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7400000035

第35章 择才篇(17)

大臣们都十分怀疑,虽然李及这个人谨慎、,行为检点,但根本不是驻守边疆的将才,让他去接替曹玮的位置,恐怕不能胜任吧。于是大家都托韩亿大将军去拜见王旦,说明大家的意见和担忧。王旦知道韩亿来拜见他的目的,对于韩亿的话,王旦并不回答,只是说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韩亿几次想让王旦正面回答自己的题,可总是被王旦被岔过去。

后来,李及到了秦州,将吏们因为他不是将才,所以很看不起他。李及吩咐任务,他们都爱答不理的。李及也并不生气,总是乐呵呵的。就在李及上任后不久,秦州发生了一件事情。屯戍禁军中有个士兵大白天在街上抢夺妇女的银钗,官吏们抓住了他,将他带到李及那里。当时,李及正在屋中看书,就将那人叫到跟前,略略加以审问,那人服罪。李及也不再与下面的官吏商量,马上命令将这个犯罪的士兵斩首,随即又悠闲地看起书来。将吏们都很惊叹和佩服。因为他们想不到这个不是将才的李及竟然能够这样爽快地处理事情。

后来,李及的声誉传到了京城,韩亿听到后,就又去见王旦,将李及在秦州的事迹告诉给王旦,并且称赞王旦有先见之明。王旦笑笑说:“戍边的士卒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主将将他斩首,这是很一般的事情啊,有什么好称赞的?我之所以使用李及,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韩亿追问说:“那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王旦继续说:“因为曹玮在秦州任职多年,边境的羌族等少数民族都害怕他,佩服他,所以不敢轻易来捣乱,骚扰边境。曹玮处理边疆的事宜,可以说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假如我派其他人去,他们必然会自作聪明,大大的改变先前曹玮的治理措施,败坏曹玮的政绩。我之所以派李及去,就是因为他为人稳重忠厚,定然会遵守曹玮的事业罢了。”

韩亿愈发叹服王旦的见识和气度了。

用人点拨

作为一个合适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人选,合适最重要,而不是其他。比如王旦荐人,考虑的是秦州所处的边疆这个特殊环境,边疆戍守避讳政治朝三暮四,大局是安定,因此考虑接替曹玮职位的也应以安定为己任,办事稳妥、老成持重的人比较合适。这样的人并不少,王旦为何独独荐李及呢?因为光是办事稳妥、老成持重还不够,还要是曹玮边疆政策忠实的继承者,这一点才是王旦荐李及的根本,在这一点上,切忌逞强、骄躁、好大喜功等等被一般人所赏识的将才特征,相反,藏拙、内敛、韬光养晦这样的内在品质才是继承曹玮事业的最佳人选,而李及全部具备,这样看来,王旦之远见、王旦之远虑实乃选才的佼佼者。

择才者面对一个位置多个候选人的情况时,也要从合适出发考察人才的方方面面,既要对选手的秉性了如指掌,又要有一定的深谋远虑,考虑到环境的重要性,看看选手谁是该环境条件下的最佳生存者和适应者,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够比较中肯地鉴别出合适的人选来。

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

吕端,北宋初期幽州人。少时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对于家庭琐事毫不在意,心胸豁达,乐善好施。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出使高丽。突然海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飓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一船人都十分害怕,吕端却毫无反应,仍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宋太宗赵光义时代,吕端被任命为协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参政知事。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时,曾对宋太宗说:“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丞相。有的大臣认为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太宗却认为:“吕端大事不糊涂!”

终于,吕端成为宋太宗的丞相。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吕端充分体现出机敏、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决策时,吕端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关系到江山社稷大事上,一向不拘小节的吕端却反其道而行。

宋太宗至道三年,皇上赵光义病危,内侍王继恩嫉恨太子赵恒英明有为,暗中串通副丞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除太子,另立楚王元佐。楚王元佐是太宗长子,,因残暴无道,太宗废弃了他。吕端知道后,秘密地让赵恒入宫。

太宗一死,皇后令王继恩召吕端来见。吕端观察到王继恩神色不对,知道其中一定有变,就骗王继恩进入书阁,把他锁在里面,派人严加看守,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皇后。

皇后受王继恩等人怂恿,已经产生了另立楚王元佐的意图,见吕端来,便问道:

“吕丞相,太宗皇上已经去世了,让长子继承王位才合乎道理吧?”

