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700000024

第24章 在北大听作家学者交流论道(1)

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龙应台

龙应台

2010年8月1日,台湾著名文化人、前台北市文化局长龙应台女士应邀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发表了演讲《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又名《我们的“中国梦”》)。龙应台在演讲中回应“南方周末”请她谈“中国梦”的要求,侃侃而谈1949之后,台湾人面对“中国梦”的破灭与转折,最后期待中国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崛起于世界舞台。

龙女士的演讲激起了现场千名听众和大陆思想界、文化界乃至政界人士的巨大反响。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其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接到电话,希望我谈谈“中国梦”,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还有中国梦吗?”

沉静下来思索,1952年生在台湾的我,还有我前后几代人,还真的是在“中国梦”里长大的,我的第一个中国梦是什么呢?

我们上幼儿园时,就已经穿着军人的制服、带着木制的步枪去杀“共匪”了,口里唱着歌。当年所有的孩子都会唱的那首歌,叫作“反攻大陆去”:

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

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

大陆是我们的国土,大陆是我们的疆域

我们的国土我们的疆域

不能让共匪尽着盘踞,不能让俄寇尽着欺侮

我们要反攻回去,我们要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反攻回去

把大陆收复把大陆收复

这不是一种“中国梦”吗?这个梦其实持续了蛮久,它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图腾,也被人们真诚地相信。

仓皇的50年代进入60年代,“中国梦”持续地深化。余光中那首《乡愁四韵》传诵一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1949年,近200万人突然之间被残酷的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甚至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的海岛上。在战火中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到了岛上的人,思乡之情刻骨铭心,也是无比真诚的。那份对中华故土的魂牵梦绕,不是“中国梦”吗?

梦的基座是价值观。

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种“悲愤”的情结中挣扎着,我这代人在他们乡愁的国家想象中成长。但是支撑着这个巨大的国家想象下面,有一个基座,垫着你、支撑着你,那个基座就是价值的基座。

它的核心是什么?台湾所有的小学,你一进校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进入教室,简朴的教室里面,墙壁上也有四个大字:“礼义廉耻”。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万的“格言”里找出那个最最基本的价值的基座,大概就是这四个字。

小的时候跟大陆一样,四周都是标语,只是内容跟大陆的标语不一样。最常见到的就是小学里对孩子的解释:

礼,规规矩矩的态度。

义,正正当当的行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别。

耻,切切实实的觉悟。

上了初中,会读文言文了,另一番解释就来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篇“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顾炎武“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这些价值在我们小小的心灵有极深的烙印。

2006年,台北上百万的“红衫军”包围“总统府”要求陈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飘着大气球,一个一个气球上面分别写着大字:“礼”、“义”、“廉”、“耻”。我到广场上去,抬头乍看这四个字,感觉好像是全台湾的人来到这广场上来开小学同学会了。看着那四个字,每个人心领神会,心中清晰知道,我们在乎的是什么。

除了价值基座,还有一个基本的“态度”。我们年纪非常小,可是被教得当年志气非常大,小小年纪就已经被教导,把自己看成“士”,“士农工商”的“士”,10岁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将来就是那个“士”。“士”是干什么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我初中一年级的国文老师叫林弘毅,数学老师叫陈弘毅。同时期大陆很多孩子可能叫“爱国”、“建国”,我们有很多孩子叫“弘毅”。我们都是要“弘毅”的。

对自己要期许为“士”,对国家,态度就是“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是蒋介石的名言,我们要背诵。十一二岁的孩子背诵的就是这样的句子,用今天的眼光看,挺可怕的,就是要你为国家去死嘛。

然而在“国家”之上,还有一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对13岁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期待,气魄大得有点吓人。饶有深意的是,虽然说以国家至上,但是事实上张载所说的是,在“国家”之上还有“天地”,还有“生民”,它其实又修正了国家至上的秩序,因为“天地”跟“生民”比国家还大。

14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国语”,“国语”是两千多年前的经典了,其中一篇让我心里很震动: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最后一句,简单几个字,却雷霆万钧,给14岁的我,深深的震撼。

就是这个价值系统,形成一个强固的基座,撑起一个“中华大梦”。

我是谁?

