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700000005

第5章 立志修身篇(4)

陈寔(shí)即陈太丘,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县东)人,东汉官员、学者。他以行德政、施仁爱闻名于世。

陈寔曾因得罪权贵而归隐乡里。时逢灾荒,老百姓生活贫困,心怀天下的陈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常常夜不能寐。有一夜直至凌晨时分,他还在辗转反侧,突然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悄悄探望,发现一小偷正躲在房梁上。他没有大喊捉贼,而是赶紧爬起来,把所有的子孙叫到面前,对他们加以教导:“做人,一定要勤学自勉,一定要堂堂正正,千万不可走上邪路。做坏事的人并不是天生就坏,而是平常不学好,不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就养成了坏习惯,这样,本来可以成为正人君子的,结果却变成了卑鄙小人。你们千万不能学梁上君子的这种行为。”众人一听这话,忍不住抬头张望。躲在房梁上的小偷羞愧难当,他赶紧跳下来,捣蒜似的叩头谢罪。陈寔赶紧扶起他,说:“我知道你也是为生活所迫,但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堂堂正正做人。我家人口众多,生活也不富裕,没有多的物资馈赠你,这里有两匹绢,你拿去换点粗粮吧。只是,从今往后,你要改恶向善,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千万不能再走邪恶之路。”小偷早已是痛哭流涕,不停地点头称是。

陈寔遗盗的故事很快在当地流传开来。自那时起,很长一段时间,那里都没发生过盗窃这类事情。

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

【注释】

居全:掌握全局。称:声誉。

害物:伤害他人。

【译文】

行德政以掌握全局而获得声誉,施仁爱以不伤害他人而声名远播。

【道理】

要想以德政和仁爱征服天下,就得观瞻全局,顾全他人。

殷仲堪仁爱量刑

殷仲堪,东晋末年官员,素有德政、仁爱、忠孝的美好声誉。他初任荆州刺史时,朝野注目,都期盼着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殷仲堪走马上任后,并没有大的举措,而是施行仁政,润泽百姓。有一次,他查看狱案文件时,发现桂阳人黄钦生被判死刑,便亲自过问:“黄钦生何故而获死罪?”

“诈言父母死亡。”主管官员回答道。

“罪该万死,利用已死父母办丧事而敛财。”另一官员补充道。

“什么,已死父母?”殷仲堪觉得事有蹊跷,“这到底是咋回事?”

主管官员赶紧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详细报告了一遍。殷仲堪听完,沉默片刻,说道:“法律规定,如果诈言父母死亡而服丧敛财者,依照虐待父母罪,当斩首弃尸。但仔细推究这一法令,是指父母都还活着,却诈言父母已死,穿上丧服,大办丧事。这确属忤逆不孝,天理不容。但黄钦生的父亲已死多年,他为了骗财而办丧事,做了荒谬不法之事。这与父在而言亡相比,就相差很远了。所以,此案得重新审理。”

后来,殷仲堪亲自走访,打探黄钦生平时的做事、为人,最后,赦免了黄钦生的死罪。殷仲堪讲人性,仁爱地执法量刑,受到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启晨光于积晦,澄百流以一源。

【注释】

晦:昏暗。澄:澄清。

【译文】

开启晨光于昏暗之中,澄清百流而归于一源。

【道理】

立志敬德,仁爱修身,就能安定时局,威震四方。

孝文帝迁都

同类推荐
  • 下乡养儿 (增订版)

    下乡养儿 (增订版)

    作者冯丽丽的文字像摄像机一样忠实记录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孩子天天的细微变化。作者在书中没有推销观点,没有抱怨批评,虽然她有非常浓郁的情感,却一直控制着不去表达,不去说破。作者冷静、克制、琐细的笔法,很像那种昂贵的光学镜头,捕捉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节。而那样的细节,正是令成人世界的我们思绪万千、心灵震颤的部分。现有的林林总总的育儿类图书为我们提供了种种解决之道、成功之钥,而本书作者一家三口,却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它别开生面地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经验之外的情与景,痛与爱。
  • 布赫访谈录

    布赫访谈录

    本书是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的访谈录,内容涉及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西部大开发、农村小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内容。
  • 东园公记

    东园公记

    本书是林鹏先生新近编写而成的散文集,大部分的文章是跟林先生当兵时期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强,可供文学爱好者品读。
  • 岁岁年年有光

    岁岁年年有光

    《岁岁年年有光》精选汇集了周有光先生百岁之后所思所想所虑。近十年来,除了写作,周有光先生还在他的小书房里与许多来自各地的文人访客谈笑对答,这也成为他晚年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具特色的方式之一。这本谈话集分为对谈和采访两部分,既有他对自己一生难忘经历的回顾,更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对世界历史的走向、社会制度的变迁、国家未来的发展的关注。在一问一答之中,浓缩了百年的人生智慧。本书也是周有光先生晚年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与呈现。
  • 掌声响起来

    掌声响起来

    本书收录了石绍平57篇散文,分为“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书房中的幸福、正气不可无、白发新娘、传奇的钟祥”五个篇章。“亲情、友情、爱情从他笔下汩汩的流淌,铁肩、道义、正直在他文字中悄悄的诞生。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笔调,献给你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一颗悲悯的心”。
热门推荐
  • 毒妃很逍遥

