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6800000028

第28章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

儒家经典就像一张航海图,方便中国统治者驾驶中国这艘庞大的航船,这是人类设计的最完美的蓝图。或者,正如已故的威廉姆斯博士、莱格博士及其他一些学者所说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经典是神赐的智慧,并不过分。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人利用这份航海图创造了多少业绩,航行过哪些海域,目前正朝哪个方向前进。因为随着中国与西方许多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将来,它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道德生活可以通过六项指标来评价,这六项指标共同构成检验社会性格的可靠证据,每一项都十分重要。这六项指标分别为:工业水平;社会风俗习惯;妇女的地位和家庭的特征;政府的组织形式和统治者的品质;公共教育状况;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我们在讨论中国人的各种性格特征时,都附带着对上述各项指标作了阐述。尽管论述得并不充分,也没有对各自所占比重作必要的安排。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所涉及的领域是如此广阔,以致在考察中许多性格特点只好忽略不提。如果真要完全展现,还有许多其他特征应考虑在内。而我们通过选择,希望能勾勒出中国人性格的大致框架。

我们在阐明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时,引用了大量的事例,之所以引用这些事例,是因为经过权衡,觉得它们更为典型,更具有说服力。它们就如同组成一副骨架的一根根骨头,只有当它们各就各位,都放好在事先确定的位置时,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框架。它们是不能被忽视的,除非你能证明它们是冒牌货。

的确,也许有些人会反对我们这样的方法,他们会认为每根骨头都放错了位置,或者,其他一些可以改变整体结构形态的骨头也没放在恰当的位置。对此,我们不仅要承认这种批评极为公正,而且还要特别说明,就像描绘某人的眼睛、耳朵和下巴,并不能让人对他形成一个准确的印象一样,这些选择的“性格”不可能使人全面认识中国人。

但同时,我们必须提醒读者,那些结论并非仓促之间形成的,它所依据的事实,远远超过了本书中我们所提到的事例,是我们实际观察的结果。尽管许多时候,我们的判断并不明确,但还是有很多事实可以充分证实它。这些事实就像北方起大风时的尘沙,比比皆是。它们灌满了人的眼、耳、鼻、头发、衣服,遮天蔽日,让人有时中午也不得不开灯。人们也许会搞错现象的起因,但对它的描述是完全正确的。当然,物理现象与道德现象的观察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每一个人都可以观察到,而后者只有善于观察的幸运者才能看到。

在中国,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互相矛盾的状况。只看一面,而忽视另一面,肯定难以做出正确判断,而且,也永远无法认识到自己是错误的。将两个明显不和谐的观点融合起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然而,这往往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尤其是中国,它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更需要这样做。在中国,别说要了解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是单要了解事物的一个方面就已经相当困难了。

中国人缺乏的不是智慧,也不是耐心、现实性或者乐观精神,事实上,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能力都是突出的。中国人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许多中国官员抵制不了贿赂的诱惑,不能拒绝办理一些明显是错误的事情,他们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有人能够发现这件事。

想了解有关中国人道德状况真实情况的人,都能够得到中国人的帮助。因为中国人虽然竭力掩盖自己和朋友身上的缺点,但对自己民族性格中的弱点却一直直言不讳。一些中国人对另一些中国人的描述,常常让我想起卡莱尔在《弗雷德里克大帝的一生》一书中,以快乐的笔调描写的一段对话。

弗雷德里克大帝相当喜欢一位学校监督员——苏泽先生,喜欢和他谈话。一天,弗雷德里克问道:“苏泽先生,你的那些学校近来怎样?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如何?”“当然啦,不错,陛下,最近几年好多了。”苏泽答道。

“最近几年?为什么?”“啊,陛下,从前,人们相信人天生邪恶,学校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可现在,我们认识到人天生向善,校长采用了更为宽容的管理方法。”

“天生向善!”弗雷德里克摇着他那苍老的头,悲哀地笑了笑:“哎,亲爱的苏泽,我看你一点儿也不了解这该死的人类。”

中国社会就像中国的许多风景胜地——远看,很美丽、很迷人,但近一点看,就会发现很多破破烂烂、令人讨厌的地方,空气中也弥漫着难闻的气味。虽然照相机被认为具有“无情的公正”,但没有一个中国的风景胜地,可以通过照片客观地反映。因为它们把肮脏和难闻的东西都遗漏了。

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有如此之多的象征幸福的东西了。可是,不需要多久,我们就发现,中国人的幸福只是表面现象,如果说亚洲没有幸福的家庭,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评价。

