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3300000041

第41章 侯为贵: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做法

侯为贵:1941年出生,籍贯江苏,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84年,他创建中兴通讯的前身——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后改组为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1997年10月,他发起成立国内第一家以通信设备制造为主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2004年起出任公司董事长。同年入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信息产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中国十大科技领袖”等荣誉。

侯为贵在企业创立之初,就在企业名称里融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期盼。这个名字,也浓缩了中兴通讯一直以来努力振兴民族通信产业的核心追求。

1984年8月,航天国企691厂派出时任技术科长的侯为贵到深圳筹备合资办厂,他在特区火热建设的氛围中奔走联络,6个月后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280万元人民币,这家企业便是中兴通讯的前身。成立初期,这家公司依靠开展来料加工进行原始积累,先后组装过电话机、电子琴、冷暖风机等产品。

1987年,侯为贵看到了通信行业大发展的机遇,选择通信行业作为企业主攻领域,并力主走自主研发之路。1987年7月,该公司第一件自主研发产品——ZX―60模拟空分用户小交换机通过技术鉴定并获得邮电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随后,具有自主产权的第一台国产化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也在1989年诞生。

随后,中兴通讯步入快速发展的腾飞阶段:1998年,中兴通讯中标孟加拉国通信工程项目,是中国通信企业通过国际竞标获得的第一个工程总包项目;2001年,中兴通讯获得联通110万线CDMA合同,打破国外垄断;2004年,中兴通讯为雅典奥运会提供全面的宽带服务,成为第一家为奥运会提供通信设备的中国通信厂商;2009年,中兴通讯在全球电信设备领域跃居前五位,手机终端跻身全球前六名。

在侯为贵的带领下,中兴通讯与国际电信制造传统巨头展开激烈竞争,屡次打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史上零的记录。多年来,公司业绩和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在履行社会责任、科技创新能力及市场战略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在中兴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互联网热潮消退导致全球的电信市场出现滑坡的大背景下,中兴通讯能连续几年保持高度稳定的增长实属难得。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兴通讯成熟有效的市场策略,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以充分分享市场变化带来的成果。

按照侯为贵的说法:“紧贴市场就是一个不断释放风险的过程,在核心竞争能力方面,公司在技术和市场这两块一直抓住不放,这是公司的主要竞争能力。也有人说是行业的原因,其实行业不是最主要的。紧密结合市场,具备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对所有企业来说应该都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正是把技术与市场结合,才使得中兴20年间在历经六次转型,不断调整战略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把握住了机会。

1995—1999年,中国电信市场以高于GDP 4~5倍的速度在增长,这种速度在1999年以后由于电信的分拆而放缓,仅以一位数的速度增长。但这几年间电信市场有两个亮点,一个是CDMA,一个就是小灵通。中兴恰恰是抓住了市场上仅有的这两个机会,缩小了与华为的差距。

在华为等市场领袖的眼中,“小灵通”没有技术领先性,缺乏战略性投资的价值;而CDMA95标准更是明显落后于CDMA20001X的过时技术,但是,从2004年全国“小灵通”用户已近6000万的惊人数字,以及中国联通宣布首期网络建设全部采用95标准,不难看出现实的市场需求爆发的威力。中兴通讯在这一轮的电信业务较量中,能够鹤立鸡群,异军突起,便是比任何一家企业都更贴近市场。

中兴通讯采取的是跟随者的紧贴策略,紧跟先进技术,不超前,不冒进,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不会过度投资,但是在看似温和的表面背后,却是对市场机会的深刻洞悉和快速把握。

当许多人视PHS为淘汰的技术时,中兴通讯却毫不犹豫地扛起了中国“小灵通”市场的大旗。就拿“小灵通”业务来说,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到:中国电信为了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一杯羹,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移动网,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有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昂贵的移动通信费用使得市场对廉价的替代品充满火山爆发般的期望。

一直以来,“跟随策略”使得中兴成功规避了很多风险。但与所有的跟随者一样,中兴又无时不在寻找着突破的机会。而中国联通建设CDMA网络的机会,对在GSM领域一直落后于跨国巨头的中兴通讯来说,可谓至关重要。更何况,当时在全球范围内CDMA的商用程度也并不很高,只有2000万左右的CDMA用户。这就意味着:无论从技术优势还是市场份额来说,全球厂商几乎处于同一起点。而中国厂商则还有了解中国市场和制造成本上的天然优势。

