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1100000041

第41章 宋朝卷(4)

【鉴赏】春天的夜晚,就是短短的一刻,也抵得上千金,在这美好的夜晚,花儿不停地散放着迷人的清香,轻柔的月色,朦胧的月阴,景色是多么的幽美动人。“春宵一刻值千金”是苏轼的名句,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与珍贵,片刻欢聚,价值千金。

【原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赤壁怀古

【鉴赏】神游故国山河,多情的人儿一定会取笑我,这么早就生白发了!多情:一般都解释为是指周瑜。今人引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多情”,常代表他钟爱的情人。作者原词藉周瑜当年的奋发有为,英姿勃勃,来感叹自己青春虚度,早生自发,而一事无成。

【原词】见“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出处】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鉴赏】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们静静地相对,不说一句话,只有千万行伤心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这两句词是描写两人静默相对,内心虽有千言万语,却又痛苦地不知该从何说起?话还不曾说出口,眼泪却已先掉下来了。词中把人的那种既痛苦又无奈的心境,描写得十分深刻、感人。

【原词】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

【出处】宋·苏轼《谢人见和雪后北台书壁》

【鉴赏】书生所迷恋的写作事业,实在很可笑;总是忍受着寒冻,一个人在那里吟诵朗读,挥毫书写,甚至把笔尖都给磨平了。作者这两句诗颇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表现读书人从事写作的辛酸无奈;也可表现出读书人从事写作,那种执著不变的态度。

【原诗】已分酒杯欺浅懦,敢将诗律斗深严。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无谪仙檐。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出处】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鉴赏】佳人的笑语逐渐远去,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多情的人,却被那无情的人搅得心烦意乱。描写多情的人被无情的人所冷落,内心萌生一股惆怅;但佳人的笑声已杳,唯有空自怨叹烦恼。

【原词】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荫

【出处】宋·苏轼《溪前堂》

【鉴赏】酒醒的时候,门外早已日上三竿了;卧下来欣赏溪南一片碧绿的田亩。

【原诗】见“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出处】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鉴赏】没有肉可吃,那会使人逐渐变得清瘦;但若没有竹子可供观赏,却会使人变得庸俗。竹有“节”,因此古代文人雅士偏爱竹,认为竹有风骨,可使人不流于庸俗。

【原诗】见“世间那有扬州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鉴赏】若是把西湖的美景比做西施的美貌,任凭她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西子:即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西施。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这两句诗是赞美西湖的名句,意思是说:西湖的景色,或晴或雨,有如西施或淡或浓的妆扮,一年到头,都是明丽动人。

【原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出处】宋·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鉴赏】那一片美好的筝声令人心动,本来想要等他弹完后再去寻访,那知一曲终了,人儿却已消失不见,只能呆呆地望着那几座青翠的山峰。作者在江上听人弹筝,那卓越的技巧令人着迷。本想等待曲终再去寻访弹筝的人,可是他却早已飘然远去。这三句词描写盼望与那人相见,那人却早已远去。惆怅无奈之中,更别有一番绵绵不尽的幽情。这首词源自唐朝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原词】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出处】宋·苏轼《狱中寄子由》

【鉴赏】子由是苏轼的弟弟,俩人的感情非常好,苏轼的作品,有不少是寄怀子由的。这首诗是作者在狱中所写。苏轼一面感叹自己的牢狱之灾,一面想念弟弟,希望能与他生生世世都是兄弟,能够继续这一生兄弟未完的因缘。全诗流露出深厚感人的手足之情。

【原诗】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出处】宋·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鉴赏】人间万般世事,不论你如何争取营求,到头来都只是一场梦而已。罢了!罢了!到了明天,那黄色的菊花连蝶儿也会为它发愁的。黄花:是指菊花。苏轼认为万事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幻,甚至连不知愁的蝶也发起愁来,是感叹人生的悲凉凄苦,也是形容愁苦已到了极点。

【原词】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若为”在此含有“如何、怎样”和“那堪、怎奈”的两种意味万事从来风过耳