每当对中国的现状进行理论分析,或者讨论使理论与现实相适应的方法时,我们都会想起那些竖立在大路与河流交叉处的石碑。竖立石碑是为了“永久地纪念”修桥的人。有时候,不远的距离就会有六块石碑,同样的缺头少角,残破不堪。我们一直对过去的岁月和历代的纪念很感兴趣,于是向人询问立这些碑是为了纪念哪些桥的建成。得到的回答是:“啊,那个啊,好几代以前就不存在了——谁知道什么时候。”

几年前,当我们在大运河上游玩时,遇到了逆风,船被迫停下。到岸上闲逛的我们,发现农民们正在忙于耕作。当时是五月,田野里一片翠绿清明的景象。看到此情此景,任何游客都会赞美那些不知疲倦、辛勤劳作的农民,正是他们把广阔的田野变得像花园一样美丽。

但是,和这些农民们交谈没多久,我们得知,他们刚刚渡过了一个艰苦的冬天。上一年,洪水和干旱使他们颗粒未收,附近村庄的人都快饿死了——也就是说,现在他们正在忍饥挨饿。政府发的一点点救济,本来只是零星的一点点,对农民们的救济只是杯水车薪,却还会受到官员们无耻的侵吞。对此,这些可怜的农民毫无办法,没有任何能力保护自己。这一切从表面上是完全看不出来的,而其他的地方正是丰收在望,人们安居乐业。

这一事实,无论是北京的《邸报》,还是在中国的西方杂志都没有报道过。忽视现实,并不能改变现实。无论是否有人知道这件事,当地人都无法避免忍受饥饿。即使对这些事实断然否认,也不能证明采取了有效的救济措施。靠经验推断出的中国人应是什么样子,是一回事;而仔细观察后的他们实际上是什么样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都知道,在西方“有名无实的基督教国家”中,也存在中国社会的这些弊端。或许读者会对我们未能对这一事实做出更明确的结论,也没有进行系统的比较而感到失望。我们的确也想这样做,但是最后因为我熟悉的西方国家十分有限,无法完成,不得不放弃这一设想。还是请读者自己进行比较吧,不过要尽量摆脱自己的“爱国主义偏见”。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不如暂时假定中国人是无辜的。进行了这样的一个比较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面对的是充满黎明曙光的未来,中国面对的却是充满黑暗的漫漫过去。读者不妨好好思考一下这个事实,思考这种差别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再重复一次我们的观点:中国当时缺少的东西很少,只缺人格和良心。或者说,只缺少一个东西,因为二者本来就是一样的,良心本来就是人格。曾经有人称赞一位著名的钢琴制造家,说他“像他的钢琴一样——宽厚、正直、高贵”。在中国,很难遇到过这样的人。

在一本关于一位英国作家的传记的结尾,他的妻子这样描写他的刚刚去世几年的丈夫:

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位作家、一个传教士、一名社会成员,但是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只有每天和他亲密生活在一个家庭的人才知道。他那浪漫的一生,温柔细腻、缠绵悱恻的私人信件,在他人眼里,必定笼罩着一层面纱。但把这层面纱揭开后,我可以说,如果在人世间的感情中,有一份最高尚、最甜蜜、永不褪色的爱情——纯洁、热烈,六十三年依旧——无论生病的时候,还是健康的时候,无论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在凄风苦雨的日子,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从未出现过一个仓促草率的字眼,一个不耐烦的手势,或一个自私的举止,如果这样可以证明骑士时代永不会过去,那么,有幸永远享受这份高尚的爱情的女人可以证明,查尔斯·金斯利是一位真正完美的骑士。

基督教文明最美好的产物,就是它创造的完美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并不少见,当代就有数百个这样的记录,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生是大众还不知道的。每位读者至少知道一个把全部生命献给他人的例子,也许有些读者还有幸在自己的经历中遇到更多这样的例子。那怎样来解释这些人生呢?他们是从哪里获得的动力?经过反复考虑之后,我们确信,使中国变成现有这个样子的那种力量,是无法塑造一个像金斯利一样的人的,否则,那将是道德方面的一个伟大的奇迹,甚至比道家典籍中所有寓言里的奇迹都要大。

任何人类制度都无法逃脱社会规律。《圣经》上说:“看他们的果子,便知道他们。”儒教有足够的时间获得其最终结果。我们相信,能做的,它已全做了,以后再也不会有更大的成就了。它已经使中国人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超过了其他地方、其他条件下人类所能做的一切。耐心地考察过中国的这些现象之后,即使是最友善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悲哀地承认:“儒教造就了中国。”

关于中国改革的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存在。

第一种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改革。毫无疑问,有不少中国人抱着这一态度,即使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这样想。此外,某些不了解中国的西方人也这样认为。

