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9300000024

第24章 孝行感天地:荆楚孝文化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以教诲童蒙。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是一本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个孝子故事分别是: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和弃官寻母。

这些孝男孝女的故事,有的来源于正史,有的来源于野史,还有的来源于民间传说,甚至包括佛经中域外孝子的孝行故事,如剡子的故事。由于《二十四孝》以讲故事的形式,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为世人所喜闻乐见,因此流传甚广,影响巨大。

检索这二十四个孝行故事,我们惊喜地发现,其中居然有五个故事就发生在荆楚大地上。占比之高,令人称奇。这五个孝行故事是戏彩娱亲、哭竹生笋、扇枕温衾、刻木事亲和卖身葬父。

五个孝行故事中,年代最早的是“戏彩娱亲”,其主人公是老莱子。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著有《老莱子》,阐述道学的玄奥哲理。

春秋时代,社会发生激剧变革,因看不惯世间的名利角逐和诸侯兼并,老莱子决心选择一处远离尘世的地方,过一种隐居山林的生活,做一名散淡逍遥的山野村夫。老莱子在今荆门蒙山(即今象山)脚下、竹皮河畔选定了一个幽静的地方,作为隐居之地。

象山脚下,老莱子以芦苇作墙,蓬草为室,木棍当床,蓍艾为席,住宿条件非常简陋。老莱子垦荒耕田,奉养双亲,同时著书立说,传授门徒,自得其乐,日子过得颇为逍遥自在。

老莱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当老莱子年逾七旬时,其父母尚双双健在。为解除年迈双亲的孤寂,老莱子经常穿着幼童五彩斑斓的花衣花帽,手里摆弄着小拨浪鼓,手舞足蹈地在父母面前嬉笑耍乐。他还与小鸡小鸭嬉戏,做出小童天真无邪的活泼样子,以取悦双亲。后人便以“戏彩娱亲”比喻对老人的孝顺。“老莱斑衣”、“莱子戏”、“斑衣戏”等典故也出自于此。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曰:“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哭竹生笋”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孟宗(?—271年),字恭武。三国江夏(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人。

孟宗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年老多病,而且双目失明,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平日,为了使老母亲欢心,只要母亲提出要求,孟宗想方设法都要满足母亲。一年冬天,孟宗的母亲病情加重了,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只想尝尝新鲜竹笋。听罢母亲的要求,孟宗二话没说,拿起锄头就往竹林里跑。到了竹林,孟宗才傻了眼:眼下天寒地冻的,地下连青草都不见踪影,哪里有笋子挖呢?为了不使母亲失望,孟宗还是不顾一切,继续在竹林里挖呀、挖呀。但是,太阳快落山了,还没挖到笋子,孟宗急得没有办法,双手抱着毛竹,不觉两行眼泪簌簌落下来,他大声悲呼:“苍天呀!您若有灵,就让竹子长出笋子来吧。”这时候,奇迹发生了:脚下的地慢慢裂开了,尖尖的露出几枝嫩笋出来。孟宗高兴极了,破涕为笑,赶紧把笋子挖回去,亲自下厨,做了一碗笋羹,喂给母亲吃。母亲靠在床头,吃完笋羹,病症居然完全好了,后来邻居们都说这是孟宗至亲至孝的结果。

为了颂扬孟宗求笋孝母的事迹,后人将孟宗“哭竹生笋”编成故事,教育后人,并将冬笋称为“孝子笋”。还有诗人赞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如今,在孟宗“哭竹生笋”的孝昌县周巷镇青山村,小山怀抱,绿水环绕,村风纯朴,邻里和睦,青山村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主动赡养孤寡老人,弥漫着浓浓的孝文化。可以说,孟宗的遗风润泽这方水土,润泽每个人心灵深处。

在《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语句:“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其中,“香九龄,能温席”讲的就是孝子黄香的孝行故事,即“扇枕温衾”。

黄香(?—约106年),字文强,东汉江夏郡(今湖北云梦)人。黄香九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小黄香原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他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如今,母亲离自己而去,小黄香悲痛难忍,常常潸然泪下,乡亲们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暗自叹息,称赞他是个孝子。

母亲去世后,黄香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更加清苦。失去了母亲的黄香,便把全部的孝心都倾注于父亲身上,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亲自动手去做,一心一意服侍父亲。冬天到了,天气特别寒冷。夜里,朔风劲吹,雪花漫天,冻得人瑟瑟发抖。屋子冷得像冰窟窿一般,令人难以入睡。黄香晚上读书时,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弄得暖烘烘的,然后再请父亲去睡,这样父亲就可以免去寒冷之苦了。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身体,更温暖了父亲的一颗心。

到了酷热难当的夏天,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黄香拿着扇子,把父亲蚊帐里的蚊子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一夜、两夜……整整一个夏天都是如此。

