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300000011

第11章 “抠门”父母让孩子学会理财(3)

看到儿子表了态,我立马动手,把儿子的玩具、旧衣服找出来放到了他面前。儿子见我真的行动了,大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架势,于是就这样被我逼着走上了赚钱的道路。

“妈妈,你真要我去赚钱吗?”儿子好像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我打消这个念头。

“是的。”我的回答却很坚定,“儿子,你可是个男子汉啊,不能说话不算话哦。”

“那我怎么做?”儿子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立刻问我。

“就是我们拿着这些东西到小区的广场上去卖掉。”我立即解释。

“有人要吗?”儿子表示了怀疑。

“有,咱们可以卖便宜一些啊。你看,这个玩具车当时买的时候可是要上百块钱的,我们卖几十块钱不就行了吗。”

“嗯……”儿子犹豫着。

“去不去?”见儿子还有动摇之心,我赶紧催促他下决定。

“要是让我同学碰见了怎么办?”呵呵,原来儿子是担心这个。

“那有什么,我们这是正常买卖,只要你放平心态就行了。”

儿子终于被我游说成功,我们娘儿俩决定在周日一大早就到小区的广场上去卖东西。

周日,我们9点钟出发,带着玩具往广场走去。儿子一开始也高兴地跟在我后面,可等我到了广场把东西放好后,儿子就躲到一边去了。一看就知道儿子胆怯了。不过,我也不怕,到时候看老妈收钱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过来的。

9点到11点通常是我们这个小区里的孩子出来晒太阳的时间,而且他们大多都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出来,所以,我赶在这个点儿出来摆摊儿是有原因的。果然,还没等我开始吆喝,就有许多小朋友围过来了,随着围过来的还有孩子的家长们。

“小朋友,喜欢吗?你瞧这个,迪士尼玩具。是我家你小哥哥玩过的,现在不玩了,想把它卖掉,你要吗?阿姨给你最便宜的价儿好不好?”我边说边为我自己骄傲,因为觉得自己还蛮有经商天赋的。

其实,小朋友才不管价格高低呢,他们看中的是玩具,不一会儿,我包里的玩具就被买走了好几个。在我忙碌的间隙,我偷眼看了下儿子,看他那想挤进来帮我又挤不进来着急的样子。我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拿起一个喜羊羊玩具,跟儿子说:“儿子,快进来,给这个小弟弟做一下示范,教他怎么玩。”

儿子闻言马上钻了进来,然后很认真地示范起来。嘿嘿,有了儿子的“推波助澜”,很快,又有好几个玩具卖出去了。

等头一拨孩子走了,趁着空儿我赶紧问了问儿子的感想:“怎么样,高兴吗?”

“高兴,有钱赚。”儿子的回答是肯定的。

“可是,妈妈,我很累啊,我老是给他们做示范。”儿子紧接着有了抱怨。

“臭小子,想赚钱不付出怎么会有收获,你以为老妈每天上班都坐在那里喝水看报纸然后等着拿钱啊。”我假装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臭小子不吱声了。

“就拿我们卖玩具这事来说吧,你如果不示范,那些小孩子能那么喜欢吗?不喜欢就不会买,不会买我们怎么有钱赚?”听了我一番教育,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就这样,我们在11点结束我们的买卖,然后带着几个剩下的小玩具准备回家。就在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又有几个孩子追上来问:“阿姨,你还有玩具吗?”咦,看来我的商品行情很看好啊,我于是赶紧回答说有,并向他们保证说下午还来广场。

回到家,儿子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并大声喊着累。但是,当我故意把赚到的劳动成果在儿子面前展示的时候,他立刻又精神起来。

“钱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老妈现在已经给你打开了市场,下午卖得好不好可就看你的了。”我继续对儿子进行激将,然后故意问他,“儿子,下午还去吗?”

“去!”这次儿子的回答很肯定。于是,我们下午又去了一次广场,不过这次我只负责收钱,吆喝跟示范都由儿子来做,最后,我们又卖出去了几个玩具。当晚,儿子倚在我的身上直喊累,并要求我把钱给他。我当然同意了,但也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让他把这笔钱存到储蓄罐里,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不准动。我告诉他,这是他通过劳动赚来的第一笔钱,是留作纪念的钱。儿子表示完全同意,他还说:“赚钱真不容易,以后我可要省着点花。”

就这样,我让儿子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赚钱的不易。也许是有了这样的体验,后来他在花钱方面就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大手大脚,有时候跟着我去超市买东西,都会劝我这个不要买,那个不要买呢。