这个中国梦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质变。

1971年,“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台湾人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变成了孤儿。可是,最坏的还没到,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断交,这个“中”指的是当时的“中华民国”,也就是台美断交,中美建交。长期被视为“保护伞”的美国撤了,给台湾人非常大的震撼,觉得风雨飘摇,这个岛是不是快沉了。在一种被整个世界抛弃了而强敌当前的恐惧之下,救亡图存的情感反而更强烈,也就在这个背景下,原来那个中国梦对于一部分人而言是被强化了,因为危机感带来更深更强的,要求团结凝聚的民族情感;大陆人很熟悉的《龙的传人》,是在那样的悲愤伤感的背景下写成的。这首歌人人传唱,但是1983年,创作者“投匪”了,歌,在台湾就被禁掉了,反而在大陆传唱起来,情境一变,歌的意涵又有了转换。

你们是否知道余光中《乡愁》诗里所说的“海棠红”是什么意思?

我们从小长大,那个“中国梦”的形状,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地图,包含外蒙古,正是“海棠叶”的形状。习惯了这样的图腾,开始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前面好几年,我都还有种奇怪的错觉,以为,哎呀,这中国地图是不是画错了?

20世纪70年代整个国际形势的改变,台湾的“中国梦”开始有分歧。对于一部分人而言,那个“海棠”中国梦还真诚地持续着,可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样了。

梦,跟着身边眼前的现实是会变化的,1949年被连根拔起丢到海岛上的一些人,我的父母辈,这时已经在台湾生活了30年,孩子也生在台湾了--这海岛曾是自己的“异乡”却是孩子的“故乡”了,随着时间推移,无形之中对脚下所踩的土地产生了具体而实在的情感。所以,你们知道余光中先生写的那首《乡愁》,却可能不会知道他在1972年的时候创作了另外一首诗,诗歌礼赞的,是台湾南部屏东海边一个小镇,叫枋寮:

车过枋寮

雨落在屏东的甘蔗田里

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

从此地到山麓一大幅平原举起

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长途车驶过青青的平原

检阅牧神青青的仪队

雨落在屏东的西瓜田里

甜甜的西瓜甜甜的雨

从此地到海岸一大张河床孵出

多少西瓜,多少圆浑的希望

余先生这首诗,有“中国梦”转换的象征意义。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还有一首我称之为“里程碑”的歌,叫《美丽岛》。

一位淡江大学的年轻人,李双泽,跟很多台湾年轻人一样,20世纪70年代发现台湾不能代表中国,而且逐渐被国际推到边缘,在危机感和孤独感中,年轻人开始检视自己:为什么我们从小被教要爱长江、爱黄河、歌颂长城的伟大--那都是我眼睛从来没见过,脚板从来没踩过的土地,而我住在淡水河边,怎么就从来不唱淡水河,怎么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村子里头小山小河的名字?台湾也不是没有大江大海呀?

青年人开始推动“唱我们的歌”,开始写歌。那个“中国梦”显得那么虚无缥缈,是不是该看看脚下踩的泥土是什么样?他写了《美丽岛》,改编于一首诗,一下子就流行起来,大家都喜欢唱。《美丽岛》真的是代表了从“中国梦”慢慢地转型到“站在这片泥土上看见什么、想什么”的里程碑:

我们摇篮的美丽岛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骄傲的祖先正视着正视着我们的脚步

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

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婆娑无边的太平洋怀抱着自由的土地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照耀着高山和田园

我们这里有勇敢的人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我们这里有无穷的生命

水牛稻米香蕉玉兰花

1975年,我23岁,到美国去读书,每天泡在图书馆里,从早上8点到晚上半夜踩着雪光回到家,除了功课之外就有机会去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第一次读到国共内战的部分,第一次知道1927年清党时的杀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那么多都是被操纵的谎言,这是一个很大的震撼。10年之后写《野火集》,去“腐蚀”那个谎言。

1979年,我个人的“中国梦”也起了质变。在中国梦笼罩的台湾,我们是讲“祖籍”的。也就是说,任何人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我理所当然地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这么一路做“湖南人”做了几十年,到1979年,中国大陆开放了,我终于在纽约生平第一次见到了一个真正的“共匪”站在我面前,这个人刚刚从湖南出来,一口浓重的湖南腔。在这个历史的场合上,有人冲着他问“你是哪里人”,他就说“我是湖南人”,问话者接着就回头问我“你是哪里人”--你说我该说什么?