吕端回答说:“先帝立太子赵恒,正是为了今天,怎么能违背他老人家的遗命呢?”

皇后见吕端不同意废除太子赵恒,默然不语。

吕端见皇后犹豫不定,立即说道:“王继恩企图谋反,已经被我抓住。赶快拥立太子才能保天下安定啊。”

皇后无可奈何,只好让太子赵恒继承皇位。

太子赵恒在福宁殿即位的那一天,垂帘召见群臣,吕端担心其中有诈,请求眷恋听朝。他登上玉阶,仔细看了一番,确认是太子赵恒才退了下来。随后,他带领群臣山呼万岁,庆贺宋真宗赵恒登基。

卷帘确认了是自己拥立的皇帝才肯行礼,吕端确实是大事一点不糊涂。

忍耐平时的小事,但对于重大问题的细节却一点也不忽略,所以才能圆满地处理问题。

用人点拨

吕端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这样的人算不算人才?如果纠缠于旁枝末节,那么吕端肯定是不拘小节、糊涂马虎、毛病缠身,选择这样的人办事怎么能够放心呢?所以单看用人者怎么用了,如果转移他做小事的蠢才,把他用在做大事上,那么这个人就是相才。从蠢才到相才,一念之差,就在于用人者的择才观是怎样定位的。一念之差,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一念之差,也可以折了夫人又赔兵,大意失荆州。

这就要求择才者充分把握人才能力短与长、主与次的矛盾,使人才扬长避短,超常发挥。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特质,知道人才是干什么的。比如姜子牙有治国之才,可是却连面粉也卖不好;林肯的总司令格兰特将军才华出众,却嗜酒贪杯……历史上许许多多名人都有十分笨拙、不如常人的地方,然而这就影响了他们光辉的明亮了吗?就黯淡了他们运筹帷幄、统领天下的英雄本色了吗?显然没有,择才者要学会从蠢才中挖掘出将才,从垃圾中挑出金子,这才是择才中最精彩的炼金术。

忽必烈访隐逸成霸业

元世祖忽必烈生于1215年,45岁即位,在位35年,终年80岁。忽必烈登基前所处的时代,是蒙古汗国建立后,向外发动掠夺战争的时代。其铁骑几乎踏遍了东自黄海、西至多瑙河的广大亚欧地区。由于蒙古贵族落后的奴隶主意识和游牧生产方式形成的偏见,在战争中只知抢掠屠杀,不识农桑生产。因此,曾一度使许多国家蒙受灾难,甚至灭亡。当他们入侵中原大地时,依旧兵锋所至,焚掠一空。甚至还有人主张把汉族人全部杀光,将中原变为牧地。这一论调,直至忽必烈即位后方被制止。

忽必烈原是一位只知杀掠的马上英雄,因为其母唆鲁禾帖尼颇信道教、佛教,在和僧道交往时,接触了许多为避战乱而混迹僧道中的汉族贤士,并受其影响,汉化较深。忽必烈也随之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宗教界名士往来密切。所以,当汉族大政治家、学者、诗人、散曲家刘秉忠以出家人身份去漠北时,不但受到忽必烈召见,还充当了忽必烈的最高顾问,“久侍藩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刘秉忠告诫忽必烈“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并将中国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灌输给忽必烈。忽必烈很受教益,非常崇拜唐太宗,并深刻认识到“人才乃治之本”、“天下治乱系于用人”。于是,他开始了多方面的访贤问治。

当时,基于种种因素,中原各族名流在蒙族入主中原后纷纷隐逸山林僻壤。为延揽治国安邦之士,忽必烈偏重访隐逸,并“诏求山林隐逸名士,所在官司,县以奏闻”。而且,一经发现,便以重礼相待,或委以重任,或安置于“集贤馆”内。

一日,忽必烈访得柳城理学家姚枢是位德才兼备者,便立即派人召聘入公署,向他询求如何定国安邦。姚枢便讲述二帝三王之道,还将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汇成八目: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忽必烈如获至宝,即刻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封他为宣抚使,全权负责访求天下隐逸名士。不久,蒙古军出征江南,占领德安,俘虏了一些人。姚枢从中发现了赵复非同寻常,即带其北上,委任其做了太极书院中讲授程朱之学的讲师。