第二种态度是,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成功。巨大的障碍必定会出现在真正的、长期的改革前,许多了解到这一点的人,都持有这种悲观的论调。他们认为,就像给木乃伊注入活力使其复活一样,对庞大的中国进行彻底的改革,是毫无希望的。但是,如果我们前面的论述没能阐明这一点,那么在这里做任何进一步的阐述都不足以说明这一点。

还有人认为,中国不仅需要改革,而且也可能成功。他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方式进行改革。这方面,也有几种观点。

首先,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中国能否自我革新?中国当然应该自我革新!这是认为“中国进行改革是必要的”的中国政治家的观点。最近,在北京《邸报》的一份奏折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写奏折的官员抱怨内地某省的百姓骚乱不安,并说他已经派出一批得力人员奔赴各地,向百姓宣讲康熙皇帝的《神训广谕》,希望借这种强有力的方式教化百姓,移风易俗。

这种宣讲道德箴言(对基督教传道的原始模仿)在改良人的道德品行方面,虽然毫无结果,但是仍不失为一种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方法。当这次教化失败后,人们只能像过去那样,再次进行同样的努力,而没有别的办法。

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做法只修改了具体的细节,并没有改善结果,因此,它必定失败,其收效肯定为零。

格言不起作用,于是,人们便寄希望于楷模。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最好的榜样,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能力将这种动力普及到更多的人那里。例如,山西省前任巡抚张之洞,据说,他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官吏吸食鸦片,并禁止百姓种植罂粟。但是他的下属中有几个能真正配合支持他的决定呢?没有这种配合,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

任何一个外国人,如果他所依赖的中国人不支持他的改革,那他就不得不承认,他没有能力在中国问题上做任何事。同样,无论职位多高的中国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也只能束手无策。最多也就是在确定目标后,着手处理面前的问题(只是表面的)。这种情形就像一只待在阁楼上的猫,要清除阁楼上的老鼠,但这位官员一旦调走,几乎还没等他完全走开,老鼠就又各就各位,一切恢复原样了。

中国的政治家应该抱有亲自改革自己祖国的理想,这不仅是可信的,也是极自然的,因为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办法。一位精明的不列颠官员,如果了解“东方人特有的冷漠和宿命观”,并且知道长期“改革”可能要涉及的方方面面,他可能早应该准确地预测到结果了。

巴伯先生在谈及中国西南开采铜矿暴露出来的弊病时说:“在铜矿还没有完全开采之前,云南必须补充人口,必须平等对待劳力,必须修公路,必须改善扬子江上游的航运设施——一句话,中国的开化,必须有外来动力的支援,否则,就是用一千年的时间也无法完成这一工程。”

想要改革中国,但不想“借助外力”,就像在大海上造船,难以驾驭的海水和海风会使这一切无法实现。机械学中有一条原理:来源于并且终止于机器内部的力,是不能使机器前进的。

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北运河上,有一个拐弯的河道。游客可以在那儿看到岸边半个破败的庙宇,它的另一半已经被大水冲走了。剩下的半边庙宇靠水的一边是一道精心修筑的栅栏,由一捆捆拴在桩上的芦苇组成。神像暴露在外面,任凭风吹日晒,河床中积满了淤泥,周围的田野上没有任何阻拦洪水的设施,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中国有句古语,说:“朽木不可雕。”因此,老树要想发新芽,就必须把腐朽的枝节全部砍掉。中国的改革也是一样的道理,是不可能从内部改革成功的。

前不久,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可以让中国通过加入“联盟”而获得新生。事实上,没有确实的证据能证明这种希望有机会成功。到现在为止,世界上主要国家在北京派驻代表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了,他们的存在到底给苦难的中国带来多少有益的影响呢?更令人悲哀的是,大国间的关系,严格说来对中国并不是很有利。

中国人的观察力是很敏锐的,西方人又如何才能使中国人相信,他们帮助中国发展的动机,比中国人自己改革的动机更高尚呢?现在,中国本身正在成为一股“力量”,它正忙于挑拨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好从中牟利,而并没有想到,其他国家不是在进行道德教化,而是在谋划如何“掠夺”它。因此,通过外交途径是无法使中国改革成功的。

也有人认为,中国不仅需要加入国际大家庭,还需要自由交流、自由贸易,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需要人们彼此关爱,情同手足。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就是提倡商业主义。更多的进出口,更低的关税,取消通行税等商业措施的实施,可以满足中国改革的需要。这些呼声也许没有我们二三十年前听到的高,那时,中国人虽然还没有学会“自由交流”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但他们的商业贸易已经渗透到了澳大利亚和美国。中国商品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从西方进口的货物,不是早就听说中国的茶和草缏质量不合格吗?

