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5800000023

第23章 感情弱点

赤莲绯月感觉到了她的嫉妒,微微一笑,凡人,果然被感情操控着。

刚开始是宫廷琴师开弹,接下来众人用自己的办法使自己的琴声融入其中,没有突兀。

这局并不算难,两个琴音相叠,弹出不同的感觉。

论身份依然是凤清竹先,不过赤莲绯月让给了凤鸾琴,给她这么大的一个面子,她自然兴奋地接受了,想着回去之后对凤清竹温柔点。

琴师闭上双眼,琴边的香炉飘出了袅袅的轻烟,琴师修长的指甲在琴上舞动。

凤鸾琴抚了抚琴,指尖微动,慢慢地融合进了琴师的琴音里。

赤莲绯月娇艳的红唇微微勾起,看着周围的人惊艳的眼神,好听么?这有什么好听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在药王谷时,那公子闲时弹琴时的模样,淡然,深远灵空。

“珰——”一个音律突然打断了节奏,凤鸾琴眸孔微若,她的手居然不受控制了。

“撕——”刺耳的声音响起,众人纷纷忍不住捂住了耳朵,这种声音听了让人浑身发麻。

在坐席中的公子们不知道是谁突然暴怒拍桌,这样刺耳的声音让人的脑子都开始混乱了。

“啊……”千金们也有些忍不住捂住耳朵尖叫。

哈哈哈,赤莲绯月看着他们的模样忍不住想笑,眸光一转,居然看到了那药王谷日日给她浇水的公子,所有人都捂着耳朵容忍之时,他却泰然自若地坐着,除了眉头微皱,看不出他是否被刺耳的声音影响。

赤莲绯月藏在袖中的指尖一挥,只见凤鸾琴将琴高高举起然后摔坏。

刺耳的声音停了下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是始料未及,有些胆小的纷纷后退。

“啊……”凤鸾琴站起来颤着后退,双手发抖地捂住嘴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看着众人怀疑的眼神,凤鸾琴实在受不了,转身就跑出了宫殿。

她的贴身丫头也连忙跟了上去,凤鸾琴的下场自然就是成为了皇城中上流名人的笑话,谁还敢娶她。

“妹妹,妹妹!”赤莲绯月看到她跑出去,也一脸担忧地追了出去,直到消失在众人的眼中。

妤娘自然也跟在她后面,跟着赤莲绯月和凤鸾琴跑出了一段路,赤莲绯月便停下了脚步。

“小姐?”妤娘满脸的疑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大小姐要跟着三小姐跑出来,要知道这样的宴会很是难得。

“我们回府吧。”看着凤鸾琴的背影,赤莲绯月冷冷地说道,不带一丝感情。

“是,大小姐。”看着赤莲绯月清晰的目光,原本想劝她回去的妤娘,也不由自主地听话了。

回到丞相府后,赤莲绯月躺在床上,将凤清竹的意识唤醒了,并且告诉她宴会上凤鸾琴是怎么出丑的,逗得凤清竹一阵的开心过后,便将意识还给了凤清竹,晚上的时间她不要,晚上最容易伤情,也容易疗伤。

凤清竹疲惫地躺在床上,蜷缩着抱着自己。

她现在除了妤娘,什么都没有……

半夜,妤娘推门而入,为她盖好了被子,看着凤清竹熟睡的容颜,她眼中不由得闪着泪光,良久才离去。

同类推荐
  • 穿越千年与你相恋

    穿越千年与你相恋

    白雪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一次车祸中灵魂穿越到了异世,在这里她被师傅相救,有了三个姐妹。为了救四妹,她冒死去盗曼陀罗;为了救师傅,她大闹药灵谷;为了给云鹤报仇,她踏平曼陀山庄;为了保这一世被自己视为亲人的人,她杀身成仁牺牲小我。在药灵谷学医期间,无意中救了男主,把男主当做小白鼠一样救治,练习自己的医术。在经过气晕、治好、再气晕再治好的套餐服务后与男主分离,十年之后再次与男主相遇,展开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生死之恋,最后终得相守一生。
  • 梦魇之彼岸花传说

    梦魇之彼岸花传说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傀儡术传说篇】第一个:「傀儡术传说」黑化前。虽有一身本领,但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厉玄柒:做我的皇后,我保护你!厉玄玥:你是我的未婚妻子,你想去哪儿我都陪你。厉玄陌:女人,你是我的!夏晚星:妹妹,我会一直保护你的!(唐玺:你不能跟别人好!众人:误入?!滾!!!唐玺:好嘞,各位爷!!)团宠么?!呵呵…当一个一个阴谋揭开,身边还有谁可信?!黑化后。夏辰星:你们都是小奶狗!众人:……嘤嘤嘤……某王爷:那我呢?!夏辰星:是相公…若他人泼以冷水,那就烧开了,泼回去!有靠山,不如成为别人的靠山!!——女主成长型——
  • 如娇似卿卿