保州人王谔,原是金朝状元,时属河北名流,颇有影响。忽必烈闻讯后,特派赵壁、许国桢专程聘请。王谔来后,忽必烈竟对他“朝夕接见,问对非一”。王谔也将其所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盘托出,令忽必烈极为感慨地表示:“我今虽未能即汗,安知他日不能行之耶。”

陵川人郝经,家中贫寒。他白日上山砍柴,夜晚读书,是位饱学之士。金亡后,迁居顺天。忽必烈闻知他颇有才学,便召他到自己的藩王府,问他经世安民之道。他则劝忽必烈趁宪宗刚死之机,北还争位。忽必烈顿开茅塞,即刻北还,及时赶到,比较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目的。

忽必烈四处寻访隐逸贤士,获得了极大成功。用人点拨忽必烈成就霸业的原因与他四处访贤分不开,不过真正帮助他成就霸业还不只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求贤,而是他正确的选才策略。他选才不是通过考试等知识层面的考察,而是采用“清谈法”,通过问经世安民之道来了解人才,了解政治。这样的交谈可以说抓住了选才的核心意义,就是说你选才,不是拿人才当作点缀,也不是拿人才填补职位空隙,更不是拿人才像使唤家畜一样来使唤,人才对于当道者来说就在于他指点江山,帮助当政者定国安邦,经世安民之道在人才手中运筹帷幄,这样的择才才是共谋大业,才是一针见血,是择才的指南针。

刘向将交谈作为择才的方法,他说:“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才,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一以论道德,二以论法制,三以论策术,然后乃能竭其所长,而举之不疑。”该法有四个明显的优点:一是面对面的交谈,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二是可以灵活、主动地掌握谈话议题,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情况;三是有问有答,可以迅速交换意见和看法,及时沟通感情和认识;四是可长可短,达到目的为止,容易操作。

择才者不妨借鉴忽必烈的方法,面试时直奔主题,直接问对方你对公司、的发展有何建议和看法,也可以算是“经世安民之道”的翻版。只有抓住大问题、大环节,才能看出对方的韬略、见识和胸襟,择才者不对有关企业生存之道感兴趣,而局限于琐碎的知识填鸭,这样做不是太过狭隘了吗?

朱元璋的民意测验法

朱元璋的择才观跟以往的君主都不太一样,以往的君主都是通过举荐、咨询、私访等途径来得到人才、选拔人才,朱元璋却是用“民意测验法”来选拔人才。什么是民意测验法呢?就是看一个官员好不好,别人说了不算,老百姓说了才算,要是老百姓说这个官员好,朱元璋就提拔他、任用他,要是老百姓这个人贪污受贿、仗势欺人,朱元璋就罢免他,还惩罚他,严重了就杀头,这一套选拔规矩含糊不得。

朱元璋说:“大家都厌恶,只有一个人喜欢,未必是贤正;大家都喜欢,只有一个人厌恶的,未必是奸邪。这是因为大家都是出于公心,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的是私心。”

:“正直的人所作所为,给公家办事不会借此为小家谋私利,在衙门也不行贿受贿,执法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私情徇私枉法,而奸邪的人却相反,从这一点就看得出来。”

朱元璋不仅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在统一天下之后,朱元璋开始着手整顿吏治,因为法令不完善,不少官吏被错捕。但经所辖人民为他们申辩和请求,朱元璋就赦免了这些官吏。有的被错捕的官吏因为朱元璋在调查时发现其政绩卓著,反而升了职。朱元璋认为,官吏的好坏,其治下的群众是最清楚的,如能让群众监督,倾听群众的意见,就可鉴别官吏的好坏,也可使官吏不敢胡作非为,不至于冤枉好官,错用坏官。

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太守、县令贪赃残酷的,允许百姓赴京告状。赃物赃款达到六十两银子以上的,斩首示众,还要剥下皮、塞上草。各府、州、县衙门之左,特建立一庙,用来祭土地神,并作为剥皮场,名叫“皮场庙”。官府主管座位旁边,各悬挂一个剥下来塞满草的人皮袋子,使为官者触目惊心。法令整饬严肃,百官职事卓有成效。

用人点拨

朱元璋的公心论是他制定民意测验法的核心,他想真理一定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一个人说好,这个人不算好,千百个人说好才算好;一个人说坏,但是千百个人说不坏,这个人就不算坏。用这个朴素的道理,朱元璋确实抓住了实质、识别人才的要害,伸张了公心的正义,大快民心。

