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600000012

第12章 再闯生死鬼门关(3)

“四川出了个大画家”。仿佛一夜之间,李琼久的名声不胫而走,传遍北京,并迅速反馈回川内,登门问道求学者络绎不绝。周连城回忆道:“李老师名气一出去,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拜师求学者来到周坝。乐山周边和成渝两地来的中青年画家最多,少则几人,多则二十余人,蜂拥而至,搞得我和老师成天应接不暇,老师耐心示范教导并为每位来访者都画了画。” 1973年,嗅觉特别敏锐的荣宝斋,立即派人奔赴乐山,特聘李琼久在峨眉山雷音寺为其作一批画,无偿收藏。

然而,这个了不起的大画家的命运结局又如何呢 周连城回忆说:“1973年,吴作人向姬鹏飞副总理汇报了李老师的处境。姬副总理批示,同意调李老师去北京画院。张正恒写信给我,要一份李琼久的简历,李老师口述,我执笔,写好之后,由我邮寄出去。后因时局动荡,吴作人也遭到打击,自身难保。李老师的事情,也就此搁浅,不了了之。”

孙子之死

“北京赶考”落空后,与北京画院擦肩而过。回到天后宫的李琼久,正准备再创佳绩、扬帆千里之际,一场猝不及防的无情灾难正悄悄向他逼近。

1973年11月,霜叶尽染,秋色连天。还在当知青的李四生(李琼久孙子)背着背篼,汗流浃背地回到天后宫家中时,已过晌午。“奶奶,我回来了。”李四生放下背篼,抢过奶奶手中的毛刷,一边挥汗刷洗一边抱怨说:“我早说过,你身体不好,要好好休息,这些东西等我回来再洗。”孙儿心疼奶奶,老人十分宽慰:“我不累,就快洗完了。”奶奶问:“这次小英(四生的恋人)怎么没有和你一同回来呢 ”四生答:“小英的爷爷最近病重,等她的爷爷病好点,再一起回来看你。”

李琼久看来,四生的婚事不宜过早,年轻人嘛,缺少锻炼,有了固定工作再娶媳妇也不迟。胡咏娴却不这么想,她总是希望孙儿早点成亲,为李家延续香火,早点了却自己一桩心愿。几个月前,她见过小英一面,便一眼相中。小英是个农村姑娘,美丽端庄,厚道老实,四生与小英一起回来时,奶奶很高兴。之后还特意选了一块上好的花布料,准备送给小英。“我给小英扯了块花布,你看看合适不合适,你给她带去,表示一下心意嘛。” 四生明白奶奶的一片苦心,满心欢喜道:“凭奶奶的眼光,肯定错不了,我一定把你老人家的心意带给她。”胡咏娴笑了笑:“傻孩子,要说花布是你选的。”祖孙二人又是一阵嬉笑……四生将洗好的衣服装进木盆,向铁牛门码头奔去。谁曾想到,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嘉州古城依山临水而筑,有旱城门十七座,水城门十五座。丽正门俗称铁牛门,是嘉州城门中建筑最高、结构最特别,具有南北东西纵横贯通的特色建筑。城门之下,石阶成扇形张开直抵江水。这里不仅是来往船只和连接两岸的渡口,也是附近居民汲水、淘菜、洗衣服的绝佳之地。由于码头水深流急,弄潮搏浪的人们跳水、漂流,也在这里。

像往常一样,李四生端着满盆衣物来到铁牛门码头。先清洗衣服,再将蚊帐丢在石板上踩踏。待污水排净,便将蚊帐抛入河中冲洗。此时,突然一个大浪迎面扑来,眼看蚊帐就要随着大浪漂流而去,四生死死地抓住蚊帐,不肯松手,哪知脚跟尚未站稳,人力不胜水力,连人带蚊帐一起被拖进水中。四生平日怕水,是个不会游泳的“旱鸭子”。一瞬间被汹涌的波涛冲到几米之外,继而消失在茫茫河水之中。岸边的人们惊慌失措,高喊:“救命啊,救命……”大渡河水奔腾汹涌,铁牛门下游,水更深,浪更急,谁也不敢冒险下水救人。目瞪口呆的人们,只能站在岸上,眼巴巴地望着一个年轻的生命被浪涛吞没……岸边的木盆内,淘洗干净的衣物,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旁边放着四生沾满黄泥、打了补丁的破旧胶鞋。过后打捞者寻遍附近江中,依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噩耗传来,正在楼下收拾杂物的胡咏娴大惊,呼天抢地大叫:“天呀!天呀!……”捶胸顿脚,顿时昏厥倒地。正在小阁楼作画的李琼久闻讯,如五雷轰顶,大脑一片空白,手中笔掉落地板,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半天回不过神来。这个从不知掉泪的汉子,顷刻间两行泪水默默地直往外涌……

