被称为“OTL教父”;对于元器件,他千挑万选,决不妥协;在制作上,他完全靠自己的手工,精工细作,根本不考虑时间的成本。这样搞出来的作品,想要不好都难,但这也就注定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了。

叶老师基本上不用昂贵的元器件,也就是许多发烧友津津乐道的所谓“补品”。他相信这并不是好声的关键。据叶老师说,这也是受到中医的启发。1990年,他得了类风湿,这个病很不好治,家里找了个姓刘的老大夫,这是北京中医界泰斗级的名医。中医把类风湿看成是冷热寒湿不调,他的治法就是慢慢来调整,都是很普通的药,一次也就用一两味。有一次他开一大包,叶老师问他怎么熬,老先生说,把洗脸盆刷干净了就行。这就是因症施药,而不是乱补一气。这对叶老师后来选配元器件影响很大。

叶老师不迷信补品,但是重视物理学基本定律,在设计和制作的时候,努力使元件的排列符合这些定律的要求。假如把8PR的盖子打开,可以看到里面的线都捆得结结实实的,边上有白色的信号线,用塑料夹子固定在机壳上,这也是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引申而来的。根据最原始的电磁转换原理,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机器里一通电,这么多的线周围都有磁场,一旦出现颤动的导线或振动的元件,就会有电流。这电流可不是唱片产生的信号电流,而是干扰。导线捆起来,不光是好看,这里面有科学,是减少噪声和失真的手段之一。

这样的做法是拼功夫的事。批量生产的商品机就不一定舍得这么干,因为必须考虑时间成本和效率,质量当然就难以保证了。在很多现代化的行业里,最精细的工作还是要手工来做,汽车制造业里最顶级的劳斯莱斯,至今仍是纯手工操作,一台散热器需要一个工人一整天时间才能制造出来,然后还需要5个小时对它进行加工打磨。人性的因素和科学原理不是对立的,在高级音响的领域,物理定律往往需要精细的手工来得到贯彻。

分析

继续深入写大神的专业、钻研、痴迷和敬业。不计成本、决不妥协和纯手工制作,是他的种种大神标签。

不错,这样说来,在一个高度自动化的时代,我们的双手还没有被万能的机器完全超越,这还是颇为令人欣慰的。看来,人们对手工制品的迷恋也并非仅仅出于一种怀旧的心态。在音响发烧领域,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怀旧的情绪格外浓烈。不仅是怀念过去的音乐和演奏,也是怀念过去的技术和器材。这乍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在一个高科技日新月异、无所不能的时代,我们使用的音响器材难道还不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董?老烧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晶体管的声音不如电子管,CD的音质不如LP(黑胶唱片),而人手一只的MP3播放器,更是CD的一种堕落(所传达的信息被大幅度压缩)形式。这纯属新一代技术“九斤老太”的悲鸣,还是反映了一种深刻的现实?

对此,叶老师提供了非常有意思的解读。他说,早期的电子器材,比如电子管,更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出发。那时候的电路依据的是电动力学。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器材制作,应该说是和那些最原始的定律最接近。后面出来的东西,则变成参量接近。比如说,电子管中电流的形成,来自电子在真空中的运动,这是比较原始的电流方式。后起的半导体就不一样了,是依靠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导电的,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更“先进”的电流方式吧。晶体管是对电子管的一种替代,效率高,成本低,但晶体管并不能完全模拟电子管,更不能完全超越它。

从LP到CD的“发展”也是如此,LP是对声音振动的直接记录,也可以说,它与真实的声音有着最原始的联系。CD呢?技术上是“提高”了,但增加了一些数/模转换的环节,其实是离原初的声音更遥远了。LP是模拟的,因而是连续性的。CD是数码的,也就是非连续性的,从理论上说LP携带的信息量要比CD更大。所以LP的声音要比CD细腻,高档LP播放机的高频频响极限几乎是CD机的两倍。引申开来说,这里面甚至还有文化上的意义。为什么现代人如此急切地要怀旧?为什么他们总是谈论“回归”?为什么要弄出一波一波的“寻根”热潮?为什么在哲学上会有“回到事物本身”的命题?技术,使我们更加接近事实真相,还是不断远离世界的本原?

分析

从音响器材回归到了对人性、对真实、自然的追问。

这大概也是叶老师始终坚守电子管的原因之一。他说自己从小就和电子管打交道,折腾了几十年,对它的脾性算是摸得比较透了。另外,他又有一种好奇,想看看这些20世纪的老古董身上,是否还有可以继续挖掘的潜力。确实,胆机(电子管机)的声音既醇厚大气,又宛转雅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华美和光泽,也可以说那是一种温暖阳光、非常人性化的声音吧。在一个廉价的“数码声”日渐泛滥的世上,人们怀念和重新追寻那种更加自然的“胆味”或者说“模拟声”,也是情有可原的。也许是和“胆”们相处日久的缘故,我总觉得叶老师身上也有一种“胆”味,人“胆”相照,莫逆于心。那是一种沉着自然的气质,一种与时光相互守望的毅力和决心。在和叶老师交谈的过程中,他反复提到“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最原始的”这样一些词。我想我应该是弄懂了他的意思。叶老师设计制作的电子管机,已经达到了一个公认的高度,但他始终是一个真正自得其乐、超越功利的DIYer,他依据的是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使用的是最普通的材料和工具,与自己的作品之间当然更是最直接的亲手制作的关系。也许,就在这些最纯粹的关系之中,他获得了最良好的心态,这也是他看上去显得如此年轻的原因吧。

