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75500000584

第584章 新君

陛下死于毒杀。

这是伍桐斟酌许久之后才决定告诉李义的。

由王渊牵扯出阮凌辅,这样等太子登基之后,伍桐上书去蜀州平乱,李义也会助力一番。

有李义开口相帮,就算是新皇出言不许,也要考虑一下朝堂影响。

只要他稍有犹豫,伍桐就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暗示李义,李义知道宫中宦官传言军中的事情,加上黄埠的死,老将军只要不愚忠到头,应该是能看清太子的本性的。

说起来,伍桐真的很佩服太子。

仁善之名能传遍天下,虽说少不了他背后之人的鼓吹,但在表面上,伍桐还没发现谁能比他做的更好。

他是一个有野心,有心计的太子,周国在他手上能强盛,只不过不好说是福是祸。

尤其是在他弑父的情况下上位,即便百官不知情,他伍桐却是知道的。

和李义说过这一场,伍桐也放下手中的事,入了宫祭拜先皇。

后宫死了不少人。

雍王的生母张贵妃死了,传出来的理由是不忍先皇一人上路,明面上这是帝妃情深,贵妃殉情。

许多人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伍桐心知肚明。

就在几日前,就在后面的寝宫中,先皇目露凶光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想到这,伍桐抬起头目光阴冷的看向大太监童贯。

去两军传话的太监一定是內侍监的人,童贯有洗不清的嫌疑。

这些阉人虽然说忠心耿耿,但也难说他们有其他的心思。

他们身体残缺,精神也都不大正常。

伍桐恶毒的猜测这群阉人的心思,只是在最后又画了一个问号。

从一开始他掌握的情报就很少,如今还是很少,许多事情都要靠他猜测,幸运女神也忽悠着他,他的猜测往往八九不离十。

敌人太多了。

伍桐苦笑着摇摇头。

先皇入陵,新皇登基。

老套路的三请三辞。

内阁和太子乐此不疲的玩着套路。

伍桐站在皇城望着京城,这次新旧交接堪称平稳,虽然也死了不少朝臣,可相较老皇帝的上位史,这次新皇登基那是相当和平了。

和平的让那些经历过靖难的老臣都松了一口气。

就是啊,这口气喘的有点早。

新皇的龙袍已经赶制出来了,太子的冕服就在这大殿上被人缓缓解了下来。

就在这太子便新君的第一次早朝,雍王和宁王失踪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两位殿下,一个在捧日军,一个在神日军。

两位皇储,皆是监军,在同一个时间任命,在同一个时间失踪。

这很难让人不浮想联翩。

新君穿着龙袍脸色铁青的坐在龙椅上,两位皇弟失踪这可是大事。

御史台果然是朝堂上就牛掰的搅屎棍......嗯换个词,最强的和泥人。

不知道叫啥名的御史直接站出来谏言,先帝山崩,两位殿下未来拜祭,倒还可以说是坐镇军中,不变出行,而今新君初立,王侯献礼,雍王宁王就在京中,怎么也不来拜谒新君?

好家伙!

伍桐看得一愣一愣的,一时间愣是没想明白太子...不,新君这是不小心被自己养的狗咬了一口,还是他特意嘱咐引出这个问题的。

李义转过头,面无表情,浑浊的视线和伍桐碰撞在一起。

伍桐微微摇了摇头。

李义回过头深吸一口气,眉头颤抖两下,坐在原地不说话。

宋老将军眼观鼻鼻观心,坐的跟个泥塑似得。

楚王柴琅扯了扯伍桐的衣袖,小声问道,“姐夫,雍王和宁王不在军中会去哪里?”

伍桐抿了抿嘴,一言不发。

柴琅又小声道,“姐夫,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伍桐将自己的衣袖扯回,淡淡说道,“等着看便是。”

“不。”柴琅小声抗议,“姐夫,你不知道皇家,每次新君登基都是踩着兄弟的血上去的,大哥看着安静,可是二哥三哥不见了也是事实,姐夫,二哥和三哥不会被杀了吧?”

“这些日子你带着禁军坐镇京城,是不是明里暗里就做的这些事?”

伍桐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得不说小狼的想象力确实丰富,只不过猜测的时间有些出入,动手的人也差了很多,“不是我,雍王、宁王名义上可是我的学生,你放心,我肯定会护他们周全的。”

小狼哦了一声点了点头,旋即又扯了扯伍桐,“姐夫,你这话有些古怪,你们护二哥、三哥周全?”

伍桐语塞,小狼这小子,这几年心思也沉重了许多啊,都能听出话里话了。

“禁声,你大哥刚刚登基,你就在下面说话,杀鸡儆猴,小心你成了那只鸡。”

伍桐吓唬着柴琅。

“安于何在?”

