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40600000190

第190章 舞台的提线人偶(惑之中)

“嗯,我知道了。女士,麻烦你说下吧。”西村阳介在册子上记录着。“我是松口仁美,是负责准备西江刚先生的道具。我是今年刚来负责道具师的。和西江刚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私底下我并不怎么了解他这个人。”松口仁美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

“警官,她在撒谎。我有一次下班回家在洗手间附近看到西江刚先生在和她争吵。好像是感情问题。”浦谷一人忽然说了让人惊讶地话。

“你,你!警官先生,我也看到过西江先生和他在办公室吵架,为了钱的事情。”松口仁美立即补充了一句。

“一个一个来,看来你们都不老实啊。”西村阳介意味深长地看向二人。“对不起。”浦谷一人和松口仁美看着西村阳介的脸色连忙鞠躬道歉。

“你先说,松口小姐说的是不是真的?”西村阳介看着浦谷一人。“是,是真的。他平时一直拖欠工资,我经常要去讨要好几次。好几次,都会为钱的事吵架。但我没想杀他啊。警官先生。”浦谷一人咬咬牙说出了实情。

“看来,你和西江先生之前就有矛盾了。你和他关系并不好是吧。松口小姐,该你了。”西村阳介在册子上了记录着。

“自从我来到他这里工作,他就经常私底下追求我,我没有答应他。他一直不肯放弃。”松口仁美还没说完。

“可是,你后来答应了吧。你手上的戒指,是今年刚出的。价格不便宜,可是你身上没有其他昂贵的饰品。比如耳环,手镯之类的。戒指是西江刚送的吧。”直川玲美打断了松口仁美的话。

“是,是的。后来我想和他分手,他一直不愿意。才经常私底下纠缠我。”松口仁美沉默了会才开口。“真的是死者送的嘛?”高木夜空心里想着。

“警部,尸体的死亡时间出来了。在半个小时和一个小时之间。凶器是匕首。奇怪的是,凶器上只有死者的指纹。”一名鉴识人员跑过来向西村阳介报告。

“你该不会告诉我,是自杀吧!”西村阳介头疼道。“额,警部不排除这个可能。不过匕首有些奇怪,上段握柄处要比下段宽一些,而且这是弹簧刀之类。只要按下这个按钮,匕首就会从握柄里弹出,力度甚至可以捅进木头里。”鉴识人员拿着匕首的照片给西村阳介解释道。

“难不成,他自己拿匕首捅自己啊。去检验尸体上有没有其他伤口或者服用过什么。”西村阳介头疼地不行。

“西村警官,让我看看这张照片。”高木夜空有点明白了。“给。对了,五十岚濑人是吧。你也要询问一下。”西村阳介把照片给了高木夜空然后对五十岚濑人说道。

“怎么样?有发现吗?”直川玲美来到高木夜空身边。“有把。问题是凶手是怎么让死者自己拿着匕首捅自己呢?一般来说,这种东西也不会带上舞台啊。你不觉的姿势很奇怪嘛?匕首插在胸口,我要自杀的话。我就要拿匕首顶住胸口才行不是嘛?”高木夜空分析道。

“的确是,哪怕要表演飞刀之类的。也不会放在胸口上,而是拿手里。就算把匕首贴在胸口放着,匕首因为某些意外,也不会笔直地插入胸口。”直川玲美点点头。

“也就是说。现在的问题是,凶手怎么让死者自愿顶在胸口处自杀是吧。”不二政行也听到了二人的谈话。

“嗯,没错。社长他怎么样?”高木夜空点点口又问了不二政行一句。“放心,他自己有数。而且他和那两个人比起来,他算是最没有嫌疑的那个。”不二政行也不太担心五十岚濑人会乱说话。

同类推荐
  • 超神学院之冰冻虚空

    超神学院之冰冻虚空

    【新小说《超神学院里的异乡人》已经发布,纯超神,慢热型】 一个被冰封千年的人,因体内的超级基因被一朝唤醒,此时已经物是人非,而现在这个和自己同宗同源的国家将面临强大文明的入侵,他将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书友群:762307428
  • 灵界万物有灵

    灵界万物有灵

    一个男孩,带着自己的鱼和梦想,探索着这个万物有灵的世界。(致敬宠物小精灵、宠魅、以及心中那个奇幻的世界。)
  • 当我的生活拥有了系统

    当我的生活拥有了系统

    现实生活中的我,活得像个蚂蚁,没有天分和才能,只有心中唯一的坚持,就是这样的我,被生活与工作的各种事情压的狼狈不堪,就连心中的小小的心愿也实现不了。写一封信,致十年后的自己,希望那时的你,能够幸福!--慕凡的日记(这是一本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简单的二次元日常生活小说。有一点轻小说的味道。)
  • 在崩坏里的骑士

    在崩坏里的骑士

    这是两兄弟穿越到崩坏世界靠着共享的骑士主系统中获得骑士力量阻止崩坏的故事。
  • 高桥屋

    高桥屋

    盎然的初秋,田野上的稻草任一片嫩绿,万年温暖的稻野上有一座不高不矮的屋,牌匾上写着“高桥屋”,故事发生在这里……
热门推荐
  • 三宝感应要略录

    三宝感应要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魂潜入向日葵

    灵魂潜入向日葵

    《灵魂潜入向日葵》:当厄运遇到爱、以正义的名义生气、比钱还值钱、不会感恩的人也不会负疚、走过去看山、琥珀记、黄金底片、自己走过才叫路、粮食变成身上的血、转心念、拜自己为师、最后的尖晶石……
  •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之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小说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
  •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央视大型情感节目《朗读者》在大江南北引起轰动,阅读和朗读成为全民追捧的风尚。朗读将人的感情和经典文字融合,给人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由凤凰联动隆重推出的“朗读者系列”强势来袭。“朗读者系列”共分为四本,分别是给孩子、给爱人、给自己和给长辈,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包含《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人生慢:给自己朗读》、《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
  • 大荒虚神

    大荒虚神

    那一声惊雷,打破星海深域,被封锁的命运,束缚众生规则再次降世。
  • 绿鸟岛

    绿鸟岛

    “绿鸟岛要开发了!”平城里有一天有一个人这么说。过了几天有几个人这么说。再过几天,有人从绿鸟岛归来了。“地皮快要卖光了,听说一个外商化了八十万美金买走了半个小岛,剩下的那些也被邻近几个县城的‘大蟹’们买走了一大半,听说要建什么五星级宾馆啦,高级游乐场啦……”诱人的信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于是那个离平城二十五海里的小岛显得神秘了起来,在人们的想象中闪着黄金的光彩。于是,从平城开往绿鸟岛的轮船从三天一趟增加到一天一趟。
  • 温暖的故事:新书包里的秘密

    温暖的故事:新书包里的秘密

    《温暖的故事:新书包里的秘密》是作者(陈笑海)从近十年来在纸媒所公开发表的短篇故事中挑选出来的。虽说称不上篇篇精品,但篇篇都是温暖故事。内容主要反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历程,记录着他们与家庭、社会那些美好的亲情与友爱,饱含对未来生活的伟大憧憬与追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Elder Statesman

    Elder Statesman

    T. S. Eliot's last play, drafted originally in 1955 but not completed until three years later. Lord Claverton, an eminent former cabinet minister and banker, is helped to confront his past by the love of his daughter, his pgsk.com dialogue in The Elder Statesman, the love scenes in particular, contain some of Eliot's most tender and expressive writing for the theatre. The play was first performed at the Edinburgh Festival in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