一个人,无视时代大潮的奔涌,在一个喧嚣纷乱的世界中,静静地寻找自己想要的声音。他得到的是安宁,听见的是幸福。

分析

什么是幸福?叶立先生的自得其乐,就是幸福的一种。

散文也能引入武侠小说的技法

同类推荐
  • 教你学龙舟·冬泳

    教你学龙舟·冬泳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1.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新课标必读。2.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3.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4.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5.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6.“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作品集;辛辣的笔法、行云流水的自然文笔是永不消逝的艺术魅力。
  • 课外读物:探险故事

    课外读物:探险故事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寒月兮兮

    寒月兮兮

    她是京城楚家的“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生,从小古灵精怪,没有她不敢做的事。五岁时,家里来了一个小哥哥,小哥哥长得好看,声音更是好听!从此又多了一个宠她上天的人!某天半夜,偷溜进小哥哥房间,可怜兮兮的委屈道:“小哥哥,苏苏好饿,想吃肯德基怎么办?”“小哥哥偷偷带你出去吃。”他宠爱的摸摸她可爱的小脑袋。某日傍晚,“小哥哥,有个男生说苏苏胆小鬼,我今晚要扮鬼吓死他。”“好,小哥哥帮你准备道具。”他依旧笑得宠溺,从来不会拒绝她的所有不合理要求。某日傍晚,“小哥哥,今天我看了恐怖片,不敢自己睡,我可以睡你这里吗?”“不行”第一次提出要求被拒绝,她不可置信瞪大了眸,“为什么小哥哥?你不喜欢苏苏了么?”“因为苏苏长大了,所以不可以再和小哥哥一起睡觉。”他依旧耐着性子跟她解释。她瞪着铜铃般的水眸看着他,“小哥哥,那苏苏长大了可以做小哥哥的新娘吗?”“为什么?”“因为我不喜欢其他女人出现在小哥哥身边。”“苏苏,如果你十八岁以后还是这样想,小哥哥愿为你倾尽天下,万里红妆……”十八岁那天,她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他的未婚妻。然而,地狱的魔爪却偏偏伸向了她……
  • 重生帝后制造系统

    重生帝后制造系统

    殷落落身为世界幕后组织里最优秀的暗器使用者和制造者,完成危险任务不计其数,被称为“冰冷的活兵器”,不曾想到,一世英名的自己最后竟会因为组织少主的逼婚而跳崖。可让她更没想到的是,跳崖后的自己非但没死,还意外重生了。重生自带游戏系统,本是令人高兴的事,可是当她看到自己新生的身体是一个又胖又丑,还一路追星的花痴女后,有些不淡定了……洗白本就不容易,但为了活命,她还是努力说服自己,和系统签下不平等契约。她接受游戏系统给她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让原主得到爱情,可让她看到原主心愿里的男子,彻底不淡定了……某女弱弱对系统君问道:“我可以弃权不?!”哪知系统君一个爆栗:“契约已签成,毁约,在本世界寿命折半,永无法回到原世界,并且永世不得超生。”某女欲哭无泪,对系统说:“算你狠。”开始自己漫漫的帝后之路。
  • 九龙化神

    九龙化神

    两条不同的路上迎来了两人,在临近不远处相视了一眼;转眼又走入路的尽头,开始了各自征途。一条羊肠小道,不见人影;一条荆棘杂草,一人独行,其后有一道由鲜红脚印形成的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人又是谁?这是哪里?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又去往何方?
  • 穿越之我有一梦梦江湖

    穿越之我有一梦梦江湖

    首席舞者一朝倒霉身亡,不料却穿越成为一山大王的女儿。这不是正确的穿越节奏啊喂!要命的是山大王老爹还要让她原地嫁人!身为现代新型女性的代表,她怎么能从!于是欢乐的逃婚计划开始了。从山寨女魔头到京城名伶,需要走多长的路?是某位大侠长达一生的套路~
  •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任何企业的管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实现高效、优质、高产、低耗,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原理,按照一定的运营框架,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设计,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即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这套《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用全书》的编写初衷也在于此。为了让生产主管能够更轻松地处理日常管理事务,我们特编写了此书。这是一本关于生产部门规范化管理的实务性工具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尚书

    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开半夏雪漾花

    花开半夏雪漾花

    男主事业可期,情路一波三折坎坷不断!女主身负守护天下安生的重责大任,感情之事不由自主!情路漫漫、不敢随意自择!因为男主的优秀,从男主注意女主的时候,给女主带来的不只是情感上的困顿疑惑,还有无法预知的危险!几家欢喜几家愁,男女主的亲近之人,十分看好他们,但是一些爱慕男主的仙家公主们可不甘心情愿啊!女主几次三番遇险,一半是因为爱慕男主的爱慕者们的报复,还有一半是因为邪魔势力的狠毒打击!男主的爱慕者和邪魔们以天下苍生为引,几次预置女主于死地,女主几次历险,一次次的死里逃生让众人心忧无比之余,也是恨得恶人无可奈何!命运的捉弄,使得他们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是幸福相守,还是痛苦分离!
  • 惟愿护你一世

    惟愿护你一世

    24岁的周童童,意外重生到了94年,而且她的全部都换了,她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是他变成了个男滴,还是个2岁多的小男孩,周童童的内心是崩溃的不过好在他是到了一个有钱人家,他这是妥妥的变成了人生赢家啊。
  • 承蒙你情深

    承蒙你情深

    自己患了绝症,还要承受小三的挑衅,她终于忍不住向他提出了离婚,可他却死活不离。他咬牙切齿对她说:“这辈子你都别想离开,要下地狱咱们也一起下!”她不明所以,直到一份文件揭穿了过往,原来他们之间只有仇恨。他明白自己是恨她的,可他最恨的,是他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