太子在上面威严喝道。

伍桐站起身走在大殿中央,“微臣在此。”

太子看着伍桐强扯了一丝危险,“安于不必过谦,你身为六部顾问可不是微臣,这个微可以去掉了。”

“臣遵旨。”

“爱卿这几日坐镇京城,捧日军与神日军可有异样?”太子摸着龙椅的扶手,盯着伍桐沉声问道。

伍桐面不改色,“回陛下,臣坐镇京城,查处京中心怀不轨之鬼谷余孽,捧日军与神日军和臣并无交接。”

“捧日军与神日军镇守外城,并无遗漏,这是雍王、宁王监军之功,许久未归,应该军令在身,不便出营......”

“便是在营中也应该拜见新君,难道雍王、宁王不是我大周的亲王?”那不知名的御史出言断喝。

伍桐最讨厌两种人,一种是不让他打断话的人,另一种是打断他话的人,恶狠狠的瞪向那个御史,伍桐冷冷说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动荡之秋,雍王与宁王若是离开大营,你们是不是要说他们玩忽职守,是军令与无物?”

“这...”那御史眼神闪烁,“可据下官所知,雍王与宁王并不在捧日、神日两军之中!”

“雍王和宁王并不在捧日军、神日军之中?”伍桐慢悠悠的重复了一遍,带着一次反问。

“不错!”御史仰起头肯定道。

伍桐掂量了一下自己笏板,白玉的,挺珍贵,打人不好说有多疼,八成会断,不好动手,叹了口气,伍桐抬起头冷冷的盯着那人,“军队乃国之重器,你个小小的御史能探知我大周禁军之事?说说吧,如何得知,怎么得知,是用什么方法传递消息,线人又是谁?”

“说出来,本官一一核实。”

“你...”

“注意你的言行。”伍桐冷声说道,“御史台是不是平日参人参惯了,不知道什么叫礼貌了啊?”

夏侯弼出声道,“伍候这话把我御史台全收进去了啊,本官向伍候保证,这不是我御史台的行事,我御史台虽说闻风奏事,可我三令五申,所奏之事一定要多次查证确认方可上奏,而且此事他并未告知本官。”

伍桐指着这御史,看着夏侯弼问道,“这是那边的人?”

夏侯弼犹豫一下,“他也是御史台的人。”

“陛下,臣有事启奏!”

“讲。”

“臣要参这个御史...”伍桐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好略过,“臣参他是鬼谷余孽,需要审问一番,尤其是他怎么知道神日军、捧日军军中之事,一定要好好的审,好好的查。”

新君的脸色从刚才就没有好过,听到伍桐像是玩闹一般的上奏,更是生气,“安于莫要闹了。”

新君起身,缓缓走了两步,“朕刚刚继位,国事尚不精通,还需要百官相助。”

下面百官拜倒一片忙称不敢。

“首辅大人,此事该如何?”

夏邱抬了抬眉,转过头看向伍桐,“回陛下,伍候是关心学生,雍王、宁王皆是他的学生,此番袒护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雍王、宁王的谣言,臣和伍候的想法一致,禁军之事一个小小的御史怎么能得知?臣以为有情弊。”

新君点了点头,“朕也是如此想的,你——”

新君指着那个御史,“你离间我天家感情,此是大罪,朕刚刚登基,念你出仕多年,你上个折子告老吧。”

一场不大的小闹剧就这么结束了。

新君上任第一次处事尽是仁善。

这是第一次早朝,本就没有多少事,本来大家山呼几声万岁就了的事,非得弄出个插曲。

临下朝的时候,新君遥望着大殿之外,悠悠说道,“彼时先皇大丧,吾二弟坐镇军中不能及时尽孝,朕倍感痛心,如今京城稳定,朝堂正常,那就召雍王、宁王回来吧,去见一见父皇,还有雍王的母妃。”

伍桐脸上的表情缓缓凝固。

当新君和魏琳离开大殿之后良久,伍桐都坐在那里没有动作。

柴琅担忧的看着伍桐,小声叫了几句姐夫。

“楚王爷。”苍老雄浑的声音在柴琅耳边想起,他已经不是楚王殿下了,而是一个真正的王爷了。

柴琅起身,向着几位老将军施了一礼。

“王爷,老夫...”

伍桐回过神,“小狼,你去把你皇姐接出来,在家等我。”

柴琅点了点头就向宫里跑去。

李义和宋辉两位老将军都还没走。

伍桐起身和他们走在一起,李义叹了口气,“到真让你算到了啊。”

伍桐点头沉声道,“杀心已起,难以平息。”

“死局。”宋老将军低声说道,“我们若是杀了是必死之局,若是未杀倒还是有些转机的,可我们现在有些难弄。”

“并不难弄。”

伍桐叹了口气,“我有解决这件事的办法,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咱们的新君啊。”

“他到底要干什么?”

