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5000000021

第21章 单骑飞越川藏之巅(2)

德格印经院是世界上最大藏文印经院之一,几百年来无数藏教经文典藏无不出自这里。这里虽不是一个严格意思上的寺院,但是无数寺庙的经书均出自于此,信徒们相信在他们围绕高墙行走的同时,也已经诵读了印经院里经久不衰的经文。

印经院最早只是德格土司的家庙,几百年来不断的修缮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轻轻走进院墙,一座博物馆的大门打开了,这里展示的并非只有近 30万块雕版这样的静态艺术品,重要的是你可以近距离欣赏动态的藏文化——藏文雕版印刷术。

一进门就是雕刻木板的师傅们,他们头发花白,坐成一排。前面是一个洗版的水池,雕刻,洗去木屑,继续雕刻。这里的经版工艺精湛,每一笔都雕琢很深,这源于德格土司的奖励制度:抓一把金粉撒在经版上,抚平,陷入文字缝隙的金粉就是刻版工人的工钱。为防止经版刻漏,土司又提出了两面雕刻,这样不但保证了作品的精度,还节约了材料。

印经院二层的一个廊厅里正在上演着真正的“印”与“刷”。一位老人身体微曲,浮在一块雕版上为其“刷”墨,另一位年轻人不断掀起纸张“印”墨,两人默契配合,指尖飞舞,一张张经文就印成了。伴随着高频的印刷,老人不断吟诵六字真言,任凭那低沉急促的声音在楼宇间回响。每一篇恢弘巨著都是这样诞生的吧?眼前看到的印刷工艺与三百年前毫无区别。

雕版、洗版、印刷、分拣、整理、装订成册……印经院中不同位置有整个印经的全部操作。回廊中陈列的雕版有的版刚刚出炉,散发着红桦木香,有的已经沉寂百年。闻着淡淡的墨香,游走在深邃幽暗的雕版木廊之间,仿佛游弋在藏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德格与西藏只隔一条金沙江,假期将满,我不得不原路返回。

当听到从德格搭车返回成都至少需要三天时间的时候,我差点哭了。挤上一辆小面包,我被分配在了一个“加座”上——门口的一个小马扎,没有靠背,颠簸的车子一次次把自己抛向空中,和旁边的大叔一起笑。他不知道我的屁股有多开心,车再颠也比骑车舒服多了。车顶上的小红在晨光下划过了长长的影子,路一下子长了很多。几天前亲历的金色像倒叙的电影一样从车窗中静静地滑过。头顶的云如雪片般飘来,清晨的阳光透过阴霾映红了车上每个人的脸。有人已进入梦乡,一路上的美好记忆会像窗外的风景一样离我而去吗?我将再一次回到城市。

西藏骑行无疑是艰苦的,我为何恋恋不舍?只知道在这里简单而快乐,目标在努力中实现,没了都市中的种种迷茫困苦。翻滚的风马旗、草原上的歌、喇嘛的经、孩子们的笑声,还没有离开我就返回开始想念他们了。路上有人不止一次问我,为什么要骑车上路?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在北京的那栋写字楼中,我喜欢眺望窗外,繁华街道之外眼前总能浮现出这些之字形的山路,它盘旋向上,伸向天际,给人以力量。

在德格遇到了一个盖房子的工地,男人们在房顶上唱歌打夯土,女人在下面运土,场面热烈非凡。一个藏族姑娘吸引了我的目光,运土间歇她突然停下来立在一个土堆上抬头仰望着蓝天。她就静静地立在那儿,长长的辫子垂在脑后,背影真美,猜想她一定是在憧憬什么。一种久违的美妙的感觉!一次又一次骑车上路,也许就是因为在路上,我找到了这些久违的感觉,憧憬与经历,平静与坦荡,燃烧与跳动!

独自骑行无疑是孤独的。在去炉霍的路上,路边一座大山直亘云天,伟岸的山脊光滑得像大地的臂膀,上面长了一棵树,只有一棵。突然觉得那个树就是自己,呆立在那儿看了好久。广阔的高原上只有你和你的朋友——影子,白云翻滚,大地起伏,河流绵延,雪山耸入云霄,风声响起,突然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整个天空都是你的。

路在脚下,勿多言,去感受。

一万公里寻瓜记

文/郑乔尹

我跟在那个男人的身后。他很高,一米九是有的,长得高的日本人是对我们传统思维逻辑的挑战,可是他确实很高。长相也不是标准日本人的长相,不是电视里那种喊着生硬的“嗨!呦西!大大滴花姑娘”的日本人,反而像我老家的某位邻居。那位邻居大叔秃了半个脑袋,发型跟走在我前面的这位日本大叔一模一样。一个人在外面久了,会觉得周围很多人跟故乡人很像,无论他们是欧美的大个子,还是东南亚的小个子,一举一动,甚至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一个表情,都能令你想起记忆深处的故人来——原来地球上的人大同小异。

我瞅着日本大叔的后脑勺,跟在他后面。我们走在京都的大街上,他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而几天前,我还在巴黎。

我决定来日本是因为夏天来了,巴黎的夏天最不像夏天,最高温度都不足以出汗。国内的朋友说我疯了,热得要命的暑天,不好好在凉爽的地方待着,跑到东亚来出汗。其实他们不懂,“热得出汗”也是我记忆里故乡的一部分。说了这么多,理解我的老友肯定会赞同说一句:来日本玩就玩呗,找那么多借口干嘛?

