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500000034

第34章 俄国沙皇家族的尸体之谜

1918年7月,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在血雨腥风中结束了它的统治,300个春秋随风而逝。

1917年3月,王朝的统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迟迟不肯退位,而是把政权交给了以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为首的保皇主义者。保皇派在革命中奉行温和政策,与激进的俄国红军是对立的两派,他们仍旧拥护君主立宪制。保皇派对前沙皇和他的家人虽然有所顾忌,却也礼遇有加。当时罗曼诺夫皇室成员被囿居于圣彼得堡的豪宅,虽然失去自由,日子过得倒像二月革命爆发前那样悠然自得。豪宅之外,人事沧桑、风云巨变;豪宅之内,一家人整日读书、散步、打网球、喝茶。8月的一天,一伙愤怒的暴徒闯入豪门,打破了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一家人被押往西伯利亚的小城图布尔斯克。

1917年11月,苏共(苏共:今指前苏联共产党的简称。)掌握了政权,罗曼诺夫家族的生活随之急转直下。皇室的消遣没有了,保皇派无力顾及他们。1918年5月的一天,他们又被转移到叶卡特琳堡。7月18日清晨,万物刚刚苏醒,死神却降临了。

多年之后,当时的一名警卫帕维尔·梅德韦杰夫向苏共调查员回忆了那天的情景:早晨,一家人被叫醒后传唤到住所的地下室。首先进去的是尼古拉,他抱着正在生病的13岁的小儿子阿利克谢。接着进去的是沙皇的妻子亚历山德拉,后面跟着她的四个女儿,22岁的奥莉佳,21岁的塔蒂亚纳,19岁的玛丽亚,还有17岁的阿纳斯塔西亚,最后是家庭医生、厨师、女仆和随从。为首的军官雅科夫·尤罗夫斯基命令11名犯人靠墙站着。他们看起来就像一幅全家肖像画。军官一声令下,行刑队进了屋。他告诉他们死局已定,乌拉尔执行委员会已下令处决他们。话音刚落,他就向沙皇开了枪,沙皇当场毙命。

行刑队每个士兵负责一个犯人。无奈房间狭窄,士兵们无法各就其位。第一次射击没有打死一个人。女人们的紧身胸衣里藏着钻石项链,子弹很难射中致命部位。一时之间,屋内子弹横飞,没有一颗射中目标。最后,士兵用刺刀和枪托结果了他们的性命。

士兵掩埋尸体时场面十分混乱,只把尸体扔进附近的一个矿井便匆匆了事。第二天,他们想再找一个更为隐秘的地方,不巧运载尸体的卡车陷进泥里。士兵们索性把尸体埋在卡车停住的地方。

有传言说,当时的一名警卫起了恻隐(恻(cè)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之心,帮助一名皇族成员逃脱了魔掌。许多人都声称自己是那个幸免遇难的皇室成员。有些人的假面具很快就被拆穿了,有些人却得到了幸存的皇亲和与皇室交往甚密者的认同。

既然不能找到罗曼诺夫家族成员的尸体,就不能肯定他们已经全部遇害。罗曼诺夫家族的故事也不能就此搁笔。

在众多的冒充者中,有一位十分引人注目。尽管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字,但是她在她的支持者心目中永远是“阿纳斯塔西亚”。

这位女子第一次吸引众人的目光是在1920年2月。几个月之前,她企图跳入柏林的兰德维尔运河,在被救起之后,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是罗曼诺夫家族的小女儿,在叶卡特琳堡的地下室里被一名波兰士兵救起。那时她已不省人事。在这名士兵的帮助下,她乘马车越过俄国边境到了罗马尼亚,她想到在柏林的姑姑普鲁士王妃依雷内那里寻求帮助。王妃不相信她的身份,她万念俱灰(万念俱灰:一切打算,想法都破灭了。),于是想投河自尽。