我不会说湖南话,没有去过湖南,对湖南一无所知,老乡站在面前,我当时就说不出话来了。这一辈子的那个中国梦突然就把我懵在那儿了,这是1979年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原来啊,我是台湾人。

一起做梦,一起上课。

从海棠叶的大中国梦慢慢地过渡到台湾人脚踩着泥土的小小的台湾梦,人民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问“我是谁”。80年代以后,台湾两千多万人走向了转型,自我感觉就是越来越小,什么事情都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做。所以,台湾人就一块儿从大梦慢慢转到小梦的路上来了,开始一起上80年代的民主大课。这个民主课程上得有够辛苦。

《美丽岛》这首歌,在1979年变成党外异议人士的杂志名字,集结反对势力。1979年12月10日,国民党对反对者采取大逮捕,大审判。面临巨大的挑战,国民党决定审判公开,这是审判庭上的一张照片(给大家看照片):

你们认得其中任何一个人吗?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开心的,是施明德,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施明德右手边的女子是陈菊,今天的高雄市长,左手边是吕秀莲,上一任的“副总统”。

我想用这张图片来表达20世纪80年代台湾人慢慢地脚踩泥土重建梦想和希望的过程。如果把过去的发展切出一个30年的时间切片来看,刚好看到一个完整的过程,用这张图片来代表。这图里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叛乱犯,包括施明德、吕秀莲、陈菊等等,她们俩分别被判12年徒刑;第二种是英雄,在那个恐怖的时代,敢做这些政治犯辩护律师的人,包括陈水扁、谢长廷、苏贞昌等等;第三类是掌权者,当时的“总统”是蒋经国先生,新闻局长是宋楚瑜先生。从这些名字你就看出,在30年的切片里,政治犯变成了掌权者,掌权者变成了反对者,而当时得尽掌声以及人们期待的,以道德作为注册商标的那些英雄们变成了什么?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道德彻底破产的贪污嫌疑犯。

这个转变够不够大?亲眼目睹这样一个切肤痛苦的过程,你或许对台湾民主的所谓“乱”有新的理解。它所有的“乱”,在我个人眼中看来,都是民主的必修课;它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需的实践,因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么再站起来,跌倒本身就是一种考试。所以,容许我这样说:台湾民主的“乱”,不是乱,它是必上的课。

表面上台湾被撕裂得很严重,但不要被这个表面骗了。回到基座上的价值观来看,从前的中国梦慢慢被抛弃了,逐渐发展为台湾的小梦,然后一起上非常艰辛、痛苦的民主课,然而台湾不管是蓝是绿,其实有一个非常结实的共识,比如说:

国家是会说谎的;

掌权者是会腐败的;

反对者是会堕落的;

政治权力不是唯一的压迫来源,资本也可能一样的压迫。

而正因为权力的侵蚀无所不在,所以个人的权利,比如言论的自由,是每个人都要随时随地、寸土必争、绝不退让的。

这是大多数台湾人的共识。你所看到的争议、吵架、“立法院”打架,其实都是站在这个基础上的。这个基础,是以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起来的。

我有中国梦吗?

回到今天中国梦的主题,可能有很多台湾人会跳起来说:中国不是我的梦,我的梦里没有中国。但是,你如果问龙应台有没有中国梦,我会先问你那个中国梦的“中国”指的是什么?如果你说的“中国”指的是这块土地上的人,这个社会,我怎么会没有梦呢?别说这片美丽的土地是我挚爱的父亲、母亲永远的故乡,这个地方的好跟坏,对于台湾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个地方的福与祸,会牵动整个人类社区的未来,我怎么会没有中国梦呢?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那我们就从“大国崛起”这个词说起吧。我倒是很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来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难。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就看这个城市怎样对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对于残障者的服务做到什么地步,它对鳏寡孤独的照顾到什么程度,我看这个城市怎样对待所谓的盲流民工,对我而言,这是非常具体的文明的尺度。

一个国家文明到哪里,我看这个国家怎么对待外来移民,怎么对待它的少数族群。我观察这个国家的多数如何对待它的少数。

谁在乎“大国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文明刻度--你这大国怎么对待你的弱势与少数,你怎么包容不同的意见,这才是我在乎的。

同类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在大学里成绩一流的学生,工作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而成绩二流的学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的领导。在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网,情商高低决定了你的一生走向,你与外界沟通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情商。
  • 财道

    财道

    中国首部财道小说,《新京报》、《金陵晚报》、《莽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11家媒体同时推出。本书演绎人生命数奇情,平视当代富豪巨贾,探究中国财道智慧。这是一部关于金融奇人、奇事、奇情的奇书。它演绎了一出出财运和命数的故事,写尽了男女之情在财运和命数之间的彷徨纠葛。作者葛红兵在小说中引进了真实案例,有很强的社会写真、客观纪实的倾向。同时小说中崔钧毅以“义”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老范以“舍”为中心的财道思想,武琼斯以“取”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贯穿书中,读者或许从中能得到深刻的启发。
  • 稳稳的幸福

