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1100000026

第26章 唐朝卷(15)

【鉴赏】鬓云:指女人秀发像云。这句词是说:美人赖在床上,乌云般的鬓发还是散乱地盖在她那雪白的香腮上。作者用这句词来描写美人初醒,却还慵懒地躺在床上,披散着一头秀发的迷人姿态。后人常用“鬓云欲度香腮雪”来形容女子睡姿的娇美动人。

【原词】见“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出处】唐·杜牧《过华清宫》

【鉴赏】诗名“过华清宫”中的华清官:在骊山麓,杨贵妃经常游乐的地方。“长安回望绣成堆”这句是说:从骊山回头望长安城的宫殿树木,好像一堆锦绣。“山顶千门次第开”这句指:华清宫的宫门一个接一个敞开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诗是说:传送荔枝的差官飞快地把荔枝送到宫中,他们千辛万苦只换得杨贵妃嫣然一笑,而人们看飞奔的驿马,只当是传送紧急公文,无人知道是送荔枝呢!杜牧游华清池,想到当年杨贵妃得宠时的情形,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三首绝句,此诗是第一首。杜牧藉此诗讽刺唐玄宗为了博取贵妃的欢心,不惜派人专程到岭南一带,去采买贵妃爱吃的荔枝,玄宗命令传送公文的驿站给贵妃飞马转运,运送荔枝的差官马匹常在半路累死。

【原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出处】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鉴赏】在那扬州二十四桥的明月夜下,你在何处指点佳人吹箫呢?玉人:指的是判官韩绰。原诗前两句是描写秋日江南的美丽风光,山明水秀,草木茂盛;“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诗,是作者怀念在扬州的朋友。在诗句的字里行间中,处处表现出作者对朋友深挚的问候情意。

【原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出处】唐·杜牧《遣怀》

【鉴赏】原诗中的“落魄”:失意无聊。“楚腰纤细掌中轻”:指歌女、妓女。《后汉书·马廖传》:“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赵飞燕外传》:“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青楼薄悻:青楼,指妓院。薄倖,指薄情。杜牧原是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但生于政治腐败的唐朝晚年,长期受压制,前半生尝够了沉沦的下级小吏的滋味,因此生活上有放浪不检、纵情酒色的一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便是此时生活的写照。今人引用“十年一觉扬州梦”多指大梦觉醒之意,用以表示对以往荒唐生活的悔恨与觉悟。

【原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出处】唐·杜牧《秋夕》

【鉴赏】“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谓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原诗是作者描写皇宫中宫女的生活。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含蓄传出,耐人寻味。同时,作者以柔美的笔调,描绘出深宫秋夜的清丽之景,读来令人无限神往。

【原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出处】唐·杜牧《送隐者一绝》

【鉴赏】只有人们头上的白发,才是世间最公道的东西,即使是贵族富人,它也一视同仁,绝不放过他。这两句诗表面是赞美白发的公正无私,其实是在感叹生命短暂,岁月无情,所谓的功名富贵,不过是一片幻影而已。现今常用“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这两句诗,来劝人凡事看得旷达些,不要太过斤斤计较,只因年华一旦逝去,人们终究不免走向衰老、死亡的道路。

【原诗】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出处】唐·杜牧《金谷园》

【鉴赏】在傍晚时的东风里,鸟儿啼出哀怨的调子;一瓣瓣的落花,好像当年跳下楼来的美人一样。

【原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未见功名已白头

【出处】唐·杜牧《冬日题智门寺北楼》

【鉴赏】年轻时,为了追求功名,只得长年在外奔波忙碌,如今,还不曾得到功名,却已是满头白发了。作者感叹自己一生失意,一事无成,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来发泄内心悒郁感伤的情怀。一般人常引用这句“未见功名已白头”,来形容那些一生追求功名利禄,到最后却一无所获的人,面对着满头白发,回想起前尘往事,犹如一场幻梦,抚今追昔,不胜唏嘘。

【原诗】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此生何处不相逢

【出处】唐·杜牧《送人》

【鉴赏】今日虽然分离,谁知道这一生不会又在某处相逢呢?原诗是一首送别诗。世界虽然广阔,但总有一定的限度,人生有许多相逢的机会,又何必为一时的分离而过分伤心痛苦呢?“此生何处不相逢”可当做在离别时,人的一种潇洒豁达的态度;也可用来警戒他人,凡事不要做得太过分,因为将来总是有碰面的机会。这一句诗一般都写作“人生何处不相逢”。