【出处】宋·苏轼《无愁可解》

【鉴赏】万般世事,从来就像那轻风吹过耳边一样。原词题作“无愁可解”是在说明万事就像过耳轻风,成败得失,转眼尽成虚空,又何必太过计较牵挂呢【原词】光景百年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着心里,你唤做眉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这里元无我与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

【鉴赏】菊花虽已凋谢残落,但在那寒风霜雪中却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赞美菊花的傲骨耐寒。这一句诗常用来比喻有志节的人风骨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

【原诗】见“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出处】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二

【鉴赏】独自站在溪边古路的三叉口上,迎着斜阳余辉,一个个地数着过路的行人。作者描写自己在黄昏时候,悠闲地站在三叉路口,数着过路行人的闲情,意态洒脱,情韵无限。

【原诗】父老争看鸟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

【出处】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鉴赏】苏轼此首词是因梦见亡妻王氏而作。原词中的千里孤坟:王氏葬于四川彭山县。苏轼此时在密州,相隔千里。“尘满面,鬓如霜”:作者自写妻亡后十年的相貌变化。此词表现了苏轼对王氏的真挚感情,加上苏轼自己仕途失意,“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情景,自是与元稹悼亡诗“遣悲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大不相同。苏轼对亡妻无言以慰,结尾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尤给人留下不胜哀伤之感。

【原词】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薄薄酒,胜茶汤,丑妻恶妾胜空房

【出处】宋·苏轼《薄薄酒·之一》

【鉴赏】淡薄的酒虽然味道不怎么好,却总胜过平淡无味的茶汤;丑妻恶妾虽然令人难以忍受,总还胜过一个人独守空房。作者通达人生,劝人及时行乐,不必为了琐事而顾虑太多。

【原诗】薄薄酒,胜茶汤,丑妻恶妾胜空房。麄麄衣,胜无裳。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转瞬万世忙,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出处】宋·苏轼《韩斡马十四匹》

【鉴赏】韩斡所画的马十分生动,就像是真马;苏轼所作的诗,读起来就像是欣赏一幅画。前一句诗赞美韩斡画马的生动逼真;后一句诗是说他自己所作的诗,诗中有画。

【原诗】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处】宋·苏轼《送安悖秀才失解西归》

【鉴赏】作者劝人要多读旧书,因为旧书中自有无穷意味,即使读上千百回也不会感到厌烦,只要你肯熟读,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旧书不厌百回读”一般俗语都作“好书不厌百回读”。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留传至今的古书,大多是好书,自然令人百读不厌。“旧书不厌百回读”常用来赞美古典名著的伟大与不朽。“好书不厌百回读”常用来比喻一本好书趣味无穷,值得一再阅读。

【原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哪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竭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出处】宋·苏轼《观潮》

【鉴赏】庐山的烟雨与浙江的浪潮,如果不曾去看过,内心总感觉有着千万般的遗恨不能消除。等到有一天,欣赏了这两个名胜风景以后,这才发现并没有什么奇特,只有那庐山依旧是一片迷蒙的烟雨,浙江依旧是一阵汹涌的浪潮。这首诗颇富禅意,一般都把它当做是禅宗的悟道诗,全诗展示出人生追求真理的三个历程。

【原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或作“未到千般恨未消。到得还来无别事”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出处】宋·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鉴赏】有谁看见那幽居的人,独自在那徘徊来往呢?这时候,空中飞过一只孤鸿,留下了虚无缥缈的身影。这两句词描写幽人独自来去,就像那孤鸿一般,遗世而独立,充满了寂寞又凄凉的韵味。

【原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

【鉴赏】苏轼这首诗现已成为吟咏庐山的名句。一般爱好登山的人,也喜欢用这两句诗来形容从各种角度去欣赏一座山峰,去发觉不同的山势气象与变化多端的景色。这两句诗语译为:从横面看去,庐山是一座矮平的山岭;从侧面看去,却是一座高耸矗立的山峰。总之,由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所看到的景色总是各不相同。“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写作“远近高低总不同”。东坡借此诗歌咏该山,充分描写出游山越岭、欣赏山色的无穷趣味。“横看成岭侧成峰”可用来比喻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多变化与多面性;“远近高低各不同”可用来形容一些事物的不同境界与现象。

