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900000024

第24章 重返家园(2)

旧巴比伦帝国的各族臣民都立即获准返回家园。然而,居鲁士比这走得更远。

他对于其他人的个人意见有着罗马人似的漠不关心的风格。

如果犹太人或腓尼基人或西西里人,较之波斯人的神更喜欢自己的神,那就由他们去吧。

他们可以按自己的心愿建筑神庙。

他们可以凭想像装饰神庙或让它空着,随他们怎样。

只要他们保证交纳赋税,服从国王派出的督军或省长,他们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政治和宗教生活,国王将保证没人敢去干涉。

让犹太流亡者全都回到迦南地区的主意,迎合了这位精明的统治者一个十分实际的考虑,那就是他希望使波斯成为一个海运国家。

腓尼基的城市已经遵从了他的意志。

但是在腓尼基和巴比伦之间还有巴勒斯坦的废墟。

有必要让这一片沙漠重现生机。

巴比伦人以前这样试过,他们送移民去原来的以色列王国。这些移民和残留在当地的半饥饿人口混居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种族,叫做撒玛利坦人。今天在巴勒斯坦北方的乡村仍可找到撒玛利坦人的后裔。

他们从未兴旺过。他们是由希伯来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人和腓尼基人组成的一个奇怪的混合体,深为原犹太王国的纯正犹太人所蔑视。在居鲁士开始在巴勒斯坦恢复秩序时,他首先要找出那些从以色列掳走的俘虏的后裔,可是在这些流亡者和他们的孩子中一个也没找到。他们已完全被其巴比伦的邻居融合了,他们的命运在今天看来和公元前五百三十八年一样,仍是一个谜。

另一方面,和犹太人打交道就容易了。他们仍保持着种族的完整性。

公元前五百三十七年的一纸圣旨,要求他们立即返回耶路撒冷。同时,允许他们重建圣庙。还把约四十年前尼布甲尼撒拿到巴比伦去的金银器皿都还给他们,鼓励他们把耶路撒冷建成一个新首都,使虽已消失但未忘却的所罗门时代的光彩重现。

经过半个世纪的祈祷,先知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耶和华的儿女们的流亡生活结束了。

犹太人可以自由地离开牢笼了。

可是看啊!门敞开了,但是极少的被俘者愿意利用这个机会回家。

大多数人静静地留在巴比伦,或迁往亚马他、尼浦尔、书珊或新波斯帝国另外的大聚居中心中的一个。很少的人走上穿越沙漠的漫长而又艰险的路程。他们是一些虔诚的人,十分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宗教责任。

现在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新国家,消灭一切外国影响,一心一意崇奉耶和华。

如果但以理领导这些返回巴勒斯坦的人,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但是但以理太老了,不堪长途跋涉了。波斯人待他很好,留他继续供职。过了不久,他被怀疑不忠,因为国王曾下令在一个月内不准向神或人祈求什么,可是但以理却依然向耶和华祈祷。由于他违反了命令,他被判死刑,被投在狮面前。

可是这些猛兽不肯吞噬这样神圣的先知。早上,但以理不损毫发地走出狮笼。此后,他平静地生活着。

但以理肯定不能长途跋涉了,波斯人便设法寻找另一个人来担任新建的犹太省省长。

他们选中了一个名叫所罗巴伯的人,他是原犹太国王的远亲。所罗巴伯到达耶路撒冷,和大祭司约舒亚一起着手重建工作。

这不是个容易的职责。整个城市都得重建。四周的领土大都被撒玛利坦人强占并开辟成农场和牧场了。他们当然不愿意放弃所占的地方,于是千方百计使新来的人过得不安逸和困难。

他们希望在修建圣殿时挣点辛苦钱,得到的回答却是圣殿工程不雇用异教徒。

为了报复,他们匿名上书居鲁士,说有人阴谋叛乱,一旦圣殿落成,就使犹太成为独立王国。

居鲁士是个忙人。他没时间过问犹太人造反这样的小事,但作为预防措施,他下令在调查清楚之前先暂停建筑圣殿的工程。

不久,居鲁士逝世,这事被忘掉了。几年过去了,工程过半的圣殿的墙上开始长出杂草。然后先知哈该出面了。他谴责所罗巴伯懦弱无能,叫他继续开工,不管国王是否批准。

所罗巴伯正需要有人支持他,便满口答应。他告诉工人们回来干活。

但是这时他与撒玛利亚的总督达乃闹起矛盾,达乃问他凭什么权利建造起这座越来越像正规堡垒的圣殿。所罗巴伯回答说,若干年前他已得到居鲁士的批准。达乃把这个答复上报总部。与此同时,居鲁士的继任者已死,由大流士继任。大流士下令查阅旧档案。事情变得很复杂。幸而原先的谕旨找到了,上面有居鲁士的签字。