同类推荐
  • 驸马的自我修养

    驸马的自我修养

    卫小白六岁在大唐向虞士南学过字、八岁和陆羽学过茶、十二岁认了阿青为姐姐、十六岁和唐寅喝过花酒,参加过高考、逃过学挂过科、鬼谷门下听过学、太平府中戏过婉儿。可谁想,作为穿越界的老船长,在调戏婉儿之时竟然遇到了霸气无双的则天大帝,逃跑之中落入被时空乱流包围的另一个大唐。被某个霸气的公主绑到琼崖之后,是离开,还是留下。
  • 朝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朝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本书是朝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缩影,扼要介绍了朝阳从10万年前的鸽子洞人特别是从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开始,直至今天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整个历程,重点介绍了朝阳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融历史发展、民俗风情、人文景观于一炉,图文并茂地把朝阳远古的辉煌、古代的文明、近现代的光荣展现在读者面前。
  • 老胡同(民国趣读)

    老胡同(民国趣读)

    《民国趣读老胡同》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章士钊、周作人、何思源、高兴亚、张申府、张岱年、张恨水、姚雪垠……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这些作者同时也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汉乡

    汉乡

    我们接受了祖先的遗产,这让中华辉煌了数千年,我们是如此的心安理得,从未想过要回归那个在刀耕火种中苦苦寻找出路的时代。反哺我们苦难的祖先,并从中找到故乡的真正意义,将是本书要讲的故事。张佳宁、王天辰主演的《唐砖》网剧2018年10月29日起爱奇艺全网独播,更多消息请关注公众号孑与不2......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本书将沸沸扬扬的“ 棱镜门”事件进行了完善的整理和深入的发掘,到底“棱镜门”是个什么样的计划?美国政府为何如此,又能从中看到什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斯诺登之外,还有哪些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告密者?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风的甜度

    风的甜度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是生活藏起来的一块糖。
  • 论宠夫之道

    论宠夫之道

    第一招:杜绝一切外来吸引,实现夫君至上主义;第二招:日常互怼,促进夫妻关系的甜蜜发展;第三招:秉持着“贤妻良母”的信念,与夫君步入养生之道;第四招:生活服软,时常撒娇,直接进军夫君的小心脏!且看小娇妻如何攻略夫君,步入宠夫之道(本文属于女尊文,不喜勿喷)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匪徒包围的阁楼

    匪徒包围的阁楼

    战争年代,什么出奇的事都会发生。这不,在大追击战中,专管供应粮秣、弹药的后勤兵,跑到了野战部队的前面,踩上了敌人的脚后跟。兵团后勤部司、玫首长和参谋、干事,进了县城便下丁美制吉普车;接着,卫生站、警卫排。通讯班和刚刚宣传班扩建为文工队的吉斯大汽车,便追了上来。警卫排到伪县政府搜索了一番后,全体干部,战士便进了连个人影也没有的县政府大院。真是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的中央军,从南昌、九江,赣州拼命选向广州。
  • 妃卿不娶,腹黑皇上坏坏哒

    妃卿不娶,腹黑皇上坏坏哒

    作为一枚大龄剩女,古月每日得过且过的被老妈林眉的逼婚无情击碎。与好友瞳宁一起游玩换个心情却不想运气爆棚穿到了天元大陆,好吧,回不去了便不回了,看我古月如何在这古代混的风声水起。孔雀一舞倾人城,古月顶着第一舞娘的美称乐滋滋的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却不想招来了两个不该招惹的人。“古月,你果然与别的女子不一样。”“古月,给我三年的时间,若你没有爱上我,我便不再纠缠你。”“古月,做我的皇后如何?”“你若是肯为我散了后宫,我就答应。”从此南云帝王散尽后宫,独宠一人。看古月如何拨开重重迷雾找寻身世,与心爱之人一起天荒地老。
  • 冒牌锦衣卫

    冒牌锦衣卫

    一名身份成谜的江湖草莽,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杀了一个要去世袭祖职的锦衣卫后代,从而用此人身份混进锦衣卫。从小心理极度扭曲的他越来越变得自私、残忍,仗着权势想要一步一步地爬到最高。
  • 我化系统

    我化系统

    新书《进击圣骑士》求支持~一个天才科学家,耗尽心血,花费了十年苦功,将自己炼化为系统!不为富贵荣华,不为掌控天下!我化系统——只为将你从死神手中夺回!!欢迎加入书友群:761951225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双重心跳恋爱曲

    双重心跳恋爱曲

    从狮子座来到地球的少王金狮占据了帝辕熙的身体,令帝辕熙的女朋友唐羽纱心生疑惑。她不明白帝辕熙的性格为什么会大变,所以便暗下决心要想办法让从前的帝辕熙回来。可是,当一个叫做萧香的女孩走进他们时,唐羽纱心里所有的血液都奔腾了,她内心不停地呐喊着:“她不认识她!为什么她却认识帝辕熙?为什么她和帝辕熙的感情还那么的好!”
  • 从小李飞刀开始

    从小李飞刀开始

    (新书已上传,求收藏。)江湖里有什么?有悲天悯人例不虚发小李飞刀、有五百年来出手最干净利落的大盗萧十一郎、有会灵犀一指四条眉毛的陆小凤。当然,还少不了美人与烈酒。夏云墨在老家找到了一本古书,当翻开古书的时候,他来到了小说中的世界。一切,从小李飞刀开始。(本书,无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