【原诗】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出处】宋·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鉴赏】谁说人生一老就不会再有少年?请看门前的流水尚且能够向西回流,何况是我们人呢?“谁道人生无再少”,作者苏轼以这句词来反问大家,谁说青春一去不再来?接着便以门前兰溪的流水西流为例,鼓励人们奋发向上,要乐观,要进取,不能服老,不能认输。人即使在失意中,也不能灰心丧志,一定要振作精神,坚定斗志。

【原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门前”或作“君看”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出处】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鉴赏】佳人:是指盼盼。唐朝张建封出任节度使,镇守徐州,纳盼盼为妾,居“燕子楼”。此词大意是:燕子楼中一片荒芜,当年的佳人到哪里去了呢?如今的燕子楼只留下一座锁着燕子的空楼。楼台依旧在,人事已全非。作者触景生情,想念往日佳人,却不见佳人的芳踪,满怀惆怅与落寞。

【原词】见“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出处】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鉴赏】这两句词上承“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以杨花代表春色,三分春色,二分落于尘土,一分随水流去。我仔细看那飘落的杨花,一点一点的,仿佛不是杨花,而是那离人一滴一滴的伤心眼泪。作者苏轼借花的飘零,感伤岁月如流;春光来去匆匆,代表人事的聚散无常;点点杨花,比喻离人的滴滴眼泪,凄苦哀惋,心伤欲碎。

【原词】见“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出处】宋·苏轼《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别徐州

【鉴赏】想要为你寄上千万点相思的眼泪,只怕那深情的眼泪,流不到你那遥远的楚江东。知交天涯遥隔,纵有千万点相思泪水,也无从传递,满怀的惆怅落寞之情,有谁会明白呢?这两句诗里含有绵绵深情,读来令人十分感动。本诗作者苏轼是一位感情相当丰富的人,正因为他的诗大多真情流露,所以带给读者的感动也就特别深刻。

【原词】见“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情景一失后难摹

【出处】朱·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

【鉴赏】那样清幽美丽的情景,若不及时捕捉,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有机会去加以描摹了。诗人画家在写作或作诗时,贵在把握那美好的片刻。因为时机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捕捉到了。

【原诗】见“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寂寞无人见

【出处】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鉴赏】作者感叹如此美好的夜景,却是一片寂寞冷清的景象,没有一个人来欣赏。“寂寞无人见”常用来描写一个人心境的孤寂落寞,不为人知。

【原词】见“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出处】宋·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鉴赏】孤鸿拣尽了所有的寒枝,却还是不肯栖宿在上面,最后只好又飞回那寂寞的沙洲,忍受那孤单与寒冷。苏轼借孤鸿“寒枝不肯栖”而落得“寂寞沙洲冷”,来形容自己坚持原则与理想,不肯屈服现实,不愿媾合世俗,结果历尽人世的寂凉凄苦;遗世而独立,孤高而悲怆。这两句词也可用来比喻对男女感情上的执著与寂寞。

【原词】见“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道人有道山不孤

【出处】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

【鉴赏】那位修道的人,道行十分高深,虽然住在孤山,但却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原诗赞美那两位和尚修养有道,声名远播。山不孤:代表有道则不孤。

【原诗】见“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出处】宋·苏轼《薄薄酒·之二》

同类推荐
  • 蜀中旧闻

    蜀中旧闻

    蜀人魏明伦有句云:“巴国出诗酒,布衣傲王侯!”这出诗又出酒的蜀地,自然就有了无限的浪漫与温馨,洒脱与豪迈。书剑快意恩仇,诗酒放歌江湖。一部《花间集》,尽揽清绝之词,写尽了蜀中妖娆之态,让富甲天下的四川盆地,占尽了中华文明的无限风流。一杯剑南春,醉了唐朝,醉了宋朝,香飘古今。一曲蜀道难,壮了巴山,壮了蜀水,惊绝天下。《蜀中旧闻》,无意庙堂王道,也无意教化育人。独喜山野寻古访幽,坊间搜奇猎异,以飨读者诸君。
  • 徐志摩诗文书信集(套装共3册)