达乃不再反对,过了四年圣殿落成。

慢慢地,有一些流亡者返回故国。但是,大多数犹太人继续住在埃及、巴比伦和波斯的商业中心。只要环境许可,他们就要在圣城内庆祝伟大的宗教节日。他们承认并尊敬这座旧城为精神上的家。但是这座地处内陆的小城,街道又窄又脏,工厂简陋,没有足够的机会取得世俗的成功。

一旦上完了最后一道祭品,唱完最后一首赞美诗,远方来客便急急忙忙地赶回书珊或达府纳的商业区。他们以自己是犹太人而自豪,他们热爱耶路撒冷,如果他们不必整年住在这里的话。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奇怪的双重忠诚,在以后的四个世纪中造成了很多麻烦和痛苦。因为犹太人虽然分散落户在波斯人、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当中,他们从不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

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形成国中之国。

他们住在自己的聚居区。

他们去自己的神庙。

他们禁止自己的孩子同异教孩子一起玩。他们宁愿杀掉自己的女儿,也不愿其嫁与异教丈夫。

他们吃不同的食物,烹调方法也不同。

他们小心地遵守当地的法律,此外也遵奉自己某些很严格、很复杂的戒律。

他们出于爱好,穿的衣服也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刻板地欢度某些节日,别人完全不能理解。

人们总是对自己那些难以理解的邻居有所怀疑。这些犹太人聚居区与众不同,所有的犹太人都公开看不起异教的神,还有犹太人只愿与自己人一起干活,这都使他们在邻居中不受欢迎,常常引起激烈的纠纷。

早在基督诞生前五个世纪时,波斯的犹太人倒霉了,一度有全部被消灭的危险。

这一突发事件的内在原因,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在《以斯帖记》中发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以斯帖记》是《旧约》的史书中最后一卷,跟《但以理书》一样,是在薛西死后好几百年写的,此事件在波斯史书中不见记载。关于薛西王,史料甚多,他几乎毁灭了欧洲大陆的新的文明。他很软弱,也没什么价值,他对待妻子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他的性格。

薛西,犹太人称他为亚哈随鲁,在一场不光彩的争吵之后和妻子离了婚。这位国王喝多了,王后也喝多了。两人都说了过头的话,结果妻子瓦实提被迫离开王宫。

薛西立即在全国寻找一位新王后,他选中了年轻的犹太姑娘以斯帖。以斯帖是个孤儿,由表亲末底改收养。末底改在社会上颇有地位,在宫廷中极有名声。

以斯帖进宫之后,末底改常去看她。

有一天,末底改在前厅无意中听到两个人在密议刺杀国王。末底改向以斯帖报警,以斯帖报告了国王。那两个人被捕处死。但末底改被遗忘了,他救了国王一命,却没得到奖赏。

他并不在乎。他的日子很好过,并不缺钱。而且因为他是王后以前的保护人,他得到了很多荣誉,他很知足。但是,他的地位忽然提高,名气不小,也招来很多仇人。

有一位名叫哈曼的阿拉伯人是薛西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哈曼(属于亚玛力部落,是犹太人部落的世仇)看不起末底改,而末底改也不卑不亢地照样回敬。

哈曼坚持两人相遇的时候,末底改应先向他鞠躬。末底改拒绝了。事情闹到国王那里。国王说懒得管。从此,两人的仇恨从此愈演愈烈。这看来是个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小事,但是三千年前的人却并不懂得。

哈曼是个危险的敌人。他向薛西屡进谗言,让薛西对犹太人大起疑心。他指着犹太人的豪华住宅,说他们明显发了财。国王从未看到过他的大部分犹太臣民居住的贫民窟,他相信哈曼所说的一切。最后,没费什么事,哈曼就让他的专制君主心甘情愿地签发了一道敕令,把全国的犹太人一律处死。

哈曼受命执行这道可怕的敕令。和所有的卑鄙小人一样,他慢慢地、周密地布置,因为他要充分享受这一复仇的乐趣。他抽签决定哪月最适合对耶和华的追随者执行大屠杀。结果选定了二月。这让哈曼有足够的时间在一座高山之巅竖立起一座绞架,把他的仇人末底改“吊得比任何人都高”。

这个阴谋很复杂,不可能长时间保密。应末底改的紧急请求,以斯帖不经宣召就去见国王,要求赦免她的族人。

起初薛西很生气,但他想起来末底改如何一度救过他的命,他把所有证据都摆在面前,开始明白哈曼如何为报私仇而欺骗了他。他派遣信使骑马奔向全国各地,警告犹太人应付哈曼的屠杀计划。于是哈曼就被吊死在他原先打算吊死他仇敌的高山顶上。