【原诗】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

【鉴赏】江东的子弟中,多的是才俊豪杰之士;这次虽然是失败了,但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再度卷土重来。项羽起义于江东,这首诗是感叹项羽因战败而自尽于乌江边。“卷土重来未可知”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体的一时失败,却仍然还有卷土再来的机会;也常用来勉励失意者,即使失败仍然要坚定意志,努力不懈。

【原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才俊”或作“豪俊”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鉴赏】往日的欢乐相聚是何等的多情,如今即将离别,却好像没有一丝感情似的。这首诗的前两句,由表面上看似无情,实际上却是真情无限。所以下面接着说:面对眼前的酒杯,想要强颜欢笑,却是毫无办法,怎样都笑不出来。“多情却似总无情”常用来形容情侣相恋,那种忽冷忽热的态度,好像有情又似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低落,无法强颜欢笑。

【原诗】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却似”或作“却是”

青山隐隐水迢迢

【出处】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鉴赏】青山黛青,隐隐约约;绿水广远,迢迢长长。原诗是描写怀念中的扬州山水,美丽又迢遥。现今常用“青山隐隐水迢迢”这句诗,来形容山青水秀,风光美好。

【原诗】见“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出处】唐·杜牧《赤壁》

【鉴赏】原诗中的将:拿起来。东风不与周郎便:不与,不给;便,方便;周郎,周瑜,指赤壁之战的吴军统帅。铜雀:台名,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年)曹操建都于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以楼顶铸有大铜雀得名。二乔:即大乔、小乔两姐妹。大乔为孙策妻,小乔为周瑜妻。原诗意思是说:在沉沙中发现断戟,尚未销蚀,经磨洗之后。认出是从前东吴破魏,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诗人写到这里,笔锋一转,发表议论说:要是当时老天爷不吹东风给周瑜方便的话,大乔小乔两姐妹就会被曹操抓到铜雀台里锁起来,她们也别想自由自在地欣赏明媚的春光了。

【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鉴赏】春风轻柔地吹着约有十里长的扬州路,即使把沿路一家家的珠帘卷起来看看,总觉得所有帘内的女人都比不上她。这两句诗是写对情人的痴迷眷恋,与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诗的意境颇为相似。

【原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处】唐·杜牧《江南春》

【鉴赏】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南朝时佛教盛行,金陵附近佛寺几百所,穷极华丽,僧尼十余万人。楼台:指寺院的建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写富庶的江南景色:千里大地红花绿叶,燕语莺啼,山村水乡到处都有酒旗迎风招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讽刺那些贵族崇信佛教,将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浪费于建筑豪华佛寺,隐喻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原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秋尽江南草未凋

【出处】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鉴赏】原诗中的青山隐隐:青山看不清楚的样子。水迢迢:即水遥遥,水往遥远处流去。凋:同雕。草未凋,指草木叶子没落。二十四桥:唐朝时,扬州很繁华,全城有二十四座桥都是很热闹的地方。玉人:美人。杜牧曾长期在扬州逗留过,很怀念这个地方。此诗寄扬州友人,特别对秋天的情景念念不忘。“秋尽江南草未凋”一语写南方秋景,但与上下文连起来看,并没有秋气肃杀的感觉,倒是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原诗】见“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流水无情草自春

【出处】唐·杜牧《金谷园》

【鉴赏】金谷园里往日的美好旧事,早已烟消云散,只有那流水依旧无情地流着,花草依旧随着春色而自然地盛开。金谷园:是晋朝石崇的花园别墅。杜牧游赏金谷废园。睹物思人,顿生思古幽情与万千感慨。

【原诗】见“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出处】唐·杜牧《汴河阻冻》

【鉴赏】人生在世,虚浮飘渺,就像冰底下的河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人们却一点也不知道。河面上的水结冰了,冰底下的水却依旧在流动;生命的消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表面看来,好像没有一丝变化,但是人们的青春,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逝了。“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这两句诗含有很浓的警世意味,主要是在劝人把握时光,莫让青春虚度。

【原诗】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珮响参差。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处】唐·杜牧《清明》

【鉴赏】杏花村:是指卖酒的地方。游人路上遇雨,想要暂时找一间酒家休息,就向人请问:何处有卖酒的人家,只见牧童伸手遥指那前头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两句诗洋溢着一片乡野情趣,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