    徐志摩诗文书信集(套装共3册)

    《徐志摩诗全集》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志摩的诗”收录了诗人早期发表的56篇诗作;“翡冷翠的一夜”收录35篇;“猛虎集”收录33篇;“云游”11篇;“集外集”部分,是编者从报刊、徐志摩日记等处辑录的徐志摩未收入诗集的作品,共62篇。《徐志摩书信集》通过集锦徐志摩与四位民国传奇女性的书信,窥探故事之外诗人真实的内心情感——对原配张幼仪的朋友之情;与旧爱林徽因相忘于江湖;对陆小曼的体贴入微,柔情蜜意;与知己凌叔华的君子之交。《徐志摩美文集》共收录了26篇美文,分为三部分:“浪迹萍踪”收录了在外游历时的见闻感想11篇;“天末凉风” 记叙了与旧识、知己、师长、亲人之间的情谊8篇;“烟火人间”集锦了对于生活、生命的感悟7篇。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吹灭他心中最后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 关于爱与美

    关于爱与美

    本书为太宰治的小说集,收录了《秋风记》《花烛》《关于爱与美》《火鸟》等六部当时未曾发表的小说。这部小说集是太宰治与石原美知子结婚后出版的首部作品集,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太宰对人间至爱至美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极度热爱。像火鸟涅槃前的深情回眸,是太宰治于绝望深渊之中的奋力一跃。
  • 小说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

    本书是英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所著的小说艺术赏析,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欣赏小说这门艺术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学术理论的入门书,和写作技巧的指南。本书分为五十个篇章,从五十个方面,对小说艺术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每篇引用一到两个小说片断,在对文本作细读分析的基础上,展示了小说技巧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小说中的开场白,细腻的人物刻画手法,也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小说特有的意识流、元小说等理论。书中的大多章节曾在《星期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作为专栏文章登载,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英语小说史上古典和现当代的每一位大作家,如菲尔丁、萨克雷、奥斯丁、亨利?詹姆斯、乔伊斯、海明威、贝克特、米兰·昆德拉等。行文既浅显易懂,又专业准确,可以作为小说学习和写作的教科书、参考书;作者风趣幽默、兴味盎然的文笔,又使之也适合于大众读者的口味。《小说的艺术》九十年代出版时,曾上榜英国非小说类畅销书。《金融时报》评论说:“它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来最出色的、面向大众的小说研究著作。”
热门推荐
  • 毒医倾天

    毒医倾天

    "你是我的!"女子一脸凶残的把某人摁倒在床榻,女上男下。"嗯。"男子低声回应,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难道,阿颜没有什么需要做的吗?""没有!!"女子恶狠狠地瞪着,准备撒手,却被男子捏住手腕,瞬间变成男上女下,"嗯?阿颜真是…可爱。可是,我有。""唔……"一朝重生,慕倾颜手撕白莲,脚踩渣男。执指一划,四方皆阵。是医是毒,本是一家。【女主人前小可爱,人后凶残and病娇。】
  • 权先生,谈个恋爱先

    权先生,谈个恋爱先

    单身二十余载,一个不小心,英俊的老公就突然上线了,紧接着萌娃又出来……女主一脸懵圈,没结婚哪来的老公?又哪来的娃?于是她苦苦查探,终于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秘密。
  • 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

    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

    《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李岳著,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本书绝非一部“屠龙术”专著,而是一本职场员工自我修炼的实用读物,一本企业员工素质培训的通俗教材。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本书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甄选的绝对一手资料。全书共八章,并以川军、湘军、桂军、鄂军为划分标准,将全部内容归为四篇。文章皆从抗战老兵视角,多以第一人称口吻,对其亲历的抗战事件进行忆述,语言朴实耐读,从平民化的侧面让读者窥探史实真相,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