1998年春,在北京郊区小汤山附近的一个宾馆里,中国联通第一次CDMA招标的项目中途夭折。在那次招标中,项目投标商包括了从朗讯、爱立信到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跨国电信制造商,国内厂商则有深圳的中兴和华为。就在招标正在进行中,突然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理由是“与高通公司的知识产权问题尚未解决”等。

当时中兴也一度犹豫是否要保留CDMA95项目,最终中兴留下了,并继续投入小规模研发当时已经被视为落后技术的CDMA95。2001年5月,中国联通第一期CDMA终于正式招标,而最终选用的标准恰恰就是CDMA95的加强版!这使中兴能够在没有国内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竞标,并一举争得10个省共7.5%的份额,成为国内电信设备商中最大的赢家!其后,在2002年11月底联通CDMA二期建设招标中,中兴又获得了总额为15.7亿元的12个省份一类主设备采购合同。

其实,中兴从市场需求入手,抓住最重要的三点:在中国,频段是一种稀缺资源,任何人都不会允许让移动的频段有一段空白,而95标准正好可以利用这段空白;95标准已经不逊于GSM,从安全性能的角度考虑,这么大的移动网,如果没有经过95这个阶段的检验,一下就上2.5G的水平,实际上风险非常大;即使决策是采用2000标准,中兴也要从95做起,因为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95标准的积累而直接研发2000标准,将是非常难的。而当时联通招标时,华为的2000标准研发却还没搞出来,很大程度上也是归因于此。

2002年中兴业绩能逆势上扬,其中小灵通贡献了30多亿元的收入,可谓功不可没。2003年,小灵通更贡献了70多亿。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小灵通在技术上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一项落后于时代和未来应用的技术——尽管它具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的好处。而在侯为贵眼中,其实中兴对小灵通的决策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复杂。因为任何技术都需要与市场结合,并由市场来驱动。而面对技术先进性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侯为贵依然对小灵通不离不弃,依据有四:

第一,电信分拆以后,中国移动的移动业务发展迅速,而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业务增长缓慢,为了保持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电信也一直想建一个移动网,从快速增长的移动市场分得利润;第二,中国电信的用户需要一种可以替代固定电话的移动产品,因为发展到每人都有一部手机短期内还没有可能性,但由于小灵通有资费上的优势,其费用相当于固话,需求是必然的;第三,3G的启动不会很快,但这个市场需要提前培育,小灵通可以为未来的3G培育用户;第四,小灵通并非落后的技术,并已经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日本的PHS网络主要用于数据业务,目前尚很有价值,说明技术上是有保障的。

最终中兴能抓住小灵通的市场机遇,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兴看到了技术与市场的结合点。中国电信在固话业务增长放慢的情况下,要求新市场增长点,各省的电信运营商需要有业务的增长,除了小灵通别无选择。虽然信息产业部从一开始就不支持发展小灵通,但小灵通业务依然在全国得以推广。

3G,无疑是当今中国通信业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在中国政府迟迟不发放3G牌照的时候,中兴下一步的市场策略又是如何计划的呢?中兴则一边在WCDMA上有节奏投入,不声不响与大唐一起起草TD-SCDMA国际标准,一边依靠CDMA95标准大规模商用的基础,平稳地向CDMA2000过渡。从市场角度来看,WCDMA、CDMA2000和TD—CDMA在中国都有可能应用,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兴采取了全面跟进的策略。到2004年年底时,中兴WCDMA已经完全具备了大规模商用的能力。除WCDMA外,中兴在另外两大主流标准——CDMA2000和TD-SCDMA上都打好了算盘,中兴是国内唯一一家在CDMA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应用的厂商。在联通市场取得突破后,中兴并没有放松后续产品的研发,这意味着在CDMA2000标准上中兴占有优势。TD-SCDMA方面,中兴与大唐电信一起获得了TD-SCDMA标准和起草权,预计今年6月即可推出TD—SCDMA系统的全套商用系统。在这三个系统上全面布局以后,中兴有望再铸新的辉煌。

1.便宜货里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现在因为很多冒牌的假货充斥一些市场,所以它也卖得很便宜,把价廉物美的概念慢慢就冲淡了,事实上就有一些产品价格并不是太高,但还是质量比较好;有的产品价格很高,但未必质量就好。