很多被放逐的俄国人收容了她。他们觉得从河里救起的这名女子与据说已死去的阿纳斯塔西亚长相极为相像。甚至尼古拉的表弟安德烈大公和阿纳斯塔西亚的表姐克色尼亚公主都这样认为。在纽约,她更是社交界的宠儿。她化名安娜·安德尔森,许多有钱的社交名人都争相宴请她,想一睹这位“女大公”的芳容。

但是大多数皇族成员并不承认这位安德尔森小姐。1928年10月,罗曼诺夫家族的其他成员和亚历山德拉的三位亲戚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称“现在住在纽约的那名女子不是阿纳斯塔西亚公主”。阿纳斯塔西亚的祖母、寡居的皇后不相信安德尔森的离奇故事,拒绝与她见面,甚至不想听到她的名字。

1938年,安德尔森想采取法律手段取回在罗曼诺夫家族遗产中自己应有的一份。无奈的是,对她不利的证据太多:不仅皇亲不认她,而且1927年一位叫多丽思·温格尔贝的女人认出安德尔森就是弗兰齐丝卡·尚茨克斯卡,在波兰一家工厂做工,1920年之前,她们两人一直住在一起。

许多人觉得这简直是一个童话故事,可是安德尔森却是一位难对付的女主角。即使对她的支持者她也是傲慢(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无理;她从不讲俄语,这就更加使人怀疑她的身份。但她的支持者为她开脱的倒是合情合理:为什么她不可以目中无人呢?她原本是皇室中万般骄纵的公主!为什么她要讲俄语呢?这会勾起她伤心的往事、想起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死。

然而这些借口都十分苍白无力。经过了百般周折,西德最高法庭还是在1970年驳回了她的上诉。

许多历史学家对安娜·安德尔森并不感兴趣,他们的研究在整个前苏联时期都未停止。首先开始调查工作的是保皇政府。他们在处决发生后7天重回叶卡特琳堡,并指派专门的调查员尼古拉·索科洛夫调查当时的真实情况。

索科洛夫历经6年才完成他的调查。那时,苏共不但收回了叶卡特琳堡,整个俄国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索科洛夫只好到巴黎出版他的调查结果。1924年,书终于面世了。索科洛夫说,7月18日那天遭杀害的不只是沙皇,还有他的全家。事件刚发生时,警卫帕维尔·梅德韦杰夫的证词表示,当时他没有参与执行枪决,只是听到枪声,看到地下室里的尸体。索科洛夫在出事现场和附近的矿井中发现了罗曼诺夫家族的大量珠宝和其他物品;还有一份7月17日叶卡特琳堡的红军发给莫斯科的电报,说“沙皇和他的家人都遭到同样的命运”。

两年之后,苏联官方也公布了帕维尔·别克夫写的调查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帕维尔颇赞同索科洛夫的观点。他们最大的分歧(分歧(qí):思想、意见不统一,有差别。)在于,索科洛夫认为一家人的尸体被焚烧了,而帕维尔则说尸体是被埋葬的。别克夫的调查使苏联政府改变了说法,他们不再否认这一点,事实上,他们否认这一点已达8年之久。他们终于承认罗曼诺夫一家人都死在叶卡特琳堡。但别克夫却坚持说这一决定来自叶卡特琳堡苏联地方政府,而不是来自莫斯科。别克夫自己就曾是叶卡特琳堡苏联地方政府的一员。

索科洛夫和别克夫的报告使大多数世人相信,罗曼诺夫皇室成员无一人幸免。可疑点在于,索科洛夫和别克夫都根本没发现被害者的尸骨。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俄国电影制片人格利·里亚波夫就决定去寻找他们的尸体。

里亚波夫的第一次重大发现是在1978年,他找到了一个人。此人的父亲雅克夫·尤罗夫斯基当年奉命在叶卡特琳堡看管罗曼诺夫一家人。令里亚波夫万般欣喜(欣喜:欢喜,快乐。)的是尤罗夫斯基的大儿子给了他一份父亲记录当年处决的笔记,笔记证实了别克夫的说法,尸体并非被焚烧,而是被埋葬;更为庆幸的是笔记中详细记录了尸体埋葬的地点——叶卡特琳堡西北12英里的地方。