    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

    “与真理为友”,是哈佛的最高原则,也是哈佛校训的精髓。“真理”二字在哈佛校园随处可见,因为在“真理”中哈佛人生发出了许多做学问、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也启发着我们要对自我有所要求,让自己与哈佛校训靠得更近。“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做学问要孜孜不倦,钟情于探索,要求人要诚实、正直,忠实于自己的思考,做人要坚贞不屈,能够捍卫真知、坚守节操;“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首先要学会享受自由,能在自由中找到自己的目标,能在自由中自觉自制,能够尽情地开发自我、实现自我,而不是依赖和自我限制,或者放纵和迷失;“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有自己的观点,讲究方法,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能够不从众、不僵化,时刻保持自我的思想和人格;“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精神和勇气。敢于冒险、勇于尝试,能够抓住机遇,利用智慧,为自己、为社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 总裁专宠老婆大人

    总裁专宠老婆大人

    【柒冉】在柒冉的人生记忆中,二十岁的那年夏天是她人生的一个分割点,只是代价太过于承重。她失去了她的初恋,失去了她的闺蜜,失去了一位对她无微不至的温暖的男孩。那一年的生命中也多了一个意外的小生命。【凌肃】凌肃一直记得初次见到她的那种好奇心。本以为也只是众多过路人中的一枚,只是没想到同一天又接二连三的看到她。心中异样的情绪也慢慢升起。那年他二十四岁,人生中的第二个本命年,那个夏天刚刚退伍。如果知道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转瞬就失去了她,他宁愿只是永远的默默关注着她。【苏羽】在他二十一岁那一年,从病逝的母亲口中得知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只是当他回到那个他出生的地方时,才知道那未见过面的弟弟因为一个女人而死去,从心底,他恨透了那个女人,那个已经死掉的女人。【欧阳依依】她们是从小的青梅和青梅,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将她们分开,甚至还被误以为是LACE,但她们都只是一笑而过的去面对。直到遇见他,那一年她十九岁。她知道他喜欢的是自己的好闺蜜,但是她只求能远远的注视着他就好。**************************************【七年前】那个叫雷婷的女人从小和她就是死对头,她有的东西,她也一定要有,哪怕是耍着手段也要得到。既然她这么喜欢来抢夺她的东西,而她柒冉也不是那种任由欺负的主。正好她的身边有一样东西她看中了,是不是也意味着她也可以去抢。“男人,我看上你了。”她看中的就是在她身边的这个男人,正好是她喜欢的类型。如果,那时候的柒冉知道因为自己一时的好胜心理,让他们为她失去了生命,是否,她的选择还会是这样?**************************************【七年后】当柒冉顺着大哥所示意的方向看过去时,眼睛猛地微缩了一下。是那个男人,那个为她儿子的出生提供了一颗精子的男人——WATTING集团的总裁。“想合作?我们何必偷偷摸摸呢?”男人端起盛着红酒的高脚杯摇晃着,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容。“哦?你有好主意?”女人同样的端起酒杯微泯了一口,脸上的笑容优雅而宁静,仿佛只是在回答着:“今天的天气真的很好”一般。男人看着女人故作淡定的表情,眼里一闪而逝的心痛快的难以让人捕捉,剩下的只有温柔的腻死人的眼光,只是低着头的女人一直都没瞧见。
  • 月寒奇妙之旅

    月寒奇妙之旅

    “月亮那不是你的男朋友吗?他怎么和韩凌雪在一起呢,还一起看电影,这么亲密,你知道吗?”月亮一直勾勾的看着他说他爱她的男友,怎么和这个韩凌雪在一起,心情忽上忽下的她,心有所思,“月亮月亮,你听我说话了吗?”“啊,你说的什么”,之后甩渣男,转校到圣樱贵族学院,展开了她的奇妙人生
  • 旬夏而来

    旬夏而来

    时夏发誓,过去二十年她见过不少“奇人”,本以为她见识够广了,对于一般的事都可以做到见怪不怪了。可路旬这样的人她还真的是第一次见,第一次见面就害她新生报道迟到,第二次见面直接害她在全校师生中出糗,直接做到“臭名远扬”,这下更过分,他居然到处散播谣言说她暗恋他,貌似他们都不熟好吗,何来暗恋一说。时夏觉得,她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这辈子才会遇上路旬这个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