    如娇似卿卿

    皇家娇女,多才贵子,白衣将军。青梅竹马,赏识之恩,因她一句承诺而交紧纠缠。权谋智斗,云诡波谲,谁能自其中抽身?
  • 筱家小姐又逃婚

    筱家小姐又逃婚

    筱家二小姐筱烟性格隐忍,又不受宠。单凭容貌如何在筱府生存?虽然略懂武艺,但大小姐筱函并非善辈。躲也躲不掉,只好逃啊
  • 新妇难为

    新妇难为

    大体来说,这是某位貌似温顺的姑娘嫁了个貌似病弱的相公,于是善心大发的想要扶持相公,最后被其掐断了外来的桃花且狠狠的反扑了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乱世情长录

    乱世情长录

    在乱世之中的普通农家小子林沐风心中充满正义却又因一件小事为朝廷所不容,面对情亲与爱情,面对人生抉择时的彷徨困惑;他是挺身而出大声呼喊还是随波逐流和光同尘?
  • 朝玉河潋

    朝玉河潋

    “喻儿,喻儿,你醒醒,我求你,醒醒……”“喻儿,你不是说想听我吹箫吗?好,依你。”“喻儿,你不是说想看人间塞外的落雪和江南的烟雨吗的?依你,都依你。”相见时,他是被困封印的魔,她是九天之上的凤凰。她的无意之举,破了他的封印。对她情根深种,却不知终求而无果。他缠她疼她宠她,她对他却只有师徒之谊。为她,放弃江山又何妨?一时的疏忽,她终是离开了他。而后,她是天帝的未婚妻,他是魔界的魔君。他在她大婚当日,一举进攻天界。他掳走她囚禁她,重伤了天帝。数月后,神魔大战,六界生灵涂炭。夜风彻骨,他从未想到,一剑穿心的,是他赠予她的喻潋剑,伤他的,是她。神形俱灭前,他问:“为什么?”她说:“神魔不两立。”他认了,他认输了,输的彻彻底底。漫天山花开尽,走到头,不知身往何处。月影清秋高寒,回头望,见沧海两茫茫。七年后,魔界迎新君,自此后,魔界势力壮大,胜过天界,与此同时,这世间唯一的凤凰,失了踪迹。传闻魔界新君同前任魔君长相十分相似。珠纱泪,寒川破,朝露晞,瓦玉碎。
  • 许我星辰不落泪

    许我星辰不落泪

    父亲案发潜逃,母亲“畏罪自杀”,林星辰一夜之间从富家女沦为阶下囚,任何人都可以践踏她,唾骂她。历尽欺凌折磨的她被温如熙保释出来。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她自小暗恋的的完美男子,竟然有着可怕的阴谋。她去农场自力更生,曾利用和背叛过她的高展翔却如影随形地跟来。他亲手将她推入地狱,又将她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而那个和她两小无猜的竹马少年温如煦,又掩藏着怎样的秘密?甚至为了救她失去生命。
  • 透过细节看清朝

    透过细节看清朝

    本书力图穿越时空,仔细搜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从而透过历史细节,看清清朝的真正面目,为读者揭开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秘密。历史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且这种因果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个伏笔,对于后来的历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季夏半解

    季夏半解

    平凉中学迎接了最后一届分科学生,一群各类奇葩集结在23班,一个初出茅庐的班主任,又将如何带领全班同学奋战高考呢?
  • 花添锦上

    花添锦上

    上辈子她错信蛇蝎妹妹,卑微委屈了一世不说,还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重生于稚龄之年,苏七发誓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让害过她的人一一付出代价,为自己谋一个锦绣前程!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是都德最脍炙人口的一部作品。文章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兹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了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制学校改教德语的行径。还通过阿梅尔老师的言行以及来听课的村民们的举动,表达了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之情。著名学者、翻译家柳鸣九评价说:“他(都德)那平和自然的风格很叫人喜爱,他那种富有感情与情趣而又蕴藉柔和、不事张扬的调调特别叫人神往……这不啻是一块使人精神得到些许宁静的绿洲。”
  • 曾有江湖,曾经少年

    曾有江湖,曾经少年

    这个江湖……有两个年轻人嚷嚷着要取回老祖宗的剑,结果成了打工仔流落他乡;有个曾经的大宗师要靠着群演的盒饭生活,吃顿炒饭都会哭;有个男猪脚叫秦俭,在某个老流氓坑蒙拐骗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成了一个快(dou)乐(bi)的江湖人。秦俭为了适应江湖生活,学了两个看家本领:耍的一手好剑(贱),练的一身好轻功。遇上敌人,打的过的追着往死打;打不过的撒腿就跑,让人望尘莫及本书,讲的是江湖百态人,讲的是秦俭这个可怜又可笑的江湖人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
  •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个苏联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团长是位大名鼎鼎的作家,苏美作家座谈时,有位美国作家问这位团长,何以长久不见巴别尔发表新作,也不见有关他的报道,他怎么了?团长回答说,巴别尔挺好,我此次访美前夕,还在苏联作协见到他,交谈了好一会儿,他正在埋头写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作家见团长如此回答,便把话题转到别的事上去了,因为他风闻巴别尔早已不在人世,死于肃反运动。这位大名鼎鼎的苏联作家所编造的这个活灵活现的谎言成了笑柄,不仅在美国,更在后来的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