小黄香孝敬父母的事迹,感动了乡邻,而且越传越远。太守听说此事后,对黄香大加称赞,并召他为门下学生。后来黄香发愤读书,终于官拜左丞、尚书令等显赫职位,荣耀一时。时人誉为“江夏黄香,忠孝两全,天下无双”。

“刻木事亲”讲的则是东汉时期孝子丁兰的故事。

丁兰为南漳丁家集人,少时父母双亡,饱尝艰辛,成人后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请心灵手巧的木匠用木头雕刻父母像,供奉在家中,事之如生,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时间久了,丁妻有些厌烦了,有一次趁丁兰外出,用针刺木像之指,居然有鲜血沁出,妻子大为惊骇。丁兰回家后,看见父母的木像在垂泪,问明原因,非常生气,马上休了妻子。这就是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

在二十四个孝行故事中,以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流传最广和影响最深。

董永年少时从今山东流落至今孝感。他从小就对父母亲非常孝顺。母亲死后,他便尽心尽力侍候父亲。到田里干农活时,董永就用小推车载着父亲,让父亲在旁边休息,使父亲不感到孤独。

不幸的是,不久董永的父亲也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董永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实在无力安葬父亲。孝顺的董永又不忍心将父亲草草埋葬了事。他想,父亲活着时受尽了人间的苦,死了后没有寿衣,没有棺材,让父亲这样到阴间,有辱祖宗脸面,自己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董永擦干了泪,出门去求亲告友,想借钱给父亲办丧事。他跑了一天,却没借到一点钱。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到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自己不能给父母尽孝了,把身体卖了孝顺父母也是一样的。如果有人买,他愿自卖自身,用卖身的钱埋葬父亲。

第二天天刚刚亮,董永就急急忙忙来到人来人往的集市上,大声叫喊道:“我的父亲死后,无钱安葬,我愿卖身为奴,用卖得的钱,给父亲办丧事。”集市上的人非常好奇,里里外外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在了解了他的遭遇后,众人叹息不已,也非常钦佩董永的孝心。人群中,有一位大户人家,见董永非常贤德,便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先回家去把父亲安葬了,再到他家打长工。

董永为父亲守丧三年期满,就起身到买主家去,做一名家奴,偿还债务。半路上,董永途经一株大槐树,刚坐下休息,面前突然出现一位貌若天仙的年轻女子,对董永说:“董永大哥,如你不嫌弃,我愿意做你的妻子。”董永心想自己家贫如洗,还欠东家一大笔钱,不想拖累人家,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也很固执,说她不爱钱财,只爱董永有孝心,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东家帮忙。来到东家,东家问:“你的妻子能做些什么?”董永说:“她会织布。”东家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让你妻子给我织一百匹细绢,你们的债务就算还清了。”于是,董永的妻子开始给主人家织绢。她心灵手巧,木梭如飞,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妻子就织了一百匹细绢,还清了债务。

获得自由身的董永心情非常畅快,带着妻子回家,一路憧憬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半途,夫妻俩走到他们俩相识的那棵大槐树下,妻子对董永说:“夫君,我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你对父亲非常孝敬,天帝命令我下凡来帮助你,偿还债务。如今,我的任务完成了,就此与你告别了。”说完这话,妻子便辞别董永,腾空远去。

因为感天动地的孝行,董永有了美好的回报,天上的仙女下凡与他结为恩爱夫妻。因为天条难违,七仙女只得重返天庭,但是约定每年七夕与董永在鹊桥相会。对这段超越世俗的美好爱情故事,北宋词人秦观在《鹊桥仙·七夕》中有这样深情的描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董永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汉代刘向的《孝子传》。三国曹植为了缅怀亡父曹操,表达自己的孝思,写了一首《灵芝篇》,诗歌里引用了一些当时为人所熟知的孝子典故,其中便有董永的事迹。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也有董永的相关记载。此后,宋代有小说《董永遇仙传》,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一书,把董永列为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明代以董永故事为题材的剧本有《织锦记》、《遇仙记》、《槐荫记》、《卖身记》、《天仙配》等。清代以降,以董永故事为题材的戏曲有黄梅戏《天仙配》、湖南花鼓戏《槐荫会》、川剧《槐荫记》、楚剧《百日缘》等,虽然剧种不同,但剧情大体一致,其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经典唱段,更是传之久远,历久弥新。

孝感以孝传名。史料记载,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有感于当时安陆县东部一带孝风昌行,孝子甚多,遂将此地单独建县,取名为孝昌。后唐同光年间,为避皇帝讳,又将“孝昌”改为“孝感”,孝感因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又因“孝”扬名的地级市。据清代《孝感县志》记载,孝感史册留名的孝子就有493人,孝德古风盛行不衰。2002年10月,国家邮政总局在湖北孝感举行《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孝子之乡”成为孝感一张闪亮的名片。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孝文化内涵丰富,正确引导,剔除“三纲五常”、“守我堂前三年孝,不知门外四季春”、“父母在不远游”等落后保守观念,就能够派生出许多健康的社会规则:家庭有孝,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社会有孝,人人彼此抱有一份尊重情怀,社会更加和谐。