选拔人才为什么要选择民意测验法呢?因为人才总是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既然英俊贤能之人,藏身在农耕、捕鱼、商贾之中,只有充分发动群众,相信群众,才会对人才了解得更深刻,对人才知道得更全面。如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脱颖而出。

建成纳谏重用冤家谢叔芳

谢叔芳原是隋末长安尉,为官清廉,只因下面几件事,成了唐初原太子李建成的冤家对头。

李渊攻打长安时,谢叔芳为保卫隋朝京都,拼死抵抗,射中了李渊之子李建成的坐骑,致使建成落马,险些阵亡。以后,谢叔芳终被反隋军所擒,李渊令斩叔芳,为儿子报一箭之仇。

谢叔芳立而不跪地说:“我射太子坐骑,是为了保卫隋朝江山,绝不是为自己。

齐桓公能重用刺杀过自己的管仲为相,你们为私愤处死一个忠于自己皇上的忠臣,难道你们得了天下以后,不要人家忠于你们吗?”

李渊有感于谢叔芳的话,随即赦免他的死罪,叫他续任长安尉。但李建成的内心还是对这一箭之恨耿耿于怀。

有一天,建成内弟乘车上长安街游玩。车夫因多喝了酒,鞭马过重,马狂奔失控,压死了四个正在嬉戏的小孩。建成内弟也被颠出车外,摔成重伤。谢叔芳将车夫处了死刑。并认为乘车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将建成内弟责打五十杖。

这件事却惊动了建成的妻子。原来,她的几个哥哥都在战场上阵亡,这个弟弟是她娘家留下的独苗。她听到从车上摔成重伤的弟弟还要挨五十杖,料定有死无生。便哭求丈夫说情,为她娘家留下这根传宗独苗。建成无奈,愿出千金为死者抚恤,要叔芳免刑。

叔芳不同意免刑,仍命手下责打建成的内弟。不料打了五十杖后,这个已受重伤的坐车人果因伤上加鞭,一命呜呼。建成岳父得知后,一口气喘不过来,也一命归天。

建成一下子死了两个亲人,一气之下,将叔芳捆绑起来,准备处斩。

同类推荐
  •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由于客户服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本书的侧重点不在于理论的梳理,而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与案例并重,本书为从事各个行业的客户服务工作者们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和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除了理论点评外,更设计了大量的服务场景和实例,内容生动、真实、有趣。描述了这些行业客服人员有可能会遇到的服务难题及应对方法,将这些案例集中在一起,并予以适当的点评与指导,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客户服务人员的要求。
  • 服务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服务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诠释服务广告内容与效果的理论著作,由三个相互联系并呈递进关系的主题构成,分别解答了如下问题:“如何推进服务广告研究?”“服务广告的内容有什么规律”“这些内容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如何产生这些效果?”本书以信息不完全状态下戏服双方的博弈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在服务广告研究中将服务营销范式和一般广告研究范式进行整合的有效路径。
  • 超级产品的本质

    超级产品的本质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本书中,详细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产品之一——“福特T型车”从构想到狂销全球的全过程。关于一个超级产品的一切:理念、构思、设计、检验、改良、简化、人性化、改进生产方法、降低造价、改进使用体验、广告、定价……福特都进行过偏执狂式的反复推敲和实验。一个世纪以后,福特的信徒史蒂夫·乔布斯,将超级产品的思想全面升级、运用到新的领域,又一次用最少的产品拿走了行业最高的利润,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产品,通过对其反复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部分,这才是正确的。要反复问:产品还有没有更简便、更轻便的余地?大多数的生产者,更新产品比改进生产方法快,我们则恰恰相反。
  •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与其他领导艺术类著作不同的是,本书从新的视角出发,对领导科学进行了新的分析与综合;从最新的领导实践中归纳和总结了新的领导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新的领导艺术体系。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热门推荐
  • 只道当时已惘然

    只道当时已惘然

    堂堂千金小姐,怎么会遇到这个男人就被吃定?这根本不是她的风格!想骑在她的头上作威作福?您这位总裁大人,怕是脑子不太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校草的公车之吻

    与校草的公车之吻

    哇,好帅!呜,双唇就这样相撞了,还是在公交车上,众目睽睽,丢人啊!恨意就在这时熊熊燃烧着!刘致远:我们打赌,赌你一个月后会接受我!林思烟:不可能,那只是个奇迹!刘致远:我就是你的奇迹!
  • 落木萧萧滚滚红尘