幼儿理财教育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但它却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孩子从小具备基本的金钱、财富意识,培养孩子理性的消费方式,具备科学的理财能力,这对于以后他们走入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案例中项明的妈妈就是通过引导孩子自己赚钱来体会钱的来之不易,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会对如何处理金钱有个合理的安排。

对孩子进行科学理财教育的好处有很多: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懂得父母挣钱的不易,进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产生孝敬、回报父母的行为;有助于孩子自立,让孩子在理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独立做事、自由支配的能力;还可以为孩子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基础,让孩子从小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管理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

其实,在引导孩子“做买卖”之前是需要做足功课的,因为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我根据项明要强的性格进行“刺激”,他自然就上钩了。另外,对于小男孩,可能顾虑的也比较多,比如让同学碰见怎么办,是不是很掉身价,等等。这其实是小孩子的自尊心在作怪,父母这时候就应该给予适时鼓励,帮孩子建立正确的心态。要让孩子认识到,既然选择去做一件事情,尤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另外,在做买卖中,要多让孩子去实践,目的在于让孩子体验赚钱的不易。他亲身体验到了,就能认识到钱不是那么容易赚的,慢慢地就会对花钱有一些态度上的转变。另外,还会产生一种要想有钱花,就需要通过自己努力、劳动才能赚钱的意识。

女儿的小账本是本故事书

应较早对孩子进行有关金钱的教育。当孩子会数数时,就应该让他们认识钞票。

——法国心理学家阿内·巴舒

案例

记得读美国巨富洛克菲勒的故事时,我受益匪浅。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但他的子女并没有像古语所说的“富不过三代”,把财产挥霍而尽,而是仍然保持着巨富的地位。其实,这主要归功于洛克菲勒对他的孩子从小进行的财富教育。洛克菲勒给每个孩子建立了账本,在每本账本上都印着“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并且要求子女们把每一笔花销都在账本上记清楚,每周交给他检查,然后由他酌情加减零花钱的数目。

记得刚读到这段故事时,我就联想到现在国内很多孩子的花钱态度。不管是家庭优越还是家境一般,他们花钱从来没有节制,需要钱了,便伸手向父母去要,却从来不知道自己去赚。我说这些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我的职业是大学老师,平时所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这样的例子。如果追究其原因的话,我觉得还是家庭教育的缘故。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花钱方面不当回事,以至于很多孩子即使上了大学后,其父母仍然要为他们每个月支付一千乃至几千元的生活费,而在正常的大学生活中根本花不了这些钱。

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让他随意消费,去买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很显然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自从女儿王茹出生以后,我就在做这方面的准备。等到女儿再稍大一点,我就开始对她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目的就在于让女儿长大后知道应该如何正确消费。在这个理念的驱使下,我成了我那个圈里有名的“抠门”。当别的妈妈在忙着给孩子买名牌时,我却忙着搜集亲戚朋友家里孩子不穿的衣服;当别的孩子玩着一些高档的玩具时,我却正和女儿用面团做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当别人家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开车接送时,我已经鼓励着我的女儿自己乘坐公交车去上学……

像这类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最让我得意的是我们家里的“账本”,这个账本是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战绩,也是被我们视为成功教育的“故事书”。

一开始,大约在女儿三岁时,我给她准备了一个小储蓄罐,并告诉她如果有了剩余零钱,比如1角、5角、1元的硬币就放到储蓄罐里攒起来。这种方式的结果是,通过储蓄,小小的她就已经能够正确区分各种硬币了。

等到她再长大点,也就是有了花钱的意识后,我就给她建立了小账本。在建立账本之前,我告诉她:“妈妈要把你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所花掉的钱记下来,等你将来工作了、有钱了,要还给妈妈。”王茹对于我的要求表示同意,并且在和我拉钩之后表示一定要认真记录。

大概是在她四岁时,我们开始了记录。当时的账本是这样的:

2009年12月25日

圣诞树:100元

灯:9.9元

圣诞帽:20元

巧克力:48.6元

一共:178.5元

注:本来我可以不买巧克力的,但没忍住。(妈妈代书)

其实你看完了这个账本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实际上王茹对于花钱是有要省着花的意识的。而且,这个账本还包括有图画、数字及数字的加减等等。

在王茹5岁开始记的账本里,我要求她记下当时发生的事情或者当时的想法。当然,对于她不会写的字仍旧可以用图画表示出来。

在这个账本里,她已经会写不少字,所以就不太用图画表示了,而且在花钱上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明显比以前有了进步。