湖北孝文化底蕴深厚,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如今,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很多奉行孝行的楷模,他们小孝为父母,大孝为人民。可谓是人间有大爱,真情动荆楚。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内容简介: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科技方面包括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纺织、冶铸等,教育方面包括官学、私塾以及科举制度等,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 就怕起错名

    就怕起错名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让更多的父母学会给孩子、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学会给企业和产品起独特、有内涵、有品味的名字,从而起好名、改好运。
  • 消夏集

    消夏集

    《品尚书系:消夏集》为作者谢有顺近年的散文、随笔精选,也是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的感性心语。一部分为生活记趣,或回忆,或写实,或在行旅中信笔写来,文字端庄而不失机智,多为温润之作;另一部分为精神沉思录,以读书觉悟人生,与先贤对话,从个体心灵中透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多为有感而发的锐利之思。文字优美而有闲趣,且不乏深刻,读之可以消夏,也可清心。这种义理方正而言辞讲究的学人笔墨,提供的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绘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热门推荐
  •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婚姻不幸的农村妇女月竹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苦苦挣扎,找寻不到出路,生活的琐事压得她踹不过气,生活究竟如何走下去,她在思考着,探索着……
  • 乐园灭绝

    乐园灭绝

    乐园是什么?什么是乐园?当世界与我站在了相反面,那么一切皆可毁灭。这是一个带着未知系统,在异界摧毁一个又一个乐园的故事。
  • 击落飞船

    击落飞船

    一场浩劫,地球遭到侵略。为了家园的和平,我们开始和外星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社会契约论》立论的观点虽然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提出,终究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社会契约的理论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针对封建制度和等级特权,提出了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斗口号,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 拯救半兽娘

    拯救半兽娘

    拥有读心术的狐娘想不想拥有?猫耳娘的叫醒服务能不能让你满意?还有那会放贷的系统小萝莉。“呃...这个就算了吧。”本书又名《异界大发明家》、《异界蒸汽时代的引领者》、《我的半兽娘现代化军队》、《读者都没我主角帅》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大国之巨匠

    大国之巨匠

    沈欢重生了,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天,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江南常兴造船集团!一个泱泱大国,无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要靠强大的造船工业。作为一个重生者,沈欢更清楚未来海上的重要性,建设世界超一流造船基地——江南常兴造船基地,更是重中之重,且看沈欢如何与大国工匠们一道,用汗水和智慧,筑就大国海上长城,成为大国之巨匠。交流群六九零四九三九四九
  • 吃定小甜心:腹黑校草别过来

    吃定小甜心:腹黑校草别过来

    “你想干什么…唔…”“啪!”“解气了么?”美术系草根少女来盛博学院的第一天,就画倒了文物壁画成为全校焦点,引起了盛博三公子的注意。炫酷腹黑的网球大神,盛博皇家协会会长,韩晞。温柔细心的跳舞大神,天使副会长,上官逸。活泼开朗的赛车之王,花心大萝卜,肖灿。命运的安排让她住到了腹黑校草家。“以后你就是我家的一份子了。所以,你准备什么时候离开我家?你以为你找到了温房?我告诉你,你错了,你只是来到了另一个地狱!”他将她欺压在床上。“你别过来!唔~”他那颗在开朗的虚假外表下,隐藏着的冷酷的心渐渐被她融化,从此誓要虐死单身狗!打爆黑玫瑰!气抽白莲花!她的真实身份竟是?
  • 在厉先生心上撒个野

    在厉先生心上撒个野

    “不要,我怕……唔……”“张嘴,乖,生病了一定要吃药。”18岁,司小暖窝在厉封霆的怀里,看着他端的药,勾着他下巴霸道的说:“阿霆,我乖乖喝药,你怎么补偿我?”“女人,你在玩火?”近日爆出北辰杀伐果断的厉总和一线女明星往日恋情,惊倒一众粉丝。24岁,司小暖站在无数聚光灯下接受媒体的采访。记者问:“你好,最近传出你是北辰厉总的初恋,是真的吗?”“无中生有。”司小暖冷漠的撇清。一线明星惨遭全家灭门后重生。她一心复仇,却再遇年少爱人。
  • 四大名捕大对决(又名四大名捕走龙蛇)1:谈亭会

    四大名捕大对决(又名四大名捕走龙蛇)1:谈亭会

    江湖多年无事,“武林四大家”暗流涌动。“西镇”蓝元山约战“北城”周白宇:于谈亭一会,决战胜负,确立主从。周白宇以必胜信念,白衣赴会,却只是拉开变局序幕……美人计,谁为谁筹划?九宗名媛奸杀案,出自谁手?什么样的阴影推动作恶?两河武林第一世家习家庄庄主习笑风神智失常,伤妻屠子、狎妓逐弟,一时间人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