    落木萧萧滚滚红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是凤平唯一的圣血公主,有传言:得此女者得天下!然而,命运却始终待她不公,从二八芳华到酩酊盛年,她却被自愿地顶着旁人的名字,背井离乡,企求生存。红尘滚滚,多番身不由己,又有谁知她所求?杞:拥我为帝,凤平王位与你,孤都要!予穠:我帮你复国那日,是否就是你弃我之时?羽结:因着一声姐姐,吾得以伴你身侧;也因着这声姐姐,吾不得近你半步。右相府徐灵儿,圣朝宫女赵灵儿,安平王妃予潇氏,圣血女帝凤灵儿,谁有我颠沛一生。吾以一身圣血,拥君九霄云上。红尘滚滚,粗布衣裳,再与我笑叹好了一场! (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准点更新。存稿充足,不太监,不断更,不拖更,不水文,节奏紧凑,入坑不亏。欢迎收藏订阅撒豆评论,爱你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篇论文,分别论述作者对奥斯丁,爱略特,康拉德,哈代,劳伦斯,福斯特等人作品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论点,如时代变迁论,人物中心论,主观真实论,突破传统框子论等,以及她的批评方式,如印象式,透视式,开放式等。尤其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作者以幽默讥讽的笔墨,抨击了当时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被认为是一篇文学界的女权宣言。
  • 润身

    润身

    刘美好为了一个月的工资,跟张会计在办公桌上有了这辈子的“第一次”,随后被迫离开工厂,离开县城,离开老包,千般流转,最终还是回来当了老包的老婆。老包留着长发,在工地轧钢筋,在工棚的墙上写诗,理想是当一名塔吊司机,却跟着工地老头当了小偷,积习不改,最后成了一方痞子王。老包跟小月吴发生了一些爱情,小月吴在红星浴池撕澡票,千娇百媚,名声不好。老包始终搞不透小月吴,是不是真的像流言传说中那样是个骚货。小说《润身》集黑色、喜剧和嬉闹于一身,文字气息独特,不仅带来欢畅的阅读体验,还以一种诚实的目光,关注底层人物的生枫、尊严和厄运,更以内涵的深刻性抵达人心深处。
  •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因为得罪了地仙墨染,秦天立下三年生死之约。在这三年里,秦天又有什么逆天传奇呢?
  •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这是一部书写战国历史的大众历史读物。从三家分晋拉开战国序幕,七雄并起,逐鹿天下,到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吞并东方六国,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写出了贯穿乱世的经典故事和经典人物。这些故事出自于《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书,跌宕起伏,脍炙人口。聂政之刺韩,荆轲之刺秦,苏秦、张仪之励志,孙膑、范雎之复仇,孟尝君围魏救赵,商鞅变法,诸子百家绽放思想之花,后世的民族精神、思想文化、政治制度,无不在战国的故事中追根溯源;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军事家的用兵之道,政治家的韬略智慧,哲学家的深邃思想,对后世深具启发。
  • 归君安

    归君安

    宠溺版:人人都知江湖上有个潇洒恣意的剑客书生,一袭白衣加几两清酒便俘获众侠士儿女。一日闯进勾栏院误夺美人欢心,引得许多个官家子弟不满上奏。谁料那口信还没到,官家上就有人拦了下来送信。公公:沈大人说了,江湖之事官家管不得,望各位好好斟酌行事。介绍版:一代大侠,无情剑于身,狐狸面具于上。他是新时代的新标杆,江湖儿女们的楷模。要问他是谁?书生是也。问他有何本事?上到高庙朝堂搅动风云,下到江湖一剑泯恩仇。文能执笔泼墨写诗,武能十步杀一人。题外话:月下:你们看这么吹他行吗?沈意知/叶殊:勉强一看,再接再厉月下:好嘞!
  • 钟意你倾心我

    钟意你倾心我

    他南钟裔从未想过此生最执着的一件事就是喜欢一个人可以从小到老。而林倾心此生最心动的一件事就是不知不觉被这么个优秀的男人喜欢了一辈子吧。当南钟裔再次遇见林倾心,他表面很沉着淡定,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或许这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在等她,这次他可能不会轻易放过她了。南钟裔:十年真的太久了,久到他感觉自己都老了,怕再不抓住她,好好爱,那颗心就跳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