2.中国应该说技术人才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高技术低成本的优势。

3.赚钱的事情也是二八原理,实际上真正有利润的产品的订单也就是20%~30%,其他的单子都是微利或保本,也有少量订单是赔钱的,是为了占市场,为了以后能够多赚一点。

同类推荐
  • 战胜心魔

    战胜心魔

    这是一本引导人们运用正向思考,摆脱恐惧,走向自由与成功的成功学读物。在书中,希尔敏锐洞察人性,揭露人们如何交出自己的命运之主控权,让负面思考、消极宿命和肉体痛苦任意宰割自己的人生。同时,希尔帮助我们认清了追求个人目标时的四大障碍──恐惧、拖延、愤怒和嫉妒。通过与魔鬼一问一答的形式,希尔教导人们如何突破禁忌,如何摆脱恐惧、怀疑和依赖,摆脱自建的牢笼,从而走向自由和成功。
  • 这样工作没压力

    这样工作没压力

    能否认,我们身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就拿学生的学习来说,课业负担异常繁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要承受巨大的学习负担。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家长也好,都已认识到这一弊端,大声呼吁并采取一定措施为孩子减负,但效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以极强烈的紧迫感,让你无法停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不居人后,人们拼命给自己增加压力。学习是这样,工作、婚姻、生活以及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
  •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对博大精深国学中的各种成功谋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剖析,精选了大量的权威、实用、典型的案例,并结合时代特点阐述其要义,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力求为读者朋友构建成功人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优秀的品质是人生大厦的基石,是决定人生成败的终极力量。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必要的品质,打好基础,未来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更远大。本书深入阐述了30种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帮助青少年在成长中塑造和完善自我,建立属于自己的品质体系,以优秀的品质成就卓越人生。
  • 女人好礼仪,职场好礼遇

    女人好礼仪,职场好礼遇

    礼仪是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以及人格魅力的最好展现,修炼良好的礼仪,能够帮助你瞬间凝聚人气、建立各种人脉;能够让你换取好感,赢得信赖;能够使你在各种环境巾温文尔雅,如鱼得水。尤其是在职场当中,竞争也许是激烈的,但是那些进退有度、彬彬有礼、懂得职场礼仪的女人却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她们用最优雅的姿态、最得体的语言,在职场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因为,成功的女人未必就一定是强势的,仪态万方的女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庶女倾城:这个御史有点撩

    庶女倾城:这个御史有点撩

    叶家庶女叶涟漪,被当家主母送入宫中太学做了侍笔宫女。叶涟漪是个活生生的草包性子,太学中日日陪伴皇子们进学,学了三年依旧是文不成武不就,气的教书师傅狠狠的抽了一顿手板,终于是有点起色了。待到五年之后,京中谁人都知道,太学中有个侍笔宫女。学识渊博,敢于惠文帝御前与外藩使臣力争高下。长大之后更是不得了,一力扶持新皇登基,攘助邻国太子篡位。 后来,此女成为了史上唯一一个在后宫编纂史书的御史皇后,留下了珍贵史书《孝武年史》。 众臣:今天御史大人也没有来上朝啊。 皇上:咳咳,皇后今天身子不舒服。
  • 樗下读庄

    樗下读庄

    《樗下读庄》一书是学者止庵先生研究《庄子》及后人评注《庄子》的心得。止庵先生认为,如果有一本书能够让人不厌其烦花费一生精力翻来覆去读,也无非就是《庄子》了。《樗下读庄》一书中,止庵先生认为,“吾丧我”是庄子的主体,贯穿庄子的全部思想;“自适其适”是《庄子》的终极之处。在止庵先生看来,其他先秦哲学关心的是都是两个人的事——“我”之外,还有“你”“他”;《庄子》关心的是一个人的事——这世界上只有“我”,一切都发生在“我”的头脑中。《樗下读庄》一书,从体例上,以先出《庄子》原文,之后是止庵先生的读庄心得,和对前人读庄的评议。从学术研究的意义上来讲,《樗下读庄》也是研究庄学不可不读的著述。
  •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韩国、日本、欧美万千人士都在追寻的终极幸福手册——《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年度心灵抚慰大作,温暖感动持续升温!纠结、痛苦、失望、遗憾、焦虑、内疚……这些负面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让原本精彩的人生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纠结,体会不到宽容、真诚和美好。这是因为你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能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就会发现全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强大的、乐观的、自信的自己挖掘出来。《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从九大方面带你解读真实的自己,并配以心灵调适良方,让你读懂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快乐地工作、生活!本书由李素文著。
  • 常务副县长