哈曼阴谋的细节被揭露后,犹太人开始明白自己得以逃脱的那场危险。他们决定永远记住这一重要事件。

此后,每年亚达月(巴比伦历法的一个月,相当于我们的二月和三月一部分)的十三至十五日,举行普珥节的庆典。

到此节日,每个犹太人聚居区都要高声朗读《以斯帖记》,公开咒骂哈曼。富人须慷慨地周济穷人,以纪念贤惠的王后拯救她本族人民免遭消灭。

已经返回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不喜欢这个节日,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反对每年庆祝普珥节,这个节似乎有点“洋味”。但是这个节日(它可能源出亚述或巴比伦,为时悠久)以其新的形式迅速获得公认,一直传到现在。

以斯帖的故事,清楚地表明在波斯诸王统治时期,外国移民如何重要。

他们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帮国,一切文字记载都说明耶路撒冷一片萧条。

圣殿终于照原样建成了,可是城墙仍然一片瓦砾,商业和贸易恢复得很慢。所罗巴伯已经逝世,接替他的人一个个都因缺人少钱而难有作为。

最后国外的犹太人决定要为祖国作出贡献。他们给一个名叫以斯拉的祭司一些钱,叫他去犹太了解那里的情况。他招集一些志愿者陪他一起去。人们热情不高。经过多次辩论,以斯拉动员了大约五百人跟他一起回去。

经过四个月的旅程,这群朝圣者才看到了圣殿。

以斯拉发现耶路撒冷情况很糟。移民回来的人(那里没有别的人)已从邻村娶妻。

他们对自己的宗教职责漠不关心。

犹太快要变成另一个撒玛利亚了。

以斯拉在尼希米(曾当过波斯王亚达薛西的侍从)的帮助下,着手重建摇摇欲坠的国家。城墙终于修好了,街道上的垃圾也清除掉了。娶来的外国女子也被送回到娘家。在圣殿大门外建了一座木制讲坛,以斯拉定期登坛宣读和讲解神圣约法,使人们牢记自己的责任。

即使在这时候,旧城的大部分还是空无一人。

这就意味着总有危险(没有足够的男人来保卫在人丁兴旺的所罗门时代设计的城墙体系),于是采取了断然措施来增加必需的居民。

经过抽签,附近农村的犹太人有十分之一被通知必须迁入耶路撒冷。少数人自愿地来了,被给予巨大荣誉,当做无私的爱国者。其他人则是以武力押解进来。

即使在那时候,耶路撒冷仍然只是略现旧貌。过去那种政治和商业重镇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以西结的梦想永远也实现不了。

但是,这座城市就要成为一位伟大先知的家。《以赛亚书》的无名作者,在他的同代流亡者依恋于往昔光荣历史的时候,就敢于以其有胆识的目光展望未来,预言一位伟大先知必将最终出现。

同类推荐
  •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所熟习的人,真的就是的确如此吗?有没有一颗时刻澄明的心能够去随时随地看透任何一个流转不息的人和瞬息万变的世界呢?当这样追问自己的心灵时,就会发现执著于自己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幻象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认识的主体在迁流变化,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在迁流变化;我是有限的我,你也并非全知全能的你,那么为何那么确实地相信这个虚妄的、流动的自我呢?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修行在人间:精进

    修行在人间:精进

    本书分为调适生命之道、修行之道、君子之道、幸福之道等四卷,所谓“道”即指方法或道理之意,举凡人生各种场合的应对方法和思考理路多有涉及,如谈学习、谈生活、谈交际、谈家庭、谈修身养性等,将佛法见解与日常为人处世相融合,实用性颇强。
  •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三卷:亚洲之外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三卷:亚洲之外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亚洲之外佛教》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十二卷,主要讲述了欧美非等非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佛教在欧洲、美洲的初传。佛教在欧洲的初传,佛教传入美洲的传说。二、英国佛教。早期的佛教学术研究,佛教信仰的开端,南传佛教的新气象,日本佛教的传播,藏传佛教的迅速发展,汉传佛教的传播。三、法国佛教。学者的学术研究,探险家与藏传佛教、佛教组织出现的背景,佛教宗派的传入,佛教发展的新动态。四、德国佛教。早期哲学家与佛教、学者的佛教研究,早期的佛教团体,佛教宗派的发展。五、欧洲其他各国佛教。西欧其他各国佛教,中欧其他各国佛教,北欧各国佛教,南欧各国佛教,东欧各国佛教。六、美国佛教。美国早期学者与佛教,华工与汉传佛教初传美国,日本移民与日本佛教初传美国,神智学会与佛教,世界宗教大会前后的美国佛教,二战结束前日本佛教的传播,二战后日本佛教的发展,“垮掉的一代”、嬉皮士与佛教,汉传佛教的发展,藏传佛教的迅速传播,南传佛教,韩国佛教,越南佛教。七、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佛教。加拿大佛教,拉丁美洲佛教,大洋洲佛教,非洲佛教。
热门推荐
  • 海岩:绝恋三部曲