2010年12月25日圣诞节

巧克力(3颗):8.9元(妈妈1颗,爸爸1颗,我1颗)

圣诞袜:10元(本来我不愿意买圣诞袜了,可妈妈说以前那个坏了)

一共:18.9元

今天过圣诞节,我很高兴,妈妈说我比去年圣诞节有进步,节省了很多很多的钱。

现在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女儿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些进出账的概念,所以花钱就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大手大脚。她告诉我,每当有小朋友在幼儿园门口闹着要妈妈买这买那时,她都会劝说他们要节约花钱,因为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为此,她还得到过好几位阿姨的表扬呢。

看来,“妈妈赚钱不容易”这个概念是她在记账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有时候,我会翻阅女儿的账本,感觉一个小小的账本不仅让女儿学会了节约,还学会了计算数字,甚至对认字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现在女儿已经会在账本上“作文”了。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这期间女儿也曾闹过几次别扭,起因是她与其他孩子有了对比,感觉我对她太吝啬、太狠心。但每当她开始闹别扭时我都置之不理,也不辩解,而是等她情绪好时找个机会让她体验一下因为节约行为带来的被肯定、被赞扬。比如,每年春天,我会鼓励她用自己的钱去买一些水果,然后带着她去老年公寓看望那里的老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告诉那些老人这是女儿用平时省下来的钱买的。那时,女儿就会很高兴地收获一片赞扬之声。

现在,随着女儿的长大,我家里的大账也由她负责记录了。我相信,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会有更好的意义,那就是她通过看一个家庭的收入与支出会进一步认识到,不仅要知道节约花钱,而且还得慢慢学会科学理财。

在美国,家长们都普遍认为,让孩子认识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现在,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如何去做,还在摸索之中。

让孩子记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二是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细腻、一丝不苟的理财能力。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挣钱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于是在生活中就自觉不自觉地迁就放纵孩子摆阔气、乱花钱的行为。还有的家长怕孩子记账麻烦,影响学习,不屑一顾。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想法,让孩子学会记账,不仅可以培养其理财能力,还能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些都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但让孩子记账不宜太早,这是因为,孩子在太小的时候还不会写不会画,如果孩子不会就很容易失去兴趣。最合适的年龄是当孩子对钱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写会画的时候。当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现,选择在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应该根据各个孩子不同的表现来定。

我对女儿的理财教育其实是从她3岁就开始的,那个时候,她的小脑袋瓜里对钱已经有了较为浅显的认识。她已经知道,拿着钱可以买来东西。我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就干脆带着她去买了几次东西,这就越发使她相信自己的认识。

也就是在那时,我给她买了第一个储蓄罐,告诉她,可以把自己拥有的硬币储存起来,攒着等将来上学的时候用。

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突然对画画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对于拿着钱买东西的欲望也比以前强烈,常常是看见什么就要买什么。有时候即使我们在去超市之前约法三章都不管用,于是我就想到了让女儿记账的法子。一开始,她感觉到好玩,也很按时地记录着,但是一个月下来,她突然意识到记录下自己这一次的消费,自己下一次的消费就会受到限制,于是她开始了第一次抗议,拒绝再记账。

对此,我是颇费了一些周折的,我跟她说了一些大富翁是怎么成功的故事,说他们就是靠着这种记账的方法才让自己成为大富翁的,我还告诉她一些勤俭节约的道理。总之,用了很多方法才鼓励她坚持了下来。

总结女儿记账的经验,就是坚持就会有收获。父母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时地拿出账本,通过每月或者每周的消费做一做对比,让孩子产生“我又省钱了”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她就会变得节约花钱了。

同类推荐
  • 爱弥儿

    爱弥儿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刚生下来是充满勃勃生机。可是,不当的教育,就像一个不熟练的园丁,将这课小树修剪得乱七八糟,从而使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既然如此,为何不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按照他的成长规律,将其培养成才呢?孩子有着探索世界、发展各种能力的本能,所以无需我们的干预,他们本身就具有成长的冲动。在孩子自由发展的时候,我们只需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就能使他的能力均衡地发展。因此,与其赋予孩子学习的动力,不如叫他自己引燃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使他们渴望能够获得这些知识。另外,我们还要通过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他的技能,使他具有谋生的能力。
  • 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因此,要与孩子的心灵进行沟通和碰撞;要研究孩子内化的过程与规律;要研究如何去激活知识;要研究方法,如何去启迪孩子等等。每个家长都应将教育视为孩子共同经历的精神生活过程,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以及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 两代人的成长