    常务副县长

    于光汉是某县常务副县长,有人说他受贿嫖娼,有人说他使价值千万的国有资产流失,还有人说他竟然在县府和女人胡搞,真真假假,他被纪委双规审查了。而且,就在这不久之前,他发现他的妻子有了外遇……县政府仍然在旧筒子楼里办公,六个副县长的办公室一字排开,一间挨着一间。常务副县长于光汉刚进办公室,挂职副县长刘玉成就踱了进来,在于光汉对面坐了,一脸不好意思,好像有话要说。刘玉成到任还不到一个月。于光汉主动问,怎么样,县里穷,比不上你们省城,这一阵也胡忙,没和你好好聊聊,还习惯吧,有没有什么困难。刘玉成苦笑一下说还好,然后说,有个事我想向你反映一下。
  • 麻辣农女

    麻辣农女

    【古言1V1】病娇偏执纨绔的赫连王爷突然变得呆萌。被世人说败坏门风的李星星突然变成某人掌上明珠。“星星大人,您说我长得可爱吗?”“呵呵哒,你要是可爱世界上就没有丑的。”一对欢喜冤家。一段山盟海誓。李星星放火,赫连倾城添柴。李星星杀人,赫连倾城递刀。李星星:赫连倾城,你要大声说出你的爱!赫连倾城:我赫连某,一辈子最爱李星星……的枕头……的主人!见到赫连倾城之前李星星不知道竟然可以喜欢一个人到如此地步,甘心共赴地狱。“倾城,让我和你一起堕落吧!”“你这个女人说什么堕落!滚!”他为她赴汤蹈火,她为他万死不辞!PS:文风甜中带虐,结局美好,至少百万完结。欢迎入坑,不喜删书。
  • 随身而没

    随身而没

    1976年,“文革”结束了,大上海的一批青年职工却被送往位于内地深山的“小三线”。他们的青春与不安分,统统都被锁在深山里。男男女女,惹是生非,渴望脱离,却一再被折翼。这是一段真实的过往,许多人至今没有从当年的“发配地”回到生身之地的上海。最终成功离开的徐长卿,见证了他的师傅朱紫容在人心险恶中泥涂没顶的悲剧;被他崇拜有加、几乎无事不能的老叶,却落了个颓死医院,孤孀任人欺。是谁夺走了他们的希望?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悲剧?再强悍的人,再有才的人,却只能空让一身抱负随身而没。这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它从一个出色的故事被揭起。
  • 泄密

    泄密

    副市长从楼上纵身跃下,其背后的原因可以任由我们猜测:他自杀之前做过什么?遇到过什么?是谁给了他这样做的勇气?杨少衡《读一个句号》揭示官场的盘根错节与错综复杂,以及正直良知立足官场的艰难与无奈,读来令人感慨,也有警示作用。杨晓升主编的《泄密》便收录了这篇小说,除此之外,还收录了袁亚鸣、曾瓶、毛建军、丁力、王昕朋、梁晓声等七位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
  • 寻游星路

    寻游星路

    "有限交流,有限接触,有限回应,有限干涉",这是人类为自己文明发展定下的方针。少年生长于偏远的星系文明社会中,在无法获得先进科技,进化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凭借星灵与星图,探索宇宙之密,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进化道路,成就一番伟业,帮助人类联盟实现它的宇宙独霸之梦。
  • 超兽武装之大哲人

    超兽武装之大哲人

    火麟飞被鬼谷操纵了分身。他除掉了自己在其他平行宇宙的分影显影(其他平行共存的火麟飞),但是鬼谷并没有料到自己会被别人算计至死,他只不过是一个渺小的棋子而已。铁幕之后的人们自以为操纵着这个世界,却反而将自己推入了浩劫。火麟飞没想到,最终,自己,竟然亲手将最后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推入灭亡的深渊。不过作为一个超兽战士,他已经平衡了这个世界的力量,再也没有人能够统治什么了。因为一切都没了。但是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