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600000046

第46章 在人生路上轻装前行

第三篇第三章 化愚痴为觉醒

1 在人生路上轻装前行

弘一法师出家前的头一天晚上,与自己的学生话别。学生们对老师能割舍一切遁入空门既敬仰又觉得难以理解,一位学生问:“老师何为而出家?”

法师淡淡答道:“无所为。”

学生进而问道:“忍抛骨肉乎?”

法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人世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

世上人,无论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都深知“放下”的重要性。可是真能做到的,能有几人?如弘一法师这般放下令人艳羡的社会地位与大好前途、离别妻子骨肉的,可谓少之又少。

“放下”二字,诸多禅味。我们生活在世界上,被诸多事情拖累,事业、爱情、金钱、子女、财产、学业……这些东西看起来都那么重要,一个也不可放下。要知道,什么都想得到的人,最终可能会为物所累,导致一无所有。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达到人生至高的境界。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必须学会放弃。弘一法师为了更高的人生追求,毅然决然地放下了一切。丰子恺在谈到弘一法师为何出家时做了如下分析: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座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这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我们的弘一大师,是一层层地走上去的……故我对于弘一大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

丰子恺认为,弘一法师为了探知人生的究竟、登上灵魂生活的层楼,把财产子孙都当做身外物,轻轻放下,轻装前行。这是一种气魄,是凡夫俗子难以领会的情怀。

我们每个人都是背着背囊在人生路上行走,负累的东西少,走得快,就能尽早接触到生命的真意。遗憾的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自身无法摆脱的负累还不够,还要给自己增添莫名的烦忧。禅宗的一个公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希迁禅师住在湖南。禅师有一次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恭敬地回答:“从江西来。”

禅师问:“那你见过马祖道一禅师吗?”

学僧回答:“见过。”

禅师随意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

因为在希迁禅师处无法契入,这位学僧就又回到江西见马祖禅师,讲述了他与希迁禅师的对话。马祖道一禅师听完后,安详的一笑,问学僧道:"你看那一堆木柴大约有多少重?”

“我没仔细量过。”学僧回答。

马祖哈哈大笑:“你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学僧很惊讶,问:“为什么呢?”

马祖说:“你从南岳那么远的地方,背了一堆柴来,还不够有力气?”

仅仅一句话,这位学僧就当做一个莫大的烦恼执着地记在心中,从湖南一路记到江西,耿耿于怀不肯放下,难怪马祖会说他“力气大”。我们的心有多大的空间能承载下这些无意义的东西?

天空广阔能盛下无数的飞鸟和云,海湖广阔能盛下无数的游鱼和水草,可人并没有天空开阔的视野也没有海广阔的胸襟,要想能有足够轻松自由的空间,就得抛去琐碎的繁杂之物,比如无意义的烦恼、多余的忧愁、虚情假意的阿谀、假模假式的奉承……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花园,这些东西就是无用的杂草,我们要学会将这些杂草铲除。

放弃实权虚名,放弃人事纷争,放弃变了味的友谊,放弃失败的爱情,放弃破裂的婚姻,放弃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放弃异化扭曲自己的职位,放弃暴露你的弱点、缺陷的环境和工作,放弃没有意义的交际应酬,放弃坏的情绪,放弃偏见、恶习,放弃不必要的忙碌、压力……勇敢大胆的放下,不要像故事里的那位学僧,把一捆重柴背在身上不放手。如果不懂得放下,我们会比那位学僧更可悲,因为我们面对琐碎的生活,需要担起的柴火,比他要多得多。

滴水佛音

1、走江湖 “江湖”一语现在指老练世故,甚至有卖膏药杂耍不实之意。其实最早在唐代,“江湖”是指参学忙碌的意思。当时研究佛学的青年学者,不是到江西马祖大师处参学,就是到湖南石头禅师处参学。从江南到湖南,从湖南到江西,由此产生了走“江湖”一词。

2、《五灯会元》 “五灯”指五部禅宗灯录: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 “五灯”共150卷,内容层见叠出,诸多重复。《五灯会元》合“五灯”为一书,叙录简要,遂除叠合之弊,使“灯录”更符合禅宗史书的性质。在体例上,《五灯会元》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叙述,七宗源流本末,指掌了然。