他们果真是最了解我的。

于是我今天跟在日本京都的一位大叔身后,两人穿梭于京都市区的高楼间。太阳浇火似的浇在身上,街上不见几个姑娘,日本姑娘们对阳光避之不及,早躲好了。商店里到处是卖美白产品的商家,跟巴黎不一样,巴黎卖“让您拥有古铜色肌肤”的各种霜啊膏啊,我要是找美白产品,朋友们会不解:脸白得跟屁股一样有什么好看?

大叔拐了个弯,我也跟着拐弯。这条街上,人流稀少。

说起来日本的签证,因为是在巴黎申请的,所以手续跟国内不一样。但我的银存款不够,日本使馆里迟迟不发签证。离机票上的起飞日期只有几天了,绝望际,我忽然收到一笔可观的稿费,签证立马媚兮兮地飘到我面前,赤裸裸地躺着上面印满了樱花,有一朵刚好在我照片的额前,看上去有点儿怪模怪样的美感我整理好行李。因为是夏天,行李不多,再者,巴黎戴高乐机场的手续我很熟悉很快登上法航飞往日本的飞机。飞行过程比飞往上海多了一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到东京已经是第二天中午。

可惜旅馆工作人员对我说:“旅馆只能下午三点后入住。”他们很有礼貌,即使执行到令人发指,也还是很有礼貌,“不行啊,规定下午三点后入住,真的很抱歉哟。”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夏天的东京街头,晴天,中午,阳光极其好,空气有烤章鱼丸子的油味、味噌汤的酱味、牛肉饭的肉味……而我像一条移动的腌鱼拖着发臭的身子在阳光下寻找栖身之地。时间过得再慢也会过去,下午三点之后我冲入旅馆,洗去旅行的风尘之后,天慢慢黑了,东京的夜景清晰浮出夜幕。曾问朋友:“东京的市中心在哪里?”他稍有惊讶,答:“东京哪儿都是市中心啊!“

我选的是池袋的一家旅馆,入夜后,不喜阳光的日本姑娘们一个个都出来了,虹灯闪得到处都是,广告铺天盖地的,不放过任何空隙,令人视觉疲劳。我以经过一天的飞行,会轻易入睡,结果强悍的生物钟让我时刻保持清醒,时差停在巴黎时间。我料想东京的夜景会美过日景,于是凌晨两点后,我走上街头。

这时,我收到约翰的一条信息:帮我带个“油八里”。

我问:“‘油八里’是什么?”

他说:“是一只瓜。”

“这只瓜的名字叫‘油八里’,还是有个品种是‘油八里’?”

“是瓜的品种。”

约翰是这样一个人。他曾到过上海,对上海南京路某家包子铺的包子念念不忘,于是在我某次回国之际,他要求我帮他带一打包子,南京路那家包子铺的包子。我觉得这需要很高的技巧性,包子铺只在早上开门,而飞机是午夜的飞机,时间又是夏天。我必须在买好包子之后,冷藏好,送往机场的途中还得通风凉爽而使包子们不变质,放入托运行李后得让它们不受挤压,但谁也不能保证,经过十二个小时的飞行后,包子是否还能保持原样。即使保持原样也不能保证不变质。

而这次,我来日本,他要求我带个瓜。我非常简洁地说:“带不了。”

他说:“拜托。”

“真带不了。”

“比包子好带。”

“瓜长得像炸弹,万一被海关怀疑,我完了。”

“借口。”

“东京夜里两点了,还让不让人睡觉?”

“时差没那么快倒过来,你不是在街上么?我听到汽车的声音。”他又说,“如果帮我带个‘油八里’,我请你去坐地中海邮轮,玩10天的那种。”

心动,不免也好奇,又问:“这瓜有什么过人之处?”