里亚波夫的第二个重要突破是一个叫亚历山大·阿夫杜宁的人的出现。他是叶卡特琳堡的当地居民,对那一带非常熟悉,而且也对寻找尸体一事感兴趣。1979年5月30日,里亚波夫在尤罗夫斯基提到的地方找到了三个头盖骨和其他部位的骨骸。这一发现令他喜出望外,又胆战心惊。他们两人焦虑起来:此时也许不是将真相告白于天下的时候。如果这些尸骨被证明属于罗曼诺夫家族,当局会有何反应?于是他们决定把尸骨埋回原处,并发誓不到时机成熟,不告诉第三个人。

十年之后,里亚波夫认为时机已到。1989年4月10日,每周一期的《莫斯科真理报》向世人披露了一条惊人的新闻罗曼诺夫家族成员的尸骸在叶卡特琳堡附近的沼泽地里被发现。两年之后,俄国军队到达出事地点并挖出了被重新埋回去的尸骨,还有另外一些头盖骨、肋骨、椎骨、腿部和臂部的骨头。

这些尸骨是被害的罗曼诺夫家族的吗?为了证实,科学家从尸骨中提取了DNA(DNA:生物染色体。),与健在的罗曼诺夫亲戚的血液中的DNA对比。在血统复杂的欧洲皇族中,英国科学家选择了伊丽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他是沙皇皇后亚历山德拉的侄外孙,亲王同意提供自己的血液。1993年7月,历经10个月的化验分析,彼得·吉尔和帕维尔·伊万诺夫宣布,DNA化验结果证明这些尸骨有98.5%的可能属于罗曼诺夫家族。后来种种试验显示出更高的机率。

DNA测试也帮助我们看清了安娜·安德尔森的真面目。安德尔森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嫁给了一个富有的医生,她已经在1984年去世。吉尔在夏洛茨维尔医院得到了在安德尔森手术后医院按惯例保存的她的组织标本。他把组织细胞中的DNA与在叶卡特琳堡发现的骨骸中提取的DNA对比,证明它们来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然后又把前者和从德国农场主卡尔·毛赫尔身上提取的血样相对比,化验结果100%吻合。毛赫尔是一个波兰农民的侄孙子,这位农民名叫弗兰齐丝卡·尚茨克斯卡。

至今,仍有一个谜底尚未揭开:在叶卡特琳堡发现了7个头盖骨,而被害者除了7名皇家成员外,还有医生和仆人,总共11人。还有两个人的尸骨不知所踪。其中一个是阿利克谢,因为在被发现的尸骨中并没有13岁孩子的骨头。至于另一个人的身份,科学家们也众说纷纭(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说法。)。德国方面推测是玛丽亚,美国方面认为是阿纳斯塔西亚。但不论是哪种可能,人们有理由相信在那次大屠杀中,确实有一名皇位继承者幸免于难。

不管是浪漫主义者还是拥护君主制的人(在俄国,这两派大有人在),都应该承认这种可能性很小。尤罗夫斯基的笔记和梅德韦杰夫的证词都把当时的场面描述得血腥而残忍。试想在那种情况下,阿利克谢或玛丽亚或阿纳斯塔西亚怎么能生还?在尤罗夫斯基的笔记中有对其他两具尸体的去向的解释:监狱看守长回忆,混乱之中有两具尸体没有与其他尸体埋在一起。如果找到那两具尸体,任何疑团便迎刃而解(迎刃而解: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迎着刀口自己裂开。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它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1998年7月,尼古拉、亚历山德拉和三个孩子的遗骸被重新安葬在圣彼得堡。