作为文明的辅助手段,商业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商业本身不能作为改革的手段。现代经济学的伟大倡导者亚当·斯密将人定义为“商业动物”。他说,随便两条狗都不知道交换骨头。但是,假设它们懂得交换,并且狗群在一个大城市里建立了一个骨头交易市场,这又会对狗的特性产生什么样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呢?古代那些伟大的商业国家,并不是最好的国家,相反,往往是最差的。它们的现代继承者的情形,与当初完全不同。当然,这有可能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贸易。有句话说得很贴切:商业如同基督教,目标广大无边,但商业又像雨后彩虹,总弯向金色的一边。

看看非洲大陆,你就会明白这一点。当地猖獗的酒类走私和奴隶贸易,哪一种不是由基督教国家带去的?这些无法形容的灾难,难道不能说明,商业并不能给一个国家带来革新吗?

许多了解中国现状的朋友,为中国发展开出的“药方”要比上面的内容丰富得多。在他们看来,中国需要西方的文化,需要西方的科学,需要梅杜斯先生所说的“物质文明”。中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当它进入文明社会数百年之后,我们的祖先还在丛林中寻找食物,这样的文明又怎样进行改革呢?文化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我,而不是你”,它是自私的。就像在中国,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就经常遭到嘲弄和非理性的讥笑。如果中国文化对这一现象不加以控制的话,谁能保证外国引入中国的事物不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呢?

毫无疑问,中国最迫切需要的是科学。中国人已经清楚地看到,中国需要各种科学来开发它潜在的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点认识会更加清楚。但是中国的道德状况,通过掌握科学就一定能够得到改善吗?怎么才能实现这一过程呢?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是化学,但是,在中国广泛传播化学知识就能使中国人获得新生吗?难道就不会有新的、意想不到的欺诈与暴力行为出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吗?按照中国人的现有性格,如果他们掌握了制造现代炸药的配方,而且化学药品也没能加以控制,人们能指望过上安全的日子吗?

由蒸汽机和电力创造的各种奇迹,是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有人认为,这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也是它的全部需要。他们觉得,美好的新中国的明显标志,就是连接各个城市的铁路、内陆河上的汽船航运、完备的邮电系统、国家银行、银币、作为通讯中枢的电话与电报。

或许这就是张之洞在呈递修铁路的奏折时,脑子里还未成型的想法。在奏折里,他断言铁路将会消除河运中很多可能的危险,“比如水手的偷盗行为”等等。那么,物质文明的发展到底能否消除道德上的邪恶呢?雇员、老板的诚实可以通过铁路来得到保证吗?难道我们没有读过《伊利城之章》吗?书中整段的国际铁路被盗走,股东们束手无策,找不到“该负责的人”。

物质文明究竟是自己发展起来的,还是由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经过长期协调,缓慢地发展起来的呢?将投票箱引入中国,就能使中国建立共和制度,成为民主国家吗?如果中国没有创造出西方那样的条件,它就不能获得同样的结果,即不可能发展更多的物质文明。这些条件是关于道德的,而不是物质的。

就像裘力斯·凯撒在不列颠登陆或威廉大帝入侵的历史一样,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培养人格和良心的动力诞生于基督教,这一事实确凿无疑。并且,它们随着基督教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基督教在人们心中扎下根,它们也会变得日益枝叶繁茂。

让我们听一下伟大的文化倡导者马歇尔·阿诺德的话吧:

每一个有教养的人都热爱希腊,感激希腊。如同以色列是正义的旗手一样,希腊是艺术与科学的旗手。现在,世界上不能没有艺术与科学。伟大的希腊人是那样热衷于艺术与科学,致使品行反倒成了普通的家常事。因不注重品行,辉煌的希腊在地球上消失了,毕竟人类还需要品行、沉静、人格……同时,它也成功地向世人启示,即使在知识受到高度尊重,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的美和知识的今天,支配世界的不是希腊,而是犹太,不是希腊人卓越的艺术和科学,而是犹太人非凡的正义。

想要使中国革新,就必须从根源上寻找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原因。要使其人格净化,就必须在实践中推崇做人的良心,而不能像日本天皇家族那样,整日被囚禁在宫里。正如现代哲学领域中的一位领导者所说的:“铅的本能炼不出金的品行。”公正是中国现在最需要的东西,中国人现在需要一个全新的灵魂、全新的家庭、全新的社会。