【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泊秦淮》

【鉴赏】原诗中的秦淮:秦淮河,流经南京附近。商女:卖唱的歌女。“后庭花”全名是“玉树后庭花”,乐曲。陈后主荒淫奢侈,耽于声色,喜听“玉树后庭花”,至国亡而不知悔。后人把“后庭花”看作亡国之音。诗人杜牧生于晚唐,眼见唐朝政治腐败,有无限的感慨。诗中说的是商女,其实是指那些买唱享乐、醉生梦死的上层人物。现今常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来讥讽那些终日醉生梦死,寄情风花雪月,对国事毫不关心的人。

【原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出处】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鉴赏】鸟儿飞来飞去,翱翔在那一片青翠的山色里;人们的狂歌与痛哭,全都回响在那一片潺潺的水声中。隐居的人,青山为伴,绿水为伍,看到的是翠绿的山色,听到的是潺潺的水声,原诗隐有“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惆怅意味。鸟儿飞去飞来,人事变幻无常,只有山色依旧青翠,水声依旧潺潺。

【原诗】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处】唐·杜牧《山行》

【鉴赏】黄昏时分,我停下车来,只是为了喜爱那傍晚时候的枫林;那经过寒霜锻炼后的枫叶,比二月里的春花还要鲜红夺目。坐:为了。这两句诗描写秋日枫林红叶的美艳可爱,“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原已十分鲜丽明亮,再加上夕阳红霞的渲染,景色更为令人陶醉。后人引用“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时,多将“霜叶”和“二月花”对比,着重于经过霜雪锻炼更为红艳的意义。

【原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处】唐·杜牧《清明》

【鉴赏】清明:是节气名,在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由于清明时节前后通常都会下小雨,所以杜牧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后人常用这一句诗,来形容清明节前后的下雨情景。断魂:在这里是指心神沮丧。原诗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指那些行人或郊游踏青的人,由于雨丝纷飞,衣衫湿透而狼狈不堪。后人引用这一句诗大多按照字面意思,形容人伤心痛苦到了极点。

【原诗】见“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出处】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鉴赏】天下清平时,像我这样没有才能又不愿做官的人,日子是过得很有趣味的;闲时喜欢像孤云般地自在逍遥,静时就像老僧般地静定淡然。原诗是在描写宁静淡泊的生活,平淡中却别有一种自在洒脱的韵味。

【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

【出处】唐·杜牧《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

【鉴赏】腹中学识渊博,读过诗书千万卷;身外豪兴干云,可以喝上千杯酒。前一句是描写一个人博学多识,读书万卷,后一句是描写一个人的酒兴豪爽,能喝千杯。

【原诗】处士闻名早,游秦献疏回。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今君拜旌戟,凛凛近霜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出处】唐·杜牧《山行》

【鉴赏】那条弯曲的石头路,斜斜地一直通到寒山的最高处;那一片白云升起的地方,住有几户人家。寒山:深秋时分,山带寒意。斜:在这里读作:狭,指斜长弯曲。这两句诗描写:秋日的山林景致,石径斜上山顶,白云围绕人家,风光清美,不染烟尘,雅致而可爱。

【原诗】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绿叶成荫子满枝

【出处】唐·杜牧《怅诗》

【鉴赏】那绿叶已浓密成荫,并且也结生了满枝的果实。原诗是借树的成荫结子,来比喻往日情人已结婚生子。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恋情的追忆与怀念,读后令人有不胜唏嘘之感。今人常用“绿叶成荫子满枝”来形容过去认识的女子早已嫁给他人,并且生下了好几个孩子。

【原诗】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犯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处】唐·杜牧《秋夕》

同类推荐
  •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本书是本文笔优美澄净心灵的图书,文字典雅、清新、灵动。作者从生活细处着笔,时而温润,时而刚柔,时而浓郁,仿佛撩开的晨曦,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片静谧祥和的净土,散发出亭亭如莲的芬芳。用四季来概括,有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思索。细腻、诗性的文字,充盈着人性的贯穿和浸润,似若山泉流水,满是温暖、流动的画面,读之顿觉有馨馨之甘饴,淡淡之香甜,让读者在阅读中去感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的美,感受生命之河缓缓流过心田的静谧,洗去浮华,再现生活的本质。
  • 死结