“很有名的,巴黎米其林三星饭店都用这瓜,一定很好吃。”

我的日本之旅计划是东京五天,然后坐新干线去京都,玩五天后,从大阪机场接飞往巴黎。这是我在东京的第一夜,旅行计划不会因为一只小小的瓜而有什变化,我打算等天亮去超市找找看,而寻瓜的过程中却逛到了著名的东京歌舞一条街。我是忽然觉得来到了非常热闹的一条街上,到处充斥着浓浓人间烟火的饭馆酒肆,灯很亮,异常地亮,突然就有三两顶着超级赛亚人发型的男女出现踩着被酒精浸泡得发软的脚步,游魂一样飘过身边,跟平常所见的拘谨的日本完全不一样。他们叫着,跳着,累了就倒在地上,吐得一塌糊涂。有个黑人路两女孩身边,拉拉扯扯的,女孩不愿意,他又转向其他女孩。有拉客的女孩使拉住一个白人男子,那阵势是不将他拖进店里不罢休。我像是闯进了一个禁区隐隐觉得这里大有巴黎Pigale红灯区的风范,莫不是来到了传说中的“牛郎街”我抬头,头上一个闪闪发光的匾,上面写着“歌舞伎町一条街”,这个牌匾像是界线,里面的醉生梦死,外面的清冷寒凉。我奇迹般地从池袋走到东京边缘,日本的治安是不错,这又让我想起日本人的“巴黎综合征”,大多数来巴黎旅游的日本人会得这种心理病,理由是“想象中的巴黎与现实的巴黎完全不一样”。没错,三更半夜在巴黎街头乱逛,丢一个包一部手机是小事,没出人命是大幸,而东京无此顾虑。东京在凌晨五点后慢慢安静下来,我坐在旅社窗前,祈祷自己已经适应时差,能够在白天给约翰找到他梦寐以求的“油八里”瓜。不幸的是,一觉醒来,又见东京夜景。

这是我在东京度过的第一个夜晚。第二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晚上带我去看烟花。朋友叫小淼,人称小淼兄,来日本已有数年,偶尔会漂洋过海给我寄点日本小产品,什么面膜眼膜化妆品,还有法国没有的眼药水。上次给我寄了一包眼药水。包装特像安全套,上面还有两个汉字:“超爽”!吓我一跳。

同类推荐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探险:探险发现的境界

    探险:探险发现的境界

    想:既然胸衣可以由壁炉旁的热气托起,那么可不可以把这些热气收集起来,让它托运更大的物体呢?好奇的约瑟夫做了一个试验。他用上等丝绸做了一个口袋,然后点上一把小火,将口袋口朝下,把小火放在口袋口,用来加热口袋里的空气。只见口袋开始慢慢鼓起,并飞向天花板。试验成功了。兴奋的约瑟夫立刻把这个发现告诉弟弟,两人联手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试验。这一次试验在室外进行,充了热气的气球升至20多米高才逐渐冷却、缩小,慢慢下沉。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大地瞭望,你会发觉,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 盗命魔主

    盗命魔主

    戏弄众生?毁灭众生?不不不,你们都只是能量而已!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苏城仰天大笑,顿时,无数星球,宇宙,位面化为虚无中的一份齑粉,随后彻底从世上抹去。(人名、地名一切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刘宗周集选录

    刘宗周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深幽的老宅中,一男一女衣衫不整的被推到在鹅暖石铺砌而成的地面上。“老爷饶命啊,老爷饶命啊,是三夫人勾引小的,是三夫人……”长相轻浮的男子,此刻脸色煞白,痛哭流涕的看着冷冷的看着这一幕的男子,这宅院的主人,司马无情。而一旁的女子,似乎还没有从迷蒙中清醒过来,闻言,只是缓缓的跪直身子,茫然的看了一眼说话的男子,在转头看向冷眼看她的男子,她的丈夫。净白的脸颊上还有着异样的潮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石文琇禅师语录

    南石文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宛署杂记

    宛署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大丹直指

    大丹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耳(中篇小说)

    失耳(中篇小说)

    秋日的中午,左石把耳朵丟了不是长在脑袋两侧的耳朵,是他的未婚妻耳朵是个漂亮的姑娘,圆乎乎的脸,像是拿模子套出来的耳朵虽然漂亮,却没有漂亮女孩常有的虚荣,她老实而善良,从不惹父亲瘸羊倌生气耳朵上面有过两个姐姐,都夭折了瘸羊倌为了保险,后面的两个叫了耳朵和鼻子,都是长在身上的肉瘸羊倌没有枉费心机,耳朵和鼻子果然蓬蓬勃勃的,蹿成了大姑娘只是鼻子与耳朵性格不同,她天生虚浮,稍有主见,就给自己取名露丝,而耳朵默默接受着父亲打在她身上的任何记号再有一个月,左石和耳朵就要结婚了,两人为了凑结婚的费用,到城里卖土豆。
  • 报复与报答

    报复与报答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引出一件让伞的小事,但这件小事却让公司的女经理起了报复和报答的心。于是,被报复的女孩在变态富婆家里遭到每天怪异的精神折磨和辱骂,被报答的男孩在女经理的公司里接受接班的历练。最后结果却有些意外,女孩和男孩都得到了原先没想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