    稳稳的幸福

    《稳稳的幸福》从女性的心理入手,介绍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如何持有包容、豁达、坦荡、平和、感恩、仁爱、自强、阳光的心态,从而获得内心的快乐、婚姻的美满、家庭的和睦、工作的进步以及人际的和谐,从而最终收获安稳的人生幸福。
  •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成功的模式虽不能复制,成功者的管理方法和经商智慧却永远值得学习。在香火传承的家族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而在基业长青的企业里,应该有怎样一副对联呢?也许这副对联应该是这样:“制度传家久,文化继世长。”任何一个老板要想把公司做大做强,都离不开这两样法宝。
  • 创新的未来

    创新的未来

    李开复先生以“创新工场”为例来论创新。他看到了中国三个即将爆发式成长的机会。他想把握住这个爆发式的成长,一个做五个可行的、有用户和商业价值的创新。这三个巨大的机会就是地利、天时与人和,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会在这两年之内爆炸式成长,带来巨大的缺口和机会。
热门推荐
  • 城市保卫战

    城市保卫战

    关于一个现代城市降临异世界的故事,没有了电,城市还能剩下什么!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力量,还有神秘的神明,或许我们只是‘祂’的玩具。
  • 妃常难驯:病娇战王,超级宠

    妃常难驯:病娇战王,超级宠

    世人皆知公主爱战王如火,殊不知是战王爱公主如痴。公主为战王做过数件荒唐事,不知战王亦默默守护,为公主铲平前路。一个小气毒舌没情商的公主vs一个唯公主独尊超宠的战王。是这个样子的:1:云钰伸手,想让白果牵着走。白果啪唧一巴掌啪上去:“想挨打直说,我又不是那种不满足你的人。”“……”默默伸出手,主动牵着某人的手,“我的意思是这样。”“牵狗,遛弯?”“做你的狗。”“呵,不还是狗吗?你品味真独特!”“……”2:“果果,狗的生命都很短的,所以你要无时无刻都陪着我。”“那是一般的狗,你和他们又不一样,你对自己的定位很有误解,你别忘了你是一只魔狗。”“……”这还是一个致力于做狗的战王。
  • 象崖珽禅师语录

    象崖珽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国合作新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国合作新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俄罗斯、印度和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以及发展前景等。
  • 女法医离奇穿越:错嫁良缘

    女法医离奇穿越:错嫁良缘

    后宫疑云密布,黄金大劫案、宫女沉尸案、皇子早夭之谜、太子身世之谜……迷雾重重,她最年轻的法医离奇穿越而来,原本美丽的她容貌被毁,竟还是小国的一件“礼物”!她抽丝剥茧、解开层层谜团,刀下从无冤魂!当一切尘埃落定,暮然回首时,她暗自庆幸,一生一世一双人,今朝错嫁,只为与你共结良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九歌

    盛世九歌

    失去记忆的梵呗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宫墙之外的乱坟岗上,匆忙逃离,与被世人称为废物的秦国君王相识,结为同伴,企图反抗被人掌控的命运。这个世界是陌生的,自己也是陌生的。慢慢苏醒的记忆,慢慢触碰到的真相。自己到底身负怎样的秘密与使命?那些血与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阴谋?那些没能说出口的爱与恨,消散在战火灰烬中。盛世山河,九歌齐奏。从此与你,一生纠葛。
  • 重生影视巨星

    重生影视巨星

    重生的小明星宋晚发现如果不多学学勾搭金主的办法,是没法撩到阅尽千帆的男神的!等到男神撩到手后,她惊恐的发现她的阅尽千帆的男神其实是个容易脸红的极品小鲜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前世是真仙

    我的前世是真仙

    林易是九州武学院中的一名杂役弟子,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庸下去,可是有一天,他竟突然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前世的他,竟然是合道真仙!
  • 不灭之罚

    不灭之罚

    重生的代价是昂贵的,羸弱的身躯,堵塞的经脉,破损的灵魂……然而上天也给了她远超前世的修炼天赋,天赐力量的增强,还有那无尽的资源。当她一点点冲破束缚的时候,她的征途,就已经开始了。然而,当一切的一切结束之后,她发现,曾经的那些人只剩下了她一个,也只会剩下她一个了。
  • 遇见你的心上人

    遇见你的心上人

    每一个女孩都值得被爱……她和他的遇见是梦的开始。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说出口因为不能爱不等于不爱。沈瑾轩的眼里只有一个人,至始至终。陆珂染的眼里只有一个人,从头到尾。谁说联姻没有真爱,那他(她)们就是例外。“傻瓜,看到你哭我比自己哭还难过”,沈瑾轩永远把陆柯染看得比自己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