    海岩:绝恋三部曲

    京城花花公子杨瑞最近喜欢上了一个在跆拳道工作的外地女孩,安心。与安心一次次的接触,令杨瑞无法自拔地深陷其中。两人恋情告破,杨瑞遭遇未婚妻钟宁的陷害入狱,而安心对杨瑞不离不弃的感情使得杨瑞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正当两人准备结婚时,安心前男友毛杰的出现让杨瑞终于得知曾发生在安心身上的复杂故事。毛杰为了复仇而来。而最终这场错误的爱情,造就了这三个年轻人再也无法挽回的命运纠葛……
  • 夙念成诗忆锦年

    夙念成诗忆锦年

    有人云,凡间种种情爱欢畅,仙家往往无福消受。不知此生位列仙班,是福是祸?是幸亦或是不幸?如果注定是一场彼此真情的消耗,还不如各自安好,相忘于江湖。可是注定这天上地下,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人间少女化身天界仙女,经历磨难却真心不改;仙山神医却是来历不明,身处何地都仁厚正义;妖界公子苦于亲情爱情,一念成佛又一念成魔;仙界闺秀囿于善恶争斗,迎风沐雨终收获幸福……他们注定相遇,却又注定分离;世间纷扰,爱恨纠缠,矢志不渝。这世间的情,相聚的不相爱相爱的不相亲相亲的不相信莫不如一开始就没有爱如此便可以安稳一世了吧可是为什么到如今时,想起你时,我依旧泪眼朦胧连这漫天的云霞,也看不清楚
  • 战士之天狼劫

    战士之天狼劫

    (新书一剑小天下已发布)特种兵皇者楚轩重伤昏迷,两年后醒来却发现世界已经大变。此时的世界变异生物横行,热武器失去了作用,人类陷入重大危机。武战士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身怀大梦神功的楚轩,带领觉醒了内气的昔日战友,开启了一场现代武道之战……
  •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她只是想好好地平静的再公司里当个小秘书,可是却因为误救了总裁的奶奶而被看上当了孙媳妇……她一心想要得到南宫家的财产,但是没有想出中途杀出个人,嫁了进来,造成了她的威胁……他爱的是她,娶的却是她,当最后发现,原来爱错了人后,他说了很久以前,他对她说的那句话: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冥月蔷薇

    冥月蔷薇

    蔷薇绽放,命运,就掌握在你手中。敌人变为朋友,伙伴这个词,对于她,是陌生而又温暖的存在。母亲,还是伙伴?她不知该怎么选择。直到他站在她身边,直到他们站在她身边。争夺、对立,不曾想,你就是曾经“死去”的那朵黑蔷薇……22张卡片握在手中,审判者摘下红月下的蔷薇,你该如何走下去?
  • 麦田贼手

    麦田贼手

    文学经纪人安西亚·朗道要拍卖一位著名作家的信,这让那位避世索居的作家勃然大怒,却又无计可施。而且,这位作家写了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影响了伯尼的一生。更何况,这个委托是由一位美艳的神秘女郎提出。就这样,尽管没有物质回报,伯尼还是为了理想再次出手了。不过 ,迎接他的只有尸体,信却不翼而飞……
  • 传习录(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传习录(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传习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王阳明是我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后世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
  • 天下为聘:许你一世繁华

    天下为聘:许你一世繁华

    她是盛家千金,亦是风华绝代的元宣皇后,她为他脱下红装,在朝堂运筹帷幄,用纤纤玉手谱写了大夏华歌。却因他一句话,盛家满门抄斩,那个绝代佳人终是陨落。一朝重生到秦府纨绔少女秦苑夕身上,看似平静,却不想一朝真相揭开,风云莫测,天下为局,他们皆是局中人,一步错,步步错。天下人皆以为她无情,却不知她的情早已给了一人。当天下之局解开,他十里红妆,迎她入怀。他说“天下为聘,配我家夕儿刚好”后来,时常遭遇暗杀,秦苑夕:“你们羡慕我们夫妻感情直说,用不着天天刺杀”杀手:“你们太能……秀,惹起百姓众怒了。”秦苑夕:??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