同类推荐
  • 风中之樱2:古莲花

    风中之樱2:古莲花

    《风中之樱》是实力作家殷健灵独具特色的励志幻想小说,是一个关于历险和寻找的故事。少女樱来自一个虚拟的世界;少年修人丢失了自己的名字,记忆一片空白。一次偶然,修人和神奇的樱相遇,走上了寻找名字,并和影子们斗争的历程。在樱的独角兽坐骑如风和奇异鸟信使安吉拉的帮助下,他们与沿途遇到的孤儿海啄、清道夫奎科一起经历了种种冒险,他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成长……
  • 突发事件防范与自救

    突发事件防范与自救

    本书以简单扼要的科学道理,实用的知识和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危情事件的预防与自救。本书有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当面临各种险情、险境时,能够运用知识、技巧,智慧沉着冷静地应急,机智安全地化解危机。
  •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本书中所收录的哲理低故事,能使你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启迪,使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它们是你迷失的灯塔,失败时的守护神,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
  • 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

    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

    一个世界毁灭,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诞生。在纳尼亚最后的日子里,一头无尾猿突然宣布狮王阿斯兰现身了。可这个“阿斯兰”带来的并不是爱与和平,而是混乱与绝望。国王迪里安为了拯救被奴役的纳尼亚居民,向真正的狮王求救,唤来了尤斯塔斯和吉尔。无尾猿的诡计,卡乐门人的侵略,小矮人的反叛,突然出现的七位纳尼亚国王,一场大决战即将爆发……
  • 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奇妙的大千世界)

    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奇妙的大千世界)

    《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编写时力求详尽,资料确凿,还历史真实、鲜活之感,这是一本值得深读的好历史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共分远古、上古、中世纪、近代、现代五部分,时间跨度从原始社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受篇幅限制,二战以后的内容《奇妙的大千世界:不可不知的中外历史》没有选取。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人物,有事件,有东方历史,也有西方历史,可以说是一本历史百科全书,对普及历史知识极有裨益。
热门推荐
  • 娶个娘子来管家

    娶个娘子来管家

    前世杀孽太重,今生准备长伴青灯古佛的陆小玖居然被人逼婚了。逼婚也就罢了,成亲第一天,公婆神奇甩锅,丢下一大家子给她。打架,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管家……救命啊。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温情暖宠:情伤王爷倾城妃

    温情暖宠:情伤王爷倾城妃

    她,叶倾歌,自认只是万千世界中“一粒”微不足道的人儿,每天陪父亲钻研医术,闲时泡一杯茶,静看天上云卷云舒,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谁料,发了个善心,竟成了上天的“宠儿”。一朝穿越,她成了尚书府的嫡大小姐,疼爱自己的父亲,明事理的祖母,强大靠山的外祖家,得天独厚,可偏偏有人不惧,将她一步一步的拉入阴谋与算计的漩涡中,权利的纷争,家国的平和,一触即发,平静的日子不复存在。回到现代的方法也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回去的脚步却被某人打乱,叶倾歌发誓,不除此人,誓不为人。谁料,一来一往间才知,慢掉的不是脚步,而是自己早已深陷的心。——一顾倾人城。初见,为你容貌惊叹。——再见倾人国。余生,因你有了温度。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异世界的我强无敌

    异世界的我强无敌

    我来到了异世界。我,强无敌!PS:新书上传求支持鸭
  •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没想到,像她这样夜总会的“一姐”竟会栽在个黄毛丫头手上;更没想到,意外重生新的身份,居然还是青楼花魁!土豆你个茄子,欺负姐姐是面瓜吗?誓死从良,谁拦谁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重生之帝国崛起

    重生之帝国崛起

    冒着黑烟的内燃机坦克,整齐划一的铁骑,遮天蔽日的双翼飞机,头戴绿色武松帽的伞兵,钢盔下一张张黝黑而又刚毅的面庞……这是八国联军来京城参观阅兵看到的一幕。世界范围的殖民时代,东方帝国夕阳的年代,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一个一无所有的穿越者,一个内忧外患的东方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