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700000053

第53章 有主见就是有学问

第九章问题中人:辗转书海求学问

学问之道,在于“问中求学”。而或问或学,都需要人去用心思,如此方能把学问收为己用。会读书的人,总是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在循序渐进之中构建而成,无法复制。腹有诗书气自华,到一定境界再观学海,其中的是是非非就会清明很多。

1 有主见就是有学问

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亦即是在自家有判别。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在金庸的小说中,张无忌坠入悬崖,得了本武功秘籍,资质平平的他几年后已经能够傲视武林;杨过断臂之后,性命垂危,却有神雕相助,武功猛进,终成大侠。正因为这些不是常态,所以才称之为传奇。但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可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水滴石才穿,所需要的不只是恒心,还需要专心。试想,如果水滴在不同的石块上,还会产生石穿的效果吗?

现实的世界总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才是自然之法则。在学问中,也要把心思用于一处,才能在这处慢慢领悟出道理来。梁漱溟先生说:“有主见就是有学问!”有主见,就是真正把握住了学问之要义,或许恰好和别人一样,这也无关紧要,因为有的;而如果不同,更显示出这是你自己独特思考的结果。

在“文革”之中,因“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先生在无党无派小组中受到了批斗。梁先生说了八个字:“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晚年接受芝加哥教授艾恺采访时,梁先生解释道:“‘独立思考’就是不是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跟着说,不是那么样。‘表里如一’,我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表面跟里头是一样的,不隐瞒。”

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梁漱溟先生都是带着自己的主见努力探索自己的人生。

在《悟空传》中,有一条线索是金蝉子和如来的斗争。金蝉子总是问,如果天地都是诸神造的,那么天之外又是谁造的?

去灵山论法之前,金蝉子说:“我佛劝人清心忘欲,可生由空而生,又教之向空而去,不过是教来者向来处去。苍生之于世间,如落叶纷纷向大地,生生不息,本不用导,也许还有别的真义。我想到了很多东西,师尊的法却不能解我心中疑惑,我这次回灵山,不只是颂经,还想请师尊解解心中之惑。”

观音、须菩提都劝金蝉子不要与如来争论,因为“师尊是不会错的”,但是金蝉子还是去了。

在灵山,金蝉子与如来打了个赌,然而他输了。他便散了道行,重坠轮回,也就是唐僧。打赌之前,他还把一部手卷交给观音,那就是他的学问所在。生和死对他来说,不过是换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像金蝉子那样执著、肯用心的人,不管是在天上,还是人间,或者是在世界的尽头,他都能一直坚持走下去。即便他的主张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他在寻求。梁漱溟先生说:“学问不学问,却不在读书之多少。我的主见也许很浅薄,浅薄亦好,要知虽浅薄也还是我的。”

从前,有一位小尼姑去找师父求教。

她对问道:“师父!我看破尘世,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日生活在这青山白云之间,吃素礼佛,暮鼓晨钟,但是经读得愈多,心里的杂念不减反增加,我该怎么办呢?”

师父淡淡地说道:“点一盏灯,使它不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那时你就会明白了!”

数十年的岁月就此过去。有一所尼姑庵香火很旺,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那里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灿烂明亮。那里的住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虽然如今她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她圆寂了,据说在死前她终于通悟。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道时,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那就是点一盏心灯。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求学也是一样,要豁然开朗,必须潜心钻研,把心思沉下去,学问才会水落石出,豁然可见。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读书之中,必然也带有自己的思考,慢慢地由浅入深,这样,每个过程都是在接受和收获。

泰戈尔说,天空中不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而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要留下痕迹,或深或浅,在自己的心中慢慢累积起来,刚开始也许是朦朦胧胧的,但是终有一天会彰显出来。这样的学问才是有根的,不是飘忽起来的空中楼阁。而没有主见的人虽然会用一堆书装点门面,但是这样的人,往往“遇一个问题到眼前来而茫然”,梁漱溟先生强调说,这种人是算不上有学问的。

同类推荐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却给世人留下了《再别康桥》等传世之作。白落梅以独特的语言、冷静的视角,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经历的传奇诗人,带你发现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让地球颤抖的一代天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灾与重生王冠的崛起

    天灾与重生王冠的崛起

    这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天灾巫妖,可是他却拥有自己的灵魂,他是一个强大的巫妖。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朱由校,原本一位世人诟病的木匠皇帝,自幼摄于宫中的淫威算计,十六岁仍未出阁读书,可谓不学无术。光宗驾崩后,他在移宫案中宛如提线木偶,成为众人要挟的对象。认清现状的他逐渐培养新的势力,在不断的调整人事任免后,终于将权力牢牢的握在手中,对内革新对外扩张,一步步的收复失地,征服四夷,实现天下一统,唯我华夏。
  • 末法神探

    末法神探

    末法时代降临,顶级强者凋零。但在这种关头,世界的发展转了个弯,走上了科技与法师融合进步的道路。新兴的法师流派层出不穷,科技法师、改造法师、数据法师……而随着法师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元素的力量。当一个人拥有与内心所不匹配的力量时,罪恶便开始滋生。这个世界,不用等到元素枯竭,就开始崩坏了吗?
  • 洛九天

    洛九天

    红南国一个不小心,逼死了苦苦等待三百年的朱雀女巫。洛九天子承母业,却跑出了红南国自己找朱雀七星去了。这结界外的妖魔鬼怪知道朱雀巫女跑了出来,个个流着口水等着她送上门呢。可怜那个青梅竹马的小情郎八字没一撇呢,心上人却跑了。洛九天却逍遥自在,骑着龙,背着破魔之弓,没事收服收服七星,杀杀妖。
  • 摄大乘论抄

    摄大乘论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宇宙微尘不及你

    宇宙微尘不及你

    时间是一块磨刀石,在岁月长河中打磨着斑斓青春。陈乔洛遇上祝筠好的时光是一段光芒,热烈而刺眼,引人入胜。那些灿烂的光辉和悲惨的事情,它们一去不复返,那么沉厚,却又那么美丽。错过生命中的彼此,错过本来触手可及的幸福。他背对黑暗远去,握住了那独一无二的微光,找到了救赎,却始终失去了她。
  • 重生之嫡女无良

    重生之嫡女无良

    她是名动京城的丞相嫡女,大婚当日,自己的夫君要迎娶的人却是自己的妹妹,为他机关算尽,却换来鸠酒一杯。前世她瞎了双眼才把畜牲当成良人,今生,她定要那些伤得她体无完肤之人十倍偿还前世的债。阴暗潮湿的地牢里,看着那人,她嘴角冷笑:“前世我为你而死,今生定当让你生不如死!”金銮殿上,他眉眼温柔:“可愿与我共同携手,笑看这天下?”“若你负我,就让你以这天下为代价,背负千古骂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二因缘论

    十二因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苟延残喘的人生

    我苟延残喘的人生

    一个原本看似幸福的中年女人,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与前夫离婚,却又被现实裹挟,挣扎。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父母?为子女?什么才叫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