    两代人的成长

    世界上有一种平行线可以相交,那就是父亲和儿子。从同宗同源出发,父亲和儿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最终融合,变成了一个人。父亲初中留校当教师,走上了中学教师工作岗位,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当选了人民代表,著书立说获大奖。儿子初中学习成绩年级倒数,高三毕业学校理科考第一。父亲要做西天的如来佛、儿子要做西天取经的孙行者。
  •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一书共分七个部分,分别从孩子的学习、习惯、兴趣等方面人手,将孩子与父母之问的矛盾与隔阂进行了——化解。文中结合了大量的案例,既有探因,也有建议,希望能给家长带来一些启示,促成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中健康成长!
  •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做一个懂教育有方法的好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个性、品德、爱好、才能等。但很多家长都说这个“老师”太难当,教育孩子不容易!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北漂撞上土著

    当北漂撞上土著

    一列火车,一趟改变命运的旅程。90后毕业生苏晓月,再惨遭第一次就业滑铁卢后,意外收到了来自北京一家公司的面试offer,就此踏上了改变命运的北漂之旅。看似随和的室友,勾心斗角的职场生活,让单纯的苏晓月处处碰壁失败,在崩溃的边缘却是遇见了他。苏恒,人称‘毒舌界的代言人’刀子嘴豆腐心,恶劣的皮囊之下,却感性而又执着。****苏恒觉得苏晓月这个女孩坚强的让人心疼。苏晓月却觉得苏恒这个人人美,但恶劣至极,尤其不是一个好室友。苏晓月:“你应该好好的去学学别人的室友是怎么当的。”苏恒:“我明白了,下一次在楼下撞见你哭的时候,应该递上纸巾。”苏晓月:“……”ps:恶劣毒舌感性男×独立话唠理性女
  • 斗龙战士之默恋

    斗龙战士之默恋

    他叫东方末她叫蓝天画她叫百诺他叫洛小熠他叫凯风她叫沙曼他叫欧阳零她叫路子园他是世界的宠儿她是树林的公主她是光之公主他是火焰之子他是海的的宠儿她是一个沾满血的弃儿他是家族里骄傲她是家族里的耻辱「我不甘啊啊!」「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洛小熠,我恨你!」「是不是无法挽回了?」「我们,不适合在一起」「不是说好一起面对的吗!?你这个逃兵!」「别让我想到你了,会难过,会痛啊!」「我累了…爱累了…」原创,不许抄袭战斗风加恋爱风
  • 最后一次放手

    最后一次放手

    年少的我们,毫无畏惧,想要把每一样东西都掌握于手里。友情、爱情、权利、金钱……然而,现实却令我们不得不迎面低头。不得不放手金钱、权利、爱情、友情……甚至生命!
  • 隐身杀手

    隐身杀手

    王大平留学回来后开了一家心理咨询室。对于这一职业选择,他的父母曾表示反对。心理咨询算什么呀,你既不能像医生那样给人治病,也不能像律师那样帮人打官司,就一个人坐在那里,等着有人上门送钱?这不是算命那一套诓人的把戏吗?但父母的反对没有阻止王大平创业的热情,心理咨询室还是开了起来。出乎意外,开张不久就生意不错,来求诊的人不少。这天傍晚王大平正要关门回家,进来一个年轻女孩,穿着一身黄色运动衣,头发在后脑束成一个大马尾巴,看上去泼辣精干。“你是心理医生吗?”她问着,一屁股坐在他对面的位置上。“我是心理咨询师。
  •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本书是一本通过基因解读人类历史的社会科学书籍。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廷·肯奈利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述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科学的书,同时也是集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遗传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商业、科学领域的趣闻逸事和许多魅力人物的生活经历于一身的妙趣横生的书,展示了基因传承给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的影响,并逐一解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本书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宏大图景,涉及神秘的尼安德特人、北欧海盗、美国国父杰斐逊、澳洲囚犯流放、人类走出非洲、孟德尔式遗传疾病等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者利用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这些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既幽默风趣,又富有见地。
  • 嗨!我的小狼

    嗨!我的小狼

    他或许不浪漫,但他最温暖,他会让你知道:你永不是一个人!
  • 正源略集目录

    正源略集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骨照银枪

    侠骨照银枪

    讲述北宋初年,一位大名鼎鼎的少镖头在历经江湖险恶和战争残酷的故事。本以为人定胜天,却奈何世事无常。蜉蝣撼树,沧海一粟。
  • 玄中记

    玄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