2008年,笔者到蔡金乡采访李四生的生母七十四岁的王兰英时,垂暮老人孤零零地坐在家门口,还在追问:“是不是四生没有死,你们在隐瞒我哟 ”母子连心,儿子已离世三十六年了,白发苍苍的老母那双湿润的眼眶中还饱含着希望,还牵挂着身上掉下来的心头肉。

提起李四生这个不幸的孩子,还有一段极不寻常的经历。原来,胡咏娴无生育,李琼久膝下一男二女皆是前房夫人刘氏所生。大女早年夭折,独子李同舟死后,留下了独孙李四生,成为李氏一门传宗接代的独苗。据王兰英回忆:“我家原住玉井(离马草湾不远),婆家与李家一样是小地主,勉强吃得起饭。1948年我十九岁时,包办婚姻嫁给李同舟,全家人都要下地干农活。公公(李琼久)养有两女一儿,田地多但收成不好,家里养猪、养蚕、种地,日子过得很辛苦。公公的小女儿叫李幼群,土改后和我一同干农活过日子。1954年她十八岁时,爱上一个沫江煤矿的工人。一次到男朋友矿上去耍,因惦记着家里的农活,不顾当天下暴雨要赶回来,恰遇山洪暴发,淹没了路上的一座桥,因强行过桥,失足被洪水冲走了。

“解放前,因为家里的日子太苦,公公一再劝婆婆把田房卖了,搬到城里去住,婆婆舍不得这份家业,死活不去。公公把李同舟带出去读书,还做过生意。由于婆婆不去,他们兄妹俩只好回老家和母亲住在一起,就这样害了一家人。

“我是1951年生下四生的,当时家里只留下后妈(李琼久继母)、四生、幼群和我四人。地里农活很累很苦,四生丢在家里,饥一顿饱一顿,饿得皮包骨头,怕养不活,我想胡氏奶(胡咏娴)为人忠厚,就同幼群商量把四生抱给她。经两位老人同意后,是幼群抱去的。后来我去看过孩子,长得白白胖胖,差点认不出来了。四生上山下乡后,还经常来看我。”

李四生和父亲李同舟一样,是个善良温顺、聪明孝顺的孩子,从不惹是生非。个头不高,虎头虎脑,脸上常挂着憨态可掬的笑容,十分招邻里喜欢。

他从小喜爱画画,常常把祖父的画稿拿来临摹。画好以后,便向祖父请教,但更多的是请教祖父的弟子。与祖父的学生在一起,他感觉很放松。盛志忠就经常和李四生一起玩耍,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四生之死,令李琼久茶饭不思,悲痛欲绝。胡咏娴精神恍惚,成天以泪洗面。远在成都、内江的朋友弟子都纷纷赶来劝慰。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陪伴左右的弟子陈泽生回忆道:“几天来老师从早到晚画个不停,晚上我陪老师睡一起。一天夜里他对我说,这几天师母有些反常,怕出事,你睡觉要警醒点。目睹此情此景,让人既心痛又不安,不知怎样才能熬过这一天,明天起来又怎么办 简直度日如年……又一天,睡到深夜,老师突然说,没啥活头了,反正这点吊命钱(指遣散费)吃完了,到时候抓把耗子药吃,全家死光算了。我从来没见老师这样悲观过。”

李琼久在给苏国超的一封信中写到:“我遭不幸,中年丧子老年绝孙,是万分痛苦的。加上老妻有病,使人更加悲痛。不久的将来必然有一次剧烈悲伤,实在太不幸了。一生波折太大,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哀伤的事故。六十多年来总想如何度过这一生,福薄命浅,无法享受到一般人能得到的天伦之乐。”信中表露出万念俱灰、准备走绝路的念头。

那些时日中,李琼久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作画,有时他还会到铁牛门码头,站在孙儿落水的河边,一站就是半天,真想纵身江中一死了之。然而,他又在不停地追问自己,为何而生 为何而死

苏轼云,“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方为大勇者。艺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崇高目标,那便是高于一切的上帝。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这才是活着和死后的价值。为了信仰,必须从恶劣的境遇中挣扎出来,战胜苦难与悲怆,继续自己的奋斗使命。