同类推荐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

    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

    《华严经》描绘了富丽庄严的成佛境界,是诸佛最圆满的展现,也是每一个生命的觉性奋斗史。《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兼具文言之韵味与白话之易懂,接引读者进入般若经典的殿堂,开启圆满自在的人生。《白话华严经 (套装全6册)》让你跨越文字隔阂,参与菩萨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热门推荐
  • The Girls
  • 咸鱼的自救攻略

    咸鱼的自救攻略

    完本后重写简介。本书写的是创业,记录的是历史,不是重生回十年二十年前,而是活在当下。小说时间线从2018年1月开始到2021年5月故事结束,连载自2018年8月开始到2020年6月完本,其中在2020年4月1日,小说时间线正式追上现实。本书主角楚垣夕在两个平行宇宙中的走势分叉,在2014年,一个毅然走上创业路,一个继续打工当咸鱼,2018年1月,创业者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灵魂发生横跳,跳到咸鱼身上,只有一身本领,毫无拿得出手的资源。这是现实中风起云涌的两年,无论全球动态还是创业领域。书中紧跟时事,几乎遍历了国朝创业环境下的大事件,心潮几经澎湃,世事反复变迁,楚垣夕终于将原世界中走钢丝获得成功的创业项目进行升级迭代,以自媒体短视频起家,跌经多次创新,重新定义赛道,暴打铁幕巨头。本书主要聚焦于职场,商业上勾心斗角亦或砥砺前行,人物间各有自己的诉求和执着,有真挚的情感,也有自私和虚伪,力求真实。读者都说过于真实是本书的硬伤,但这也是本书独特之处。
  • 温暖的路

    温暖的路

    凌晨五点的天空本应缀满闪亮的星光,给大地一线哪怕是朦胧的光明。可是天地间一派漆黑。星星们躲到云层背后,安然游玩着,宁愿让人们用手电筒和话别声打破夜的静谧,也不愿露出头来跟行将离开村庄的王泉、才珠和送行的村民们打招呼。村庄里像开了锅,一时间人声嘈杂,灯影幢幢。几十个手电筒交相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亮。男男女女推推搡搡地挤向王泉和才珠,把他俩围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圈。
  • 烟霞不老身

    烟霞不老身

    太上者,虚无之神也。天地者,阴阳之神也。人虫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异者形。是故形不灵而气灵,语不灵而声灵,觉不灵而梦灵,生不灵而死灵。水至清而结冰不清,神至明而结形不明,冰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可游太上之京!
  • 耶路撒冷告白

    耶路撒冷告白

    这是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成长于孟加拉国的利皮卡.佩拉汉,随其英国籍犹太人丈夫里欧搬进耶路撒冷──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备受争议的神圣之地。面临新环境的冲击,两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难解“以巴冲突”中的佩拉汉,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婚姻生活为轴线,进而观看周遭,体认当地人们的对立与仇恨、矛盾与误解;记录下文化之冲突,生活之龃龉。失根的灵魂试图找到归属,在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交互激荡中,尽管模糊,仍试图在这座繁复的城市里勾勒出和解与希望之图像。
  • 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马踏三国

    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马踏三国

    几条生活在天庭的小龙,为了历练来到人间,化身为三匹名马——赤兔、绝影、的卢,并成为关羽、曹操、刘备的坐骑,陪着主人出生入死。在嘚嘚的马蹄声中,一幅波澜壮阔、风云四起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的结局又会怎样?
  • 我要做超级警察

    我要做超级警察

    一个年轻的警察一宗过往的案件抽丝剥茧揭开每一个案件,直击背后深处的人性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暗流之中,你是猎人还是猎物?亦或者两者都是...
  • 罗生门

    罗生门

    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被主人赶出家门的仆人,正徘徊于“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两难抉择时,正巧走到一个到处都堆满死尸,叫做罗生门的地方,他壮起胆子,想进去找一些财物。结果竟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正从一个年轻女子的尸体头上拔头发……《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生的无奈、悲观与绝望。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描述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浪漫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的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写的,但又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读物。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