    死结

    时间上世纪70年代。地点中国西南某偏僻山村。人物王满堂,男,26—36岁,农民。王母,女,60—70岁,王满堂之母。李凤英,女,19—29岁,王满堂之妻。刘半仙,男,50—60岁,乡村游医,掐指算命,拉牵说媒,司仪支客,无所不通。孙婆婆,女,50多岁,农民,乡村接生婆。大丫,王满堂长女,出场时13岁。二丫,王满堂次女,出场时11岁。三丫,王满堂三女,出场时9岁,哑巴。计生员甲、乙,群众演员若干。
  •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将目光聚焦于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通过深入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叙事策略、语言特点等,从而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其中有六个主要章节,分为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演变,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语言艺术。
  • 小说稗类

    小说稗类

    张大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大胆地说,“可能是华文小说家里头装备最全面、技法最多变的高手”(梁文道语)。在这本作品中,读者将会看到他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有清晰的架构,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热门推荐
  •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政治的神学》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五种:《教会的可见性》、《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神学续篇》、《价值的僭政》;均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欧洲的法学传统与基督教神学有内在关联,施米特借助“政治的神学”这个提法,力图在现代语境中保有欧洲传统的法学品质。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施米特法学思想的基本信念所在。《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乃施米特一系列政治法学论著的滥觞,关注的是基督教教会建制的政治形式意义。《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讨论的是政治法学意义上的公法问题,在现代语境中进一步阐发了博丹“主权就是谁决断非常状态”的著名论断,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的经典文献。《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讨论政治制度建构中的“代表”问题,从韦伯“新教伦理”的对立面——天主教政治法理来看待自由民主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带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问题景观和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政治的神学续篇——关于终结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乃施米特八十高龄时所著,旨在为针对“政治的神学”的大批判展开反批判,相当神学化,但谈论的仍是现代性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其著作中最难迻译的一篇。《价值的僭政——一个法学家对价值哲学的思考》从法学家立场检讨现代启蒙主义价值哲学,对于了解施米特对议会民主制的思想史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意义。
  • 快穿:不服,打我呀!

    快穿:不服,打我呀!

    一朝失误,江大鱼从女主部被扔到女配部。开始,江大鱼:不,打死都不去女配部后来,江大鱼:女配部是个好地方110:善变的女人事实证明,真香只会缺席,不会迟到(我又开坑了,别打我)
  • 和沈先生的斗智斗勇

    和沈先生的斗智斗勇

    号外号外!白枳子决定写一篇总裁文啦!咳咳,正经一点。文案:回国的第一天,叶妗妗在机场遇到了一个小奶娃,并被小奶娃坑蒙带骗的拐回了家里。然而当看到小奶娃口中的爸爸的时候,叶妗妗想死的心都有了。叶妗妗:“沈先生,请问我可以走了吗?”沈琚年唇角危险地勾起:“我们一起生的孩子,不打算一起负责吗?”叶妗妗欲哭无泪,她再也不要被“可爱”所迷了噫呜呜噫(┯_┯)
  • 攻略反派boss进行时

    攻略反派boss进行时

    【某位面】某反派:春有和风,夏有熏风。秋有金风,冬有朔风。那你知道我有什么风吗?季时笙:羊癫疯?某反派:笨蛋,我此生有你陪我疯呐!
  • 快穿之炮灰又在作死

    快穿之炮灰又在作死

    林小草莫名其妙绑定了一个系统,穿越到各个世界中完成一系列奇葩任务。她一步步往上走,慢慢成长。她以为自己强大了就不会有这么多无止境的任务了,结果主系统大BOSS告诉她干不死就继续接着干,林小草脾气一来,甩手不玩了!
  •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不为认知的一面。当探索者在午夜触发到那个世界,丧钟又会为谁而响起,你听,死亡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18岁小女孩和28岁熟男谈恋爱是不是有点嫩?会不会有代沟?163CM和183CM是不是距离有点远?接吻会不会很吃力?亿万总裁和小工程师的女儿结婚是不是有点悬?会不会门不当户不对?所有的问题皆是炮灰,回答都是“No-No-No!”因为爱情的魔力是无限大的,它会超越一切世俗!
  •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农门娇女:将军,太撩人

    农门娇女:将军,太撩人

    秦蓁蓁被后娘给卖了。十两银子,买断一生。为了避免嫁给那“天生克妻”命的黑脸屠夫,秦蓁蓁逃了。万万没有想到,她刚出虎口却又进狼窝。还是自己屁颠屁颠儿走去的!从此拉开了一个黑脸大叔宠小娇妻,发家致富,生娃养崽崽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