同类推荐
  •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包括西欧、北美、澳、新等地域文明)的源头。不了解西欧文明,就无从理解和把握全部西方文明的历史和实质。本书以丰富的资料和深刻的阐发与分析,给读者生动展现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世界民俗,就是关于世界各地的民俗。全书给大家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民俗风情、风俗独特的世界民俗、世界少数民族部落的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热门推荐
  • 求真

    求真

    以求真务实的修炼观吊打一切邪魔外道,改造世界,建立那心目中的理想国!主角原野表示: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输出不够的问题,而输出不够只是因为飞剑不够多,以及核爆飞剑的当量不够大!一发飞剑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用两发,东风剑阵,使命必达!-----------新书《诸天最强女主》火热连载中,可移步一观。 新书粉丝群:1040376106
  • 领主攻略

    领主攻略

    蒸汽机发动飞艇在天空漫步,精良的武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光芒,深埋地下的研究所还有数不清的机械巨人沉睡着,等待苏醒。潜藏在暗处的黑暗生物露出獠牙,蠢蠢欲动,隐匿在世界各处的旧神在指挥教徒肆虐世间。打破一切桎梏,建造至高无上的终极王国,成就不朽神格!(关键字:克苏鲁,蒸汽时代,领主文,种田流)(PS:主角不圣母,无女主,杀伐果断但不滥杀无辜)(书友群:931011362,欢迎加入!)
  • 谢朝云你给我站住

    谢朝云你给我站住

    上辈子家人为了高价彩礼将她推入火坑。婚后被压榨虐待的她,意外回到结婚前。退婚打脸,远离极品,这辈子她要为自己而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是著名学者鲁枢元教授率领团队完成的一部中国近40年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发展的总结性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研究”的结项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之一。本书以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发展为思考对象,联系当代社会现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艺观念、道德规范、人文思想,展现中国古代文论的永恒价值和不朽贡献;结合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确立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独特地位。通过梳理中国近40年来的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与世界文学思潮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本书在古今中外的视域下重新确立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地位和价值,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轨迹,勾画出一份清晰的蓝图。
  • 重生专属药膳师

    重生专属药膳师

    苏青淇穿越了,身为现代顶尖药膳师的她抱上了一条金大腿继续她的药膳师之路。只是这个药膳师被贴上了“专属”某人的标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书之女配爱我不容易

    穿书之女配爱我不容易

    我,花灼夭,真实年龄22岁,现代古言情小说作家,因著作《嗣音倾城》小说而得名于网络,而其他人都不曾知道我所写的故事来源,仅仅是存在我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场梦中,无法更改梦境结局,因而我在剧情之中虐死了女配花灼夭,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是引起了读者怨念还是女配的怨念和执念。无意间,我,被鸿钧老祖为我制定的008女配系统系统绑定,并且穿越进我的小说里面,成功代替原主花灼夭,并成为了她,被授予改变其人生轨迹的重大使命。而这一切的发生,却来源于一场因果。因我阳寿已尽却依旧能存活于世,这逆天之行,皆是原主牺牲转世轮回的机会所换取,只为我能改变她那一生凄惨悲痛困苦怨恨的人生……
  • 萌爸萌妈

    萌爸萌妈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搞定岳父岳母,处理婆媳关系,职场逆袭,hold住萌娃,这些世纪难题,你准备好了吗?在通向幸福的大道上,你有没有找到维护家庭幸福的诀窍?看年轻小夫妻,在萌的成长路上,如何修炼亲情和爱情,实现事业和家庭双丰收。
  • 我手下有九条龙

    我手下有九条龙

    吴迪其实就是个吃货而已,只是胃口比一般人要好。这不,他刚刚吃掉一只巨鲲,现在又有点饿了。斗宗仙师,好吃吗?xx大帝,嗯,真香!“你问我是谁?对不起啊。各位,我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吃货。我来这也没别的事,就是想把各位都吃掉。”吴迪发现,自从他不是个人以后,生活可比以前惬意多了!
  • 重生娱乐圈锦鲤

    重生娱乐圈锦鲤

    /本书,其实是重生娱乐圈锦鲤奋斗升级路....../前世梁琛受尽屈辱,含恨而终。重生后,她再次来到人生的转折点......这一次她要亲手将渣男送进牢房,然后完成自己前世没有实现的梦想。某人(????):你前世没完成的梦想指的是我吗?。。。。。。梁琛扪心自问:我何德何能当娱乐圈锦鲤?某演技派男神:有我在,你当然能!某演技渣浪少:有我衬托,你当然能!梁琛:......是因为我好看有演技还努力!/(o゜▽゜)o☆听说大家喜欢甜甜的恋爱,真巧,我也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