    毒妃很逍遥

    一个天生容貌丑陋,一个身背杀父之仇,“即便作为女儿家天生不会女红又怎么样?我会易容术,即便不会弹琴又怎么样?我百毒不侵,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将我的全部夺取,我也愿意用自己的意志让她终身拿不到她想要的东西,就算是误嫁,这天下,还是得我这毒女做主!”
  • 玄冥纪

    玄冥纪

    遗腹之子上青山,半是闲来半是烦。时间一晃三年过,天下已是风云变。</p><p>乱世将起,谁与争锋。青山之中,剑动苍穹。大道为何?苍生刍狗。
  • 血染江山如画

    血染江山如画

    背景:沧月,云甸,南溟,犀照四国。人物:乔铃儿(简称大乔),草原上的第一美女,在遇到耶律完颜这个敌国的大王子后,就有些趋向于“悲情”的女主了。弟弟被糟蹋?还要替仇人办事?不愿意,也得愿意。既然明着不能反抗,她只能暗中使坏,却没想到竟因此无意中得知离奇的身世,卷入了另一场盛世狼烟。且看她如何为复仇为生计步步为营?于盛世繁华中歌舞春风,扶摇直上。谈笑饮茶间,步步杀机?独孤倾珏,犀照国的小王子,暂为云甸国的人质。号称为云甸国的少女杀手。长相还过得去,可出尘脱俗的谪仙气质相当变态。动不动就若有若无的笑意,杀伤力指数相当高。和铃儿关系暧昧。耶律完颜,万恶之源,说是罪魁祸首也不为过。美型男、邪魅,腹黑?一肚子的“坏水儿”,野心极度膨胀,据说喜欢小乔(额,铃儿的弟弟),有十足的占有欲,典型的渣攻!人贱人爱!秦昭明,(作者习惯性地称他为阿明),将军?占个坑,日后出现的时候在介绍。耶律伯颜,云甸国三王子殿下,喜欢铃儿,喜欢到可以不问缘由地为她做任何事儿?原因?纠葛?是爱还是恨?暂时不明!乔轩宇(小乔),好可爱的弟弟啊~比铃儿还要惊艳的容颜,印象,白衣胜雪,绝美如仙!非要说点啥的话,加上眉间的一点朱砂。妙人!南风傲,据传是江湖第一杀手,偶尔唧唧歪歪的废话多了些,喜欢轩宇,毫不掩饰的那种。弱爆的师兄,是忠犬攻?!.............其余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将一一粉墨登场。重申一遍,本文不是耽美,不是耽美!有些涉腐,没有H.有也被和谐了。文案:刀戟相向,战马嘶鸣,红颜起干戈。人人都道是她的错,那么她只能一错再错.........
  • 交错时光的爱情

    交错时光的爱情

    他双手搁在书桌上,修长手指中捏着薄薄几页纸,也抬起头来看她,浓密整齐的长眉微蹙,狭长的单眼皮眼睛自带一抹浅淡的忧郁,被太阳晒着的那只眼瞳呈现出茶色,像一颗透亮的茶色水晶,流金熠熠。----“丫头,你记住,我叫秦丰,秦始皇的秦,大丰收的丰,秦丰,29岁,单身,求偶中。”----她静静看去,就看见如水流动的云雾中,一个高挑的身影渐渐清晰,那张妖孽的脸,破开云雾显露出来,恍如山间精魅现身。“嗨。”他对她展颜而笑,笑容肆意而蕴含邪气,“这么巧,竟然在这里遇见了你啊。”----“你说你没有合法的身份,我给你,嫁给我,做我合法的妻子。”----“她遭受的痛苦,我要你百倍千倍的偿还,你还想要得到幸福?下辈子都别想!”……
  • 长安花开不见君

    长安花开不见君

    大概太过轻易的爱,得到就不会珍惜。所以太过轻易得到的人,总是弃如敝履。如果相爱是一个诅咒,那她大概永生无法脱身。因为无论她再怎么想一剑断情,却发现永远忘不了那人。等过了一季又一季的花开,这一次,他会不会如约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不是合格的捉鬼人

    我不是合格的捉鬼人

    我叫白十一,现在还是一名学生,还有一个身份便是茅山第十八代传人,只不过,自我上任以来,没有见到过一只鬼。
  • 我真不是大仙尊

    我真不是大仙尊

    “啊这,这圣光!”“你,你是大仙尊?!”“魑魅魍魉,你怎么变成大仙尊了?”“少主,你弃暗投明了吗呜呜呜不要抛下我们!”什么大仙尊?我真不是大仙尊!PS:书友群774203404
  • 我的通灵男友

    我的通灵男友

    只是不小心救了个男人,没想到居然还会招来小鬼?天啊,这让做为明星的她如何是好?命运简直是给他们开了个大玩笑!什么?他居然是个通灵师?这是二十一世纪好不好!她救的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啊?除了把鬼招上门,居然还有各种层出不穷的追杀……
  • The Four Million

    The Four Mill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人生在世,谁愿求人?人生在世,谁又能不有求于人?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不可能不遇到求人办事的问题。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想要在事业上谋求发展,怎能不好好学学办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