在苦难和命运的抗争中,他说:“近几个月来我有情绪,内外都有压力,去掉这些压力,是要费一番功夫的。老实说,我这是在画中寻求安慰过日子。”(1975年8月15日给苏国超的信)孙儿离世一年后,李琼久在信中写到:“晚年来这样恶劣的遭遇,使人有时心酸和悲痛。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事情常常在脑里萦绕。”此时李琼久在赠与盛志中的一幅山水画中有如下题记:“余喜画树,更爱写寒杉,此树常长于海拔数千米以上。树干直冲霄汉,色墨绿,拒严寒,终年挺立于三山五岳之巅,不畏风雪霜雨雾露的剥蚀,形若蛇龙,宜入画。以篆籀笔法写其苍茫,而又润秀妥帖。此幅写一老一幼耳,正为我研墨牵纸,不尽已身亡者,今捡此作聊祀亡孙辞世一周年。内子嘱此,以贻志中留存同悼。九翁于永好堂七四年作,甲寅秋记。”抒发了一个在孤独与寂寞中靠艺术活着的老人,靠灵魂的升华变得顽强的艺术家,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怀念与自励。

同类推荐
  •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建国后,老舍由“抗战派”转向了“歌德派”。据曹禺回忆,老舍建国后常说:“我无党无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产党之德的派。”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了老舍建国后文学创作包括旧体诗创作的总主题。一九五八年,老舍在大跃进中重新开始写旧体诗,他写的第一组诗《元旦试笔》(二首),就是歌颂的“昂头迎晓日,风物美无边”的新中国。一九六五年,老舍含冤死去的前夕,他依然在《诗二首》中真诚地实践着自己当“歌德派”的诺言。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逝去的风流(清末立宪精英传稿)

    逝去的风流(清末立宪精英传稿)

    本书讲述清末十年,国危民困,为平息革命声浪,立宪派人士掀起并领导了一场旨在通过和平改革,铲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立宪运动。投入到这一运动者,既有名不见经传的上百万草民,也有不少各界头面人物,奔赴呼号,为民请命,声势所向,掀起绝大的政治革新巨潮,甚至波及民国初年的政局。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星火执獠牙

    星火执獠牙

    东南铁拳,一群人正穿越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在闽山闽水之间随意穿梭。那是第一梯队,应急机动部队的作风,更是我们现代军人的基本能力。星河面无表情的看着一切。他没有动。动的只有周围的微风,还有晃动的树叶,以及遮住他的伪装。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是安静的还是波动的。提前半天到达战场,并做好伪装潜伏,等待着并不是这几个猎物的出现,而是。。。
  • 青春结束前,愿你成为更好的人

    青春结束前,愿你成为更好的人

    最好的我,在对的时间,终将遇到最温暖的你,拥抱最动人的爱!本书为青春治愈系作家紫堇轩温暖故事集,内含李易峰、吴亦凡、陈伟霆、彭于晏、井柏然等人绝密成长历程!演员陈晓、八月长安、这么远那么近、沈嘉柯联袂推荐!
  • 南天莫氏印

    南天莫氏印

    莫晔红出生于南岭文化与楚湘文化融合之地的神州瑶都从一个无知儿童一步步成长,经历无数艰难挫折偶遇名师最后一个个解开了南岭莫氏千百年所经历件件迷离秘事。。。。。
  • 机战天擎

    机战天擎

    当战舰刺破天穹,机甲碎灭恒星,强者的意志可闪耀于世......选择堕落,选择隐去,只为有一天以更强的姿态归来!黎明降临之前,必有曙光临世!
  •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lue of the Twisted Candle

    The Clue of the Twisted Cand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狄光嗣争霸二十六史

    大唐狄光嗣争霸二十六史

    乱世大唐,我为王!这个乱世,春秋战国看了会沉默,五代十国见了会流泪,甚至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都难以望其项背······这个乱世,突破了时间,也破碎了空间,关公战秦琼诸葛亮战刘伯温,朱元璋战刘裕,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狄光嗣:欲王乱世,横推天下。
  • 快穿之世界之王

    快穿之世界之王

    211-286章废章。 秋亓自从进了主神空间后,就梦想着成为世界之王,却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被人暗算,一切功亏一篑。从天之骄女变成了依靠系统辗转于各个世界的偷渡者,从单枪匹马闯世界的征服者变成了运筹帷幄夺人心的攻略者,就算再多艰难,秋亓发誓,她定要成为世界之王,掌控万千世界。
  • 刺激战场我们的快乐命名

    刺激战场我们的快乐命名

    喜欢刺激战场的朋友,喜欢在游戏里面看见幸福的小可爱
  • 幽谷繁花

    幽谷繁花

    终究是时间不够长,还是人心太凉,有时候以为对的人,到后来才发现不过是噩梦一场。曾许下誓言到死方休,到老陪伴,可终究敌不过新欢,不过还好受过的苦最终成为了勋章。错的人不管曾经爱得多么轰轰烈烈,也不过是相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